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通用机房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任晨宇[1](2021)在《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近年来从建筑行业兴起的新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铁路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适应铁路信号设备运维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利用BIM技术提高铁路信号设备的运维水平,突出可视化管理的优势,研究基于三维绘图协议(Web Graphics Library,WebGL)技术的BIM可视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BIM绘图软件Revit绘制的BIM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网格轻量化算法和Revit二次开发技术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研究基于WebGL的可视化技术,开发出信号设备运维系统的可视化管理模块,实现信号BIM模型的Web端三维显示及动态交互,达到流畅的用户体验。主要内容如下:(1)在分析铁路信号运维和BIM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研究了BIM技术在信号运维管理中的应用需求,针对信号运维管理特点,设计可视化技术路线。(2)研究了信号设备BIM模型的轻量化方法,为了减小系统负载以及GPU的渲染压力,加快响应时间,提升显示效果,对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应用基于二次误差度量的边折叠算法对三维网格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可有效降低模型的体量大小;提出数据提取方法,利用Revit二次开发将原始模型文件进行提取并转换格式,实现BIM模型数据轻量化。(3)基于WebGL技术实现BIM模型在Web端的场景重构以及模型交互,通过学习图形学的基础理论,选用射线相交法并且结合包围盒算法进行优化,实现模型交互;针对铁路信号特点,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地图文件的瓦片化加载、BIM模型与地图系统的异构融合。以Cesium引擎为基础,提出模型融合方法,实现系统的BIM+GIS大场景显示。并将LOD优化算法引入到大场景显示中,实现了GPU渲染负载和视觉效果的相对平衡。(4)基于以上模型轻量化和可视化展示的研究,设计了基于BIM技术的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可视化模块。通过建模设计、轻量化处理以及对可视化场景进行渲染交互并且将BIM模型与GIS引擎进行异构数据融合,本文研究的基于WebGL技术的BIM模型Web端可视化方法可以将BIM模型结合信号系统可视化需求进行Web端渲染,运行效果良好,为BIM技术应用在信号设备运维中打下一定基础,有利于推进信号运维的智能化进程。图59幅,表5个,参考文献62篇。
周列国[2](2021)在《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背景下,四川电力公司在业务管理过程中所用的各类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数量及类型日益增加,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自动化管理,是公司提高内部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挑战。在此情况下,公司提出了信息资源运维系统的研发任务,拟将各类信息资源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业务纳入管理范畴,提高信息资源的运维效率。本文按照系统的功能定位和应用环境,采用SNMP、Java Web、SSH等软件技术、理论和工具,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详细分析了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研究中,首先介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系统的研发技术与理论进行整理和介绍。其次,调研分析四川电力公司目前的软硬件和网络等信息资源的运维管理现状,按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系统的研发目标,详细介绍系统的功能及非功能等开发要求和目标。第三,在系统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中分析了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框架及内部模块划分,并对系统的数据视图进行分析,设计数据表;在详细设计中对系统功能模块的Java类结构及功能流程进行分析和设计。同时,按照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采用时序图技术进行系统的功能研发,并对详细的功能实现方法、流程和关键代码进行研究,展示说明系统的截面图。最后,按照系统的功能及非功能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服务部署,并测试系统的功能表现和性能指标,按实际的测试结果,对系统开发成果进行验证。信息资源运维系统采用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技术作为后台服务支持,并按四川电力公司的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进行功能设计和研发,能够将公司的所有硬件、软件、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化的管理和维护,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对于公司的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姜洋[3](2020)在《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力通信网络是电网的重要组成网络之一,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可靠供电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通信网规划执行期间,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改造,网络中各种不同制式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设备分别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网、交换网、业务网、支撑网、综合数据网等不同的网络领域,其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也千差万别,单纯依靠人工数据记录、存档施工设计图纸对通信调度工作要求更高,以上情形为电力企业日常的通信运维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和通信业务,进行实时、可靠的全面管理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针对电力通信网络中缺乏统一通信管理系统的现状,本论文首先分析并研究现有电力通信系统中不同厂家的专业网管所采用的技术及手段,并重点参考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的运维管理模式。然后,针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特色功能将电力通信资源从逻辑和物理两个角度建模。依据本人所在电力企业通信网络运维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最后,结合电力行业的一些规程规范,为实现本系统对电力通信网中的通信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方便运行人员高效开展日常运维工作,建立了人机交互的资源模型,为业务的开通提供保障,使该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运行人员。在对系统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J2EE技术规范,设计了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实时监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运行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
支紫[4](2020)在《基于CIM模型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电网进行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异常或故障情况,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电力维护和检修来说能够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电力故障带来的损失。有鉴于此,结合CIM模型,提出区域级电网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构建电网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数据CIM模型,应用树形模型结构储存智能信息,结合拓朴图模型结构实现视频、图片、音频的语言转换功能,为智能监控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基础;其次,基于J2EE的Java Web结构构建了电网监测控制系统框架,并利用多维测量技术,在获取信号数据基础上,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最后,将监控系统接入实际的电力系统,对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加以测试,结果表明在超过设计并发数量的前提下,监控系统的响应时间仍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可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运行效率提供有用参考。
李昆锦[5](2020)在《基于CNN的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传输与数据计算等需求的不断增长,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机房设备资产的规模与数量也愈发膨胀。在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需要对大量的设备进行人工盘点,并进行纸面的信息录入。人工进行信息收集录入与管理带来了大量的人力消耗,并无法保证设备信息录入的准确性与快速性。随着通信与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IT机房设备资产管理方式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得愈发得迫切。本文针对IT机房传统设备资产管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耗时长、可靠性低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 IT 机房设备识别管理系统。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高度解耦,通过RESTful接口与消息中间件进行交互,拥有良好的运行性能与鲁棒性,能很好地满足管理人员对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需求。同时,引入了基于CNN的目标检测技术,使用滤波器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深层特征的提取,最终计算得到目标设备的边界框与预测标签,实现IT机房设备的自动化检测。本文基于YOLO算法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机房设备检测场景下适用的改进网络模型,并设计实验对其在该应用场景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同时本文提出了数据集自动构建模块的创新设计,该模块利用用户数据对训练集进行扩充,供算法模型迭代训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模型的过拟合,优化了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的性能与泛化能力。本系统通过目标检测技术实现机房管理过程中设备信息录入的自动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机房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设备信息管理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与技术。接着结合用例图,针对应用场景下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再结合UML类图与流程图对进行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之后对各功能进行了测试,确认了系统功能的完备性。经过实验与测试,该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IT机房设备信息管理的需求,设备检测模块对图像中的多个设备目标能够实现清晰的定位与识别,对IT机房设备信息管理工作起到了不错的效率提升作用。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展望。
陈志国[6](2020)在《基于SSH的通信基站设施运维系统》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5G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以及3G/4G手机用户的庞大需求,导致了三大运营商对通信基站的大量需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作为我国唯一的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服务企业——中国铁塔公司应运而生。铁塔公司通信基站的业务管理和维护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其为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的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对通信基站进行高效运维,是现在各级铁塔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铁塔公司所属的通信基站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铁塔公司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基于此背景,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SH的通信基站设施运维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基于SSH的开发框架,并选取利用轻量级的My SQL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库服务。对通信基站设施维护系统进行了初步的业务需求分析,总结了通信基站运维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四个功能,即设备管理、远程监控、运营维护管理和系统配置模块。设备管理就是对于运维管理系统当中所含有的一些基本的资源信息进行的维护以及管理。远程监控功能主要是采用的实时监控手段对个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设备显示相关告警提示信息的及时处理。运维管理领域主要负责相关工程割接以及服务、区域、工作等任务。系统的主要配置模块用于执行请求、用户管理、用户配置、用户操作权配置等,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工作人员的其他职能部门信息配置。通过基于软件工程思想的基站设施运维系统系统设计,可以提高铁塔公司相关企业基站操作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的投资成本,使得铁塔公司员工的信息水平得以提升。从铁塔公司在大数据时代利用相关信息手段实现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的业务及设备管理的这一举措,必定会降低部分传统人工方式带来的业务纰漏等问题,确保新时代铁塔公司业务的稳步发展。
张金[7](2020)在《基于关联规则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的正常、持久和稳定运行取决于通信机房管理系统的可靠运行。近年来,通信机房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形成一个集成的、联网的、统一的监控系统,将有助于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正常的维护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和工作强度。机房里的所有设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性,为了实现对机房环境的实时掌控,同时还为了可以及时定位和预防各种警报,如火灾、漏水和盗窃等,更为了给人工远程检查和故障排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建立一个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成了现实的可行方案。本文将实际工作和生产结合在一起。根据企业需求并在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之后,设计了这套用于机房的集中式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选择以SSH框架为基础进行设计,并分离了系统的控制层、数据层和表示层。模块彼此之间的耦合性低,可扩展性强,从而系统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得到了提升。(2)使用基于服务器集群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技术,以减轻服务器处理压力并缩短了服务器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了实时处理任务和系统高可用性的要求。(3)充分利用MySQL技术,统一数据管理,Web浏览器提供整个动力环境管理的适当的后台应用程序和前景显示,以帮助操作和维护信息与通信的人员有效地管理资源。(4)该系统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通过对动力环境告警数据的高效分析,实现了对机房动力环境运行的全面感知进而智能辅助用户决策。该项目可以预防事故、打击犯罪、保护财产,并使机房安全稳定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薛天[8](2020)在《基于语义维基的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设备对于人防工程的顺利运营至关重要。人防设备信息具有分布零散,格式众多,容易丢失的缺点,这给人防工程设备运维带来了挑战。另外,对于人防工程来讲,如果不能够对设备运维知识进行动态应用,使得其具有可操作性,就相当于仅多了一个报表系统。因此真正的智能化设备运维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将设备运维信息语义化,创建设备运维知识库,可以使计算机理解所存的信息,再辅以设备运维生命周期管理,可大大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提出与发展,互联网与信息化深入人心,人防工程的发展也要紧跟时代。基于此,本课题拟基于语义维基技术,结合本体建模,创建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依托丰台人防系统,统筹PC端与移动设备终端,实现设备运维管理智能化,高效化。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包括:(1)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建立人防工程设备运维领域的MOF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人防设备运维的本体模型,定义设备运维相关的实体、关系、属性,为语义化打下基础。(2)建立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采用类似维基百科的方式整理设备相关的各种资料,解决设备信息多格式,内容分散,非电子文档的问题。(3)增强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的功能。为设备信息添加语义标注,产生的语义信息可以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建立基于语义网技术的维基系统,即语义维基。(4)将建立好的设备运维知识库应用在人防运维活动中。区分管理人员与运维人员,将知识库用于运维计划管理、运维指导以及运维设备管理,真正实现设备运维管理智能化、高效化。
张宇[9](2020)在《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建设成果显着,以大型酒店、购物广场等为代表的兼具服务性和休闲性功能的商业建筑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复杂建筑及设施设备需要更科学的运维管理方式。针对目前大型复杂建筑运维管理所面临的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挑战,本文以兼具餐饮、住宿、商务、会展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酒店为切入点,从运维管理方的角度出发,借助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在运维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如何建立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以期提升酒店运维管理水平,并为其它大型复杂建筑的运维管理提供解决思路。首先,本文通过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明晰了研究对象的内容范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介绍BIM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各自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了运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酒店运维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大型酒店建筑特征及其运维管理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型酒店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空间构造复杂、人流量大、运维管理品质要求高、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特征,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酒店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利用文献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方法分别对酒店运维管理的功能需求和信息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文提出并构建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奠定基础。再次,本文借助信息流理论,研究运维信息流转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通过在酒店运维管理中合理利用BIM与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流转效率,进而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逻辑框架。以信息流模型为基础、借鉴物联网DCM通用架构、合理嵌入BIM技术的方式,提出了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然后分别对信息获取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应用层、信息复用层各层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将前文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A项目,结合此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构建运维管理系统架构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际操作。主要包括:构建了A项目的BI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信息完善和轻量化处理;针对A项目酒店公共区运部位进行了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部署及ZigBee无线网络设计;利用BIM模型数据构建了初始运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静态信息与物联网实时采集的动态信息相关联的研究;对该项目酒店运维管理平台进行了部分界面与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该论文共有图55幅,表11个,参考文献148篇。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基于Web的通用机房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通用机房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信号运维系统现状 |
1.2.2 BIM技术发展现状 |
1.2.3 BIM运维应用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可视化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BIM技术概述 |
2.2 HTML5 规范 |
2.3 WebGL渲染技术 |
2.4 三维模型重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信号设备BIM模型及其轻量化 |
3.1 信号设备BIM模型设计 |
3.2 信号设备BIM模型轻量化 |
3.2.1 三维网格模型简化 |
3.2.2 Revit模型格式轻量化 |
3.3 BIM模型轻量化 |
3.3.1 三维网格模型轻量化 |
3.3.2 Revit模型格式轻量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GL引擎的信号设备可视化 |
4.1 模型渲染 |
4.2 模型拾取交互 |
4.3 BIM+GIS地图场景可视化 |
4.3.1 BIM与 GIS异构数据融合 |
4.3.2 LOD轻量化渲染 |
4.4 三维场景实现与测试 |
4.4.1 轻量化显示 |
4.4.2 三维模型交互 |
4.4.3 室外地图场景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BIM可视化技术在信号运维中的应用 |
5.1 信号运维系统概述 |
5.2 基于BIM技术的信号设备管理 |
5.2.1 模块功能 |
5.2.2 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
5.2.3 维修作业管理 |
5.2.4 道岔信息管理 |
5.3 动态数据监测的可视化管理 |
5.3.1 模块功能 |
5.3.2 设备状态三维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技术选型 |
2.1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2.1.1 SNMP概述 |
2.1.2 MIB树 |
2.2 Java Web开发技术 |
2.3 SSH开发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概述 |
3.1.1 业务现状 |
3.1.2 研发目标 |
3.2 功能需求 |
3.2.1 信息资源运行监测需求 |
3.2.2 设备信息管理需求 |
3.2.3 检修计划管理需求 |
3.2.4 软件信息管理需求 |
3.3 非功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1.2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4.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2.2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 |
5.1 信息资源运行监测功能设计与实现 |
5.1.1 类结构设计 |
5.1.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2 设备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2.1 类结构设计 |
5.2.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3 检修计划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1 类结构设计 |
5.3.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4 软件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1 类结构设计 |
5.4.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配置 |
6.2 测试方法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特点及发展阶段 |
1.2.2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关键技术理论研究 |
2.1 J2EE语言概述 |
2.2 B/S架构概述 |
2.3 MVC模型概述 |
2.3.1 标准MVC模型概述 |
2.3.2 Web MVC模型概述 |
2.3.3 主流Web MVC模型 |
2.4 Oracle数据库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
3.1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性能设计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容量规划 |
3.2.2 系统硬件环境设计 |
3.2.3 系统软件环境设计 |
3.3 系统角色设计建模分析 |
3.4 系统功能建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原则 |
4.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3 物理架构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命名规范 |
4.4.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4.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4 数据库安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管理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
5.1 实时监视模块设计 |
5.1.1 实时监视模块总体结构 |
5.1.2 告警集中监视 |
5.1.3 告警规则管理 |
5.1.4 界面实现展示 |
5.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2.1 数据采集模块总体结构 |
5.2.2 数据采控框架功能 |
5.2.3 接口协议适配功能 |
5.2.4 异常处理 |
5.3 运行管理模块设计 |
5.3.1 值班管理功能设计 |
5.3.2 检修管理功能设计 |
5.4 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
5.4.1 资源管理模块总体结构 |
5.4.2 资源影响业务分析功能 |
5.4.3 界面实现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CIM模型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IM模型研究发展概述 |
1.3 电网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2 基于CIM模型的电网调控智能监控系统 |
2.1 电网调控系统智能监控现状 |
2.1.1 电网调控系统运行稳态监控 |
2.1.2 继电保护设备在线监视 |
2.1.3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监测 |
2.1.4 综合智能监控告警 |
2.2 电网调控系统智能监控存在的问题 |
2.2.1 分区监控实现难度大 |
2.2.2 远距离监视效率不高 |
2.2.3 发生事故跳闸后监控设备功能弱化 |
2.2.4 尚未形成报表功能数据导出难 |
2.2.5 监控区域分散不集中 |
2.3 电网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数据CIM模型 |
2.3.1 CIM模型概述 |
2.3.2 CIM模型中的类和关系 |
2.3.3 CIM模型在电网调控系统中的应用 |
2.3.4 电网调控系统 |
2.3.5 智能监控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网调控系统智能监控优化设计 |
3.1 电网调控系统智能监控优化总体思路 |
3.1.1 调控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 |
3.1.2 调控系统中监控结构的设计 |
3.1.3 调控系统监控功能结构的设计 |
3.2 电网监控功能优化的实现 |
3.2.1 优化流程的实现 |
3.2.2 强化维护的实现 |
3.2.3 数据精准的实现 |
3.2.4 提高预警的实现 |
3.2.5 加强巡检的实现 |
3.3 电网调控系统监控功能的实施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电网调控系统智能监控优化系统的测试 |
4.1 优化设计的测试 |
4.1.1 测试方法 |
4.1.2 测试内容 |
4.2 优化设计效果的主要内容 |
4.2.1 优化流程加快监控信息录入 |
4.2.2 增强维护确保后期功能管理 |
4.2.3 精准数据强化监控数据报表管理 |
4.2.4 提高预警升级电网异常预警功能 |
4.2.5 加强巡检强化电网安全巡检功能 |
4.2.6 强化性能实现智能监控系统性能 |
4.2.7 安全运行加强电网区域范围智能监控 |
4.3 功能实现的测试研究 |
4.4 测试步骤 |
4.5 测试后的电网监控系统分析 |
4.6 测试后的电网监控系统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CNN的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条形码相关技术 |
2.1.1 条形码技术概述 |
2.1.2 条形码技术在设备识别管理中的应用 |
2.2 射频识别相关技术 |
2.2.1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
2.2.2 射频识别系统基本结构 |
2.3 基于CNN的目标检测相关技术 |
2.3.1 卷积神经网络 |
2.3.2 目标检测相关技术 |
2.4 IT机房设备识别方法的对比 |
2.5 Web服务相关技术 |
2.5.1 Spring技术 |
2.5.2 Spring MVC技术 |
2.5.3 MyBatis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描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用户服务需求 |
3.2.2 机房及设备信息服务需求 |
3.2.3 设备检测服务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系统性能 |
3.3.2 系统稳定性 |
3.3.3 系统可扩展性 |
3.3.4 系统易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
4.1 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
4.2 服务管理子系统概要设计 |
4.2.1 控制层概要设计 |
4.2.2 服务层概要设计 |
4.2.3 数据访问层概要设计 |
4.2.4 数据库设计 |
4.3 设备检测子系统概要设计 |
4.3.1 设备检测服务模块概要设计 |
4.3.2 设备检测算法模块概要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设计 |
5.2 服务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控制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2 服务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访问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 设备检测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设备检测服务模块 |
5.3.2 SVR数据集构建 |
5.3.3 YOLO目标检测网络 |
5.3.4 目标检测网络模型的改进 |
5.3.5 模型评估方法与实验细节 |
5.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用户信息服务相关功能测试 |
6.2.2 机房及设备信息服务相关功能测试 |
6.2.3 设备检测服务相关功能测试 |
6.2.4 数据集自动构建服务相关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6)基于SSH的通信基站设施运维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技术介绍 |
2.1 SSH开发框架简介 |
2.1.1 Stuts |
2.1.2 Sping |
2.1.3 Hibernate |
2.2 集成SSH的新型J2EE框架技术 |
2.3 My SQL数据库概述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需求描述 |
3.1.2 代表性业务流程 |
3.2 系统角色划分 |
3.3 各系统功能需求 |
3.3.1 设备管理需求分析 |
3.3.2 远程监控需求分析 |
3.3.3 运维管理需求分析 |
3.3.4 系统设置需求分析 |
3.4 系统运营需求分析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技术设计 |
4.2 功能设计 |
4.3 包结构设计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5.1.1 设备管理详细设计 |
5.1.2 远程监控详细设计 |
5.1.3 运维管理详细设计 |
5.1.4 系统设置详细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2.1 E-R图设计 |
5.2.2 表结构设计 |
第六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6.1 系统实现 |
6.1.1 设备管理功能实现 |
6.1.2 远程监控功能实现 |
6.1.3 运维管理功能实现 |
6.1.4 系统设置功能实现 |
6.2 系统测试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关联规则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技术现状 |
1.2.2 应用现状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2 UML用例建模系统需求分析 |
2.1 UML建模机制概述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问题现状分析 |
2.2.2 定义用户角色 |
2.2.3 功能性需求 |
2.2.4 非功能性需求 |
2.3 系统UML用例建模 |
2.3.1 系统用例分析 |
2.3.2 系统类图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监控系统告警关联模型设计 |
3.1 数据分析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特征量化与选择 |
3.4 模糊C-均值聚类 |
3.5 关联规则挖掘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b的系统其他设计 |
4.1 系统技术背景简介 |
4.1.1 机房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 |
4.1.2 深入Java |
4.1.3 SSH框架 |
4.1.4 MySQL数据库技术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4.3 系统架构设计 |
4.4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 |
4.4.1 服务器集群系统 |
4.4.2 自适应算法 |
4.5 系统实时监控模块设计 |
4.5.1 UPS监控模块 |
4.5.2 精密空调监控 |
4.5.3 配电监控 |
4.5.4 关联告警模块 |
4.5.5 风机监控 |
4.5.6 环境监控 |
4.5.7 安防门禁监控 |
4.5.8 系统管理 |
4.6 MySQL数据库设计 |
4.7 Web应用程序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实施 |
5.1 部署环境 |
5.2 系统功能展示 |
5.2.1 登录客户端 |
5.2.2 实时界面 |
5.2.3 告警关联分析模块 |
5.2.4 温湿度检测 |
5.2.5 门禁模块 |
5.2.6 配电模块 |
5.2.7 UPS模块 |
5.2.8 精密空调模块 |
5.3 运行效果及分析 |
5.4 告警关联模型应用结果与分析 |
5.4.1 效率分析 |
5.4.2 精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基于语义维基的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的概念与发展 |
1.2.2 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相关研究 |
1.2.3 维基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
1.2.4 语义网与语义维基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人防工程设备运维领域本体建模 |
2.1 MOF四层模型简述 |
2.2 建立人防设备运维领域的MOF模型 |
2.2.1 语义建模方法 |
2.2.2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通用模型设计总述 |
2.2.3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设备模型 |
2.2.4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监测模型 |
2.2.5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运维模型 |
2.2.6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运行模型 |
2.2.7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信息存储模型 |
2.2.8 模型示例:三防通风系统 |
2.3 人防设备运维领域本体建模 |
2.3.1 人防设备相关数据源 |
2.3.2 人防设备知识表征 |
2.3.3 本体模型构建 |
2.3.4 创建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 |
3.1 语义维基库的设计 |
3.2 维基知识库的搭建 |
3.2.1 配置服务器 |
3.2.2 安装MediaWiki |
3.2.3 MediaWiki上传文件 |
3.2.4 创建普通维基页 |
3.2.5 维基呈现结构模型 |
3.3 语义维基的实现 |
3.3.1 安装Semantic MediaWiki |
3.3.2 给设备信息添加属性 |
3.3.3 建立设备运维知识库模板 |
3.4 语义功能 |
3.4.1 语义查询 |
3.4.2 嵌入式查询 |
3.4.3 推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的应用 |
4.1 人防设备运维管理用例 |
4.2 运维计划 |
4.2.1 运维模型设计 |
4.2.2 运维工单 |
4.2.3 运维计划管理 |
4.3 运维指导 |
4.3.1 扫描二维码 |
4.3.2 查看设备手册 |
4.4 设备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大型酒店相关内容 |
2.2 运维管理相关理论 |
2.3 BIM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4 物联网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
3.1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3.2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现存的问题 |
3.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内容及功能需求 |
3.4 基于扎根理论的运维管理信息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 |
4.2 相关技术与标准研究 |
4.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构建思路与目标 |
4.4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与物联网的运维管理系统构建 |
5.1 信息获取层 |
5.2 网络传输层 |
5.3 信息存储与应用层 |
5.4 信息复用层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BIM模型构建和处理 |
6.3 物联网设备部署及组网 |
6.4 运维数据库的构建 |
6.5 平台功能开发与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基于Web的通用机房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信号BIM运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D]. 任晨宇.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列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J2EE的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姜洋. 吉林大学, 2020(03)
- [4]基于CIM模型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D]. 支紫.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CNN的IT设备细粒度识别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昆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基于SSH的通信基站设施运维系统[D]. 陈志国. 南昌大学, 2020(06)
- [7]基于关联规则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D]. 张金.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8]基于语义维基的人防设备运维知识库构建与应用[D]. 薛天.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2020(12)
- [9]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D]. 张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