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国资本互动行为的博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明[1](2018)在《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环境管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禀赋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传统的“高污染、高投入、高能耗”的“三高”产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稳定。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政府不断加大环境管制力度,但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的存在,各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存在着严重的策略互动行为,造成区域间环境管制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为产业的区际转移创造了客观条件。近年来,产业区际转移现象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污染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尤其是那些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东部地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重,促使其不得不提高环境管制强度,来倒逼污染产业转型升级或者转出。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环境压力相对较小,再加上基础设施条件差,各地区为了招商引资以促进GDP的增长,必然会选择不断降低环境管制水平以吸引东部地区的污染产业资本流入本地区。从长期来看,这种产业转移现象不仅会恶化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对生态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环境管制这一政策工具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避免各地方政府陷入环境管制竞争的“囚徒困境”,防止中西部地区走东部地区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所在。而现有文献研究并没有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分权体制,未能将各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行为内生化,从而深入剖析“污染天堂”的根源;且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对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环境管制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传导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且较少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这种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地方政府竞争为研究视角,以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环境管制—产业转移”的传导机制后,提出本文的待检验假说,并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对环境管制影响产业转移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经验考察分析了产业区际转移的时空演变特征事实与各地区环境管制现状。在此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先通过选取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清洁生产型产业转移指标,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环境管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然后,对于地方政府间是否存在着为了吸引产业资本流入而进行的环境管制竞争的策略互动行为进行检验。最后,根据全文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管制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环境管制强度低于东部地区。从产业空间转移特征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的产值增速和企业数量的增长速率明显要高于东部地区,而清洁生产型产业在东部地区的产值增速要显着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企业增长速率则表现出东中部地区的增速显着高于西部地区。(2)环境管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与产业类型有关系。具体表现为,就污染密集型产业来看,无论是哪种环境管制方式,均对它们的转移行为产生显着的负影响,也即它们由环境管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向环境管制水平较低的地区流入,这也证实了“污染天堂”假说。对于清洁生产型产业来说,无论是哪种环境管制方式,均对它的转移行为有较为明显的正影响,也即该类产业由环境管制强度较低的地区流向环境管制强度较高的地区,这也证实了“污染光晕”假说。(3)我国各地区间的确存在着环境管制竞争的策略互动,这种互动策略采取的是相互模仿和攀比的趋同性策略;各地方政府间存在着为了吸引产业资本投资而互相降低环境管制水平的竞次现象,即环境管制的“竞相到底”。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引导环境管制良性竞争,增加环境管理集权;第二,设置有梯度的环境管制标准,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第三,推动地方政府互相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第四,增大企业科研创新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变。
赵立军[2](2016)在《农业国际投资规则演进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粮食危机之后掀起的跨国农业投资热潮给全球粮食安全、减贫及农村发展等领域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影响。在发达国家和民间团体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加快制定农业领域的国际规则来约束和管理农业国际投资行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对外投资加速发展阶段,对国际投资规则的体系和机理不熟悉,相关规则制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中国声音,导致中国企业在国外开展农业投资遭遇更多更复杂的阻力,既面临经济和法律风险,也承受负面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压力。深入分析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价值取向、法理依据和技术体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谈判磋商进程,妥善维护中国发展空间和环境,对促进中国现阶段和未来更好地开展对外农业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国际农业投资规则演进及其应对策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利益等理论为基础,引入双层博弈、Logistic等模型方法,解析了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构成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了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磋商与谈判过程,继而在分析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与投资意愿、中国农业国际投资环境与规则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农业投资规则制定的具体策略与途径。本文深入研究了国际农业投资规则体系构成、利益博弈与中国应对策略,是对中国外交由问题导向向话语权导向的直接响应,也是对既有研究侧重关注农业“走出去”的一种发展,同时还可为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解析了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构成体系及其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国际农业投资规则体系分为四个层面,包括构成国际规则体系基础的各国法律制度、双边涉农投资条约和协定、区域层面涉农国际投资法规、多边涉农投资国际规则。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外部投资需求迫切,跨国投资引发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利益重新分配,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国际农业投资规则日趋复杂和严格,呈现条款法制化、覆盖全面化、投资自由化等趋势,这些规则对农业国际投资行为产生了十分直接和关键的影响。(2)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和多边农业投资规则谈判进程为例,探讨了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磋商与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农业投资国际规则通常遵循酝酿、授权、磋商、批准、实施等一系列程序,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各方博弈的焦点,各方国内及国外不同利益集团的相互竞争与合作,通过多方参与的双层博弈以实现更多收益。中国现已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方,中国在参与规则制定中的立场复杂,既需考虑吸引外资,同时又要考虑保护国内农业产业免受冲击,维护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竞争力,还要积极争取对外投资的利益和空间,寻求有利的国际投资环境。(3)分析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特征、投资意愿与投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全方位对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但目前投资情况差异较大,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对外农业投资水平和效益仍需进一步提升。对中国企业开展农业国际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业企业、非央企类企业、成立时间较晚的企业等投资意愿较强,而是否龙头企业、企业注册类型、企业规模、境外企业类别对投资意愿的影响不显着。典型案例分析表明,能够主动适应国际规则的中国企业在外运营良好,而不少企业遭受较大的规则困境。(4)探讨了中国参与农业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利益目标和实现途径。为维护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利益和环境,中国政府应当更积极、更高效地参与相关国际农业投资规则谈判,特别是按照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双层博弈方法,努力扩大与对方博弈的获胜集合,在合理空间内最大程度实现国家利益,并引导企业规范海外农业投资经营,加强对企业的投资指导和服务保障。通过对中国企业运用规则开展对外农业投资的战略分析,当前国际投资约束加大、标准提高,中国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开展投资能力较弱,总体上应采取扭转型策略,以扭转劣势、抓住机遇为基本出发点,加强优势、控制风险,从而提升农业对外投资水平。
霍忻[3](2016)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深入,国际生产与分工逐步活跃与专业化,生产链条涵盖了要素禀赋不同和比较优势各异的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跨国资源整合和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资源互补性和经济发展联动性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日渐密切和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格局初现端倪,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全面发展。在如今高度开放、自由和密切关联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外部资源的获取、吸收和利用,仅仅依靠国内要素资源尚不能构成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有效带动,综合利用国内外生产要素,实现稀缺和战略性资源的跨国际转移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经济、优化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新兴且重要的国际要素资源转移路径,对外直接投资有效连接了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促进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动、全球共享和优化配置,形成了对母国国内经济发展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并在转移落后产业、优化母国产业和经济结构以及释放经济发展潜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着的重要作用,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演变趋势、母国经济发展走势以及产业结构演化进程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领域改革成效逐步释放,改革红利日臻凸显,经济结构稳步调整,产业结构日渐优化,一大批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日崛起,产业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带动了国内经济领域其它方面的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规模总量和质量水平的同步提升,特别是“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入世”的客观实际更是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诸多国内经营企业纷纷开始跨越国门,开展面向全球市场的海外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和合作,在世界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强筋健骨。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和升级换代,这其中暗含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有效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其中间环节又是怎样?这些理论问题至今未曾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然成为当下国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充分挖掘和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对上述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国内经济转型的进一步带动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和实践意义。鉴于如上现状,本研究以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为研究落脚点,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脉络,通过现状描述、数理推导、机理阐述、案例探讨和实证分析等多种途径具体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以期能够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探究。从章节安排方面来讲,本研究可具体划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和阐释本研究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安排、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等内容,并对全文研究规划进行概括性总结;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主要对本研究的关键概念做出了具体解释和界定,同时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和阐述;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和发展现状,从宏观层面对实际状况进行概括性解读;第四章运用博弈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和引力模型的研究方法论证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存在性,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五章采用机制分析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产业升级效应的实现机理,丰富和完善了本研究的结构体系;第六章运用修正后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整体和区域差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升级效应的影响因素问题。此外本章还通过案例分析解读了美国、日本两大经济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事实,以期能够完善研究内容;第七章和第八章在归纳前述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本研究获得如下几点研究结论:(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同步性,这种内在关系暗含在两者的长期变动之中;(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够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将通过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实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环节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且这种效应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显着、中部地区略显和西部地区微弱;(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升级效应受到人力资本、技术差距、研发强度和产权政策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本研究基于如上研究结论从深入贯彻“走出去”战略、完善投资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提升自主创新和技术吸纳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引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推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胡允银[4](2012)在《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研究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开拓了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丰富和发展了形象理论的内容;从实践上讲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概念界定出发,对其维度体系、属性特征、形成机理和测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回顾区域形象、区域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借鉴区域形象的定义方法,界定了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概念,搭建起集实力形象、制度形象、机构与人员形象、环境形象等于一体的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维度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整体性和多样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矛盾性和可塑性等相统一的属性特征。其次,运用了三螺旋模型理论和演化博弈模型理论分析了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得出区域知识产权形象过程中存在三大作用主体:区域政府、区域内核心企业和区域社会公众。并且三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的关系。研究指出,一个积极、健康的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过程就是三大主体之间行为策略从帕累托劣解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的演化过程。再者,将平衡计分卡和区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相结合,构建起集知识产权产出水平维度(对应的是财务方面)、知识产权客户市场维度(对应的是客户方面)、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链维度(对应的是内部流程方面)和知识产权创造潜力维度(对应的是学习与成长方面)于一体的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测评指标体系模型,并论述了选择网络层次分析法这一评价方法理由。随后,选择了浙江、广东及上海三省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三点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对策建议。
后锐[5](2011)在《中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的建模、仿真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往往不是孤立的行为,一个厂商发动并购常常会诱发竞争对手的并购动机,形成动态并购现象和并购潮特征。动态并购影响产业竞争结构演变,也影响厂商竞争交互策略,而产业竞争结构又是影响并购动机的重要变量。因此,研究产业动态并购模型、利用竞争结构预测并购行动倾向,在我国目前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与重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尽管目前针对动态并购和并购潮的解释理论不少,但这些理论大多数关注产业冲击、股市波动、管理者动机和羊群效应等外生变量。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属于外生型动态并购和并购潮解释理论,忽视了产业内厂商间竞争交互和市场竞争结构变化等内生变量的影响,即内生型动态并购和并购潮解释理论还比较贫乏。在竞争对抗预测方面,除了陈明哲(Chen M. J)提出的“竞争性行动与竞争性响应”预测框架外,还没有出现过利用竞争结构来预测并购行为倾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产业竞争压力扩散诱发动态并购理论模型,并以我国啤酒产业为例,研究多市场竞争情景下的动态并购形成机理:即从厂商竞争交互与市场竞争结构演化角度分析厂商A并购厂商B为什么会诱发C并购D、E并购F等一连串的动态级联并购效应,最终形成产业层面的并购潮现象?同时,基于竞争结构与并购行动的相关性,提出“竞争结构—并购行动”预测框架。具体说来,本文首先利用1997-2008年全球并购数据构建了跨国并购复杂网络模型,在分析全球并购规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啤酒产业重组背景、动态并购和并购潮现象及其动因;其次,讨论了啤酒产业多市场竞争格局特征和形成原因,分别以该产业1992-2009年数据,构建了“市场—厂商”二分布尔和加权时间序列网络、产业竞争关系时间序列网络,通过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揭示了并购行动对产业竞争结构演变的作用规律;紧接着,利用啤酒产业竞争关系和并购行动数据,构建了“竞争关系—并购行动”二层复杂网络模型,计算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指标,并分析竞争结构变量与并购行动变量的相关性;随后,提出了竞争压力扩散驱动的动态并购理论模型,利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厂商竞争结构变量对动态并购和并购潮形成过程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产业并购政策与厂商并购策略。最后,在前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相似性的链路预测思想和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工具,提出“竞争结构—并购行动”预测框架和方法,以啤酒产业为例进行了相关预测。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发现:(1)本文构建的“市场—厂商”二分网络、产业竞争关系网络、“竞争关系—并购行动”二层网络的大部分统计特性,都与复杂网络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性相符,并购行动引起的产业竞争关系网络属于时变网络。(2)随着啤酒厂商跨市场动态并购行动增加,我国啤酒产业产业竞争关系也日趋复杂,动态并购行动使我国离散、分割的区域市场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啤酒市场,厂商竞争关系逐渐由地方单一市场竞争对抗转向多市场竞争对抗。(3)“竞争关系—并购行动”二层网络模型能综合整体网与局域网、无权网与加权网、无向网与有向网等,对分析厂商竞争关系与对抗行动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厂商竞争结构与并购行动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动态并购模型与仿真结果表明,产业竞争压力扩散能够触发级联动态并购效应,并形成产业并购潮,竞争结构变量对动态并购和并购潮的影响规模、持续时间和稳定状态都有重要影响。(5)结合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思想和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工具,利用竞争结构变量能够预测厂商的市场进入倾向、发生竞争关系的可能性和厂商生存年限,这表明基于“竞争结构—并购行动”预测框架和方法具有可行性。在创新方面,首先,本文尝试将复杂网络方法、多市场动态竞争和厂商并购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竞争结构演化和竞争压力扩散驱动的动态并购模型,分析了竞争结构对动态并购形成过程的影响,从新的视角解释了内生并购潮现象。其次,结合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思想、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工具,以啤酒产业数据验证了“竞争结构—并购行动”预测框架的可行性。第三,本文建立了多个时间序列网络、“竞争关系—并购行动”二层网络,揭示了啤酒产业动态并购行动与产业竞争关系演变的规律,解释了该产业近20年来的动态并购形成机制,为制定产业并购政策和厂商并购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方法的引入,既能考虑网络中节点厂商基于资源和能力观的理性并购决策因素,又能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对厂商并购决策的影响,从而将战略管理和产业组织理论衔接起来,这对现有的产业竞争与并购决策研究来说具有方法创新价值。
姜亚鹏[6](2011)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制度影响与主体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1997年中国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增速逐年上升。即使是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过程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仍然逆势上扬,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下降形成鲜明对比,业已成为2010年至2012年全球第二大最具潜力的对外投资国①。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着一个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②,作为开放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关注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与资本输出国间的互动研究。企业跨境成长涉及三个参与方:微观企业、东道国与母国,目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前两个参与方间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关于对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本输出国间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这样的理论体系既不全面,也缺乏说服力,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十分紧张,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考察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之间的互相作用。一方面探讨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受到其母国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母国影响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将观察对外直接投资会对母国产生什么样反馈作用?具体来讲我们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其母国就业水平的影响。在此研究目的指引下,本文主要内容可大体分作3个部分:制度安排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中的作用探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特征成因分析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水平的影响探讨。全文共分9章。遵从研究思路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入手,我们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显着结构特征:一大二多三少,即中央企业规模大,国有企业多,沿海地区企业多,中小企业少,民营企业少,中西部企业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上述结构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一大二多三少”结构性问题突出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下的母国国内就业效应进行了检验。第1章为绪论。主要了介绍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线图等内容。第2章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对中国对外直接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在分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本文要分析的问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特征突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特征为“一大二多三少”的主体结构性特征,其中,一大即“走出去”的中央企业规模很大;二多即国有企业多、沿海地区企业多;三少,则是中小企业少、民营企业少、中西部企业少。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基础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域差异与主体差异?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母国就业会有什么影响?第3章在对既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详尽评述后,我们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制度影响。这一章在对现存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梳理后,考察了各个理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进而,本文提出对于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应当从制度影响入手进行探讨。这一章的主要结论包括:首先,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对于企业整个寿命周期都十分重要,企业的扩张取决于企业有效边界、运营成本以及企业能力。其次,现存对外直接投资以垄断优势的跨境复制与发挥为核心,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比较有效的解释力,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则欠缺解释力。再次,现存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解释力,但并不能完善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一大二多三少”特征的原因。第四,我们认为现存的理论显然忽略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特征,忽略了制度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将把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加入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中去。第4章,我们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适时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可能。企业可以通过到境外投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进而构建企业跨境发展的竞争优势。其次,我们讨论了中国宏、微观制度安排对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修正。这一修正过程表明中国宏、微观制度因素全面影响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所应具备的各项优势。再次,我们运用企业层面数据对制度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区别性对待政策的影响下,母公司制度特征、母公司企业规模、母公司企业资源状况、企业以及中国制度环境的年度特征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显着正相关。第5章我们首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体系构成与变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演化进行了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分析部分我们提出制度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这一逻辑起点会伴随实践的发展发生相应演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体系的发展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我们认为这一制度体系的演化是一个由从严审批到放松审核,再到适度鼓励的过程。同时,随着政府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态度缓和,各项审批制度、监管制度以及服务制度也在逐渐健全。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供给是一个渐进的帕累托改进过程,这一过程是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的变化,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企业国际化模式变迁部分我们运用演化经济学模型展示了随着宏观制度安排的变化,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是如何演变的。在我国政府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体系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我们运用种群演化法分析了企业国际化路径演化过程,即从通过贸易出口实现国际化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国际化的演变。我们的结论是:企业将沿着从贸易向跨境投资的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与Melitz的新新贸易理论中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具有相通之处。第6章我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特征与区域差异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结论是:针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区别性政策与事实存在的市场分割是造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前述特征的原因之一。首先,我们对中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其间我们发现中国国有企业低效率,民营企业规模小,东部地区企业竞争力较强,中西部地区企业实力较弱的显着结构性差异。其次,我们分析了造成前述特征的两个原因:民营企业受到的区别性对待与我国事实上存在的市场分割。再次,我们具体分析了民营企业受到的区别性对待和出现市场分割的成因,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特殊的转型期经济体制与市场结构中的客观不足造成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最后我们分析了区别性企业政策和市场分割对我国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第7章我们对中国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为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大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我们采用了一个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模型来描摹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主导性作用。首先,我们指出我国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是造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少的原因之一。通过运用一个关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的戴蒙德模型,我们分析了面对对外直接投资机遇,不同企业选择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依据。在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来源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基于自身成本收益分析,不同企业的决策最终决定于政府资源配置,这对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显着的挤出效应。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实践中,为减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作用,政府通过政府主导的措施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实际上存在的所有制背景,政府的资本市场助推政策很难对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产生激励相容,因而,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没有实力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中去。政府不得不采用既作裁判员又作运动员的方式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中去,最终市场上代表政府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自然就表现为国有企业为主,尤其是中央所属大型企业为主。这就解释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所属大型企业有实力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至此,我们就从一个方面较完善地解释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出现中央企业大,国营企业多,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少等特征的原因。第7章末尾我们得出本章的另外一个结论:中国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阶段性制度安排。这种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形式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回归市场配置资源的形式。从第5章制度演变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由于微观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中能动性不高,所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过程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形成过程,其变迁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模式。长期看来,这种模式并非最优制度安排,建立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仍将是未来一项重大任务。第8章我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检验。我们分别使用了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进行了关于全国整体、三大行业以及全国分区域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绩效的检验。首先,我们对1981年至2009年间全国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从全国范围的宏观数据方面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间呈正相关。其次,我们对1981年至2009年间三大行业就业情况与对外直接投资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二三行业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而与第一产业就业相关关系不显着。最后我们对2003至2009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上述数据覆盖的数年间,我国各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存在微弱的负向关系,其可能的解释是检验时间区域内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替代效应比较明显。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全国1981年至2009年间时间序列数据的正向检验结论与2003年至2009年间面板数据的负向检验结果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引致效应是间接的,具有一定的时滞,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第9章为全文对策建议部分。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增长与转型的双重考虑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具有双缺口理论的前提下,背负着经济增长与发展转型的双重目标,中国经济长期采用了以出口导向型为特征的对外贸易政策,所有经济政策都是在这一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和执行的,当然,作为制度的一部分,这些政策的制定机构和执行机构也都是这一政策下的产物。进而我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制定是从属于出口导向型外经贸政策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又是源于增长与转型的双重考虑。这一双重考虑直接带来了对私营企业的区别政策待遇与全国各区域出现的区域市场分割。因而在此状况下,监管当局效仿东亚国家经济起飞时的类似情况,采取了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但是这一形式在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出现了国有企业与中央大型企业占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很大比重的现象。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主导型模式:首先是改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环境。其次是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再次是适时解决市场分割问题。最后是加强对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关注。这些努力措施的着力点在于如何通过制度安排的优化实现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将是今后关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质量的重要问题。
黄雄池[7](2010)在《我国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税收是国家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进行的一种强制的无偿课征,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下几方面内容:1.对税收征管激励机制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税收征管中逃税、避税和征税人、纳税人和税务代理人的具体关系。从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以及外国的税收征管制度出发,来分析税收激励机制对我国税收工作的影响;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在税收征管激励机制方面的做法,对中外税收征管激励机制进行了比较。2.税收激励机制原理分析。通过影响纳税因素分析,从纳税人与征管人的信息不对称,纳税人与税务代理人委托—代理的关系,并结合一定的公式和最新理论,提出构建税收激励机制的浅显看法。3.从我国税务征管理念转变的角度,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利用构建信用制度,全面提升纳税人纳税意识;做好税收组织创新、税收执法体制、税收司法体制等税收征管配套措施建设;在一个先进的科技信息化平台下,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对相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进行了论述。4.结合深圳市税收的实际,以及近年来深圳市地税工作取得的成绩,从探索税收激励机制角度出发,就相关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在税收征管激励机制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诚[8](2010)在《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成为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主要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债务担保,甚至直接的偷窃和舞弊等“掏空行为”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股利政策也是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主要是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的手段之一。随着证券市场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除了股利以外的其它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的方式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股利政策在大股东转移资金方面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股利政策具有不稳定性、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股利支付率偏低与偏高并存等特点,体现了大股东制定股利政策的随意性和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忽视。以上情况都说明我国的投资者权益保护较弱。对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找原因。从外部法律环境来说,用LLSV指标体系①对我国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进行评估,发现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已经比较完善,在国际上达到了先进水平。然而,良好的法制环境并没有有效扼制大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应该从公司内部找出中小投资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本文将投资者权益保护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标准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二是作为替代性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公司股权结构。从投资者的本质来看,投资者一开始就出现的分化,完全统一的投资者利益并不存在。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动机,在企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也是异质的。在企业的所有权安排中,中小投资者享有的是名义上完全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不是真实权利,而大股东一般则享有公司的控制权,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与中小投资者监督的外部性,产生了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间的代理问题。在股利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在与大股东进行利益博弈时,总是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大股东往往可能会以股利政策为手段“掏空”中小投资者,股利政策有时可能会演变为大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工具。总之,大股东对公司控制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替代性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状况。选取2001—2008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构建了基于大股东控股和股权制衡度的股利政策市场反应模型,检验公司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即检验公司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股利支付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股权越相对分散,股利政策宣告事件受到市场的评价越高;在股利支付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股权制衡度越高,股利政策宣告事件受到市场的评价越高。说明股权越相对分散、股权制衡度越高,对保护投资者权益越有利。接下来,本文选用上海医药(600849)股利分配的案例来检验股利政策对是否传递出了企业未来业绩的信息,从而验证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案例中,公司的管理当局有可能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股利政策能够传递出企业未来业绩的信息。如果股利政策能够传递出企业未来业绩的信息,则是对投资者权益保护有利的股利政策。采用中国证券市场1993—2008年的数据,将投资者权益法律保护和大股东的控制能力代理投资者保护状况,运用面板数据及误差修正模型(ECM)建立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对股利政策影响模型,来研究投资者保护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高,公司越倾向于支付更高水平的股利。大股东控制与股利收益率和股利支付率成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大股东控制能力的增强,上市公司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而且股利支付率也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增加而增加。股权制衡度也影响着股利政策,股权制衡越强,上市公司越不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本文的这一实证结果验证了大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掏空”中小投资者的假说,而不支持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假说。验证了股利政策与关联交易、资金占用等其他“掏空”中小投资者手段有替代效应。我国的债务对于公司的股利政策作用不明显,债务对大股东在股利政策制定方面的制约不显着,债务治理作用较弱。就变量间的短期关系来说,债务治理和公司规模对股利收益率短期影响不明显,投资者权益保护对股利支付率的短期影响很微弱。投资者权益法律保护、大股东控制和股权制衡度对股利收益率具有明显的短期影响,盈利能力和审计意见在3年内对股利收益率的短期影响较明显。为了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于公司股利政策的识别与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中小投资者投资时逆向选择的风险,本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股利政策识别模型。将股利政策按股利支付率分三种类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三种状况的识别中正确率非常高,达97.06%。股利政策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比较适合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识别和预测企业的股利政策。本文的贡献主要有:第一,本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股利政策识别模型。这一模型将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度等要素作为输入变量,将股利政策的类型作为输出变量,能对股利政策进行预测和识别。这一模型为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股利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LLSV法只适用于研究不同国家间的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本文建立在同一个国家或同一制度下,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模型。在模型中用面板数据和ECM(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改进了投资者权益保护与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第三,揭示了股利政策同投资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实了股利政策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以代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在股利政策制定中的代理关系,分析了大股东利用股利政策侵害中小投资者的原理,并通过分析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揭示了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的重要因素。第四,对投资者权益保护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投资者保护应该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标准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二是作为替代性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公司股权结构。第五,运用事件研究法(加入股权结构变量)分析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进而分析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短期影响,运用案例法研究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长期影响,这些都使得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影响的研究更加全面。
刘伟[9](2009)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性的投资、生产、销售、研发等经营活动,极大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并决定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与发展趋势,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而与跨国公司发展相伴相生的转让定价,在跨国贸易的推动之下,越发彰显出其自身的魅力。一方面作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一个重要价格机制,由于它的存在给跨国集团带来了骄人业绩而被跨国公司所极度青睐;另一方面又由于其成为了跨国公司规避税收的一种手段,进而产生了侵蚀各国税基,破坏税收公平分配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因而成为各国税务当局所极度关注并进行规制的对象。应该说,转让定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税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倾其所能加强对转让定价的税收规制,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国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应该说,我国对转让定价的税收规制已经逐渐与国际规则接轨并在税收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其存在的不足仍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的是,近些年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趋势之强劲之迅猛已令世界瞩目。其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转让定价日趋复杂,税收规制迫在眉睫。鉴于此,笔者在吸收与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亲身实践与调查,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转让定价的税收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最优选择路径。全文作者改变以往一些学者将转让定价与避税等同的片面思想,而是将“规制”理念融入其中。在充分、客观地评述转让定价行为,深入剖析其实质的基础之上,提出应在肯定转让定价对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要恰当运用各种规制手段来矫正其中能产生负面效应的不当转让定价行为。在本文的核心部分“优化路径选择”方面,作者又再次大胆提出“系统管理,内外兼治”的思想,将系统理论融入其中。这种理念的运用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对转让定价进行税收规制效果的提高。此外,作者又将博弈论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本文的研究中来。这些分析工具的使用,使我们对转让定价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为我们建构科学、完善的税收规制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数据支持。当然,由于现实中对于转让定价方面数据收集的局限,以及作者对外文资料理解方面存在的偏差,许多地方仍存在缺憾与不足。作者将立志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与研究中逐步予以完善。在结构安排方面,本文是从转让定价所产生的税收流失现象做为研究的切入点,然后沿循“剖析税收规制原因-分析税收规制机制-借鉴税收规制经验-优化税收规制路径”这一思路,由表及里,由因至果,逐步地、深入地展开分析与研究的。全文共分6章,具体内容介绍如下:第1章“导论”。简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章“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基础分析”。首先,对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目的是使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在统一、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内进行,避免因所研究对象界定上的不同而产生争议,以致于影响研究的效果。然后,通过对转让定价理论根源的追溯以及其成长历程的描述,使我们对转让定价的产生与发展有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最后,对转让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转让定价税收规制措施提供理论借鉴。第3章“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现实考察”。本章是对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转让定价的现状进行的全面分析,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动机的分析。作者之所以着墨于动机的研究,是因为动机的不同,其赖以实现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就有所不同。对动机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本质。第二部分是对转让定价方式的分析,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劳务提供、资金融通、无形资产以及设备租赁五个方面的转让定价方式。第三部分是对转让定价存在性的分析。本部分作者主要从来华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以及在华跨国公司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转让定价避税的存在性,旨在说明我国进行税收规制有其必要性。第四部分是通过采用新的定量分析工具-成本利润率来对在华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规模进行重新测算,以使我们对目前的转让定价避税情况有个更直观的认识。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不公允转让定价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的具体分析。正因为不公允转让定价的存在对我国经济、制度乃至一些利益相关者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才更具有积极意义。第4章“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分析”。本章主要从一般性与特殊性两个不同角度来详细剖析对转让定价的税收规制问题,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从税收规制的一般性角度来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介绍、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对转让定价税收规制中所涉及的两大利益主体-跨国公司与税务当局的利益冲突与协调进行的定量分析、传统转让定价制度体系的剖析与评述、传统转让定价规制机制局限性的分析以及对预约定价安排的介绍与评析。其余三部分都是立足于我国实践,就我国对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状况进行的分析。第二部分是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历史发展进程。第三部分是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规制已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是针对我国目前转让定价税收规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的分析。第5章“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优化路径选择”。这是本文的重点、核心部分,也是作者需重墨之处,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际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对转让定价的研究要远远早于我国,并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及严密、有效的监管机制。本部分通过介绍、比较和评价各国在对转让定价的治理中所采取的相应制度、措施,旨在总结提炼其存在的共性与成熟的经验,以为我国今后对转让定价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制提供借鉴与启示。第二部分是本章的重中之重部分,即“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优化路径选择”。全文前面所有的论述都是为本部分服务的。针对以上分析,再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笔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能有效规制我国转让定价的优化路径,即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构科学、完善的转让定价制度体系;以管理服务为手段,创建高效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体系;以环境建设为保障,加强国内外税收协调与合作。第6章“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典型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对税收实践中三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使我们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认识、了解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行为以及我国进行税收规制的作用与效果。
彭继增[10](2008)在《商业集群:集聚动因及发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群现象不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现象,从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它是世界各地在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较古老而普遍的现象。观察表明,集群现象几乎遍及所有产业领域。在制造业领域,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现象尤其突出。此外,许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同样具有“成簇成群”的发展特征。如国内有浙江义乌以小商品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集合成的市场集群;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上海的南京路商业街、广州北京路商业街集群,以及遍布国内各地的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市场集群,等等。国外则有东京新宿大街、伦敦的牛津街、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等全球着名的商业街集群,以及各大城市的郊外购物中心(Mall),等等。集群能够为地区经济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集群理论的研究涵盖了集群概念、集群分类、集群成因等领域,集群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但是,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集群的研究多数是对制造业的集群分析,对商业集群的论述很少。笔者认为,商业集群现象同样值得研究。商业集群同样存在着企业间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商业技能、信息、经营管理经验、新思想和新理念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有利于提高商业公共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商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形成单个商业企业和区域商业的双层竞争优势。集群是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博弈达到均衡并得到增进的结果。商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带来集群整体效益的提高,而参与者(商业企业、消费者、供货商、政府与房地产商等)之间的重复博弈,又使集群增进了的整体收益在参与者之间得到合理分割,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共赢利益机制,不断吸引新成员进入,推动集群扩大和发展,这是商业集群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国内外集群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商业集群形成、成长与持续发展的机理为主线,运用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及案例分析法,从商业集群的不同类型、商业集群产生的内在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集群理论框架,以期对我国商业集群发展、创新,城市化发展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作理论解释和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按照从整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逻辑思路,构建分析商业集群的理论框架。即从评述既有研究文献、界定商业集群概念切入,提出了商业集群的三阶段发育路径,以及商业集群是多种竞争类型聚合体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几个数学模型分析商业集群的集聚成因,进而分析传统商业街的商业集群、商务中心区(BCD)的商业集群、购物中心(Mall)的商业集群、专业市场的商业集群及义乌的市场集群等各种具体的商业集群类型的集聚机理;最后再回到整体分析层面,概括出商业集群发育的共有规律及发展趋势,由此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体系,并提出促进商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即第1章;第二部分是研究文献综述及论文理论依据、商业集群概念及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2、3章;第三部分是各类商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分析,即第4、5、6、7、8章;第四部分是共有规律、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即第9章,最后是结束语。第1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章:商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论文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集群理论的梳理,在对国内外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研究商业集群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3章:商业集群:概念及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商业集群的概念、商业集群的演变过程及商业集群分类;提出了商业集群的三阶段发育路径,以及商业集群是多种竞争类型聚合体的分析框架,并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数理模型分析证明了商业集群三个发育阶段上集聚的成因。第4章:传统商业街的商业集群。本章介绍了商业街的概念、功能及类型。剖析了商业街商店的集聚成因,并认为,集聚经济效应及品牌经济效应是推动商业街商店集聚的重要动因,而商业街商业集群是商家、消费者、政府、房地产商等多方主体追求利益而达成共赢格局的结果。第5章:城市商务中心区(BCD)的商业集群。本章界定了CBD与BCD的区别,认为城市商务中心区(BCD)是在商业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广义的商业集群。BCD商业集群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集聚体内企业可以分享集群外部经济利益,是各方共赢利益机制驱动的结果。第6章:城市购物中心的商业集群。本章分析了国内外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况,指出了我国购物中心区别于欧美国家的特殊性。基于消费者搜寻与商店集聚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比较规范的解释了其集聚机理。集聚体能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与分享需求正外部效应,是购物中心商家集聚的主要动因。购物中心商业集群是各方利益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共赢机制。第7章:专业市场的商业集群。专业市场是从集贸市场中演化而来的,主要批发或零售某类商品的市场型商业集群。论文引用基于两类经济人(采购者与供货商)的区位选择博弈均衡数理模型,解释了专业市场的集聚机理。专业市场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产生集群经济效应,共赢利益格局的形成是专业市场运行和发展的永续动力。第8章:义乌的市场集群。市场集群是指多个同类或异类的专业市场在城市空间上集聚的现象。浙江义乌的市场集群是这一类商业集群的典型。本章从路径演化的角度,分析了义乌由集贸市场到小商品批发市场,到专业市场,进而发展成为遍布城市空间的市场集群的历史进程。论文指出,专业市场能带动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类型的专业市场发育,形成市场集群;市场集群则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协作水平,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使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采购企业、物流企业和其他服务企业、商业房地产所有者、城市政府等参与各方受益,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市场集群和城市及区域经济快速而持续地发展。第9章:共有规律、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和结束语。本章归纳了商业集群发生和发展的五条共有规律,分析了影响商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展望了商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并就促进商业集群成长发育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论文提出了以下有创新性的观点:1.在评述国内外文献,借鉴空间(集聚)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商业集群的概念和类型,按照从整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逻辑展开分析,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商业集群研究体系。通过观察和归纳分析,论文提出了商业集群的三阶段发育路径。每个商业集群都经历了由初始性集聚阶段到成长性集聚阶段,再到成熟性集聚阶段的发育过程。论文进而分析和证明商业集群是多种竞争类型聚合体,为其后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证明商业集群的集聚动因,构建了分析框架。论文继而引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商业集群的集聚动因,具体分析了各集群类型的特点和功能,概括出了集群发育的五条共有规律,分析了影响商业集群发育的因素,以及商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并就促进商业集群发育提出政策建议。全文由此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2.按照前述分析框架,引用空间(集聚)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商业集群发育历程中三个阶段的集聚动因。空间(集聚)经济学认为,收集信息的费用与消费者及企业的区位都有关系。每个企业都认识到它的最优抉择(区位和价格)依赖于它所供给的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形成依赖消费者的分布,即消费者的选择直接影响企业的选择。反过来,消费者最优选择(区位和消费)的实现又依赖于企业的整体分布状况。这两种分布之间的相互依赖,通过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复博弈最终实现均衡,即在一定的区位空间与价格条件下(满足一定假设),商业企业和消费者得到各自的收益(或利润)与效用最大化。空间(集聚)经济学依据这个基本思想,构建了解释商业集群成因的数学模型。本文引用其中几个数学模型,从商业企业与消费者或用户间相互适应对方需要而引起的初始集聚;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商业企业持续不断地进入,形成垄断竞争,而推动的成长性集聚;以及以知名大商场的进入和寡头竞争为标志,而形成的成熟性集聚,三个层面上解释了商业集群发育过程中的集聚动因。加上理论阐述,对商业集群的发育机理作出了合理的解释。3.归纳总结了商业集群发育和运行的五条共有规律。(1)商业集群沿着三阶段路径发育。商业集群发育大体上都经历了初始性集聚、成长性集聚与成熟性集聚三个阶段。初始性集聚阶段的动因,主要是商业企业为适应消费者降低搜寻费用的要求而集聚;成长性集聚阶段的动因,主要是初始性集聚效应吸引众多商业企业持续不断地进入集聚体,使商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成熟性集聚阶段的动因,则主要是知名大商场的进入,从而树立起商业集群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吸引更多商家和顾客进入,促使集群趋向成熟。(2)参与各方共赢是商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由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者或用户、房地产商与政府等,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共同参加商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过程。它们之间经过反复博弈,使商业集群价值链创造的收益,在参加者之间实现合理分割,形成共赢利益机制,激励参加者各方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效率,从而形成合力,推动商业集群持续发展。(3)降低交易费用是商业集群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商业集群内店铺的集中,形成了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偏好消费者需要的商业聚合体,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费用,从而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光顾,产生波及效应和乘数效应,形成波及顾客和乘数顾客,导致顾客数量增加,扩大集群内商品的销售量,降低企业招徕顾客的费用。另一方面,集群区内的企业共用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分摊费用,可以分享集群品牌效应,节省广告费用,等等。交易费用的降低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店铺和顾客进入集群区,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形成商业集群的良性扩张之路。(4)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商业集群发育的保障和助推力。商业集群中的商业活动需要有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配合,才能顺畅运转。而充足流畅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要靠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企业,以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由于商业集群形成了参与各方共赢的利益机制,因而城市政府、房地产商、交通运输、物流、电信和银行等企业,都有充足的动力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服务。从而为商业集群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条件,助推商业集群顺利成长。(5)商业集群发育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双方的发展水平向高层次跃迁。商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带动着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业、餐饮娱乐业等第三产业,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商贸流通中心功能。而城市商贸功能的增强,作用于周边地区,推动其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协作水平提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商业集群和城市经济发展。它们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推动双方向更高级层次跃迁。4.探讨了影响商业集群发展与变迁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套促进商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显示,城市布局调整和交通条件变化,将带动商业集群布局的调整;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商业代理制等新型商业形态的发展将分流一部分商业集群的交易量。商业集群之间竞争将导致兴衰更替,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提高商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这些因素将推动商业集群向信息化、代理制型、集约交易化方向演进,逐步改变目前信息化程度低、集市贸易型、粗放交易状况,提高商业集群的服务功能和交易效率。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强法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环境条件;建立诚信社会环境,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商业集群持续不断地向高级层次发展。商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限于作者的水平、研究能力、资料收集等诸多原因,论文研究仅仅是对商业集群的初步探讨,并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学术界又普遍接受的商业集群分析框架,因而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有不妥或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二、跨国资本互动行为的博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资本互动行为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环境管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管制影响产业转移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间环境管制竞争策略互动的机理 |
第二节 环境管制下产业转移的选择机制 |
第三节 环境管制影响产业转移的演化博弈 |
第三章 我国产业转移与环境管制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样本产业的选取和分类 |
第二节 我国产业转移的特征事实 |
第三节 我国环境管制状况分析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管制与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模型设计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农业国际投资规则演进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价危机后全球农业跨国投资快速增长 |
1.1.2 海外农业投资热潮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
1.1.3 国际农业投资规则加快制定并发挥重要作用 |
1.1.4 中国需要主动应对国际农业投资规则制定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数据来源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性 |
1.4.1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全球海外农业投资特征与效果 |
2.1.1 全球海外农业投资特征 |
2.1.2 海外农业投资的积极效果 |
2.1.3 海外农业投资的负面评价 |
2.1.4 海外农业投资的理性评价 |
2.2 对中国海外农业投资的主要关注 |
2.2.1 对中国海外农业投资的质疑 |
2.2.2 中国海外农业投资实际情况 |
2.3 与农业投资有关的国际规则研究 |
2.4 对外农业投资的相关理论 |
2.4.1 三优势组合论 |
2.4.2 技术本地化理论 |
2.4.3 垄断优势理论 |
2.4.4 对外投资周期理论 |
2.4.5 资本化率理论 |
2.4.6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4.7 不平衡理论 |
2.4.8 比较优势理论 |
2.4.9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
2.5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理论研究方法 |
2.5.1 国家利益理论 |
2.5.2 双层博弈理论 |
第三章 国际农业投资规则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
3.1 农业投资领域的现行国际规则体系 |
3.1.1 构成国际规则体系基础的各国法律制度 |
3.1.2 双边涉农投资条约和协定 |
3.1.3 区域层面涉农国际投资法规 |
3.1.4 多边涉农投资国际规则 |
3.2 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的制定背景和逻辑 |
3.2.1 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发起的历史背景 |
3.2.2 制定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的逻辑过程 |
3.2.3 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的基本理念 |
3.3 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进展和发展趋势 |
3.3.1 国际多边农业投资规则的进展 |
3.3.2 《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的主要内容 |
3.3.3 《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实施进展 |
3.3.4 农业国际投资规则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磋商与博弈过程 |
4.1 规则磋商与博弈的理论框架 |
4.2 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博弈为例的实证分析 |
4.2.1 美方的谈判定位与立场分析 |
4.2.2 中方的谈判定位和技术策略 |
4.2.3 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的农业战略考虑 |
4.3 以多边农业投资规则谈判博弈为例的实证分析 |
4.3.1 围绕《土地权属自愿准则》的博弈 |
4.3.2 围绕《负责任农业投资原则》的博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与投资意愿 |
5.1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总体特征 |
5.1.1 投资背景 |
5.1.2 投资规模 |
5.1.3 企业数量 |
5.1.4 经营状况 |
5.2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区域分布 |
5.2.1 洲际分布 |
5.2.2 重点区域分布 |
5.2.3 重点国别 |
5.3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省域来源 |
5.3.1 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农业投资总体情况 |
5.3.2 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农业投资具体情况 |
5.4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行业特征 |
5.4.1 种植业投资情况 |
5.4.2 林业投资情况 |
5.4.3 畜牧业投资情况 |
5.4.4 渔业投资情况 |
5.4.5 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情况 |
5.4.6 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情况 |
5.5 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5.5.1 研究方法 |
5.5.2 数据来源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国际投资环境与规则困境 |
6.1 中国农业国际投资的国内环境 |
6.1.1 政策环境 |
6.1.2 科技环境 |
6.1.3 经济环境 |
6.2 中国农业国际投资涉及的规则问题 |
6.2.1 农业国际投资的正面案例分析 |
6.2.2 农业国际投资的负面案例分析 |
6.3 中国农业国际投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6.3.1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
6.3.2 中国农业企业的自身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运用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策略与途径 |
7.1 运用国际农业投资规则的战略意义 |
7.2 运用规则开展农业国际投资的战略分析 |
7.2.1 优势分析 |
7.2.2 劣势分析 |
7.2.3 战略机遇 |
7.2.4 主要挑战 |
7.3 中国农业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
7.3.1 国际农业投资模式的变化趋势 |
7.3.2 企业海外经营偏好的变化趋势 |
7.4 中国运用规则开展农业国际投资的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针对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建议 |
8.2.2 对中国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4.1 探析互动关系 |
1.4.2 寻找作用机理 |
1.4.3 系统模型分析 |
1.4.4 考量重要影响因素 |
1.5 研究困难与解决办法 |
1.5.1 研究数据匮乏 |
1.5.2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多样且片面 |
1.5.3 影响因素量化方法有待完善 |
1.6 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1 多层次机制分析 |
1.6.2 引入博弈分析方法 |
1.6.3 考量逆向技术溢出环节 |
1.6.4 系统测算各种影响因子 |
1.7 研究方法 |
1.7.1 规范分析法 |
1.7.2 数理分析法 |
1.7.3 机制分析法 |
1.7.4 实证分析法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对外直接投资(OFDI) |
2.1.2 逆向技术溢出 |
2.1.3 产业结构升级 |
2.2 基础理论综述 |
2.2.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与现状 |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进程和现状 |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 |
3.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3.2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态势 |
3.2.1 三次产业增加值规模稳步提升 |
3.2.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日趋优化 |
3.2.3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逐渐合理 |
3.2.4 三次产业贡献度格局有所转变 |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
3.3.1 三次产业投资提升增加值相对规模 |
3.3.2 三次产业投资发展带动增加值比重结构演变 |
3.3.3 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成为拉动主体 |
3.3.4 投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存在性分析 |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博弈分析 |
4.1.1 基础博弈模型的引入与修正 |
4.1.2 博弈过程分析 |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区位和产业选择分析 |
4.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区位选择分析 |
4.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选择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
5.1 微观层面机制 |
5.1.1 绿地投资路径 |
5.1.2 跨国并购路径 |
5.1.3 联合研发路径 |
5.2 中观层面机制 |
5.2.1 产业内企业竞争路径 |
5.2.2 产业内企业合作研发路径 |
5.2.3 产业内企业并购路径 |
5.3 宏观层面机制 |
5.3.1 产业间关联路径 |
5.3.2 产业间竞争路径 |
5.3.3 产业间转移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 长期总体静态效应分析 |
6.1.1 基础模型的介绍与构建 |
6.1.2 研究变量的确定和处理 |
6.1.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6.2 短期动态效应分析 |
6.2.1 VAR模型的引入与设定 |
6.2.2 实证过程与讨论 |
6.3 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和处理 |
6.3.2 经济计量模型的构建 |
6.3.3 研究结果分析 |
6.4 区域效应分析 |
6.4.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
6.4.2 数据变量的设定和处理 |
6.4.3 实证分析过程 |
6.5 美国、日本先行模式探讨 |
6.5.1 美国案例 |
6.5.2 日本案例 |
6.6 本章小结 |
7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启示 |
7.1 积极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
7.2 加快私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推进产业跨国转移 |
7.3 合理布局投资行业和地域结构,契合国内产业升级 |
7.4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走向国际市场 |
7.5 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内产业升级基础 |
7.6 强化先进技术吸收能力,提高产业升级效率和步伐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1980-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规模增加值、增长率与比重 |
附表B 1982-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增长率 |
附表C 200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 |
附表D 200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 |
附表E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地域分布 |
附表F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国别(地区)分布与占比 |
附表G 2008-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体结构情况 |
附表H 2014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情况 |
附表I 2014年按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序的国内100强企业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 基本框架 |
2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概念推出 |
2.1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概念内涵 |
2.2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维度体系 |
2.3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属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 |
3.1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认知来源及影响因素 |
3.2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三螺旋结构模型分析 |
3.3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
4.1 现有区域发展状况测评研究的分析与比较 |
4.2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测评指标模型研究 |
4.3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测评方法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5.2 三省市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测评比较 |
5.3 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形象的几点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指标间相互依存关系 |
(5)中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的建模、仿真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文献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
2.1 动态并购与并购潮理论 |
2.1.1 动态并购与并购潮 |
2.1.2 动态并购解释理论 |
2.2 多市场动态竞争与并购 |
2.2.1 多市场动态竞争 |
2.2.2 并购动机理论 |
2.2.3 战略并购与市场进入 |
2.3 复杂网络与产业竞争关系网络 |
2.3.1 复杂网络及其研究内容 |
2.3.2 复杂网络主要拓扑指标 |
2.3.3 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 |
2.3.4 产业网络与动态并购 |
2.3.5 产业竞争网络分析方法 |
2.4 研究机会与问题的提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啤酒产业并购重组的背景 |
3.1 啤酒产业并购的宏观背景 |
3.1.1 全球并购潮背景 |
3.1.2 国内产业调整背景 |
3.2 全球并购网络模型 |
3.2.1 分析并购网络的意义 |
3.2.2 全球并购网络建模 |
3.2.3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
3.2.4 解释与讨论 |
3.2.5 对啤酒产业重组的启示 |
3.3 我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特征与成因 |
3.3.1 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特征 |
3.3.2 啤酒产业动态并购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啤酒厂商动态并购与产业竞争关系演变 |
4.1 啤酒产业发展历程与多市场动态竞争格局 |
4.1.1 啤酒产业发展过程与多市场特点 |
4.1.2 啤酒产业多市场动态竞争格局 |
4.2 厂商动态并购与网络演变 |
4.3 市场-厂商二分时间序列网络 |
4.3.1 网络建构规则 |
4.3.2 拓扑结构动态性 |
4.4 厂商竞争关系时间序列网络 |
4.4.1 网络建构规则 |
4.4.2 拓扑结构动态性 |
4.5 厂商动态并购与产业竞争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啤酒厂商并购行动与竞争结构相关性 |
5.1 双层复杂网络模型 |
5.2 第一层网络:竞争关系网 |
5.2.1 节点厂商界定 |
5.2.2 网络拓扑结构 |
5.3 第二层网络:并购行动网 |
5.3.1 整体并购网 |
5.3.2 局域并购网 |
5.4 并购行动与竞争结构关系 |
5.4.1 竞争压力概念及其测度 |
5.4.2 竞争结构变量及含义 |
5.4.3 竞争结构变量的分布 |
5.4.4 并购行动与竞争结构相关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啤酒厂商动态并购建模与仿真 |
6.1 动态并购模型 |
6.1.1 模型思想 |
6.1.2 模型描述 |
6.2 仿真基础 |
6.2.1 仿真依据 |
6.2.2 仿真假设 |
6.2.3 仿真变量 |
6.3 仿真过程及分析 |
6.3.1 考虑竞争压力阀值的仿真 |
6.3.2 考虑厂商并购成本的仿真 |
6.3.3 考虑多个市场竞争的仿真 |
6.3.4 考虑目标市场差异的仿真 |
6.4 仿真验证 |
6.5 应用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啤酒厂商竞争结构-并购行动预测 |
7.1 复杂网络的链路预测 |
7.1.1 网络链路预测思想 |
7.1.2 网络链路预测研究进展 |
7.2 产业竞争结构-链路预测 |
7.2.1 预测思路与基础网络 |
7.2.2 相似性指标 |
7.2.3 布尔竞争网络预测 |
7.2.4 分析与解释 |
7.3 加权竞争网络链路预测 |
7.4 厂商(被)并购预测 |
7.4.1 预测依据与方法 |
7.4.2 预测过程与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啤酒厂商竞争结构及其存活年限数据 |
附录B:部分程序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制度影响与主体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目前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深度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深度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路线图 |
1.6 主要贡献与未来努力方向 |
1.6.1 主要贡献 |
1.6.2 未来努力方向 |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分析与问题提出 |
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分析 |
2.1.1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析 |
2.1.2 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析 |
2.2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2.3 本章小结 |
3. 既有企业国际化扩张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 |
3.1 企业扩张动因分析 |
3.1.1 企业扩张外生观 |
3.1.2 企业扩张内生观 |
3.2 企业国际化内涵与理论依据 |
3.2.1 企业国际化内涵 |
3.2.2 企业国际化理论 |
3.3 本文视角的提出:母国制度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
4.1 制度基础论的引入 |
4.1.1 制度的内涵 |
4.1.2 制度的决定作用 |
4.1.3 制度基础理论对微观企业理论提出挑战 |
4.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重要性分析 |
4.2 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 |
4.2.1. 修正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4.2.2 资源基础理论及其扩展 |
4.2.3 制度基础论 |
4.2.4 小规模技术理论 |
4.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框架 |
4.4 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经验分析 |
4.4.1 假说提出与模型设定 |
4.4.2 变量选取与数据采集 |
4.4.3 检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供给与企业国际化模式演化 |
5.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供给与演化分析 |
5.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逻辑起点:制度 |
5.1.2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制度供给 |
5.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的发展变迁 |
5.2 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演化 |
5.2.1 企业国际化制度需求分析 |
5.2.2 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从对外贸易向对外直接投资的演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构成与变迁的结论 |
5.3.2 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演化的结论 |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差异与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
6.1 中国企业特征分析 |
6.2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与区域市场分割成因分析 |
6.2.1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分析 |
6.2.2 区域市场分割成因分析 |
6.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所有制差异与区域差异成因 |
6.3.1 区别性待遇造成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难 |
6.3.2 区域市场分割造成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差异显着 |
6.4 本章小结 |
7. 政府主导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成因分析 |
7.1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描摹 |
7.1.1 政府主导型经济特征分析 |
7.1.2 政府主导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分析 |
7.2 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一个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 |
7.2.1 初始禀赋环境与行为偏好设定 |
7.2.2 消费品市场、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信贷市场的设定 |
7.2.3 厂商申请参与借贷过程分析 |
7.3 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两难选择与国有企业优势 |
7.3.1 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两难选择 |
7.3.2 两难下的选择:国有企业为主 |
7.4 中国政府主导型对外直接投资:一个阶段性制度安排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行业与区域检验 |
8.1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文献综述 |
8.1.1 理论研究现状 |
8.1.2 实证研究现状 |
8.1.3 研究现状评价 |
8.2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理论分析 |
8.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实证检验 |
8.3.1 全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关系检验 |
8.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三大产业就业量间关系检验 |
8.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分省面板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 对策建议 |
9.1 进一步改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9.2 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
9.3 适时解决区域市场分割问题 |
9.4 加强对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就业效应的关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我国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章 节安排 |
第二章 中外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
2.1 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2.1.1 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内涵 |
2.1.2 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外延 |
2.2 西方税收征管制度最新理论进展 |
2.2.1 美国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2.2.2 日本的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2.2.3 欧盟国家 |
2.3 我国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2.4 中外税收征管激励机制存在的差异 |
2.5 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税收征管中的纳税人和征管人 |
3.1 纳税人与征管人的信息不对称 |
3.2 税收征管中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
3.3 税收征管激励机制原理分析 |
第四章 构建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4.1 转变税收征管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
4.1.1 成立专门机构,探索分类管理 |
4.1.2 减少管理层次,实现征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
4.2 探索建立信用体系,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
4.3 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配套设施建设 |
4.3.1 优化税收征管制度的程序 |
4.3.2 完善现行的税收执法体制 |
4.3.3 建立完善的税收司法制度 |
4.4 完善相关税收征管配套措施 |
4.5 构建税收征管信息化平台营造公平的执法环境 |
4.5.1 构建统一的税收管理信息化技术平台 |
4.5.2 构建与信息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
4.5.3 构建信息化支撑税收服务的技术平台 |
第五章 深圳市税收征管激励机制实例分析 |
5.1 深圳税收基本情况 |
5.2 深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 |
5.3 深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改革成效 |
5.4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股利政策理论及评述 |
2.1.1 古典股利政策理论及评述 |
2.1.2 现代股利政策理论及评述 |
2.2 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与评述 |
2.2.1 投资者权益保护契约论研究与评述 |
2.2.2 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论研究与评述 |
2.2.3 投资者权益保护剩余索取权理论研究与评述 |
2.3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关系理论与评述 |
2.3.1 股利政策治理效应研究与评述 |
2.3.2 股利政策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研究与评述 |
2.3.3 投资者保护程度对股利政策影响研究与评述 |
第3章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的理论基础 |
3.1 代理理论与股利政策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 |
3.1.1 代理理论 |
3.1.2 代理理论对股利政策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的影响 |
3.2 "信号"理论与股利政策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 |
3.2.1 "信号"理论 |
3.2.2 "信号"理论对股利政策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的影响 |
3.3 股利政策与"掏空"理论 |
3.3.1 "掏空"理论 |
3.3.2 "掏空"理论对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理论的影响 |
第4章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分析 |
4.1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关系的内涵界定 |
4.1.1 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 |
4.1.2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相互影响关系内涵 |
4.2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
4.2.1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影响的表现 |
4.2.2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影响的原因探析 |
4.3 投资者权益保护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
4.3.1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标准保护 |
4.3.2 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替代性保护 |
4.3.3 投资者权益保护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机制 |
4.4 股利政策识别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
4.4.1 非对称信息与投资风险 |
4.4.2 股利政策识别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
第5章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短期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研究假设 |
5.1.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1.3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计 |
5.1.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2 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权益的长期影响的案例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2.3 数据分析 |
第6章 投资者权益保护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范围界定和数据来源 |
6.2.1 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范围 |
6.2.2 股利政策研究范围 |
6.2.3 数据来源 |
6.3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计 |
6.3.1 模型设计 |
6.3.2 变量说明 |
6.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6.4.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6.4.3 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第7章 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股利政策识别 |
7.1 计量方法与数据来源 |
7.1.1 计量方法 |
7.1.2 数据来源 |
7.2 变量设计、数据预处理和样本分类 |
7.2.1 变量设计和数据预处理 |
7.2.2 样本分类 |
7.3 基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股利政策识别模型 |
7.3.1 模型的构建 |
7.3.2 股利政策的识别与仿真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政策建议 |
8.3 创新点、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基础分析 |
2.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法律界定 |
2.1.1 关联企业 |
2.1.2 转让定价 |
2.1.3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 |
2.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理论溯源 |
2.2.1 新制度经济学假设理论 |
2.2.2 跨国投资理论 |
2.2.3 分权化理论 |
2.3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起源与发展 |
2.3.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起源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
2.3.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发展历程 |
2.4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影响因素 |
2.4.1 内部影响因素 |
2.4.2 外部影响因素 |
3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现实考察 |
3.1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动机分析 |
3.1.1 税务动机 |
3.1.2 非税务动机 |
3.2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主要方式 |
3.2.1 有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方式 |
3.2.2 劳务提供的转让定价方式 |
3.2.3 资金融通的转让定价方式 |
3.2.4 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方式 |
3.2.5 设备租赁的转让定价方式 |
3.3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存在性分析 |
3.3.1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与转让定价避税 |
3.3.2 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转让定价避税 |
3.3.3 在华跨国公司经营绩效与转让定价避税 |
3.4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的定量分析 |
3.5 在华跨国公司不公允转让定价的效应分析 |
3.5.1 经济效率效应 |
3.5.2 税收效应 |
3.5.3 相关利益效应 |
4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分析 |
4.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一般分析 |
4.1.1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基础理论 |
4.1.2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博弈均衡 |
4.1.3 传统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机制分析 |
4.1.4 传统转让定价税收规制机制的局限性 |
4.1.5 局限的超越-预约定价安排 |
4.2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历史演进 |
4.2.1 我国传统转让定价制度的历史演进 |
4.2.2 我国预约定价安排的历史演进 |
4.2.3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历史演进 |
4.3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取得的成就 |
4.3.1 我国转让定价制度的供给日益增加 |
4.3.2 我国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
4.4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局限性分析 |
4.4.1 我国传统转让定价制度的局限 |
4.4.2 我国预约定价安排的局限 |
4.4.3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局限 |
4.4.4 我国转让定价环境支持的局限 |
5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优化路径选择 |
5.1 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5.1.1 传统转让定价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5.1.2 预约定价安排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5.1.3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5.2 我国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优化路径选择 |
5.2.1 建构科学、完善的转让定价制度体系 |
5.2.2 创建高效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体系 |
5.2.3 加强国内外税收协调与合作 |
6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上海A有限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调查案例分析 |
6.2 江苏B电子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调查案例分析 |
6.3 广东C制造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调查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商业集群:集聚动因及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论文的贡献、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3.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商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2.1 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集群理论 |
2.1.2 国内集群理论 |
2.1.3 述评 |
2.2 商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商业集群理论 |
2.2.2 国内商业集群理论 |
2.2.3 述评 |
2.3 研究商业集群的理论依据 |
2.3.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2.3.2 韦伯等的集聚经济理论 |
2.3.3 基于交易费用的集群理论 |
2.3.4 克鲁格曼等的空间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商业集群:概念及理论分析框架 |
3.1 商业集群概述 |
3.1.1 商业集群的概念 |
3.1.2 商业集群的演变过程 |
3.1.3 商业集群的类型 |
3.1.4 典型的商业集群类型 |
3.2 商业集群发育动因分析:交易双方的空间集聚与均衡 |
3.2.1 理论分析框架 |
3.2.2 初始性集聚的动因分析:引用区位模型作出的解释 |
3.2.3 成长性集聚的动因分析:引用垄断竞争模型作出的解释 |
3.2.4 成熟性集聚的动因分析:引用寡头竞争模型作出的解释 |
3.3 商业集群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
3.3.1 商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跃迁的作用 |
3.3.2 商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3.3.3 商业集群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 |
3.4 本章小结 |
4. 传统商业街的商业集群 |
4.1 商业街概述 |
4.1.1 商业街概念的界定 |
4.1.2 城市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 |
4.1.3 商业街的结构与功能 |
4.1.4 商业街的类型 |
4.2 商业街商业集群的集聚动因分析 |
4.2.1 商业街商店集聚的动因 |
4.2.2 集聚体各方能分享集聚经济利益 |
4.2.3 集聚体各方能分享商业街品牌效应收益 |
4.2.4 各方共赢利益格局的形成及其对商业街持续发展的推进 |
4.3 实证案例:广州市北京路商业街的历史沿革 |
4.3.1 广州市商业街概况 |
4.3.2 广州市北京路商业街简介 |
4.3.3 北京路商业街商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5. 商务中心区(BCD)的商业集群 |
5.1 商务中心(BCD)概述 |
5.1.1 BCD 概念的演变 |
5.1.2 BCD 的特征、职能构成及其功能 |
5.1.3 BCD 商业集群的形态 |
5.2 BCD 商业集群的集聚动因分析 |
5.2.1 BCD 内商业企业的集聚动因分析 |
5.2.2 BCD 商业集群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律 |
5.2.3 BCD 商业集群能使各方分享正外部经济利益 |
5.2.4 各方共赢利益格局的形成及其对BCD 发展的持续推动 |
5.3 实证案例:广州BCD 商业集群分析 |
5.3.1 广州市经济、商业发展情况简介 |
5.3.2 广州商务中心区BCD 概况 |
5.3.3 广州BCD 商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购物中心(Mall)的商业集群 |
6.1 购物中心概述 |
6.1.1 购物中心的概念 |
6.1.2 购物中心的演变 |
6.1.3 购物中心的功能 |
6.1.4 购物中心的分类 |
6.1.5 购物中心商业集群的特征 |
6.2 购物中心的集聚动因分析 |
6.2.1 郊外购物中心店铺集聚的动因 |
6.2.2 购物中心集聚体能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
6.2.3 购物中心集聚体能促使各方分享需求正外部性利益 |
6.2.4 各方共赢利益格局的形成及其对购物中心持续发展的推动 |
6.3 实证案例: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成功运营的奥秘 |
6.3.1 广州购物中心发展概况 |
6.3.2 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简介 |
6.3.3 天河城购物中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专业市场的商业集群 |
7.1 专业市场概述 |
7.1.1 专业市场概念辨析与定义 |
7.1.2 我国专业市场的演进 |
7.1.3 专业市场的分类及其功能 |
7.1.4 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7.2 专业市场商业集群的集聚动因分析 |
7.2.1 专业市场商家集聚的动因 |
7.2.2 专业市场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
7.2.3 交易费用的降低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产生集群经济效应 |
7.2.4 共赢利益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专业市场持续发展的推进 |
7.3 实证案例:柯桥中国轻纺城的兴盛之路 |
7.3.1 绍兴柯桥简介 |
7.3.2 柯桥专业市场概况 |
7.3.3 柯桥专业市场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8. 义乌的市场集群 |
8.1 义乌市场集群概述 |
8.1.1 义乌市场集群界定及成就 |
8.1.2 义乌市场集群的发育路径:从小商品市场到国际商贸城 |
8.2 义乌市场集群的集聚动因与功能 |
8.2.1 市场集群对义乌专业化分工的促进 |
8.2.2 义乌专业化分工诱发产业集群进而强化市场集群 |
8.2.3 义乌市场集群对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的推进 |
8.3 义乌市场集群功能的跃迁 |
8.3.1 城市功能的跃迁:形成创新型国际商贸城 |
8.3.2 区域经济功能的提升:构建浙中商务中心 |
8.4 本章小结 |
9. 共有规律、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
9.1 商业集群发育的共有内在规律 |
9.1.1 规律一:商业集群沿着三阶段路径发育 |
9.1.2 规律二:参与各方共赢是商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 |
9.1.3 规律三:降低交易费用是商业集群的生命线 |
9.1.4 规律四:政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商业集群发育的保障和助推力 |
9.1.5 规律五:商业集群发育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双方的发展水平向高层次跃迁 |
9.2 商业集群发展趋势展望 |
9.2.1 影响商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分析 |
9.2.2 商业集群发展趋势展望 |
9.3 促进商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
9.3.1 加强法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商业集群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9.3.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为商业集群发育提供诚信的社会文化环境 |
9.3.3 依托中心城市,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商业集群发育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
9.3.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集群的内部协调机制,推动商业集群健康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跨国资本互动行为的博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环境管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D]. 周晓明. 浙江财经大学, 2018(05)
- [2]农业国际投资规则演进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赵立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 霍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4]区域知识产权形象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 胡允银.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5]中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的建模、仿真与预测研究[D]. 后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制度影响与主体结构分析[D]. 姜亚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7]我国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研究[D]. 黄雄池. 天津大学, 2010(02)
- [8]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D]. 孙诚.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1)
- [9]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研究[D]. 刘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商业集群:集聚动因及发展机理研究[D]. 彭继增.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