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打造滨海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推出“深圳地王”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华,曾兴华,廖桂旭,匡湘鄂,戴建,邱若蓉,欧阳德辉[1](2021)在《三大平台支撑大发展产业“第二极”乘风破浪》文中认为南海之畔,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正融湾入圈,逐鹿世界一流;东海之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平湖经开区”)对接大上海,逐浪长三角。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同样具备开放、拼搏、创新的气质,当仁不让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
甘庭玮[2](2020)在《基于低影响开发下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公园与景山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当下,城市用地将连绵状的山脉切割,在浅山区建设高楼和划分道路,城市与山体空间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城市山地公园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绿地类型。而其作为城市水循环过程中的大型面源产流区,如何对其进行雨洪管理是一个重要命题,虽然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倡导也推动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但我国现在针对城市山地公园的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些也就构成了研究的契机与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山地公园雨洪管理的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以及对实际山地低影响开发建设案例的分析,结合普适的低影响开发理论,总结延伸出针对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设计方法,最后将典型的城市山地公园珠海景山公园与海滨公园为探析案例,验证说明研究成果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山地公园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设计通过在不同子汇水区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解决上位规划规定的相关雨洪控制目标,并结合其他专项规划或设计,将雨水系统融入其中,在满足了景山片区48.4mm和海滨片区69mm的降雨量下不外排、区域排海三类水质标准、水资源利用率5%以上、减少山地土壤侵蚀与径流中沉积物等主要雨洪控制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景观节点将雨水设施景观化,使得活动场地与雨水景观相结合,融入游人的休憩休闲、娱乐活动之中,构建供游人使用的多功能的活动空间,形成低山丘陵地貌下以低影响开发为理论基础的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今后城市山地公园的低影响开发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邵鹏[3](2019)在《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推进我国经济提升的重要动力引擎。秦皇岛作为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必须推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其中加快推进港口全面升级,打造世界先进的现代化港口是提升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河北港口集团与世界先进港口相比,在港口功能、综合服务、承载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河港城发公司承担着港口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河港城发公司发展现状和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公司在当前环境下的发展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重点,并提出了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本文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现实情况进行了充分考虑。首先,以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作为基础,阐述了现代港口的功能和内涵、港城关系等基本理论,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对河港城发公司企业基本概况、企业资源、企业管理进行介绍,对企业内部环境形势进行分析,并从宏观、区域、行业三个方面对公司外部环境进行阐述。再次,对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SWOT分析,建立了内外部环境评价矩阵,形成了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类型选择,并制定合理化的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可实现的战略实施对策,同时提出配套的保障措施,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宝贵经验。
陈飞[4](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唐晓岚[5](2019)在《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换经济发展动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有着“无烟产业”美誉的会展业,凭借其超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城市形象提升能力,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海南会展业起步晚、发展慢,然而政策及资源优势突出,使得发展其潜力不可估量。2015年,海南省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产业里明确将会展产业罗列其中,同时政府提出了“三年成形、五年成势”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组建省级会展主管机构、设置专项扶持资金、加强品牌培育、开展会展行业统计等手段发挥政府职能,有效促进了海南省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展品牌知名度、会展规模、会展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提升和壮大,为海南经济的稳步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然而对比国内与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海南会展业发展在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如场馆等基础设施薄弱、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政策单一、市场化水平不高、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等等。本文运用政府职能相关理论,从政府职能行使的角度着手,明确了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三大职能。调研分析获得海南会展业发展与海南政府职能的现状,从而得出政府三大职能行使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参照新加坡与上海市的会展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两地政府发展会展业所展现的职能行使,获知政府在海南会展业发展中职能行使的清晰思路。明确海南会展业发展的规划与战略方向,进一步提出如何优化海南政府会展业发展三大职能行使的建议,包括健全地方法律法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场化进程、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监管手段、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快推进场馆和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等。
张薇[6](2019)在《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文中认为城市中的古村落作为城市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决定了古村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人口与日俱增的矛盾、社会使命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文化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的矛盾,在保护与发展中踌躇不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更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运行方式,城市更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村落内衰败的物质空间环境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对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与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当前城市更新正处于转型的零界点,包括规划学者、城市管理者等国内专家学者对以往的保护与更新经验进行反思,提出了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这对于城市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来说是一次新的探索。本文将“城市针灸”理念运用于古村落的微更新,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通过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确定研究内容为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进而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内涵与特征、重要性、当前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对城市微更新理论和城市针灸理论进行内容研究与总结,成为第三、四、五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的可行性研究和第四章的具体实践策略研究部分。基于上一章节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和城市针灸、城市微更新相关理论的综合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在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中发挥“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具备的特征、应用原则、应用类型、应用目标、契合的价值体现和具体的优势。并构建了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针对“辨证”、“疏导”、“点穴”、“调和”四个步骤的策略体系,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一种有利于我国古村落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兼顾历史文化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的改造策略,为具体的实践应用部分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和评价部分。通过对将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应用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古村的实践探索,并从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需求层次进行评价进行评价,完成论文从理论研究、设计策略构建到实践的转换。本文只是尝试构建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体系,这并不是最终静态的更新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运用,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完善。
李丹[7](2019)在《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导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出现,故而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热带、滨海、花园等特色闻名于世,是全国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因此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政府的支持和城市发展的需求,绿道网络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展开。本文选取海口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绿道网络的构建,以期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的地域风貌,提升其旅游基点,让城市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已有关于海口绿道方面的研究,运用实地调查、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梳理了关于绿道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海口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了绿道网络的规划方向—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绿道网络,然后从问卷调查、适宜性评价、绿道网络初步选线、选线调整、绿道断面设计构思等方面进行海口市主城区的绿道网络构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基础研究。从城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更新、“公园城市”的兴起、全域旅游的发展、全民健身、海口市自身的定位与发展需求以及政策等方面,梳理了绿道网络建设的背景;从绿道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绿道网络的相关基础研究,并选取新加坡、卢布尔雅那、珠三角、青岛等与海口市具有相似性的城市为对象,分析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总结其对海口市构建绿道网络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调查。对主城区范围内已建成使用的滨海绿道、滨江西绿道、沙坡水库环湖绿道、碧海大道沿海步道等绿道进行现状调查,总结出其存在的六方面问题;从政策、生态、交通、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绿道网络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海口市绿道网络建设的可行性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主城区绿道网络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第三部分:绿道网络构建。通过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评价因子的权重大小,并进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适宜性分析,并选取适宜性高的区域进行绿道的初步选线,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口市的相关规划与实时热力图,进行了绿道的选线调整,以期使绿道网络的建设更加契合城市的发展。本文最后对通过上述步骤构建出的都市型和滨水型两种共计九条主城区绿道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选取相关路段进行绿道的设计构思。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道网络构建。本研究可为以后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滨海城市绿道网络构建提供参考,同时弥补国内关于热带地区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空白。
林宇星[8](2019)在《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海洋发展的新时代。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存物质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人类维持生存繁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管辖海域,海洋资源储备丰富。向海要资源,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成为缓解经济社会压力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阳江处于湛茂阳和珠三角的中心地带,扼粤西要冲,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区域经济平衡及粤西崛起紧密相关。但在阳江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滨海旅游开发缺乏长远眼光、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不足、交通管理方式落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欠缺等问题,阳江市政府在加强海洋综合引导、统筹和协调管理,培育海洋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传统的路径依赖,影响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阳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远景,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运用新公共管理、海洋产业政策等相关理论,重点研究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和政府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定性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系统阐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内涵,并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背后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化海洋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通过以上的论述,一方面丰富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指出了阳江市政府部门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阳江市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形势新变化,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方面提供了参考。
许子姗[9](2019)在《基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国际化大都市因其较强的全球影响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环境,而成为现代城市所追求的建设目标。慢行空间是现代化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诸如人车矛盾加剧、出行品质偏低以及公共绿色空间不足等城市问题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慢行空间及其景观环境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与城市建设潮流,在我国也是方兴未艾,但实践中仍普遍存在设计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城市特色与人文内涵以及慢行空间整体舒适性不高等问题,既与一些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不相协调,也无法充分展现城市的品质风貌和独特魅力。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与拓展应用的研究方法,梳理慢行交通及其空间景观建设的发展脉络,对其相关概念的来源、特征与内涵进行辨析,提炼出支撑城市慢行空间景观的相关核心理论及其功能与内涵。通过对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建设实例的实地调研,总结出其在慢行交通空间、特色节点、休息空间、景观表现以及配套设施方面可供借鉴的设计特点与建设经验。结合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的原则、要素与基本分类,提出慢行空间景观的设计内容应包括慢行交通空间、休憩空间、景观表现、植物配置、雨水花园与生态种植、基础设施和自行车停放等七个方面,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对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片区的慢行空间景观建设情况的实地调研,结合西安市慢行景观设计的立地条件、特色资源与大众意向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建设的优化策略,并加以具体的实践应用。基于西安市正处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重要的时期,为西安市的城市慢行景观建设提出可行的优化提升途径,也为今后其他城市的现代化慢行空间景观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粟郁[10](2018)在《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休闲产业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产业形态,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引领城市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依赖所在城市所供给的资源要素,各种资源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驱动产业发展。因此,本文从城市资源的视角以城市休闲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关系,识别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了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型。基于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和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理论,本研究建立“资源评价分析—资源与产业的驱动关系—模式探索”的分析框架,从休闲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城市资源分析入手,分析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力作用,通过不同资源动力的组合关系来归纳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构建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第二,提出休闲产业视角下的城市资源系统构成,构建了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城市资源的理论,从休闲产业发展的视角将城市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经济资源、科技文化资源以及城市功能资源五个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具体测度指标,通过20个样本城市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从原始指标中剔除了无效指标,最终构建了5个层面9个领域31个具体测度指标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较前人研究更为完整的休闲产业视角下的城市资源体系。第三,实证分析了各类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驱动力作用。基于城市资源对休闲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分析,提出五个假设: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口资源、城市功能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均具有正向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相对权重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五种城市资源因子和城市休闲产业产出皆呈显着正向关系,其中经济资源和人口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贡献最大,构成了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主导资源,城市功能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贡献较弱,构成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辅助资源。此外,本研究通过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了4种资源因子的交互效应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有显着正向影响。各资源要素间的交互作用,较单一资源产生的驱动作用更大。第四,识别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不同城市资源组合对城市休闲产业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作用。运用本研究构建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对样本城市的各资源层面进行分层评估,归纳其资源特征,然后采用类间平均连接法对样本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同类城市的资源组合特征规律,进而识别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识别出综合实力驱动发展模式、经济和人口资源驱动发展模式、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资源驱动发展模式和资源均衡驱动模式四种产业发展模式。并对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展开案例分析,识别出珠海城市休闲产业为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驱动发展模式,并为其休闲产业模式优化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资源对休闲产业的驱动作用,深化了城市休闲产业理论研究,同时帮助城市管理者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城市资源现状,发挥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促进城市休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
二、全力打造滨海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推出“深圳地王”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力打造滨海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推出“深圳地王”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低影响开发下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公园与景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山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
1.1.2 当代城市山地面临的问题 |
1.1.3 海绵城市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论对城市山地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低影响开发研究动态 |
1.3.2 国内低影响开发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研究 |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概念界定 |
2.1.2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 |
2.2 低影响开发技术构成 |
2.2.1 LID场地分析与规划 |
2.2.2 LID水文分析 |
2.2.3 LID技术措施选择及体系布局的规划设计 |
2.2.4 LID土壤侵蚀和沉积物控制 |
2.2.5 LID具体技术措施 |
第三章 城市山地公园雨洪特征研究及相关案例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山地 |
3.1.2 城市公园 |
3.1.3 城市山地公园与山地公园 |
3.2 城市山地公园自然特征及其雨洪影响 |
3.2.1 城市山地公园地形地貌特征及其雨洪影响 |
3.2.2 城市山地公园植物特征及其雨洪影响 |
3.2.3 城市山地公园水文水体特征及雨洪影响 |
3.3 城市山地公园人工开发特征及其雨洪影响 |
3.3.1 山地公园场地基于产汇流情况分类及雨洪特征 |
3.3.2 山地公园游线道路组织特征及雨洪影响 |
3.4 城市山地低影响开发案例研究 |
3.4.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雨洪管理案例分析 |
3.4.2 青岛浮山生态公园雨洪管理案例分析 |
3.4.3 重庆园博园江南湿地公园雨洪管理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研究 |
4.1 城市山地公园LID技术措施 |
4.1.1 山地滞留渗透措施 |
4.1.2 山地储存调节措施 |
4.1.3 山地传输措施 |
4.1.4 山地减速净化措施 |
4.2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目标及基本原则 |
4.2.1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目标及解释说明 |
4.2.2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及解释说明 |
4.3 城市山地公园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的方法流程 |
4.3.1 确定地块层面规划目标 |
4.3.2 基础条件分析准备 |
4.3.3 子汇水区划分 |
4.3.4 基于子汇区的控制目标分解及初步策略 |
4.3.5 LID措施初步比选 |
4.3.6 LID措施布局与模拟优化 |
4.3.7 LID景观可视化设计与整体方案确定 |
第五章 基于低影响开发下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5.1 设计背景 |
5.1.1 地块选取原因 |
5.1.2 珠海市地理区位 |
5.1.3 城市建设情况 |
5.1.4 自然条件 |
5.1.5 景观及人文资源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区位 |
5.2.2 上位规划 |
5.2.3 现状分析 |
5.2.4 SWOT分析 |
5.3 总体设计方案 |
5.3.1 设计依据 |
5.3.2 设计原则 |
5.3.3 设计目标与愿景 |
5.3.4 设计定位 |
5.3.5 设计理念 |
5.3.6 设计策略 |
5.3.7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
5.4 分区概述 |
5.4.1 海滨片区 |
5.4.2 景山片区 |
5.5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 |
5.5.1 汇水区划分及需控制水量 |
5.5.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
5.5.3 相关计算 |
5.5.4 水生态控制 |
5.5.5 水资源利用 |
5.5.6 土壤侵蚀与沉积物控制 |
5.5.7 植被选择 |
5.6 其他专项设计 |
5.6.1 道路交通规划 |
5.6.2 场地与建筑规划 |
5.6.3 服务设施规划 |
5.6.4 标识系统规划 |
5.6.5 竖向设计 |
5.6.6 主要观景视线规划 |
5.6.7 水体景观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1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 |
2.1.2 SWOT分析法 |
2.1.3 PEST分析法 |
2.1.4 波特五模型分析法 |
2.2 现代港口的内涵和功能 |
2.2.1 现代港口的内涵 |
2.2.2 现代港口的功能 |
2.3 港城关系的相关理论 |
2.3.1 港口区位势理论 |
2.3.2 港城互动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港城发公司内部环境形势分析 |
3.1 企业基本概况 |
3.1.1 企业简介 |
3.1.2 组织机构设置 |
3.1.3 对外投资 |
3.2 企业资源分析 |
3.2.1 土地资源分析 |
3.2.2 人力资源分析 |
3.2.3 业务资源分析 |
3.3 企业管理分析 |
3.3.1 财务管理 |
3.3.2 经营管理 |
3.3.3 风险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港城发公司外部环境形势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科技环境 |
4.2 区域环境分析 |
4.2.1 土地市场分析 |
4.2.2 住宅市场分析 |
4.2.3 旅游市场分析 |
4.2.4 商业市场分析 |
4.3 行业环境分析 |
4.3.1 行业总体分析 |
4.3.2 行业竞争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港城发公司发展SWOT分析 |
5.1 河港城发公司的优势 |
5.1.1 地理位置优势 |
5.1.2 资源优势 |
5.1.3 主体优势 |
5.1.4 管理优势 |
5.2 河港城发公司的劣势 |
5.2.1 铁路割裂导致港城分离 |
5.2.2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弱 |
5.2.3 产业投资及承接能力不足 |
5.2.4 专业人才缺失 |
5.2.5 公服配套有待提升 |
5.2.6 产品项目发展不均衡 |
5.3 河港城发公司的机遇 |
5.3.1 国家及省市政策扶持 |
5.3.2 交通体系完备 |
5.3.3 营商环境优化 |
5.4 河港城发公司的威胁 |
5.4.1 区域竞争激烈 |
5.4.2 城市能级较弱 |
5.4.3 人才流动性增强 |
5.4.4 筹融资渠道不畅 |
5.4.5 政府总体规划改变风险 |
5.5 内外部环境评价矩阵 |
5.6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类型选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港城发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6.1 战略定位 |
6.2 战略目标 |
6.2.1 目标设定原则 |
6.2.2 目标阶段任务 |
6.3 战略重点 |
6.3.1 引导邮轮游艇产业落地 |
6.3.2 培育保税免税购物消费 |
6.3.3 开展国际高端会展服务 |
6.3.4 植入跨进高端医疗体系 |
6.3.5 扶持临港商务金融投资 |
6.3.6 建设滨海主题娱乐项目 |
6.3.7 发展旅游宜居地产资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港城发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提供强力的政策保障 |
7.1.1 加大土地建设政策支持力度 |
7.1.2 出台招商相关优惠政策 |
7.1.3 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 |
7.2 力促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
7.2.1 加快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
7.2.2 有效使用银行贷款及国家扶持资金 |
7.2.3 支持企业筹措建设资金 |
7.3 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
7.3.1 理顺政企关系促改革 |
7.3.2 构建有效的沟通管理机制 |
7.3.3 建立健全激励及约束机制 |
7.4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
7.4.1 完善员工结构 |
7.4.2 改善工作环境 |
7.4.3 建立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会展业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概述 |
2.1 会展业的内涵及作用 |
2.1.1 会展业的概念及界定 |
2.1.2 发展会展业的作用 |
2.2 政府职能理论及内涵 |
2.2.1 政府职能的概念及界定 |
2.2.2 政府职能相关理论 |
2.2.3 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3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及政府职能概况 |
3.1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历程 |
3.1.1 初期萌芽阶段(1988至2001年) |
3.1.2 快速成长阶段(2001至2015年) |
3.1.3 重点培育阶段(2015年至今) |
3.2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现状 |
3.2.1 会展数量规模不断增长 |
3.2.2 会展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
3.2.3 会展品牌培育成效初显 |
3.2.4 会展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
3.2.5 会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
3.3 会展业发展中海南省政府职能行使现状 |
3.3.1 宏观调控职能行使方面 |
3.3.2 市场监管职能行使方面 |
3.3.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行使方面 |
4 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1 宏观调控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会展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 |
4.1.2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
4.1.3 会展品牌培育特色化不足 |
4.1.4 政策扶持方式单一、力度有限 |
4.1.5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
4.2 市场监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管理体制机制还需优化 |
4.2.2 相关审批未有效整合 |
4.2.3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受限 |
4.3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专业展览场馆建设滞后 |
4.3.2 场馆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
4.3.3 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足 |
4.3.4 缺乏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5 会展业发展中国内外地方政府职能分析及启示 |
5.1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 |
5.1.1 专门的会展业服务机构 |
5.1.2 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业协会 |
5.1.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5.1.4 极简的审批手续和无差别政策支持 |
5.1.5 丰富的宣传推广手段 |
5.1.6 专业的会展服务提供方 |
5.2 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
5.2.1 明确会展业发展目标 |
5.2.2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
5.2.3 完善的会展场馆设施 |
5.2.4 实施走出去战略 |
5.2.5 加强会展业人才培育 |
5.2.6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
5.3 对海南政府的启示 |
6 完善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
6.1 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6.1.1 完善地方相关法规,规范会展行业发展 |
6.1.2 快推广产业融合,培育特色会展品牌 |
6.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会展市场规模 |
6.1.4 建立政府退出机制,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 |
6.2 改进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
6.2.1 理清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审批方式 |
6.2.2 创新行业监管方式,促产业健康发展 |
6.2.3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自律水平 |
6.3 强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
6.3.1 加快推进会展场馆高水平建设 |
6.3.2 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6.3.3 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6.3.4 加快会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6.3.5 加强宣传推介和对外交流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弊端显露,亟需步入新阶段 |
1.1.2 城市的多样性需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到重视 |
1.1.3 城市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对于深圳尤为重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古村落 |
1.4.2 城市微更新 |
1.4.3 城市针灸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2.1 城市微更新理论与实践 |
2.1.1 二战后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 |
2.1.2 城市微更新理论发展 |
2.1.3 城市微更新的理论方法 |
2.1.4 城市微更新的实践探索 |
2.2 城市针灸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外“城市针灸”的理论发展 |
2.2.2 国外“城市针灸”的实践探索 |
2.2.3 国内“城市针灸”的理论发展 |
2.2.4 国内“城市针灸”的实践探索 |
2.3 城市微更新的两种具体操作策略 |
2.4 古村落更新的相关研究 |
2.4.1 古村落的内涵与特征 |
2.4.2 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
2.4.3 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
2.4.4 古村落更新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古村落中的可行性研究 |
3.1 基本特征 |
3.1.1 精细化尺度与多功能融合 |
3.1.2 灵活性与高效性 |
3.1.3 渐进持续性改造促进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发展 |
3.1.4 人性化尺度彰显人文关怀 |
3.1.5 广泛的城市触媒效应 |
3.2 应用原则 |
3.2.1 整体与局部的互动性原则 |
3.2.2 小规模与渐进性原则 |
3.2.3 城市触媒的介入原则 |
3.2.4 有机更新原则 |
3.2.5 以人为本的公众参与原则 |
3.3 应用类型 |
3.3.1 公共空间 |
3.3.2 交通设施 |
3.3.3 公共建筑 |
3.4 应用目标 |
3.4.1 实现城市的多元复兴和多样性价值 |
3.4.2 激发和引导城市未来可行的更新方向 |
3.5 契合价值体现 |
3.5.1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目标一致 |
3.5.2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和古村落保护与更新改造方式契合 |
3.5.3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应用于古村落存在的优势43本章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古村落中的实践应用构架 |
4.1 辩症——现状状况的探析 |
4.1.1 基本特征研究 |
4.1.2 发展状况梳理分析及问题研究 |
4.1.3 更新需求总结 |
4.2 疏导——潜力与约束的甄别 |
4.3 点穴——针灸元素的确定 |
4.3.1 城市结构化 |
4.3.2 针灸点的选取 |
4.4 调和——微更新措施实施 |
4.4.1 功能结构调和 |
4.4.2 公共空间改造 |
4.4.3 交通设施改造 |
4.4.4 公共建筑改造 |
4.4.5 文化产品植入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策略研究——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微更新策略研究 |
5.1 辩症——王屋村的“现状分析” |
5.1.1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概述 |
5.1.2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状况梳理及问题研究 |
5.1.3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更新需求总结 |
5.2 疏导——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潜力与约束” |
5.2.1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潜力研究 |
5.2.2 大鹏新区相关规划分析和探讨 |
5.2.3 大鹏新区王母旧墟王屋村发展目标和定位 |
5.3 点穴——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针灸元素” |
5.3.1 结构化设计——王屋村空间体系的构成 |
5.3.2 针灸点选取——王屋村针灸元素提取 |
5.3.3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引入王屋村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 |
5.4 调和——王屋村保护与更新的“微更新措施” |
5.4.1 功能结构调和,赋予王屋村多样化的功能 |
5.4.2 延续建筑肌理,修复破碎的院落空间 |
5.4.3 公共空间改造,优化王屋村公共场所的体验感受 |
5.4.4 交通设施改造,提升王屋村的邻里交流和行动体验 |
5.4.5 公共建筑改造,点燃王屋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名片 |
5.4.6 引入城市事件,延续历史文化和节庆活动,唤醒历史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微更新在王屋村微更新实践的综合评价 |
6.1 生理需求——关注居民的基本需要 |
6.2 安全需求——居民有足够的安全感 |
6.3 归属与爱需求——利用空间手段满足居民的社会交往需要 |
6.4 尊重需求——尊重居民和场所环境 |
6.5 自我实现需求——关注居民的自我实现需求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其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2 绿道及绿道网络相关基础研究 |
2.1 理论研究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绿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4 绿道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5 绿道网络的功能 |
2.1.6 绿道网络的发展模式 |
2.2 实践研究 |
2.2.1 国外绿道实践案例 |
2.2.2 国内绿道实践案例 |
2.3 理论实践研究对海口市绿道网络构建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海口市主城区概况及绿道建设现状分析 |
3.1 区域概况 |
3.1.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3.1.2 海口市主城区资源调查 |
3.2 海口市主城区现状绿道建设情况 |
3.3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3.1 必要性 |
3.3.2 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1.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 单因子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步骤 |
4.4.1 建立模型 |
4.4.2 构建判断矩阵 |
4.4.3 权重计算 |
4.4.4 一致性检验 |
4.5 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 |
5.1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目标 |
5.1.2 原则 |
5.2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适宜性分析 |
5.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2.2 适宜性分析过程 |
5.2.3 适宜性区域 |
5.2.4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 |
5.3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选线调整 |
5.3.1 结合相关规划进行调整 |
5.3.2 结合热力图进行调整 |
5.4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 |
5.5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与调整后选线的对比分析 |
5.6 绿道断面设计构思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不足 |
6.1 绿道网络构建的主要结论 |
6.2 绿道网络构建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8)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综合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洋经济 |
2.1.2 政府作用 |
2.2 基础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海洋产业政策理论 |
2.2.3 基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江海洋经济发展政府作用的现状与不足 |
3.1 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钻石模型”的分析 |
3.1.1 生产要素 |
3.1.2 需求要素 |
3.1.3 相关和辅助产业 |
3.1.4 产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
3.1.5 机遇与对策 |
3.1.6 政府作用 |
3.2 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2.1 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
3.2.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江市海洋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优化对策 |
4.1 做好规划引领,提升政府对海洋的管控能力 |
4.1.1 抓住政策机遇 |
4.1.2 健全决策机制 |
4.1.3 优化发展布局 |
4.2 转变发展观念,履行政府海洋生态文明主体责任 |
4.2.1 落实主体责任 |
4.2.2 加强生态考核 |
4.2.3 完善政府监管 |
4.2.4 突出法治宣传 |
4.3 坚持错位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4.4 落实税收优惠,提升对海洋产业的政策支持 |
4.5 加大金融支持,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
4.6 加强对外开放,增强政府在对外贸易的主导角色 |
4.7 鼓励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
4.8 打造文化品牌,谋划建设海丝文化名城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回归“慢”生活选择“慢”出行 |
1.1.2 国际化大都市与慢行宜居城市建设 |
1.1.3 不够完善的城市慢行空间景观建设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理论及实践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4.5 拓展应用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慢行交通系统 |
2.1.2 慢行空间 |
2.1.3 景观设计 |
2.1.4 慢行景观 |
2.1.5 国际化大都市 |
2.2 相关基本概念 |
2.2.1 城市绿道 |
2.2.2 景观道路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线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3.2 城市空间相关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3.4 游憩学相关理论 |
2.3.5 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6 可持续性景观相关理论 |
2.3.7 益康性景观相关理论 |
2.4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功能与内涵 |
2.4.1 功能 |
2.4.2 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典型城市慢行空间景观实例调研 |
3.1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
3.2.1 概况 |
3.2.2 慢行空间景观调研 |
3.2.3 总结 |
3.3 北京市首钢晒水池东路慢行道 |
3.3.1 概况 |
3.3.2 慢行空间景观调研 |
3.3.3 总结 |
3.4 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慢行道 |
3.4.1 概况 |
3.4.2 慢行空间景观调研 |
3.4.3 总结 |
3.5 杭州市闻涛路慢行带 |
3.5.1 概况 |
3.5.2 慢行空间景观调研 |
3.5.3 总结 |
3.6 长沙市金星路慢行绿道 |
3.6.1 概况 |
3.6.2 慢行空间景观调研 |
3.6.3 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与要点 |
4.1 设计原则 |
4.2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的设计要素 |
4.2.1 自然要素 |
4.2.2 人工要素 |
4.2.3 历史人文要素 |
4.2.4 个性要素 |
4.3 慢行空间景观的分类 |
4.3.1 按景观特征分类 |
4.3.2 按平面布局形式分类 |
4.4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的设计思路与要点 |
4.5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 |
4.5.1 慢行交通空间 |
4.5.2 休憩空间 |
4.5.3 景观表现 |
4.5.4 植物配置 |
4.5.5 雨水花园与生态种植 |
4.5.6 基础设施 |
4.5.7 自行车停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实践 |
5.1 西安市的国际大都市建设 |
5.2 西安市慢行景观设计资源分析 |
5.2.1 自然立地条件 |
5.2.2 特色资源提炼 |
5.2.3 大众意向研究 |
5.3 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建设现状 |
5.3.1 片区选取 |
5.3.2 钟楼片区 |
5.3.3 大雁塔片区 |
5.3.4 小寨片区 |
5.3.5 高新片区 |
5.4 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建设存在问题 |
5.5 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优化提升 |
5.5.1 加强慢行系统的连贯性与安全性 |
5.5.2 完善慢行空间景观建设内容 |
5.5.3 注重慢行空间宜于活动的开放性营造 |
5.5.4 加强慢行空间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5.5.5 加强维护管理,提升认知度 |
5.6 以小寨片区为例的慢行空间景观设计实践 |
5.6.1 慢行道路优化设计 |
5.6.2 景观空间优化设计 |
5.6.3 开放空间优化设计 |
5.6.4 配套服务设施优化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城市资源的研究 |
1.3.2 城市休闲的研究 |
1.3.3 休闲产业的理论研究 |
1.3.4 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科学问题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框架与概念模型构建 |
2.1 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功能的演化 |
2.1.2 城市产业的划分 |
2.1.3 城市产业结构 |
2.1.4 城市产业发展要素 |
2.1.5 城市产业发展动力 |
2.1.6 城市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2.2 城市休闲产业的界定 |
2.2.1 城市休闲的提出 |
2.2.2 城市休闲产业的概念 |
2.2.3 城市休闲产业的划分 |
2.2.4 城市休闲产业的体系 |
2.3 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 |
2.3.1 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 |
2.3.2 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分析 |
3.1 方法与数据 |
3.1.1 基本原则 |
3.1.2 方法与步骤 |
3.1.3 样本数据选取 |
3.2 城市资源要素识别 |
3.2.1 系统层指标选取 |
3.2.2 测量指标的选取 |
3.3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自然资源因子分析 |
3.3.2 人口资源因子分析 |
3.3.3 经济资源因子分析 |
3.3.4 科技文化资源因子分析 |
3.3.5 城市功能资源因子分析 |
3.3.6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关系 |
4.1 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分析和假设提出 |
4.1.1 自然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2 人口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3 经济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4 科技文化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5 城市功能资源的驱动分析 |
4.2 城市资源与城市休闲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4.3 城市资源与城市休闲产业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 城市资源交互作用下的驱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资源视角下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
5.2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识别 |
5.2.1 识别方法 |
5.2.2 识别过程 |
5.2.3 识别结果 |
5.3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5.3.1 综合实力驱动发展模式 |
5.3.2 经济与人口资源驱动发展模式 |
5.3.3 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资源驱动发展模式 |
5.3.4 资源均衡驱动模式 |
5.3.5 四种模式比较分析 |
5.4 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5.4.1 基本规律 |
5.4.2 路径选择 |
5.4.3 发展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6.1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
6.1.1 珠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
6.1.2 珠海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1.3 珠海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1.4 珠海娱乐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2 珠海城市资源评价分析 |
6.2.1 自然资源评价 |
6.2.2 人口资源评价 |
6.2.3 经济资源评价 |
6.2.4 科技文化资源评价 |
6.2.5 城市功能资源评价 |
6.2.6 珠海城市资源总体评价 |
6.3 基于城市资源的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3.1 珠海城市资源特征分析 |
6.3.2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分析 |
6.3.3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6.4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
6.4.1 强化优势资源,实现休闲产业的高端发展 |
6.4.2 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口总量,实现资源综合驱动 |
6.4.3 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休闲产业跨越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全力打造滨海城市名片——深圳市政府推出“深圳地王”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大平台支撑大发展产业“第二极”乘风破浪[N]. 张旭华,曾兴华,廖桂旭,匡湘鄂,戴建,邱若蓉,欧阳德辉. 惠州日报, 2021
- [2]基于低影响开发下的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公园与景山公园为例[D]. 甘庭玮. 广西大学, 2020(02)
- [3]河北港口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邵鹏. 燕山大学, 2019(06)
- [4]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海南省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 唐晓岚. 海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古村落微更新策略研究 ——以大鹏新区王母墟王屋村为例[D]. 张薇. 深圳大学, 2019(09)
- [7]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D]. 李丹. 海南大学, 2019(01)
- [8]阳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林宇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西安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 许子姗.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粟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