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化技术在一级学科选优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兴江,潘娜瑛[1](2022)在《指标与方法视角下我国学科评估改革的新导向》文中研究指明近20年我国先后启动五轮学科评估,呈现诸多新趋势。指标体系上突出四个重点,即注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方向性,注重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和结构建设,注重科学研究成果的标志性与价值性,注重学科基于自身特色而发挥服务功能。评估方法更为科学化,即呈现指标研制和评估实施主体多元化、指标体系更注重反映学科特色、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智能化等特征。基于元评估理念,比较分析前后五轮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发现我国学科评估越来越注重学科建设的质量、成效、特色与贡献,基本形成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学科评估体系。未来学科评估在增加"效率"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强化评价的"全局性视角"、减少评估过程的"灰色"操作空间以及探索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朱金明[2](2020)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适应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内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切中国情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历史研究、调查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系统论等,试图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互相协调、互相关联、责权对等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于质量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参与主体、理念内容、机制模式的变化原因。二是基于大数据调查分析,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识别了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挖掘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不力与规模发展、政府引导的宏观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与规模发展、社会多方参与薄弱与规模发展等三大主要矛盾。三是系统比较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资格准入和监督评估协同、专业学位评估与培养单位整体审计协同、政府外部宏观指导与培养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协同、社会监督与行政性评估协同的“四协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五是对优化构建适切中国情境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杜涛[3](2020)在《SCI论文一级学科归属判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教育部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与学科的战略之后,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参与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从学校到学者都明白学科强弱在此次国家对大学教育的改革中的重要性。而一个学校学科的强弱对应是其科研成果的产出,SCI论文在科研成果中又有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国外SCI论文的学科与国内一级学科并不对应,而学科评估主要是基于一级学科开展进行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很多的问题。纵观历次的学科评估工作,大学管理者明白科研成果的评估是很大程度是基于SCI论文进行,而近年来国内学者的SCI论文发文量汗牛充栋,首先要将这些SCI论文的一级学科属性明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研究进行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目录与WOS中对学科内容方面的解读的比对,并且参考InCites官网所做的学科内容解释,不断优化调整最终构建出国内外学科映射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数据挖掘的思路在SCI论文的内容层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平台SCI库中的论文数据作为实验样本,使用多种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清洗和处理最终构建出275613条庞大的训练集数据。此外在学科映射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对训练集中的数据学科属性进行标注。利用支持向量机适合对高维度文本分类的优点,利用TF-IDF算法对每个特征词进行权重的计算,而后通过评估不同训练比例的分类模型,最终确定利用十层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得到最优的学科分类模型。通过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学科分类与国外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相同的研究内容很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学科分类结果之中。再者不同学科由于其学科性质与研究范畴的原因,会对分类模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本文立足实际出发点开展研究实验,研究中在学科分类中所构思的想法以及在文本分类应用中所构建的模型对于学科评估和学者学科归属划分都就有比较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在论文结尾通过总结了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对于以后研究者的科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基于学科评估的需要与目前各个学科日益交叉的实际境况,因此将SCI学科与国内一级学科构建映射关系,并通过这种映射关系将学者的学科归属进行划分成为了一项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包水梅[5](2019)在《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的演变——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经历了试点探索、正式确立、全面发展以及中国特色学科评估制度体系的构建四个阶段。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我国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由行政力量主导,受工具理性驱使,以强制性变迁模式为主,遵循路径依赖下的渐进性变迁。这一变迁机制对我国学科评估制度未来的变革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国学科评估制度改革的深化,应当健全学科评估制度改革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疏通学科评估制度变迁行为主体间的互动渠道、适时采用重点突破的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加强对学科评估制度改革本身的研究和反思。
张继平,黄琴[6](2017)在《建设“双一流”语境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十大转变》文中认为学科评估价值取向转向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风向标"。在"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战略驱动下,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价值取向发生重要转向,评估理念从水平评估走向选优评估,评估目的从服务社会走向服务政治,评估主体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参与,评估对象从消极回避走向积极认识,评估指标从简单量化走向系统设计,评估内容从统一要求走向分类指导,评估方式从自愿参与走向绑定参评,评估方法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评估程序从追求形式走向严谨规范,评估结果从单向排名走向多维公布。
朱明[7](2015)在《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学科的发展关系着大学的声誉、地位乃至一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否对处于既定发展阶段的学科其水平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的学科诸类评价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引发了社会不少的困惑,人们也正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寻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基于此种考虑,本文以相对静态的学科水平为研究对象,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以世界一流水平为研究标杆,就我国大学的学科水平评价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学科的发展、建设与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在行文上,研究遵循“问题导向”,按照通常的“三段论”依次展开,强调立足基本、深入分析、找准对策,并从理论架构和方法技术两个层面系统阐述有关学科水平评价的诸多问题。首先,论文立足现实,沿着国外、国内两条脉络详细分析了当前学科水平评价的现状,重点介绍了若干权威学科排行榜的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构成,并结合主题,从中提出“为什么评”的问题。其次,围绕学科本源即知识这一核心对“学科水平”作了全新解读,提出“学科水平是学科评价的逻辑起点和循环归根”观点,以此点明其在学科评价中的重要性,同时,利用Logistic曲线辨析了过程中可取的诊断、比较和发展三种情形,进而从学科的知识和组织二维形态入手,指出评价具有知识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双重价值,同时,就如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作了分析。至此,较好的回答了“评价是什么”的问题。再次,充分考量学科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运用拟生态方法,将学科水平作为一个大的“学科树“系统看待,从其影响因素中寻找切入点,建立了社会和自然两个分析维度,全面梳理了影响学科水平变化的内外因素,并将诸因素划分为输入性维持、过程性管理和输出性表征三类,进而系统讨论了各类因素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架构了学科水平组成结构。由此,解决了“评价评什么”的问题。接着,论文围绕“如何评”先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系统研究了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隶属度法、变异系数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体系进行多轮筛选,最终构建了集维持水平、表征水平和管理水平3个一级指标以及对应的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大学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技术上就解决如何评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学科水平的结构型评价思路,创新性的构建了两类评价模型,一是基于平面视图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平面评价模型,分别从形态相似性、水平接近性和水平综合性三个方面对学科水平作出平面评价,并进行了实证验证;二是基于三维空间和多面视图的空间评价模型,分别从形态特征和空间距离两个方面对学科水平作出进一步的空间评价。然后,对应学科管理和水平评价实际需要,提出开发设计一套大学学科水平智能化评价系统的设想,并对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等进行了科学设计,进而就如何实施给出了建议。至此,解决了“如何评”的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就后续研究予以了展望。
王元义[8](2015)在《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三十年(1985-2014年)》文中研究指明截止2014年,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已经走过半个甲子的历程,不仅高校学科评估自身获得极大发展,而且有力推动了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而要创建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学,就需要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学科评估是提高学科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我国高校学科评估起始标志为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同时,以1995年我国开展数学、化学等五个一级学科试点评估及2005年我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开始组织第二次学科评估为时间节点,笔者将我国高校学科评估近三十年历史分为含苞待放的萌芽期(1985-1994年)、繁花竞艳的繁荣期(1995-2004年)、花香待鉴的反思期(2005-2014年)三个阶段,目前仍处于第三阶段。本文绪论部分是介绍选题缘起、主要概念辨析、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是对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三个阶段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在每一阶段,笔者按照高校学科评估的背景、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内容及高校学科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论述,全面梳理了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发展的状况。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五章聚焦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改善的建议。笔者发现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存在学科评估主体的失衡、分类评估标准的失实、地方高校评估的失利、社会机构评估的失序、评估结果运用的失当等若干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凸显学生评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的学科评估的分类标准、研制学科合作建设的指标、成立专业的认证机构、强化高校学科建设的远景规划战略等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学科评估良性发展。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反思。
李亚敏[9](2010)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为代表的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及突破,预示了新一轮医学革命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失衡和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对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医院学科建设中,临床学科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资源,也是内生性卫生资源中最集中、最活跃的部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医院临床学科中的优秀群体,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最多的战略单元,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出成果、出成绩最多的地方,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数量不断增长。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国家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组建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并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可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是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本研究对于客观了解影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因素,加强学科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与步骤:首先,针对目前学科评估的现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初稿。选取9名专家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并明确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内容。其次,遴选了军队和地方6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名专家,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并运用分解目标法、归类合并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等方法,修订完善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情况调查表,对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填写的学科情况调查表,结合构建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聘请8名专家对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二级学科11个,三级学科12个)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和区分度检验,同时对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评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和烧伤科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结果:(1)构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二级指标11个:博士导师、梯队结构、学生情况、培养措施、奖励情况、培养水平、科研方向及课题、科技成果及专利、实验室条件、医疗工作环境和思想政治建设。三级指标37个。(2)制定了三级指标四级评分标准。(3)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4)为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统计学检测方法。(5)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线形回归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简化指标体系的方法。(6)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队伍老龄化、科室研究生学习不规范、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偏少、缺少高质量的SCI论文等。(7)提出了心血管内科的发展策略和烧伤科的发展路径。(8)对A、B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进行了排名。A大学第一名烧伤科,最后一名内分泌科。B大学第一名儿科,最后一名康复科。(9)提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学术队伍方面:选好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①选好研究方向;②积极进行课题的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③加强成果转化;④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⑤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①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②强化教学意识;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④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⑤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⑥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在培养环境方面:①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②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③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④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在学科建设规划方面:①实行学科群建设;②组建学科特区;③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结论:(1)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三级指标的四级评分标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特点。(3)准确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对A、B两所大学的选优分析和诊断分析均符合两所大学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信。(5)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赵胜岩[10](2008)在《高校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学科的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主要是因为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各个大学和大学中的各个学科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大经费及设备等资源的投入,不断调整资源的投向,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本研究在阐明背景情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学科评估的指标,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评估体系。最后为实例应用,根据参评学科的资料信息,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估体系对学科进行评估,得出并分析评估结果,使参评学科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其在同类学科中的位置,明确发展方向,通过评估工作促进学科的建设,增强学科的实力。本文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学科评估体系研究现状,构建高校学科评估体系,并进行实例应用。全文分为理论分析、体系构建、实证分析三大部分理论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在绪论中主要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界定了学科、学科评估等的概念,学科评估的特征、分类、方法、内容等。第三章为指标体系构建,介绍了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体系内指标的分析、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标准的确定和评价结果的计算。最后以13个大学的15各国家重点学科为例,通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15个学科进行评估,得出总的评价结果和分层次的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量化技术在一级学科选优评估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量化技术在一级学科选优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指标与方法视角下我国学科评估改革的新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简史 |
二、学科评估指标的完善与演进 |
1.“人才培养质量”上升为重中之重地位 |
2.“师资队伍与资源”更注重师德师风与结构质量 |
3.“科学研究水平”更注重成果的标志性与价值性 |
4.“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更注重贡献度与特色度 |
三、学科评估方法的改进与革新 |
1.指标研制和评估实施主体多元化 |
2.指标体系更注重反映学科特色 |
3.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
4.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智能化 |
5.为学科评估提供了“中国方案” |
四、显现中的学科评估新导向 |
1.大力破除“五唯”顽疾,更强调质量与成效导向 |
2.强化分类评估,更重视学科的“特色化”发展 |
3.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基,更突出学科的社会服务贡献导向 |
4.强调在中国大地建学科,积极探索符合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 |
五、结语 |
(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 |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 |
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回溯 |
四、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内容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质量保障主体探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构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三角关系理论:质量保障主体责权分析 |
一、三角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关系:基于三角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三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体系构建: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探讨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脉络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孕育期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建设期 |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
一、规模现状:着眼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转变 |
二、分布现状:呈现从普遍院校到一流高校集聚 |
三、质量现状:专业学位定位与特征尚缺乏共识 |
第四节 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
一、阶段论质量观 |
二、需要论质量观 |
三、适应论质量观 |
四、目标论质量观 |
五、全面的质量观 |
第五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变迁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演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分析 |
一、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
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
三、专业学位质量认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
一、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
二、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 |
一、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基本原则 |
二、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路径方法 |
第二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评价协同机制 |
一、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主体责权关系 |
二、基于责权关系的协同评价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策略 |
一、构建使命导向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
二、构建与教育认证相协同的专业学位合格评估体系 |
三、构建与质量监测相协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SCI论文一级学科归属判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学科分类研究现状 |
1.2.2 文本分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学科分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WOS学科分类原理与原则 |
2.2 我国一级学科分类原理与原则 |
2.3 学科分类方法 |
2.3.1 专家调查法 |
2.3.2 文献计量法 |
2.3.3 文本挖掘方法 |
第三章 SCI论文一级学科归属实现方法 |
3.1 SCI学科与一级学科对应原则与方法 |
3.2 SCI论文一级学科归属具体实现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特征的选择 |
3.2.3 向量空间模型构建 |
3.2.4 支持向量机应用 |
3.2.5 分类性能评估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4.1 实验环境及平台 |
4.2 数据准备 |
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应用研究:学者归属学科判别 |
5.1 数据来源 |
5.2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总结 |
6.2 创新与展望 |
6.2.1 创新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的演变——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学科评估的制度变迁过程 |
(一) 1985—1990年:学科评估的试点探索 |
(二) 1990—1998年:学科评估制度的正式确立 |
(三) 1998—2012年:学科评估制度的全面发展 |
(四) 2013年至今:中国特色学科评估制度体系的构建 |
二、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的变迁机制 |
(一) 推动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的主体:行政力量主导 |
(二) 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工具理性驱使 |
(三) 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的模式:强制性变迁 |
(四) 学科评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基于路径依赖的渐进性变迁 |
(五) 我国学科评估制度变迁机制的影响:一把“双刃剑” |
1. 积极影响 |
2. 消极影响 |
三、深化我国学科评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
(一) 健全学科评估制度改革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 |
(二) 疏通学科评估制度变迁行为主体间的互动渠道 |
(三) 适时采用重点突破的学科评估制度变革方式 |
(四) 加强对学科评估制度改革本身的研究和反思 |
(6)建设“双一流”语境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十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估理念:从水平评估走向选优评估 |
二、评估目的:从服务公众走向服务政治 |
三、评估主体: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参与 |
四、评估对象:从消极回避走向积极认识 |
五、评估指标:从简单量化走向系统设计 |
六、评估内容:从统一要求走向分类指导 |
七、评估方式:从自愿参与走向绑定参评 |
八、评估方法: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 |
九、评估程序:从追求形式走向严谨规范 |
十、评估结果:从单向排名走向多维公布 |
(7)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总体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评价发展基本脉络 |
2.1.2 国外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外研究分析与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概述 |
2.2.2 国内文献研究 |
2.2.3 国内评价体系研究 |
2.2.4 国内研究分析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科水平评价基本理论 |
3.1 学科与学科水平 |
3.1.1 学科的理解 |
3.1.2 学科水平释义 |
3.2 学科水平与学科评价 |
3.3 学科水平评价的价值探讨 |
3.3.1 知识管理价值 |
3.3.2 组织管理价值 |
3.4 学科水平评价的科学体现 |
3.4.1 学科水平评价的科学性 |
3.4.2 科学的学科水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及其系统分析 |
4.1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4.1.1 社会维度 |
4.1.2 自然维度 |
4.2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分类 |
4.2.1 输入性维持因素 |
4.2.2 输出性表征因素 |
4.2.3 过程性管理因素 |
4.3 学科水平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
4.4 学科水平结构组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立足点 |
5.2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5.3 指标体系构建总体思路与流程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4.1 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构建 |
5.4.2 指标体系实证筛选 |
5.5 指标体系有效性检验 |
5.5.1 体系信度检验 |
5.5.2 体系效度检验 |
5.5.3 体系多重检验 |
5.6 指标内涵与计量方法 |
5.6.1 指标内涵界定 |
5.6.2 指标标准设定 |
5.7 指标权重设定 |
5.7.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设定 |
5.7.2 指标体系权重分析及相关说明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科水平的平面评价研究 |
6.1 学科水平结构型评价 |
6.1.1 进化论与学科水平 |
6.1.2 学科水平的结构型评价 |
6.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平面评价原理 |
6.3 学科水平平面评价模型构建 |
6.3.1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6.3.2 平面评价模型构建 |
6.3.3 平面灰关联序列生成 |
6.4 学科水平平面评价方法 |
6.4.1 基于灰相似关联的水平形态评价 |
6.4.2 基于灰接近关联的水平距离评价 |
6.4.3 基于灰综合关联的水平综合评价 |
6.5 实例分析 |
6.5.1 数据来源与统计结果 |
6.5.2 学科水平的平面结构评价 |
6.5.3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科水平的空间评价研究 |
7.1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的若干考量 |
7.1.1 水平涵义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
7.1.2 发展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有限性 |
7.1.3 空间评价的精准性和复杂性 |
7.2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模型构建 |
7.3 学科水平差距的空间评价方法 |
7.3.1 基于水平综合体形态特征的评价 |
7.3.2 基于水平综合体空间距离的评价 |
7.4 学科水平空间评价综合评价 |
7.5 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学科水平智能化评价系统开发设计 |
8.1 系统开发设计主旨 |
8.2 系统综合分析 |
8.3 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设计 |
8.3.1 系统总体架构 |
8.3.2 系统功能设计 |
8.4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 |
8.4.1 数据仓库设计 |
8.4.2 数据挖掘部署 |
8.5 系统实施 |
8.5.1 系统优势 |
8.5.2 系统实施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三十年(1985-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学科与专业 |
二、评价与评估 |
三、学科评估与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学科评估理论方面 |
二、学科评估实践方面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历史比较法 |
三、访谈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含苞待放”(1985-1994年) |
第一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背景 |
一、相关政策的颁布 |
二、相关会议的召开 |
三、相关研究的开展 |
第二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内容 |
一、理工类学科评估 |
二、第一次重点学科的评估 |
第三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特征 |
一、学科评估渐趋独立 |
二、社会需要为其推力 |
三、政府主导各方配合 |
第三章 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繁花竞艳”(1995-2004年) |
第一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背景 |
一、相关政策与举措 |
二、高校合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
三、国际新形势 |
第二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内容 |
一、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一轮学科评估 |
二、其他机构研制的大学或学科排名 |
三、国家战略性学科评估 |
第三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特征 |
一、以指标体系为评估途径 |
二、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相结合 |
三、两类机构及两种学科评估目标 |
第四章 中国高校学科评估“花香待鉴”(2005-2014年) |
第一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背景 |
一、更加注重创新 |
二、实施新的战略工程 |
三、新一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
四、提倡与落实管办评分离 |
第二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内容 |
一、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第二轮和第三轮学科评估 |
二、其他机构学科评估的进展 |
三、国家战略性学科评估的新举措 |
第三节 高校学科评估的基本特征 |
一、创新成为此阶段学科评估的“主旋律” |
二、重点建设思路得到继承和发展 |
三、评估活动的复杂性导致的“公正困境” |
第五章 对中国高校学科评估若干问题的探讨及建议 |
第一节 对中国高校学科评估若干问题的探讨 |
一、学科评估主体的失衡 |
二、分类评估标准的失实 |
三、地方高校评估的失利 |
四、社会机构评估的失序 |
五、评估结果运用的失当 |
第二节 对中国高校学科评估的建议 |
一、凸显学生评估的主体地位 |
二、完善高校学科评估的分类标准 |
三、研制学科合作建设的指标 |
四、成立专业的认证机构 |
五、强化高校学科建设的远景规划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科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的定义 |
(二) 学科的成长分期 |
(三) 学科结构 |
(四) 学科运行机制 |
(五) 学科成长的影响因素 |
二、学科评估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评估定义 |
(二)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
(三) 学科评估的理论基础 |
(四) 学科评估的模式 |
三、学科建设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建设定义 |
(二) 学科建设的原则 |
(三) 学科建设的要素 |
(四) 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建立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小结 |
第四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一、方法与步骤 |
二、结果 |
(一)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二)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三)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检验 |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 |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分度检验 |
(四)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
1. 评估结果的信度分析 |
2. 评估结果的效度分析 |
(五) 评估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六)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七)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八) 两所学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一) 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分析 |
(二) 烧伤科发展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
一、在学术队伍方面 |
(一) 选好学科带头人 |
(二)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
(三)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任用 |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 |
(一) 选好研究方向 |
(二) 积极进行课题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 论文 |
(三) 加强成果转化 |
(四) 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
(五) 加强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 |
(一)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
(二) 转变观念,强化教学意识 |
(三)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 |
(五) 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 |
(六) 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
四、在培养环境方面 |
(一) 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二) 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诊治水平 |
(三) 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 |
(四) 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
五、学科建设规划 |
(一) 实行优势学科群建设 |
(二) 组建学科特区 |
(三) 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高等院校学科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高校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高校学科评估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校 |
2.1.2 学科 |
2.1.3 学科评估 |
2.2 学科评估的分类 |
2.2.1 按照评估目的分类 |
2.2.2 按照评估客体分类 |
2.2.3 按照评估主体分类 |
2.3 学科评估的内容 |
2.4 学科评估的特点 |
2.5 学科评估的方法 |
第3章 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 |
3.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3.2.2 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
3.3 评价标准的确定 |
3.3.1 定性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3.3.2 定量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3.4 综合结果计算 |
第4章 高校学科评估体系的应用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总体评价结果 |
4.3 分层面评价结果 |
4.3.1 学术团队 |
4.3.2 科学研究 |
4.3.3 教学与人才培养 |
4.3.4 学术交流 |
4.3.5 学科环境建设 |
4.3.6 学术声誉 |
4.3.7 学科方向 |
4.4 综合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本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四、量化技术在一级学科选优评估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指标与方法视角下我国学科评估改革的新导向[J]. 邵兴江,潘娜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03)
- [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朱金明. 天津大学, 2020(01)
- [3]SCI论文一级学科归属判别研究[D]. 杜涛. 山西大学, 2020(01)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我国学科评估制度的演变——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 包水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建设“双一流”语境中学科评估价值取向的十大转变[J]. 张继平,黄琴.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6)
- [7]我国大学学科水平评价问题研究[D]. 朱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8]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三十年(1985-2014年)[D]. 王元义.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D]. 李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 2010(12)
- [10]高校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D]. 赵胜岩. 东北大学, 2008(03)
标签: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论文; 精英主义论文; 学科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