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倩[1](2021)在《轧钢生产优化调度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轧钢过程是钢铁生产制造中的重要环节,轧钢区段的生产优化调度问题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热点。随着钢铁工业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搭建运算效率高、界面友好、普适性强的优化调度软件平台成为一个首选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建立适合实际问题的通用数学模型并集成高效的优化方法,平台能够弥补人工调度在精度、效率等方面的缺陷,助力钢铁企业提升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以解决轧钢过程中常见的组合优化问题为需求,面向两种典型场景开展智能优化调度软件平台的设计和搭建工作。将热轧主体材计划编制问题归结为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热轧主体材VRP模型;将罩式退火炉装炉组合优化问题归结为不同规格箱子的二维装箱问题,并提出了装炉组合BPP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轧钢过程典型组合优化问题的离散差分进化粒子群混合算法,可对上述两类模型均给出优化求解结果。为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几种智能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并给出了相关结果分析。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本文设计并搭建轧钢生产优化调度软件平台,并通过实例展示说明其良好的应用效果。平台功能具备一定可扩展性,相关模型方法亦可推广至钢铁工业其它组合优化场景。
邵冰[2](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许晨[3](2020)在《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文中提出由于环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压力,邯郸市钢铁产业转型不可回避,部分工厂已经或即将关停、废弃。钢铁行业作为工业产业中高消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原有功能废除后遗留下面积可观的地块以及成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这些工业遗产资源亟待更新再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再利用能够为邯郸城市的发展以及区域的活化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钢铁相关工业遗产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归纳适用于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多种策略,说明这些再利用策略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的借鉴意义。基于邯郸城市特性,说明邯郸钢铁产业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节点,梳理邯郸市钢铁产业发展历史脉络;通过分析环境和产能供求,阐明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面临的困境。其次,选取邯郸市知名钢铁企业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邯钢焦化厂的外部环境、工业遗产资源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针对个案总结归纳保护与再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刻挖掘厂区在邯郸市钢铁工业发展演变过程形成的本体价值和再利用价值,并对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划分。最后,制定邯钢焦化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和原则,从政策和公众参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确定整体厂区的再利用模式。基于选定的景观公园发展策略,对厂区进行初步的规划构思。通过一系列环境修复手段对厂区环境进行全面提升。针对厂区的工业遗产资源从非物质和物质两方面给出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建议,基于前文对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价值评估确定不同的保护与再利用改造策略并提出改造意向。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李文[5](2019)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演化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升级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钢铁产业已由传统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转变。依据演化经济学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拉动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中国钢铁产业升级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处于较低的水平,且二者的协同效应也较低。现阶段的迫切任务就是要探索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实现钢铁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拉动钢铁产业升级。因此,掌握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运行机制及二者的协同演化机理,探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其协同演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是实现中国钢铁产业升级亟待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以中国钢铁产业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及二者协同演化进行评价,进而探讨其对钢铁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震荡式增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呈现先增长后下降态势;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则表现出一种加速上升的趋势。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下降可能有以下原因:金融危机造成钢铁产业亏损、企业经营困难;受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重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的影响;可能与钢铁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及投入产出的时滞性有关。钢铁产业制度创新能力逐年提高。钢铁产业制度创新以企业层面制度创新为微观基础,以政府层面制度创新为支撑,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钢铁产业制度创新体系。2009年开始,政府层面制度创新得分开始高于企业层面制度创新得分。在经济危机以后,我国加大了钢铁产业政策力度,尤其在钢铁产业去产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同时在钢铁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采取了更多的措施,使得钢铁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呈现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钢铁产业升级趋势较为平稳,但产业升级核心指标产业附加值评价得分基本实现增长态势。同时也注意到,产业升级指标体系其他指标表现不稳定。生产效率指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产品出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呈现断崖式下跌。在钢铁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演化的动力来源不同:在产能扩张阶段,协同演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在结构调整阶段,协同演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创新;在智能制造阶段,协同演化的主要动力仍然来源于制度创新。通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测算,发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度不稳定,震荡明显。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训练,本文观察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其协同演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演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最高,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度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的降低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钢铁产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度的提高不仅可以更有效的加快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各自的发展进程,也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加速推进效应,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地进行拓展创新:(1)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2)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动态数据进行钢铁产业升级评价与测度;(3)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发现协同演化对产业升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对钢铁产业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陈飞[6](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曹宇[7](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李小玲[8](2018)在《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扩散迁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灰霾事件频繁发生,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减少颗粒物排放是有效缓解灰霾天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钢铁厂排放的烟粉尘作为大气环境颗粒物的排放源之一,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然而,目前对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的认识还远远不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管国内外针对钢铁厂个别排放点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尚未系统全面地掌握烟粉尘从钢铁厂排出再到大气环境中扩散整个过程的特点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鉴于此,本文采用现场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及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其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迁移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开展钢铁厂烟粉尘采样分析工作,研究了烟粉尘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指纹特性(形貌特征及化学组成)。走访和问卷调研了近百家钢铁厂,选择其中的典型大型钢铁厂为研究对象,使用烟尘测试仪及PM10分级采样器,采集了正常工况下钢铁生产各工序的14个有组织和5个无组织重点排放点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获得了各排放点的烟粉尘排放质量浓度水平。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探明了烟粉尘粒径分布(即分散度)特征。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XRF)、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各排放点烟粉尘微观形貌特征,并定量分析了各排放点烟粉尘的29种元素组成特征。烟粉尘粒径范围为0.1~320 μm,其中烧结工序各排放点的烟粉尘分散度高,粒径小于10 μm的占30%~40%,高炉出铁场及炼钢工序各排放点烟粉尘粒径主要分布在40 μm以下,粒径小于10的占85%~95%。烟粉尘形貌主要有球形颗粒、超细颗粒聚合体以及不规则块状或粉末状颗粒。(2)核算了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和排放量,分析了烟粉尘排放构成特点,获得了我国钢铁厂烟粉尘最新排放水平。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是反映烟粉尘排放状况的最基本参数,对烟粉尘排放量的核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征,结合采样分析结果,计算了我国典型钢铁厂的烟粉尘排放因子,分析了主要排放点对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的贡献率;基于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进一步核算了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分析了烟粉尘排放量的构成情况。研究表明:各工序中烧结工序的排放因子最大,TSP、PM10和PM2.5排放因子分别为0.21kg/t烧结矿、0.12kg/t烧结矿和0.06kg/t烧结矿。吨钢TSP、PM10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0.59kg/t钢、0.37kg/t钢和0.21kg/t钢。烟粉尘年排放量为4217t,PM10占总排放量的65.31%;烧结工序对TSP、PM10和PM2.5的年排放量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0.82%、48.22%和45.63%。(3)结合我国钢铁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构建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并深入分析了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类指标,有组织排放指标分为企业、工序、设备和排放点四个层面。建立了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的烟粉尘排放数学关系,研究了资源能源消耗、烟粉尘粒度分布及除尘效率、产品产量及产业结构、生产设备规模、烟粉尘统计周期等主要影响因素。资源能源消耗量的大小(包括矿物资源能源及空气资源等)对烟粉尘的排放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降低烟粉尘排放量,就必须减少源头上的矿物、能源和空气等天然资源的消耗量。TSP中PM10含量越大,分级除尘效率越低(ηPM2.5<ηPM10<ηTSP)的排放点烟粉尘排放量越大。提出了将环境指标(烟粉尘排放质量)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的建议。(4)采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烟粉尘在钢铁厂周围环境中的扩散迁移规律。基于AERMOD扩散模型,分别研究了有组织排放源在正常运行工况和源强变化及无组织排放源在无抑尘措施和有抑尘措施时的烟粉尘扩散规律,评估了不同统计期内烟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测了 TSP和PM10的质量浓度分布及沉降量。预测结果表明,烟粉尘排放源强和区域气象条件是影响其扩散迁移的两个关键因素。质量浓度分布与烟粉尘排放质量成正比。最恶劣气象条件是静风和小风条件(风速<1.5 m/s)及F级大气稳定度。烟粉尘扩散对大气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是以排放源为中心的主导下风向1 km范围,最大落地质量浓度和沉降量都在此范围内。钢铁厂年均质量浓度达标,但日均值超标约5倍,进而提出了在制定烟粉尘排放指标时应考虑不同统计期内的烟粉尘排放限值的建议。钢铁厂烟粉尘年总沉降量为164.34 t/(km2·a),月平均沉降量为13.70 t/(km2·30d)。
王韵铭[9](2017)在《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认为钢铁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灾区,是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的碳排放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实情,调研了京津冀地区的8家钢铁生产企业,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钢铁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论文还对H钢铁联合企业进行了2013年至2015年的碳核查研究。对4家钢压延加工企业的边界和排放源、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4家调研企业中单位产品CO2排放量中A企业最低,其较B企业低9.76%,较C企业低18.45%,较D企业低21.52%。在采用相近的热轧生产工艺的情况下,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A企业单位产品CO2排放量比其他3家使用煤炭作为燃料的企业低很多,这说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加热炉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以钢铁联合企业中的次长流程E企业以及长流程F和G两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能源消耗及产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E企业在单位产量CO2排放量小幅波动的情况下,因钢铁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单位产值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同样受到市场供需因素的影响,F企业实际粗钢产量仍与设计产能相差甚远,2013—2015年度G企业粗钢及钢材的产量在小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产值逐年降低。G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始终低于同时期的F企业,这得益于近年来G企业实施了一大批余热余能发电等节能减排措施及开展节能攻关,使企业自发电量占比大幅度提高。根据《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对H钢铁联合企业进行了2013年至2015年的碳核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生产工艺、运营边界与组织边界、排放源识别及各个工序的碳排放量计算等,H企业2013年至2015年各个工序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除炼焦工序外,其他工序下降幅度均在30%—50%,而炼焦工序下降幅度不大。2013—2015年度期间,各工序的综合能耗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炼焦工序能耗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H企业除烧结工序外,其他工序基本达到河北省钢铁企业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以2013年为例,H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高出17.85%,与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相比高出28.33%,通过对比分析H企业有较大的减排空间。
张磊[10](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二、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轧钢生产优化调度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轧钢区段生产流程及产品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生产调度系统应用现状 |
1.3.2 生产调度组合优化问题求解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 |
2 轧钢区段生产计划问题 |
2.1 轧钢区段典型优化问题 |
2.1.1 热轧主体材计划编制问题 |
2.1.2 罩式退火炉装炉组合问题 |
2.2 组合优化问题常用数学模型及算法 |
2.2.1 常用数学模型 |
2.2.2 常用智能优化求解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轧钢区段生产计划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 |
3.1 生产计划问题建模 |
3.1.1 热轧主体材VRP模型 |
3.1.2 装炉组合BPP模型 |
3.2 一种离散差分进化粒子群混合算法 |
3.2.1 离散化处理 |
3.2.2 离散差分进化粒子群混合算法设计 |
3.3 典型案例及仿真实验 |
3.3.1 热轧主体材计划编制问题仿真实验 |
3.3.2 罩式退火炉装炉组合优化问题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轧钢生产优化调度软件平台搭建 |
4.1 软件平台开发方案 |
4.1.1 体系结构方案 |
4.1.2 模块及功能设计方案 |
4.1.3 数据库设计 |
4.1.4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4.2 运行实例及界面效果 |
4.2.1 热轧主体材计划编制优化调度运行实例 |
4.2.2 罩式退火炉装炉组合优化调度运行实例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理论 |
1.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3 相关理论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 国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1 英国铁桥峡谷博物馆 |
2.1.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2.2 国内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2.1 首都钢铁工业遗址公园 |
2.2.2 河北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2.3 工业遗产案例再利用策略总结 |
2.3.1 主题展览策略 |
2.3.2 景观公园策略 |
2.3.3 购物商业策略 |
2.3.4 工业遗产旅游策略 |
2.3.5 文化创意策略 |
2.4 国内外案例的借鉴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基础研究 |
3.1 邯郸简介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三线城市”的工业底色 |
3.2 邯郸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成立前(——1949) |
3.2.2 新中国成立后(1949 至今) |
3.3 邯郸钢铁产业现状 |
3.4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 |
3.4.1 环境保护的压力 |
3.4.2 化解产能的压力 |
3.5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困境 |
3.5.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3.5.2 监管部门管理缺失 |
3.5.3 保护资金问题 |
3.5.4 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参与度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现状及价值分析 |
4.1 邯钢焦化厂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区位交通 |
4.1.2 自然环境 |
4.1.3 周边功能 |
4.2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构成 |
4.2.1 邯钢焦化厂非物质资源 |
4.2.2 邯钢焦化厂物质资源 |
4.3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及评估 |
4.3.1 本体价值 |
4.3.2 再利用价值 |
4.3.3 价值评估 |
4.4 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问题 |
4.4.1 区域经济发展受阻 |
4.4.2 建筑、景观环境不协调 |
4.4.3 区域活力不足 |
4.4.4 生态污染严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5.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及原则 |
5.1.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 |
5.1.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
5.2 厂区整体开发方式确定 |
5.2.1 政策解读 |
5.2.2 公众参与 |
5.3 邯钢焦化厂初步规划构思 |
5.3.1 功能分区 |
5.3.2 交通系统 |
5.3.3 景观空间 |
5.4 整体厂区环境修复 |
5.4.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5.4.2 景观再造 |
5.4.3 植被配置 |
5.5 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1 非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2 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3 邯钢焦化厂功能分区示意图 |
附录4 关于邯钢焦化厂厂区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邯钢采访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5)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演化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升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与度量方法 |
1.4.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实现路径 |
1.4.3 制度创新相关综述 |
1.4.4 协同演化与产业升级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升级 |
2.1.2 技术创新 |
2.1.3 制度创新 |
2.1.4 协同演化 |
2.2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协同演化与产业升级互动机理 |
2.2.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2.2.2 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
2.2.3 协同演化与产业升级 |
第3章 中国钢铁产业升级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3.1 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 |
3.2 一级指标描述性统计 |
3.2.1 附加值水平 |
3.2.2 生产效率水平 |
3.2.3 出口水平 |
3.2.4 能源利用及环保水平 |
3.3 评价方法选择及实证分析 |
3.3.1 评价方法选择 |
3.3.2 实证分析 |
第4章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4.1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目标与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一级指标描述性统计 |
4.2.1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
4.2.2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4.3.1 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中国钢铁产业制度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制度创新体系的构成及演进分析 |
5.1.1 钢铁产业制度创新体系构成 |
5.1.2 制度创新的演进分析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2.2 评级指标体系的具体说明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制度创新能力评价 |
5.3.1 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钢铁产业协同演化研究 |
6.1 协同演化的实践 |
6.1.1 产能扩张阶段(2001 年-2007 年) |
6.1.2 结构调整阶段(2008 年-2015 年) |
6.1.3 智能制造阶段(2016 年-至今) |
6.1.4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演化的总体特征 |
6.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3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 |
6.3.1 子系统协同度的确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中国钢铁产业升级仿真实验 |
7.1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7.2 BP神经网络工作原理及过程 |
7.3 模型训练与确认 |
7.3.1 训练样本的归一化处理 |
7.3.2 网络训练及实验结果 |
7.4 模型调整确定 |
7.4.1 模型调整 |
7.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本文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本文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技术创新层面 |
8.2.2 制度创新层面 |
8.2.3 协同创新层面 |
8.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述评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
2.6 本章小结 |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
3.1.1 远古因石而“生” |
3.1.2 古代因矿而“起” |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
3.1.4 现代由“盛”转“衰” |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
3.7 本章小结 |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
4.1.1 分类依据 |
4.1.2 分类原则 |
4.1.3 分类系统 |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3.1 大冶钢铁厂 |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
4.3.3 黄石东钢厂 |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
4.4.1 内湖水运 |
4.4.2 铁路运输 |
4.4.3 长江航运 |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
4.5.1 华新水泥厂 |
4.5.2 黄石电厂 |
4.5.3 源华煤矿 |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
4.6.1 矿冶古城 |
4.6.2 工人社区 |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4.7.1 均质性 |
4.7.2 拓扑性 |
4.7.3 秩序性 |
4.8 本章小结 |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5.1.1 自然基底要素 |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
5.1.3 主体活动要素 |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
5.3.1 单元体系统 |
5.3.2 产业链系统 |
5.3.3 整体网络系统 |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
5.4.1 景观表征层级 |
5.4.2 文化意义层级 |
5.4.3 动力发展层级 |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
5.5.1 时间尺度 |
5.5.2 空间尺度 |
5.5.3 感知尺度 |
5.6 本章小结 |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
6.1.1 价值评价理论 |
6.1.2 价值评价方法 |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 |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1 数据采集方法 |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4.3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
(8)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扩散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术语 |
1.1.1 颗粒物 |
1.1.2 烟粉尘 |
1.2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1 大气环境污染现状 |
1.2.2 钢铁工业发展进程及烟粉尘排放现状 |
1.2.3 能源环境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
1.3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源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烟粉尘采样分析技术进展 |
1.4.2 烟粉尘排放特性研究进展 |
1.4.3 烟粉尘扩散迁移研究进展 |
1.4.4 已有研究工作评述 |
1.5 论文研究工作 |
1.5.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 |
2.1 采样与分析方法 |
2.1.1 采样对象的选择 |
2.1.2 样品采集和制备 |
2.1.3 排放特性分析方法 |
2.1.4 采样质量控制 |
2.2 钢铁厂烟粉尘质量浓度分析 |
2.3 钢铁厂烟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2.4 钢铁厂烟粉尘指纹特征分析 |
2.4.1 烟粉尘形貌特征分析 |
2.4.2 烟粉尘化学组成分析 |
2.5 无组织烟粉尘排放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及排放量 |
3.1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
3.2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 |
3.2.1 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计算 |
3.2.2 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分析 |
3.2.3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
3.3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核算及分析 |
3.3.1 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核算 |
3.3.2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4.1 现有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
4.1.1 国内外烟粉尘排放指标 |
4.1.2 现有排放指标评述 |
4.2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 |
4.2.3 数据采集方法 |
4.3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指标影响因素及分析 |
4.3.1 烟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因素 |
4.3.2 资源能源消耗量的影响 |
4.3.3 烟粉尘粒径分布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
4.3.4 产品产量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
4.3.5 生产设备规模的影响 |
4.3.6 烟粉尘排放统计周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铁厂烟粉尘扩散迁移规律 |
5.1 计算模型及方法 |
5.1.1 扩散模型的选择 |
5.1.2 AERMOD扩散模型 |
5.2 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分析 |
5.3 有组织排放源扩散迁移规律 |
5.3.1 研究范围及排放清单 |
5.3.2 年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
5.3.3 日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
5.3.4 时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
5.3.5 源强变化对扩散迁移的影响 |
5.4 无组织排放源扩散迁移规律 |
5.4.1 研究范围和排放清单 |
5.4.2 年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
5.4.3 日均和时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
5.5 预测最大值对应的重污染气象条件 |
5.6 钢铁厂烟粉尘总沉降量分析 |
5.7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专利 |
作者简介 |
(9)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 钢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意涵 |
2.2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
2.3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解读 |
2.3.1 适用范围与核算边界 |
2.3.2 排放核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津冀钢压延加工企业碳排放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研企业介绍 |
3.2 调研企业的边界和排放源 |
3.3 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现状调查分析 |
4.1 钢铁联合企业典型工艺简介 |
4.2 次长流程企业 |
4.2.1 E企业介绍 |
4.2.2 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 |
4.2.3 能源消耗及产量 |
4.2.4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4.2.5 数据分析 |
4.3 长流程企业 |
4.3.1 F企业介绍 |
4.3.2 调研企业的排放边界和排放源 |
4.3.3 能源消耗及产量 |
4.3.4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4.3.5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某钢铁联合企业碳核查分析 |
5.1 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 |
5.2 企业主要工艺 |
5.3 运营边界与组织边界 |
5.3.1 组织边界 |
5.3.2 运营边界 |
5.4 排放源识别 |
5.5 2013—2015 年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 |
5.5.1 化石燃料燃烧 |
5.5.2 工业生产过程 |
5.5.3 净购入电力、热力 |
5.5.4 固碳产品 |
5.6 2013—2015 年排放量的核查 |
5.6.1 燃料燃烧排放量 |
5.6.2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量 |
5.6.3 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量 |
5.6.4 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量 |
5.6.5 排放量汇总 |
5.7 数据分析 |
5.8 减排潜力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新世纪的轧钢创新工艺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轧钢生产优化调度软件平台设计与开发[D]. 李雪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3]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D]. 许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演化视角下中国钢铁产业升级实证研究[D]. 李文. 辽宁大学, 2019(11)
- [6]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扩散迁移规律研究[D]. 李小玲. 东北大学, 2018(01)
- [9]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D]. 王韵铭.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