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自己的 Disc Copy Studio - CD Recording Studio 刻录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拥有自己的 Disc Copy Studio - CD Recording Studio 刻录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一、拥有自己的光盘复制工作室——CD Recording Studio刻录软件使用手记(论文文献综述)

樊强[1](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刘冰清[2](2020)在《信息类文本汉译中的语用分析及语义合成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引进图书事业的发展,对信息类图书的引进越来越多。而信息类文本作为一种相对典型且常见的文本类型,近年来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信息类文本,本报告涉及的翻译项目《拿索斯的故事》讲述了拿索斯唱片公司创始人克劳斯·海曼如何将平价古典音乐唱片推广到全世界,使得拿索斯发展成为当下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的故事。本书作者尼古拉斯·索姆斯是拿索斯公司英国总部的创始人和出版商,曾是英国唱片行业领先杂志《音乐周刊》的古典音乐专栏的编辑,使得本书具有极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笔者将翻译实践中的语用分析过程和语义合成过程进行剖析,意在把握语用学、语义学与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语用分析作为翻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重点指向对语境的分析,包括文本语境分析、情景语境分析和文化语境分析。笔者结合本文特色,对文本语境展开了基于“视角”的分析。句子语义学以句子为最小的单位进行研究,为翻译实践中句子的语义合成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思路。笔者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原文特色,以句子为翻译单位,呈现了语义合成中对句子的处理。其中包括专业术语的翻译、并置理论指导下的词组搭配问题以及句子合成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包括被动句的处理、增补法、转换法和拆译法。本翻译实践报告通过对信息类文本的语用分析,把握原文文本特色,明确了翻译风格。通过对信息类文本语义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梳理,呈现信息类文本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积累翻译技巧,从而为以后古典音乐方面信息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拿索斯的故事》一书的翻译,将音乐的内涵和翻译的艺术高度融合在一起,通过翻译此类文本,不仅可以积累音乐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英语表达,还可以培养自身对美学的感知。

武云斐[3](2020)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信息类文本翻译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文中认为本报告是关于《拿索斯的故事》翻译项目而形成的翻译报告。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索姆斯,是一名报道古典音乐和柔道的专业记者。《拿索斯的故事》介绍了古典音乐唱片行业不断变化的格局。它追溯了拿索斯唱片公司从以极低价格出售音乐唱片到成为古典音乐唱片行业佼佼者的历史。这本书属于信息类文本,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主要负责翻译这本书的第八章和第十七章。翻译规范理论是描述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图里系统地阐述了翻译规范理论,认为在交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受到三种规范的制约: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预备规范主要涉及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起始规范指的是限制译者在两种极端倾向之间的选择。一种倾向是偏向原语语言和文化规范,称为“充分性”;另一种倾向是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顺从,称为“可接受性”。操作规范是指译者在世纪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涉及具体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选择。本报告根据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针对信息类文本的特点,探究如何利用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指导翻译过程,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保留原作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语文本的内容。在该项目翻译过程中,我们翻译项目小组成员发现本书存在大量的古典音乐专业术语、背景知识、人名和地名,为了克服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困难,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专业资料。本报告通过探究信息文本的特点,考虑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在信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和指导意义,总结了信息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由于信息类文本具有准确性和以目的语读者为主要受众群体的特点,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尽可能遵循可接受性原则,采取归化翻译策略来表达源语文本中的背景信息。我在该翻译项目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应用这种翻译理论可以为指导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王雨辰[4](2019)在《探究嘻哈文化图书汉译过程中读者意识的体现与翻译方法 ——以《嘻哈伴我行》一书的英汉翻译为例》文中指出嘻哈文化如今在中国方兴未艾,不少与嘻哈文化有关的外版图书被引进,以满足嘻哈圈内人士以及嘻哈文化爱好者的阅读需求,因此这类图书的翻译需求不断增加。本论文以笔者独立翻译的外版图书Hiphop Raised Me为案例,分析研究了读者意识在有关嘻哈文化图书的汉译过程中的体现,并基于读者意识提出翻译方法。具体来说,本论文先归纳了此书的文本特点,即隐含背景信息多和口语体表述多,再分析了译者的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和此书的目标读者以及他们的阅读期待,然后结合书中的具体案例,研究了读者意识在嘻哈文化图书汉译过程中的体现,并提出增补信息、更正原文错误信息、叙述文段中多使用短句、灵活处理直接引用中的脏话等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方法,以求通过这些方法将原文信息准确传递到译文当中,并减少口语体所表达的情感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折损,最终提高译文的可接受度。目前,关于嘻哈文化图书翻译的研究比较少,本论文能让译者认识到读者意识在嘻哈文化图书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希望本论文中提出的翻译方法能对今后嘻哈文化图书的汉译过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继华[5](2016)在《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剧种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剧种的发展史。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黄梅戏剧种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剧种的发展走向和基本面貌。从舞台传播到大众传播,戏曲传播所采用的媒介都无一例外地为黄梅戏所采用,并且每一种方式都取得了多数地方剧种难以企及的成绩。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在封建正统文化的规范之下,黄梅戏常因出身不高、品格低下被官方归为“花鼓淫戏”一类予以禁演,官方文献多不记录;在民间语境中,能及时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采荼调”却在鄂、皖、赣三省边界地区悄然兴起,并随着传播地域的变化而逐步形成富有各地特色的名称和剧目。通过对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发展变化和地域差异的对比,我们发现黄梅戏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沿着鄂、赣、皖的长江水系而展开的,有着鲜明的“水路传播”特点。源自湖北黄梅的采茶小调沿江西向鄂中、南.向赣北、东向皖西,在皖江流域立足之后继续向苏、沪等地传播,发展成为横跨数省的大剧种。在水路传播过程中,黄梅戏完成了从说唱形态向剧种形态的转变,并影响和确立了鄂东打锣腔系和赣北采茶腔系、皖南花鼓腔系等多个剧种的风格和面貌。从地理范围的流布来看,黄梅戏的早期传播印证了“水路即戏路”的观点。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它是实施传播行为的组织或个人。戏曲演出作为群体传播活动,往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主流价值、群体意识、伦理规范等信息传播给受众。古代戏曲生存的民俗文化土壤更能体现出相对固定的族群意识、阶层意识和“社”、“会”意识。这也决定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主体的群体性和组织性。民间会社组织、商帮团体和班社艺人等自然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力量。建国后,受时政影响,政府文化机构逐步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主体之一。本文以此为观照,结合黄梅戏的传播个性,同时也为避免与黄梅戏史研究内容的重合,将论述的重点放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上,以历时性的视角梳理出灯会、宗族、班社、商业组织和文化机构等主要的主体类型,兼论各传播主体的演出活动和传播场地。建国初期,黄梅戏凭借《天仙配》、《牛郎织女》、《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经典电影享誉海内外,并直接催生了港台地区黄梅调电影这一独特的华语电影类型。从发展脉络上看,大陆地区建国初期的黄梅戏电影无疑具有开局之功,其后港台地区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黄梅调电影”启而承之;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地区黄梅戏电影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通过陆港两地黄梅戏电影在故事主题的采用、经典剧目的改编、经典唱段的传唱、电影传统的分流和电影创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种电影形态遥相呼应,又各成一派,形成了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异构现象。同质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两者以传统民间故事为内核,突出女性题材,对经典剧目和唱段不断地进行文化叠合,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的共鸣现象;相异的是,两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大陆黄梅戏电影深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以影就戏”的半纪录片式电影风格,而港台黄梅调电影更过地受到好莱坞初期歌舞类型片的影响蜕变成为“以戏就影”的“港式好莱坞”电影形态。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最初的“黄梅戏戏曲教唱”、“经典唱段放送”发展为黄梅戏竞技类节目、综艺性专题节目、青年人才选拔与选秀,再到黄梅戏广播剧,建国后黄梅戏的广播形式和艺术形态获得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电视机的出现大力推动了黄梅戏的电视化进程,出现了黄梅戏舞台艺术(纪录)片、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专题片、黄梅戏电视综艺节目等四种主要的传播形态。尤其是黄梅戏电视剧的传播再一次将黄梅戏推到了高峰,并成为黄梅戏“梅开二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黄梅戏与广播电视的结缘,极大地拓展黄梅戏舞台的大众传播渠道,并衍生出唱片、磁带、录像带、数字光盘等不同固定介质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黄梅戏传媒产业。

张真真[6](2013)在《翻译这一行(第六章)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项目原文节选自丹尼尔·葛岱克(Daniel Gouadec)编着的《翻译这一行》(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中的第六章“准备就绪!”(The Die is Cast!)。原文详细介绍了成为职业翻译的四个主要阶段:选择领域、接受培训、职业定位和入行,以及成为职业翻译的可行方案和注意事项。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项目介绍,包括翻译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和结构。第二部分为原作背景介绍,包括作者简介、原文版本、原文分析。第三部分讨论了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包括翻译前的准备工作、翻译中出现的难点以及采取的处理方法。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主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原文中的词义选择问题、长句处理问题以及如何传达原文信息的问题,主要采用直译、增译和省译、拆分等翻译方法进行了相关处理。第四部分为翻译中获得的启示和经验教训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毛毅静[7](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彭泽津,张霁爽[8](2011)在《网络知识产权问题调查》文中认为Ⅲ.(A)知识产权及其他相关权利1本章主要讨论在电子技术的影响下知识产权和相关权利领域的发展。本章一开始首先对"数字版权"做了介绍,接着讨论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互联网条约的有关问题,之后的内容涉及有关网上版权作品的保护和利用的法律和技术的新发展。最后,本章描述了在数字环境下便于作者和权利人管理、利用他们的权利的许可和集体管理权的发展。

霍步刚[9](2009)在《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兴起,体现了部分国家特别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进的基本方向。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的增长极,并业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全球已形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业已进入到一个由传统的资源消耗、投资拉动和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和内生增长模式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具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后发优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了解和认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选取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这一论题,探讨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业态、功能、市场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竞争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分析,凝炼出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本文确立了“总论——分论——总论”的研究思路,以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为逻辑起点,在国外文化产业的具体特点和内容上展开分析和比较,在国外文化产业的经验上进行归结和阐发,最终落脚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层面上。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对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讨论了文化、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由此建立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则从总体上展示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图景。这个图景包括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兴起历程,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进行了模式与类型分析,并预测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本部分着重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加以比较研究,从文化产业的业态、功能、市场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产业竞争力共5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比较。第3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业态。本文广泛搜集了部分国家发布的文化行业数据,以大量的数据为支撑,描述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动态,尤其是对文化产业中的电影、出版、报业、动漫等核心行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一方面较为深入地总结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展示了国外文化产业体系中不同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第4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从产值贡献、就业提升等指标来研究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从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模式来研究文化产业的政治功能;从文化传播、受众影响程度等范畴来研究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第5章探讨了国外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对国外文化市场运营主体进行了归类整理,并通过分行业的研究来说明市场运营的组织方式、生产销售方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一些知名文化企业在市场运行机制上大都采用了集团化战略、品牌战略、蓝海战略和长尾战略等,从而在发展战略层面上保证了其竞争优势。第6章着重分析了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对文化产业政策的搜集整理,对国外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管理机构、立法、财税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贸易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第7章着重评价了国外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在借鉴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着重讨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第三部分包括第8章。第8章重点对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世界文化产业大国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通畅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较高的文化科技含量、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和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等。这些文化产业政策及其管理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结构中自然生长的制度体系,与中国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经验的普适性分析,在综合评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并对如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黄志鹏[10](2007)在《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科技(Music Technology)学科是国际音乐界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沿着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等学科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一个新兴的音乐学分支学科。从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发展的实际来看,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是探寻以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与音乐实践领域(包括创作、表演、制作、传播、教育和研究等)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它具有交叉与综合学科的性质。国际音乐科技学科自20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形成了以音乐科技基础研究、电子音乐创作、多媒体音乐创作、数字音频处理与编辑等为代表的学科专业方向。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诞生,有效地促进了音乐专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音乐与科技复合型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音乐科技已经成为音乐学体系中一个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学科。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如,上海音乐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于2003年同时开设音乐科技专业。该专业的建设重点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从事音乐创作与制作、视音频技术、数字音频制作、录音、电子音乐创作、音乐软件编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科研人才。但是,总体而言,音乐科技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在我国尚处在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以探讨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音乐科技学科本质与内涵的界定及其在整个音乐学体系中地位和功能的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建设的现实需求分析;●国内外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探讨与思考。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音乐科技及其学科与专业的界定、内容与本质;●第二、三章主要论述国内外音乐科技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四、五章分别分析与阐述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理论研究和学科专业发展;●第六章主要归纳和总结20年来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的历史发展;●第七章重点对当前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最后,力争对论文的基本内容做出总结和评价,指出研究的创新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当前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的实际,对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在不久的将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拥有自己的光盘复制工作室——CD Recording Studio刻录软件使用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拥有自己的光盘复制工作室——CD Recording Studio刻录软件使用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相关研究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2)信息类文本汉译中的语用分析及语义合成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al text
    1.3 Layout of this report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2.1.2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1.3 Tool preparation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3 THEORETICAL BASIS
    3.1 Informative text
    3.2 Pragmatic analysi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3 Semantic synthesi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4 CASE ANALYSIS
    4.1 Pragmatic analysis of informative text
        4.1.1 Linguistic context analysis based on Perspective
        4.1.2 Situational context analysis
        4.1.3 Cultural context analysis
    4.2 Sematic synthesis of informative text
        4.2.1 The synthesis of technical terms
        4.2.2 The synthesis of phrases under Collocation Theory
        4.2.3 The synthesis of sentences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3)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信息类文本翻译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text
    1.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ve text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2 TASK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review
3 THEORETICAL FRAME
    3.1 Preliminary norms and Initial norms
    3.2 Operational norms
        3.2.1 Matricial norms
        3.2.2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4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LIGHT OF OPERATIONAL NORMS
    4.1 Word choice
        4.1.1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4.1.2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4.1.3 Addition
    4.2 Convers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4.3 Conversion at the discourse level
        4.3.1 Using four-character phrases
        4.3.2 Using pronouns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4)探究嘻哈文化图书汉译过程中读者意识的体现与翻译方法 ——以《嘻哈伴我行》一书的英汉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介绍
    (一)项目介绍
    (二)本图书文本特点
        1.多隐含背景信息
        2.多口语体表述
第二章 读者意识概述
    (一)译者的读者意识
    (二)本图书的目标读者
        1.读者界定
        2.读者特质以及对本图书的期待
第三章 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方法
    (一)信息传递方面
        1.增补信息
        (1)适当增补指示性信息
        (2)适当增补解释性信息
        2.更正原文错误信息
    (二)口语体表达方面
        1.叙述文段中多使用短句
        2.灵活处理直接引用中的脏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5)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戏曲传播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二)黄梅戏传播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缺失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第一节“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三、“东路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盛衰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第三节“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概览
    附录二 黄梅戏(调)电影统计表
    附录三 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统计表
    附录四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电视片)
    附录五 1998—2005 年黄梅戏VCD碟片拍摄情况统计表
    附录六1980年代创作的黄梅歌主要作品统计表
    附录七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剧目汇总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承担项目及获奖情况

(6)翻译这一行(第六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目标
    1.3 项目意义
    1.4 项目结构
第二章 原文背景
    2.1 关于作者
    2.2 关于原文
        2.2.1 原文版本
        2.2.2 主要内容
        2.2.3 原文结构
        2.2.4 原文语言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
    3.1 翻译难点
    3.2 准备工作
    3.3 翻译方法
        3.3.1 英汉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
        3.3.2 翻译策略
        3.3.2.1 增译与省译
        3.3.2.2 拆分
        3.3.2.3 直译
        3.3.3 语境视角下的词义选择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
    4.1 启示
    4.2 翻译教训
    4.3 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原文
附录 2 译文
致谢

(7)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二、研究意义
        (一) 图像证史
        (二) 影像史学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过程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一) 回到历史现场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一、颠覆教育
        二、上山下乡
        三、知青生活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一) 校园生活掠影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第八章 结语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文化
        1.2.2 文化产业
        1.2.3 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
        1.2.4 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
    1.3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国外文化产业的现状、模式与趋势
    2.1 国外文化产业兴起
        2.1.1 文化产业兴起的技术因素
        2.1.2 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兴起
    2.2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3 国外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2.3.1 市场发展模式:美国与英国
        2.3.2 国家战略推动模式:日本与韩国
        2.3.3 混合发展模式:德国与法国
    2.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2.4.1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趋向
        2.4.2 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2.4.3 文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2.4.4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
        2.4.5 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化
        2.4.6 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化
3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比较
    3.1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
        3.1.1 英美文化产业业态
        3.1.2 德法文化产业业态
        3.1.3 日韩文化产业业态
    3.2 国外文化产业业态比较
        3.2.1 图书出版市场寡头化、网络化、电子化加剧
        3.2.2 网络广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
        3.2.3 一极独大的电影市场格局没有明显改变
        3.2.4 动漫游戏产业多头并进,市场梯度格局明显
4 国外文化产业功能比较
    4.1 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功能
        4.1.1 英美文化产业功能
        4.1.2 德法文化产业功能
        4.1.3 日韩文化产业功能
    4.2 国外文化产业功能比较——以美国文化产业为重点
        4.2.1 经济功能比较
        4.2.2 政治功能比较
        4.2.3 社会影响力比较
5 国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比较
    5.1 国外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1 美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2 英国创意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3 德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4 法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5 日本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1.6 韩国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5.2 国外文化产业市场运行机制比较
        5.2.1 集团化战略
        5.2.2 国际化战略
        5.2.3 产业集聚战略
        5.2.4 品牌战略
        5.2.5 竞争策略:蓝海战略兴起
        5.2.6 市场营销的战略创新:长尾战略
6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比较
    6.1 文化产业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
    6.2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
        6.2.1 英国文化产业政策
        6.2.2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
        6.2.3 德国文化产业政策
        6.2.4 法国文化产业政策
        6.2.5 日本文化产业政策
        6.2.6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
    6.3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比较
        6.3.1 文化产业战略意识比较
        6.3.2 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比较
        6.3.3 文化产业立法比较
        6.3.4 文化产业财税支持政策比较
        6.3.5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政策比较
        6.3.6 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政策比较
7 国外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7.1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评价方法
        7.1.1 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其发展
        7.1.2 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7.2 部分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7.2.1 部分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7.2.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国外文化产业比较的结论与启示
        8.1.1 政策法律体系完备,政府与市场关系边界清晰
        8.1.2 明确文化管理体制,保证文化发展空间
        8.1.3 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资本渠道多元化
        8.1.4 文化科技含量高,科技带动作用强
        8.1.5 利用国家力量,拓展国际市场
        8.1.6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用人机制灵活
    8.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8.2.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
        8.2.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1 完善文化立法,提供制度保障
        8.3.2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8.3.3 促进文化贸易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8.3.4 优化文化产业组织内部结构,创新运行机制
        8.3.5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8.3.6 提升行业中介组织地位和作用,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8.3.7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搭建文化产业创新的科技平台
        8.3.8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形成
        二、国际音乐科技学科的诞生
        三、小结:音乐科技领域与学科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学科中文名称的确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音乐科技学科中文名称的确定及其在整个音乐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音乐科技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论文研究之缘起
        二、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目的
        三、论文研究与相关理论探索的意义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20世纪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初音乐科技的探索与发展
        一、时代发展背景
        二、代表人物与事件
    第二节 20世纪中后期音乐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上)
        一、时代背景
        二、欧洲电子音乐的诞生与发展
        三、IRCAM和皮埃尔·布列兹
    第三节 20世纪中后期音乐科技的发展与繁荣(下)
        一、美国计算机音乐诞生与发展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其他国家的早期电子音乐发展研究
    第四节 20世纪晚期音乐与科技领域的发展概述
        一、技术突破与新设备的涌现
        二、电子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三、科学技术与音乐实践的广泛结合
第三章 国际音乐科技产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国际音乐科技硬件工业产业的发展研究
        一、国际音乐科技硬件产业体系
        二、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形成溯源
        三、未来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音乐科技软件产业发展研究
        一、国际音乐软件产业发展与分类
        二、动荡的国际音乐科技软件产业
        三、未来的发展与展望
    第三节 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布局与相关机构
        一、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的布局
        二、国际音乐科技产业管理协会
第四章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建设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当前国际音乐科技领域发展概况
        一、音乐科技相关研究和探索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推广
        二、电子音乐的故乡——法国独领风骚
        三、计算机音乐的故乡——美国后来居上
    第二节 法国电子音乐及音乐科技的发展
        一、巴黎音乐与音响协作研究所(IRCAM)
        二、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INA-GRM)
        三、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美国计算机音乐研究的发展
        一、斯坦福大学音乐科技研究
        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音乐创作与相关研究
    第四节 国际范围的其他国家音乐科技研究
        一、日本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二、英国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三、加拿大相关研究组织和实验团队
    第五节 国际组织/协会的成立以及期刊、杂志的发展
        一、国际组织和机构
        二、国际专业期刊杂志
        三、经典理论着作与教科书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国际音乐科技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
    第一节 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建设
        一、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式
        二、斯坦福音乐系及CCRMA的音乐科技学科教学体系建设
        三、课程体系的建设
        四、对外交流
        五、类似学校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 以达特茅斯学院为代表的专科研究性学院的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建设
        一、学科发展简史与定位
        二、专家队伍的建设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
        四、人才培养和入学要求
        五、类似学校概述
    第三节 以英国约克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的发展
        一、学科发展历史
        二、音乐科技研究与教学
        三、学历人才培养
    第四节 以美国纽约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音乐科技学科的发展
        一、纽约大学音乐科技学科发展概述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
    第五节 以朱丽亚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科技课程建设
        一、音乐科技中心创建与定位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
        三、类似教学模式分析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早期电子音乐的发展
        一、雅尔(Jean Michel Jarre)来访
        二、电子音乐创作与实践的开端
        三、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音乐科技早期计算机音乐相关研究
    第二节 专业音乐学院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相关专业的发展
        一、电子音乐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二、台湾和香港的电子音乐发展
        三、计算机音乐协会与相关文献与出版物
        四、当前国内其他综合院校的计算机音乐研究
    第三节 师范、艺术院校电脑音乐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发展
        一、早期的发展与探索
        二、"数字化音乐教育"的提出与实践
        三、关于学科专业的发展与探索
        四、"音乐与科学高层论坛"
    第四节 社会层面计算机音乐的发展
        一、"电脑音乐"概念的诞生与电脑音乐的发展
        二、专业书籍的出版
        三、网络及论坛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化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新技术的诞生以及数字音乐新兴产业发展
        二、信息化时代音乐工业对传统音乐工业领域的冲击和影响
        三、机遇与挑战
第七章 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发展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第一节 音乐科技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时代的发展——学科国际化的要求
        二、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国内相关产业研究、发展的需要
        四、应用型音乐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二节 我国音乐科技学科与专业发展基础分析
        一、当前的优势和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第三节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发展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进一步扩大对国外音乐科技领域和学科发展的专项研究,加大国内外交流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确立并创建学科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氛围。
        二、在国际背景下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国内实际需求走自己的路,创办自我特色的学科专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我特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观与方法论。
    第四节 当前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的几个方向
        一、不同类型学校音乐科技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二、关于几个应用型音乐科技专业方向的设置
    第五节 音乐科技学科专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实质,确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定位
        二、全面认识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具体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第六节 国内音乐科技学科和专业发展建设的意义
总结与展望
附录1:音乐科技本科学科课程体系
附录2:音乐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附录3:音乐教育技术硕士课程体系
附录4: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外开设音乐科技学科/专业的大学和电子音乐机构
附录5:当前国际计算机音乐领域经典着作:
中文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二、专业学术论文
    三、报刊资料:
    四、网络文献
    五、国内音乐院校和专业机构网站
    六、搜索引擎与图书数据库
    七、音乐家个人网站
    八、关于台湾和香港的情况:
外文参考文献:
    一、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料
    二、外文专着
    三、音乐家个人主页
后记

四、拥有自己的光盘复制工作室——CD Recording Studio刻录软件使用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信息类文本汉译中的语用分析及语义合成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D]. 刘冰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信息类文本翻译 ——以《拿索斯的故事》(节选)为例[D]. 武云斐.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探究嘻哈文化图书汉译过程中读者意识的体现与翻译方法 ——以《嘻哈伴我行》一书的英汉翻译为例[D]. 王雨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D]. 陈继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8)
  • [6]翻译这一行(第六章)翻译报告[D]. 张真真.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7]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网络知识产权问题调查[J]. 彭泽津,张霁爽. 网络法律评论, 2011(01)
  • [9]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霍步刚.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 黄志鹏.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拥有自己的 Disc Copy Studio - CD Recording Studio 刻录软件使用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