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科技语体中的“似乎VP”句(论文文献综述)
姚四桂[1](2021)在《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文中认为违实表达指语言中采用不同语法手段表达与实际情况相反意义的一种语法表达方式。本文从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关系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违实表达中的“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重点分析两种违实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违实表达的整体特征和价值功能。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违实功能词语,分析违实功能词语的类型和违实义产生的语法条件,并总结规律;第二部分研究违实条件句的类型、前后件的真假情况、常见构式和影响违实义形成的因素;第三部分概括违实表达的整体特征和价值功能。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违实功能词语方面:共搜集50个违实功能词语,根据语义类型分为假装类、愿望未实现类、歪曲事实类、否定认识类、接近事实类、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六种类型,各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各类违实功能词语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语法语义条件。(二)违实条件句方面:根据语义特征,将违实条件句分为虚拟性违实条件句和现实性违实条件句两种类型;违实条件句前后件真假情况错综复杂,不同情况突出不同的语义表达重点;违实条件句具有三种常见构式,三种构式适用于大部分违实条件句;影响违实条件句形成的因素包括语境、时间指示词、否定和语气词,且各因素复合出现,共同影响违实句的形成。(三)违实表达具有四个显着特征,即句子蕴含否定意义、表达具有主观倾向性、能够传递感情色彩、违实语义凝固化。这些特征在两种违实表达类型中均有体现。(四)违实表达具有语义表达功能、认知功能和情感表达功能,这些功能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减少失误,提高决策的准确率和可行性。论文从句法语义条件、语义特征和价值功能等方面讨论现代汉语违实表达的两种典型表达方式,希望能够达到帮助理解违实意义、丰富违实研究成果、扩大违实研究范围的作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钟健[2](2020)在《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中的范畴,比较的语义内容、表达比较的句法形式是语言学界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汉语的比较句式中,学界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比”字句上,对其他比较句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不及范畴——表示“不及”义的比较句式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不及范畴的归属和不及范畴的成员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表示“不及”义比较句式的研究以“不如”句和“没有(没)”句为主,除了这两种句式外,不及范畴的成员还包括以“莫如”、“比不上”、“赶不上”、“比不得”、“不及”、“次于”、“低于”、“小于”、“少于”为比较标记的比较句以及无比较标记比较句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及范畴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第二章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不及范畴,对“不及”的含义、性质、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要符合比较主体在程度量值上低于比较基准这一特征,在句法上要求具备比较主体、比较基准和比较标记(或比较结果)等成分。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把不及范畴的成员分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其中典型成员包括“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指出了不及范畴成员的语序“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第三、四、五章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结构形式,统计了各形式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语料库中的数量。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包括充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句法成分、比较标记的词类或结构、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充当比较点的句法成分以及比较点的位置。语义特征方面,概括了各成员的语义;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具体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语义限制、语义特殊性;比较点的隐含及规律;比较结果的程度性、语义积极性、语义模糊性和语义指向;比较结果前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和作用。语用功能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话题结构:当比较点位于句首时,充当全句的话题;当比较主体和比较点不能分离为两个单位时,二者共同作话题;其他情况下均由比较主体作话题。从各成员比较结果中量度形容词所占的比例来看,“没有(没)”句倾向于客观的比较;“不如”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倾向于主观的比较。从各成员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来看,不及范畴典型成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上的使用倾向为:“不及”句>“不如”句>“比不上”句>“没有(没)”句,排在前面的倾向于书面语体,排在后面的倾向于口语语体。第六章对不及范畴的两个特殊成员——“A不如B,B不如C”和“A连B都/也/还不如”进行了研究。“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旨在说明各比较项中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语用方面这个句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想法、态度感情:当A、B、C的量级关系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对C项的强调;当A、B、C的量级关系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无奈、调侃、讽刺等不同的态度感情。“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为说话人预设A、B处于同一个语义量级中,如果将量级中的成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认知常规或说话人的个人看法,A在量级中的位置应该高于B,而实际的比较结果却是A低于B。在语用功能方面,这个句式主要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以及对比较主体的贬斥。第七章是结论,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现代汉语不及范畴,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进行了描写,对特殊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建立,深化了对比较范畴的认识,为汉语中其他语义句法范畴的建构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参考,为对外汉语“不及”义比较句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杜可风[3](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黄绮婷[4](2019)在《“所+VP+的”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所+VP+的”的使用情况,将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是对“所+VP+的”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出该结构的常用类型以便于后文的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的共时面貌考察主要从形式构造、语义转指类型和语用特点三个方面入手,根据VP的音节和构造划分形式,根据动词的施受关系判断语义,根据不同语体的使用情况分析语用。二是考察“所+VP+的”的历史形式,在历时考察中对比“所+VP”、“所+VP+之”、“所+VP+者”的共性与差异,并理清“所+VP+的”结构对历时形式的继承与发展。三是根据“所+VP+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讨论“所”在结构中的隐现规律。“所”不能隐去的情况有三种,VP为单音节动语素时、VP中单音节动词的独立性较差时以及格关系有歧义时。“所”可隐可现的情况主要根据动词的配价来判断,一价动词前的“所”可隐,结构前后主宾语均不缺位或复指成分出现时“所”也可隐。“VP+的”前不能加“所”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动语素前加方位状语、结构指代施事以及VP中动词的施事主语没有紧贴结构。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导致“所”隐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语音、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因素。
王亚丽[5](2019)在《学术语体中的“似乎”考察 ——兼谈与文艺语体的比较》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对汉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的语气副词“似乎”进行句法、语义,尤其是语用、语篇功能的考察。首先,本文借助文艺语体中的“似乎”与学术语体中的作比较,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考察“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义表现,着重分析学术语体中“似乎”的语义类型。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语料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结合前人对“似乎”的研究,归纳“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义特征。其次,本文考察“似乎”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它和其他词或短语的共现连用情况,描写“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与位序特征。根据考察,总结学术语体与文艺语体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归纳“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句法特征。最后,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借助与文艺语体的比较,着重描述学术语体中“似乎”对句类的选择特点,分析“似乎”在学术语体中的语用功能,进一步考察“似乎”在语篇中的功能。本文认为学术语体中的“似乎”有三种语义类型和两种句法位置,这三种语义表达不同的句法功能。学术语体中的“似乎”具有的语用功能是提示观点、限定指称、强化论点、表示委婉含蓄及严谨谦虚,“似乎”还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和人际互动的功能。
颜刚[6](2019)在《现代汉语或然性情态副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学界对副词的研究成果斐然,情态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研究成果也颇多,但是对于意义相近的情态副词的比较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本文以或然性情态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并借鉴主观性与主观化、语法化、词汇化、最小对比对等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或然性情态副词句法、语义和表达功能上的差异性,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或然性情态副词的语义来源。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简述国内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理论方法做出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情态副词“也许”和“兴许”的比较研究。本部分主要从句法语义、主观性和传信度等角度来比较“也许”和“兴许”存在的差异。第三部分是情态副词“八成”和“多半”的比较研究。首先,从语义上来看,“八成”属于强确信度的情态副词,表达一种盖然性;“多半”属于弱确信度的情态副词,表达一种可能性。其次,从事件时态、句类选择和语体分布角度来看,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四部分是情态副词“好像”和“似乎”的比较研究。本部分重点分析“好像”和“似乎”的句法、语义。二者都具有传疑性,都表达一种或然主观情态,“好像”表达一种交互主观性,“似乎”表达一种主观性。第五部分是情态副词“说不定”和“说不准”的比较研究。本部分主要考察二者的句法构成差异、可能认识情态差异、语用功能差异。最后探究二者语法化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来探讨认识情态的四个来源。从语义上来看,“也许”和“兴许”、“八成”和“多半”、“好像”和“似乎”以及“说不定”和“说不准”四组词语都可以表达一种可能情态,但是它们所具有的认识情态的来源路径不尽相同。第七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
巴丹[7](2018)在《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语用功能及其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似乎"具有表主观推测、委婉肯定和预设否定三种语用功能。"似乎"反复出现在转折句之前,在语用推理机制下形成预设否定功能。此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留学生使用"似乎"的偏误类型及其偏误的原因,并最终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刘艳春,赵艺[8](2018)在《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多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利用Microsoft Access、SPSS等软件,定量对比汉语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的55项语言特征,结果显示,二者有49项语言特征存在显着差异。据此可以发现汉语科技语体在词汇使用上的特有规律,即汉语专门科技语体大量使用中频词,致使其在词型覆盖率和超用词的关系上不同于一般语体。情境特征决定语言特征,汉语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相似的生成环境和背景环境,决定二者都具有书面文本的规范性;一般交际目的、发话者和涉及话题领域的部分一致,使二者呈现出科技语体的部分共性,同时也是科技语体区别于其他语体的一般共性;而参与者、参与者间关系、渠道、交际目的和话题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在49项语言特征上的显着差别。
巴丹[9](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巴丹[10](2017)在《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肯定与否定》文中指出"似乎"是表或然性的揣测类评注性副词,具有表主观揣测、委婉肯定和语用否定三种功能。主观揣测和委婉肯定是"似乎"的肯定性用法,"似乎"的语用否定功能属否定性用法,可分为有标式语用否定和无标式语用否定。本文着重从事态类型和量性特征等方面讨论无标式否定用法。
二、浅论科技语体中的“似乎VP”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科技语体中的“似乎VP”句(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汉语违实表达研究综述 |
1.2.1 古代汉语违实句的研究 |
1.2.2 现代汉语违实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 |
2.1 违实功能词语的界定 |
2.1.1 定义 |
2.1.2 判定标准 |
2.1.3 收词过程 |
2.2 违实功能词语的类型 |
2.2.1 假装类 |
2.2.2 愿望未实现类 |
2.2.3 歪曲事实类 |
2.2.4 否定认识类 |
2.2.5 接近事实类 |
2.2.6 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 |
2.3 词语违实义形成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1 假装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2 愿望未实现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3 歪曲事实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4 否定认识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5 接近事实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3.6 与常理或计划相悖类词语的语法语义条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违实条件句 |
3.1 定义 |
3.2 违实条件句的类型 |
3.2.1 虚拟性违实条件句 |
3.2.2 现实性违实条件句 |
3.3 违实条件句的真假分布 |
3.4 违实条件句的构式 |
3.4.1 “假设连词+否定词a,b” |
3.4.2 “假设连词a,b”式 |
3.4.3 “早知道a,b”式 |
3.5 违实义形成因素分析 |
3.5.1 影响违实义形成的因素 |
3.5.2 违实条件句形成的复合系统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违实表达特征与功能分析 |
4.1 违实表达特征分析 |
4.1.1 蕴含否定意义 |
4.1.2 主观倾向性 |
4.1.3 传递情感色彩 |
4.1.4 违实语义凝固化 |
4.2 违实表达功能分析 |
4.2.1 语义表达功能 |
4.2.2 认知功能 |
4.2.3 情感表达功能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现状 |
1.3.1 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研究 |
1.3.2 不及范畴的归属研究 |
1.3.3 不及范畴的成员研究 |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2章 不及范畴的建立 |
2.1 “不及”的含义 |
2.2 “不及”是语义——句法范畴 |
2.3 不及范畴的成员 |
2.3.1 有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2 无比较标记的成员 |
2.3.3 有争议的成员 |
2.4 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识不及范畴 |
2.5 句法象似性与不及范畴 |
2.6 小结 |
第3章 “不如”句研究 |
3.1 “不如”句的结构特征 |
3.1.1 “不如”句的结构形式 |
3.1.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3.2 “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
3.2.1 “不如”句的语义 |
3.2.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3.3 “不如”句的语用功能 |
3.3.1 “不如”句的语用结构 |
3.3.2 “不如”句的语体分布 |
3.4 小结 |
第4章 “没有(没)”句研究 |
4.1 “没有(没)”句的结构特征 |
4.1.1 “没有(没)”句的结构形式 |
4.1.2 “没有(没)”句的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
4.2 “没有(没)”句的语义特征 |
4.2.1 “没有(没)”句的语义 |
4.2.2 “没有(没)”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
4.3 “没有(没)”句的语用功能 |
4.3.1 “没有(没)”句的语用结构 |
4.3.2 “没有(没)”句的语体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不及”句和“比不上”句研究 |
5.1 “不及”句研究 |
5.1.1 “不及”句的结构特征 |
5.1.2 “不及”句的语义特征 |
5.1.3 “不及”句的语用功能 |
5.2 “比不上”句 |
5.2.1 “比不上”句的结构特征 |
5.2.2 “比不上”句的语义特征 |
5.2.3 “比不上”句的语用功能 |
5.3 “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的比较 |
5.3.1 结构特征的比较 |
5.3.2 语义特征的比较 |
5.3.3 语用功能的比较 |
第6章 不及范畴的特殊成员研究 |
6.1 A不如B,B不如C |
6.1.1 “A不如B,B不如C”的结构特征 |
6.1.2 “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特征 |
6.1.3 “A不如B,B不如C”的语用功能 |
6.2 A连B都/也/还不如 |
6.2.1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特征 |
6.2.2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用功能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1.1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的建立 |
7.1.2 不及范畴典型成员的描写 |
7.1.3 不及范畴特殊成员的分析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所+VP+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所”的词性与功能研究 |
二、由“所”构成的结构研究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的“所+VP+的”结构 |
第一节 “所+VP+的”的形式构造 |
一、VP以单双音节动词/动语素为主 |
二、从动词类型看“所+VP+的”结构 |
三、“所+VP+的”的句法功能 |
第二节 “所+VP+的”的语义转指类型 |
第三节 “所+VP+的”的语用特点 |
一、不同语体中“所+VP+的”使用情况分析 |
二、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所+VP+的”结构的历时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所+VP”结构 |
第二节 “所+VP+者”结构的发展 |
第三节 “所+VP+之”结构的发展 |
第四节 “所+VP+的”的初现及发展 |
第五节 “所+VP+的”结构的演变路径梳理 |
第四章 “所+VP+的”结构中“所”的隐现规律及成因 |
第一节 “所+VP+的”结构“所”隐现的基本规律 |
一、“所+VP+的”不能隐去“所”的规律 |
二、“所+VP+的”的“所”可隐可现的情况 |
三、“VP+的”前不能加“所”的情况 |
第二节 “所+VP+的”结构中“所”隐现的影响因素 |
一、语音方面的因素 |
二、句法语义方面的因素 |
三、语用方面的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价值 |
第二节 不足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学术语体中的“似乎”考察 ——兼谈与文艺语体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似乎”的研究成果 |
1.3.2 学术语体中其他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学术语体中“似乎”的语义表现 |
2.1 关于“似乎”的语义类型 |
2.1.1 工具书中对“似乎”的语义解释 |
2.1.2 以往学者对“似乎”的语义探索 |
2.2 学术语体中“似乎”的语义特征 |
2.2.1 “似乎”的肯定义 |
2.2.2 “似乎”的否定义 |
2.2.3 “似乎”的不确定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术语体中“似乎”的句法特征 |
3.1 “似乎”的分布特征 |
3.1.1 学术语体中“似乎”的句位分布 |
3.1.2 文艺语体中“似乎”的句位分布 |
3.2 “似乎”的组合特征 |
3.2.1 表肯定义时的组合特征 |
3.2.2 表不确定义时的组合特征 |
3.2.3 表否定义时的组合特征 |
3.3 “似乎”的位序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术语体中“似乎”的语用及语篇功能 |
4.1 “似乎”对句类的选择 |
4.2 语用功能分析 |
4.2.1 提示观点 |
4.2.2 限定指称 |
4.2.3 强化论点 |
4.2.4 表示委婉含蓄、严谨谦虚 |
4.3 篇章功能分析 |
4.3.1 篇章衔接功能 |
4.3.2 人际互动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结论 |
5.2 创新与不足 |
5.2.1 本文的创新点 |
5.2.2 不足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展望 |
5.3.1 “似乎”的比况义 |
5.3.2 对比研究 |
5.3.3 模糊限制语系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汉语或然性情态副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 |
0.2.1 副词的相关研究 |
0.2.2 情态副词“也许”和“兴许”的研究现状 |
0.2.3 情态副词“八成”和“多半”的研究现状 |
0.2.4 情态副词“好像”和“似乎”的研究现状 |
0.2.5 情态副词“说不定”和“说不准”的研究现状 |
0.2.6 已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
0.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情态副词“也许”和“兴许”的比较研究 |
1.1 “也许”和“兴许”的句法功能 |
1.1.1 句法分布 |
1.1.2 句法配置 |
1.2 “也许”和“兴许”的语义倾向性 |
1.2.1 语义倾向 |
1.2.2 语义中和 |
1.3 “也许”和“兴许”的主观性 |
1.4 “也许”和“兴许”的传信度 |
1.4.1 “也许”的选择性可能 |
1.4.2 “兴许”的强化性可能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情态副词“八成”和“多半”的比较研究 |
2.1 “八成”和“多半”的句法构成 |
2.1.1 (NP)+八成/多半+VP |
2.1.2 (NP)+八成/多半+S小句 |
2.2 副词“八成”和“多半”的主观确信程度差异 |
2.3 副词“八成”和“多半”的语用制约 |
2.3.1 事件时态 |
2.3.2 句类选择 |
2.3.3 语体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态副词“好像”与“似乎”的比较研究 |
3.1 “好像”和“似乎”的句法分析 |
3.1.1 饰句分析 |
3.1.2 饰谓分析 |
3.1.3 易位分析 |
3.2 “好像”与“似乎”的主观性差异 |
3.3 “好像”和“似乎”的主观性表现 |
3.3.1 “好像”的交互主观性 |
3.3.2 “似乎”的主观性 |
3.4 “好像”与“似乎”的语义差异 |
3.4.1 “好像”的主观确定值 |
3.4.2 “似乎”的主观确定值 |
3.4.3 “好像”与“似乎”的传疑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态副词“说不定”和“说不准”的比较研究 |
4.1 “说不定”和“说不准”的句法构成差异 |
4.1.1 句法位置考察 |
4.1.2 句法配置考察 |
4.2 “说不定”和“说不准”的可能认识情态差异 |
4.2.1 “说不定”的或然情态 |
4.2.2 “说不准”的若然情态 |
4.3 “说不定”和“说不准”语用功能差异 |
4.3.1 用于未然事件 |
4.3.2 用于已然事件 |
4.4 “说不定”和“说不准”的语法化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或然性认识情态的语义来源 |
5.1 从道义情态到可能认识情态 |
5.1.1 “许”从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 |
5.1.2 “也许”和“兴许”的词汇化 |
5.2 从数量范畴到可能情态范畴 |
5.2.1 “八成”和“多半”的语义演变 |
5.2.2 从数量范畴到情态范畴的语义演变机制 |
5.3 从像似范畴到可能情态范畴 |
5.3.1 情态副词“似乎”的语义演变 |
5.3.2 情态副词“好像”的语义演变 |
5.4 从能性述补到可能情态范畴 |
5.4.1 “说不定”的语义演变 |
5.4.2 “说不准”的语义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语用功能及其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似乎”的语用功能及其表达 |
(一) 从主观揣测到委婉肯定 |
(二)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三)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二、“似乎”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
(一) 偏误分析 |
1. 遗漏偏误 |
2. 误加偏误 |
3. 误代偏误 |
4. 错序偏误 |
(二) 教学策略 |
三、结语 |
(8)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多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语料构成、统计工具和语言特征提取 |
(一) 语料构成 |
(二) 语料分析和处理工具 |
(三) 语言特征提取 |
三、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的语言多特征对比 |
(一) 词类和部分特定词语对比 |
(二) 词长对比 |
(三) 标准型/次比对比 |
(四) 超用词对比 |
(五) 罕用词对比 |
(六) 词型覆盖率对比 |
(七) 句长对比 |
(八) 句类对比 |
(九) 比较句对比 |
(十) 复句对比 |
(十一) 修辞对比 |
四、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的语言特征功能解释 |
五、结语 |
(9)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肯定与否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似乎”的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2.1 组合与分布 |
2.2 共现与连用 |
3.“似乎”的肯定性用法 |
4.“似乎”的否定性用法 |
4.1 非现实性特征 |
4.2 量性特征 |
5. 结语 |
四、浅论科技语体中的“似乎VP”句(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违实功能词语和违实条件句研究[D]. 姚四桂. 河北大学, 2021(02)
- [2]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钟健. 吉林大学, 2020(01)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所+VP+的”结构研究[D]. 黄绮婷. 华侨大学, 2019(01)
- [5]学术语体中的“似乎”考察 ——兼谈与文艺语体的比较[D]. 王亚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6]现代汉语或然性情态副词的比较研究[D]. 颜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语用功能及其偏误分析[J]. 巴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07)
- [8]专门科技语体和通俗科技语体多特征对比研究[J]. 刘艳春,赵艺. 江汉学术, 2018(03)
- [9]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评注性副词“似乎”的肯定与否定[J]. 巴丹.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