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榜回乡创业显身手(论文文献综述)
刘引引[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李永琴[3](2020)在《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农民形象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即以农民形象为主体,围绕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途径、情感变化、思想发展,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村生活面貌的电视人物系列之一。随着新世纪“三农”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不断增多,学者对创业农民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力求总结出创业农民在创业途径、人物特征、塑造规律等方面的特点。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该内容简单梳理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和创业农民的发展现状,并对两者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围绕电视剧中农民创业现象,分析创业农民的具体活动。主要包括第二章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第三章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第四章创业农民在电视剧中呈现的类型特点。这也是该论文着重阐述的部分;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塑造与创作,提出虽然电视剧在主题上丰富创业农民形象的创作,但也存在着创作者忽略电视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业农民形象类型化的弊端;第四部分文章进入尾声,主要包括第六章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以及余论和结语。笔者站在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大背景下,从立足现实、丰富创作主题、刻画典型人物、整合资源角度切入,分析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结合电视剧和学者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创业农民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发展过程。以此,希望能够丰富创业农民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路径。编剧创作真正表达农民诉求,反映农民心声,表现农民创业真实历程的电视剧,给实际生活中创业的农民提供参考价值。
贾瑞芬[4](2019)在《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士人心态一直以来都为学者所重视,并且成为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途径。孟郊作为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诗人,他所表现出的个人心态带有强烈的庶族意识,并在多方影响之下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孟郊人格。笔者拟将天宝到贞元之际的社会变革当做研究背景来探讨孟郊的心态嬗变,进而分析心态变化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第一章将从唐代历史转折时期士人的心态表现入手,继而为稍后孟郊庶族意识的觉醒奠定基础。第二章考察朝代更迭之际以孟郊为代表的寒门庶族在心态以及创作方面的变化。第三章从儒、释、道、墨角度深入挖掘孟郊以及士人的文化心理,对受四家思想影响下的心态表现进行细致阐发。第四章专门讨论世俗功利导致的苦闷挣扎,通过孟郊的人生轨迹彰显其复杂、矛盾的心理。最后,由孟郊心态延伸到韩孟诗派的整体创作过程,对其思想主张、诗歌风格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予以概括,架起连接孟郊与韩孟诗派及中唐社会的桥梁。文章主要以个案分析为主,考察孟郊心态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朝代转折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全面认识文人心态在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希望通过心态研究这一全新视角,能够对孟郊在唐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所发挥。
邱阳[5](2018)在《陈亮及其文学研究》文中认为陈亮是一位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而又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生性豪迈,坚决主张抗金复国,为此曾六达帝廷、两讥宰相,却被时人疑为汲汲于功名利禄;他行事乖张、发言无忌,上至朝廷重臣下至邻里乡人不乏对其侧目者,其两度遭诬而身陷囹圄更是凄楚难言之尴尬经历;他不喜道德性命之学,不以儒者自期,身后却位列《宋史·儒林传》,而《宋元学案》亦为其单列学案以彰其事功之学;其文章兼备众体、成就甚高,却往往仅以政论家形象现于后世学者笔下;其词作以婉约清切、恬淡隽永者为多,却以辛派豪放词人身份为后人乐道。陈亮早年备极坎壈,仕途蹭蹬,虽有屡次伏阙上书之壮举,却终不能解生活之困;晚岁终获高第而得官,却未及赴任而遽卒。陈亮之一生,既是悲剧的,亦是喜剧的;陈亮之性格,既是自卑的,亦是自负的。备尝人间荣辱的陈亮在殿试中魁之后自拟为“人中之龙,文中之虎”,恰是对其一生得意之处的炫耀与总结。本文选取陈亮这一人物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分上、下两编,试图对其作一客观全面剖析,力求更鲜活、真实地将陈亮的形象呈现出来。上编为陈亮生平事迹研究,侧重文献考证。第一章为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关于陈亮的生平、家世,学界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年谱、传记即各有数种版本,但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如陈亮生卒年、卒因、生地、身世及其生平中若干重要事件,如上书次数、系狱次数、斩马盗马事件真伪、其在朱唐交恶事件中的角色等,学界迄今仍存较大争议。故本章对陈亮的基本生平不作重复叙述,而重点选取其生平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考辨。对于其家族世系问题,则在吸收前贤成果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第二章至四章分别从政界官宦、浙东学人、闽赣知交等角度论述陈亮交游之况。陈亮虽终生布衣,却与诸多政界官宦来往颇密。这其中既有赏识提携陈亮的参知政事周葵、丞相周必大、吏部尚书韩元吉、吏部侍郎章森、侍御史章服,亦有助陈氏父子脱狱的丞相叶衡及王淮,其他与陈亮有交游行迹之官宦达数十人,陈亮之人格影响力可见一斑。故第三章重点叙述与陈亮交游事迹较多、对其生平影响较大之官宦,其他官宦与陈亮交游之况则按交游年份汇入一表,以求直观全面。因地缘便利及学术旨趣相近,身在婺州的陈亮与同在浙东的永嘉学人郑伯熊郑伯英兄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及金华学人吕祖谦吕祖俭兄弟交谊深厚、往来颇密。此外,浙东尚有王自中、倪朴此类与陈亮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正是在与诸多学问深厚的浙东学人的交往中,陈亮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并开创了永康学派,门下有诸多服膺并极力传播其学之弟子。故第四章重在叙述陈亮与浙东代表性学人之间的交游之迹,间对浙东学派内部各家学说的异同作比较分析,以探寻陈亮思想形成的轨迹及其思想学说的特点。陈亮与其他浙东学人及乡人交游之况亦汇入一表,求全以备览。与陈亮同时代的学者、文人中,朱熹为孔子之后集儒学之大成的第一流思想家,辛弃疾不论作词数量还是词作成就皆堪称中国词史第一人,故而本文第五章专门讨论陈亮与朱熹、辛弃疾的交游之况,并穿插陈朱思想对比分析及辛陈词作对比分析。陈亮交游之况向为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成果不丰。上述三章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多方爬梳,精心考证,在呈现陈亮交游网之同时兼及其思想、文学成就,为下编作铺垫。下编为陈亮文本创作研究,在坚持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注重文学性分析。陈亮诗文集、词集及创作、编选的其他着述版本众多,何格恩、邓广铭等先生曾对陈亮文集版本作过精细考证。本文第五章在继承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搜罗近世及海外陈亮集版本并加以叙述介绍,惜笔者学识、精力皆不足,有诸多版本并未亲见,故版本介绍部分详略不一,此为本文目前一大憾。陈亮之文章成就,古今评价皆甚高,但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学者的关注点多在其政论文。而陈亮之文的数量占其别集作品十分之九,其分量之重不言自明。陈亮不仅精于政论写作,兼擅墓祭、序跋、祝祷等文体,且在科举制度渐趋完备的南宋时期大力作时文以教导士子,故本文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时文、古文角度,对陈亮之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时文侧重内容分析,对古文侧重艺术分析,以纠学界长期忽视陈亮时文而对其古文成就认识不全之弊。陈亮词作数量虽不多,对后世影响却不小。对其词作之成就,历来争议颇多,故本文第八章不单就陈亮词立论,而是将其放在南宋词史视野下进行观照,从其对前代词人的继承、与同代词人的比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选取李清照、辛弃疾、刘克庄等不同时段的词人作为代表性作家进行对比,以对陈亮在南宋词史中的地位作一客观评判。由于陈亮诗歌作品数量较少、成就不高,本章对其不作重点论述。对于陈亮之思想学说及成就,历来论述汗牛充栋。笔者学有不逮,且在交游考部分对此间有论述,故不再列专章加以赘述,仅在附录中对前贤成果加以梳理,间呈管见,以免阙如之嫌。附录二、三分别为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及集外佚文情况,以期为未来《陈亮集》的重新修订及全集注释本的面世尽菲薄之力。
钱之骁[6](2017)在《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浦郑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浙东地区着名的世家大族之一,前人研究大多集中于藏书文化,对整个家族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清光绪《慈溪县志》,民国《灌浦郑氏宗谱》及郑氏族人存世遗稿为主要依据,分别从家族起源、科举、交游、联姻、经商等方面逐一进行专题研究,分析郑氏家族兴衰变迁的原因。第一章半浦郑氏家族起源及房系考。根据田野调查,利用家谱及相关资料,针对家族起源的种种说法,认同“半浦郑氏主脉有记载始于郑毓”的观点,并对各房系起源进行考证,以杰出人物为佐证,形成系统的家族框架结构,梳理明清时期郑氏家族的支系脉络。第二章郑氏家族科举考略。理清半浦郑家进士、举人、贡生、郡庠生和邑庠生的数量,阐释郑氏各阶层的贡献,探究科举兴旺的原因,这与家族家规的助力,家族崇教之风的兴盛,慈城文化的影响不无关联。第三章郑氏家族交游考略。通过对郑满、郑梁、郑勋不同时期三位杰出人物的交游研究,梳理他们的交际网络,加深人物个性思想和交游特点的认知,分析交游的优势与局限,从而总结出五百年来郑氏家族声望兴颓的历史命运。第四章郑氏家族联姻考略。半浦郑氏自明代始迈入士大夫官僚家族行列,婚姻取向随之侧重官宦人士,崇尚文化世家,冲破地域限制。强大的联姻网一方面不断壮大家族的根基,而另一方面也因联姻产生矛盾,以致郑氏家族长期遭到祸殃。第五章郑氏家族经商考略。清康熙后半浦郑氏商人在药业、钱庄业等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他们深受家族崇文之风和宗法观念的影响,以赢得更高的宗族地位和荣誉为最高目标,于是捐官职,行慈善,做学问,崇气节,向着官商、儒商、义商看齐。第六章郑氏家族衰落原因考。清晚期郑氏家族逐渐走向衰落。与人口膨胀,交通变革,族规约束力减弱,周边大族崛起等有关。特别是太平军攻掠浙江,祸及半浦,郑氏家族惨遭浩劫,元气大伤。半浦郑氏作为明清时期浙东地区典型的耕读世家、科举世家、文化世家,在时代转型的关键时刻,却因内忧外患,分崩离析,历史见证了郑氏家族的辉煌与苦难,也给当今家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带来新的启示。
吴克敬[7](2017)在《分骨》文中提出血是没有了,肉是没有了,有血有肉的锁子就剩下火化后的一把骨头,堆在一个铺了桌布的台面上,任由师梦芳、牛秋乡、付心莲、张子蕊、上官兰、米细心她们,一人手捧一个雕漆绘彩的骨灰盒,小心地分拣着,分拣出自己想要的一点骨头,包在黄绸的方巾里,打起像是黄色玫瑰似的花结,成殓进骨灰盒里,盖上盒盖,抱起来搂在怀里,逶迤鱼贯地走了去。飞魂在天的锁子,如云似烟,低头看下来,看着让他依然心牵,扯不断、理还乱的女子们。
任红红[8](2015)在《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文中研究指明莫言的小说以其“个性化叙事”呈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莫言的小说在多元叙事技巧的革新中,以结构和视角的不断变幻与尝试,从关注乡村世界里平凡的个体,男人、女人、婴童、青少年,到关注这个空间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这些个体的信仰和情感等,以对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文学想象和诗性的语言,发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和这里的主体——农民。小说通过个体故事的不断呈现和强化,从整体上书写了作为人类的一个群落的文化模式。因此,莫言通过短、中、长篇小说建构起来的乡村世界里的一切有其自足性,这些通过文学叙事出现在文本中的人物符号和文化因子,表征了汉民族乡村世界强有力的文化事实。论文首先将莫言的小说放置在汉民族主流文学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研究这些作品中书写的乡村世界和莫言的人类学深描中的乡村世界,探寻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和表现。这一部分在系统认知和梳理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的不同范式的基础上,先确立本论文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视角,关注的是作为人类族群之一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农民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状况、个体的成长,以及农民与动物的关系、乡村动物崇拜和他们的超自然力信仰等层面。并指出莫言小说中深描的这些地方性知识,以文学叙事的形式发现了乡村的同时发现了农民。在确立了这一研究视域之后,论文通过对多部“乡土文学”文本的细读,着重分析和系统梳理了汉民族主流文学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指出莫言的小说在虚构与想象的文学叙事中,走出现代性启蒙话语的书写视域,建构了自足的乡村世界独特性。其次,汉民族乡村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复杂多元的,莫言在几乎所有书写乡村的小说中都涉猎了这些关系。在这一部分。论文通过对莫言小说叙事中乡村世界的家庭伦理关系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其中的夫妻、父子、母子关系的书写为具体的研究视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夫妻关系。莫言小说中书写的几乎所有乡村夫妻关系的缔结仍然离不开父母包办、尽孝、传宗接代的婚姻“义理”,这种因顺从而“有序”缔结的婚姻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农民夫妻间只有义理却无爱的情感关系模式,使夫妻关系在“有序”的结合和相守中潜藏着“无序”的婚外情感和家暴的普遍性,论文在梳理和研究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其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在对乡村记忆的“伦理召唤”中,通过小说呈现的父子关系的和谐与不和谐,并深入分析了造成不和谐的父子关系的深层文化原因。论文对莫言小说中深描的母子关系的研究,在和以往主流文学作品对此概念化书写和想象的对比中,认为莫言的书写将父权文化遮蔽在“深闺”的乡村母亲前置,让她们在养家、育儿的辛劳中自己言说自己.以关注人类的情怀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论文也深入分析了小说深入细致的文学想象与虚构中显现的乡村母亲的智慧和德性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通过对莫言多部小说地解读,研究莫言通过多部小说深描的特定年代乡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娱乐游戏、情感、性相、人生选择等个体成长中遭遇的众多方面,系统研究了莫言小说以文学的“轻”、书写方式的“轻”,书写乡村世界里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化遮蔽、没有话语权的“轻”的群体,给读者默思的空间的同时思考文化赋予这些群体的“重”。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这些群体被书写的独特性,和这些群体自由和不自由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其中彰显的汉民族文化对这些群体成长影响的深层文化结构。第四,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农民和动物的关系,即农民与六畜的关系和乡村动物崇拜。论文在对汉民族农耕文化和六畜关系的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莫言的小说对农民和六畜关系的深入书写和以往主流文学对此的有限想象和书写的对比研究,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对农民和六畜亲密关系人类学书写的独特性。此外,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乡村动物崇拜,通过对小说中对此的想象和书写,着重研究了乡村里的蝗虫、狐狸和狼等动物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农民却对它们有敬畏之心,因为恐惧而敬畏,因为敬畏而崇拜的文化心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主流文化尊崇周孔礼教,视儒家文化为宗教的时候,乡村里的农民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巫术思维,视动物为图腾,在乡村广阔的地域中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莫言通过小说展现了乡村生态人类学的和谐图景。第五,论文研究了小说中深描的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乡村世界里的农民不但有自己崇拜的动物图腾,而且在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规约下,虔诚地保持着祖先崇拜。论文研究了莫言笔下以“场景再现法”完整呈现在多部小说内部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祖先之灵信仰的丧葬礼仪式,以及特定的日子里祭祀祖先的各种仪式具有的浓郁传统文化色彩。莫言没有像鲁迅、茅盾、巴金、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一样仅仅书写官宦、士绅、地主家族有关祖灵祭祀的典礼和仪式,而是用人类学深描的笔法,再现了乡村世界里的普通农民的祖先之灵祭祀的丧葬礼和其他仪式。除此之外,论文系统深入的研究了莫言小说中的乡村鬼魂信仰和禁忌等其他超自然力信仰。莫言通过对乡村世界里的超自然力信仰的人类学深描,打开了走进乡村神秘信仰的大门,在被主流文化遮蔽、主流文学不屑书写的文化语境中,在各民族作家关注并书写自己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文学语境中,深入展现了乡村世界的风俗与信仰。虽然莫言的小说以其不经意的追忆,以不必转换文化视角和做田野调查的便利,在小说中以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做了人类学家做的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深描。但小说中丰富的人类学因子是在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故事中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的。因此,论文的最后部分研究莫言小说的独特叙事艺术和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中展现的乡村世界人类学书写的紧密契合,探寻莫言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莫言的人类学书写以其关注边缘、书写边缘和日常经验的视角和立场,为汉民族当代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做出了贡献。莫言对乡村世界的人类学深描,在全球化语境中和当代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各民族作家一起,建构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莫言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书写,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语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吴莹[9](2013)在《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三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张文东[10](2013)在《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中指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向中国古代小说“传奇叙事”传统以及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经验”进行承袭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有关历程与表现的一种系统整理和论述。本文遵循传统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中传奇叙事传统的全面检视,以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来的叙事特征的系统梳理,发现并确证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传奇叙事样貌,并将这种样貌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多元、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不同阶段、层面以及不同主题、载体的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充分地论证说明:传奇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样式和基本传统,历经现代小说以来的特殊承袭和转型,其精神和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当中,并因特殊的时代际遇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也更有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当中,作为真正具有小说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核心的叙事“表现”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普通大众最传统的小说“接受”模式,对于包括二十世纪小说在内的中国小说整体发展演变而言,它必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模式和叙事传统。第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尽管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但作为一种强大文学传统的传奇叙事,还是因现代社会的形成、启蒙与救亡的目的、大众读者的扩展、民间样式的萃取等等社会与文学的因素,不断焕发出更为深刻而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小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当中被有意识并个性化地转化、使用和发展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首先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意义上,直接承袭了自“延安文学”以来的“革命文学”的经验和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创作方法的导引下,把最具有民间、大众基础的传奇叙事作为自己完成“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现实革命政治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革命传奇”样貌。第四,“新时期文学”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小说,尽管流派众多并有着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内转”的“新潮”取向等,但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思想资源,还是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传统,传奇叙事始终都是文学开始形成“自觉”之后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论是在“改革”或“知青”小说等现实主义主流中,还是在“地域”或“市井”小说等“寻根”的意识里,或是在“民间”或“历史”的重新发现并重构的意义上,始终都有着连绵不断的传奇叙事的艺术取向。第五,进入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面对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以及“泛文学”的语境,其原本属于文学的传奇叙事精神也在大众狂欢的意义上以各种“类文学”的形式发生了新变与转型,并通过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以及影视镜像的表现,呈现出种种面向大众、迎合市场、制造消费的姿态,从而使在这个意义上所演发出的传奇叙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大众语态的传奇性。通过上述这种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基于不同文学表现所完成的较大规模地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还始终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得到了创造性的承袭和发展,即便仅就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经验”的传奇叙事传统,也始终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丰富性存在的必然条件。因此,本文这种基于“传统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文学史辨析,便不仅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来认识中国文学及其小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在新世纪文学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某种更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二、落榜回乡创业显身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榜回乡创业显身手(论文提纲范文)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一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创业农民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创业农民形象的发展路程 |
第二章 创业农民形象兴起的原因 |
第一节 国家政策 |
第二节 社会发展 |
第三节 农民个体 |
第三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创业途径 |
第一节 本土资源 |
第二节 区域特产 |
第三节 市场资源 |
第四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当地村官的领头军”:村干部带领创业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接班人”:青年返乡创业 |
第三节 “基层致富的带领人”:农民自发创业 |
第五章 创业农民形象的塑造与创作 |
第一节 主题建构与题材设置 |
第二节 创业农民类型化塑造凸显 |
第六章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 |
第一节 立足现实,丰富创作内容 |
第二节 主题多元,推进影视创新 |
第三节 人物饱满,刻画典型形象 |
第四节 整合资源,打造艺术精品 |
余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创业的电视剧作品统计表 |
附录2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文学作品统计表 |
附录3 新世纪以来有关农民的电影作品统计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唐社会与士人心态 |
第一节 朝政废弛下的文士悲歌 |
第二节 破败现实中的黍离之悲 |
第三节 消极士群里的新旧思想 |
第二章 新旧交替之际的“微尘”——寒门孟郊 |
第一节 “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的艰辛与庶族阶层的崛起 |
第二节 进取受挫与寒门“不平之鸣” |
一、身世颓丧、仕路蹇涩的外在表现 |
二、忧愤交错之下的苦吟之风 |
第三章 跌宕人生路上的政治路径——奋斗孟郊 |
第一节 以儒取径——虚幻与真实的交织 |
一、辗转干谒的儒士心劳 |
二、结交寒门的以退为进 |
三、希求“证玉”的政治抱负 |
第二节 撷取墨侠——“豪气一洗儒生酸” |
一、儒侠对举之下的文武互补 |
二、仗剑使气的直率激昂 |
第三节 借佛自嘲——仕隐流连的苦闷彷徨 |
第四节 追慕道化——理想幻灭的黯然神伤 |
一、干谒风气下的道境环游 |
二、遗世独立的道心与“独鹤”寡俦的对举 |
三、穷途末路之余迷信长生 |
第四章 难脱世俗羁绊的苦闷挣扎——悲苦孟郊 |
第一节 羁旅行役与穷达转变的科场不遇之悲 |
一、漂泊流荡的孤独心态 |
二、“横天无羽翰”的焦灼无力心态 |
三、春风得意的进取心态 |
第二节 溧阳沉郁与仕隐纠结的官场失落 |
第三节 晚景凄凉与壮怀难酬的人生失志之苦 |
一、苦诗不成转虚空的释然情怀 |
二、亲友零落不相保的孤寂心绪 |
三、强从驱驰报知己的临终壮怀 |
余论——韩孟诗派与中唐士人心态 |
一、韩孟诗派与中唐社会 |
二、韩孟诗派的思想意识 |
三、韩孟诗派的诗歌风格 |
四、韩孟诗派与时代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孟郊交游简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陈亮生平事迹研究 |
第一章 陈亮生平事略、家世考 |
第一节 生平身世考 |
一、生卒及卒因考辨 |
二、生地及身世考辨 |
第二节 重要事件考辨 |
一、上书次数考辨 |
二、系狱次数考辨 |
三、斩马盗马事件考辨 |
四、朱唐交恶与陈亮考辨 |
第三节 家族世系考 |
一、父族陈氏 |
二、母族黄氏 |
三、妻族何氏 |
四、余论:家族对陈亮之影响 |
第二章 陈亮与政界官宦交游考 |
第一节 知遇恩官 |
一、参知政事:周葵 |
二、丞相:周必大 |
三、吏部尚书:韩元吉 |
四、吏部侍郎:章森 |
五、侍御史:章服 |
第二节 脱狱恩官 |
一、丞相:叶衡 |
二、丞相:王淮 |
附:陈亮与其他官宦交游表 |
第三章 陈亮与浙东学人交游考 |
第一节 永嘉诸子 |
一、一生挚友:叶适 |
二、一面之交:薛季宣 |
三、同族兄长:陈傅良 |
四、永嘉师长:郑伯熊、郑伯英 |
五、人格同调:王自中 |
第二节 金华诸子 |
一、海内知己:吕祖谦 |
二、兄弟情深:吕祖俭 |
三、志士同道:倪朴 |
第三节 永康门人 |
附:陈亮与浙东其他师友及乡人交游表 |
第四章 陈亮与闽赣知交交游考 |
第一节 论争劲敌生活密友:朱熹 |
一、明招初会 |
二、论争萌芽 |
三、王霸义利辩 |
四、晚年交谊 |
五、余论 |
第二节 英雄同道词坛盟友:辛弃疾 |
一、陈、辛定交时间考辨 |
二、淳熙铅山之会 |
三、陈、辛考亭之会 |
四、余论 |
下编:陈亮文本创作研究 |
第五章 陈亮着述及版本考 |
第一节 别集及版本流传 |
一、诗文合集及版本 |
二、词集及版本 |
第二节 陈亮其他着作 |
一、着作 |
二、编着 |
第六章 陈亮时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论古今之人:《酌古论》等史论 |
一、《酌古论》 |
二、《史传序》 |
三、《三国纪年》与《汉论》 |
第二节 阐圣人之道:《问答》 |
一、“公天下”之政治理想 |
二、重“天命”“人心”,阐“正名”“贵义”,论“春秋之义” |
第三节 治天下之策:《策问》 |
一、人才培养及任用 |
二、官员选任及管理 |
三、开源节流及保护民生 |
四、治天下之道—继承与变通 |
第四节 其他时文:《谢安比王导》等 |
一、经论与史论—《谢安比王导》等四论 |
二、重“法”之时评—《策》 |
三、儒家经典导读—《经书发题》 |
第七章 陈亮古文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奏疏政论—《中兴五论》及四上孝宗皇帝书 |
一、忧愤之情,泻于笔端 |
二、遣词造句,气势雄浑 |
第二节 祭悼之文—墓志、祭文、行状、哀辞 |
一、墓志(附行状) |
二、祭文(附哀辞) |
第三节 其他古文 |
一、序跋记文—书籍序跋、赠序与记文 |
二、祝祷之文—祝文 |
三、有韵之文—箴、铭、赞 |
第四节 陈亮的文章观 |
第八章 陈亮诗词创作成就 |
第一节 志在中兴推尊词体—南渡词及词论之回响 |
一、倡言恢复、指斥投降的咏怀词 |
二、轻诗重词、推尊词体的创作实践—兼论陈亮诗词观 |
第二节 “歌词渐有稼轩风”—词史高峰掩映下的陈亮词 |
一、英雄失路与志士失意:辛、陈词中情感态度比较 |
二、使典用事语意生新:辛、陈词用典比较 |
三、“以文为词”:辛、陈词创作方式比较 |
第三节 陈亮龙川词遗响—以刘克庄为视角 |
一、忧心国事壮志难酬:陈、刘爱国词比较 |
二、不主一家词风多样:陈、刘婉约词比较 |
第四节 余论 |
结语 |
附录一:陈亮思想综论 |
附录二:增订本《陈亮集》所收作品编年目录 |
附录三:增订本《陈亮集》集外佚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2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 半浦郑氏家族起源及房系考 |
1.1 郑姓迁徙与复训堂起源 |
1.1.1 复训堂起源考 |
1.1.2《源流考》评说 |
1.2 复训堂房系考 |
1.2.1 复训堂七房综述 |
1.2.2 复训堂旁系——小一房考 |
1.3 半浦郑氏其它支系考 |
1.3.1 佑启堂郑氏 |
1.3.2 拾房郑氏、参将房郑氏、庄里郑氏 |
1.3.3 伯宗祠郑氏、八房郑氏 |
2 半浦郑氏家族科举考略 |
2.1 郑氏家族科举概况 |
2.1.1 进士——国之精英 |
2.1.2 举人与贡生——族之脊梁 |
2.1.3 郡庠生与邑庠生——族之希望 |
2.2 郑氏科举兴旺原因分析 |
2.2.1 背靠慈溪县城 |
2.2.2 家族家规助力 |
2.2.3 崇教家风兴盛 |
2.3 郑氏科举兴旺产生的影响 |
2.3.1 家族名声鹊起 |
2.3.2 诗文作品纷呈 |
2.3.3 推动地方教育 |
2.3.4 繁荣家族学术 |
3 半浦郑氏家族交游考略 |
3.1 半浦郑氏交游的背景因素 |
3.1.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
3.1.2 兴旺发达的科举仕族 |
3.1.3 殷实深厚的经济基础 |
3.2 明代半浦郑氏的翘楚——郑满交游考 |
3.2.1 师长 |
3.2.2 同年 |
3.2.3 同乡 |
3.2.4 同僚 |
3.3 清初半浦郑氏的巨擘——郑梁交游考 |
3.3.1 恩师 |
3.3.2 同学 |
3.3.3 同乡 |
3.3.4 同僚 |
3.4 清中晚期半浦郑氏的脊梁——郑勋交游考 |
3.4.1 师长 |
3.4.2 同乡 |
3.4.3 书友 |
3.5 郑氏家族交游特点和影响 |
3.5.1 族人交游特点分析 |
3.5.2 郑氏交游影响力分析 |
4 半浦郑氏家族婚姻考略 |
4.1 郑氏家族婚姻状况探究 |
4.1.1 世家大族,亲上加亲 |
4.1.2 往来周边,扩大影响 |
4.1.3 寻求庇护,政治联姻 |
4.2 郑氏家族婚姻特点总结 |
4.2.1 以半浦为中心的涟漪式扩散 |
4.2.2 以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等级匹配 |
4.2.3 以做世交为目的的连理缔结 |
4.3 联姻对郑氏家族的影响 |
4.3.1 家族人口的迅猛增长 |
4.3.2 家族女学的发展 |
4.3.3 崇教家风的延续 |
4.3.4 节孝传统的继承 |
4.3.5 联姻引起的家族危机 |
5 半浦郑氏家族经商考略 |
5.1 明代郑氏家族从商状况考 |
5.1.1 半浦渡口规模尚小 |
5.1.2 家族宗规严苛 |
5.1.3 家族发展重心偏移 |
5.2 清代郑氏家族从商状况考 |
5.2.1 郑璂商业集团考 |
5.2.2 郑锡爵一系经商考 |
5.2.3 善六房其余杰出商人考 |
5.2.4 家族其余杰出商人考 |
5.3 清代郑氏商业崛起原因分析 |
5.3.1 周边传统产业的带动 |
5.3.2 渡口的民间化与规范化 |
5.3.3 家族家规对经商活动的松动 |
5.4 郑氏家族商人特征分析 |
5.4.1 心怀儒商情结 |
5.4.2 心怀官商情结 |
5.4.3 心怀义商情结 |
6 半浦郑氏家族衰落原因分析 |
6.1 人口的持续膨胀 |
6.1.1 人地矛盾的凸显 |
6.1.2 财产分配问题的出现 |
6.2 交通状况的变革 |
6.2.1 浙东海运的兴起 |
6.2.2 铁路的诞生与发展 |
6.3 郑氏族规约束力的削弱 |
6.3.1 享乐之风与道德败坏 |
6.3.2 家族公信力渐失与家族分化 |
6.4 周边家族的崛起 |
6.4.1 半浦周氏孙氏崛起考 |
6.4.2 黄山王氏家族崛起考 |
6.4.3 家族比较与总结 |
6.5 太平军对半浦的掳掠 |
6.5.1 人口锐减与经济破坏 |
6.5.2 文化衰退 |
6.5.3 族人叛族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郑氏家族监生、郡庠生、邑庠生表 |
附录B 半浦郑氏复训堂历代人口变更表 |
附录C 郑氏家族联姻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分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8)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与“农民的发现” |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视域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
第二章 乡村世界家庭伦理关系 |
第一节 乡村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 |
第二节 人类学视域中的乡村夫妻关系 |
第三节 乡村父子关系的深层结构 |
第四节 乡村世界的母子关系 |
第三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婴童和青少年 |
第一节 汉民族文学中失语的儿童和青少年 |
第二节 乡村世界里的婴儿和儿童 |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乡村世界里的青少年 |
第四章 乡村世界里的农民和动物 |
第一节 农民与动物关系书写的文学史回顾 |
第二节 农民与家畜的密切关系 |
第三节 乡村动物崇拜 |
第五章 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 |
第一节 礼教夹缝中的乡村超自然力信仰 |
第二节 乡村祖先之灵和鬼神信仰 |
第三节 乡村超自然信仰的深层文化结构 |
第六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
第一节 多元叙事建构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深描乡村的世界文学视域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境中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概述 |
(二) 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相关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背景 |
(一) 华侨与华侨教育 |
(二) 侨乡 |
(三) 英属马来亚的地域和研究时间界定 |
(四) 英属马来亚早期华人移民与华人社会的建构 |
第一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仿创国内旧教育模式中发展(1840-1904) |
一、英属马来亚旧式华侨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旧式教育在英属马来亚的仿创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新式华侨教育的序幕(1904-1911) |
一、清政府对华侨教育态度的转向及其参与 |
二、保皇派与革命派对华侨教育的推波助浪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外压下的不断前行(1911-1941) |
一、民国政府和殖民政府对侨校的介入 |
二、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
第一节 中国驻外领事对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推动 |
一、劝学兴教,鼓励倡导 |
二、视学巡查,反馈引导 |
三、介入管理,兼管指导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侨领绅商的带动 |
一、华社侨领身先士卒,促进华侨教育发展 |
二、华社富商慷慨解囊,推动华侨学校建设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知识分子的驱动 |
一、王佐邦:毕生从事华侨教育事业 |
二、刘韵仙:四十年南洋女子中学校长 |
第四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帮派社群与民众的参与 |
第三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课程、教科书与国语教学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与课程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课程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课程的特色与不足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之发展 |
一、清末英属马来亚华校新式教科书的勃兴 |
二、民国时期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改革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与殖民政府的查禁 |
四、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国语教育与教科书 |
一、英属马来亚华社开展国语运动的前奏 |
二、英属马来亚华社国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
三、华校国语教科书科学化的积极探索 |
第四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办学特色 |
第一节 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及其管理机制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自主化管理 |
第二节 会馆办学与华校办学之个案研究 |
一、会馆兴学:以新加坡福建会馆为例 |
二、侨校办学:以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为例 |
第三节 “华”之特质:马来亚华校的中华内核 |
一、对国内教育追随与认同 |
二、受国内教育思潮的牵引 |
第五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 |
第一节 迁移与交往:近代华侨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 |
一、闽省传统人文地理生态及其近代侨乡的形成 |
二、闽省侨教体系的建构与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推动 |
第二节 经费与行政:闽省与英属马来亚华侨学校的运作机制 |
一、华侨学校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 |
二、华侨学校的组织行政与校务管理 |
第三节 “侨”之特色:闽省侨办学校的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 |
一、办学基础的外向型与开放性 |
二、办学理念与教育取向现代性 |
三、办学手段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
第六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觉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教育功能观 |
一、社会价值:从文化传承到强国兴邦 |
二、育人功能:从单一到复合 |
第二节 近代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和林文庆的行与思 |
一、“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兴学活动与理念 |
二、峇峇学者林文庆的华教实践与思想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之内在动因 |
一、故乡情怀的归属感 |
二、宗亲意识乡土情结 |
三、兴国救国的责任感 |
四、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传奇叙事模式与传奇叙事传统 |
二、中国现代小说发端期的传奇叙事背景 |
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一章 从现代走进当代的“革命传奇”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制度与方法——建国后文学的特殊时空 |
一、无限的生活与有限的空间 |
二、明确的道路与统一的方法 |
第二节 “红色经典”——传统背景下的“革命传奇” |
一、传统与经验——英雄的传奇与史诗的意味 |
二、题材与类型——《林海雪原》与《青春之歌》 |
三、主题与模式——双重维度上的“对立共构” |
第三节 “文革小说”——政治叙事中的“英雄传奇” |
一、极端政治背景下的话语时空和可能选择 |
二、特殊政治话语中的特殊传奇模式 |
第二章 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生传奇” |
第一节 文学的回归——人与现实主义的“新时期” |
一、为文艺正名——新时期文学的空间与选择 |
二、走出时代的“伤痕”——“反思”与“改革”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二节 走向历史与人生的深处 |
一、文学的根与文化的根——“寻根”的背景与意识 |
二、文学的寻根——“寻根小说”中的“地域”传奇叙事 |
三、文化的寻根——“市井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三节 发现乡村与创造历史——“民间”与“历史”的传奇 |
一、方法的空白与意义——在“先锋”的潮流背后 |
二、乡村的发现与再现——莫言的“红高粱传奇” |
三、历史的记忆与颠覆——苏童的“新历史传奇” |
第三章 泛文学语境中的“大众传奇” |
第一节 主体的失落——时代与文学的“大众化” |
一、“泛文学语境”:文学的市场与市场化的文学 |
二、“非虚构写作”:可以质问的“文学可能性” |
第二节 言情小说——都市浮沉中的“情感传奇” |
一、从传统走进现代:言情叙事的历史与新变 |
二、从现实走进梦想:现代都市的流行情感与叙事 |
三、从梦想走向“穿越”: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
第三节 网络小说——大众狂欢叙事中的“虚拟传奇” |
一、传奇的背景:大众狂欢与网络写作 |
二、传奇的创造——网络传奇的叙事模式 |
第四节 影视镜像——大众化叙事的“消费传奇” |
一、读图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与影像叙事 |
二、镜像传奇:文学市场与大众文化的共谋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落榜回乡创业显身手(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教育重要论述研究[D]. 刘引引. 西北大学, 2021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创业农民形象的研究[D]. 李永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唐士人心态视阈下的孟郊诗歌研究[D]. 贾瑞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陈亮及其文学研究[D]. 邱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明清时期浙东半浦郑氏家族研究[D]. 钱之骁. 宁波大学, 2017(02)
- [7]分骨[J]. 吴克敬. 延河, 2017(02)
- [8]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D]. 任红红. 兰州大学, 2015(01)
- [9]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D]. 吴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10]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D]. 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