双功能单克隆抗体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

一、双功能单抗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方佳成[1](2021)在《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将合计出现约1930万和1000万的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的1800万例和930万例将来自实体瘤。然而,对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估数据显示,欧洲药物管理局在2009-2013年度批准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未能对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产生重大改善。因此,需要继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发展迅速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在恶性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过表达的靶标抗原,达到辨识肿瘤和消融肿瘤的目的。ADC和CAR-T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其所识别的靶标抗原是否具备足够的肿瘤特异性。因而,鉴别出理想的靶标抗原至关重要。理想的靶标抗原由恶性细胞特异性表达,然而肿瘤特异性抗原屈指可数。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升高,在正常细胞上限制性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它们亦能够作为有效定位恶性肿瘤的靶标分子。目的:以发现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为出发点,着力于打造肿瘤相关抗原发现新平台,构建全面的泛实体瘤肿瘤相关抗原图谱,为癌症研究人员和广泛的科学与医药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便利。方法:1.使用经统一处理的TCGA和GTEx的RNA序列数据,对19种类型实体瘤中的20242个HUGO基因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将阈值设置为Benjamini-Hochberg adjusted p值为0.01,log2Fold Change为1.0,保留那些在肿瘤细胞群中显着差异表达的HUGO基因;结合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信息,排除不具备胞外结构域的蛋白;使用集成了GTEx,HPA和FANTOM5的m RNA表达信息和HPA和HPM的蛋白质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获取在正常组织中受限表达的蛋白分子;使用公开的Blood Spot平台,发现那些在骨髓Lin-CD34+CD38-CD90+CD45RA-HSCs和Lin-CD34+CD38-CD90-45RA-MPPs中限制性表达的蛋白分子。2.将RNA测序的读段计数数据转换为TPM格式,并将每个基因在其配对适应症和正常组织中的TPM值作为差异表达分析的输入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算并绘制每个候选靶标分子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达相比其在各个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表达谱。3.提取并整理TCGA中泛癌表型数据中的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信息;通过挖掘MC3(“多中心多癌种突变识别”)TCGA MAF(“突变注释格式”)数据,确定靶标基因的非沉默体细胞突变(SNP和INDEL)。结合m RNA表达数据,汇编用于评价靶标基因的异质表达模式的综合数据集。4.从TCGA下载并提取靶标基因组变异数据,从Onco KB收集致癌或功能性基因组变异信息,注释并统计靶标基因的变异类型及发生频率,确定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的携带特异性驱动变异的功能性靶标。5.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CDH1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共定位分析、结合亲和力检测、抗体测序和可变区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等,多重表征抗体的各项指标。通过偶联mc-Val Cit PABC-MMAE,制备CDH17靶向型ADC。结合体外杀伤实验与细胞内化评估,完成效应分子的初筛验证。6.通过构建KM12SM和COLO205结肠癌细胞系CDX动物模型,综合评估chi2E21-MMAE和chi2F12-MMA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制备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并对给药的荷瘤小鼠的心/肺/肝/肾/结肠/直肠/脾脏进行HE染色,评估CDH17靶向型ADC对小鼠的组织毒性。7.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CD3+T细胞,制备LYPD3靶向型CAR-T细胞。通过对CAR-T细胞进行分化检测,确定其向效应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细胞杀伤实验和细胞因子分泌检测,研究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杀伤作用。通过对荷瘤小鼠循环血中的CAR-T细胞进行计数和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揭示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结果:1.开发专门的算法和汇编整合有泛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信息的综合数据集。2.系统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通过我们的肿瘤相关抗原发现平台,筛选得到75个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特别是BACE2、CDH17、CELSR1、CELSR2、COL17A1、COL23A1、CRIM1、DSC3、GPR87、LYPD3、MUC17、NOX1、PTPRN2、SCTR、TRPM8、VCAM1等分子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3.基于CDH17蛋白定向开发的ADC分子可以在体内显着消融KM12SM和COLO205异种移植瘤,并对高表达CDH17蛋白的结肠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表现出一定的肿瘤抑制效果。chi2F12-MMAE在体外对高药敏度的COLO205显示高水平的细胞毒性(IC50=60.9p M),chi2E21-MMAE和chi1A13-MMAE对COLO205的抑瘤水平相当(IC50:925.8 p M vs.998.3 p M)。两次单药静脉注射(Q2W)chi2E21-MMAE或chi2F12-MMAE,均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M12SM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无法完全清除肿瘤。在COLO205 CDX模型中,按同样的给药方式静注chi2F12-MMAE,1.5 mg/kg剂量的第一针治疗可以起到平缓异种移植肿瘤增长的效果,且两周后的第二针治疗亦能继续起到溶瘤效果;3 mg/kg的中剂量治疗组有部分小鼠的肿瘤在后期出现反弹;6 mg/kg的高剂量治疗可以根治异种移植瘤。4.CDH17靶向型ADC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对可控的组织毒性。制备了能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677-MMAE,观察到在677-MMAE给药组小鼠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中有炎症反应,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但在其它组织中没有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在观察期内,小鼠对chi2E21-MMAE、chi2F12-MMAE或677-MMAE的体内耐受良好,用药期间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5.LYPD3靶向型CAR-T细胞能够在小鼠体内对PC9异种移植肿瘤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且小鼠对LYPD3-CAR-T的耐受良好,在观察期内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进一步调查发现,LYPD3-CAR-T细胞不仅在小鼠外周血中大量存在,还在高响应LYPD3-CAR-T治疗的PC9异种移植瘤组织中大量浸润。此外,LYPD3-CAR-T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出现大量CD3+T细胞,但在对照组中却没有。CAR-T细胞的记忆表型对于激发持久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数据显示,LYPD3-CAR-T细胞在输注前,其中的Tn/Tscm细胞和Tcm细胞比例分别高达52.4%和21.7%,具有良好的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通过开发肿瘤相关抗原识别算法和整合来自19种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完成了泛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探索。通过考察CDH17靶向型ADC和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例证了CDH17和LYPD3蛋白分别作为ADC和CAR-T靶标开发的可行性。

花世鲜[2](2020)在《基于TDO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前药研究》文中指出化疗联合免疫疗法的肿瘤免疫治疗新型策略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策略不仅可以克服单一疗法的缺陷,而且能有效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属于免疫检查位点蛋白激酶,可以催化色氨酸代谢产生犬尿氨酸,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时,可以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引起免疫功能细胞的失活或凋亡,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和生存。由此可见,抑制TDO的表达,可以阻断犬尿氨酸通路,促进T细胞的增殖,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最终改善对肿瘤治疗效果。基于以上,本论文报道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化合物,通过将TDO抑制剂引入到化疗药物结构中,合成了多个系列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化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生物活性。铂(Ⅱ)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常见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存在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陷,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铂(IV)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不同于铂(II)配合物的作用机制,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了克服铂类药物的缺陷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我们将不同的TDO抑制剂引入到不同类型的铂(IV)配合物的轴向,得到两个系列具有免疫功能的铂(IV)抗肿瘤化合物。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所有化合物均具有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在基于顺铂的铂(IV)配合物轴向上含有一个羟基基团和一分子的TDO抑制剂药效团的化合物3-7和4-2具有最佳的抗肿瘤活性和低的正常细胞毒性。机制研究发现,较阳性对照而言,两个目标化合物均能够提高在Hep G2细胞中的铂累积量,并能够被抗坏血酸(VC)还原成二价铂并释放出具有TDO抑制功能的小分子。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合物3-7和4-2能够阻滞Hep G2细胞在S期,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抑制TDO蛋白的表达,阻断犬尿氨酸通路,减少犬尿氨酸的产生,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协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此外,体内实验发现,4-2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同时降低肿瘤区域中的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进一步表明化合物4-2可以抑制TDO的表达,具有提高抗肿瘤免疫力的能力。综上表明,在铂(IV)配合物的轴向引入TDO小分子抑制剂,既可以通过铂类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又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克服各自缺陷,提高治疗效果。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与许多药物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相关。鉴于GSTs和TDO在肝脏中的表达特性,我们将GSTs抑制剂NBDHEX通过酯化反应偶联到TDO抑制剂的衍生物上,得到两个具有双功能的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均能够抑制GSTs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具有较优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5-4可以抑制TDO的表达,减少犬尿氨酸的产生,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因此,此策略可以作为肝癌药物开发的思路。微管是细胞骨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α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在细胞各种生物功能和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微管已成为药物开发和研究的重要靶标。我们设计将微管蛋白抑制剂CA-4和查尔酮衍生物分别与TDO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偶联,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化合物并评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其中,由CA-4和TDO抑制剂3-6组成的化合物6-31表现出最优的细胞毒性,可以在微酸的环境中水解释放出CA-4和TDO抑制剂3-6。机制研究表明,6-31可以抑制Hep G2细胞中微管蛋白组合,抑制细胞迁移,阻滞细胞周期在G2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引起高水平活性氧产生,通过线粒体相关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6-31可以抑制TDO的表达,减少犬尿氨酸的产生,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体内研究表明,6-31可以提高CA-4对鼠源肝癌H22免疫小鼠(ICR)和人肺癌A549免疫缺陷裸鼠(BALB/c)体内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同时可以提高ICR小鼠脾脏和肿瘤浸润T细胞的表达水平,协同作用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将TDO抑制剂与化疗药物进行结合治疗肿瘤,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改善抗肿瘤免疫活性,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因此,该策略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来研发新药。

谭庆龙[3](2018)在《巨噬细胞极化抗肿瘤作用研究与人源化膀胱癌小鼠肿瘤模型的Atezolizumab免疫治疗评价》文中指出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结构系统,具有增强或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和杀伤的作用。组成肿瘤免疫环境的核心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DC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的位置、数量、功能表型和Closstalk影响肿瘤的免疫应答、治疗和预后结果。因此,重塑肿瘤免疫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特征和削弱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抑制性,对开发针对癌症的新型免疫治疗和化疗抵抗至关重要。由于肿瘤生长通常伴随着髓系细胞在肿瘤中的积累和免疫表型改变,从而抑制T细胞靶向肿瘤的免疫治疗。本研究针对肿瘤微环境中关键的“保安”巨噬细胞和“特种兵”T淋巴细胞入手,分别探寻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极化表型的物质及其机制,和构建人源化T细胞免疫的小鼠膀胱癌肿瘤评价模型,希冀为重塑肿瘤免疫环境的治疗关键问题提供启示。1、巨噬细胞具有两种作用相反的表型,经典激活的M1表型和选择激活的M2表型,M1型巨噬细胞抵抗入侵病原体、抑制肿瘤、吞噬微生物、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监视功能。相反,M2型为“休息”表型,抑制免疫反应、促进组织愈合、降低炎症发生和促进肿瘤生长。猪苓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已被证实,在本研究中,通过甲醇脱脂、水提醇沉提取猪苓粗多糖,经过滤、Savage法去蛋白、冷冻干燥、DEAE-Cellulose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猪苓均一多糖(Polyporus polysaccharide,PPS);发现纯化的PPS极化M-CSF诱导人M2(CD206 high)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1(CD86 high)型,且PPS影响巨噬细胞的粘附和诱变细胞形态;降低PD1表达,升高MHCⅡ分子表达;促进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P<0.01)分泌;增强M2巨噬细胞对肿瘤杀伤的能力(P<0.05);降低FN、COLⅢ和ICMA-1转录水平(P<0.05),升高TLR2、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P<0.05);RNA-seq也证实NF-κB信号及细胞生理的基质组成参与了PPS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本研究发现PPS抑制M2巨噬细胞的粘附和伪足生成,且具有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免疫和抗肿瘤功能。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其激活了免疫系统和加剧炎症反应,其中巨噬细胞为BCG的重要靶细胞之一。实验探讨了BCG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以及和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关系。将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M2巨噬细胞(CD206 high和Th2细胞因子分泌细胞),观察到BCG诱导的M2极化为M1表型(CD86 high、CD197 high和Th1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下调SIRPα(CD172α);促进IL-1β、IL-6、TNF-α、干扰素(IFN)-γ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促炎因子的表达(P<0.05)。与BCG处理的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人膀胱癌T24和RT4细胞,显示出CD47高表达的于生长抑制作用的正相关(P<0.05)。此外,BCG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增加Janus激酶2(JAK2)和p信号转导物和转录激活物1(STAT1)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JAK2/STAT1途径介导BCG极化巨噬细胞为M1和抑制SIRPα表达是BCG作用于巨噬细胞为杀伤膀胱癌的重要机制。另外,通过体内研究BCG(0.25、1.25和6.25μg/小鼠,i.v.)在NOD/scid IL2Rg-/-(NSI)小鼠膀胱癌肿瘤模型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惊讶的是,观察到NSI小鼠T24膀胱癌模型在尾静脉注射BCG后,显示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b+F4/80+高水平浸润以及肿瘤体积的显着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外周巨噬细胞的M2比例显着下降(P<0.05),血清和肿瘤上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和分化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IL-12P70、RANKL和MCP-1的水平也显着增加(P<0.05)。此外,BCG促进骨髓中促分化基因PU-1、EGR-1、NF-κB和C-Fos m RNA转录的表达(P<0.05)。结合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体内注射BCG可以靶向巨噬细胞来抑制膀胱癌的生长,其机制与巨噬细胞成熟、免疫激活和浸润膀胱肿瘤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有关。2、人源化小鼠或小鼠-人类嵌合体已成为研究体内替代活生物体的重要模型。近年来,人源化小鼠模型在人类艾滋病、癌症、传染病、血液疾病和退行性疾病领域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肿瘤(PDX)保留了原始的肿瘤特征如组织学异质性、生物分子特征、临床恶性表型、基因型、肿瘤结构和肿瘤脉管系统,可提供相关评估特别是新型癌症疗法和对临床结果的具有预见性,与肿瘤细胞系相比为更可靠的药物研发平台,已成为公认的临床前药物评价模型。Atezolizumab(MPDL3280A)作为化免疫治疗药物为膀胱肿瘤近30年以来的首个重大药物,开启了膀胱癌精准免疫靶向治疗。实验建立PBMC人源化NSI皮下荷瘤T24膀胱癌CDX小鼠模型,Atezolizumab(10mg/kg,i.v)每周尾静脉给药2次,连续治疗4周,对Atezolizumab的免疫治疗效果和机制进行评价。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tezolizumab能明显降低肿瘤大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检测中,Atezolizumab升高人T淋巴细胞比例(P<0.05);但对T细胞亚群CD8+/CD4+比例无影响;降低T细胞PD1表达量(P<0.05)。在肿瘤微环境中,Atezolizumab能降低T细胞耗竭分子PD1、TIM3表达量(P<0.05)和肿瘤PD-L1表达量(P<0.01)但对T细胞激活分子CD25、CD69均无影响。实验另进行了人源化NSI膀胱癌PDX小鼠模型构建,观测Atezolizumab(高、中、低:20、10、5 mg/kg,i.v)对患者来源肿瘤样本(PDX)的治疗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tezolizumab能明显降低肿瘤大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检测中,Atezolizumab升高人T淋巴细胞比例(P<0.05);能明显增加CD4+亚群细胞数量;降低T细胞PD1表达量(P<0.05),但对外周T细胞激活CD25、CD69无影响。在肿瘤微环境中,Atezolizumab能降低T细胞耗竭分子PD1和TIM3表达量(P<0.05)和肿瘤PD-L1表达量(P<0.01),对T细胞激活分子CD25和CD69均无影响。本次建立的人源化膀胱癌PDX小鼠模型能良好评价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且具有与CDX某些不同的特征表型,特别是T细胞浸润情况,CDX模型中浸润T细胞远大于PDX模型肿瘤。实验建立的人源化膀胱癌CDX或PDX小鼠模型能良好评价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为具有T淋巴细胞特征的肿瘤免疫评价模型。实验表明Atezolizumab不仅对肿瘤PD-L1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PD1促进NSI小鼠体内人源T细胞的增加,具有重塑肿瘤免疫环境的作用。PDX与CDX模型的差异,能为患者肿瘤的异质性、不同免疫浸润环境和精准治疗提供临床前依据。

毕延玉[4](2016)在《GPC3/CD3双特异性抗体对肝癌的抑瘤作用以及单克隆抗体CH12对肺鳞癌的抑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过表达于大部分肝癌细胞中,并且GPC3的表达与肝癌的预后成负相关。因此,GPC3被认为是肝癌的潜在治疗靶标。本研究中,我们制备了靶向GPC3的双特异性抗体GPC3/CD3 BiTE(其中GPC3单抗衍生于单克隆抗体9F2)。对该双特异性抗体进行体内体外抗肿瘤毒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能与GPC3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结合,而与GPC3表达阴性的细胞则无结合能力。同时,GPC3/CD3 BiTE在体外能诱导T细胞强烈的肿瘤杀伤效果,并且有靶细胞和抗体浓度依赖性,对GPC3阴性细胞则无裂解作用。最后,在Huh-7,SK-Hep-1-GPC3和SK-Hep-1模型上,GPC3/CD3 BiTE能有效抑制GPC3阳性表达Huh-7和SK-Hep-1-GPC3细胞移植瘤的生长,而对GPC3阴性的SK-Hep-1细胞移植瘤则无抑瘤效果。EGFRvⅢ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最常见的突变体,文献报道,EGFRvⅢ约在16%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过表达,其中5%为肺鳞癌,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因此,对于EGFRvⅢ阳性表达的肺鳞癌,EGFRvⅢ为有效治疗靶点。本实验室前期研制的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CH12特异性针对EGFRvⅢ,本研究中,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CH12对EGFRvⅢ阳性的肺鳞癌细胞SK-MES-1-EGFRvⅢ和NCI-H520-EGFRvⅢ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对表达阴性则无杀伤效果。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上,单克隆抗体CH12对SK-MES-1-EGFRvⅢ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综上所述,靶向GPC3的双特异性抗体GPC3/CD3 BiTE显示对GPC3阳性肝癌细胞显着的抑瘤效果,同时研究了靶向EGFRvⅢ的单克隆抗体CH12在肺鳞癌模型上的抗肿瘤疗效。

林志彬[5](2015)在《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灵芝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在我们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论述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包括灵芝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和抗原提呈功能;活化淋巴细胞、增强细胞毒T细胞的功能及促进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反应;以及灵芝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等。涉及免疫学指标的灵芝的临床研究结果也一并介绍。

徐梅[6](2014)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及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观察》文中提出卵巢癌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位居妇科肿瘤患者致死首位。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位居消化系统肿瘤首位。因此,它们都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兼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和增殖活性,又具有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近些年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临床治疗,但对卵巢癌治疗报道少见。本文首先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顺铂(cis-Dichloro diamine in platinum,CDDP或DDP)、CIK细胞及其联合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接着通过体内实验研究氟尿嘧啶(5-FU)、CIK细胞及其联合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回顾分析本中心6例CIK细胞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初步探讨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卵巢癌探寻生物治疗策略。第一部分DDP联合CI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目的:探讨DDP、CIK细胞及其联合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杀伤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生成CIK细胞,于培养第0、7、14、21、28及35天进行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56+双阳性细胞百分比;于培养14天收获CI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含有CIK细胞培养液上清的培养液培养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于培养24及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设正常培养的SKOV-3细胞作对照组;杀伤实验分为A14CIK细胞作用组(效靶比分别为5:1、10:1、20:1、40:1)、B17DDP作用组(DDP浓度分别为0.625、1.25、2.5、5、10、20、40μg/ml)及C12CIK联合DDP作用组(DDP浓度均为2.5μg/ml,效靶比分别为5:1和10:1)。同时设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作对照孔。于24h和48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对SKOV-3的生长抑制效应。结果:CIK细胞体外培养第0、7、14、21、28及35天细胞计数依次为(1.8±0.2)×107、(14.67±1.53)×107、(230.0±20.0)×107、(225.0±22.91)×107及(220.0±17.32)×107,细胞数于培养第2l天时约增加127.78倍,达到增殖高峰;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47±0.17)%、(11.30±1.96)%、(35.50±2.30)%、(38.23±1.92)%、(31.40±3.91)%和(28.61±3.45)%,到21天也达到增殖高峰;SKOV-3与CIK细胞培养液上清共培养24h及48h后凋亡率分别为(12.30±1.47)%和(27.13±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24h及48h凋亡率分别为(0.62±0.35)%和(0.65±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4CIK作用组24h抑制率分别为(16.52±2.52)%、(24.18±4.05)%、(35.98±5.19)%及(53.98±5.02)%,48h抑制率分别为(24.20±5.59)%、(41.23±3.64)%、(57.27±6.68)%及(74.74±6.87)%。在相同时间各组间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同效靶比24h和48h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IK细胞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效靶比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B17DDP作用组24h抑制率分别为(15.09±4.03)%、(25.95±3.36)%、(37.11±3.05)%、(50.07±5.21)%、(62.93±5.85)%、(77.93±3.28)%及(92.55±1.39)%,48h抑制率分别增为(23.42±5.63)%、(32.39±1.47)%、(46.04±2.76)%、(60.46±3.26)%、(72.77±2.38)%、(86.42±1.46)%及(96.24±0.59)%。除外DDP0.625μg/ml组24h和48h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DP对SKOV-3细胞的抑制率也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C12CIK联合DDP作用组24h抑制率分别为(50.50±3.69)%和(68.19±2.07)%,48h抑制率分别为(69.87±2.67)%和(80.11±6.87)%。CIK细胞联合DDP与单一处理因素相比,对SKOV-3的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效靶比为5:1)24h和48h抑制率未见到协同效应(P值分别为0.171和0.895),而高剂量组(效靶比为10:1)24h和48h抑制率见到协同效应(P <0.05)。结论:PBMC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诱导下可大量扩增获得CIK细胞,其主要效应细胞(CD3+CD56+CIK)在第1421天为高表达平台期,在此期间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应细胞;CI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并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发挥较强的杀伤作用;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明显增强DDP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第二部分氟尿嘧啶联合CIK细胞在小鼠结肠癌模型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CIK细胞以及5-FU联合CIK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在体外诱导培养小鼠CIK细胞,于第0和7天进行流式细胞术CIK主要效应细胞表型分析。10只荷瘤鼠随机分两组,一组给5-FU(12.5mg/kg)当天腹腔注射,另一组给予NS(0.2ml/只)腹腔注射作对照,第十天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荷瘤鼠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ctivation antigen4,CTLA-4)和非淋巴细胞CD80、CD86表达。另取4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NS(0.2ml腹腔灌注,d0)+NS(0.2ml尾静脉注射,d3);B组(5-FU组):5-FU(12.5mg/kg腹腔灌注,d0)+NS(0.2ml尾静脉注射,d3);C组(CIK组):NS(0.2ml腹腔灌注,d0)+CIK(1×107尾静脉注射,d3);D组(5-FU+CIK组):5-FU(12.5mg/kg腹腔灌注,d0)+CIK(1×107尾静脉注射,d3)。观察肿瘤生长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用药第10天各组处死5只小鼠,采用RT-PCR法检测四组肿瘤组织中IFN-γ和TNF-表达量。结果:小鼠CIK主要效应细胞在体外扩增第7天达到(18.4±6.8)%。与对照组相比,5-FU处理后小鼠移植瘤组织中CD45+细胞表面CTLA-4表达量提高,且CD45-细胞CD80和CD86表达量增加;5-FU联合CIK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单因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FU联合CIK细胞治疗可提高肿瘤组织IFN-γ与TNF-表达量,且联合治疗组与单治疗组中IFN-γ的表达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5-FU联合CIK细胞治疗对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单独应用,且可提高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的免疫功能。第三部分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目的:初步探讨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卵巢癌探寻生物治疗策略。方法:利用接受常规手术和化疗结束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出CIK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将体外培养第1421天的CIK细胞通过静脉回输给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回顾性观察6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卡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差异、肿瘤指标差异、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及治疗后相关毒副反应。结果:有5例治疗后KPS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另外1例治疗后KPS保持不变。所有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1例III期EOC患者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后CA199升高,在接受CIK细胞治疗3个疗程后,CA199逐渐下降至正常。目前状况良好,肿瘤标记物和影像学随访没有肿瘤复发迹象,无瘤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已达到3年。1例II期透明细胞癌合并浆液性癌患者,接受CIK细胞治疗2个疗程,PFS已接近4年,随访瘤标和影像学检查无肿瘤复发迹象。另外1例II期EOC患者接受8个疗程CIK细胞治疗后,PFS已达5年,目前状况良好,也没有肿瘤复发迹象。结论:CIK细胞治疗卵巢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卵巢癌病例的回顾分析,我们认为,CIK细胞可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下诱导扩增,第1421天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应细胞;CI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并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发挥较强的杀伤作用;联合CIK细胞治疗可增强DDP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5-FU联合CIK细胞治疗对BALB/C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单独应用5-FU或CIK细胞,且可提高小鼠结肠癌模型的细胞免疫功能。CIK细胞治疗卵巢癌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蒋敬庭[7](2011)在《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江苏省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尽管治疗手段及水平不断提高,但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和探索新的治疗思路是十分紧迫的科学命题。胃癌复发与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是提高胃癌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除提供第一信号外,还需要协同刺激分子参与并提供辅助的第二信号,才能使T细胞达到生理活化阈值。适宜的协同刺激信号可以降低T细胞活化时对第一信号的需求,而抑制性的协同刺激信号可以减弱免疫应答或导致免疫耐受。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上,它可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周期负性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并在介导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细胞表达的B7-H4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形成与进展。因此,干预协同刺激分子B7-H4将成为胃癌治疗的新策略。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是一类能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新型抗肿瘤效应细胞,作为治疗性免疫细胞业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治疗性细胞进入机体后必然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而负性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IK细胞治疗是否存在关联至今尚未明了。本文首先探讨了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关系,分析了B7-H4在胃癌表达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了B7-H4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不同表达及对胃癌患者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确立了CIK细胞临床治疗的纳入标准,为深入探索干预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生存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B7-H4的表达;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进行免疫治疗胃癌。【结果】B7-H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9%;单因素分析显示,B7-H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均无明显相关;但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B7-H4阳性表达显着关联,侵入肌层组的B7-H4阳性率高于未侵入组(49.1% 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7,P=0.004),淋巴结转移组B7-H4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χ2=17.339,P<0.0001)。与B7-H4高表达组相比较,B7-H4低表达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B7-H4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85,95%CI=1.152.96);CIK治疗组与化疗组相比,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RR=0.53,95%CI=0.330.85)。【结论】B7-H4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成负相关,证实了B7-H4为一负性调节分子,可作为判断胃癌生存期的指标;CIK细胞治疗可以显着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第二部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7-H4基因表达方法的优化【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及内参照基因GAPDH的引物及TaqMan探针,经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后,用于检测B7-H4及GAPDH的基因表达水平。将B7-H4和内参照基因GAPDH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鉴定正确并纯化后分别与pMD19-T载体连接,分别克隆构建含B7-H4及GAPDH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7-H4及GAPDH基因表达的标准品。将重组质粒标准品进行定量及梯度稀释,建立标准曲线。【结果】PCR扩增产物分别经测序证实为B7-H4及GAPD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该法检测B7-H4基因表达的灵敏度为527copies/ml,线性范围为5.27×1025.27×107copies/ml,标准曲线方程为:Y=-3.1395X+41.805,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0.995,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39%3.59%,扩增效率108.2%。该法检测GAPDH基因表达的灵敏度为386copies/ml,线性范围为3.86×1023.86×107 copies/ml,标准曲线方程为:Y=-3.2436X+41.083,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0.999,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2.26%3.86%,扩增效率103.4%。【结论】成功构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4基因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第三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对CIK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进行临床应用。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56例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化评估;并比较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化学治疗组与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单纯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病人(38 vs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P<0.0001);化学治疗联合CIK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55 vs 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5);在B7-H4高表达组中,CIK组中位生存时间比化学治疗组延长了18个月,在B7-H4低表达组中,CIK组中位生存时间比化学治疗组则延长了17个月。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等混杂因素后,与B7-H4低表达相比B7-H4高表达组病例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73,95%CI=1.092.76)。【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高表达使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CIK细胞的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第四部分CIK细胞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分析的研究【目的】探讨采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生物技术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胃癌病人;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拟合多因素COX模型,用RR及95%CI估计CIK细胞治疗与死亡结局和生存时间的联系强度。【结果】在化疗组和CIK治疗组之间的均衡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53.3% vs 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18)。CIK治疗组胃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月)明显高于化疗组(49 vs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并随着CIK治疗次数的增加,四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4,P=0.002)。CIK治疗组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混杂因素后,与化疗组相比,CIK细胞治疗胃癌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RR=0.52,95%CI=0.34-0.82),并随着CIK细胞治疗次数的增加,胃癌病人的死亡风险逐步降低(趋势检验,P=0.0001),与化疗组相比,CIK治疗次数超过25次以上的胃癌患者,RR=0.14,95%CI=0.03-1.58。CIK治疗次数与生存时间小于36个月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呈显着负相关(RR=0.54,95%CI=0.36-0.80)。另外,随着肿瘤分期、复发及年龄的增加能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死亡危险(RR=28.87,95%CI:7.05-118.25;RR=2.10,95%CI:1.40-3.11;RR=1.66,95%CI:1.12-2.46)。【结论】用CIK细胞治疗胃癌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显着地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第五部分协同刺激分子B7-H4影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预后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目的】评价协同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4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并分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化疗组(81例)和CIK联合治疗组(75例)。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化疗组与CIK联合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结果】化疗组和CIK联合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95%CI:10.525.5)个月和45.0(95%CI:19.57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1,P=0.001)。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0(95%CI:19.634.4)个月和49.0(95%CI:35.96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95%CI:26.537.5)个月和62.0(95%CI:23.010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95%CI: 3.218.8)个月和18.0(95%CI: 7.32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胃癌组织B7-H4高表达组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16(11.9-20.1)和47(22.4-71.6),中位生存时间(月)及95%CI分别为25(19.0-31.1)和43(35.2-50.8)。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36 vs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001)。在化疗联合CIK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高于B7-H4高表达患者的趋势(55 vs 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182)。在化学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高于B7-H4高表达(33 vs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6,P<0.0001)。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中,B7-H4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显着高于高表达组(90 vs 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5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与B7-H4低表达比较,B7-H4高表达组病例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2.30,95%CI=1.413.75;RR=1.90,95%CI=1.203.01)。【结论】B7-H4高表达可能是提高胃癌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可控制和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胃癌B7-H4低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其与CIK细胞治疗的可能关联性,发现:1)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B7-H4分子可作为判断胃癌生存期的指标;2)B7-H4高表达可能是提高胃癌复发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3)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的风险相关,采用治疗性CIK细胞回输治疗可干预B7-H4的表达并延长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胃癌B7-H4低表达可作为CIK细胞治疗的纳入标准。这些为寻找胃癌生物治疗、胃癌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及设计有效的胃癌免疫干预手段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具有原创性和临床实用价值。

叶韵斌,周智锋[8](2011)在《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在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免疫治疗在提高肿瘤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起重要作用,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文章对肝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发展作一论述。

刘荣[9](2010)在《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①常规的放、化疗方案选择性较差;②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③肿瘤发生微小转移是困扰肿瘤的临床治疗三大难题,双功能抗体或融合蛋白因其具有同时与肿瘤相关抗原和免疫效应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结合,并能有效地使效应细胞靶向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而倍受关注,最有希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新途径。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免疫治疗的目标就是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具有长期持续性杀伤活性的激活的CD8+T细胞。初始T细胞的完全激活需要双重信号刺激,即T细胞受体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的第一信号,又必须有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多种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提供的共刺激信号即第二信号。T细胞激活诱导阶段若缺乏共刺激信号,会引起T细胞通过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途径凋亡和克隆特异性无反应性,进而导致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而通过低表达共刺激分子降低免疫原性,使得识别它的抗原提呈细胞或淋巴细胞得不到充分的活化信号,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临床实践中,这类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不佳。共刺激信号途径在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28/B7分子是研究最多的协同刺激分子,认为是初始T细胞激活发生最主要的机制,然而,近来研究的4-1BB/4-1BBL是TNFR/TNF配体家族的成员,它们分别表达在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上,被确定有助于扩增和多元化T细胞反应,深入增强和延伸T细胞激活的功能,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干预4-1BB/4-1BBL共刺激途径可调节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CD20主要表达在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及95%以上的NHL淋巴瘤细胞,是可以用来作为肿瘤定向免疫治疗的抗原。为了特异性定向肿瘤细胞和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抗肿瘤免疫性能够被诱导和恢复,利用双特异抗体针对肿瘤相关抗原与效应细胞相连,共同作用于肿瘤细胞,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我们已成功构建了抗CD3/抗CD20的diabody表达载体和人4-1BBL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AYZ4-1BBL并进行了体内外生物活性测定,前者有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而后者则能抑制激活的T细胞凋亡,增强基于PBL的抗肿瘤效应。然而全身性的T细胞激活将导致不需要的临床副作用,应用4-1BBL和CD3单克隆抗体可代替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刺激能力,因此基于4-1BBL和CD3双信号所必须严格定位在肿瘤位点,本实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获得可溶性表达在2-3mg/l,流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及玫瑰花环实验均证实了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具有与CD20+的Raji细胞和4-1BB+的Jurkat细胞结合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能增强抗CD3/抗CD20 diabody介导PBLs对靶细胞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是上调抗凋亡相关基因bcl-xL和bfl-1mRNA的表达,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死亡,促进IL-2分泌及上调穿孔素和颗粒酶mRNA表达,更有效导致PBLs杀伤肿瘤细胞。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也表明联合应用人4-1BBL/CD20融合蛋白和抗CD20diabody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这充分说明基于4-1BBL和CD3双信号作用能更有效地激发PBLs的活性,从而清除肿瘤。因此,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作为一种靶向性免疫调节融合蛋白,能够调节PBL的活化程度,进而增强基于PBL的靶向性的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是一个有望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特异性融合蛋白。

郭红星[10](2008)在《4-1BBL胞膜外区蛋白及四价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的抗耐药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CD3×抗Pgp(anti-CD3/anti-Pgp)diabody治疗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高表达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肿瘤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其杀伤肿瘤的作用主要由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中活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来完成。因此,采用促进T细胞活化的方法可进一步增强PBL的抗肿瘤效果。本文从两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1.利用可溶型4-1BBL促进PBL活化4-1BB/4-1BBL作为一对重要的共刺激信号分子,通过促进活化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延长存活时间、甚至增加细胞内颗粒酶、穿孔素的蓄积等机制调节T细胞活化,有助于机体达到最佳状态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本文第一部分用原核表达的可溶型人4-1BBL胞膜外区蛋白(extracellulardomain of human 4-1BBL,ex4-1BBL)来调节PBL的抗肿瘤反应。用免疫组化、PI染色和放射免疫法确认ex4-1BBL具有与4-1BB特异结合、减少Jurkat细胞凋亡和促进其释放IL-2活性后,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能够促进PBL增殖(191.66%vs 146.67%,P<0.05)和分泌Il-2(54.26±5.92 pg/ml vs 22.57±6.53pg/ml,P<0.05),使PBL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减少,改善其存活状态。在体外细胞毒杀伤实验中,ex4-1BBL联合anti-CD3/anti-CD20或anti-CD3/anti-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在不同的效靶比均能增强PBL对靶向细胞(Raji或K562/A02)的杀伤作用。在体内联合应用PBL、ex4-1BBL和anti-CD3/anti-Pgp diabody治疗裸鼠K562/A02移植瘤,能显着控制肿瘤生长并清除肿瘤,观察至100天未见肿瘤复发。因此,ex4-1BBL作为一种免疫调节蛋白,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进而增强基于PBL的抗肿瘤生物治疗的效果。ex4-1BBL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广泛的辅助抗肿瘤药物。2.构建四价形式的anti-CD3/anti-Pgp双功能抗体双功能抗体也称为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其四价结构能够增加分子量和结合域,延长半衰期和增加结合力,间接延长抗体的作用时间。同时,增加对T细胞CD3分子的结合价能进一步促进其活化,也有利于PBL抗肿瘤作用。因此,为了发挥diabody的靶向优势并克服其不足,本文第二部分构建了四价形式的抗体并在原核系统进行表达。为了增加可溶型蛋白的表达量,先后采用优化表达温度和时间、改变培养基组成和更换载体等方法。优化表达条件后使产量得到提高,可供进一步研究蛋白功能。

二、双功能单抗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功能单抗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体偶联药物的知识现状
        引言
        1.1.1 ADC发展简史
        1.1.2 获得监管批准的上市ADC
        1.1.3 临床试验中的在研ADC及其靶标图谱
        1.1.4 抗体骨架和靶标的选择
        1.1.5 连接子类型和偶联技术
        1.1.6 有效载荷
        1.1.7 ADC在体内的工作原理
        1.1.8 ADC对难治性癌症的治疗
        1.1.9 ADC的毒性问题
        1.1.10 ADC耐药机制
        1.1.11 未来展望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知识现状
        引言
        1.2.1 CAR-T发展简史
        1.2.2 CAR-T细胞的工作原理
        1.2.3 CAR和T细胞受体的结构
        1.2.4 获得监管批准的CAR-T
        1.2.5 CAR-T细胞疗法的毒性
        1.2.6 未来挑战、机会和应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第二章 基于多组学构建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
    引言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1.1 正常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数据采集
        2.1.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的采集与编译
        2.1.3 人体组织器官的重排与映射
        2.1.4 正常组织的表达及其分级
        2.1.5 基因在肿瘤及其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2.1.6 基因在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2.1.7 肿瘤组织转录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的编译
        2.1.8 功能相关突变的注释
        2.1.9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2.1.10 肿瘤相关抗原与癌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2.1.11 基因集富集得分分析
        2.1.12 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2.1.13 统计分析
    2.2 分析结果
        2.2.1 组装综合数据集并通过算法识别肿瘤相关抗原
        2.2.2 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谱与差异表达谱
        2.2.3 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表达谱
        2.2.4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2.2.5 癌症驱动基因变异全景
        2.2.6 候选肿瘤相关抗原的组合评估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靶向CDH17 的新型ADC的制备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引言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TCGA与 GTEx中 CDH17的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3.3.2 免疫原的设计与制备
        3.3.3 制备靶向CDH17 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方案
        3.3.4 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3.3.5 鼠-人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3.3.6 抗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3.3.7 CDH17 靶向抗体偶联vc MMAE
        3.3.8 细胞内吞实验
        3.3.9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3.3.10 免疫沉淀
        3.3.11 免疫沉淀产物的银染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3.3.13 免疫组化
        3.3.14 免疫荧光
        3.3.15 流式细胞实验
        3.3.1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3.17 体内抑瘤活性实验
        3.3.18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CDH17 在消化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3.4.2 CDH17 靶向抗体的多重表征
        3.4.3 CDH17 靶向ADC的制备与表征
        3.4.4 CDH17 靶向ADC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3.4.5 CDH17 靶向ADC在 KM12SM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3.4.6 CDH17 靶向ADC在 COLO205 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3.4.7 荷瘤小鼠对CDH17 靶向ADC的耐受性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靶向LYPD3的CAR-T细胞的抗肺腺癌活性研究
    引言
    4.1 实验动物
    4.2 试剂耗材及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TCGA与 GTEx中 LYPD3 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4.3.2 抗体人源化
        4.3.3 慢病毒包装
        4.3.4 CD3+T细胞的复苏与激活
        4.3.5 CD3+T细胞慢病毒感染
        4.3.6 CAR-T细胞分化与耗竭的检测
        4.3.7 CAR-T体外细胞杀伤
        4.3.8 CAR-T体内活性实验
        4.3.9 细胞因子的检测
        4.3.10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LYPD3 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4.4.2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4.4.3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在PC9 肺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抗肿瘤活性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TDO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前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注释表
第一章 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和色氨酸2,3-双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肿瘤免疫疗法
    1.3 2,3-双加氧酶检查位点简介
        1.3.1 IDO和 TDO的发现
        1.3.1.1 IDO的发现
        1.3.1.2 TDO的发现
        1.3.2 IDO1和TDO的结构及其功能关系
        1.3.2.1 IDO1 的结构及其功能关系
        1.3.2.2 TDO的结构及其功能关系
        1.3.3 IDO1和TDO与肿瘤免疫耐受机制的关系
        1.3.3.1 色氨酸的消耗
        1.3.3.2 色氨酸的代谢产物
    1.4 IDO和 TDO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1.4.1 IDO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4.1.1 色氨酸吲哚骨架类似物
        1.4.1.2 PIM类 IDO1 抑制剂
        1.4.1.3 含恶二唑和噻唑类IDO1 抑制剂
        1.4.1.4 其他类型抑制剂
        1.4.2 TDO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5 免疫化学疗法结合治疗策略
    1.6 选题依据
        1.6.1 第一部分含有金属铂(Ⅳ)类抗肿瘤免疫调节化合物的设计
        1.6.2 第二部分含GSTs和微管小分子抑制剂免疫调节化合物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铂类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2.1 铂(II)配合物的简介
        2.2 铂(Ⅳ)配合物的简介
        2.3 铂(Ⅳ)配合物的作用机制
        2.4 铂(Ⅳ)配合物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偶联有醌基团的TDO抑制剂的铂(Ⅳ)配合物的设计
        3.1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3.1.1 铂(Ⅳ)中间体的制备
        3.1.2 TDO抑制剂的合成
        3.1.3 铂(Ⅳ)目标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2 目标铂(Ⅳ)配合物的体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3.2.1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3.2.2 代表化合物的稳定性和还原性
        3.2.3 肿瘤细胞中TDO的表达水平
        3.2.4 细胞铂摄取
        3.2.5 细胞周期
        3.2.6 细胞凋亡
        3.2.7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
        3.2.8 TDO表达水平
        3.2.8.1 酶抑制活性
        3.2.8.2 TDO蛋白的表达水平
        3.2.8.3 TDO m RNA的表达水平
        3.2.9 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3.2.10 芳香受体(AHR)m RNA表达水平
        3.2.11 体外免疫活性评估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含吲哚基团结构TDO抑制剂的铂(Ⅳ)配合物研究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1.1 铂(Ⅳ)中间体的制备
        4.1.2 TDO抑制剂的合成
        4.1.3 铂(Ⅳ)目标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目标铂(Ⅳ)配合物的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
        4.2.1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4.2.2 目标化合物的稳定性及还原性
        4.2.3 肿瘤细胞中TDO的表达水平
        4.2.4 细胞铂摄取
        4.2.5 细胞周期
        4.2.6 细胞凋亡
        4.2.7 AO/EB染色分析
        4.2.8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
        4.2.9 活性氧(ROS)的产生水平
        4.2.10 TDO表达水平
        4.2.10.1 TDO酶抑制活性
        4.2.10.2 TDO蛋白的表达水平
        4.2.10.3 TDO mRNA的表达水平
        4.2.11 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4.2.12 芳香受体AHR mRNA的表达
        4.2.13 体外免疫活性
        4.2.14 体内抗肿瘤活性
        4.2.15 肿瘤区域内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第五章 具有GSTs和 TDO抑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5.1 引言
        5.2 化合物的设计
        5.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1 TDO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5.3.2 GSTs抑制剂的合成
        5.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4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5.4.1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5.4.2 GSTs的抑制
        5.4.3 细胞周期
        5.4.4 细胞凋亡
        5.4.5 AO/EB实验
        5.4.6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
        5.4.7 TDO的表达水平
        5.4.7.1 TDO蛋白的表达水平
        5.4.7.2 TDO mRNA的表达水平
        5.4.8 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5.4.9 AHR mRNA表达
        5.4.10 体外免疫活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含有微管蛋白和TDO抑制剂的免疫调节化合物的研究
        6.1 微管蛋白的概况
        6.1.1 微管蛋白的简介
        6.1.2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6.1.2.1 抑制微管蛋白解聚类抑制剂
        6.1.2.2 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类抑制剂
        6.2 含微管蛋白和TDO抑制剂免疫调节化合物的设计
        6.3 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6.3.1 微管蛋白抑制剂的合成
        6.3.1.1 微管抑制剂CA-4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6.3.1.2 查尔酮类微管抑制剂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6.3.2 TDO抑制剂的合成
        6.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6.4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6.4.1 体外抗肿瘤活性
        6.4.2 代表化合物的水解
        6.4.3 微管聚合抑制
        6.4.4 细胞周期
        6.4.5 细胞凋亡
        6.4.6 AO/EB实验
        6.4.7 活性氧的产生水平
        6.4.8 JC-1 实验
        6.4.9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
        6.4.10 细胞迁移
        6.4.11 TDO和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6.4.11.1 TDO的表达水平
        6.4.11.2 犬尿氨酸的表达水平
        6.4.12 芳香受体(AHR)m RNA的表达水平
        6.4.13 体外免疫活性
        6.4.14 体内实验
        6.4.14.1 免疫小鼠体内抗肿瘤效果
        6.4.14.2 免疫缺失的裸鼠体内抗肿瘤效果
        6.4.15 ICR小鼠体内免疫活性
        6.4.15.1 肿瘤组织内浸润T细胞的检测
        6.4.15.2 脾脏中T细胞水平的检测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录
致谢
附录一 实验试剂与仪器
附录二 目标化合物的表征谱图

(3)巨噬细胞极化抗肿瘤作用研究与人源化膀胱癌小鼠肿瘤模型的Atezolizumab免疫治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巨噬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进展
        一、巨噬细胞来源和功能分型
        二、目前的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
        三、TAM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治疗策略
    第二节 人源化PDX小鼠肿瘤模型研究进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评述
        二、人源化鼠的模型建立方法
        三、人源化PDX小鼠模型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中药猪苓研究进展
        一、化学成分研究
        二、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巨噬细胞极化抗肿瘤作用研究
        第一部分 猪苓多糖对人巨噬细胞的形态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分析
        四、小结
        第二部分 卡介苗增强THP-1 源巨噬细胞的抗膀胱癌作用及其机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小结
        第三部分 卡介苗(BCG)在膀胱癌NOD /scid~(IL2Rg -/-) (NSI)小鼠模型中通过靶向巨噬细胞的免疫治疗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小结
    第二节 人源化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Atezolizumab免疫治疗评价
        第一部分 人源化膀胱癌CDX小鼠模型的免疫表型与Atezolizumab的免疫治疗评价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小结
        第二部分 人源化膀胱癌PDX小鼠模型的免疫表型与Atezolizumab的免疫治疗评价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4)GPC3/CD3双特异性抗体对肝癌的抑瘤作用以及单克隆抗体CH12对肺鳞癌的抑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GPC3/CD3双特异性抗体对肝癌的抑瘤作用研究
    1.1 绪论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抗EGFRvⅢ的单克隆抗体CH12对肺鳞癌的抑瘤作用的研究
    2.1 绪论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特异性抗体 BiTE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5)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发现
2 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
    2.1 血清药理学研究灵芝的宿主中介性抗肿瘤作用
    2.2 灵芝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增强其功能
    2.3 灵芝增强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2.3.1 灵芝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活性
        2.3.2 灵芝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2.3.3 灵芝增强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活性
    2.4 灵芝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2.4.1 灵芝促进B16F10 黑素瘤细胞MHC-Ⅰ分子和协同刺激因子的生成
        2.4.2 灵芝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2.4.3 灵芝拮抗肺癌患者血清诱导的淋巴细胞活性抑制
    2.5 肿瘤相关的灵芝多糖抗体研究
    2.6 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与中医“扶正固本”治则
3 灵芝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4 结语

(6)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及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一、EOC 的生物标志物
    二、筛查策略
    三、治疗
    四、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DDP 联合 CIK 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株 SKOV-3 的杀伤效应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氟尿嘧啶联合 CIK 细胞在小鼠结肠癌模型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化疗联合 CIK 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第二章 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CIK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协同刺激分子 B7-H4 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miRNA 与卵巢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一、B7 家族协同刺激分子与肿瘤微环境
    二、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可能免疫调控因素
    三、胃癌肿瘤微环境及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胃癌中的表达
    四、CIK 细胞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五、协同刺激分子B7-H4 对胃癌CIK 细胞治疗研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一、试剂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B7-H4 基因表达方法的优化
    一、试剂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表达对CIK 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一、试剂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CIK 细胞治疗胃癌与其生存时间相依多因素分析的研究
    一、试剂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协同刺激分子B7-H4 影响CIK 细胞治疗胃癌预后的多因素COX 模型分析
    一、试剂与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结论
    展望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缩写词表
致谢

(8)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过继免疫治疗
    1.1 LAK细胞
    1.2 CIK细胞
    1.3 DC细胞
    1.4 DC-CIK细胞
    1.5 NK细胞
2 基因治疗
3 抗体、靶向、细胞因子与化疗联合
4 结语

(9)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4-1BBL胞外区/抗CD20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部分 人4-1BBL/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溶液配制
致谢
参加会议和发表文章

(10)4-1BBL胞膜外区蛋白及四价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的抗耐药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人4-1BBL胞膜外区蛋白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第一章人 4-1BBL胞膜外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第二章 人4-BBL胞膜外区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第二部分 抗CD3/抗PgP四价双功能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一 4-1BBL/4-1BB介导的共刺激信号与其抗肿瘤作用
论文综述二 四价双功能抗体的研究进展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汇表
附录二、溶液配制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双功能单抗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D]. 方佳成. 西北大学, 2021(12)
  • [2]基于TDO小分子抑制剂的抗肿瘤前药研究[D]. 花世鲜. 东南大学, 2020
  • [3]巨噬细胞极化抗肿瘤作用研究与人源化膀胱癌小鼠肿瘤模型的Atezolizumab免疫治疗评价[D]. 谭庆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GPC3/CD3双特异性抗体对肝癌的抑瘤作用以及单克隆抗体CH12对肺鳞癌的抑瘤作用研究[D]. 毕延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灵芝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J].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5(06)
  • [6]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及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观察[D]. 徐梅. 苏州大学, 2014(04)
  • [7]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蒋敬庭. 苏州大学, 2011(06)
  • [8]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现状及展望[J]. 叶韵斌,周智锋. 中国肿瘤, 2011(02)
  • [9]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荣.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10(10)
  • [10]4-1BBL胞膜外区蛋白及四价抗CD3/抗Pgp双功能抗体的抗耐药肿瘤作用研究[D]. 郭红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介导CD3AK细胞对人原发性肝癌的杀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