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坝子水体承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巍巍,唐磊,易青松,莫罹,卢静[1](2020)在《基于湖泊保护和利用的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滇池是位于昆明市周边的一座天然高原湖泊,其生态、景观等价值对于昆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昆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滇池的水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滇池水环境治理历程,对昆明城市发展思路及城湖关系的定位进行了反思,从充分保护和利用湖泊的角度,对昆明市重大城市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未来应对昆明都市区和滇池流域的人口规模进行控制,通过控量提质引导合理适宜的人口发展,提出未来昆明城区构建"半山半城,北聚南疏"的空间发展战略及空间建设模式,通过湿地恢复与建设、重塑自然山水景观格局,实现人水和谐、城湖共生,使昆明市成为一座更加健康宜居的城市。
庹川,张璐,唐磊[2](2019)在《基于湖城共生的滇池流域国土空间格局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土空间开发进入底线约束、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围绕湖泊进行密集城市开发的"城进湖退"建设模式不再适用。以滇池与流域城镇共生为发展目标,树立湖城生态和谐与湖城空间和谐两个研究视角,探索了以环境安全、景观优美、低碳高效为目标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模式。
高路[3](2019)在《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西南部,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流域的面积达2920平方千米。滇池具有供水、调节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及提供土地利用等多种功能。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历史上多种扰动的共同作用,滇池水质急剧下降,全湖水质劣于V类,滇池治理被列为国家重点污染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随着污染的出现,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出现了态势转换,随之带来诸多关键因子的变化。滇池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个困境:昆明的发展需要滇池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而滇池因为生态系统受损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当人们试图修复其生态系统时,收效甚微。本研究通过从弹性理论(Resilience)的视角审视滇池社会-生态系统态势变化过程,剖析滇池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及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扰动因子及变化特点。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池生态系统中包括水质、气候、水生植物、社会系统中包括经济、政策及土地利用等关键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各关键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模型,并分析维系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将面临的矛盾,继而通过案例对比,讨论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利与弊,从而提出构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管理的政策建议。遵循上述研究思路,得到以下结论:1.滇池污染的问题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解决滇池发展困境时,依赖科技的进步,也需要社会层面的变革。从弹性理论的观点看,滇池发生态势转换后,系统在短时间内很难回到之前的态势,滇池的治理工作须经历长期而艰巨的历程。2.作为一个较大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滇池属于高度复合的复杂性系统。其中的资源系统、资源单位、管理系统和用户等四个部分通过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反馈联系在一起。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是生态测度中的污染模式,滇池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发展都围绕这一主线进行。3.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滇池草海与外海的变量相关性各不相同,但两个区域中社会经济变量、人工设施变量及系统交互情况变量都呈强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经济扰动加剧及滇池的人工调控,气候变化对滇池的影响显得相对较小。从主成分分析来看系统由经济发展指数,水质变化指数及水位变化指数组成。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弹性理论,认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具有非线性及不可预测性等复杂系统的特性。4、从适应性循环模型来看,滇池的发展历程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49-1952年属于重组阶段。第二阶段:1953-1965年属于快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1966-1989年属于稳定守恒阶段。第四阶段:1990-1999年属于释放—重组阶段(Ω—α阶段)。现今属于重组—快速生长阶段。这是系统重新积聚各种元素的时期,各个元素都有可能决定系统未来的方向,意味着滇池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这一时期的系统特征,通过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可以增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5、滇池生态系统的转变带动了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其原因是系统受到持续扰动和意外扰动的双重影响。其中湖泊容积缩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使用和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属于持续性的负影响扰动;保护条例的颁布、滇池治理工程、滇池科学研究的开展属于持续性的正影响扰动;围海造田、引入外来鱼种、防浪堤的修建、传统知识的丧失属于负影响的意外扰动;污水处理厂建成、入湖河道整治及河长制、“四退三还”的开展属于正影响的意外扰动;西园隧道分割滇池、大型调水工程、人工调节水位属于尚不能确定方向的影响。6、从滇池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研究中发现:现今滇池流域需求最多的服务功能是土地利用和旅游景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结果揭示滇池流域的土地超载利用,土地类型从农田、森林及裸露地块集中向建筑用地转移,结合昆明房地产的投入变化,研究认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矛盾将会是土地的利用方式。7、案例对比研究显示,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仍存在对多样性和对冗余重视不足,利益相关者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管理机构职能重复,管理中缺少复杂性思维,地区传统知识丧失严重等问题。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应从多样性和冗余的保持、连通度的管理、慢变量管理、培养复杂的系统思考、结合现代科学及传统知识、鼓励广泛参与、建立多元的管理系统等七个方面进行弹性管理构建。8、综合以上的分析,研究认为滇池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自然资源管理不善、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需求的不协调、土地及水资源的超载使用等3个问题,通过改善管理模式来增强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同时从弹性理论对滇池的治理工作有以下启示:(1)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滇池治理在坚持水质考核的主线外,应建立更全面的考核体系。(2)从适应性管理的角度来说,滇池的管理体系应充分纳入利益相关者。(3)治理过程中应充分理解社会-生态系统“非线性”、“不可预测”等复杂性特性,谨慎地管理和完善滇池治理中的大型项目。
陈长瑶[4](2018)在《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城市人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越发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演变发展。高原环湖地区有其特殊性,其城市空间演变与平原、山地环湖地区城市存在一定差异,其形成的过程和演变机理也有其特殊性,优化调控策略也不尽相同。基于此,本文选取环滇池地区这一具有“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区、城市经济发展活跃区、历史文化多元融合区、湖泊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不尽协调”等多重特征叠加的典型区域,探讨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的格局、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理论,服务于地方城市发展需求,为生态脆弱的高原湖滨城市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实证参照。本文是一项应用研究,基于历史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基础,主要运用系统论、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论和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在传统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使用ENVI5.2遥感图像处理、ArcGIS10.2空间数据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回归分析、历史文献整理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厘清环滇池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进一步阐述了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和特征,还原了不同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剖析了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机理;在评价环滇池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基础上,分析出环滇池地区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系列城市空间优化调控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1)城镇用地空间扩展态势明显,27年间(1990年2017年)城镇用地扩展了5.29倍,年均扩展速度达15.24km2。同时,在距离滇池沿岸2-4km、4-6km的圈层范围内,城镇用地扩张强度最高,为主要扩展区。(2)滇池地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过程和特征,具有由滇池南岸向滇池北岸转移、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环湖沿河沿交通要道分布明显等特点。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1990年、1991年2002年和2003年至今不同时期,商业、工业、居住生活、公共服务、交通和生态绿地不同类型空间的结构演变及特征变动明显。不同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表现为:“环翠湖”单中心结构(1949年以前)、“环翠湖”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1949年2002年)、“环滇池”多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2003年至今)。(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是显着影响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的经济社会因素。(4)1990年到2015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表现为:26年间,城市化发展特征总体体现为城市化总体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空间城市化水平缓慢提升,经济城市化水平快速波动上升,社会城市化水平剧烈波动缓慢上升;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整体呈波动性上升,城市资源支撑能力波动上升且不稳定,城市生态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但是近年来城市环境威胁快速加大,城市环境响应指数变化过程波动较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经历“基本不协调—基本协调—高级协调”三个阶段。(5)现阶段,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存在城市规划不完善、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空间规模和城市发展速度的矛盾、城市空间功能和结构的优化调整等问题。(6)未来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优化要结合城市空间顶层设计策略,重点加强城市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优化和生态治理、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构建城市“快慢速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经济空间,进而提高城市空间发展质量。
黎曙[5](2018)在《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旅游经济活动的开展既为大众放松心情提供广泛场所,同时也带动诸多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是云南成为旅游大省的先天禀赋;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是云南发展旅游经济的先天不足。在发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云南省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运用物理学中耦合机制,构建了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模型,通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和熵值赋权的权重确立,形成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得出了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6-2015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云南省旅游经济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则呈现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说明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相对于旅游经济发展滞后,旅游经济效益指数自2011年开始超过生态效益指数,表明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2)2006-2015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从2006年到2012年为上升阶段,自2012年开始协调度有所下降,这与云南省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降低有密切的联系。(3)2006-2015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发展度都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6开始的严重失调衰退类转变为2015年的中度协调发展类,说明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有向好的趋势。最后,对以上结果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挖掘保护文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力度等促进云南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二者协调既要注重旅游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王锦涛[6](2018)在《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池区域作为清代云南最重要的农业区,从自然地理单元划分上以滇池为中心,以环滇池大小坝子为农业耕作基础。从行政区划上包含昆明县、呈贡县、晋宁州、昆阳州等环滇池四州县。四州县气候、土壤、水源、文化、风俗、社会结构基本一致,农业发展脉络相近。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业发展经历了衰退—恢复—高峰三个时期,呈现以人口增长为动力、以土地垦殖为基础、以水利建设为重要推手的发展特征。人口的阶段性增长是本区农业恢复发展和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动力,为土地垦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激增带来大量村落的产生,从数量与空间上推动了平坝地区的复垦速度,加快了山地的开发,增加了土地数量,拓展了土地利用格局。同时,随着人口、土地的增多,人水矛盾、水地矛盾的加剧,滇池区域根据水资源的多寡开始划分为水资源富足、半富足、不富足三大区域。针对三个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各区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修建了相应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完善使清前中期农业快速发展,加之农业技术的进步,本区传统的农作物生产结构呈现出新变化,催生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也进一步带动了林业、渔业等产业的开发。在此过程中,过度垦殖也给滇池区域带来山林破坏、水土流失、水体萎缩等问题,生态对滇池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李嘉佳[7](2014)在《昆明市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其繁荣与发展对于地区的经济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土地的城市化,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对其绩效做出评价,能够对城市的发展现状做出评价参考,同时亦可对其后期发展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以人地关系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地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整理、资料统计、软件辅助定位、定性描述、定量测算、实地调研与综合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综述,然后分析了昆明城市空间扩展及其资源环境约束,总结出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最后从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城市用地资源投入、城市用地效益产出、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建设用地投入产出动态变化趋势5个方面选取26个指标构建构建了昆明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最后,本研究选取昆明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和呈贡新区作为实证研究,经过对评价结果的计算和深入分析,得出昆明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目前昆明城市中心城区总体土地利用绩效处于一般水平,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总体土地利用绩效处于良好水平,西山区、呈贡区总体土地利用绩效处于一般水平,并根据其各区区域分异提出问题,总结出提高昆明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对策建议。
张向飞[8](2012)在《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演化趋势及承载力分析评价》文中提出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西咸一体化发展外缘,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但一直以来该区水资源较为匮乏,人均水资源量只占全国水平的1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因此有必要对该区的水文要素演变规律、水资源演化趋势及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该区的水文要素动态特征和水资源动态演化规律,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如下:l)采用滑动平均法、Kriging插值法、频率年分析法研究了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降水、气温、蒸发、径流、地下水位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降水量变差系数Cv较大,中部地区相对较小,且南部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80~530mm,北部地区在530~600mm,南少北多的规律比较明显;气温、蒸发量逐年升高,年均增温幅度为0.07℃/a;径流量逐年降低;地下水位年际变化经历了快速上升期—快速下降期—下降缓和期—平稳期4个过程,地下水位埋深主要在20~50m,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21%。2)分别采用累积曲线法、差积曲线法、累积平均值过程线法对径流的一致性、周期性、稳定性与代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泾河张家山站年径流量一致性较差,周期变化具有连丰连枯、丰枯交替和枯水时间段持续较长等特点,以1974~1996年径流系列作为代表期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3)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气温、蒸发、径流、地下水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埋深与气温、蒸发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与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气温、蒸发量关系并不明显,主要因为研究区内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为4.19亿m3,只占总径流量的25%,河流径流量与中上游地区气象水文条件相关性较大。4)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变化对降水、次降水及蒸发动态响应的时间关系。结果表明,泾东泾河阶地区水位埋深大于15m时,地下水位对降水的响应时间相应滞后3~4个月;泾西黄土台塬区水位埋深大于28m时,地下水位对降水的响应时间相应滞后4~5个月;黄土丘陵沟壑区水位埋深大于42m时,地下水位对降水的响应时间相应滞后5~6个月;黄土高原沟壑区水位埋深大于38m时,地下水位对降水的响应时间相应滞后4~5个月。5)应用时间序列模型—ARIMA(p,d,q)(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和径流量分析建模,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数据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短期内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处于稳定状态,年径流量仍有减小趋势。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2001~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气候条件是影响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和节水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赵筱青,饶辉,易琦,和春兰[9](2011)在《基于SD模型的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2010-202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情景、节水对策情景、综合对策情景等四种情景模拟。结果表明,水资源在2009-2020年能较好的支撑昆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分析表明优化昆明市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节水等综合对策是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对策。
白龙飞[10](2012)在《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提出如何处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域内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昆明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始于战国时期环滇池地区城市出现之时,只是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的核心略有不同而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流域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滇池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与昆明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制约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很多生态指标失去了自我修复的功能,生态系统进入了恶化期。对20世纪50年代至现在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城市发展进行历史学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这种关系在当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变迁的原因、表现的内容和形成的特点,而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定位流域内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论文分析的时间段是1949-2009年。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原由和意义,论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交待,为全文的展开提供知识基础。正文分为六章,从内容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与昆明城市历史发展的简单背景考察,第二部分为1949年后60年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第一章主要考察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迁历史、城市发展史,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种知识背景。第二章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昆明城市发展与滇池流域生态的关系。这个时期滇池流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当时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提供了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资源。但同时,人们在获取最大化的物质利益驱动下,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盲目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内森林的乱砍乱伐与土地的盲目开荒等。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加上当时特有的战略考量,在流域内大量兴建工业、对滇池进行围海造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这些活动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表现在20世纪60-70年代,流域内工业点源污染突出,有的水体污染开始严重,破坏了流域内部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导致1970年开始,滇池流域进入了人为治理流域污染的时期。第四章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流域经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滇池流域的城市,特别是昆明主城区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加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滇池流域生态恶化加剧。决策者开始注意到了城市发展中流域生态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制约,并采取了大量的行动。然而,整个社会治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考量下,治理工作更多是政治宣言式的表态,缺少执行的决心,效果很差,根本没有遏制住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五章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开始成为阻碍流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成为流域城市发展的关键。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具体表现在两个规划的出现以及治理计划投资额的增加。然而,在对经济发展数量的追求下,整个治理工作无法遏制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污染的速度,导致整个流域出现污染速度与治理速度并进,且污染速度超过治理速度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已不能承受流域内城市发展之重。第六章总结了21世纪前10年,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状况,在全国各地城市竞争驱动下,决策者重新定位了昆明城市的性质,想在流域生态恢复与都市化的蓝图中找到两者的平衡。于是,在城市快速发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推进,各种污染物数量在排放上与前期相比得到遏制。不过,整个流域生态环境在城市激剧扩张中仍然无法实现成功的修复。结语认为,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滇池生态关系经历了人为破坏、无序发展到人为恢复、协调生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复杂过程。时间上,可以分为1949年至1979年前30年和1980年至2009年后30年。前30年流域生态环境基本能自我净化,为流域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资源支持。当然,前30年的无序发展,为后30年生态环境恶化的埋下伏笔。后30年在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治理上,虽然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少,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当代滇池流域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特点有六个方面:反复多变的城市功能定位;理想的规划与城市现实发展无法合拍;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自然资源的超限消耗;掠夺式的发展与脆弱的生态体系冲突严重;生态理想与城市扩张难以融合;滇池流域生态变迁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正向关联。笔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采用的是一种行动的理性,而不是理性的行动。笔者提出,在滇池流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采用一种理性的行动,在整个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下规划城市发展的规模,放弃昆明城市发展规划中采用近代数量标准为指标的城市模式,而应采用一种生态宜居的指标作为提升昆明城市的影响力,让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在良性运行下培育出云贵高原中真正宜居的生态城市。
二、昆明坝子水体承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坝子水体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湖泊保护和利用的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滇池水质变化及治理过程回顾 |
1.1 滇池特征及污染原因 |
1.2 滇池治理历程和成效 |
2 滇池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 |
2.1 滇池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
2.2 城市发展对滇池的影响 |
2.3 城湖关系的变化过程 |
3 基于湖泊保护和利用的城市发展战略 |
3.1 以水定人——控量提质,引导合理适宜的人口发展 |
3.1.1 可持续发展、生活舒适导向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
3.1.2 立足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有序引导人口布局 |
3.2 以水定形——构建“半山半城,北聚南疏”的湖城共生模式 |
3.3 以水兴城——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 |
3.3.1 建设滨湖湿地,提升滇池的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 |
3.3.2 重塑自然景观格局,构筑可观可游的山川美景 |
4 结语 |
(2)基于湖城共生的滇池流域国土空间格局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城共生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湖城协调发展理念:生态优先,底线约束 |
(二)滇池之殇——湖城发展失衡的困境 |
二、流域城镇格局演变与滇池环境变化关联分析 |
(一)城望湖(1960—1989年):湖城景观格局较为稳定,但湖泊环境逐步恶化 |
(二)城靠湖(1990—1999年):城市迅速扩张,滇池环境遭到系统破坏 |
(三)城围湖(2000—2015年):城市围绕湖泊密集开发,滇池治理力度持续加大 |
(四)小结 |
1. 滇池水环境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面源污染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
2. 远离滇池并不能杜绝污染,认识流域承载极限是根本 |
三、湖城生态和谐:基于滇池环境保护的城镇规模核算 |
(一)水环境承载力下的流域人口规模 |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下的流域人口规模 |
(三)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与理想人口与用地规模 |
四、湖城空间和谐:环滇湖城空间格局构建 |
(一)减量视角下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
1. 水环境安全视角下的开发空间选择 |
2. 景观风貌格局营造下的开发空间选择 |
3. 城市效率提升下的城市形态选择 |
(二)构建“半山半城,北聚南疏”的湖城空间格局 |
五、结语 |
(3)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一、滇池发展的困境 |
二、滇池的污染:自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
三、弹性理论:滇池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节 弹性理论 |
一、弹性的概念 |
二、阈值及态势转换 |
三、适应性循环 |
四、扰沌 |
五、弹性的测定 |
第三节 滇池研究概况 |
一、文献可视化研究方法 |
二、滇池研究趋势分析 |
三、滇池研究的热点变化 |
第三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
第一节 资源系统 |
第二节 资源单位 |
一、植物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三、水资源 |
四、土地及矿产资源 |
五、景观资源 |
第三节 管理系统 |
第四节 资源使用者 |
一、流域居民 |
二、沿湖村民、渔民 |
三、旅游者 |
第四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的调查及变化历程研究 |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设置 |
一、经济发展 |
二、人口 |
第二节 资源系统 |
一、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入 |
二、排水及污水收集处理 |
第三节 管理单位 |
第四节 资源单位 |
一、水资源 |
二、水位 |
第五节 行为者 |
一、滇池的利益相关者 |
第六节 交互与产出 |
一、滇池的治理投入 |
二、供水与用水 |
三、大型水生植物变化 |
四、浮游生物变化 |
五、鱼类变化 |
第七节 相关生态系统变量 |
一、气温与水温 |
二、降水 |
三、水质 |
第八节 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分析 |
一、相关性分析 |
二、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 |
三、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特点分析 |
第五章 弹性理论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诠释 |
第一节 弹性理论下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 |
一、滇池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 |
二、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化 |
第二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变迁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
一、滇池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概述 |
二、滇池1949-2017年适应性循环分析 |
三、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扰沌现象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变迁带来的启示 |
第六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与扰动分析 |
第一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与扰动的关系 |
第二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历史扰动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维系面临的扰动 |
一、滇池提供资源、服务及功能的演变 |
二、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维系面临的矛盾 |
第七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构建研究 |
第一节 滇池自然资源管理与弹性 |
一、滇池自然资源管理的历史回顾 |
二、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案例对比 |
第二节 弹性理论下滇池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构建的建议 |
一、保持多样性和冗余 |
二、滇池连通度的管理 |
三、滇池慢变量及反馈的管理 |
四、培养复杂性的系统思考 |
五、现代科学和传统知识相结合 |
六、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参与 |
七、多元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四节 弹性理论对滇池治理的启示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滇池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人地关系论 |
三、可持续发展论 |
四、协同论 |
五、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相关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空间研究 |
一、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
二、城市空间演变机制研究 |
三、城市空间扩展演变模式研究 |
四、城市空间演变形态研究 |
五、城市空间和区域发展研究 |
六、城市空间优化调控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城市空间研究 |
一、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
二、城市空间扩展演变模式研究 |
三、城市空间演变形态研究 |
四、城市空间演变机制研究 |
五、城市空间和区域发展研究 |
六、城市空间优化调控研究 |
七、环大湖地区城市空间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比与启示 |
一、国内外研究的特征 |
二、国内外研究的趋势 |
三、环湖地区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
四、几点启示 |
第三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区位条件 |
二、地质地貌和土壤条件 |
三、水文和气候条件 |
四、生物和矿产资源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历史沿革 |
二、政治经济发展 |
三、社会文化 |
第四章 环滇池地区城镇用地扩展与城市空间格局 |
第一节 环滇池地区城市演变概况 |
一、历史演变过程 |
二、主要演变特征 |
第二节 环滇池地区城镇用地规模扩展 |
一、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
三、城镇用地扩展特征 |
第三节 环滇池地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
一、商业空间结构 |
二、工业空间结构 |
三、居住生活空间结构 |
四、公共服务空间结构 |
五、交通空间结构 |
六、生态绿地空间结构 |
第四节 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环翠湖”单中心结构(1949年以前) |
二、“环翠湖”单中心同心圆圈层结构(1949年~2002年) |
三、“环滇池”双核多中心同心圆圈层格局(2003年至今) |
第五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机理 |
第一节 驱动机理理论分析 |
一、动因构成 |
二、驱动机理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演变的定性评价 |
一、驱动力因子评价 |
二、城市空间推进模式分析 |
第三节 城市空间演变的定量评价 |
一、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
二、实证分析结果 |
第六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优化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发展评价 |
一、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特征 |
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 |
四、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关联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演变问题及优化内容 |
一、城市规划不完善 |
二、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 |
三、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不平衡 |
四、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 |
五、城市空间功能亟待提升 |
第三节 城市空间优化目标及要求 |
一、多规合一,限制规模 |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三、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
四、以人为本,宜居发展 |
五、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
第四节 城市空间的优化策略 |
一、城市空间顶层设计策略 |
二、加强城市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优化和生态治理 |
三、优化布局城市公共服务空间 |
四、构建城市“快慢速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 |
五、优化城市经济空间 |
六、提高城市居住生活空间质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旅游经济研究综述 |
1.2.1.2 旅游与环境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旅游经济研究综述 |
1.2.2.2 旅游与环境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系统分析法 |
1.3.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6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经济 |
2.1.2 协调发展 |
2.1.3 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3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历史文化 |
3.1.3 社会经济 |
3.1.4 区域交通 |
3.2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3.2.1 旅游资源 |
3.2.2 旅游产业 |
3.2.3 旅游规模 |
3.2.4 旅游效益 |
3.2.5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 |
3.2.6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不足 |
3.3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 |
3.3.1 生存条件 |
3.3.2 环境压力 |
3.3.3 环境保护 |
3.4 云南省生态环境多样性与脆弱性 |
3.4.1 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特征 |
3.4.2 云南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研究 |
4.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4.1.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 |
4.1.2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作用 |
4.2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作用 |
4.2.1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承载作用 |
4.2.2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胁迫作用 |
4.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模式 |
5 指标体系构建 |
5.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选取的方法 |
5.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4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6 旅游经济效益函数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计算 |
5.2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5.2.1 协调度模式分析 |
5.2.2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6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实证分析 |
6.1 云南省旅游经济效益指数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 |
6.1.1 原始数据的选取 |
6.1.2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6.1.3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6.1.4 指标体系的熵值赋权结果 |
6.1.5 云南省旅游经济效益函数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计算分析 |
6.2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分析 |
6.2.1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计算 |
6.2.2 耦合协调发展结果评价分析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社会环境 |
7.2.2 挖掘保护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
7.2.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
7.2.4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
7.2.5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培养民众环保意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五、研究现状 |
(一)关于历史时期云南农业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滇池区域的研究 |
(三)关于历史时期滇池区域农业的研究 |
第一章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的人口变迁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的人口数量变迁与阶段划分 |
第二节 清中期滇池区域人口激增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的聚落发展与农业的开发 |
第二章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土地类型及亩数 |
第一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土地类型 |
第二节 清前期滇池区域土地亩数 |
第三节 清中期滇池区域土地亩数 |
第三章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业水利体系的建设 |
第一节 滇池区域水资源富足区综合水利体系的建设 |
第二节 滇池区域水资源半富足区综合水利体系的建设 |
第三节 滇池区域水资源不富足区综合水利体系的建设 |
第四章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传统种植业、林业、渔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传统种植业的结构变化 |
第二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林业资源开发与生态变迁 |
第三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渔业资源开发 |
第五章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市场体系的发展 |
第一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城市市场发展 |
第二节 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村市场发展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昆明市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对象创新 |
1.4.2 研究方法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昆明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其资源环境约束 |
2.1 昆明市主城区空间扩展 |
2.2 昆明市呈贡新区的发展 |
2.3 昆明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
2.3.1 近年来昆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2.3.2 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2.4 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所受到的资源环境约束 |
2.4.1 水资源约束 |
2.4.2 土地资源约束 |
2.4.3 其他方面约束 |
第3章 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 |
3.2 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体系 |
3.2.1 人地关系理论 |
3.2.2 精明增长理论 |
3.2.3 地租理论 |
3.3 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原则与内涵 |
3.4 土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3.4.1 土地类型的划分 |
3.4.2 指标选取 |
3.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5.1 评价指标的说明和计算 |
3.5.2 指标模型 |
3.6 评价方法 |
3.6.1 指标权重计算 |
3.6.2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3.6.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3.7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章 昆明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
4.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2 评价结果 |
第5章 昆明市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
5.1 资源环境约束对昆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绩效的影响 |
5.1.1 供水水源现状难以保证呈贡新区建设的需求 |
5.1.2 主城与城市新区之间交通配置不完善所带来一系列问题 |
5.1.3 呈贡新区对滇池生态环境的影响 |
5.2 昆明城市土地利用结果的区域分异及比较分析 |
5.2.1 五华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2 盘龙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3 官渡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4 西山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5 呈贡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3 对策及建议 |
5.3.1 强化精明增长概念,时序性开发建设用地 |
5.3.2 加强新区建设,多方面全面落实合理用地责任 |
5.3.3 政府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演化趋势及承载力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特征分析及水资源演化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层与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水资源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文特征动态因素分析 |
3.1 降水特征分析 |
3.1.1 降水的时间分配 |
3.1.2 降水的空间分布 |
3.2 气温特征分析 |
3.3 蒸发特征分析 |
3.4 径流特征分析 |
3.4.1 径流一致性检验 |
3.4.2 径流周期性分析 |
3.4.3 径流稳定性与代表期分析 |
3.5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
3.5.1 研究区潜水埋深分区 |
3.5.2 地下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分析 |
3.5.3 地下水位年际动态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文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4.1 水文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4.2 径流与降水、气温、蒸发相关性分析 |
4.3 地下水埋深与降水、次降水及蒸发相关性分析 |
4.3.1 灰色理论原理 |
4.3.2 关联分析与应用 |
4.3.3 地下水位变化对降水、次降水及蒸发动态响应的时间关系 |
第五章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和径流量模拟预测 |
5.1 时间序列介绍 |
5.1.1 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5.1.2 时间序列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IMA(p,d,q) |
5.1.3 建模流程图 |
5.2 地下水位埋深序列分析建模和预测 |
5.2.1 数据初步分析 |
5.2.2 ARIMA(p,d,q)模型识别与定阶 |
5.2.3 模型显着性检验 |
5.2.4 模型检验及预测 |
5.2.5 ARIMA(p,d,q)模型应用 |
5.3 年径流量序列分析建模和预测 |
5.3.1 滑动平均法数据处理 |
5.3.2 分析建模和预测 |
第六章 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6.1 水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 |
6.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2.1 选取评价指标 |
6.2.2 主成分分析方法与应用 |
6.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SD模型的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昆明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 |
1.1 水资源概况 |
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 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2.1 模型子系统说明 |
2.2 模型中主要数据的来源及标准 |
2.3 模型的校验和订正 |
2.4 情景仿真模拟 |
2.4.1 模拟仿真情景设置 |
2.4.2 模拟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10)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原由 |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的说明 |
四、使用材料说明 |
五、基本研究方法 |
六、研究主要内容与难点 |
第一章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概述 |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简况 |
一、战国—隋代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二、唐宋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三、元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四、民国时期滇池流域的城市 |
第三节 历史上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一、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 |
二、滇池流域自然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
三、城市发展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 |
第二章 优良生态环境抚育下的城市发展:1949-1959 |
第一节 原始的生态与城市的获取 |
一、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
二、滇池流域城市发展规划 |
三、滇池流域城市的状况 |
第二节 激情中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
一、工业的激增 |
二、土地的垦殖 |
三、水利的大兴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微变 |
一、森林覆盖率下降快 |
二、滇池人为改变明显 |
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 |
四、工业排放物污染增加 |
第三章 政治理想下的生态环境改造与转折:1960-1979 |
第一节 政治调整中的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 |
一、城市发展规划重新调整 |
二、滇池流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人定胜天下的发展冲动 |
一、继续兴修水利 |
二、持续垦荒 |
三、工业在间断中发展 |
第三节 改造中的生态环境破坏 |
一、大规模围海造田及危害 |
二、乱砍乱伐致使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 |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与行动 |
第四章 城市经济增长下的生态之变:1980-1989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滇池流域地区 |
一、城市规模的增长 |
二、人口的迅速增加 |
三、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加 |
四、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 |
五、农业、水产业的发展 |
六、流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 |
第二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病变 |
一、水质等级普遍下降 |
二、大气污染物的增加 |
三、森林面积锐减和绿化欠缺 |
四、水土流失加重 |
五、地下水的超采和污染 |
第三节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代价的呈显 |
一、滇池流域生态恶化的表现 |
二、以经济获取为目标的治理方案 |
三、不同区域的治理工作与成效 |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中环境治理的失败:1990-1999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
一、规划中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二、真实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 |
三、经济发展的新成就 |
第二节 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危机 |
一、流域生态中心滇池水体指标恶化加快 |
二、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状况堪忧 |
三、城区内的生活污染增加 |
四、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五、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
第三节 政治决心大于行动的环境治理 |
一、两个规划的目标 |
二、滇池流域不同区域的治理措施 |
三、令人失望的治理效果 |
四、生态危机的城市之痛 |
第六章 国际都市目标下的生态理想:2000-2009 |
第一节 不断变化的城市定位 |
一、定位的选择:生态城还是国际都市 |
二、城市规划布局的变化及其特点 |
三、定位的困惑 |
第二节 滇池流域城市发展的现实 |
一、加速度中的城市规模激增 |
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中的城市 |
三、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努力 |
第三节 10年两个计划后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一、两个规划中的滇池流域生态治理目标 |
二、行动与力度 |
三、两个五年计划后生态的现实 |
四、滇池流域三个区域的生态现状及治理 |
五、不能承受之重的城市理想与生态之痒 |
结语 |
一、关系变迁过程:一个轮回 |
二、治理历程:不成正比的投入与产出 |
三、六十年滇池流域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特点 |
四、选择:行动的理性还是理性的行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昆明坝子水体承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湖泊保护和利用的城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 王巍巍,唐磊,易青松,莫罹,卢静. 城市建筑, 2020(06)
- [2]基于湖城共生的滇池流域国土空间格局构建[J]. 庹川,张璐,唐磊. 城市观察, 2019(05)
- [3]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D]. 高路.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4]环滇池地区城市空间演变及优化研究[D]. 陈长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黎曙.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清前中期滇池区域农业研究[D]. 王锦涛. 云南大学, 2018(01)
- [7]昆明市中心城区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 李嘉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8]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演化趋势及承载力分析评价[D]. 张向飞. 长安大学, 2012(S2)
- [9]基于SD模型的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 赵筱青,饶辉,易琦,和春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S2)
- [10]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D]. 白龙飞. 云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