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慢性肝病的营养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伍静薇[1](2021)在《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患病影响因素中与护理相关的指标,以循证为导向,构建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肝硬化患者153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PHSE)中的数字连接试验-A(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及简化版动物命名实验(S-ANT1)对患者进行轻微型肝性脑病筛查,以三项测试中异常项≥2项者为检出轻微型肝性脑病。通过筛查结果,了解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组及非轻微型肝性脑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学历、病史等)、影像学资料(CT、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等),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问卷(CLDQ)、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工具(RFH-NPT)分别评估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营养风险,获取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评价并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数据采用SPSS18.0及Graph Pad Prism8.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及国内外指南制定网站,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相关证据,时限为2010年2020年。根据文献质量评定结果,将最终纳入文献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证据总结,拟定初步营养管理方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方案的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及意见确定最终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情况:共纳入住院肝硬化患者153人签署知情同意以后进行筛查,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因引起的肝硬化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8例。经筛查,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87例,检出率为56.86%。在阳性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占9.19%(8/87),失代偿期患者占90.81%(79/87)。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病因、BMI(身体指数)等方面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程度、饮酒史、肝性脑病史、PPI持续使用情况、腹水及相关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Child-Pugh分级、尿酸、血清钠、总胆红素、前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国际化标准比值、血小板、总胆固醇、总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为轻微型肝性病87例患者中Child A、B、C级者分别为2.29%(2/87)、54.02%(47/87)、43.69%(38/87),Child A+B级与Child C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中,存在低/中营养风险患者29.89%(26/87)、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占70.11%(6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患病独立影响因素对有显着性差异的变量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发现,超10年的饮酒史、病情程度、腹水、血小板、血清钠、国际化标准比值、感染、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的活动能力维度及Child C级是肝硬化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而总胆红素(OR=1.027,P<0.01)和高营养风险(OR=3.450,P<0.05)是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849,P<0.01)、慢性肝病生活质量评分(CLDQ)中疲乏程度维度(OR=0.803,P<0.01)是患病的独立保护因素。3.通过循证国内外相关研究,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专家共识4篇,国际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RCT4篇,队列研究1篇,初步总结出53条推荐意见。4.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程度的分别为88.89%、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3.75%、35.25%,权威系数为0.896;两轮专家咨询和谐系数分别为0.559、0.648,通过卡方检验均显示P<0.01。最终形成方案包括:营养管理团队构建、营养素管理、营养途径、液体管理、饮食频率管理、能量摄入管理及社会-心理支持7个维度共51条推荐意见。结论:1.在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检出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促进病情的转归。2.轻微型肝性脑病是在以肝功能损害及营养缺失为核心的多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发生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营养风险、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监测。3.本研究所构建的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管理方案基于临床研究及护理循证,并通过了国内营养、护理、临床多学科专家的修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徐俊[2](2021)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抗纤软肝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抗纤软肝颗粒(KXRG)对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为KXRG抗肝纤维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观察KXRG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及肝组织炎症免疫相关通路的影响。随后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将KXRG组小鼠粪菌移植到伪无菌小鼠体内,观察KXRG是否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影响肝内免疫及炎症相关因子,进一步探讨KXRG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以期能为KXRG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作用靶点。方法:1.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KXRG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肠道菌群的影响。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治疗组(44例)使用ETV联合使用中药KXRG治疗,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脏硬度值(LSM),并用16S r RNA技术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2.采用40%CCl4橄榄油溶液间断性皮下注射8周,建立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予以KXRG水溶液(3.9g/kg)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正常组、模型组、KXRG组小鼠体重,肝脏指数,肝功能及肠道、肝脏病理学变化;运用16S r RNA测序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PS、IL-1β、IL-6、TNF-α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q PCR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及基因表达;运用免疫印迹法和RT-q PCR检测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及基因表达。3.予以肝纤维化小鼠混合抗生素(氨苄西林1g/L、万古霉素0.5g/L、硫酸锌霉素1g/L、甲硝唑1g/L)灌胃7天,构建伪无菌小鼠模型,运用FMT将正常组、模型组、KXRG组的小鼠粪菌混悬液以200μl/只进行灌胃移植至正常组小鼠粪菌移植组(FMT-control)、模型组小鼠粪菌移植组(FMT-model)、KXRG组小鼠粪菌移植组(FMT-KXRG),以未处理的C57BL/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观察各组小鼠体重、肝脏指数、肝功能及肠道、肝脏病理学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PS、IL-1β、IL-6、TNF-α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q PCR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及基因表达;运用免疫印迹法和RT-q PCR检测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KXRG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研究共收集病例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8-65岁,治疗组44例,对照组36例。(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差异及治疗前肝功能肝脏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KXRG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结果显示: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ALT、AST、GGT、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的两组患者ALT、AST、TBIL、GGT行组间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显着(P<0.05)。(3)KXRG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LSM影响的结果显示: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L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LSM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KXRG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肠道菌群影响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OTU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相比,治疗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显着增高(P<0.05);PCo A及UPGMA样本间层次聚类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界限明显。菌群结构及丰度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升高,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毛螺菌科、拟杆菌科丰度明显升高,肠杆菌科、梭杆菌科、韦荣氏菌科、链球菌科丰度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毛螺菌属丰度明显升高,埃希菌属、韦荣球菌属、梭杆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基于KEGG数据库和COG数据库,对两组差异菌群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与肠道感染、细胞凋亡、上皮细胞的细菌入侵、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m TOR信号通路、脂肪酸代谢、紧密连接、胆汁分泌、转录相关因子、VEGF信号通路、抗原的处理与提呈、内质网的蛋白加工、细菌毒素、ECM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昼夜节律、p53信号通路等301种生物功能相关。2.实验研究第一节结果显示:(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肝脏指数上升,ALT、AST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KXRG组小鼠体重明显上调、肝脏指数下调,肝功能指标ALT、AST表达下调(P<0.05)。(2)KXRG可以改善CCl4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模型组与KXRG组在OTU指数、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存在差异。体现菌群差异的LEf Se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KXRG组脱铁杆菌门、GCA_900066575、脱铁杆菌科、Coriobacteriia、Coriobacteriaceae_UCG_002、脱铁杆菌目、红蝽菌目、Atopobiaceae、Mucispirillum、Faecalibaculum的丰度明显降低,芽孢杆菌目、葡萄球菌科、葡萄球菌属、凸腹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红游动菌属、Paenalcaligenes、产液阿德勒克罗伊茨菌丰度明显增加。(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改变,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KXRG组小鼠肠道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上调(P<0.05)。(4)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损害和胶原纤维化沉积明显,血清内毒素LPS、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上调(P<0.05),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KXRG组小鼠肝组织损伤及胶原沉积减轻,LPS、IL-1β、IL-6、TNF-α表达下调(P<0.05),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和基因表达下调(P<0.05)。3.实验研究第二节结果显示:(1)与Control组相比,FMT-model组AST、ALT、HA、LN、PC-Ⅲ、C-Ⅳ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KXRG组小鼠AST、ALT及HA、LN、PC-Ⅲ、C-Ⅳ表达明显下调(P<0.05)。(2)与Control组相比,FMT-model组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KXRG组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3)与Control组相比,FMT-model组小鼠炎症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LPS、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上调(P<0.05),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与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FMT-model组相比,FMT-control组、FMT-KXRG组小鼠肝组织炎症及胶原沉积有所改善,内毒素LPS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下调(P<0.05),肝组织TLR4、My D88、NF-κB蛋白及基因表达也显着下降(P<0.05)。结论:1.KXRG可以改善乙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脏硬度值,同时可以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与丰度。2.KXRG可以通过调节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下调肝TLR4/My D88/NF-κB通路,改善肝内炎症及胶原沉积,影响肝纤维化进程。
谢寿珍[3](2021)在《Fibor-Touch评估减重对青海地区CHB和NAFLD肝纤维化逆转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借助肝脏瞬时弹性检测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肝脏脂肪变程度的特点,评价有效的体质量干预对青海地区CHB和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脂肪变进程的减缓作用,以此来指导此类患者通过降低体质量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患者发生严重后果的机率并改善预后。方法: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160例,A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52例、B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例58例,C组(慢性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例50例。记录干预前患者的肝硬度值LSM,脂肪衰减系数值CAP,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等一般资料,由青海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及课题组成员对三组病例开展为期6个月的体质量干预性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减重方案,干预结束后复测上述各项指标,明确有效的体质量干预(BMI下降≥2 kg/m2)是否能减缓三组病例的肝纤维化及肝脏脂肪变程度,以及对肝功能、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1、A、B、C三组病例经过6个月的体质量干预性后,干预有效组(BMI下降≥2 kg/m2)的脂肪衰减系数CAP较干预无效组(BMI下降<2 kg/m2)均有所下降(t=3.088,P=0.003;t=2.729,P=0.08;t=2.502,P=0.0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B组病例经过6个月的体质量干预后,干预有效组的肝纤维化指标LSM较干预无效组有所下降(t=3.180,P=0.002)(P<0.05),同时B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较干预前有所改善(t=3.532,P=0.001)(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A、B、C三组病例经过6个月的体质量干预性后,干预有效组的血脂指标较干预无效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TG、LDL-D的改善较为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基于Fibor-Touch检测技术证实了通过有效的减重干预能有效缓解单纯NAFLD患者以及NAFLD合并CHB患者肝脏脂肪变的程度,尤其是对没有合并CHB的NAFLD患者效果更为显着,在此基础上还能控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同时能改善肝功能指标ALT。另外还能改善这三类患者的血脂指标,尤其TG、LDL-D的改善较为明显。
李霞琳[4](2021)在《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近5年住院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病因变化趋势及不同病因肝硬化并发症的特点;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骨代谢变化,为临床医生更好管理慢性肝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1.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病因及并发症等资料。2.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1.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1)一般资料:共纳入肝硬化患者945例,年龄在20-92岁,平均年龄60.70±11.60岁;男性565例,女性380例,男:女=1.5:1;男性平均年龄为58.20±10.90岁小于女性(64.38±11.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组占比最高,为36.6%(346/945);其次是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组,占19.9%(188/945);以及酒精性肝病(ALD)组占19.4%(183/945),丙型肝炎病毒(HCV)组占5.1%(48/945),HBV+HCV组占0.5%(5/945),HBV+ALD组占4.0%(38/945),HCV+ALD组占0.5%(5/945);药物性肝病组占1.8%(17/945),其他病因组占12.2%(115/945),包括肝豆状核变性5例、布加综合征6例、心源性肝硬化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2例、隐源性肝硬化96例。(3)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变化趋势:2019年ALD组、AILD组、其他病因组肝硬化患者所占比例分别高于2015年各组患者所占比例,2019年病毒性肝炎及其他各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低于2015年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硬化患者性别差异及其变化:HBV组、ALD组、HBV+ALD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LD组、HCV组、其他病因组肝硬化患者以女性为主,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与2019年不同病因组不同性别肝硬化患者占比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硬化患者年龄差异及变化:HBV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HCV组、AILD组及其他病因组,HCV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ALD组、HBV+ALD组及HCV+ALD组,ALD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AILD组、其他病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ALD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A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年龄变化趋势:2019年HCV组及AILD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75.00±10.50和69.90±9.80岁,高于2015年相应组患者平均年龄(61.80±6.00和61.53±11.2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与2015年其余各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分析:肝硬化患者中并发HCC者占18.3%(173/945)、UGH者占16.1%(152/945)、HE者占5.8%(55/945)、SBP者占2.6%(25/945)、HRS者占1.7%(16/945)。(8)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比较:AILD组并发HCC、UGH者均最少,分别为2.1%、6.9%;HBV组、HCV组、HBV+ALD组患者中并发HCC者分别占17.3%、27.1%、36.8%,明显高于ALD组(12.6%)(P<0.05);HBV组、HCV组、ALD组、HBV+ALD组、其他病因组及药物性肝病组患者中并发UGH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7.3%、27.1%、18.6%、23.7%、14.8%、29.4%,均高于AILD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组患者中并发HE、HRS及SBP者占比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变化趋势:2019年肝硬化患者中并发HCC者占11.4%,低于2015年(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肝硬化患者中出现UGH、HE、HRS者占比较2015年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患者骨代谢指标分析(1)一般资料:共收集肝硬化患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0.56±10.68岁。按肝功能Child-Pugh进行分级,A级7例,B级8例,C级3例。对照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9.13±5.52岁。(2)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肝硬化组患者中血清钙离子均值为2.12±0.08mmol/L,低于对照组(2.23±0.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患者中6例血清钙离子低于正常值,占33.3%;肝硬化组患者25-OHVD均值为15.12±14.80 ng/L,低于对照组(18.58±7.47 ng/L),肝硬化组患者中9例25-OHVD结果低于正常值,占50.0%;肝硬化组患者PINP均值为102.00±72.01 ng/L,高于对照组(53.85±26.24 ng/L),肝硬化患者中14例PINP结果高于正常范围者,占77.9%。肝硬化组患者OC均值为12.40±6.14 ng/L,低于对照组(15.00±7.33 ng/L),肝硬化患者中12例OC结果低于正常值,占66.7%;肝硬化患者CTX均值0.66±0.56 ng/L,高于对照组(0.62±0.49 ng/L),肝硬化患者中3例CTX结果高于正常值者,占16.7%;肝硬化组患者PTH均值为37.40±19.32 ng/L,高于对照组(35.40±9.74 ng/L),肝硬化患者中1例PTH结果高于正常值,占5.6%。肝硬化组患者ALP均值为134.61±57.82 U/L,高于对照组A(95.60±27.06U/L),肝硬化患者中7例ALP结果高于正常值者,占38.9%;肝硬化组所有患者CT结果正常,其CT均值为4.32±5.71 pg/ml,高于对照组(2.24±0.67 pg/ml)。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患者25-OHVD、CTX、PINP、OC、PTH、CT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C级组患者PINP均值(163.28±104.35 ng/L)明显高于肝功能A级组(68.06±21.7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分级其他各组患者血清钙离子、25OHVD、CTX、OC、PTH、CT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仍为慢性乙肝,而酒精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呈增加趋势。2.肝硬化并发症以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多并发原发性肝癌,但呈下降趋势。3.肝硬化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异常,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
郑瑞鹏[5](2020)在《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慢性肝病是一种由病毒、酒精或药物等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肝损伤的进行性疾病。慢性肝病的持续性进展,可导致进行性肝脏损伤、炎症和修复的恶性循环,患者通常会经历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过程,如疾病不能被有效控制,最终可发展为肝癌。早期的肝炎主要是以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为特征,炎症的持续存在则可进一步引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患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将导致肝脏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形成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的最常见类型。我国是肝病高发国家,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且80%的新增病例处于晚期癌症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等外科手段对肝癌进行治疗,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和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现并干预慢性肝病的早期阶段,如肝炎和肝硬化的进程,对于延缓其进展并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肠道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平衡以及营养摄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代谢“器官”。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与肠道连接,向肠道输送胆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机体需要,而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会沿着门静脉逆行至肝脏进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此通路被称为肠-肝轴。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在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肠道菌群与某种特定的肝病之间的关联性,但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有害菌增多,产生大量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通过与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MyD88-NF-κB通路,最终促进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与合成分泌,从而加重炎症反应。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并能延缓慢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肝病的恶化和死亡率。但益生菌不能在肠道中长期定殖,且不同菌株间功能差异巨大,对肝病的治疗作用仍具有较大争议。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整体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对肠道菌群进行重塑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以及肠道免疫缺陷等疾病。目前应用FMT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与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未被彻底揭示相关。此外,FMT治疗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也并不明确。为了解多种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进而探讨FMT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16S rRNA)检测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解析不同病因和不同阶段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以FMT对肝硬化大鼠进行干预,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慢性肝病的诊治技术开辟新的领域。一、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方法:(1)以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慢性肝病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变化;(2)根据HCC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分为肝硬化肝癌(LC-HCC:52例)和非肝硬化性肝癌(NLC-HCC:23例)两组,通过与单纯肝硬化组对比,分析肝硬化的并发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3)根据疾病诱因将HCC分为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BV-HCC:35例)、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CV-HCC:25例)和酒精性HCC组(ALD-HCC:15例),探讨不同病因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1)与健康组、肝炎组和HCC组相比,肝硬化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降低,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增高(p﹤0.05),软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属水平上,叶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而青枯菌属、Catenibacterium菌属和Lachnospir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健康组和肝炎组相比,尽管HCC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梭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同时劳特氏菌属、Clostridiates菌属以及Sarcin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这表明,在四组中,肝硬化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最为严重,尽管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但菌群种类的比例变化可能与HCC的发生相关。(2)与肝硬化组相比,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而N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菌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硬化相比,LC-HCC组中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以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菌属丰度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减少以及有害菌的增多可能是肝硬化进展为HCC的原因之一。(3)在HBV-HCC组、HCV-HCC组和ALD-HCC组之间,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尽管在三组中发现了肠球菌属等18个差异性菌属,但在门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二、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CCL4和CCL4联合酒精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两种肝硬化大鼠模型,并每天给予健康大鼠的粪便菌液进行干预治疗。(1)连续造模12周后,比较分析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腹水形成时间、生存时间和死亡率;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HE染色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2)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以及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对各组大鼠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组织中细菌含量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进行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结果:(1)与肝硬化组相比,FMT治疗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体重增加,腹水形成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显着降低(p﹤0.01);血清中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显着改善(p﹤0.05,p﹤0.01),而白蛋白指标则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表面的结节数量减少,肝组织中假小叶结构减少,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生活状态,恢复肝功能并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2)ELISA结果显示,FMT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中的细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屏障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FMT可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肝硬化大鼠的炎症水平。三、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方法:(1)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探讨FMT能否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紊乱;(2)使用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大鼠血浆中差异性代谢物进行鉴别和分析,探讨FMT能否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发挥保护作用。结果:(1)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而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紊乱;FMT治疗后,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增高,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降低,说明FMT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进而通过肠-肝轴延缓肝硬化的进程。(2)肝硬化大鼠血浆中鞘氨醇和LysoPC(18:1(9Z))的含量显着降低,而视黄醇、8,9-环氧二十碳三烯酸、9-顺式视黄醛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显着增高;FMT可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通路。以上结果表明,FMT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的代谢通路,进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结论:1.慢性肝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如HBV感染、HCV感染或过度饮酒)无显着关联性。肝硬化进展为HCC可能与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的降低,且与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的菌属丰度的增高有关。2.粪菌移植(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FMT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FMT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等代谢通路,改变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延缓肝硬化大鼠的疾病进程。创新性:1.本研究表征了我国吉林省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等慢性肝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现HCC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2.本研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验证了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发现粪菌移植(FMT)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相关症状。3.本研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释了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发现FMT可通过调整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紊乱,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张新奇[6](2020)在《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文中认为目的: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肝脏对损伤刺激的异常修复过程,其特征表现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沉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作用十分广泛的细胞因子,其在信息传递,免疫细胞激活与调节,T和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中起着十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通过调节HSC细胞的活化参与了LF的病理过程,包括IL-1β、IL-6、IL-7及IL-9等。IL-26属于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IL-26在LF中的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IL-26对LF的影响,分析其对HSC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BV-Tg转基因小鼠模型,连续2周通过尾静脉每天注射0.25μg/g的人IL-26重组蛋白,饲养8-10个月后,获取肝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LF情况。采用ELISA实验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体外分离并成功培养HSC细胞,采用饥饿疗法,将HSC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随后分别给予0、50、100和200 pg/ml浓度的人IL-26重组蛋白刺激12 h,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SC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CASP3)、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信号传导蛋白Smad2(SMAD family member 2)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HSC细胞中上述基因及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实验检测HSC细胞中TNF-α、IL-6、IL-10、MMP-9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尾静脉注射人IL-26重组蛋白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并显着增加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10、MMP-9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增加HSC细胞的增殖(P<0.05)。IL-26刺激呈剂量依赖性导致HSC细胞中S期比例升高,而降低G0/G1期比例(P<0.05)。在不同浓度的IL-26刺激组中,HSC细胞中G2/M期比例没有显着差异(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降低HSC细胞的凋亡(P<0.05)。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下调CASP3和BAX m RNA的表达水平(P<0.05)。给予不同浓度的IL-26刺激后,HSC细胞中CASP3、cleaved CASP3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诱导HSC细胞的活化,其机制主要通过增加IL-6、IL-10、TNF-a、MMP-9和α-SMA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HSC细胞中TGF-β1、Smad2及p-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尾静脉注射人IL-26重组蛋白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并显着增加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10、MMP-9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HSC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LF。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该研究揭示了IL-26在LF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为LF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潜在靶点。
刘沙[7](2020)在《方药中教授辨治慢性肝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结合方药中教授所着临床文献、书籍,以及笔者随其学术传承人马晓北教授学习其临证经验,对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探讨、总结,使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规律、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指导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传承及创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通过整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近况,对慢性肝病的中医治疗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软件,收集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期间方药中教授门诊治疗慢性肝病患者的医案,构建处方数据库,采用该系统的基本信息分析、处方分析、多维分析等模块,使用频数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从症状、证型、发病机制、治法、方剂、用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方药中教授辨治慢性肝病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在纳入的196例慢性肝病医案中,诊次共计563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多,占47.9%;临证中所见慢性肝病证型分类以肝肾阴虚、脾胃气虚最为常见,治法以疏肝、养肝、健脾和胃、滋肾最为常见。共提取出方剂84首,其中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金铃子散、消胀散、减味三石汤、升麻甘草汤、虫草浙贝粉、加味枳术丸、苍牛防己汤为最常用的十首方剂。共使用中药174味,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列,选取频数≥100中药共27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分别为当归、北柴胡、薄荷、姜黄、郁金、丹参、鸡血藤。结论:通过对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总结出方药中教授诊疗慢性肝病以疏肝养肝为主,兼顾脾肺肾,注重五脏相关,充分考虑五脏生克制化关系,尤其重视肝之所胜者脾与所不胜者肺之间的关系,通过治疗未病脏腑协调治疗已病脏腑,利用辨证论治五步法辨治慢性肝病,体现了其整体恒动观的学术特点。慢性肝病,定位在肝,多波及脾肺肾三脏,性质多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总的病性归纳为湿热毒瘀郁虚,以湿热、毒、瘀血、郁之邪为标,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旨在调整肝、肺、脾、肾之间的正常的生理关系。方药中教授临证善用疏肝之药,以疏肝之法贯穿治疗慢性肝病的始终,治法以疏肝、健脾、养肝滋肾以治其本,辅以清热利湿、解毒、利水、活血化瘀以治其标。重在恢复肝的生理功能,疏肝用,养肝体,使得气机通畅,气血调和,三焦运行通畅。
林扬[8](2020)在《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部分血浆置换(PE)与单纯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3例。按实际选择的治疗方案区分人群,选择DPMAS+部分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治疗组,选择单纯血浆置换组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所有ACLF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Excel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种模式人工肝治疗后患者4周、12周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并对ACLF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不同分期、临床预后及MELD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ACLF临床预后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衰竭分期和病因及治疗前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B、PT、PLT、ALT、AST、C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TBIL、DBIL、ALB、WBC、P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两组治疗4周后皮肤黄染、乏力、纳差、腹胀、腹水、尿少、瘀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累计至12周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例死亡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均明显高于42例生存组患者(P<0.05);而ALB及AFP低于生存组(P<0.05)。但两组的性别(男)、PLT、ALT、AST、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3例患者入院时评估的MELD得分为分组标准,统计并分析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MELD评分30-39组(100%)高于20-29组(13%)高于10-19组(0%)。(7)接受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6/8)、85.7%(18/21)、80%(8/10)及71.4%(10/14)。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临床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生存率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死亡率高于其他两证型。ACLF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MELD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部分血浆置换以及单纯血浆置换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对ACLF患者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前者在清除胆红素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但两者对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别。(2)TBIL、ALB、INR、Cr、MELD、AFP可能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3)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ACLF患者中辨为湿热蕴结证的生存率更高,而辨为脾肾阳虚证的则死亡率更高,提示中医证型或许与ACLF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
吕超[9](2020)在《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并从炎症因子调控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方,观察周期为8周。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8周的死亡率、ALT、AST、TBi L、ALB、PTA指标、IL-6及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以评估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P<0.05);(2)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ALT、AST、TBi L水平较前显着下降,ALB及PTA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两组存活患者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结论:温阳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显着改善HBV-ACLF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抑制促炎因子IL-6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释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存活率。揭示以温阳化瘀为代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杨铛[10](2020)在《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云南省名中医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病历资料,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其治疗肝硬化的临证经验和组方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张超教授2014年至2019年间诊治的肝硬化病历进行收集整理,对215例符合要求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医案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进行病案资料的中西医病名、证候、症状和体征、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方药、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数统计;数据分析系统中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新方和症状分析,以及各个证候的症-证-药关联分析,挖掘结果的网络化展示,并基于中医理论对研究结果讨论和分析,总结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结果:1.本研究纳入66例,215诊次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8名(58%),女性28名(42%),年龄分布40-60岁组有32人,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60岁组,为24人,而≤40岁组最少,为10人。2.研究发现215份病历资料中,肝硬化患者出现频次前10位的症状分别为:腹胀、乏力、纳呆、神疲、口干、下肢水肿、大便稀溏、小便黄、口苦、腹水。舌质以红舌、暗红舌为主,且多见舌下络脉迂曲,舌苔则以苔黄腻、苔白腻两者最为高频。脉象以脉沉细、脉弦滑、脉弦为主。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条关联规则。基于无监督的熵聚类方法整合分析得到新症状组合模式共15组。3.中医病证名统计结果,主要包括鼓胀、积聚、胁痛、黄疸四个中医病名;证候统计按频数排序依次是: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4.用药以性温,味甘,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药物为主。共使用到142中药,设节点阈值>80得到关键药物17味,与高频药物基本一致。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时方药配伍联系最紧密的药物组合是“葛根-赤芍”,以及黄芪、北沙参、炒白术、茯苓等药物与赤芍组合。支持度为20%、40%时关联度较高的还有“姜黄-赤芍”“莪术-赤芍”。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北沙参、炒白术、茯苓、赤芍、葛根、焦神曲、砂仁、甘草”,新方分析得出9个候选新处方。5.症-证-药关联分析分别得出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各证型的高频症状、症状规则和症-证网络,高频药物及药-证网络,症-证-药网络展示。结论:通过运用中医辅助平台系统对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张超教授治疗肝硬化的辨治原则有:(1)诊疗特色:衷中参西,病证结合,辨证论治。诊治肝硬化时,在坚持中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注重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强调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2)基本治则:健脾柔肝,活血化瘀。根据肝硬化“肝脾失调、正虚血瘀”的病机特点张超教授确立了“健脾柔肝、活血化瘀”的基本治则。实脾为先以扶正,活血化瘀以柔肝,调和肝脾功能。用药特色为:(1)得到核心处方“健脾软肝汤”随证加减组方。方中黄芪、北沙参补益气阴,炒白术、茯苓健脾渗湿,赤芍活血化瘀,葛根升阳通络,神曲、砂仁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随证加减,或配伍姜黄、莪术、小红参加强活血化瘀之功效。湿热蕴结加青叶胆、茵陈;脾肾阳虚证加制附子等温阳药;水湿内阻加猪苓、泽泻、水石榴等;肝气郁结证加蓝花参、蜘蛛香等;肝肾阴虚证加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药物;瘀血阻络证加蜚蠊、当归、三七等药物。(2)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结合。云南民族医药资源丰富,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张超教授擅长将云南民族医药与中医药相结合,应用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治疗。将青叶胆、小红参、化肉藤、蜚蠊、蜘蛛香等特色民族药物于中药方剂中配伍应用,临床疗效佳。但民族医药防治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值得深入发掘。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青年医生的学习和提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二、浅谈慢性肝病的营养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慢性肝病的营养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营养管理方案构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抗纤软肝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肝纤维化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
2 中医“从脾治肝”历史沿革 |
3 粪菌移植研究进展 |
4 肠道菌群在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及治疗新策略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抗纤软肝颗粒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
1 对象、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粪菌移植对伪无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作用 |
1 对象、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综述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部分实验结果 |
致谢 |
(3)Fibor-Touch评估减重对青海地区CHB和NAFLD肝纤维化逆转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3 本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2.2.4 检测方法 |
2.2.5 技术路线图 |
2.2.6 体质量干预 |
2.2.7 评价指标 |
2.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三组病例体质量控制效果的比较 |
3.3 三组病例不同体质量控制效果的肝弹指标的变化趋势 |
3.4 三组病例不同体质量控制效果的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肝脏瞬时弹性检测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肝病相关代谢性骨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性肝病 |
1.1.2 酒精性肝病 |
1.1.3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1.4 药物性肝病 |
1.1.5 自身免疫性肝病 |
1.2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肠道菌群的概念 |
1.2.2 肠-肝轴学说 |
1.2.3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4 FMT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2章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1.2 粪便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2.1.3 16S rRNA V4 区扩增与纯化 |
2.1.4 16S r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临床信息统计 |
2.2.2 16SrRNA测序深度 |
2.2.3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
2.2.4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5 肝硬化组、LC-HCC组和NLC-HCC组中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分析 |
2.2.6 肝硬化组、LC-HCC组,NLC-HCC组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7 肠道菌群紊乱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
2.2.8 肠道菌群紊乱与HCC病因的关联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FMT改善了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时间 |
3.2.2 FMT延缓了各组大鼠的体重下降和腹水形成时间 |
3.2.3 FMT减轻肝损伤保护肝功能 |
3.2.4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 |
3.2.5 FMT可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含量 |
3.2.6 FMT可减少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移位 |
3.2.7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粘膜的屏障功能 |
3.2.8 FMT抑制了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LR4 信号通路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16SrRNA测序深度 |
4.2.2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2.3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影响 |
4.2.4 UPLC-Q/TOF-MS的稳定性评估 |
4.2.5 FMT对肝硬化大鼠体内代谢组学的影响 |
4.2.6 FMT治疗后差异性代谢物鉴别 |
4.2.7 FMT对肝硬化大鼠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 |
附录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IL-26 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二章 IL-26诱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三章 IL-26 通过调控TGF-β1/Smad2 信号通路促进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白细胞介素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急诊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7)方药中教授辨治慢性肝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近况及展望 |
1.1 慢性肝病的病因病机 |
1.2 慢性肝病的辨证治疗 |
1.2.1 扶正法 |
1.2.2 祛邪法 |
1.2.3 调和法 |
1.3 单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研究 |
1.3.1 在抗病毒方面机理研究 |
1.3.2 在逆转纤维化、保肝降酶方面机理研究 |
1.4 中医辅助疗法改善慢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观察 |
1.5 慢性肝病调摄护理 |
1.6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展望 |
2. 医案数据挖掘的研究概况及古今医案云平台简介 |
2.1 医案数据挖掘的研究概况 |
2.2 古今医案云平台简介 |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来源与筛选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药数据规范 |
1.6 医案数据规范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析软件 |
2.2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2 诊断分析 |
3.3 四诊分析 |
3.4 用药分析 |
3.5 中医证候与方剂分析 |
4. 研究结论 |
第三部分 方药中教授辨治慢性肝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 |
1. 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证经验 |
1.1 对慢性肝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1 湿热、瘀血、郁、毒之邪侵袭是慢性肝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
1.1.2 正气亏虚是慢性肝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
1.2 对慢性肝病的五步法辨治特点 |
1.2.1 五步流程图 |
1.2.2 脏腑经络定位和阴阳、表里、虚实、气血、风热(火)湿燥寒毒定性 |
1.2.3 必先五胜与治病求本,明确原发与继发的关系,确定治疗的重点 |
1.2.4 治其所胜与所不胜 |
1.3 自拟方辨证治疗 |
1.3.1 正虚的主方 |
1.3.2 邪盛时的变方 |
1.3.3 辅助方 |
1.3.4 调理方 |
1.4 用药特色 |
1.4.1 顺应肝的生理特点用药 |
1.4.2 善用药对,刚柔相济,注重顾护脾胃 |
2. 方药中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总结 |
2.1 源古出新,拟肝方 |
2.2 标本兼顾,平阴阳 |
2.3 发于机先,治其所胜与所不胜(先期治未病) |
2.4 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以人体自身的自稳调节能力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
3. 方药中辨证论治五步法在慢性肝病的运用经验举隅(附医案) |
3.1 医案一 |
3.2 医案二 |
第四部分 研究成果与展望 |
1. 研究成果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过程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8)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人工肝主要耗材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不良反应 |
2.7 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 两种方式人工肝治疗情况 |
2.1 53例患者人工肝总体第一次治疗前后比较 |
2.2 两组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组间比较 |
2.4 两组人工肝治疗前、4 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
2.5 两组人工肝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2.6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 4 周、12 周生存率差异 |
2.7 53例患者临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2.8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 中医证型与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 |
3.1 不同中医证型的ACLF患者预后比较 |
3.2 ACLF分期与中医证型 |
3.3 各中医证型MELD评分的分布情况 |
4 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当代医学对ACLF的认识 |
1.1 ACLF概述 |
1.2 临床流行病学 |
1.3 ACLF的发病机制 |
1.4 ACLF的预后评估 |
1.5 ACLF的诊断 |
1.6 ACLF的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ACLF的认识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3 数据分析 |
3.1 两种模式人工肝血清学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
3.2 两种不同模式人工肝对 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
3.3 53例患者治疗后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3.4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5 中医证型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HBV-ACLF当代医学认识 |
1.1 ACLF的发病机制 |
1.2 ACLF的治疗 |
2 ACLF中医药研究概述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法治则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0 一般情况 |
3.1 病死率 |
3.2 实验室指标 |
3.3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4 IL-6、IL-10水平 |
3.5 MELD评分 |
3.6 不良反应 |
4 疗效评价 |
4.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
4.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的比较 |
6.2 两组患者治疗8周内死亡率的比较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6.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10水平的比较 |
6.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比较 |
6.7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 |
7 不良反应 |
8 讨论 |
8.1 温阳化瘀方的立法组方依据 |
8.2 温阳化瘀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8.3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8.4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8.5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IL-6、IL-10 水平的影响 |
8.8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方案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历资料筛选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预处理 |
2.2 数据库的建立 |
2.3 数据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病例一般情况统计 |
1.1 性别分布 |
1.2 年龄分布 |
2.症状体征统计结果 |
2.1 症状频次统计 |
2.2 舌脉象统计 |
2.3 症状关联分析 |
2.4 症状聚类分析 |
3.疾病和证候分析 |
3.1 中医疾病 |
3.2 证候统计 |
3.3 西医疾病统计 |
4.药物统计分析 |
4.1 用药频数统计 |
4.2 关键药物统计 |
4.3 中药药性统计 |
4.4 用药归经统计 |
4.5 方药数据分析 |
5.症-证-药的数据分析 |
5.1 湿热蕴结证 |
5.2 脾肾阳虚证 |
5.3 水湿内阻证 |
5.4 肝气郁结证 |
5.5 肝肾阴虚证 |
5.6 瘀血阻络证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研究结果讨论 |
1.1 病例一般情况讨论 |
1.2 症状与体征统计结果讨论 |
1.3 疾病与证候统计讨论 |
1.4 药物分析结果讨论 |
1.5 症-证-药关联分析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的临床经验总结 |
2.1 辨治原则 |
2.2 用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慢性肝病的营养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营养管理方案构建[D]. 伍静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抗纤软肝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D]. 徐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Fibor-Touch评估减重对青海地区CHB和NAFLD肝纤维化逆转的临床价值[D]. 谢寿珍. 青海大学, 2021(01)
- [4]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分析[D]. 李霞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D]. 郑瑞鹏. 吉林大学, 2020(01)
- [6]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D]. 张新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7]方药中教授辨治慢性肝病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的研究[D]. 刘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D]. 林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D]. 吕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张超教授辨治肝硬化临证经验及其组方用药规律挖掘与分析[D]. 杨铛.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