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南京创业环境 提升南京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芳[1](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是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了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的效果对机制体制改革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本文对新时代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本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本文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吴曾霞[2](2020)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以延吉市商贸流通业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尤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尤为突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公共政策的预期目标,最根本在于有效的政策执行。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的发布到贯彻落实,作为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政府,将政策执行到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实际上,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如政策被选择性执行、政策内容被曲解、政策被象征性执行、政府失信行为、政策信息发布不畅通等偏差表现。如何减少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政策执行偏差的情况,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延吉市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性产业,存在市场主体总量大,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偏低等发展现状,虽然延吉市不断创新放管服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显着成效,2019年首次在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中脱颖而出,但其实力与百强县中的昆山市相差甚远,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的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到,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仍存在政策欠缺合理性稳定性,执行机构和人员缺少协同观念,目标群体政策参与度低,“官本位”的政治生态环境,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等问题,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从政策本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若要使放管政策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应立足商贸流通业营商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解决对策。首先,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合法稳定的政策环境。其次,优化执行主体效率,保障政策有效落实。第三,完善机制,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体验感。第四,充分发挥外部环境要素的正向附加作用。
范舟[3](2020)在《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商圈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综合体形式,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圈不断兴起,如何确定自身定位,准备寻找客户群,不断促进商圈能级提升成为所有商圈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成都市武侯区商圈作为成都三大核心商圈之一,商业需求旺盛,商业体系较为完整。但是随着城市外延点状商圈的逐步形成,对武侯区零售商圈的挑战日益加剧。如何实现武侯区商圈的差异化发展,提升商圈能级,势在必行。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商圈发展、战略选择的相关理论,分析成都市武侯区商圈的发展现状,对于其交通区位、人口结构、产业简介、经济指数等进行研究,探讨武侯区商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问题。其次,对于武侯区商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针对商圈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选择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然后,制定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在确定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典型商圈对比,结合武侯区商圈自身实际,确定武侯区商圈发展的规模、功能、形象及客户差异化定位。最后,提出提升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其一,通过分析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以及SWOT分析,认为武侯区商圈发展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其二,规模定位方面,武侯区商圈的规模定位为250万平方米。其三,功能定位方面,要聚焦商贸服务、旅游/文化/营销、创意设计三方面不断发展。其四,形象定位方面,要建设国际特色商贸服务中心的商圈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其五,客户定位方面,目标客户人群主要是区域消费人群、旅游消费群体。本文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武侯区城市商圈竞争越来越有序、布局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发展更加规模化。另一方面,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对于其他城市商圈的发展和管理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萌[4](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李思儒[5](2019)在《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我国发展的三大主要目标。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战略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市场化经济体系,形成市场的竞争有序、充分开放。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实现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市场体系建立,流通产业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信息传递和信息价值实现,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有助于形成高效健康的流通产业,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商贸流通业是流通产业的组成部分,是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供求双方的市场决策。但现阶段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质量不高,理论研究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无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紧迫愿望;另外,我国商贸流通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流通成本高,创新能力不足,流通渠道冗余等问题,导致商贸流通业的低效率以及发展落后于国民需求。本文以商贸流通业重点在提高投入产出利用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竞争力并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观点,结合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工具与分析方法,测度商贸流通业效率及增长,并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和提出建议。论文首先归纳总结商贸流通业的相关研究,以流通理论、效率理论两个理论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在总量与结构上讨论中国商贸流通业现状,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在1998—2017年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指出商贸流通业现存在的内部发展不平衡和增长不稳定等问题。其次,通过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测度1998—2017年商贸流通业效率及增长,认为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不高,地区间效率差距较大;但1998—2017年间的商贸流通业效率有明显提升趋势,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随时间是不断提升的。第三,设计7个宏观经济因素(技术创新、对外开放水平、资本存量、市场结构、市场化水平、政府支出、城市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通过面板模型研究影响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因素,认为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显着提升商贸流通业效率,政府支出和资本存量则显着地抑制商贸流通业效率,认为政府效率不足和产业对投入资本利用率低所致;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西部的影响因素与全国的趋势一致,但程度和显着水平存在差异;中部地区的影响因素结果异常,分析原因是由于中部地区内部省市有较明显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气候民俗等因素干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结论和建议。
谢世江[6](2019)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接受,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但当前流通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降低流通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差距较大等。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但在近年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下,金融业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等问题,金融功能的发挥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金融业对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商贸流通业中也比较普遍,金融支持不足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等。特别是2019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利用好金融资源实现快速变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金融与商贸流通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大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量化分析非常稀少,对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开展研究。在系统梳理商贸流通业与金融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和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论述,结合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对其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功能视角就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对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产融结合模式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主要产融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从行业特征来看,商贸流通业具有轻资产模式、低利润增长、规模经济的竞争方式、以中小企业为主等四方面特点;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阶段;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外资竞争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均需要大量金融支持。这些情况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持供给规模不足、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二、从金融深化的角度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方面。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揭示四个方面。不过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作用机理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以及信息揭示方面,而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以及激励约束方面。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不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规模的作用较大,这说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并不存在过度发展的问题,金融业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对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供给规模;金融结构对商贸流通业也有显着正向冲击作用,但是作用程度小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最小。因此,改进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把重点放在扩大金融支持规模和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上,而金融效率则可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启示我们合理利用政府财税收支政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四、从金融支持方式的作用程度来看,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存在显着差异。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总市值系数为0.55,这意味着当总市值增加1%时,企业总资产将增加0.55%,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体系对上市商贸企业发展产生较大推动效应。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应付利息系数为0.02,以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支持程度明显小于直接金融。五、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子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1)销售净利率对直接金融影响较大,影响系数达到2.69。但是销售净利率对间接金融的影响较小,且呈现负相关关系。(2)流动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成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支持为负相关关系。(3)存货周转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4)固定资产周转率对直接金融支持影响为负,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阶段,固定资产周转率虽然提高,但是对整个直接融资市场的正向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固定资产周转率与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间接金融与固定资产装备化水平相关系数高达0.17,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存在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倾向。(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正相关,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6)技术水平方面,无形资产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的相关系数为1.85,商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不过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较少考虑该类指标,因此技术水平指标与间接金融相关性并不显着。(7)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税费返还对直接金融影响不显着,但税费返还与间接金融正相关性,类似研究也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8)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而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年度税收惠返还等则具有更多短期性质,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支持存在短视倾向。六、为提升金融业服务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从五个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3)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4)建设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提升行业信用评级;(5)加强技术创新;(6)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7)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的作用效力。本文成果可为流通主管部门以及金融主管决策部门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也能为商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张莞[7](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乔迪[8](2019)在《流通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中提出流通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促进供给侧改革、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国家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大部分流通企业股权结构结构并不合理,内部控制质量较差,这需要流通企业逐步调整股权结构、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随着供给侧改革,经济全球化加深,互联网经济的繁荣,以及证券市场日益规范和流通上市公司自身价值的不断提升,探讨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质量,结合流通行业特有环境,分析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揭开流通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黑箱。本文从内部控制视角探讨了流通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竞争力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规模因素、增长因素、效率因素和竞争力评价结果四个维度衡量我国流通企业竞争力。然后基于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使用Stata 15.1实证检验了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企业股权结构和内部控制质量显着影响企业竞争力水平。股权结构中的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股、国有股比例都对企业竞争力有显着影响;股权结构中的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股对内部控制质量有显着影响,但国有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呈现不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在股权集中度与流通企业竞争力以及股权制衡度与流通企业竞争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强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适度调整股权结构两方面,提出增强我国流通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流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揭开股权结构和企业竞争力之间黑箱。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流通企业改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竞争提供参考和建议。
马明龙,薛茂云,潘宪生,王波,居长志[9](2019)在《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走过40周年。40年来,江苏省商贸流通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初期阵痛、中期适应到近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商贸流通业的体制改革、组织形式、社会贡献、销售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江苏商贸流通业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革命性飞跃。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并展望江苏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向。
吕宏灵,张绍辉[10](2017)在《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多元化重组模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着国外商贸流通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为了能在全球经济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加快培育竞争优势,建设现代化的商贸流通,增强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实力。当前,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正在逐步推进多元化重组改革,创新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方式,不断发挥出商贸流通业作为基础产业、先导产业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商贸流通企业及企业重组的相关概念,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我国国有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多元化重组的原因及意义,研究探讨江苏省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多元化重组模式,最后就我国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多元化重组提出具体的策略及措施建议。
二、优化南京创业环境 提升南京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南京创业环境 提升南京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以延吉市商贸流通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现状 |
1.2.2 国外文献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营商环境 |
2.1.2 放管服政策 |
2.1.3 政策执行 |
2.1.4 商贸流通业 |
2.2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概述 |
2.2.1 史密斯模型起源 |
2.2.2 史密斯模型内容 |
2.2.3 史密斯模型的适用性 |
2.2.4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延吉市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现状及偏差表现 |
3.1 优化商贸流通业营商环境的必要性 |
3.1.1 延吉市商贸流通业概况 |
3.1.2 延吉市商贸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
3.1.3 优化商贸流通业营商环境的必要性 |
3.2 延吉市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成效 |
3.3 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偏差表现 |
第四章 延吉市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
4.1 政策本身的因素 |
4.1.1 政策欠缺合理性 |
4.1.2 政策欠缺稳定性 |
4.2 执行主体的因素 |
4.2.1 执行机构和人员缺少协同观念 |
4.2.2 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知偏差 |
4.2.3 信息不够公开共享 |
4.3 目标群体的因素 |
4.3.1 政策参与度低,缺少反馈机制 |
4.3.2 目标群体对政策认知存在偏差 |
4.4 执行环境的因素 |
4.4.1 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
4.4.2 “官本位”的政治生态环境 |
4.4.3 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
第五章 延吉市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偏差消解对策 |
5.1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合法稳定的政策环境 |
5.1.1 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优化营商环境 |
5.1.2 依法保障政策稳定性 |
5.2 优化执行主体效率,保障政策有效落实 |
5.2.1 完善执行主体间协同作业机制 |
5.2.2 加强政策认知,加大信息公开 |
5.3 完善机制,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体验感 |
5.3.1 建立健全目标群体参与政策机制 |
5.3.2 完善目标群体政策评价和监督机制 |
5.4 充分发挥外部环境要素的正向附加作用 |
5.4.1 发挥区位优势对营商环境的促进作用 |
5.4.2 构建“亲”“清”政企关系 |
5.4.3 建立人才集聚机制,吸引人才回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商圈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商圈形成机理的研究 |
1.2.3 关于商圈布局的研究 |
1.2.4 关于商圈竞争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商圈的相关概念 |
2.1.1 定义及类型 |
2.1.2 构成因素 |
2.1.3 影响商圈发展的要素 |
2.1.4 商圈的形成及演变 |
2.2 战略的类型与选择 |
2.2.1 战略的基本类型 |
2.2.2 战略的选择 |
2.3 理论基础 |
2.3.1 商圈理论 |
2.3.2 市场定位理论 |
2.3.3 PEST分析 |
2.3.4 SWOT分析 |
第三章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发展现状 |
3.1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简介 |
3.1.1 成都市商贸业 |
3.1.2 武侯区商圈 |
3.2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现状 |
3.2.1 交通区位 |
3.2.2 人口结构 |
3.2.3 产业情况 |
3.2.4 经济指数 |
3.3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的发展机遇与存在问题 |
3.3.1 发展机遇 |
3.3.2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发展环境分析 |
4.1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PEST分析 |
4.1.1 商圈政治环境 |
4.1.2 商圈经济环境 |
4.1.3 商圈社会文化环境 |
4.1.4 商圈技术环境 |
4.2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内部环境分析 |
4.2.1 商圈规模及业态 |
4.2.2 商圈功能 |
4.2.3 商圈形象及客户群体 |
4.3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SWOT分析 |
4.3.1 商圈优势分析 |
4.3.2 商圈劣势分析 |
4.3.3 商圈机会分析 |
4.3.4 商圈威胁分析 |
第五章 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制定 |
5.1 目标与原则 |
5.2 武侯区商圈规模差异化 |
5.2.1 典型商圈对比 |
5.2.2 商圈规模定位 |
5.3 武侯区商圈功能差异化 |
5.3.1 典型商圈对比 |
5.3.2 商圈功能定位 |
5.4 武侯区商圈形象差异化 |
5.4.1 典型商圈对比 |
5.4.2 商圈形象定位 |
5.5 武侯区商圈客户差异化 |
5.5.1 典型商圈对比 |
5.5.2 商圈客户定位 |
第六章 提升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产业格局,实现武侯区商圈功能跃升 |
6.1.1 细化核心商圈功能与空间组织 |
6.1.2 扩大武侯新城电子商务产业优势 |
6.2 完善区域配套,营造武侯区商圈优质业态环境 |
6.2.1 景观交通服务三位一体 |
6.2.2 以TOD为抓手构建立体交通网 |
6.3 建立VI系统,实现武侯区商圈功能智能化 |
6.3.1 打造智慧商圈基础平台 |
6.3.2 提升商圈商业服务智慧化水平 |
6.4 树立品牌形象,激发武侯区商圈消费新活力 |
6.4.1 增强武侯区商圈品牌的凝聚力 |
6.4.2 创新培育武侯区商圈自主商业品牌 |
6.4.3 加强武侯区商圈跨产业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2.1 商贸流通业 |
1.2.2 商贸流通业效率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商贸流通业有关研究 |
2.1.2 商贸流通业效率评估体系研究 |
2.1.3 商贸流通业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流通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第3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现状分析 |
3.1 中国商贸流通业总量分析 |
3.1.1 发展程度 |
3.1.2 要素投入 |
3.1.3 产出绩效 |
3.2 中国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变化 |
3.2.1 行业结构 |
3.2.2 地区结构 |
第4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
4.1 DEA模型及测度方法 |
4.1.1 规模报酬不变与可变模型 |
4.1.2 DEA—Malmquist指数 |
4.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择 |
4.2.2 数据说明 |
4.3 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分析 |
4.3.1 中国商贸流通业的效率 |
4.3.2 省际商贸流通业效率增长 |
4.3.3 区域商贸流通业效率增长 |
第5章 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选择与机制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样本数据 |
5.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1 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2 区域商贸流通业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关于商贸流通业效率 |
6.1.2 关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因素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技术创新与利用,促进技术转移和效率提升 |
6.2.2 构建城镇化流通体系,促进商贸流通业市场化 |
6.2.3 明确政府干预范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
6.2.4 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商贸流通业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 |
1.2.2 金融支持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
2.1.2 金融发展与商贸流通发展 |
2.1.3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命周期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商贸流通业发展历程及金融支持概况 |
3.1.1 现代流通起步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2 现代流通快速发展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3 现代流通转型升级阶段与金融支持 |
3.2 商贸流通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商贸流通业产业特征与金融需求 |
3.2.2 商贸流通业发展阶段与金融需求 |
3.2.3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与金融需求 |
3.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3.2 金融支持规模不足 |
3.3.3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1 分析金融作用机理的不同视角 |
4.1.1 投入产出视角 |
4.1.2 供需视角 |
4.1.3 金融深化视角 |
4.1.4 金融功能视角 |
4.2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1 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2 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3 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比较 |
4.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5.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 |
5.2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5.3 产融结合模式及其分类 |
5.4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 |
5.4.1 类金融模式 |
5.4.2 服务型模式 |
5.4.3 股权型模式 |
5.4.4 金控平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的比较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7.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2.4 稳健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择 |
8.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2.1 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8.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8.2.4 稳健性检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 |
9.2.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 |
9.2.3 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 |
9.2.4 建设强大信用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用评级 |
9.2.5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流通企业融资水平 |
9.2.6 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 |
9.2.7 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作用的效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B 2008-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C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D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E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F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G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8)流通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及范围界定 |
一、流通企业的界定 |
二、股权结构及基础理论 |
三、内部控制概念及其有效性的界定 |
四、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二节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研究 |
一、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三、股权结构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四、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 |
五、文献梳理和评述 |
第三章 流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流通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 |
一、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流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三节 流通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关系的机理分析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
一、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二、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关系的模型构建 |
第二节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设计 |
一、变量设定与描述 |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五章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假设检验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管理启示 |
一、完善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
二、优化调整流通企业股权结构 |
第三节 本文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40年发展的阶段分期 |
(一) 初期探讨摸索阶段 (1978—1989) |
(二) 中期主动适应阶段 (1990—2001) |
(三) 近期积极发展阶段 (2002—现在) |
二、40年发展的丰硕成果 |
(一) 社会经济效益发生了重大变化 |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加大。 |
2.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引导作用。 |
3. 扩大就业, 提升素质。 |
(二) 商贸流通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
1. 传统百货业态脱胎换骨。 |
2. 连锁超市得到重大发展。 |
3. 批发市场总体不断扩大。 |
4. 电子商务经济崭露头角。 |
5. 其他。 |
(三) 商贸流通经济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 |
1. 国营商贸流通经济退出充分竞争市场。 |
2. 私营商贸流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3. 外资商贸流通经济不断成长。 |
三、4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一)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改革开放”之路 |
(二) 建立适应“改革开放”的政务管理模式 |
(三) 积极稳妥地进行全行业改革开放 |
(四) 存在的问题 |
四、40年发展的主要启迪 |
(一) 坚持服务江苏“强富美高”的改革开放大局 |
(二) 抓住“一带一路”等历史性机遇不断发展 |
(三) 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体制建设 |
(四) 平衡区域经济, 振兴农村市场 |
五、结论 |
(10)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多元化重组模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国有商贸流通企业进行重组的原因及意义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一)多样化重组的原因 |
(二)多样化重组的意义 |
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多元化重组模式—以江苏省为例 |
(一)横向兼并分析 |
(二)纵向兼并分析 |
(三)混合兼并分析 |
国有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多元化重组的对策及措施 |
(一)政府积极支持引导,明晰企业产权 |
(二)坚持规模适度与突出,合理配置市场资源 |
(三)注重企业各项整合,营造重组后的和谐环境 |
(四)做好再就业工作,注重职工利益补偿 |
结论 |
四、优化南京创业环境 提升南京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07)
- [2]营商环境建设中“放管服”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以延吉市商贸流通业为例[D]. 吴曾霞. 延边大学, 2020(05)
- [3]成都市武侯区商圈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D]. 范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5]中国商贸流通业效率研究[D]. 李思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世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流通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D]. 乔迪.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9]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J]. 马明龙,薛茂云,潘宪生,王波,居长志. 江苏商论, 2019(01)
- [10]国有商贸流通企业多元化重组模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吕宏灵,张绍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