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竹类害虫发生特点、成因及综合防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馥晶,梁照文,王建斌,葛雨航,王宏宝[1](2018)在《中国毛竹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竹林耕作制度、种植方式等的变化,我国毛竹害虫发生日益猖獗,危害程度日趋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检索研究与实地考察,介绍了当前毛竹害虫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发生类群、发生原因。分析讨论了目前毛竹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虫情监测、营林技术措施、专业人员培训、化学防控方面提出有效的防控管理对策。因此,本研究对中国毛竹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梁照文,朱宏斌,翁琴,何馥晶,葛雨航,孙长海[2](2018)在《江苏宜兴竹林鳞翅目新纪录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捕虫网、黑光灯及诱剂诱集法共采集江苏宜兴竹林生态系统鳞翅目昆虫30000余头,已鉴定共有300种,发现其中82种为江苏新纪录种,分别隶属于18科;尺蛾科是新纪录种最多的科(26种),其次是夜蛾科(18种),灯蛾科及舟蛾科(各有6种),天蛾科(5种),枯叶蛾科、毒蛾科、凤蝶科(各3种),瘤蛾科、斑蛾科及钩蛾科(各2种),蚕蛾科、草螟科、带蛾科、弄蝶科、蛱蝶科及粉蝶科(各1种)。给出了这些新纪录种国内及在其他国家的分布。
姚亚林[3](2018)在《西南地区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文中提出竹子叶蝉是取食为害竹子的叶蝉类昆虫的通称,很多种类已成为竹子的重要害虫。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竹子叶蝉的物种多样性及DNA条形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收集西南地区竹子叶蝉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摸清该地区竹子叶蝉的物种资源;发现新的分类阶元,并进行描记、绘图、拍照;在定点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竹子叶蝉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研究;开展主要基于COI等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研究,初步构建竹子叶蝉的DNA条形码数据库;基于DNA条形码对竹子叶蝉重要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部分属、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类研究通过野外采集和对馆藏标本的系统整理,共鉴定出中国西南地区竹子叶蝉60属117种,其中包括3新属、9新种,首次发现3种叶蝉取食为害竹子。列出了西南地区现有117种竹子叶蝉的名录、地理分布、寄主植物,详细描记了发现的新属、新种和首次报道取食为害竹子的种类,并提供了新属、新种和首次报道取食为害竹子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图和数字图像,编制了分亚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新的分类单元如下:新属(3个):刺板叶蝉属Spiniplateusgen.nov.、尾突叶蝉属Caudasubita gen.nov.粪竹叶蝉属Parabambusanagen.nov.。新种(9个):叉茎柔突叶蝉Abrus furcatus sp.nov.、古林箐竹叶蝉Bambusana gulinqingensis sp.nov.、无突类竹叶蝉Parabambusana caudatasubito sp.nov.、四斑尾突叶蝉Caudasubita quatturmacula sp.nov.、双尾突叶蝉 Caudasubita geminus sp.nov.、海南额垠叶蝉Mukariaha hainanensis sp.nov.、云南刺板叶蝉Spiniplateus yunnanensis sp.nov.、宽阔水刺板叶蝉Spiniplateus kuankuoshuiensis sp.nov.、黄边冠隐脉叶蝉Nirvana flavoracoromam sp.nov.。2.贵州省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2017年5月至10月,对贵州省6个代表性地点(黔东北宽阔水;黔中贵阳、龙里;黔南斗篷山;黔东南雷公山;黔西北威宁)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进行为期6月的定点调查,采集竹子叶蝉标本2000余号,经鉴定,共7亚科40属72种。物种丰富度分析结果表明,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共39种(占比为54.16%),横脊叶蝉亚科Evacanthinae共10种(占比为13.89%),大叶蝉亚科Cicadellinae共8种(占比为11.11%),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共7种(占比为9.72%),离脉叶蝉亚科Coelidiinae共4种(占比为5.56%)、圆痕叶蝉亚科Megophthalminae共3种(占比为4.17%)和叶蝉亚科Iassinae共有1种(占比为1.42%)。在类群数量上,角顶叶蝉亚科占总数量的50.09%;小叶蝉亚科占42.13%;大叶蝉亚科占3.88%,三个亚科占昆虫总数量的90%以上,贵州省竹子叶蝉的优势类群为角顶叶蝉,优势种为叉突平额叶蝉Flatfronta pronga,其次为缅甸安小叶蝉Anaka burmensis。各样带竹子叶蝉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为:宽阔水(多样性指数为2.398、均匀度指数为0.935)>雷公山(多样性指数为2.189、均匀度指数为0.913)>斗篷山(多样性指数为2.158、均匀度指数为0.899)>花溪公园(多样性指数为1.549、均匀度指数为0.673)>龙架山(1.440、0.804)>黔灵山(多样性指数为1.332、均匀度指数为0.744)>龙洞堡森林公园(多样性指数为1.290、均匀度指数为0.719)>长坡岭森林公园(多样性指数为0.765、均匀度指数为0.393),宽阔水和雷公山竹类叶蝉科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对最高,且其物种丰富度指数也最高,竹类叶蝉科昆虫群落物种数量多而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昆虫群落的构成复杂,相对其他样带来说更加稳定。贵州省竹类叶蝉科昆虫群落中各种优势类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均较高,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角顶叶蝉亚科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时-空生态位宽度为12.121),圆痕叶蝉亚科昆虫的最低(时-空生态位宽度为为1)。各昆虫类群之间都存在生态位的重叠,其中部分优势类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高,说明这些类群在对时空资源的利用方面出现了偏嗜,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3.西南地区竹类叶蝉DNA条形码研究在本研究中,共获得用于DNA条形码研究的2000余号标本,涉及40属,72种,选取竹子叶蝉28属46种约140余样本进行DNA提取及PCR扩增,共选取2个基因片段:COI和16SrDNA,成功获得COI序列64条,16SrDNA序列75条,利用依赖于DNA barcoding gap的距离法、条形码间隙自动检索方法ABGD和Klle-diagram矢量分析等方法,对竹子叶蝉物种水平的类群进行鉴定,初步确定竹子叶蝉DNA条形码的适用备选基因片段是COI基因序列片段,经验证其可行性较16SrRNA基因片段高。结果表明,竹子叶蝉的属间遗传距离为0.161-0.341,种间遗传距离为0.063-0.136,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13。竹子叶蝉条形码COI基因序列长567bp,其碱基序列组成中共检测出206个保守位点,363个变异位点,339简约信息位点,24个自裔位点,8个插入与缺失位点。COI基因序列中的碱基T、C、A、G含量分别是38.0%、17.5%、30.2%、14.3%,有明显的A+T偏向性。本研究获得COI基因序列64条(上传GenBank20条),初步构建了竹子叶蝉28属46种的DNA条形码数据库。4.基于DNA条形码的竹子叶蝉部分属间系统发育分析基于DNA条形码COI基因序列,以蜡蝉总科飞虱科的小头飞虱属Malaxella作为外群,对竹子叶蝉28个属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8个属分为大的4支:其中((((额垠叶蝉属Mukaria+新痕叶蝉属Neomohunia)+金叶蝉属Bambusimukaria)+柔突叶蝉属Abrus+刺板叶蝉属Spiniplateus)+((平额叶蝉属Flatfronta+颜脊叶蝉属Xenovarta)+木叶蝉属Phlogotettix))共同聚为一支,构成最为进化的一支位于树的端部,(额垠叶蝉属Mukaria+新痕叶蝉属Neomohunia)与金叶蝉属Bambusimukaria亲缘关系最近,彼此互相形成姐妹群,这一支为角顶叶蝉亚科;卡西亚长头叶蝉属Bumizana和窄头叶蝉属Batracomorphus均各自单独聚为一大支,成为树的第二大支,即铲头叶蝉亚科和叶蝉亚科合并为一支;((窗翅叶蝉属Mileewa+条大叶蝉属Akinsoniella)+凸唇叶蝉属Erragonalia)+(带叶蝉属Scapoideus+竹叶蝉属Bambusana))聚为一支;安小叶蝉属Anaka单独聚为一支;位于系统发育树根部。竹子叶蝉属间大部分聚类结果按亚科的形式分支,但是也有一些属并未按亚科聚在一起,可见竹子叶蝉条形码COI基因片段对其属间系统发育关系重建效果并不太理想。5.基于DNA条形码的存疑属、种的厘定基于DNA条形码COI基因序列,将额垠叶蝉属近缘种腹突痕叶蝉Mohunia introspina、叉突平额叶蝉Flatfronta pronga和峨眉条背叶蝉Tiaobeinia emeiensis共以及飞虱科四刺小头飞虱Malaxella tetracantha和飞虱科黄小头飞虱Malaxella flava共同作为外群,对该属的白斑额垠叶蝉Mukariaalbinotata、黑额垠叶蝉M nigra、黄褐额垠叶蝉M.estacea、斑翅额垠叶蝉M.maculata、李氏额垠叶蝉M.lii、竹额垠叶蝉M.bambusana、白足额垠叶蝉M.pallipes7种额垠叶蝉,共14样本,14条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额垠叶蝉属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属共分为两大枝:最进化一支为((竹额垠叶蝉M.bambusana+黄褐额垠叶蝉M.testacea)+白足额垠叶蝉M.pallipes);较原始的一支为(李氏额垠叶蝉M.lii+(白斑额垠叶蝉M.albinotata+(斑翅额垠叶蝉M.maculata+黑额垠叶蝉M.nigra)))。这表明该属并非单系,系统发育树的两分支正好为单性孔类和双性孔两类:前一支为单性孔类,后一支为双性孔类。该属这两支系关系互为姊妹群关系,其雄性外生殖器为双性孔类的物种相对更为原始。鉴于额垠叶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结果分支形式,建议额垠叶蝉属部分种地位调整,将单性孔类一支的物种另置新属。在柔突叶蝉属的厘定中选取叉突平额叶蝉Flatfronta pronga为外群为外群,对该属的安龙柔突叶蝉Abrusanlongensis;短茎柔突叶蝉A.brecis;锥尾柔突叶蝉A.coneus;习水柔突叶蝉A.xishuiensis;道真柔突叶蝉A.daozhenensis5物种,共5样本,5条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柔突叶蝉属Abrus系统发育树结果中,道真柔突叶蝉A.daozhenensis和习水柔突叶蝉A.xishuiensis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支。并且,短茎柔突叶蝉A.brvis和锥尾柔突叶蝉A.coneus位于较根部,其中(道真柔突叶蝉A.,daozhenensis+习水柔突叶蝉A.xishuiensis)与安龙柔突叶蝉A.anlongensis 形成姐妹群关系,而((道真柔突叶蝉A.daozhenensis+习水柔突叶蝉A.xishuiensis)+安龙柔突叶蝉A.anlongensis)共同聚为一支,与(锥尾柔突叶蝉A.coneus+短茎柔突叶蝉A.brevis)亲缘关系较远。结合形态学中道真柔突叶蝉和习水柔突叶蝉的相似性,认为这两种为同一物种。竹叶蝉属的厘定中,加入其近缘属的双斑拟竹叶蝉Bambusananus bipunctatus、李氏拟竹叶蝉Bambusananus lii、斑翅拟竹叶蝉Bambusananus maculipennis及叉突平额叶蝉Flatfrontapronga共同为外群。对该属的模式竹叶蝉Bambusana bambusae、佛坪竹叶蝉B.fopingensis及片突竹叶蝉B.biflaka6物种共13样本,13条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竹叶蝉属Bambusana系统发育表明,模式竹叶蝉B.bambusae以及佛坪竹叶蝉B.fopingensis较原始,且佛坪竹叶蝉比模式竹叶蝉更原始,而片突竹叶蝉B.biflaka和其近缘属的斑翅拟竹叶蝉Bambusananus maculipennis 亲缘关系更近,综合其遗传距离和形态学特征,认为目前的竹叶蝉属和拟竹叶蝉属Bambusananus单系性并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考证,建议将该种移出竹叶蝉属。
沈金辉,卢伟,兰石球,罗炎,邓婉,喻锦秀[4](2017)在《刚竹毒蛾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提出根据张谷英镇多年的防治经验,从刚竹毒蛾的监测以及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营林措施控制等方面对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刚竹毒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尚慧艳[5](2017)在《川东北四区(县)主要竹资源及其病虫害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竹资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植物,造林面积逐年增加,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反观其经营管理现状,大部分停留在原始阶段,忽视了竹类病虫害的发生,关于此类报道少之又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影响竹类的正常生长、繁殖,降低观赏价值和产业利用价值。四川作为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资源丰富。在竹景观、竹产业发展方面,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相继出现成都市、乐山市竹类病虫害的报道。但关于川东北地区的竹类病虫害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川东北竹资源及其病虫害情况,响应地方经济发展号召,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以“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为平台的基础上,采用走访、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研究资料、地方县志、地方林业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川东北地区四区(县)——广安市武胜县、广安市前锋区和南充市西充县、南充市高坪区竹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概况、主要竹类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主要竹资源种类与分布: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川东北四区(县)的主要竹资源分为公益用林和商品用林;商品林主要集中为用材林,公益林则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在竹种方面均以慈竹为主,其种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属川东北地区优势竹种。此外,其他优势竹种为:高坪区以楠竹为主,西充县、武胜县、前锋区则分别以雷竹、麻竹、白夹竹为主。(2)主要竹类病虫害种类:在四区(县)主要竹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对13种主要寄主竹进行病虫害调查,共采集害虫标本1018号,调查害虫52种、病害12种;其中广安市武胜县害虫32种、病害6种,广安市前锋区害虫36种、病害8种,南充市高坪区害虫21种、病害7种,南充市西充县害虫18种、病害10种。害虫以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为主,病害以竹煤污病、竹叶/秆锈病、竹疹病为主。其中构成危害的害虫21种,以竹梢凸唇斑蚜、竹黛蚜、黑竹缘蝽、竹织叶野螟、长足大竹象为中度危害;构成危害的病害7种,竹煤污病、竹疹病为重度危害,竹叶锈病重度危害,危害范围广泛。(3)主要竹类害虫多样性表现:(1)物种数方面:前锋区>武胜县>高坪区>西充县,前锋区物种丰富度较其余三县区最高,西充县最低;(2)优势度指数:西充县>高坪区>武胜县>前锋区,由此可知,四区(县)内西充县优势度最大,前锋区最低;(3)多样性指数:前锋区>武胜县>高坪区>西充县,与物种数变化趋势一致,前锋区属物种多样性最高区域;(4)均匀度指数:高坪区>前锋区>西充县>武胜县,可知高坪区主要竹类害虫个体数分布均匀性程度最高,武胜县最低。(4)主要竹类病虫害相似性为:(1)害虫方面:南充市和广安市四区(县)主要竹类害虫相似度低。其余各区(县):西充县与高坪区>武胜县与前锋区>武胜县与西充县>武胜县与高坪区>前锋区与高坪区>前锋区与西充县;(2)病害方面:南充市和广安市主要竹类病害相似度低。其余各区(县):武胜县与前锋区>西充县与高坪区>武胜县与高坪区>前锋区与西充县=前锋区与高坪区>武胜县与西充县。(5)主要竹类害虫相似性聚类分析情况:南充市高坪区与西充县聚为一类,广安市前锋区与武胜县聚为一类,两两最后聚为一大类。表明高坪区与西充县、前锋区与武胜县的主要竹类害虫相似性程度均接近,且南充市两地区与广安市两地区的相似性差异较大。(6)不同竹种上病虫害种类差异性:据统计数据发现各种竹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竹子种类、分布面积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不同竹种对不同病虫害表现出不同的易感性。在本次调查中慈竹分布面积最大,为受害范围最广和易感性最强的竹子种类,其次为白夹竹、麻竹、楠竹、水竹、斑竹。(7)海拔对竹类病虫害的影响:四区(县)地理海拔高度存在差异,根据统计数据以海拔200-1100 m以内为竹类病虫害分析区间发现,竹类病虫害发生的海拔区域主要集中在200-400 m,其中尤以250-300 m为多发区。在构成中度及以上危害的5种竹害虫(梢凸唇斑蚜、竹黛蚜、黑竹缘蝽、竹织叶野螟、长足大竹象)3种竹病害(竹煤污病、竹叶锈病、竹疹病)中,竹类害虫在海拔250-300 m发生最严重,此后随着海拔的升高各害虫发生情况虽有差异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病害普遍发生在海拔200-300 m,变化趋势基本与害虫发生趋势一致。说明海拔过低或过高都会一定程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8)林分组成对竹类病虫害的影响:根据纯竹林与混交竹林病虫害发生的数据统计,纯竹林病虫害种类多于混交林病虫害种类,其中最为突出的属高坪区:单一竹区竹类病虫害明显多于混交竹区。在以四区(县)分布最广的慈竹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慈竹纯林的病虫害发生种类最多,林分组成为以慈竹6-7的混交林病虫害发生种类最少,随之又增大,零星分布时再次减少。(9)在结合对四区(县)林木立地条件(海拔、土壤、林分)、竹资源分布概况、竹类病虫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得出:(1)四区(县)气候条件温和,水肥较好,但均存在较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建议四区(县)在解决水土保持问题的时候增加对竹类植物的使用;(2)综合四区(县)竹资源发展及其病虫害概况分析,建议首先应加强对低产低效竹林的改造,强化竹林抗逆性,提高竹林品质,其次可加在原有竹区的基础上将产业(食用、材用)与景观相结合,开发以川东北文化为背景的竹景观旅游区;(3)据海拔、土壤、竹林、病虫害间关系的分析,建议四区(县)竹区在前期设立时应充分考虑土壤对竹类植物的影响,避免在海拔250-300 m设立竹区,不采用纯竹林,使用一定比例、一定密度的竹阔混交林,提高竹林抗性、优化后期养护管理,对已建立的低产低效竹区,适时检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清除虫枝病枝,改善环境条件,确保竹类植物的健康生长;(4)竹区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建议: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监控,改善立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方法,增强竹区自身抗性,以生物防治为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张绍勇[6](2016)在《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竹子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生态风险高,但其防治却无专用药剂可用。天维菌素(Tenvermectin)是由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产生的一类新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活性更优,毒性更低。论文以天维菌素为有效成分,研制竹林专用剂型,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开展林间药效试验及使用技术研究;对天维菌素等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活性位点进行结构衍生、合成系列化合物;以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等竹林主要害虫为供试靶标,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将为竹子虫害防治开发专用的绿色农药产品。(1)测定了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室内活性。天维菌素具较高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米尔贝霉素等同类化合物,LC50值分别为2.99、0.07、276.52、20.32 mg/L,是开发竹子专用杀虫剂的首选化合物;以松节油、油酸甲酯为绿色溶剂,研制了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两种溶剂能够很好的抑制天维菌素在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对天维菌素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研制了2%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建立了质量指标检测,各项指标合格。以2%天维菌素微乳剂、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分别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金针虫进行林间试验。2%天维菌素微乳剂注干防治竹织叶野螟,防治90 d后,在安吉、临安等3个试验园区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87.97%、91.78%。天维菌素可在竹体内快速传导,注干后5天在竹体含量最高为0.45±0.03 mg/kg。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喷雾防治毛竹叶螨,以20mg/kg剂量防治15 d后防治效果达93.12%,与普通2%天维菌素乳油相比,持效期更长;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撒施防治竹金针虫,40 kg/hm2剂量撒施1年后防效仅为68.29%。天维菌素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对竹笋无残留,因此可根据害虫的发生期灵活选择施药时间。(2)采用衍生合成等方法,获得天维菌素类化合物96个。收集天维菌素产生菌S.avermitilis MHJ1011工程菌代谢物产物及其他同类化合物36个;根据类同合成法和亚结构连接法原理、酸催化水解等方法,在活性修饰位点C-4’、C-4’、C-13、C-5进行合理的结构改造,合成氨化,肟化等60个衍生物。以天维菌素为原料,建立了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的合成路线,新衍生物的结构经1H NMR,LC-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测定了96化合物对竹子虫害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杀虫活性,杀虫活性较好。乐平霉素A4、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试虫活性较优;天维菌素B对竹织叶野螟活性、毛竹叶螨活性最好,LC50值分别为2.99mg/L、0.07 mg/L;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笋夜蛾、竹金针虫活性最优,LC50值19.52 mg/L、265.47 mg/L。(3)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天维菌素类化合物,C-13位二糖基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笋夜蛾,竹金针虫,母体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分别是单糖基取代单体化合物、C13-OH-单体糖苷类化合物的2-3.5、3.5-8倍;羟基或者氨基极性基团取代C-13,活性下降;在4"-位引入酰基、氨基等官能团进行修饰,不仅可保持母体化合物的所有性质,还可改变化合物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并扩大其杀虫活性;C5-OH的保持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母体化合物活性对竹笋夜蛾、竹金针虫与5-肟化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相当,5-羰基取代单体化合物较差;C-25的取代基链长保持适度长度,活性更优,当杂环取代基团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天维菌素B、阿维菌素B1a对四种靶标害虫的活性更优。理想分子天维菌素结构为C-13保持二糖基;C-5保持羟基;C-25保持2碳、3碳烷基链长或引入杂环基团;4’-引入脂溶性基团或其他利于母体化合物传导性的基团如氨基酸等,对天维菌素结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及杀虫谱更有意义。论文研发出叶面喷雾施用的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竹腔注射的微乳剂产品、开展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阐明其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对竹子害虫有高活性的天维菌素B,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等化合物。论文研究对竹林害虫专用杀虫剂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袁爱兰[7](2016)在《竹类病虫害防治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竹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福建省作为我国的竹类第一大省,却面临着巨大的竹类病虫害,因此本文将指出福建省竹类病虫害的种类,并指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张争光,左传莘[8](2015)在《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害虫初步调查》文中研究说明20112014年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内害虫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有毛竹害虫8目48科108属127种。按多样性来看,鳞翅目最高(包含15科39属52种),占全部种类的40.94%,其次是半翅目(包含9科30属32种)和鞘翅目(包含7科17属20种)。从危害部位来看,叶、杆类害虫为主,占害虫总数的88.19%。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害虫危害较小,仅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等危害较为严重。
苏军[9](2014)在《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文中指出自然状态下,毛竹林内同时存在大、小年竹叶和新竹叶,而竹林经营的改制使林分中竹叶类型的多样性减少,这就可能对毛竹食叶害虫及其天敌群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食叶害虫种群的暴发。本研究以不同毛竹叶一食叶害虫刚竹毒蛾一天敌白僵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类型竹叶的重要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通过室内饲养研究了竹叶类型对3代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体内纤维素酶活力及重要抗性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探讨了白僵菌寄生不同饲料饲养的刚竹毒蛾幼虫后的生物学特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取食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的影响取食大年竹叶、小年竹叶和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的主要种群参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其它类型竹叶相比较,取食大年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更短,生殖力更强;用大、小年和新竹叶混合后饲养刚竹毒蛾,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比其他单一类型竹叶饲养下的更小;在相同类型竹叶饲养下,第一代刚竹毒蛾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小于第二代和越冬代。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叶的蛋白质、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大年竹叶最高,小年竹叶较低,新竹叶在一年中变化较大;不同类型竹叶的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则以小年竹叶显着大于大年竹叶,新竹叶在一年中变化最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取食不同类型毛竹叶的刚竹毒蛾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产卵量与竹叶中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显着相关;幼虫蛹重则与蛋白质、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着相关性。各代刚竹毒蛾幼虫内切-β-1,4-葡聚糖酶(EG)、外切-β-1,4-葡聚糖酶(CBH)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力均以取食大年竹叶的最高,其后依次为取食小年竹叶、新竹叶和混合竹叶。混合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的活力最低,且BG与CBH活力相近,取食单种不同类型竹叶下刚竹毒蛾幼虫的3种纤维素酶活力相近,均以EG酶系活力最高,BG稍大于CBH,但后两种酶的活力都只有EG的50%左右。测定5龄和6龄刚竹毒蛾幼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的结果表明:大、小年竹叶饲养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但取食新竹叶幼虫的AChE和GSTs活力比大年、小年竹叶饲养条件下的均更高。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新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及纤维素酶活力在3代中变化较大,且AChE和GSTs活力较高,这与新竹叶次生物质含量较高且在一年中的变动较大有关。大年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种群与个体的发育较为有利,这与大年竹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有关。混合饲料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种群和个体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2混合饲料中不同比例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的影响在发现新竹叶对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具有显着影响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条件,进一步研究含有不同比例新竹叶的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含有其它比例新竹叶的混合饲料相比较,新竹叶比例为10%和20%的混合饲料饲养能够显着延长刚竹毒蛾蛹期、降低蛹的重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但新竹叶比例为50%的饲料饲养则能极显着缩短刚竹毒蛾蛹期,提高蛹的质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竹叶比例的变化对刚竹毒蛾纤维素酶活力有一定影响。小比例(20%以下)新竹叶混合饲料饲养条件下,刚竹毒蛾纤维素酶的活力仍然会在6龄出现较明显的上升,随着新竹叶比例的增加,酶活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则越来越小。3类纤维素酶中,EG和BG活力均随着新竹叶比例的上升而下降,但在20%以后下降的幅度显着降低,然而CBH的活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极小。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刚竹毒蛾幼虫AChE和GSTs的活力逐渐上升,6龄幼虫比5龄幼虫高,在较高新竹叶比例(>20%)情况下,酶活力上升的幅度极小。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混合饲料中新竹叶比例为10%和20%时对刚竹毒蛾的种群发展较为不利。从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及AChE和GSTs的活性的变化可以看出,新竹叶比例在10%和20%条件下刚竹毒蛾幼虫的食物利用率和抗性均较低。3白僵菌对取食不同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性在接种F代(第一代)和S1代(F代子代)白僵菌下,取食大年竹叶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寿命均极显着大于取食小年竹叶的寿命。在混合饲料处理中,随着饲料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刚竹毒蛾5、6龄幼虫对F代白僵菌的抗性明显上升。F代白僵菌对新竹叶比例20%饲养的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致病力最强,对新竹叶比例为50%饲养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最低。以混合饲料饲养的刚竹毒蛾5、6龄幼虫为寄主,白僵菌的生长量、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耐热性和抗紫外线能力在代内差异极小,且不随着新竹叶比例的变化而显着变化。但上述指标在代间出现显着差异,S2代(S1代子代)的生长量、产孢量均较S1代上升,但随着新竹比例的增加,其生长量、产孢量的上升幅度降低。混合饲料饲养下刚竹毒蛾5龄和6龄幼虫的酚氧化酶(PO)活力均极显着大于大、小年和新竹叶单独饲养。各处理6龄幼虫的PO酶活力均稍大于5龄。随着新竹叶在食物中比例的上升,刚竹毒蛾幼虫PO酶活力逐渐上升,高峰期逐渐提前,PO酶活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越小。新竹叶比例10%混合饲料饲养下5龄和6龄幼虫的PO酶活力显着小于40%和50%处理。根据上述研究认为,白僵菌对取食混合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比取食小年竹叶和新竹叶的幼虫小,这与混合饲料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PO、AChE和GSTs活力较高有关。食物中新竹叶比例超过30%时,白僵菌对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致病力下降。刚竹毒蛾5、6龄幼虫抗性相关酶(PO、AChE和GSTs)活力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上升而提高是其重要原因。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导致刚竹毒蛾的主要种群参数产生较大差异,其中以大年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最大;混合饲料饲养与单种竹叶相比对刚竹毒蛾的生长发育更为不利;随着混合饲料中新竹叶比例的上升,刚竹毒蛾蛹期缩短,蛹的重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有提高。这与不同竹叶的重要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以及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后刚竹毒蛾幼虫的纤维素酶活力的差异相关。与此同时,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后刚竹毒蛾幼虫的抗性相关酶(PO、AChE和GSTs)活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白僵菌对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产生差异。主要表现为白僵菌对取食大年竹叶的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最低;对取食新竹叶和混合竹叶饲料的幼虫致病力较高;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下降。本文研究证明:毛竹林经营制度的改变(花年竹林改为大小年竹林)可通过改变林中竹叶类型的组成,对竹林食叶害虫及其天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害虫种群的暴发。
闫峻[10](2008)在《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融合的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界定了林业生物灾害的定义,归纳提炼了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特征,研究设计了快速估算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全国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达11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亿元,包括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总损失超过1480亿元。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业为主体、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由部门——救灾——危机管理为主向综合——防灾——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实行“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谁受益,谁投入”的投入政策,强化健康抗灾、检疫御灾、监测预警和防治救灾四大体系建设,在管理技术措施上,应以森林健康为目标,以防控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为重点,把森林健康作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基础,从培育种苗抓起,采取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森林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把检疫御灾作为第一道防线,在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严格检疫封锁,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把监测预警作为第二道防线,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全面覆盖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疫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报,为及时除治提供科学依据;把防治救灾作为第三道防线,通过建设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防治评估系统,提高防治应急能力和减灾成效,实现可持续控灾,促进森林健康。
二、福建竹类害虫发生特点、成因及综合防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竹类害虫发生特点、成因及综合防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毛竹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毛竹害虫研究概况 |
2 毛竹害虫发生类群 |
2.1 竹笋害虫 |
2.2 竹叶害虫 |
2.3 竹枝 (秆) 害虫 |
3 毛竹害虫发生原因 |
3.1 非生物因素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3.2 竹林生态环境破坏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3.3 检疫监测和防控体系不顺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3.4 经营管理不当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
4 毛竹害虫综合防治对策 |
4.1 虫情监测 |
4.2 营林技术措施 |
4.3 专业人员培训 |
4.4 慎用化学防治 |
5 讨论 |
(2)江苏宜兴竹林鳞翅目新纪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的采集与整理 |
1.2 标本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西南地区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竹子叶蝉研究进展 |
1.1 叶蝉概述 |
1.2 竹子叶蝉种类及危害 |
2.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概况 |
2.1 物种多样性 |
2.2 生态位研究概况 |
2.3 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 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3.1 DNA条形码工作流程 |
3.2 DNA条形码与传统分类学 |
3.3 条形码与分子系统学 |
3.3.1 进化模型的选择 |
3.3.2 常用系统树构建方法 |
3.3.3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3.3.4 进化树的评估 |
3.3.5 分子钟 |
4. 叶蝉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西南地区竹子叶蝉分类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标本来源 |
1.2 实验设备仪器和试剂 |
1.3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地 |
1.4 标本处理及保存 |
1.5 观察及绘图 |
1.6 分类、鉴定和描述 |
1.7 分类特征及术语 |
1.7.1 体形体色 |
1.7.2 体躯量度 |
1.7.3 体躯结构及常用分类特征 |
1.7.4 形态概述 |
2.结果与分析 |
2.1 大叶蝉亚科Ccadellidae |
2.2 离脉叶蝉亚科Coelidinae |
2.3 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 |
2.4 横脊叶蝉亚科Evacanthinae |
2.5 铲头叶蝉亚科Hecalinae |
2.6 叶蝉亚科Iassinae |
2.7 圆痕叶蝉亚科Megophthalminae |
2.8 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三章 贵州省竹子叶蝉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 |
2.2 竹类叶蝉的生态位 |
2.3 环境对竹子叶蝉分布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贵州竹子叶蝉多样性指数与样地的关联 |
3.2.2 贵州省竹子叶蝉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
第四章 竹子叶蝉DNA条形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候选条形码基因序列片段分析 |
2.2 竹子叶蝉候选条形码筛选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注距离法与DNA条形码阈值及鉴定力度 |
3.2.2 Klee-diagram矢量分析与DAN条形码 |
3.2.3 基于树形的DNA条形码鉴定 |
3.2.4 DNA条形码中的混合样本与样本量对鉴定的影响 |
第五章 基于DNA条形码的竹子叶蝉属间系统发育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1 数据处理 |
1.3.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2.2 基于COI序列的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DNA条形码的存疑属、种厘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1 数据处理 |
1.3.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额垠叶蝉属存疑种分析 |
2.2 柔突叶蝉属存疑种分析 |
2.3 竹叶蝉属存疑种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额垠叶蝉属存疑种的比较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 |
3.2.2 柔突叶蝉存疑种的比较形态与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
3.2.3 竹叶蝉属存疑种形态比较与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
3.2.4 竹子蝉近缘属种的分化时间与其寄主的关系 |
3.2.5 COI基基因的替代速率、贝叶斯先验分布设置与其对后验分布的影响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1.1 主要成果 |
1.2 创新之处 |
1.3 不足之处 |
2 展望 |
2.1 竹子叶蝉区系调查(普查)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
2.2 加大多样性调查(定点调查)样点数,延长调查周期 |
2.3 进一步关注部分重要类群与寄主植物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 附表与附图 |
B: 参与科研情况 |
C: 参加学术会议 |
D: 发表论文 |
(4)刚竹毒蛾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刚竹毒蛾的监测 |
1.1 卵期的监测 |
1.2 幼虫期的监测 |
1.3 成虫期的监测 |
2 刚竹毒蛾的综合防治 |
2.1 生物防治 |
2.1.1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防治 |
2.1.2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2.1 黑光灯诱杀 |
2.2.2 人工防治 |
2.3 化学防治 |
2.3.1 喷烟喷雾防治 |
2.3.2 竹腔注射法 |
2.4 营林措施控制 |
3 讨论 |
(5)川东北四区(县)主要竹资源及其病虫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竹资源的分布概况 |
1.2 竹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 |
1.2.1 竹资源的文化价值 |
1.2.2 竹资源的园林利用价值 |
1.2.3 竹资源的其他价值 |
1.3 四川地区竹资源的现状 |
1.4 竹类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
1.4.1 竹类病虫害的危害 |
1.4.2 竹类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
第2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地理位置概况 |
3.2 川东北四区(县)竹资源调查 |
3.3 川东北四区(县)竹类病虫害调查 |
3.3.1 调查样线设置 |
3.3.2 不同竹种病虫害调查点的设定 |
3.3.3 竹类病虫害调查方法 |
3.4 川东北四区(县)竹类病虫害多样性分析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川东北地区主要竹资源分布调查 |
4.1.1 西充县竹资源情况 |
4.1.2 高坪区竹资源情况 |
4.1.3 武胜县竹资源情况 |
4.1.4 前锋区竹资源情况 |
4.2 川东北四区(县)主要竹类病虫害 |
4.2.1 川东北四区(县)竹类主要害虫 |
4.2.2 川东北四区(县)竹类主要病害 |
4.3 川东北四区(县)竹类病虫害比较分析 |
4.3.1 害虫多样性比较 |
4.3.2 害虫相似度的比较 |
4.3.3 病害相似度的比较 |
4.3.4 相似性聚类分析 |
4.4 竹的种类、海拔、林分对竹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
4.4.1 不同竹种病虫害种类的差异性比较 |
4.4.2 海拔对竹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
4.4.3 林分组成对竹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竹子病虫害研究进展 |
1.1.1 竹子病害发生与危害概况 |
1.1.2 竹子害虫发生和危害概况 |
1.1.3 竹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
1.1.4 竹子病虫害的防治 |
1.2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农用抗生素发展情况 |
1.2.2 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发展概况 |
1.3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合成及活性概况 |
1.3.1 阿维菌素类结构修饰 |
1.3.2 米尔贝霉素结构修饰 |
1.4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
1.5 农林业应用概况 |
1.6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1.7.1 论文的提出 |
1.7.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7.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作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天维菌素对竹林害虫室内活性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结论与讨论 |
2.3 天维菌素制剂研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1.2 仪器 |
2.3.1.3 制剂配制方法 |
2.3.1.4 冷贮和热贮含量检测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2.1 2 %天维菌素绿色乳油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
2.3.2.2 2 %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
2.3.2.3 2 %天维菌素微乳剂指标检测 |
2.3.3 结论与讨论 |
2.4 天维菌素林间试验及残留动态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衍生合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 |
3.1.2 试剂与材料 |
3.1.3 合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和讨论 |
第四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室内活性测定 |
4.2.2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7)竹类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对我国及福建省竹类资源的简要介绍 |
1.1 对我国竹类资源的简单介绍 |
1.2 对福建省竹类资源的简单介绍 |
2 福建省竹类病虫害的特点 |
3 福建省竹类病虫害的成因 |
3.1 福建省的竹林管理不善对害虫产生影响 |
3.2 福建省的环境因素对害虫产生的影响 |
3.3 福建省虫害发生的间接因素 |
3.4 福建省对竹类病虫害防治的不重视及力量薄弱 |
4 福建省竹类病虫害的防治 |
4.1 采用营林技术措施 |
4.2 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 |
4.3 利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
4.4 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
4.5 改进竹类病虫害方面的检疫测报工作 |
5 小结 |
(8)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害虫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井冈山自然地理概况 |
2 调查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井冈山毛竹林害虫及危害 |
3.2 与其他地区竹林害虫的比较 |
4 讨论 |
(9)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毛竹换叶规律 |
2 刚竹毒蛾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综合防治 |
3 白僵菌研究概况 |
3.1 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 |
3.2 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对白僵菌防效的影响 |
3.3 提高白僵菌防治效果的途径 |
4 植物-昆虫-白僵菌三级营养体系 |
4.1 植物与昆虫间的关系 |
4.2 植物对白僵菌寄生能力的间接影响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不同类型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竹叶饲料类型的划分及其来源 |
1.2 饲养昆虫来源 |
1.3 饲养与观察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2.2 不同混合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3.2 不同比例新竹叶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第二章 不同类型竹叶内含物、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及其与种群参数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类型毛竹叶主要内含物含量的测定 |
1.2 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毛竹叶主要内含物的含量 |
2.2 不同毛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的纤维素酶活力 |
2.3 毛竹叶内含物及幼虫纤维素酶活力与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关系 |
2.4 不同比例新竹叶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白僵菌对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
1.2 白僵菌感染取食不同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
2.2 白僵菌感染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白僵菌抗性相关酶的活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幼虫饲养 |
1.3 试验流程 |
1.4 测定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 |
2.2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 |
2.3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酚氧化酶(PO)活性 |
2.4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与主要抗性相关酶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取食不同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1.2 食物中新竹叶比例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1.3 不同毛竹叶及不同比例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1.4 白僵菌对取食不同毛竹叶及不同比例新竹叶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的差异 |
1.5 取食不同食物对刚竹毒蛾幼虫重要抗性酶活力的影响 |
1.6 不同毛竹叶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影响的作用机制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 |
1.5.1 灾害经济学研究进展 |
1.5.2 林业生物灾害经济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创新 |
2 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
2.1 几个相关概念 |
2.1.1 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
2.1.2 自然灾害的特征 |
2.1.3 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
2.1.4 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 |
2.1.5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内容 |
2.2 灾害管理理论 |
2.2.1 灾害系统理论 |
2.2.2 灾害管理周期 |
2.2.3 灾害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
2.2.4 灾害管理体系 |
2.2.5 灾害的风险管理 |
2.2.6 灾害的危机管理 |
2.2.7 灾害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 |
2.3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
2.3.1 森林灾害经济 |
2.3.2 森林灾害经济的研究重点 |
2.3.3 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 |
2.3.4 森林受害程度的分析方法 |
2.3.5 林业生物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
2.3.6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分级标准 |
2.3.7 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
2.4 新古典福利经济学 |
2.5 生态系统理论 |
2.5.1 生态平衡与生态稳态 |
2.5.2 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 |
2.5.3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2.6.1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
2.6.2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原理 |
3 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
3.1 我国古代农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和对当代的启示 |
3.1.1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回顾 |
3.1.2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 |
3.1.3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
3.2 我国现代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
3.2.1 “彻底消灭”理论占主导时期 |
3.2.2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理论占主导时期 |
3.2.3 森林健康和可持续控治理论为指导时期 |
3.3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概述 |
3.3.1 世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 |
3.3.2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
3.3.3 我国与国外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念的比较 |
3.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
3.5 小结 |
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
4.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
4.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
4.1.2 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
4.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成因 |
4.2.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与危害特点 |
4.2.2 林业生物灾害成因分析 |
4.3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影响林业生物灾害发展的因素 |
4.3.2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
4.4 小结 |
5 林业生物灾害的经济损失估算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
5.2.1 指标体系 |
5.2.2 分析方法 |
5.3 全国主要林业生物灾害损失估算 |
5.3.1 数据来源 |
5.3.2 主要林业生物灾害的损失估算 |
5.3.3 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 小结 |
6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6.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经济效应 |
6.1.1 公共物品的内涵 |
6.1.2 公共物品的特性 |
6.1.3 外部效应的特性 |
6.1.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效应 |
6.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分析 |
6.2.1 灾害成本概念 |
6.2.2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管理成本的界定 |
6.2.3 林业生物灾害成本效益分析 |
6.2.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效益问题 |
6.3 小结 |
7 林业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
7.1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 |
7.1.1 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
7.1.2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策略 |
7.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管理 |
7.2.1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标准 |
7.2.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
7.3 小结 |
8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研究 |
8.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制研究 |
8.1.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要素分析 |
8.1.2 转变管理方式 |
8.1.3 改进管理方法 |
8.1.4 完善管理制度 |
8.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8.2.1 完善法律法律法规体系 |
8.2.2 强化执法能力 |
8.2.3 加强执法监督 |
8.2.4 增强法律意识 |
8.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投入政策 |
8.3.1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政策体系 |
8.3.2 建立多渠道投入为辅的社会投入体系 |
8.3.3 设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急储备资金 |
8.3.4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资金管理 |
8.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技术支撑措施 |
8.4.1 森林健康措施 |
8.4.2 检疫御灾措施 |
8.4.3 监测预警措施 |
8.4.4 防治救灾措施 |
8.5 小结 |
9 结论和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讨论和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
附件2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补助费系数表 |
附件3 2007年网上调查各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表 |
附件4 1998-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表 |
附件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福建竹类害虫发生特点、成因及综合防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毛竹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何馥晶,梁照文,王建斌,葛雨航,王宏宝.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3)
- [2]江苏宜兴竹林鳞翅目新纪录种[J]. 梁照文,朱宏斌,翁琴,何馥晶,葛雨航,孙长海.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3)
- [3]西南地区竹子叶蝉物种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D]. 姚亚林. 贵州大学, 2018(04)
- [4]刚竹毒蛾的综合防治技术[J]. 沈金辉,卢伟,兰石球,罗炎,邓婉,喻锦秀. 湖南林业科技, 2017(02)
- [5]川东北四区(县)主要竹资源及其病虫害的调查研究[D]. 尚慧艳.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6]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D]. 张绍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7]竹类病虫害防治研究[J]. 袁爱兰. 花卉, 2016(02)
- [8]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毛竹林害虫初步调查[J]. 张争光,左传莘.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9]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D]. 苏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 闫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