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营养饲料及其配制(论文文献综述)
韩琨[1](2021)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已经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但是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相比,依然存在着抗性差、茧层率和饲料效率低等问题。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我国养蚕业近期发展的方向,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则是今后养蚕业发展的目标。但对于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由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之后,家蚕在消化吸收、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的中肠转录组测序与对比分析,筛选出35个与消化吸收、防御、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系统测定了不同饲育形式下主要消化酶的活力及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家蚕消化管的生理转变机制、改良饲料配方和饲育技术提供参考。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雌蚕5龄4天的中肠转录组差异。共得到12667个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共6512个(|log2FC|≥1,Q≤0.001),其中6339个基因在人工饲料育家蚕中的表达量高于桑叶育家蚕,173个基因是桑叶育家蚕高于饲料育家蚕;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转录组分析结果初步证明人工饲料育家蚕和桑叶育家蚕在中肠的消化吸收、抗病性、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2.采用生化法与qPCR技术,测定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5龄家蚕肠液中代表性消化酶活力以及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肠液中的α-淀粉酶活性以及淀粉酶基因Amy、类胰蛋白酶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9)、几丁质酶基因Chi-h等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桑叶育家蚕,而肠液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大部分抗性相关基因及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是人工饲料育家蚕显着低于桑叶育家蚕。有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其酶活力并不一致,酶活力还受到饲料中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3.对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的5龄2日家蚕经口注射Bm NPV病毒,前者死亡率为100%,后者死亡率为91.67%。在注射NPV后12 h,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中具有消化和抗病双重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但chbp和Bmlipase-1基因的表达与酶活力的变化并不相同。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性。4.测定了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后部分消化酶的活力及中肠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力的大小依次是饲料育细菌病蚕>饲料育正常家蚕>桑叶育正常家蚕,而α-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大小排序则与之相反,说明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增强了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力,与感染NPV病毒的效果一致,而糖类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与免疫和防御相关的2个抗菌肽基因(6tox、Mor)、真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LOC101738434)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2)在细菌病蚕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饲料育正常家蚕,而几丁质酶基因(Chih)的表达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5.测定了家蚕5龄幼虫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之后与中肠消化吸收、防御及氧化磷酸化等相关的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哪种饲育形式,5种消化酶活力以及3种消化酶基因、7个防御相关基因、3个与几丁质合成与降解相关的基因、5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2个羧肽酶基因等都是在5龄前期表达量低,而在5龄中后期表达量高,这与盛食期大量取食相适应。其中5种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趋势是全龄桑叶育家蚕高于全龄饲料育以及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家蚕;2个抗菌肽基因和叶绿素a结合蛋白基因chbp的表达量,总体趋势是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5龄72 h转为桑叶育试验组>5龄起蚕转为桑叶育试验组,尤其在5龄后期更为明显,而AEP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其相反。在5龄起蚕及5龄72 h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试验区与全龄人工饲料育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不存在统一的规律性。综合本试验结果,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及防御能力总体上低于桑叶育家蚕,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良饲料配方,并加强防病措施。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大蚕改为桑叶育之后,家蚕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全龄桑叶育水平,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关于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过程中的适应机制及其调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欧亚红[2](2020)在《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及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蛋的残留消除研究》文中认为呼吸道疾病作为禽类养殖生产中的常见病造成患病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下降对危害家禽养殖产业。多西环素(Doxycyclne,DOX)及替米考星(Tilmicosin,TIM)由于广谱的抑菌特性对禽类呼吸道等疾病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被广泛的应用于家禽养殖生产中。DOX及TIM被禁用于蛋鸡的产蛋期而非于禁用于产蛋鸡,未及时观察到给药时间,垫料、饲料及水源的交叉感染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鸡蛋中的药物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隐患。鉴于此,有必要评估符合我国国情的DOX及TIM在鸡蛋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制定出合适的弃蛋期,规范DOX及TIM的临床使用方案。本研究按照《兽药残留试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及临床推荐给药剂量制定动物给药方案,开展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在鸡蛋样品的残留消除研究,分别建立了多西环素和替米考星在鸡蛋全蛋样品、鸡蛋蛋清样品、鸡蛋蛋黄样品的高灵敏度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其药物在蛋清样品,蛋黄样品及全蛋样品的残留分布特征,阐明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评估DOX与TIM的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科学的弃蛋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鸡蛋中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LC-MS/MS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多西环素在蛋清、蛋黄和全蛋中LC-MS/MS方法的建立:鸡蛋样品经Na2EDTA-Mcllvaine缓冲液及乙腈提取液提取鸡蛋样品(全蛋、蛋清及蛋黄)中的DOX,再使用Prime-HLB小柱进行净化处理。该方法在鸡蛋全蛋样品,蛋清样品及蛋黄样品DOX检测限均为0.5μg/kg,定量限均为1μg/kg,本方法在1~10μg/kg浓度添加水平上,鸡蛋样品中多西环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7.6%~95.8%,批内变异系数及批间变异系数均≤12%,符合相关方法学要求。替米考星在蛋清、蛋黄和全蛋中LC-MS/MS方法的建立:鸡蛋样品经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TIM并沉淀蛋白后,经Prime-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替米考星在鸡蛋全蛋,蛋清及蛋黄的检测限均为0.5μg/kg,定量限均为1μg/kg。鸡蛋全蛋样品,蛋清样品、蛋黄样品中添加1、2、4及160μg/kg浓度的TIM标品中其平均回收率为67.4%~95.2%,批内变异系数及批间变系数均≤12%,符合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学要求。2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研究连续5 d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饮水给药后,在全蛋样品、蛋清样品、蛋黄样品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501.04±334.80(给药第5 d)、1857.85±245.65(给药第5 d)、1137.86±324.04μg/kg(停药第3 d),消除半衰期为T1/2分别为4.33、4.62及4.95 d。蛋清样品中DOX第35 d不能被检测出来,蛋黄及全蛋样品中第42 d检测不到DOX存在。连续12 d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饮水给药后,在全蛋样品、蛋清样品、蛋黄样品的最高浓度分别为3747.43±690.65(给药第12 d)、4945.54±1838.66(给药第12 d)及3061.65±553.87μg/kg(停药第1 d),消除半衰期为T1/2分别为5.78、4.62及6.93 d,蛋清、蛋黄及全蛋样品中第50 d检测不到DOX存在。3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研究连续5天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给药后,在全蛋样品、蛋清样品、蛋黄样品的最高浓度分别为76.32±12.09(停药第1 d)、54.32±7.34(给药第5 d)及120.25±21.09μg/kg(停药第1 d),消除半衰期为T1/2分别为7.70、4.95及7.70 d,蛋清样品中TIM第28 d不能被检测出来,蛋黄及全蛋样品中第35 d检测不到TIM存在。连续12天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给药后,在全蛋样品、蛋清样品、蛋黄样品的最高浓度分别为243.77±56.7(给药第12 d)、172.98±37.09(给药第12 d)及372.98±53.13μg/kg(给药第12 d),消除半衰期为T1/2分别为5.78、7.70及6.93 d,蛋清样品中TIM第35 d不能被检测出来,蛋黄及全蛋样品中第40 d检测不到TIM存在。4残留控制标准制订根据我国人均每日鸡蛋的摄入量,参考DOX及TIM的ADI数据,结合实际方法的药物回收率,评估DOX在鸡蛋中最大残留限量为10μg/kg,WT1.4休药期软件,以95%可信限为标准,分析盐酸多西环可溶性粉在蛋鸡的弃蛋期:连续5 d饮水给药,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在蛋鸡的弃蛋期为38 d,连续12 d饮水给药,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在蛋鸡的弃蛋期为50 d;TIM在鸡蛋中最大残留限量为160μg/kg,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蛋鸡的弃蛋期为:连续5 d饮水给药,在蛋鸡的弃蛋期为0 d,连续12 d饮水给药,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蛋鸡的弃蛋期为10d。本论文建立了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在鸡蛋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揭示了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及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蛋的的残留消除特征,提出了两种产品在蛋鸡的弃蛋期标准,为两种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食品安全监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如久[3](2020)在《罗伊氏乳杆菌胞外囊泡介导肉鸡肠道炎症保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文中认为益生菌可通过塑造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稳态而改善宿主健康状况,不仅常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肠道炎症性疾病,而且在畜禽生产上有巨大应用潜力。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鸡肠道中最主要的共生乳杆菌之一,可作为开发鸡用益生菌的候选菌种。为提高应用效果,需要明晰益生菌与宿主间通讯交流的潜在机制。除了与宿主细胞直接接触发生相互作用外,益生菌还可通过输出功能性分子与宿主建立联系。然而,共生菌/益生菌这种向宿主递送效应分子的机制仍不甚明了。近年来,人们发现细菌分泌的胞外囊泡(EVs)是细菌成分的递送系统,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以乌鸡肠道中高免疫活性的共生L.reuteri为目标菌株,探索该菌株是否能产生EVs,以及这些EVs是否能在鸡体内介导免疫调控和肠道炎症保护;然后采用体外细胞试验进一步探究这些EVs介导免疫调控的作用机制。取得的结果如下:试验一鸡肠道高免疫活性罗伊氏乳杆菌的筛选本试验通过16S rDNA测序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本实验室前期分离自乌鸡肠道中的乳杆菌中鉴定出四株L.reuteri,然后通过耐胃肠道环境试验、抑菌试验、粘附性评价试验和免疫活性评价试验,从中筛选出一株益生特性好、免疫调节活性强的L.reuteri BBC3分离株。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含0.6%(w/v)胃蛋白酶的p H 3.0人工胃液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在0.25%胆盐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对三种致病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Caco-2细胞粘附率高,且可显着增强鸡HD11巨噬细胞中参与抗原提呈的分子BLB2、共刺激分子CD80和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IL-6和IL-12α)的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表明,L.reuteri BBC3益生特性好且免疫调节活性强,是理想的鸡用益生菌目标菌株。试验二L.reuteri BBC3胞外囊泡(LrEVs)的分离与纯化及蛋白质组学解析本试验旨在采用基于超速离心的方法建立一套从L.reuteri BBC3培养上清中分离与纯化LrEVs的标准流程;然后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等技术对纯化的LrEVs进行鉴定与分析;最后采用蛋白质组学解析LrEVs的蛋白组成,并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L.reuteri BBC3可分泌纳米尺寸的膜囊泡;超滤浓缩+超速离心法+梯度密度离心法可分离与纯化到数量可观的LrEVs;大多数LrEVs的粒径分布在50~150 nm之间,密度在1.127~1.199 g/m L;电镜和NTA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获得的纯化LrEVs的特征与之前报道的细菌囊泡特征基本一致。蛋白组学结果显示,LrEVs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和少量的DNA与RNA,含量分别为354μg、2.9μg和12.2μg(均是换算成1×1011个囊泡的结果);在LrEVs中共鉴定出92种蛋白,这些蛋白主要来自于胞质和胞膜,主要与细菌代谢过程、蛋白酶水解、应激反应、核酸的生物合成与调控以及物质转运等生理过程有关;此外,LrEVs中还发现了一些在其它益生菌或共生菌中已被证明与免疫调节或益生作用相关的同源蛋白。上述结果提示,L.reuteri BBC3分泌的胞外囊泡含有来自母细菌的活性成分,可能在细菌-宿主间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试验三LrEVs对脂多糖诱导肉鸡肠道炎症的保护效果本试验旨在探索L.reuteri BBC3及LrEVs是否在体内具有肠道炎症保护和免疫调控作用。健康、体重一致的AA肉鸡从7日龄开始,每隔1天对试鸡灌服L.reuteri BBC3(5×109 CFU/只鸡)或LrEVs(200μg/只鸡),直至19日龄,共灌服7次;然后在12、14和18日龄腹腔注射LPS(500μg/只鸡)。同时设置一个用PBS灌服和PBS刺激的阴性对照组,一个用PBS灌服和LPS刺激的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L.reuteri BBC3及LrEVs均可显着减轻LPS刺激肉鸡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肠道损伤、空肠绒毛高度降低与隐窝深度增加以及空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增加;L.reuteri BBC3及LrEVs均可显着抑制LPS刺激造成的空肠粘膜中促炎基因(TNF-α、IL-1β、IL-6、IL-8、IL-17A和MIP-1β)表达升高,并可显着增强抗炎基因(IL-10和TGF-β)的表达,但LrEVs在调控免疫反应的程度上又与L.reuteri BBC3有所差别,这说明二者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上述结果表明,在LPS诱导的肉鸡肠道炎症模型中,LrEVs具有类似于L.reuteri BBC3介导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试验四LrEVs介导炎症保护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本研究分别通过巨噬细胞试验和巨噬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共培养试验来探究LrEVs介导炎症保护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控机制,并通过肠组织培养试验来初步探索囊泡蛋白和核酸在LrEVs介导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巨噬细胞试验:先采用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鸡HD11巨噬细胞对LrEVs的内在化;然后预先用LrEVs刺激HD11细胞12 h,再用LPS刺激12 h以构建体外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培养结束后检测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免疫基因表达和NF-κB活性等指标。巨噬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共培养试验:先用LrEVs预刺激HD11细胞12 h,培养结束后,弃去培养液,洗净细胞并转移至Transwell体系的底部小室;随即将LPS刺激肉鸡的脾脏淋巴细胞接种Transwell体系上方小室,共培养16 h,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空肠组织培养试验:分别用DNase I+RNase I(DR)和蛋白酶K-琼脂糖(PK)处理LrEVs以去除核酸和蛋白,酶经75℃水浴灭活,蛋白酶K-琼脂糖额外经离心除去;然后用这些酶处理后的LrEVs预刺激空肠外植体6 h,再用LPS刺激6 h,检测培养的空肠组织中MPO活性及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适宜剂量的LrEVs不影响HD11细胞存活率;LrEVs可被HD11细胞有效内在化,并显着激活抗炎基因IL-10、TGF-β和促炎基因TNF-α、IL-1β的表达;LrEVs可显着抑制LPS激活的HD11细胞中NF-κB依赖性促炎基因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并增强抗炎基因IL-10和TGF-β的表达。与LrEVs预刺激的HD11细胞共培养后,LPS刺激肉鸡的脾脏淋巴细胞中抗炎基因IL-10和TGF-β的表达显着增加,且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CD25、CTLA-4和LAG-3的表达也显着增加,而Th1型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和Th17型代表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显着下降。PK和DR处理未能完全或大幅除去LrEVs中蛋白、DNA和RNA,但显着降低了它们的含量,这提示LrEVs携带的活性成分对外源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LPS刺激的空肠外植体中,与原生LrEVs相比,DR处理和PK处理显着降低LrEVs抑制促炎基因表达和增强抗炎基因表达的能力,表明这两种处理显着降低原生LrEVs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LrEVs可被鸡巨噬细胞内在化并诱导先天免疫反应,同时对LPS诱导鸡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LrEVs可通过巨噬细胞增强脾脏淋巴细胞介导的抗炎作用,进而发挥适应性抗炎免疫调控作用;囊泡蛋白和核酸均参与LrEVs介导的抗炎免疫调控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从鸡肠道中筛选出一株益生特性好、免疫活性强的益生菌L.reuteri BBC3,证实它可产生并分泌含有母细菌活性成分的胞外囊泡,并证明这些囊泡可重现该菌株对肉鸡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阐明它们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和增强脾脏淋巴细胞参与的抗炎反应而维持免疫稳态,且囊泡蛋白和核酸均参与LrEVs介导的免疫调控过程。这些结果为筛选鸡用益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明晰益生菌-宿主间交流通讯的潜在机制提供新见解。
王延臣[4](2020)在《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鞘翅目:天牛科)作为危害我国北方地区杨柳科植物的一种蛀干害虫,从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东北地区严重发生,导致很多杨树风倒、风折,直接损害杨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为了解决至今未发现可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天敌来实现对青杨脊虎天牛种群进行有效控制,只能靠化学防治救急这个科学问题,本文以白僵菌(Beauveria spp.)和天牛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穴甲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 6株白僵菌,研究其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高致病力的菌株,并对其最优培养条件、影响菌株致病力的因素、青杨脊虎天牛对其免疫反应和林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林间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这一气候特点对花绒寄甲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能力、体内生理变化、体内部分热激蛋白(HSP)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选用了 1株从青杨脊虎天牛成虫尸体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01)和4株从其他昆虫上分离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以及1株布氏白僵菌菌株,研究了它们对青杨脊虎天牛的致病力。结果表明:Bb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室内浸没法侵染后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6.96%,校正死亡率达到96.64%,致死中时LT50达到3.28 d。球孢白僵菌菌株CFCC83486与CFCC81428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也表现出了较强的致病力。因此认为,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为防治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最佳菌株。(2)通过5因素3水平培养条件正交试验筛选出了 Bb01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改良马丁培养基,菌落生长和菌株产孢的最适合培养温度为25℃,最适合的培养基pH应为5,添加的碳源、氮源与微量化合物分别为蔗糖、硫酸铵和硫酸铁(添加量与原固定培养基相同)。(3)研究了 6个温度梯度(24℃、25℃、26℃、27℃、28℃、29℃)、5个相对湿度梯度(95%、90%、85%、80%、75%)、4 个紫外线照射时间梯度(10 min、15min、20 min、25 min)、5种培养基所培养的Bb01菌株、三种诱导酶发酵液(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对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5℃时,相对湿度95%条件下,Bb01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死力达到最高。UV照射会影响Bb01菌株的致死力,照射10 min时Bb01菌株仍保留有着较强的致死力,达到73.33%。利用A1培养基所培养的Bb01菌株相较于其余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有着最强的致死力,在10 d时其累计死亡率达到98.33%。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致死力均有增效作用。添加三种发酵液处理组的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在侵染第10 d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100%;其中加入了脂肪酶发酵液的测试组的LT50最短,为2.36 d。认为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作为球孢白僵菌增效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4)研究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被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侵染后的13个时间点的总血细胞浓度与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的总血细胞浓度与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虫与成虫的血细胞浓度分别在侵染后36 h与48 h达到最高浓度,为3.53×107个/mL与3.63×107个/mL。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的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侵染后28 h与40 h达到最高,为5.1 U与4.4 U。认为青杨脊虎大牛幼虫与成虫被球孢臼僵菌Bb01菌株侵染后产生免疫反应。(5)利用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Bb01、CFCC83486、CFCC81428、加入了三种诱导酶发酵液(脂肪酶、几丁质酶、蛋白质酶)的Bb01菌株以及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虫卵于林间防治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与花绒寄甲虫卵的防效最好,效果分别达到74.97%与79.87%。因此建议林间首选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与花绒寄甲虫卵防治该害虫。三种诱导酶发酵液对Bb01菌株在林间的致病力均产生增效作用。其中诱导脂肪酶发酵液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3.33%。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可作为球孢白僵菌Bb01的增效剂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6)对花绒寄甲成虫进行低温诱导并通过设置5个温度梯度(0℃、-5℃、-10℃、-15℃、-20℃)对花绒寄甲成虫低温的存活能力进行研究。同时设置6个温度梯度(5℃、0℃、-5℃、-10℃、-15℃、-20℃)对花绒寄甲成虫体内生理变化研究发现:经低温诱导后的花绒寄甲成虫的过冷却点要低于室温培养保存的花绒寄甲成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1℃和-16.9℃。在试验设置的温度梯度中,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花绒寄甲成虫的存活能力也随之变弱,温度为-20℃时各观察时间点的存活率均为最低,但是经过低温诱导的花绒寄甲的成虫的存活率高于室温培养的花绒寄甲的存活率。表明低温诱导可以提升花绒寄甲的耐寒能力。当花绒寄甲受到低温胁迫时其成虫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增强的趋势;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随之增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呈现出先减弱随后增强的趋势。花绒寄甲成虫脂肪含量与体内水分含量都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在受到低温胁迫时,花绒寄甲体内启动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机制来维持新陈代谢。(7)对花绒寄甲体内的Beta-actin基因和热激蛋白HSP90、HSP70基因采用RACE技术进行了克隆并得到了 HSP90、HSP70、Beta-actin基因全长和HSP60保守序列。同时对经过低温处理后的花绒寄甲成虫体内HSP90、HSP70、HSP60和sHSP20.99的表达量进行了 qRT-PCR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下HSP90、HSP70、HSP60均呈现出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HSP20.99则呈现出随着温度的降低其表达量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受到低温胁迫时,花绒寄甲通过调节体内热激蛋白的表达量来维持体内蛋白质的正常结构,防止其发生变性,从而帮助维持体内的正常新陈代谢与生长。
唐柯楠[5](2020)在《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文中认为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环境、稳定瘤胃pH、维护瘤胃厌氧环境等作用,对维持反刍动物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酵母菌菌株大多分离自自然环境,这可能是关于酵母菌对瘤胃发酵影响研究报道不一致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从瘤胃液分离酵母菌,并测定酵母菌的活性,为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本试验内容包括:(1)从奶牛瘤胃液分离、筛选和鉴定疑似的酵母菌;(2)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1)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本试验拟分离筛选耐酸能力和耗氧能力强的瘤胃源酵母菌。试验将奶牛瘤胃液作为菌源,采用涂布划线分离法得到12株疑似酵母菌株。利用不同pH的麦芽汁培养基培养初步筛选得到了6株(分别记为菌1、菌2、菌3、菌4、菌5和菌6)可正常生长的疑似酵母菌株;进一步利用不同O2含量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株耐酸能力和耗氧能力都相对较强的疑似酵母菌菌株(菌4和菌5)。ITS分子鉴定试验表明,上述分离筛选得到的2株瘤胃源酵母菌均为Candida属假丝酵母菌。(2)在不同pH和有氧条件下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本试验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2×3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设计,一个因素为发酵液pH(即pH5.8和pH6.5),另一个因素为酵母菌(3种处理包括对照组和2种添加瘤胃源酵母菌菌4和菌5组),每个处理5次重复。发酵底物为羊草和精料,酵母菌添加量为2×107CFU/m L培养液。第二部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共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厌氧组,+底物)、O2组(底物+O2)、2组酵母菌组(底物+酵母菌4,底物+酵母菌5)、2组酵母菌+O2组(底物+酵母菌4+O2,底物+酵母菌5+O2),O2添加量为1.5 m L空气(底物干物质的1%)。结果表明:pH对发酵液的产气量有显着影响,不同pH时菌4和菌5对产气量的影响有所不同,但在体外发酵4-48 h时,2株菌在pH5.8和pH6.5时均显着增大了产气量(P<0.05),并且菌4的发酵液产气量均显着高于菌5(P<0.05)。另外,pH对发酵液的NH3-N、MCP、乙酸、丙酸、总VFA及乳酸均有显着影响(P<0.05)。菌4和菌5在pH6.5时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显着高于pH5.8(P<0.05),丙酸浓度、NH3-N浓度和乳酸浓度均显着低于pH5.8(P<0.05)。MCP蛋白含量与NH3-N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与对照组相比,菌4和菌5在不同pH条件下都显着增加了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了乙酸丙酸比(P<0.05),除丙酸外菌4的作用效果优于菌5(P<0.05)。菌4和菌5在pH5.8时均显着提高了NH3-N浓度,降低了乳酸浓度(P<0.05),但二者的作用效果无差异(P<0.05)。pH6.5时发酵液内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显着高于pH5.8(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4和菌5均能显着增加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并且显着降低了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含量(P<0.05)。发酵48 h后O2组的产气量最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其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乙丙比升高。菌4+O2组和菌5+O2组的产气量较菌4组和菌5组降低而较O2组提高。菌4+O2和菌5+O2组较对照组和O2组均显着降低了牛链球菌和乳酸菌的丰度,提高了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P<0.05),且菌4+O2组和菌5+O2组与O2组相比提高了乙酸、乙丙比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以上结果说明氧气抑制了发酵,而添加酵母菌可缓解O2有害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添加菌4的效果优于菌5(P<0.05)。
陶新娉[6](2020)在《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小菜蛾是抗药性极强的世界性害虫,不仅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也是第一个报道对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产生田间抗性的昆虫,其高抗性给小菜蛾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昆虫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Bt抗性有关。我们前期研究已经发现小菜蛾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但关于小菜蛾肠道微生物与宿主Bt抗性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肠道微生物介导小菜蛾Bt抗性的效应,为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肠道细菌介导小菜蛾对Bt敏感性的变化。实验发现,无肠道菌3龄小菜蛾幼虫回复全部肠道细菌(常规饲养小菜蛾肠道内容物经LB培养基富集培养后的混合菌株)能够降低Bt8010的杀虫活性,且单菌株回复结果表明,不同肠道细菌介导小菜蛾Bt敏感性变化的效应不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IAE6(Sm PXG6)与Bt8010菌株共同作用可以提高Bt8010的杀虫速率,其与Bt8010存在协同效应,而肠杆菌Enterobacter sp.IAE5(Eb PXG5)则降低了小菜蛾对Bt8010的敏感性,其作用效果随Eb PXG5菌株浓度升高而提高,且Eb PXG5介导宿主Bt敏感性的变化与该菌株胞外分泌物和菌体内容物均无关。2、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肠杆菌Eb PXG5菌株对Bt8010菌株无抑制作用,但在肠道内环境中,Eb PXG5和Bt8010之间存在生态位竞争。平板培养分析发现,饲喂24 h Bt8010菌株的小菜蛾幼虫肠道中能够检测到Bt8010菌株,而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幼虫肠道内未检测到Bt8010;饲喂36 h后,Eb PXG5菌株+Bt8010菌株组小菜蛾幼虫肠道内Bt8010菌株数量远少于单独饲喂Bt8010菌株的处理组。在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饲喂48 h时后,Bt8010菌株处理组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检测到大量的Bt8010,但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血淋巴中未检测到Bt8010。上述结果提示,肠道细菌Eb PXG5降低了Bt8010在肠道内的定殖,减弱了Bt8010对肠道的破坏及其对小菜蛾血淋巴的入侵,Eb PXG5在保护小菜蛾,降低小菜蛾Bt敏感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3、为了进一步分析Eb 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不同细菌处理对小菜蛾中肠肠腔内壁影响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饲喂Eb PXG5菌株的小菜蛾肠腔内壁发现大量Eb PXG5菌株定殖,肠腔内壁较为健康,而单独饲喂Bt8010菌株小菜蛾的肠腔内壁则出现泡状膨胀、破裂,产生孔洞,且孔洞处观察到Bt8010菌株的存在,但同时饲喂Eb PXG5和Bt8010菌株的小菜蛾肠腔内壁并未发现泡状膨胀以及相应孔洞的产生,表明Eb PXG5菌株的存在能够减弱Bt8010对肠道内壁的破坏,对小菜蛾肠腔内壁起到保护作用。
王志昌[7](2019)在《基于组学技术研究肠道乳酸杆菌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仔猪早期断奶措施常伴随着严重的疾病,特别是腹泻。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维持宿主生理和代谢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灌服弗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frumenti)提高早期断奶仔猪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并提高了早期断奶仔猪对腹泻的耐受能力。但是早期断奶仔猪对L.frumenti的代谢响应仍不清楚。因此,我们通过肠道蛋白质组学和血清及肝脏代谢组学探究早期断奶仔猪对L.frumenti的代谢响应。本试验选用100头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5窝,每窝10头(公母各半)。出生仔猪于6日龄开始灌服。A组灌服2m L无菌PBS(对照组);B组灌服2m L L.frumenti(用无菌PBS稀释至1×108 CFU/m L,处理组)。每日灌服一次,连续灌服15日。仔猪于21日龄进行断奶。26日龄每窝随机选取一头称重、屠宰和采样。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试验一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响应L.frumenti的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明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营养物质代谢的调控机制。1.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到194个响应L.frumenti的表达差异蛋白,其中上调差异蛋白154个,下调差异蛋白40个。通过IPA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或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类;2.代谢通路分析发现早期断奶仔猪灌服L.frumenti激活肠道Nrf2介导的氧化应激响应;另外,L.frumenti激活谷胱甘肽在肠道中的生物合成,这些结果说明灌服L.frumenti缓解仔猪断奶应激,促进仔猪肠道健康;3.响应L.frumenti的差异蛋白富集到11个蛋白互作网络中,其中氨基酸代谢富集到“心血管疾病,器官损伤和异常,氨基酸代谢”网络中,主要与蛋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有关。脂质代谢富集到“脂质代谢,小分子生物化学,血液病”网络中,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试验二从代谢组角度分析灌服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和肝脏代谢的影响。1.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灌服L.frumenti明显改变早期断奶仔猪血清和肝脏代谢。其中血清差异代谢物100个,肝脏差异代谢物113个;灌服L.frumenti明显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2. 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灌服L.frumenti影响了断奶仔猪肠血清和肝脏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影响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在肝脏中主要影响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3. 在血清中,L.frumenti促进多种核苷酸及代谢中间产物浓度的升高,如鸟嘌呤核苷酸(GMP)、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尿嘧啶核苷酸(UMP)及它们的代谢终产物尿酸(Uric acid),说明L.frumenti促进断奶仔猪核苷酸的生物合成;4. 灌服L.frumenti提高了血清和肝脏脂肪酸β-氧化代谢产物的浓度,如乙酰肉碱、苯丙酰基甘氨酸、苯甲酰氨基酯酸、羟基丁酰肉碱(C4-OH)、己二酸、亚酸浓度都升高,说明L.frumenti促进断奶仔猪脂肪酸β-氧化,为断奶仔猪提供能量。综上所述,L.frumenti调节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物质代谢,主要涉及氨基酸和脂质代谢。L.frumenti通过调节肝脏脂肪酸β-氧化为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提供能量。
文敏[8](2019)在《锌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锌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对动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锌与动物肠道健康息息相关,缺锌导致动物肠道形态损伤,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而补充锌能够通过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降低病原刺激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增强。我国是全球肉鸭养殖第一大国,如何在全面禁抗的行业背景下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改善肉鸭生长性能,维持肉鸭健康状况是动物营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现有关于锌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研究较少,更鲜见锌对肉鸭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报道,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三个试验去考察生理及LPS应激条件下锌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结合体外培养的鸭原代肠上皮细胞模型研究锌调控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的可能途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试验一锌对肉鸭生长性能、肉质、肠道形态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影响本试验旨在考察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肉质、肠道形态发育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768只1日龄北京鸭雏鸭分配到6个处理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鸭。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锌水平(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5、30、60、120、240 mg/kg Zn)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5d,分为前期(1-14 d)和后期(15-35 d)两个阶段。结果如下:1)饲粮锌水平显着影响肉鸭生长性能。14和35d时,120、240 mg/kg锌处理组肉鸭体重、日增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前期和全期60 mg/kg以上锌处理组采食量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在试验后期和全期120、240 mg/kg锌处理组显着降低肉鸭的料肉比(P?0.05)。35 d时,120、240 mg/kg锌处理组较对照组和15 mg/kg锌处理组显着提高了肉鸭胴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P?0.05),但不同处理组的胴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2)饲粮锌水平对宰后45 min胸肌p H值无显着影响(P>0.05),120、240 mg/kg锌处理组较对照组显着提高了宰后24 h胸肌p H值(P?0.05)。120、240 mg/kg锌处理显着降低了宰后45 min、24 h胸肌亮度(P?0.05)。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红度、黄度均无显着影响(P>0.05)。120、240 mg/kg锌处理组较对照组和15 mg/kg处理组胸肌滴水损失、剪切力显着降低(P?0.05),肌间脂肪含量显着提高(P?0.05)。3)120、240 mg/kg锌处理组肉鸭胸肌中的抗氧化酶SOD、GPX、GR、CAT酶活力以及还原性GSH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120、240 mg/kg锌处理组较对照组和15 mg/kg锌处理组显着降低了胸肌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也表明饲粮中添加120、240 mg/kg的锌能够显着提高肉鸭胸肌中SOD、GPX、GR、CAT以及Nrf2基因的表达(P?0.05)。4)随着饲粮锌水平的升高,肉鸭各组织中锌含量随之提高。120、240 mg/kg锌处理组胸肌、血液中的锌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胫骨中的锌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15 mg/kg锌处理组(P?0.05)。5)在14和35 d时,120、240 mg/kg锌处理组空肠绒毛高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14 d时,120、240 mg/kg锌处理组空肠隐窝深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绒隐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6)在14和35 d时,120、240 mg/kg锌处理组空肠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DN-1、OCLD、ZO-1、ZO-3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对照组渗漏蛋白CLDN-2的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补充120、240 mg/kg的锌显着提高了14和35 d肉鸭空肠化学屏障相关基因MUC2和TFF2的表达(P?0.05),也提高了免疫屏障相关基因Ig A、p Ig R、LYZ、Av BD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补充锌显着提高肉鸭生长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和肉质,提高组织锌含量。肉鸭生产性能提高的原因可能是锌促进了肠道形态发育。饲粮中补充锌能够提高肉鸭肠道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折线回归分析,获得最佳1-35 d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的适宜锌添加水平分别为105.63、121.5 mg/kg。试验二锌对LPS应激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本试验旨在考察LPS应激条件下,锌对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选用480只1 d雄性北京鸭雏鸭,随机分配到6个处理中,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按照3×2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低锌、正常锌、高锌(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0、30、120 mg/kg Zn)3个锌水平以及LPS应激与否。在试验第15、17、19、21 d进行LPS腹腔注射,第21 d灌服FITC-D检测肠道通透性。试验结果如下:1)LPS应激显着降低了肉鸭21 d体重、应激期体增重和采食量(P?0.05)。高锌处理组能够显着提高肉鸭体重、应激期体增重(P?0.05)。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体重、应激期体增重具有交互作用,高锌处理能够缓解LPS应激引起21 d肉鸭体重降低(P?0.05),并有缓解体增重降低的趋势(P=0.057)。2)LPS应激能够显着降低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提高隐窝深度(P?0.05)。高锌处理能够显着提高肉鸭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并显着降低隐窝深度(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高锌处理能够显着提高LPS应激条件下的绒毛高度、绒隐比并降低绒隐窝深度(P?0.05)。3)LPS应激显着降低肉鸭空肠麦芽糖酶、AKP、Na+-K+-ATPase的活力(P?0.05),并显着提高空肠MUC2含量(P?0.05)。高锌处理显着提高肉鸭空肠AKP、Na+-K+-ATPase活力和MUC2含量(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空肠AKP、Na+-K+-ATPase有显着交互作用,补充锌能够缓解LPS引起的AKP活力下降(P?0.05)。4)LPS应激显着提高了肉鸭血清中肠道通透性标记分子的FITC-D和D-乳酸的浓度(P?0.05)。高锌处理显着降低了血清中FITC-D和D-乳酸的浓度(P?0.05)。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血清FITC-D和D-乳酸浓度具有显着交互作用,高锌处理能够缓解LPS引起的血清FITC-D和D-乳酸浓度提高(P?0.05)。5)LPS应激引起肉鸭空肠CLDN-1、ZO-1、ZO-3、EPCAM、JAM2 m RNA水平的显着降低,并显着提高CLDN-2、MLCK基因的表达(P?0.05)。补充锌显着提高空肠中紧密连接相关基因CLDN-1、OCLD、ZO-1、ZO-3的表达,降低了CLDN-2和MLCK的表达(P?0.05)。锌水平与LPS应激对空肠CLDN-1、ZO-1、MLCK的表达具有显着交互作用,补充锌能够缓解在LPS应激条件下鸭空肠CLDN-1表达的降低和MLCK表达的升高(P?0.05)。6)LPS应激显着提高了肉鸭空肠促炎因子IL-2、IL-6、IL-8、IL-10、INF-γ、TNF-α、TLR4、i NOS以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8的表达(P?0.05)。高锌处理显着降低了IL-2、IL-6、IL-8、TNF-α、TLR4、i NOS、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P?0.05),并提高了IL-10的表达(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空肠IL-2、IL-6、IL-8、IL-10、INF-γ、TNF-α、TLR4、i NOS及caspase-3、caspase-8等基因的表达具有显着交互作用。LPS应激条件下,高锌处理显着缓解了肉鸭空肠中IL-2、IL-6、IL-8、INF-α、TNF-α、TLR4、i NOS、caspase-3、caspase-8等基因的表达,并促进了IL-10基因的表达(P?0.05)。7)LPS应激显着降低了肉鸭空肠吸收型肠细胞标记分子AKP、Villin的m RNA水平(P?0.05);显着提高了分泌型细胞标记分子MUC2、LYZ、Sox9和干细胞标记分子Lgr5、Bmi1、Dll1、Tert的表达(P?0.05)。高锌处理显着提高了AKP、Villin、MUC2、LYZ、Sox9的m RNA水平(P?0.05)。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空肠AKP、Lgr5、MUC2、LYZ、Bmi1、Tert、β-catenin等基因的表达具有显着交互作用,LPS应激条件下,高锌处理显着提高了AKP、MUC2、LYZ、Sox9 m RNA的水平(P?0.05),减少了LPS应激条件下的Lgr5、Bmi1、Tert表达的增加(P?0.05)。结果表明,补充锌可能通过缓解LPS引起的肠道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LPS引起的肠道形态、消化酶活力、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从而提高LPS应激条件下的肉鸭生长性能。肠道上皮能够通过动员肠道干细胞向分泌型肠上皮细胞的分化,修复LPS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形态和肠道屏障功能损伤,锌能够维持肠道上皮结构和功能,减少LPS引起的肠道干细胞动员。试验三锌对LPS应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为了深入考察锌对肉鸭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拟通过酶消化法分离鸭原代肠道上皮细胞(duck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DIECs),对分离得到的鸭原代肠上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对其肠上皮细胞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鉴定,以期为后续试验提供研究模型。结果如下:1)鸭胚小肠组织块经胶原蛋白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Ⅱ消化,可以分离得到大量能够贴壁生长的细胞团。DIECs从细胞团上爬出贴壁生长,形成连接紧密、边界清晰、呈现“铺路石”样形态的单细胞层。细胞增殖实验表明,DIECs能进行有限的传代,但细胞中增殖活力随传代次数显着降低,并且细胞体积变大形状拉长。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紧密连接蛋白ZO-1、CLDN-1在DIECs细胞边界间表达,呈现典型的“蜂窝状”结构。扫描电镜下,观察DIECs顶膜上分布着大量的微绒毛;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之间形成完整的紧密连接和桥粒等结构。DIECs能够表达各种肠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通过流式细胞分析,90.3%的DIECs表达肠上皮细胞标记分子CK-18。3)DIECs具有AKP和Na+-K+-ATPase的活力,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接种于Transwell嵌套杯中的P1代DIECs所形成单细胞层,能表现出较大的跨膜电阻(≈4000?/cm2)。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了较纯的鸭原代肠上皮细胞,DIECs具有典型的肠上皮细胞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能够表达肠道上皮细胞标记分子,具备一定的消化酶活力和跨膜电阻等功能,上述特征表明DIECs可以作为研究模型用于后续研究。(二)锌对LPS应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实验旨在考察LPS应激条件下,不同锌水平对DIECs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以P1代DIECs为试验对象,采用3×2两因子随机试验设计,设置3个锌水平(缺锌(2μmol/L TPEN,锌离子螯合剂)、正常锌(对照)、高锌(20μmol/L Zn))以及20μg/m L LPS应激与否共六个处理。结果如下:1)锌水平处理24 h对DIECs跨膜电阻(TEER)有显着影响,缺锌组TEER值显着低于适宜锌和高锌组(P?0.05)。经LPS处理4 h后,DIECs TEER值显着降低(P?0.05)。锌水平与LPS处理对DIECs TEER值具有交互作用,补充锌能缓解LPS应激引起的TEER降低(P?0.05)。LPS处理8 h后,锌水平与LPS处理对DIECs TEER和FITC-D通透性具有显着交互作用,锌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LPS应激引起的TEER降低和FITC-D通透性增加,表现为低锌处理能加重LPS应激引起的DIECs TEER降低和FITC-D通透性增加,而高锌处理能够缓解LPS应激引起的TEER降低和FITC-D通透性增强(P?0.05)。2)LPS处理显着降低DIECs紧密连接蛋白CLDN-1、OCLD、ZO-1、ZO-3、EPCAM、JAM2等基因的表达(P?0.05),显着提高了CLDN-2、MLCK m RNA水平(P?0.05)。高锌处理显着提高了DIECs CLDN-1、OCLD、ZO-1、ZO-3、EPCAM、JAM2等基因的表达(P?0.05),显着降低了CLDN-2、MLCK基因的表达(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CLDN-1、OCLD、ZO-1、MLCK等基因的表达具有交互作用,高锌处理缓解了LPS应激条件下CLDN-1、OCLD、ZO-1表达的降低,并降低了MLCK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LPS能够显着降低CLDN-1、OCLD、ZO-1蛋白表达(P?0.05)。高水平的锌能够促进紧密连接蛋白CLDN-1、OCLD、ZO-1蛋白的表达(P?0.05)。锌和LPS应激对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具有显着交互作用,添加锌能够提升LPS引起的DIECs OCLD、ZO-1蛋白表达的降低(P?0.05)。3)LPS应激显着提高了DIECs促炎因子IL-2、IL-6、IL-8、INF-γ、TNF-α、TLR4和抗炎因子IL-10的基因表达(P?0.05)。高锌显着降低了IL-2、IL-6、IL-8、INF-γ、TNF-α、TLR4等基因的表达(P?0.05),显着提高了IL-10的表达(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IL-2、IL-10、INF-γ、TNF-α、TLR4的表达具有交互作用,高锌处理降低了LPS应激引起的IL-2、INF-γ、TNF-α、TLR4的表达升高(P?0.05),促进IL-10基因表达的提高(P?0.05)。4)LPS应激显着提高了DIECs caspase-3、caspase-8、BAX、A20、i NOS、MT m RNA水平(P?0.05)。锌水平提高显着降低了DIECs caspase-3、caspase-8、BAX、i NOS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增强了A20、MT等细胞保护基因的表达(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caspase-3、A20、i NOS、MT等基因的表达具有交互作用,锌水平的提高降低了LPS诱导的caspase-3、i NOS的表达,促进了LPS诱导的DIECs A20、MT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能够显着降低蛋白质合成调节分子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锌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DIECs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锌水平和LPS应激对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具有交互作用。补充锌可以缓解LPS应激条件下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的降低(P?0.05)。5)LPS处理显着降低了DIECs AKP、Na+-K+-ATPase的活力(P?0.05)。补充锌显着提高了DIECs AKP、Na+-K+-ATPase的活力(P?0.05)。锌水平与LPS处理对DIECs Na+-K+-ATPase酶活具有显着交互作用,高锌处理显着缓解了LPS应激DIECs引起的Na+-K+-ATPase活力降低(P?0.05),并有提高AKP酶活力的趋势(P=0.072)。结果表明,高锌处理减少了LPS引起炎症因子相关的表达,缓解了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保护基因的表达,促进了TOR的磷酸化水平,维持了DIECs的紧密连接蛋白m RNA与蛋白的表达,缓解LPS引起的DIECs屏障功能受损和通透性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补充锌能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提高消化酶活、增强肠道屏障功相关基因的表达。以生产性能为指标,1-35 d肉鸭饲粮适宜锌添加水平为121.5 mg/kg。饲粮中补充锌能够缓解LPS应激引起肉鸭生产性能降低和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锌缓解了LPS诱导炎性因子对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破坏,减少炎性因子引起的细胞凋亡,缓解肠道干细胞的动员。在鸭原代肠上皮细胞上的研究也证明,锌能够缓解LPS引起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减少LPS诱导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细胞保护基因的表达,维持TOR信号通路激活状态以及促进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合成。
徐同[9](2019)在《一株产纤维素酶瘤胃源微生物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山羊瘤胃内容物菌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T15进行了研究。本实验通过生理生化,形态结构和菌株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菌株T15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对菌株T15产酶特性和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T15经菌种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T15培养基成分优化后发现,最佳碳源和氮源为6 g/L的葡萄糖、5 g/L的牛肉膏;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Ca2+与的Mg2+对菌株产生纤维素酶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0.03 mol/L Ca2+时菌株T15酶活力提高效果明显,酶活力达到21.06 U/mL。以菌株T15培养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为基础,对温度、时间、初始pH和接种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培养条件优化,试验最优结果为,培养基初始pH为7,培养温度35℃,接种量9%,培养40 h,酶活力达到26.96 U/mL。由方差结果可知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影响依次增大。通过对菌株T15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中,得出菌株T15所产纤维素酶的酶促反应最适合pH大小为7,最适温度为45℃,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定浓度的Ca2+、Mg2+对菌株T15纤维素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
甄晓然[10](2019)在《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江苏株的分子分型及其拮抗菌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肝胰腺坏死合综合症(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AHPNS)是近年来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2009年以来,AHPNS使得亚洲对虾产量大幅下降,给亚洲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为主的对虾养殖业亦受到较大冲击。2013年,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lobal Aquaculture Alliance,GAA)发表声明,明确了AHPNS的病原体是副溶血弧菌。据报道,该病原菌通过效应蛋白PirA与PirB产生毒力,病虾消化器官颜色苍白,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发病13天内死亡率可达到100%。目前对于AHPNS的致病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见诸报道。本文通过分离得到了不同来源的凡纳滨对虾AHPNS致病菌,进行了分子分型,获得江苏地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通过致病性弧菌拮抗菌的筛选相关研究,为该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技术资料。20172018年间,江苏省沿海地区连云港、盐城和南通等市部分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凡纳滨对虾急性死亡,发病对虾呈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胰萎缩或肿涨,表现出AHPNS发病的典型症状。从上述数十家养殖场采集不同苗种来源、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发病特点以及不同养殖模式的健康和疑似患AHPNS的凡纳滨对虾,无菌解剖其肝胰腺,分离得到642株细菌,分别采用急性肝胰腺坏死合综合症致病性相关基因pirAvp引物AP3以及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确认并获得28株凡纳滨对虾AHPNS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根据不同的来源、模式等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分类。应用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对28株分离自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AHPNS发病个体肝胰腺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最终得到了副溶血弧菌的4个主要的PFGE簇(G 1-G4),24个谱型,带型间相似性达到86.1%-100%,表明各菌株亲源关系较近,PFGE的分型结果与样品来源的生长地点、养殖模式、发病症状、苗种来源、对虾生长阶段等具有相关性,说明在江苏省内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生已经存在流行趋势。4个不同PFGE聚类簇的谱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28株菌的来源、养殖模式、发病症状以及发病对虾不同生长阶段有关。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江苏省内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的PFGE数据资料,以便在预警防控过程中快速将不同发病样品或可疑对虾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PFGE谱带与本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根据同一来源对虾个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物质,在PFGE谱带中表现出相同的指纹图谱这一原理,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研究某疾病的传染源、流行范围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疾病的预警预控,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从江苏南部沿海滩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252株细菌,以14株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指示菌,初筛和复筛后,获得1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H 001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为普罗威登斯菌。利用普罗威登斯菌H 0011对凡纳滨对虾进行高密度胁迫安全性试验结果,试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对虾状态良好,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该菌株对凡纳滨对虾是安全的。菌株H 0011的发酵工艺结果,该菌最佳发酵生长条件为温度为30℃、盐度为10‰、pH为8、培养时间为20 h。本文首次对江苏地区不同苗种、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养殖模式、不同死亡特点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了AHPNS致病性弧菌收集及分子分型,认为江苏省内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已形成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江苏地区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资料;首次获得了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具有防控作用的高效拮抗作用菌,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生态营养饲料及其配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营养饲料及其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
1.2 家蚕中肠结构与功能 |
1.2.1 中肠的组织构造 |
1.2.2 中肠的功能 |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
1.3.1 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 |
1.3.2 转录组学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方法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信息检索网站及数据处理软件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分析 |
2.2.2 RNA-seq的验证试验方法 |
2.2.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肠液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
2.2.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学分析 |
3.1.1 产出统计与质量分析 |
3.1.2 效率统计 |
3.1.3 表达量分布 |
3.1.4 RNA-seq维恩图 |
3.1.5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
3.1.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KEGG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 |
3.1.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2 RNA-seq的验证分析 |
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
3.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
3.3.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3.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3.3.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 |
3.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1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存活率的影响 |
3.4.2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3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抗病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1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5.2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
3.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消化吸收及防御相关的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
3.6.1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蔗糖酶及麦芽糖酶活力的变化 |
3.6.2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肠液的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3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4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几丁质合成与降解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7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8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6.9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羧肽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
4 讨论 |
4.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的差异 |
4.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
4.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
4.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感染病原后中肠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4.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过程中中肠消化吸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及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蛋的残留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多西环素研究进展 |
1.2.1 多西环素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 |
1.2.2 多西环素的残留现状及危害 |
1.2.3 多西环素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4 多西环素的代谢残留消除研究 |
1.2.5 多西环素的药动学研究 |
1.3 替米考星研究进展 |
1.3.1 替米考星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 |
1.3.2 替米考星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3 替米考星的代谢及残留消除研究 |
1.3.4 替米考星的药动学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动物 |
2.5 残留消除试验设计 |
2.5.1 动物分组与采样 |
2.5.2 样品的制备 |
2.5.3 样品前处理 |
2.6 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在鸡蛋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
2.6.1 多西环素的色谱及质谱检测条件 |
2.6.2 替米考星的色谱及质谱检测条件 |
2.7 方法学考察 |
2.7.1 特异性和专一性 |
2.7.2 基质匹配标准曲线 |
2.7.3 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
2.7.4 稳定性考核 |
2.8 样品检测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西环素在鸡蛋中的方法学考核 |
3.1.1 最低检测限与最低定量限 |
3.1.2 特异性 |
3.1.3 标准曲线的确立 |
3.1.4 回收率和批间变异系数 |
3.1.5 稳定性结果 |
3.2 替米考星在鸡蛋中的方法学验证 |
3.2.1 最低检测限与最低定量限 |
3.2.2 特异性 |
3.2.3 标准曲线的确立 |
3.2.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2.5 稳定性结果 |
3.3 盐酸多西环素在鸡蛋的残留消除特征 |
3.4 替米考星在鸡蛋的残留消除试验结果 |
3.5 多西环素在鸡蛋中残留控制标准制订 |
3.6 替米考星在鸡蛋中残留控制标准制订 |
4 讨论 |
4.1 多西环素定量方法学优化 |
4.2 替米考星定量方法学优化 |
4.3 多西环素在鸡蛋的残留消除规律 |
4.4 替米考星在鸡蛋的残留消除规律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Ⅰ—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鸡蛋中多西环素含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附录Ⅲ—鸡蛋中替米考星含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附录Ⅳ-相关数据 |
(3)罗伊氏乳杆菌胞外囊泡介导肉鸡肠道炎症保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家禽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1.1 家禽肠道菌群 |
1.1.2 家禽肠道菌群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
1.1.3 家禽肠道菌群与日粮间的相互作用 |
1.2 益生菌及其作用机制 |
1.2.1 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及其替代物 |
1.2.2 饲用益生菌及其分类 |
1.2.3 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1.2.4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
1.3 罗伊氏乳杆菌及其益生特性 |
1.3.1 罗伊氏乳杆菌的系统发育与生态学 |
1.3.2 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机制 |
1.3.3 罗伊氏乳杆菌介导免疫耐受 |
1.4 细菌胞外囊泡概述 |
1.4.1 胞外囊泡(EVs)的定义 |
1.4.2 细菌胞外囊泡研究现状 |
1.4.3 细菌胞外囊泡的类型及形成机制 |
1.4.4 细菌胞外囊泡的分子组成 |
1.4.5 细菌胞外囊泡的功能 |
1.4.6 细菌囊泡的应用展望 |
1.5 共生菌/益生菌胞外囊泡研究进展 |
1.5.1 G~-益生菌胞外囊泡 |
1.5.2 G~+益生菌胞外囊泡 |
1.6 选题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鸡肠道高免疫活性罗伊氏乳杆菌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剂、试剂盒及培养基等 |
2.1.3 细胞与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鸡肠道L.reuteri菌株的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2 革兰氏染色鉴定 |
2.2.3 L.reuteri分离株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试验 |
2.2.4 L.reuteri分离株粘附性能评价 |
2.2.5 L.reuteri分离株的抑菌活性 |
2.2.6 L.reuteri分离株的免疫调节活性评价 |
2.2.7 RNA提取和q RT-PCR |
2.2.8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鸡肠道L.reuteri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2 L.reuteri分离株的革兰氏染色 |
2.3.3 L.reuteri分离株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能力 |
2.3.4 L.reuteri分离株对细胞的粘附能力 |
2.3.5 L.reuteri分离株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
2.3.6 L.reuteri分离株的免疫调节活性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L.reuteri BBC3 胞外囊泡(LrEVs)的分离与纯化及蛋白质组学解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试剂、试剂盒及培养基等 |
3.1.3 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
3.2 试验方法 |
3.2.1 L.reuteri BBC3 胞外囊泡(LrEVs)的分离 |
3.2.2 梯度密度离心法纯化LrEVs |
3.2.3 菌株及LrEVs的电镜检测 |
3.2.4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LrEVs粒径分布及浓度 |
3.2.5 LrEVs的蛋白定量 |
3.2.6 LrEVs中核酸分子的检测 |
3.2.7 蛋白组检测的样品制备与处理 |
3.2.8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 |
3.2.9 数据库搜索 |
3.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L.reuteri BBC3 的扫描电镜鉴定 |
3.3.2 L.reuteri BBC3 胞外囊泡(LrEVs)的分离与纯化 |
3.3.3 LrEVs的电镜检测 |
3.3.4 LrEVs的浓度及粒径分布 |
3.3.5 LrEVs蛋白与核酸定量 |
3.3.6 蛋白质控与鉴定总览 |
3.3.7 亚细胞结构定位分类 |
3.3.8 蛋白功能分类 |
3.3.9 几种特殊蛋白功能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LrEVs对脂多糖诱导肉鸡肠道炎症的保护效果 |
4.1 试验材料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剂、试剂盒及培养基等 |
4.1.3 菌株 |
4.1.4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4.2 试验方法 |
4.2.1 L.reuteri BBC3 的培养及处理 |
4.2.2 LrEVs的制备及处理 |
4.2.3 动物试验设计 |
4.2.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2.5 生产性能 |
4.2.6 肠道形态学分析 |
4.2.7 RNA提取及qRT-PCR |
4.2.8 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 |
4.2.9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LrEVs对 LPS刺激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2 LrEVs减轻LPS刺激造成的肉仔鸡肠道损伤 |
4.3.3 LrEVs降低LPS刺激肉仔鸡的空肠组织中MPO活性 |
4.3.4 LrEVs抑制LPS刺激肉仔鸡的空肠粘膜中促炎基因的表达 |
4.3.5 LrEVs增强LPS刺激肉仔鸡的空肠粘膜中抗炎基因的表达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LrEVs介导炎症保护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仪器设备 |
5.1.2 试剂、试剂盒及培养基等 |
5.1.3 菌株与细胞 |
5.1.4 试验动物 |
5.2 试验方法 |
5.2.1 LrEVs的制备及其荧光标记 |
5.2.2 HD11 巨噬细胞摄取LrEVs试验 |
5.2.3 LrEVs与 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共培养试验 |
5.2.4 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处理 |
5.2.5 LrEVs预刺激HD11 细胞 |
5.2.6 体外巨噬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共培养试验 |
5.2.7 LrEVs的酶处理 |
5.2.8 空肠组织培养 |
5.2.9 LrEVs与空肠外植体共培养试验 |
5.2.10 细胞存活率测定 |
5.2.11 核转录因子NF-κBp65活性测定 |
5.2.12 MPO活性测定 |
5.2.13 细胞总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
5.2.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3 结果 |
5.3.1 LrEVs可有效被HD11 细胞内在化 |
5.3.2 LrEVs对 HD11 细胞活性的影响 |
5.3.3 LrEVs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促炎基因的表达 |
5.3.4 LrEVs增强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抗炎基因的表达 |
5.3.5 LrEVs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NF-κB p65 的活性 |
5.3.6 LrEVs可通过巨噬细胞抑制脾脏淋巴细胞中促炎基因的表达 |
5.3.7 LrEVs可通过巨噬细胞增强脾脏淋巴细胞中抗炎基因的表达 |
5.3.8 LrEVs可通过巨噬细胞增强脾脏淋巴细胞中免疫抑制基因的表达 |
5.3.9 LrEVs的酶处理效果 |
5.3.10 酶处理对LrEVs调节MPO活性的影响 |
5.3.11 酶处理对LrEVs调节促炎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12 酶处理对LrEVs调节抗炎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杨脊虎天牛的分布 |
1.1.2 青杨脊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
1.1.3 青杨脊虎天牛寄主范围与危害性 |
1.1.4 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方法 |
1.1.5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1.6 天敌昆虫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青杨脊虎天牛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1.4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的生物测定 |
2.1.5 高致病力菌株致死中浓度(LC_(50))的确定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
2.2.2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死中时(LT_(50)) |
2.2.3 不同浓度下高致病力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与致死中浓度(LC_(50))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球孢白僵菌Bb01培养条件的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球孢白僵菌菌株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培养基质对菌落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培养条件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孢量的影响 |
3.3.4 优化前与优化后5种培养基菌落直径与产孢量的比较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环境因素与诱导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球孢白僵菌Bb01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
4.1.3 诱导酶发酵液的制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环境温度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2.2 环境相对湿度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2.3 紫外线(UV)照射时间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2.4 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2.5 诱导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侵染的免疫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成虫血淋巴细胞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
5.1.2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成虫酚氧化酶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
5.2.2 青杨脊虎天牛成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
5.2.3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
5.2.4 青杨脊虎天牛成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及花绒寄甲的林间防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供试样地 |
6.1.3 试验方法 |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高致病力白僵菌对青杨脊虎天牛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
6.2.2 花绒寄甲成虫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
6.2.3 花绒寄甲虫卵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花绒寄甲在低温下的存活能力与生理变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花绒寄甲过冷却点的测定 |
7.2.2 花绒寄甲低温存活能力测定 |
7.2.3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测定 |
7.2.4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7.2.5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 |
7.2.6 花绒寄甲成虫低温胁迫后含水量的变化 |
7.2.7 花绒寄甲成虫低温胁迫后体内总脂肪含量的变化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花绒寄甲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冷胁迫后的表达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花绒寄甲 |
8.1.2 花绒寄甲mRNA的提取 |
8.1.3 花绒寄甲mRNA的电泳检测 |
8.1.4 mR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8.1.5 花绒寄甲HSP90、HSP70、HSP60与Beta-acting基因的克隆 |
8.1.6 基因全长的克隆 |
8.1.7 冷胁迫下HSP90、HSP70、HSP60、sHSP20.99的表达 |
8.1.8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花绒寄甲mRNA的提取 |
8.2.2 花绒寄甲HSP90基因的克隆 |
8.2.3 花绒寄甲HSP70基因的克隆 |
8.2.4 花绒寄甲Beta-actin基因的克隆 |
8.2.5 花绒寄甲HSP60基因的克隆 |
8.2.6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90的表达 |
8.2.7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70的表达 |
8.2.8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60的表达 |
8.2.9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sHSP20.99的表达 |
8.3 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酵母菌的介绍 |
1.2 酵母菌对反刍动物的作用 |
1.2.1 酵母菌的作用机制 |
1.2.2 酵母菌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1.2.3 酵母菌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1.2.4 酵母菌对瘤胃内氧气的影响 |
1.3 影响酵母菌作用的因素 |
1.3.1 酵母菌 |
1.3.2 饲粮 |
1.3.3 其他因素 |
1.4 酵母菌在反刍动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1 用于反刍动物的酵母菌筛选 |
1.4.2 酵母菌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4.3 酵母菌对反刍动物免疫能力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
2.1.1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配制 |
2.1.2 仪器和设备 |
2.1.3 样品采集和酵母菌的分离 |
2.1.4 酵母菌的筛选 |
2.1.5 酵母菌的鉴定 |
2.2 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影响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瘤胃液供体动物 |
2.2.3 体外发酵液的配制 |
2.2.4 试验设备 |
2.2.5 试验设计 |
2.2.6 体外发酵 |
2.2.7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瘤胃源酵母菌 |
3.1.1 瘤胃源酵母菌的特性 |
3.1.2 菌株DNA序列 |
3.2 不同pH下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 |
3.2.1 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
3.2.2 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 |
3.2.3 瘤胃源酵母菌对发酵液中几种瘤胃细菌的影响 |
3.3 有氧条件下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的影响 |
3.3.1 有氧条件下瘤胃源酵母菌对产气量的影响 |
3.3.2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对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 |
3.3.3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对发酵液中几种细菌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4.2 瘤胃源酵母菌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
4.2.1 瘤胃源酵母菌对产气量、pH、VFA和乳酸的影响 |
4.2.2 瘤胃源酵母菌对NH_3-N和 MCP的影响 |
4.2.3 瘤胃源酵母菌对几种瘤胃细菌的影响 |
4.3 有氧条件下添加瘤胃源酵母菌对体外发酵和几种细菌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菜蛾简介 |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介 |
1.3 昆虫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1.3.1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
1.3.2 昆虫肠道微生物与化学农药抗性 |
1.3.3 昆虫肠道微生物与Bt抗性 |
1.4 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效应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实验方法 |
2.2.1 饲料中防腐剂浓度对实验菌株的影响 |
2.2.2 肠道无菌小菜蛾品系的构建 |
2.2.3 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4 不同种肠道回复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5 不同浓度Eb PXG5 菌株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6 Eb PXG5 菌株上清与菌体破碎液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2.7 体外分析肠道细菌对Bt8010的生长抑制作用 |
2.2.8 构建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EGFP-p ET28a-Eb PXG5 工程菌株 |
2.2.9 MYP平板制备 |
2.2.10 Eb PXG5对Bt8010 在小菜蛾肠道中生长繁殖的影响 |
2.2.11 Eb PXG5对Bt8010 在小菜蛾血浆中增殖的影响 |
2.2.12 Eb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饲料中防腐剂对实验菌株的抑制作用 |
2.3.2 肠道无菌小菜蛾的验证 |
2.3.3 肠道富集菌群及单一Eb PXG5 菌株降低小菜蛾的Bt敏感性 |
2.3.4 肠道细菌Sm PXG6 提高小菜蛾的Bt敏感性 |
2.3.5 Eb PXG5 菌株上清与菌体破碎液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3.6 不同浓度Eb PXG5 菌株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 |
2.3.7 肠道细菌对Bt8010的体外抑制效应 |
2.3.8 Eb PXG5 影响Bt8010 在小菜蛾肠道中的增殖 |
2.3.9 Eb PXG5 影响Bt8010 在小菜蛾血淋巴中的丰度 |
2.3.10 EbPXG5对小菜蛾肠道的保护作用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Bt毒素蛋白表达及其功能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及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 实验方法 |
3.2.1 Bt8010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
3.2.2 Bt毒素蛋白目的基因克隆及测序 |
3.2.3 菌液PCR筛选阳性克隆 |
3.2.4 Bt毒素基因添加酶切位点片段的制备及双酶切 |
3.2.5 Bt毒素基因与表达载体p ET28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 |
3.2.6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
3.2.7 原核表达及超声破碎 |
3.2.8 SDS-PAGE电泳验证 |
3.2.9 Western blot验证 |
3.2.10 Bt毒素蛋白纯化 |
3.2.11 Bt毒素蛋白浓缩及浓度测定 |
3.2.12 Bt毒素蛋白功能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Bt8010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3.3.2 Bt毒素基因的克隆 |
3.3.3 重组质粒制备及鉴定 |
3.3.4 Bt毒素蛋白表达验证 |
3.3.5 Bt毒素蛋白纯化及功能验证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组学技术研究肠道乳酸杆菌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仔猪早期断奶措施的研究进展 |
1.1 仔猪早期断奶措施 |
1.1.1 仔猪早期断奶措施对仔猪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
1.1.2 仔猪早期断奶措施对仔猪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1.3 仔猪早期断奶措施对仔猪免疫的影响 |
1.2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措施 |
1.2.1 酶制剂 |
1.2.2 益生菌 |
1.2.3 谷氨酰胺 |
1.2.4 酸化剂 |
1.2.5 抗菌肽 |
2 益生菌的研究及应用 |
2.1 肠道微生物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影响 |
2.2 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2.2.1 肠道微生物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2.2.2 肠道微生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2.2.3 肠道微生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研究灌服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1.3 主要缓冲液及其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分组 |
2.2.2 样品采集 |
2.2.3 肠上皮细胞样品采集与制备 |
2.2.4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2.2.5 蛋白质浓度的BSA测定 |
2.2.6 SDS电泳 |
2.2.7 蛋白质样品的组学分析 |
2.2.8 蛋白质谱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9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灌服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蛋白质组学显着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
3.3 显着差异蛋白质亚细胞定位 |
3.4 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
3.5 差异蛋白质的GO分析 |
3.6 差异蛋白质的代谢通路分析 |
3.7 差异蛋白质的网络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代谢组学研究灌服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和肝脏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1.3 主要缓冲液及其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分组 |
2.2.2 样品采集 |
2.2.3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2.2.4 代谢物样品的提取 |
2.2.5 色谱和质谱检测条件 |
2.2.6 质谱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清和肝脏代谢物的鉴定 |
3.2 血清和肝脏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3 血清和肝脏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3.4 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的影响 |
3.5 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共同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
3.6 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核苷酸代谢的影响 |
3.7 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肝脏脂肪酸β-氧化的影响 |
4 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锌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锌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2 肠道发育在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3 肠道上皮细胞组成 |
4 肠道屏障功能及其对动物健康的重要意义 |
5 紧密连接与肠道屏障功能 |
5.1 肠道紧密连接的结构及其调节 |
5.2 炎性条件下细胞因子调节紧密连接的作用途径 |
5.3 肠道通透性的检测方法 |
5.4 LPS诱导肠道炎症、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的相关条件 |
6 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的稳态调节 |
6.1 Lgr5 标记CBCs肠道干细胞 |
6.2 肠道储备干细胞 |
7 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重要作用 |
7.1 锌对家禽肠道形态功能的影响 |
7.2 锌对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作用 |
7.3 锌对紧密连接的影响 |
7.4 锌影响TJ的可能作用途径 |
8 原代肠上皮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 |
9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锌对肉鸭生长性能、肉质、肠道形态及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
2.2 试验饲粮 |
2.3 测定指标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胴体性状的影响 |
3.3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肉质的影响 |
3.4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5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组织锌沉积的影响 |
3.7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
3.8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 |
4.2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肉质的影响 |
4.3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胸肌抗氧化酶的影响 |
4.4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组织锌沉积的影响 |
4.5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肠道形态的影响 |
4.6 饲粮锌水平对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二 饲粮锌水平对LPS应激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试验饲粮 |
2.2 试验试剂 |
2.3 LPS应激及采样程序 |
2.4 指标测定 |
2.5 试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形态的影响 |
3.3 饲粮锌水平和 LPS 应激对肉鸭肠道消化相关酶活力及 MUC2 含量的影响 |
3.4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3.5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7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形态和消化酶活的影响 |
4.3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4.4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饲粮锌水平和LPS应激对肉鸭肠道炎性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6 饲粮锌水平和 LPS 应激对肉鸭肠道干细胞及其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三 锌对LPS应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试验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5 鸭原代肠细胞的分离培养步骤 |
2.6 指标测定 |
3 结果 |
3.1 鸭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细胞形态 |
3.2 细胞生长曲线 |
3.3 免疫荧光 |
3.4 碱性磷酸酶 |
3.5 电镜检测 |
3.6 特异性基因表达分析 |
3.7 流式细胞分析 |
3.8 消化酶活 |
3.9 跨膜电阻 |
4 讨论 |
4.1 鸭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4.2 鸭肠道上皮细胞的鉴定 |
4.3 鸭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特征 |
5 小结 |
(二)锌对LPS应激鸭原代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主要试剂 |
2.3 试剂的配制 |
2.4 锌、锌离子螯合剂(TPEN)、LPS试验浓度的确定 |
2.5 试验设计 |
2.6 指标测定 |
2.7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适宜处理剂量的摸索 |
3.2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物理屏障的影响 |
3.3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消化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物理屏障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4.2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影响 |
4.3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
4.4 锌水平对LPS应激DIECs消化酶的影响 |
5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全文总结与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一株产纤维素酶瘤胃源微生物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的概述 |
1.1.1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 |
1.1.2 纤维素资源 |
1.1.3 纤维素资源的利用 |
1.2 纤维素酶 |
1.2.1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 |
1.2.2 纤维素酶的来源 |
1.2.3 |
1.2.3.1 真菌类 |
1.2.3.2 细菌类 |
1.2.3.3 放线菌类 |
1.2.4 纤维素酶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3 反刍动物及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
1.3.1 瘤胃及瘤胃微生物 |
1.3.2 瘤胃内环境 |
1.4 酶制剂 |
1.4.1 酶制剂与饲料工业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1.4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
2.1.5 培养基及其配制 |
2.1.5.1 培养基配制的主要流程 |
2.1.5.2 培养基的配制 |
2.1.5.3 培养基的灭菌 |
2.2 实验原理及其方法 |
2.2.1 酶活力测定 |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
2.2.3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公式 |
2.3 菌种鉴定 |
2.3.1 菌株T15 生理生化鉴定 |
2.3.1.1 葡萄糖类发酵实验 |
2.3.1.2 MR实验 |
2.3.1.3 大分子物质代谢实验 |
2.3.1.4 柠檬酸盐利用实验 |
2.3.1.5 革兰氏染色 |
2.3.2 微生物菌落形态结构观察 |
2.3.3 菌体形态观察 |
2.3.3.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3.3.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2.3.4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菌株T15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4.1 菌种活化 |
2.4.2 流程与方法 |
2.5 产酶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2.5.1 粗酶液的制备 |
2.5.2 碳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2.5.3 氮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2.5.4 金属离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2.6 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 |
2.6.1 培养温度 |
2.6.2 培养时间 |
2.6.3 培养基初始pH |
2.6.4 接种量 |
2.7 正交试验优化 |
2.8 菌株T15 的产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8.1 pH对菌株T15 所产纤维素酶酶促反应影响 |
2.8.2 温度对菌株T15 所产纤维素酶酶促反应影响 |
2.8.3 金属离子对菌株T15 所产纤维素酶酶促反应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生物学鉴定结果 |
3.1.1 菌落形态 |
3.1.2 菌体形态观察 |
3.1.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2.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3.1.3 菌株T15 生理生化鉴定 |
3.1.4 菌株T1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5 菌株T1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2 菌株T15 生长曲线 |
3.3 菌株T15 发酵培养条件单因素优化 |
3.3.1 碳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氮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金属离子对产酶活的影响 |
3.3.4 培养温度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培养时间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3.6 发酵初始pH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3.7 接种量对产酶活性的影响 |
3.4 培养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
3.5 纤维素酶学性质研究 |
3.5.1 纤维素酶促反应最适pH |
3.5.2 菌株纤维素酶促反应最适温度 |
3.5.3 几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菌株T15 产纤维素酶的酶活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江苏株的分子分型及其拮抗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分子分型技术 |
1.1.1 质粒酶谱分型法 |
1.1.2 DNA限制性内切酶法 |
1.1.3 核糖体分型(Ribotyping) |
1.1.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 |
1.1.5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片段(RAPD) |
1.1.6 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Rep-PCR) |
1.1.7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
1.1.8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
1.2 微生物防治对虾病害的研究进展 |
1.2.1 分泌抗菌物质 |
1.2.2 微生物改变对虾体内外环境 |
1.2.2.1 微生物作为水质改良剂 |
1.2.2.2 微生物调节对虾体内微生态平衡 |
1.2.3 提高对虾免疫力 |
1.2.4 营养争夺 |
1.2.5 展望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AHPNS致死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2.1.3 主要器材及设备 |
2.1.4 主要试剂 |
2.1.5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2.1.6 AHPNS病原菌的确认及鉴定 |
2.2 结果 |
2.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2.2.2 AHPNS病原菌的确认及鉴定 |
2.3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AHPNS副溶血弧菌的PFGE分子分型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1 实验所用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培养 |
3.2.2 胶块的制备 |
3.2.3 细胞的裂解 |
3.2.4 洗胶块 |
3.2.5 胶块内DNA的酶切 |
3.2.6 制胶和加样 |
3.2.7 电泳 |
3.2.8 获取图像 |
3.2.9 数据的分析 |
3.3 结果 |
3.3.1 28株副溶血弧菌的PFGE分子分型结果 |
3.3.2 28株副溶血弧菌PFGE簇不同地点的分布 |
3.3.3 28株副溶血弧菌PFGE簇不同生长时期的分布 |
3.3.4 28株副溶血弧菌PFGE簇不同养殖模式的分布 |
3.3.5 28株副溶血弧菌PFGE簇不同发病特点的分布 |
3.3.6 28株副溶血弧菌PFGE簇不同苗种分布 |
3.4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对虾致病性弧菌拮抗菌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所用仪器及设备 |
4.1.3 主要生化试剂 |
4.1.4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置 |
4.1.5 实验方法 |
4.1.5.1 拮抗菌分离与筛选 |
4.1.5.2 菌株鉴定 |
4.1.5.3 菌株安全性试验 |
4.1.5.4 菌株生长特性 |
4.1.6 结果 |
4.1.6.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 |
4.1.6.2 菌株鉴定 |
4.1.6.2.1 菌株的形态特征 |
4.1.6.2.2 生理生化结果 |
4.1.6.2.3 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1.6.3 安全性实验 |
4.1.6.4 菌株的生长特性 |
4.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生态营养饲料及其配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 韩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及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鸡蛋的残留消除研究[D]. 欧亚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罗伊氏乳杆菌胞外囊泡介导肉鸡肠道炎症保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D]. 胡如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D]. 王延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瘤胃源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D]. 唐柯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肠道细菌对小菜蛾Bt敏感性的影响[D]. 陶新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基于组学技术研究肠道乳酸杆菌L.frumenti对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D]. 王志昌.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8]锌对肉鸭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机制[D]. 文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9]一株产纤维素酶瘤胃源微生物特性的研究[D]. 徐同.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10]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弧菌江苏株的分子分型及其拮抗菌筛选[D]. 甄晓然.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