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矫正2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路[1](2021)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研究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常常发生进行性的胸腰段后凸畸形,导致患者出现矢状位失衡,骨盆代偿性的向后倾斜,并出现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截骨术是目前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对脊柱截骨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为AS患者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强直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目的:通过观察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手术前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探讨AS患者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并累及髋关节的手术策略。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胸腰椎PSO矫形手术的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共36例患者。患者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站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以下参数:(1)C2齿突-髋关节垂轴角OD-HA;(2)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3)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4)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angle,TK);(6)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7)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8)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9)前骨盆平面角(anterior pelvic plane angle,APPA);(10)髋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在术前术后CT上测量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 angle)。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评估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柱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结果:OD-HA由术前的24.8±6.7,矫正为术后的3.5±2.3°(P<0.05),矫正率75.0%;CBVA由术前的21.7±5.9°,矫正为术后的6.8±2.3°(P<0.05),矫正率68.7%;GK由术前的67.3±13.9°,矫正为术后的46.8±6.2°(P<0.05),矫正率30.5%;TK由术前的49.4±12.1°,矫正为术后的30.8±11.9°(P<0.05),矫正率37.7%;LL由术前的-6.4±11.3°,矫正为术后的-37.9±8.3°(P<0.05),矫正率83.1%。(2)PI术前为43.5±9.3°,术后为45.4±8.1°(P>0.05);SS由术前的13.1±9.0°,矫正为术后的32.5±8.7°(P<0.05),矫正率59.7%;PT由术前的30.4±8.2°,矫正为术后的12.9±9.5°(P<0.05),矫正率57.6%;APPA由术前的-15.7±5.8°,矫正为术后的10.3±5.6°(P<0.05),矫正率165.6%;术前髋臼外展角,右侧为58.5±4.1°,左侧为58.7±5.5°,术后矫正至右侧47.1±5.8°(P<0.05),左侧46.8±6.1°(P<0.05),矫正率右侧19.5%,左侧20.3%;术前髋臼前倾角,右侧为36.7±6.5°,左侧为36.9±7.4°,术后矫正至右侧20.4±3.0°(P<0.05),左侧21.3±2.7°(P<0.05),矫正率右侧44.4%,左侧43.0%。(3)PSO矫正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2±1.2h,平均手术出血量417±151ml。(4)并发症情况:硬脊膜撕裂1例,下肢放射痛1例,感染1例,脊柱冠状位失平衡1例,全部36例患者无死亡、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1)PSO矫形术是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手段;(2)进行胸腰椎截骨矫形术后,骨盆的的参数可得到良好的矫正;(3)对于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强直畸形的病例,先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手术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错误放置等风险。第二章侧卧位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临床研究研究背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者易并发胸腰椎后凸及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联合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先行脊柱截骨矫形术后行THA可减少髋关节假体脱位的风险,但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患者,摆放俯卧位进行胸腰椎截骨矫形手术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体位替代俯卧位进行手术。目的:观察侧卧位进行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术治疗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及临床数据变化,探讨该体位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侧卧位胸腰椎PSO矫形手术,二期行THA手术的AS合并胸腰椎重度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挛缩共10例患者。患者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站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以下参数:(1)C2齿突-髋关节垂轴角OD-HA;(2)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3)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4)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angle,TK);(6)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7)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8)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9)前骨盆平面角(anterior pelvic plane angle,APPA);(10)髋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在术前术后CT上测量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 angle)。使用Harris评分系统对THA术前及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评估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柱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结果:OD-HA由术前的46.9±9.3°,矫正为术后的7.2±2.7°(P<0.05),矫正率84.6%;CBVA由术前的33.5±7.5°,矫正为术后的5.2±2.8°(P<0.05),矫正率84.5%;GK由术前的106.2±15.7°,矫正为术后的64.6±5.0°(P<0.05),矫正率39.2%;TK由术前的84.0±16.6°,矫正为术后的50.9±13.1°(P<0.05),矫正率39.4%;LL由术前的-24.8±16.7°,矫正为术后的-44.0±6.9°(P<0.05),矫正率43.6%。(2)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PI术前为57.1±8.2°,术后为54.5±7.5°(P>0.05);SS由术前的13.7±7.7°,矫正为术后的37.3±7.2°(P<0.05),矫正率63.3%;PT由术前的43.4±9.0°,矫正为术后的17.2±8.1°(P<0.05),矫正率47.6%;APPA由术前的-21.2±6.4°,矫正为术后的-11.1±6.4°(P<0.05),矫正率47.6%;术前髋臼外展角,右侧为59.5±3.8°,左侧为58.2±5.9°,术后矫正至右侧51.3±5.3°(P<0.05),左侧51.9±4.5°(P<0.05),矫正率右侧13.8%,左侧10.8%;术前髋臼前倾角,右侧为38.0±4.3°,左侧为37.6±3.6°,术后矫正至右侧22.6±2.2(P<0.05),左侧23.8±1.3°(P<0.05),矫正率右侧24.7%,左侧24.7%。(3)THA术前Harris评分为23.6±3.9分,术后为82.4±5.2分(P<0.05),优良率90.0%。(4)PSO平均手术时间为7.3±1.8h,平均手术出血量934±181ml。单侧THA平均手术时间为1.9±0.6h,平均手术出血量396±124ml。双侧THA平均手术时间为4.2±1.1h,平均手术出血量813±167ml。(5)并发症情况:硬脊膜撕裂1例,下肢放射痛2例,感染1例,全部10例患者于PSO矫形术后12周接受单侧或双侧THA,术后无发生假体脱位病例,无死亡、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1)通过侧卧位行PSO治疗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AS患者是有效而且安全的。(2)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AS患者术中无法摆放俯卧位时,侧卧位可成为替代体位进行手术。第三章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情进展可引起特征性的胸腰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已成为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术式,但PSO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较多,创伤较大,因此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相对较高。目的:分析PSO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胸腰椎PSO矫形手术的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AS患者共46例。收集并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变化情况,记录截骨数量、截骨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总共有13例(28.2%)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6.5%)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10例(21.7%)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未出现截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使用PSO治疗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是有效、安全的,但应警惕PSO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马铮[2](2021)在《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25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及椎间隙植骨融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区域是否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30.88±7.04)°,脊柱SVA(34.12±4.68)mm,VAS评分(7.00±1.47),JOA评分(22.00±2.00),ODI指数(41.20±3.96)。随访时间平均24.84±1.31个月,术前2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7.96±2.34)°,脊柱SVA(20.64±3.77)mm,VAS评分(2.64±1.29),JOA评分(27.72±0.94),ODI指数(13.20±3.69);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8.16±2.67)°,脊柱SVA(20.40±3.79)mm,VAS评分(2.36±1.35),JOA评分(27.80±0.87),ODI指数(13.28±3.6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指标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行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2例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和后路钉棒矫形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86.55±18.07)°,脊柱SVA平均(51.32±8.18)mm,VAS评分平均(5.82±1.35),JOA评分平均(21.18±1.87),ODI指数平均(11.50±2.04)。随访时间平均26.14±1.55个月,术前6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平均(39.86±9.13)°,脊柱SVA平均(30.86±4.98)mm,VAS评分平均(2.09±1.11),JOA评分平均(27.36±1.09),ODI指数平均(2.77±0.87);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39.50±9.89)°,脊柱SVA平均(30.64±4.33)mm,VAS评分平均(1.86±0.83),JOA评分平均(27.41±1.09),ODI指数平均(2.41±0.73)。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三部分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PVCR)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6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C7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48.55±6.91)°,脊柱SVA平均(44.02±5.73)mm,VAS评分平均(6.53±1.51),JOA评分平均(11.26±2.72),ODI指数平均(59.02±5.71)。随访时间平均24.34±2.15个月,术前5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9.53±3.82)°,脊柱SVA平均(18.35±3.51)mm,VAS评分平均(2.65±1.21),JOA评分平均(20.56±3.63),ODI指数平均(20.78±4.01)。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恢复脊柱序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丁柯元[3](2020)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期后路360°融合固定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采用单纯脊柱后入路一期病灶清除、360°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7年西安市红会医院21例采用单纯脊柱后入路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Andersson病损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有明显背痛症状,且经过至少3月保守治疗症状无改善。通过单纯脊柱后入路进行前中柱彻底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并根据不同影像学特征,10例椎体破坏不明显、局部后凸角<30°的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1例椎体破坏明显、局部后凸角>30°的患者采用后路Smith-Petersen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观察有无退钉、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失败发生。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Cobb角评估矫形效果,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平均47.2±13.9岁(29-79岁)。病变节段位于T10、11 5例,T11、12 6例,T12、L1 8例,L1、2 2例。术中、术后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并发症。2例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术中即进行修补,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所有患者都获得了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43个月,平均30.3±5.6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无内固定松动、拔出或断裂发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VAS评分平均改善了6.8分(5-8分),ODI评分平均改善了46.7%(20-64%)。采用经后路椎弓根侧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55.5±17.2min(120-18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60±128.1ml(300-750ml),局部后凸角平均矫正10.8°(0-18.5°);采用后路Smith-Petersen截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48.2±21.9min(125-1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91.8±88.4ml(300-550ml),局部后凸角平均矫正26.1°(17.7-32.5°)。末次随访X线或CT示Andersson病变节段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6例合并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完全恢复(4例ASIA D-E级,2例ASIA C-E级)。结论:对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期后入路进行前中柱彻底病灶清除术,同期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并根据其病损破坏范围及后凸畸形程度采用了两种不同手术策略,均获得了满意临床效果、良好后凸畸形矫正及良好骨性融合。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及并发症少的优势,为治疗胸腰段Andersson病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手术方案。
肖军[4](2020)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伴随我国经济、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居民平均寿命明显较前延长,脊柱退行性疾患患者逐渐增多,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者并不少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脊柱外科的标准操作,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密度降低和骨小梁数量减少,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将受到直接影响,如容易出现螺钉松动、移位、脱落,造成脊柱结构失稳,甚至手术失败。当前在此类患者中运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对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bone cement-injectable cannulated pedicle screw,CICPS)进行强化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然而临床中仍缺乏对此类患者的大样本的中、长期随访以证实其中长期疗效,更为重要的是临床上使用骨水泥螺钉的时机、策略及使用骨水泥螺钉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预防上仍然缺乏一个相关的统一标准及技术总结。与此同时,骨质疏松患者的椎间融合术中,当前的PEEK椎间融合器由于存在应力遮挡,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下沉屡见不鲜,为此我科自主研发了一款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BioCage),前期已通过相关生物力学测试,并获得国家相关专利,其与传统PEEK型椎间融合器相比,临床疗效如何,本研究在此一并在此进行初步探索。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中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CICPS在此类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总结CICPS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系统科学的标准;初步探索CICPS联合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BioCage)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5月至2018年6月运用骨水泥对CICPS进行强化的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276例,腰椎滑脱症1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91例,退行性脊柱侧弯11例,脊柱骨折37例,强直性脊柱炎并后凸畸形22例,翻修手术4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214例,平均年龄61.74±9.83(24~83)岁,平均双光子骨密度值-3.18±0.68(-2.5~-5.4)SD。术中CICPS应用采取我们前期提出的“必须有效,尽量少用,小剂量强化(1-2ml骨水泥/枚螺钉)”的原则。个体化应用原则为:腰椎滑脱复位:Ⅰ-Ⅱ°单侧应用,Ⅱ°以上双侧应用;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应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最近、远端使用;脊柱骨折:单侧应用,必要时双侧应用;退行性脊柱侧弯畸形:近端融合椎推荐使用,其余椎体根据术中情况应用。常规于术后即刻,术后1月、3月、6月、12月及此后每隔一年对相关指标进行定期随访。临床有效性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临床安全性评估主要采集骨水泥有无渗漏及相关临床并发症等情况。影像学有效性评估通过X线、CT等采集患者手术前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及丢失程度、脊柱畸形矫正及丢失程度及术后螺钉位移、融合节段融合率等相关指标。结果:276例患者共植入CICPS 835枚,PEEK型椎间融合器254枚,BioCage 47枚,随访时间26.37±13.93(6-80)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部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脊柱后凸角、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所有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存在一定程度丢失,BioCage组融合器下沉率(18.4%)高于传统PEEK组(13.8%)(P<0.05)。术中64例(23.2%)患者74枚(8.9%)CICPS发生渗漏,其中胸椎渗漏55枚(15.96%),腰椎渗漏15枚(8.63%),骶椎渗漏4枚(3.85%),椎管内渗漏2枚,术中取出,所有渗漏患者未发生临床相关症状。单变量分析和Logestic回归分析提示骨水泥螺钉的使用数量、位置及患者的手术指征与骨水泥的渗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术后一年随时BioCage组融合率100%,PEEK组77.3%(P<0.05),截止末次随访时所有融合节段均实现骨性融合,无螺钉断裂、松动及拔出。结论:PMMA强化CICPS术中虽存在一定危险性,在熟练掌握其关键外科技术的前提下,运用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依然是安全、有效的,但CICPS运用于特殊节段(胸椎)和特殊指征(骨折、强直性脊柱炎伴后凸畸形)时具有较高的渗漏率,术中应提高警惕;中长期临床结果显示我们前期提出的CICPS应用原则和个体化应用策略是科学的,有望作为骨水泥螺钉应用的统一标准;CICPS联合BioCage治疗脊柱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与PEEK型椎间融合器相比,能获得更早的椎间融合,但更容易出现与临床效果无关的椎间隙下降。
秦立楠[5](2020)在《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骨盆。导致脊柱的强直和活动度的丧失,随病情进展会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包括腰前凸的消失和胸后凸的加重,造成矢状面失衡,身体前倾,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平视困难、进食困难等严重功能障碍。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式,既往研究已证实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有很好的治疗效果,PSO包括闭合型截骨(Closing wedge osteotomy,CWO)和闭合-开张型截骨(Closing-open wedge osteotomy,COWO)两种。相比于CWO,理论上COWO可以提供更大的矫形效果及保留更多的截骨椎体高度,因此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有关CWO与COWO的对比研究相对少见。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有脊柱矫形外科医生开始报道采用双节段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严重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既往文献中,双截骨治疗AS合并严重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较少,手术适应证尚无统一意见,矫形效果及并发症在不同医学中心差异较大。目的:1.比较后路单节段CWO截骨手术与单节段COWO截骨手术的矫形效果及并发症;2.介绍后路双节段截骨手术的适应证、矫形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第一部分闭合型截骨与闭合-开张型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06年4月至2019年12月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初次行手术治疗患者72例,其中34例行CWO截骨,38例行COWO截骨。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行站立位全脊柱X线检查,测量分析矢状面参数、骨盆参数及冠状面参数,对两种截骨方式的矫形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CWO组手术时间239±70min,COWO组手术时间240±50min(p=0.563);失血量方面,CWO 组 917.3±524.7mL,COWO 组 694.7±330.0mL(p=0.019)。两组患者截骨节段均分布在T10-L4之间,CWO组后凸顶点分布在T10-L3之间,COWO组后凸顶点分布在T10-L4之间。两组患者固定节段数分别为7.1±1.3和7.6±1.1(p=0.016)。CWO组中,术后整体后凸、节段性后凸、固定节段角度、颈前凸、胸后凸、胸腰段后凸、腰前凸、T1倾斜角、SVA、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T1骨盆角以及脊柱侧凸Cobb角均较术前获得显着改善(p<0.05)。COWO组中,术后整体后凸、节段性后凸、固定节段角度、颈前凸、胸腰段后凸、腰前凸、T1倾斜角、SVA、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T1骨盆角以及脊柱侧凸Cobb角均较术前获得显着改善(p<0.05)。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节段性后凸方面,CWO组中平均获得32°矫形,COWO组中获得43.8°的矫形(p<0.001);固定节段角度方面,CWO组获得30.3°的矫形,COWO组中获得42.1°的矫形(p=0.001);SVA方面,CWO组中获得67mm的矫形,COWO组获得100.7mm的矫形(p=0.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为50%,其中硬膜撕裂发生率最高,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无显着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CWO截骨与COWO截骨均可显着改善患者矢状面、冠状面平衡并恢复骨盆旋转。相比于CWO截骨,COWO截骨能获得更好的矢状面矫形效果。两种截骨手术时间和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COWO失血量少,因此COWO截骨具有更大的矫形能力,且安全性更高。第二部分双节段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重度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14例,均行双节段脊柱截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行站立位全脊柱X线检查,测量分析矢状面参数、骨盆参数及冠状面参数,对双节段截骨手术的矫形效果进行评估。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11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35.2±6.5岁,手术时间400±39.4min,失血量为1235.7±759.3mL。患者后凸顶点分布在T5-L3之间,近端截骨椎分布在T3-L2,远端截骨椎分布在T6-L4。固定节段数10.8±1.7。术后整体后凸、胸后凸、胸腰段后凸、腰前凸、T1倾斜角、SVA、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T1骨盆角以及侧凸Cobb角均获得显着改善(p<0.001)。整体后凸术前平均为94.4°,术后平均为46.1°;胸后凸术前49.6°,术后28.9°;胸腰段后凸术前41.4°,术后6.7°;腰前凸术前2。,术后34.2°;T1倾斜角术前58.3°,术后30.8°;SVA术前182mm,术后 48.5mm;PT 术前 40.6°,术后 24.9°;SS 术前 9.6°,术后 24.6°;T1PA术前50.7°,术后22.7°;侧凸Cobb角术前26.8°,术后10.5°。共有16例次并发症发生在10例患者中,总体发生率为71.4%,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硬膜撕裂、胸膜撕裂、腹痛、胸腔积液、脊髓损伤、感染,分别为35.7%、28.6%、28.6%、7.1%、7.1%、7.1%。结论:对于AS合并严重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单节段截骨常不能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选择适宜的节段行双节段截骨可以减少胸后凸、重建腰前凸,以达到恢复患者矢状面的平衡的目的。对于合并假关节的患者,如在假关节所在节段进行截骨不能达到矫形目的,可额外选择一个节段进行双节段截骨。双节段截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重症、急性并发症罕见,硬膜撕裂和术后腹痛最为多见,在胸段截骨应注意避免胸膜撕裂。
丁江平,翁习生,唐国柱,王斌,张振云,李宗健,冯新文[6](2020)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后路三柱截骨矫形67例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疗效、神经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2006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脊柱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9~62岁,平均47.6岁。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畸形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和侧后凸畸形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和侧后凸畸形10例,脊柱结核后凸与侧后凸畸形2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和侧后凸畸形20例。术前脊柱后凸畸形46例,侧凸畸形14例,侧后凸畸形7例;其中主弯侧凸畸形16例,Cobb’s角平均(75.9±13.5)°;主弯后凸畸形51例,Coob’s角平均(118.6±28.8)°。术前已有脊髓功能损害者24例(35.8%);行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7例,经椎弓根椎体椎间盘截骨术(bone-disc-bone osteotomy,BDBO) 13例,全脊椎切除术(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 22例,多节段椎体截骨术(posterior multilevel vertebral osteotomy,PMVO) 15例,联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植骨融合,唤醒试验监测截骨术中脊髓神经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4~98个月,平均32个月,主弯侧凸畸形Cobb’s角(26.1±10.5)°,矫正率65.2%,冠状位垂直轴距(coronal vertical axis,CVA)由术前平均12.1 cm矫至术后4.8 cm,P<0.01;主弯后凸畸形Cobb’s角(32.8±9.1)°,矫正率67.67%,矢状位垂直轴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由术前平均18.9 cm矫至术后6.4 cm,P<0.01;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后1年主弯侧凸畸形与后凸畸形矫正Cobb’s角丢失平均值分别为2.1°和1.6°。术后并发症共16例20种,发生率23.9%;神经并发症9例(13.45%),其中2例不全性截瘫行手术探查后大部恢复,余7例非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正常。24例术前已有脊髓神经根损害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2个级别。结论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是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最有效的方法,可达显着的脊柱三维矫形效果,但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截骨矫形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是影响疗效最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严密的术前设计、个体化截骨方式、规范的手术操作和脊髓神经根的保护,维持正常有效循环血容量和早期发现与处理脊髓神经等并发症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尚子琨[7](2020)在《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凸的疗效存在争议。传统的椎板成形术对于颈椎后凸的矫形效率较低,退变的颈椎容易产生小关节的骨赘形成或者局部韧带增厚,而颈椎椎板切除术有两大缺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严重和术后融合率低导致曲度丢失。本文介绍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及有效性。对于成功的颈椎矫形术来说,一定要在解除颈椎后凸畸形造成脊髓压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回复颈椎前凸是手术目的中最关键的。这给外科医生控制力量和密切监视手术范围带来了不便。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患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C2-7 7例;C3-7 6例;C2-6 4例)。并且接受过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7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3个月至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65.3min(120-210 min)、出血量289.4m L(200-500 m L),术后10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7.8±1.7、37.7±5.4、7.4±2.4改善为4.7±1.4、27.2±7.2、10.4±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复位未丢失。C2-C7 Cobb角由16.0°±5.7°改变为-1.4°±5.8°;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7.5±10.2mm改变为24.6±7.9mm。结论:使用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操作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术前软组织松解,术中安全的,有控制的复位与密切监测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颈椎矫正截骨术提供稳定的三维复位。第二部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wedge osteotomy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fusion,ACWODF)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共26例因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技术(ACWODF)进行畸形矫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4-67岁。共有52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3/4 10例;C4/5 20例;C5/6 17例;C6/7 5例)。这些患者接受中单节段手术融合6例,双节段融合14例,三节段融合6例。通过颈椎前方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椎间盘切除,并且进行楔形截骨,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骨质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楔形截除椎间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及骨质,潜行截除上下椎体椎体后缘,保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彻底切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质,彻底切除后纵韧带。术中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带角度Peek椎间融合器(Cage)、麻醉完成后通过X线透视调整颈椎位置及角度等方法,预先矫形并为手术减压提供更好的体位。椎间融合器内填充患者自体骨,椎体前缘植入钛板固定。术中使用超薄椎板咬骨钳和气动磨钻进行辅助截骨操作。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4个月至2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1.9min(50-150 min)、出血量111.1 m L(50-220 m L),术后15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3.3±2.1、34.3±7.6、8.6±2.7改善为3.1±1.4、14.6±7.7、13.1±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0.6°±4.1°改变为-1.6°±5.6°;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2.0±9.3mm改变为24.0±9.0mm。结论:对于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采用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整体颈椎的曲度,有效地预防颈椎后凸加重的进一步发生,但术后接受该手术方式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等轴性症状。通过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可以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可应用多节段联合楔形截骨术,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退变,颈椎前柱出现骨性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第三部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这是一项关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DR)与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skip”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SCS)的长期随访(48个月以上的)观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Bryan颈椎ADR(18例)和ACDF(31例)治疗49例SCS。在术前和术后48个月以上使用m JOA、NDI和VAS对每个病例进行评估。评估颈椎矢状面曲率、颈椎总体活动度(ROM)和中间节段运动程度。MRI用于评估邻近节段退变(ASD)、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结果:两组术后m JOA、NDI、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最后一次随访中,Bryan组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45.2%)、VAS、ROM和运动中段程度方面均优于ACDF组。Bryan组ROM为38.2±4.6°;ACDF组ROM为25.3±4.6°。Bryan组运动中段为8.4±2.0°;ACDF组为12.2±2.2°。Bryan组无ASD患者。ACDF组1例内固定器脱位,2例邻近节段椎间盘变性,但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对于治疗多节段跳跃型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改善SCS的神经功能,保持颈椎的整体活动,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该术式对及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效率较低。我们设计使用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可以扩大颈椎椎管容积,并且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通过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颈椎标本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的改变,来研究该术式对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将6只公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组山羊颈椎标本被给予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山羊颈椎标本采用的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对新鲜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各组三只山羊分别进行两个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各组手术节段上下两个间盘术前术后的的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的应力变化。在手术前和手术后,X线片检查两种术式对于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山羊颈椎后凸畸形模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上较为满意。颈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较于颈前路常规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恢复上有显着的优势(P<0.01),在大部分方向上的应力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融合术相比,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生理曲度,但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椎间融合器,邻近节段间盘的应力较常规减压明显增大。结论: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方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但有证据表明该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刘卓劼[8](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序列的改变及其血清IncRNA差异性表达的初步筛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二章(第一节)术后PI-LL匹配与否影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患者的手术疗效吗?目的探究术后骨盆倾斜角(pelvic incidence,PI)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IL)不匹配是否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患者行腰椎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06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行腰椎单节段PSO的AS胸腰椎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患者术前、术后立即及末次随访所摄全脊柱侧位片测量相关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按术后PI-LL匹配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匹配组,不匹配组),对比两组患者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AS患者,平均年龄34.60岁,其中匹配组44例,不匹配组26例。两组患者间年龄及性别分布并无差异。术前匹配组患者LL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的平均值显着小于不匹配组(-2.45°vs 6.58°,P=0.014;34.09°vs 43.23°,P=0.001);而末次随访时除了 LL和PT,匹配组患者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的平均值亦显着小于不匹配组(-43.39°vs-35.54°,P=0.004;22.11°vs 29.54°,P=0.001;3.31cm vs 6.27cm,P=0.001)。于末次随访,匹配组中75%的患者SVA值小于5cm,而不匹配组中仅35%的患者达此标准。组间ODI和VAS评分于术前及末次随访均无显着差异。结论术后PI-LL匹配的患者其SVA值的矫正更佳,这些患者术前的PT值较不匹配的患者小。但PI-LL的匹配与否并不影响末次随访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第二章(第二节)截骨术后顶椎位置改变能否影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患者手术效果?目的评估术后不同的顶椎位置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患者行腰椎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腰椎单节段PSO的AS胸腰椎后凸患者,平均年龄为34.28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56个月。按术后顶椎位置将患者分为两组(组一,顶椎位于T8及以上;组二,顶椎位于T9及以下),对比两组患者间术前、术后立即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本研究涉及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整体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以及3个顶椎相关的参数:C7与顶椎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C7 and apex,DCA),骶骨与顶椎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from sacrum to apex,DSA)和截骨椎与顶椎的水平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measured between osteotomized vertebra and apex,DOA)。健康年相关生活质量问卷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l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此外,针对顶椎位于T6-T11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另纳入62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与AS患者整体对比以探究术后A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胸椎顶椎位置的差异。结果分组后,组一和组二分别由37例和25例患者组成,两组患者间年龄及性别分布并无差异。术前患者顶椎主要位于T12-L2,术后转变为T6-T9。组一患者的SVA值在术后立即(25.70mm vs 59.07mm,P=0.001)与末次随访(32.92mm vs 61.30mm,P=0.003)时均较组二患者小。另组一患者的DCA值亦较组二患者小(69.03mm vs 103.11m,P=0.001),且 DCA 数值与术后 SVA 值显着相关(r=0.642,P<0.001)。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顶椎位于T8或以上时,患者术后的SVA值可达47mm以内。而两组患者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并无显着差异。结论AS胸腰椎后凸患者术后顶椎位置若能达到T8或以上,则其矢状面上SVA值的矫正更为理想(小于47mm)。DCA值与术后SVA值显着相关,可用于评估术后顶椎位置,但术后顶椎位置的不同并不影响末次随访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第三章强直性脊柱炎血清lncRNA差异性表达的初步筛查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中差异性表达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进行初步筛查,以发现可为AS早期诊断及药物靶向治疗提供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潜在新型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AS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各19例,选取AS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各3例行高通量lncRNA测序发现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于剩余标本中验证所得结果。结果测序发现AS患者与健康对照血清中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共43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41个,表达下调的有2个。扩大样本量后的RT-qPCR未能成功验证测序所得结果。结论AS患者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可能未存在于外周血中,未来相关研究可偏向于病灶组织中lncRNA的鉴定与功能探究。
刁伟艺[9](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文中提出第二章(第一节)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矢状面分型及截骨节段的选择目的 对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腰椎远端矢状面进行分型并比较在不同节段进行经椎弓根截骨(PSO)的矫形效果,为AS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节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1例AS后凸畸形接受单节段PSO手术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平均年龄为35.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根据腰椎形态将其分为腰椎前凸组和腰椎后凸组(前凸组28例,后凸组43例),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影像学参数包括: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kyph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临床评估参数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回顾了围手术期和末次随访并发症。结果 腰椎前凸组和腰椎后凸组患者平均术前LL为-21°和2.3°(P<0.05);平均术前SVA为122.5mm和184.3mm(P<0.05)。所有前凸组患者截骨节段均在L1或L2,后凸组90%的患者截骨节段在L2或L3。两组患者术后GK,LL和SVA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的矫正丢失。当截骨节段从Ll下降至L3时,LL和SVA获得的矫形效果显示出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接受L1PSO的患者ODI评分显着低于L3PSO的患者。结论 对于保留部分腰椎前凸的AS患者,L1或L2截骨都可以获得满意的矫形。L2截骨相对于L1截骨可以获得更大的矫正效果。对于腰椎后凸的AS患者,选择L2或L3截骨较为合适。因此,对于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腰椎矢状面形态,从而制定合理的截骨方案。第二章(第二节)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下融合椎的选择目的 研究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PSO手术治疗后S1螺钉及腰骶部的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接受PSO手术治疗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共纳入94例患者(84例男性,10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5.3岁,平均随访时间36.2月,并根据其下端固定椎的位置分为两组(S1组25例,非S1组69例)。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评估的脊柱影像学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kyph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固定椎成角(angle of fused segments,AFS)。临床参数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回顾了末次随访并发症。结果 术后GK、LL、SS和SVA均显着改善(P<0.05)。GK术前平均73.3°,术后37.1°;LL术前平均-5.1°,术后-46.9°;SS术前平均8.9°,术后22.5°;SVA术前平均168.1mm,术后47.4mm。ODI从术前平均20.1分改善至术后6.4分;VAS从平均4.3分改善至2.1分。两组之间,所有术后影像学参数和临床参数均无显着差异。末次随访时,S1组平均矫正丢失为2.1°,非S1组为2.0°(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无假关节形成。结论 在接受PSO矫形手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患者中,单纯双侧S1螺钉在中期随访时间内是稳定的,且S1固定不会造成额外的腰骶部疼痛和生活不便。第三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目的 研究A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方法 共入选10例AS患者及10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骨髓穿刺取得骨髓液,并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将来自骨折患者的骨髓MSC(Con-MSC)和AS患者的骨髓MSC(AS-MSC)在成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0-21天后,使用茜素红S测定法测定其成骨分化能力,并比较二者增殖分化和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BM-MSC在细胞形态和表型方面无显着差异。ARS定量分析显示,AS-MSC在诱导培养21天后成骨钙化率为61.1%,而Con-MSC同样培养条件下钙化率为15.7%,二者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AS-MSC具有更强的成骨分化能力,其内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冯宗贤[10](2017)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第一章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腰椎及骶1椎弓根的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和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DDD)患者腰1-骶1椎弓根CT扫描相关参数的测量,研究两者间椎弓根解剖参数差异,为临床手术中置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并有完整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男性AS伴后凸畸形患者30例,平均年龄(35.7±9.5)岁(23岁~51岁),同时选取行手术治疗具有完整术前全腰椎及骶椎CT扫描全部附件结构影像清晰易辩的男性DDD患者30例,平均年龄(52.4±8.9)岁(39岁~64岁)。分别测量腰1~骶1节段椎弓根内聚角(pedicle transverse angle,EA),椎弓根矢状角(pedicle inclined angle,FA),椎弓根宽度(pedicle width,PW),椎弓根钉道长度(pedicle screw path length,PL),椎弓根高度(pedicle height,PH),统计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S组和DDD组椎弓根宽度(PW)从L1~S1均是逐渐增大的,AS组PW在L5、S1 均显着大于DDD组,(16.47±2.66)mmvs.(14.51±2.11)mm、(21.76±2.97)mm vs.(18.87±2.14)mm,P<0.05;椎弓根钉道长度(PL)自L1~S1在AS组均大于DDD组,P<0.05;PL两组最大值均在L3节段;AS病人椎弓根内聚角(EA)在L1~S1均较DDD组小;AS矢状角(FA)在L3~S1显着小于DDD组,(-2.88±10.24)°,(-7.88±10.22)°,(-7.70±10.40)°,(-5.15±10.25)° vs.(4.05±2.21)°,(7.79±4.38)°,(7.07±3.21)°,(12.62±3.21)°,P<0.05。结论:在AS伴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及骶1椎弓根置钉时可选用更粗更长螺钉来增加内固定强度,需注意适当减小内聚角,并根据矢状面形态调整头尾向。第二章强直性脊柱炎伴严重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和Smith-Peterson截骨术(SP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严重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4-2013.10在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行SPO或PSO矫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通过对后凸角度,围手术期记录资料及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价分析来研究术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228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术后臂丛神经麻痹。发现臂丛神经麻痹有四个危险因素:(1)胸腰椎后凸畸形角度大于100度;(2)手术时间超过4个小时;(3)术中摆放体位时上肢肩关节外展超过90度;(4)肩关节软垫的应用。所有6例患者术后平均5周(2-16周)神经运动及感觉功能均完全恢复。结论:截骨矫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严重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较低,而且预后较好。手术时间较长,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因此,外科医师在截骨治疗强直伴后凸畸形患者需想到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术中摆放体位时需注意上肢外展不要超过90度以减轻对臂丛神经的牵拉,术中电生理监护及定时调整双上肢位置能有效预防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第三章PSO截骨椎椎间盘前纵韧带骨化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后凸矫正的影响目的:评估PSO(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截骨椎临近椎间盘水平前纵韧带骨化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后凸矫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行胸腰椎单节段PSO截骨矫形的71例AS(Ankylosing spondylitis)后凸并随访满2年的患者资料。根据PSO截骨椎临近椎间盘前纵韧带骨化与否分为骨化组和非骨化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单节段PSO截骨矫形角度以及椎体和椎间盘的贡献是否存在差异。另分析比较两组间远期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矫形丢失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本研究组总共纳入71例强直患者,其中骨化组为32例,患者年龄及PI值明显大于非骨化组(40.31±8.44 岁 vs.30.97士8.28 岁,和 49.36±9.75°vs.43.03±10.6°,p<0.05)单节段PSO截骨矫形角度显着小于非骨化组(36.3±6.9vs.41.5±6.9°,p<0.001)。椎间盘楔形变对截骨角度的贡献在非骨化组中显着大于骨化组(8.10±6.19°,18.5%vs.1.09±2.88°,2.7%,p<0.001)。统计比较两组间 2 年以上随访的脊柱矢状面参数显示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胸 1 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的矫正丢失在非骨化组明显较大(p<0.05)。非骨化组的椎间盘楔形变的矫正丢失也稍大,有统计学差异(1.41 士3.27°vs.0.22±1.49°,p<0.05)。结论:对AS伴胸腰段后凸患者行PSO截骨矫形时选择邻近节段椎间盘前纵韧带未骨化的椎体可获得相对更多的单节段后凸矫形效果,但远期随访时其发生矫正丢失的概率更大。
二、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矫正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矫正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操作过程 |
1.3 影像学参数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脊柱影像学参数结果 |
2.2 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 |
2.3 临床相关数据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页 |
第二章 侧卧位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临床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操作过程 |
1.3 影像学参数 |
1.4 髋关节功能疗效评价 |
1.5 临床数据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脊柱影像学参数结果 |
2.2 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 |
2.3 髋关节功能疗效评价 |
2.4 临床相关数据及并发症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页 |
第三章 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操作过程 |
1.3 围手术期处理 |
1.4 数据记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2)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期后路360°融合固定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学 |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点 |
1.3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
1.4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
1.5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
2 Andersson病损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
2.1 Andersson病损的病因学 |
2.2 Andersson病损的临床特点 |
2.3 Andersson病损的影像学特点 |
2.4 Andersson病损的实验室和病理组织检查特点 |
2.5 Andersson病损的诊断 |
2.6 Andersson病损的鉴别诊断 |
2.7 Andersson病损的治疗 |
实验部分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排标准 |
2 方法 |
2.1 影像学评估 |
2.2 手术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术中操作 |
2.2.3 术后处理及疗效评价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手术结果 |
3.3 临床结果 |
3.4 病理检查结果 |
3.5 影像学结果 |
4 讨论 |
4.1 Andersson病损的病因机制 |
4.2 Andersson病损的治疗 |
4.2.1 保守治疗 |
4.2.2 手术治疗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研究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结果 |
二、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
三、并发症情况 |
四、典型病例 |
讨论 |
一、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外科治疗的难点 |
二、CICPS在脊柱退行性疾患合并骨质疏松症中的独特优势 |
三、CICPS运用的相关技术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椎弓根螺钉在伴骨质疏松脊柱疾患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闭合型截骨与闭合-开张型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对比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双节段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评估 |
1.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获奖励及发表文章 |
致谢 |
(6)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后路三柱截骨矫形67例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二、一般资料 |
三、术前准备、脊柱畸形评估和手术设计 |
四、临床统计指标 |
五、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讨 论 |
一、截骨矫形术截骨方式的选择及其矫形效果分析 |
二、不同病因所致脊柱畸形的特点对手术策略选择、手术操作和手术效果的影响 |
三、不同相关因素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对脊柱截骨矫形术疗效的影响 |
四、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神经并发症分析 |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策略的临床研究和影像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序列的改变及其血清IncRNA差异性表达的初步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评估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术后疗效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lncRNA作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过程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序列的改变 |
第一节 术后PI-LL匹配与否影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患者的手术疗效吗?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截骨术后顶椎位置改变能否影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患者手术效果?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强直性脊柱炎血清lncRNA差异性表达的初步筛查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附录 |
(9)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现状 |
1. 流行病学 |
2. 临床特征 |
3. 发病机制 |
4. 基因学 |
5. 诊断 |
6. 影像学表现 |
7. 治疗 |
8.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 |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矢状面分型及截骨节段的选择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下融合椎的选择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10)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腰椎及骶1椎弓根的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截骨椎椎间盘前纵韧带骨化对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后凸矫正的影响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四、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矫正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D]. 陈路. 南昌大学, 2021(01)
- [2]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D]. 马铮.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Andersson病损一期后路360°融合固定的疗效分析[D]. 丁柯元.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4]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及关键技术[D]. 肖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5]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D]. 秦立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后路三柱截骨矫形67例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 丁江平,翁习生,唐国柱,王斌,张振云,李宗健,冯新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04)
-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尚子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8]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序列的改变及其血清IncRNA差异性表达的初步筛查[D]. 刘卓劼. 南京大学, 2019(01)
- [9]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疗效及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D]. 刁伟艺. 南京大学, 2019(01)
- [10]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分析[D]. 冯宗贤.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