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民族大学倾力帮助特困生(论文文献综述)
邓晶艳[1](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高红丽[2](2020)在《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康学玲[3](2020)在《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情况越来越体现出新变化。过去,人们多以贫穷、发展落后、思想封建等词来描绘少数民族地区,学者们也多用失学、辍学、学业失败或不佳的研究视角来呈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新时代、新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的关注应转变视角,应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分析他们优秀背后的因素,而这是“取长补短”、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可忽略的“本土经验”。本研究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交代了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而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交代了田野点——临夏回民中学,研究对象——“珍珠生”。第二章讨论了“珍珠生”为何偏好回中。第三章从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政策、社会支持和文化、学校因素、家庭态度与同龄人影响四个外部因素对影响“珍珠生”学业成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则从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个人因素出发,分析其学业动机、方法、心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成绩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和讨论部分,回应了绪论提出的问题,并就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延伸探讨。
王冬雪[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蔡明山[5](2016)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三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三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三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王艳梅[6](2016)在《一位“口里”教师的苦和乐 ——教育援疆政策运行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援疆是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12月,笔者被选成为江苏省第七批援疆教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匕师高级中学支教和生活一年半。作为国家全面启动对口援疆政策以来的援疆教师,我们在新疆是怎样幵展工作的,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吗,安全方面有顾虑吗,生活节奏和压力怎样?通过亲历援疆过程,笔者用“现身说法”提炼援疆支教经验,也见证着教育援疆政策执行的调整和不断完善。结束援疆后,笔者时常思考:作为教育援疆政策的执行者,我们的加盟怎样才能给新疆带去更大的发展?国家对对新疆究竞进行了哪些扶持?从而产生了从“政策行动者”的视角研究西部大开发理论和教育援疆理论的需求。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展开,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首先说明了研究缘起、意义,然后梳理和回顾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对教育援疆政策的兴起与发展进行梳理。该部分首先回顾了教育援疆政策的背景,包括“西部大开发”的提出、援疆政策的历程追溯和国家教育援疆政策的概况;然后分析了江苏援疆政策的历程,介绍了新一轮援疆江苏对口支援新疆的情况。最后对江苏教育援疆的概况进行梳理,包括教育援疆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笔者所在受援地、受援单位的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援疆教师在践行教育援疆政策中的经历,包括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和对教育援疆政策的思考。第二章是忐忑不安中进疆,笔者描述自己如何勉强中成为援疆教师,然后仓促出发,短期培训,进疆后遇到不太顺利的岗位交接,进而提出教育援疆政策的运行虽善良却略显冰冷的看法。第三章是孤独寂寞下适应,讲述援疆初期,“口里”教师衣食住行,生活艰难;在异域磨难,默默承受中接受组织洗礼,进而提出教育援疆是理性、“陌生”的教育政策。第四章是迷茫中沉淀自我,介绍援疆教师调适心态,担起责任;通过主动融入,恪守使命,多方位支援后,与受援方师生以心交心,最终豁然开朗,愉悦中付出和耕耘;并认为在执行教育援疆政策时,即使“不对口”也要“对心”。第五章是超越中不断收获,讲述了援疆教师不仅收获喜人的教学成果,还得到受援方领导和师生高度的评价,道出梦圆疆苏,友情无限的感慨,最终提出教育援疆政策的执行应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观点。第六章为结语和反思部分。该部分融合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笔者认为经历中出现的问题是与教育援疆政策的运行有关,分析了教育援疆政策的特征、成效和执行问题。最后对教育援疆政策的运行提出建议,上升到“构建温暖协商的教育政策”理论,如援疆前,加强政策宣传、援疆培训,提高教师适应力;援疆中,关怀和激励援疆教师,避免孤军奋战,弘扬传承性;援疆后,落实职称评聘、岗位晋级,增强援疆教师的获得感。
郭昕[7](2013)在《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我国已在普通高校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政策本身还尚需完善,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普通高校,由于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和城市弱势阶层的学生,需要资助的学生人数多,资助压力大。那么,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如何?2007年助学新政实施之后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如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地位和功能该如何确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多所高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对策思路。基于以上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阐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正由于有这些理论的指引,才使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资助政策为“免费上大学”+“人民助学金”;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的是混合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四章以湖北省部委属、省属12所大学为例,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第五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主要问题包括: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学生资助难以满足所有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学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等方面。高校贫困生学生资助问题引发的危害主要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面窄,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现行的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等。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高校贫困生认定不公平,在贫困生资助中忽视了心理关怀。第七章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为例,介绍这些国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就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郑康[8](2012)在《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教育是稳定社会、推进发展以及增强国力的必由之路。贫困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其现状令人担忧。家庭的经济状况使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取得更高的学历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摆脱困境。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施行,使许多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大学生资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本研究以F大学为例,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对该校大学生群体(包括贫困生)、高校辅导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利用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从不同层面具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实施中方案的问题;宣传的问题;认定的问题;执行的问题和效果的问题。指出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各主体各部门权责不明;各方的自我定位不同;人情关系文化的消极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感强等。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改进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史春燕[9](2012)在《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在我党民族工作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研究、历史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为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发展脉络,理清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进程,总结新疆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思考,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丰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通过介绍新疆概况和近现代新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出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同根意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作为理论基础。革命战争年代到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从最初的摸索、借鉴,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走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在一批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新疆的经济、文化、政治有了大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保障国际交通要道的畅通,新疆各族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援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与三区革命力量建立联系,领导和团结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推动了新疆的和平解放。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通过建立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平叛剿匪、减租反霸、农牧区社会改革、疏通民族关系、稳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引导新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后,受到整风、反右派、大跃进、共产风等运动的严重影响,新疆民族工作走了不少弯路,以“伊塔事件”为例,说明危害之严重。文革时期我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入新世纪,新疆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历史性机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通过历史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和特殊经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指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是新疆民族工作必须考虑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新疆民族工作的难点。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东突”三股势力、跨国民族等问题对新疆的影响,给新疆民族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前面的历史回顾、经验总结、理论思考,得到了一些启示,新疆民族工作必须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新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观点和理论,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王静喻[10](2011)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教育消费的增加,高校贫困生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贫困生在经济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从而也引发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变化,校园里的“双困生”也应运而生。各级政府及高校为了解决这一迫切、严峻的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已建立起了以助学贷款、奖学金、学费减免、特困补助及勤工助学等一系列措施相结合的贫困生帮扶体系,但是,这些措施也仅仅从经济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燃眉之急。高校贫困生与普通的大学生相比,其个性特征较突出,思想素质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上的限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障碍。所以除了要在经济上给予他们扶助之外,还必须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上的教育,消除他们心理上的一些疾患。要让他们不仅仅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还要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之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贫困生中的重要性,这个课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培养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高校贫困生的基本状况及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成因分析;第四部分列举了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的一些举措。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教育工作,它涉及到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积极认真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内蒙古民族大学倾力帮助特困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民族大学倾力帮助特困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西方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若干归因理论 |
二、多因素考量理论 |
三、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回顾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田野点:临夏回民中学 |
第二节 田野对象:“珍珠生” |
第二章 偏好回中:“同而不同” |
第一节 偏好之同 |
一、来自何方:六县一市 |
二、以何相聚:高分中考成绩 |
三、何以甄选:“双特” |
第二节 偏好之异 |
一、家庭之“贫”与学生之“痛” |
二、家庭及习俗影响 |
三、信息在哪里 |
第三章 何以优秀--外部因素 |
第一节 政策因素 |
一、民族教育政策 |
二、招生录取 |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传统文化 |
一、来自社会组织的支持 |
二、传统文化:重视教育 |
第三节 学校因素 |
一、师资配置与严管理 |
二、教学导向与高要求 |
第四节 家庭态度与同龄影响 |
一、家庭态度 |
二、同龄人影响 |
第四章 何以优秀--内部因素 |
第一节 学习动机 |
一、学之为何 |
二、动机之异 |
第二节 学习策略 |
一、学之有道 |
二、“道”亦不同 |
第三节 学业自信 |
一、笑对学习之难 |
二、自信之差异 |
第四节 学业自我效能感 |
一、自我效能感 |
二、何以优秀:从“心动到行动”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选择:“偏好回中” |
二、共构优秀 |
第二节 讨论 |
一、理论对话 |
二、研究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5)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理论背景:公平作为一个永恒性和开放性话题 |
二、历史与现实背景:新中国高等教育公平实践及其问题 |
三、学科背景: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
一、现有研究成果 |
二、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与时代适切性 |
一、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 |
二、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时代适切性 |
第二节 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理念类型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式的转换 |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 |
二、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变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一、为什么需要公平共识 |
二、什么是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共识的内容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第一节 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一、分配正义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二、平等主义理论的演变脉络 |
三、保障自由竞争的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第二节 西方有关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一、西方有关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二、现代西方不同高等教育思想流派的高等教育公平审视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一、“精英”、“大众”和“普及”话语中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大政策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历史文本的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平等主义理念的演变 |
一、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 |
二、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的形成 |
三、女性高等教育平等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性理念的确立 |
一、高等教育公平法治共识的确立 |
二、高等教育选择公平理念的确立 |
三、高等教育多样性公平理念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变革行动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实质公平理念的确立与实践 |
一、恢复高考与高考改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理念的追求 |
二、高等教育扩招与扩大受教育机会的结果公平理念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地域公平理念 |
一、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的理论内涵 |
二、院系大调整与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 |
三、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凸显的公平理念 |
第三节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一、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的含义 |
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三、倾向于促进弱势群体公平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改革行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应然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之理论框架的现实基础 |
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影响产生的公平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关系论范畴的公平理念 |
二、尊重差异与保障多样性:个体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三、竞争的公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理论来自实践 |
二、理论来自问题 |
三、理论为了行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后记—经历、体会与致谢 |
(6)一位“口里”教师的苦和乐 ——教育援疆政策运行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援疆政策的兴起与发展 |
一、教育援疆政策的背景 |
二、江苏援疆政策的历程追溯 |
三、江苏教育援疆政策的概况 |
第二章 进疆——忐忑不安中前行 |
一、勉强中成为援疆教师 |
二、仓促出发,短期培训 |
三、不算顺利的岗位交接 |
四、善良略显冰冷的政策运行 |
第三章 适应——孤独与寂寞相伴 |
一、异域磨难,突如其来 |
二、衣食住行,生活艰难 |
三、见到组织,接受洗礼 |
四、理性、“陌生”的教育政策 |
第四章 融入——迷茫中沉淀自我 |
一、调适心态,担起责任 |
二、恪守使命,多方位支援 |
三、以心交心,豁然开朗 |
四、“不对口”也要“对心”的政策执行 |
第五章 升华——超越中不断收获 |
一、喜人的教学成果 |
二、令人感动的评价 |
三、深厚的援疆情谊 |
四、感性与理性并重的政策执行 |
第六章 反思——对教育援疆政策执行的探讨 |
一、善良而有“硬度”的教育政策:援疆政策的特征分析 |
二、构建温暖协商的教育政策:完善援疆政策运行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政策文件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新闻报道 |
五、网络资源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1.2.2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
1.2.3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资助管理的创新 |
1.2.4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扶贫助学氛围 |
1.2.5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现状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实地研究法 |
1.4.3 案例法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 |
2.1. 教育公平理论 |
2.1.1 教育公平理论概述 |
2.1.2 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概述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3.2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3.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
3.1.1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3.1.2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利弊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4.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
4.1 国家对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
4.1.1 奖学金 |
4.1.2 助学金 |
4.1.3 国家助学贷款 |
4.1.4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
4.1.5 师范生免费教育 |
4.1.6 困难补助 |
4.1.7 伙食补贴 |
4.1.8 勤工助学 |
4.1.9 学费减免 |
4.1.10 校内无息借贷 |
4.1.11 其他资助 |
4.2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 |
4.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
4.3.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 |
4.3.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
4.4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压力 |
4.4.1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 |
4.4.2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
4.4.3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学业压力 |
4.5 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 |
4.5.1 体现了教育起点公平 |
4.5.2 体现了教育过程公平 |
4.5.3 体现了教育结果公平 |
5.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
5.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 |
5.1.2 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
5.1.3 学生资助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
5.1.4. 普通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 |
5.1.5 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 |
5.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造成的危害 |
5.2.1 贫困生资助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
5.2.2 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面窄 |
5.2.3 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 |
5.2.4 现行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 |
5.2.5 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
6. 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6.1 现行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 |
6.1.1 国家奖学金评定标准过于统一 |
6.1.2 国家励志奖学金范围仍显狭窄 |
6.1.3 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 |
6.1.4 勤工俭学供贫困生实践项目不多 |
6.1.5 国家助学金额度仍显不足 |
6.1.6 贫困生学费减免力度小 |
6.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
6.2.1 “奖、贷、助、勤、补、减”的比例关系不协调 |
6.2.2 没有构建起长期动态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
6.2.3 没有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 |
6.3 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
6.3.1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仍然不足 |
6.3.2 高校执行贫困生资助经费政策力度不够 |
6.3.3 缺乏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
6.4 贫困生认定不公平 |
6.4.1 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 |
6.4.2 贫困生认定基本程序不公正 |
6.5 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关怀 |
6.5.1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6.5.2 忽视了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 |
6.5.3 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7.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建议 |
7.1 国外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7.1.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本经验 |
7.1.2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 |
7.2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
7.2.1 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加大其奖励力度和受益范围 |
7.2.2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征询系统 |
7.2.3 规范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勤工助学助人育人效果 |
7.2.4 实事求是进行学杂费减免,增强透明度 |
7.3 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7.3.1 坚持保底和封顶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优化资助体系结构 |
7.3.2 建立长期动态的资助管理体制,确保贫困生资助体系良性运行 |
7.3.3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有针对性地设计资助计划 |
7.4 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
7.4.1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贫困生资助经费 |
7.4.2 学校要严格执行“资助学生”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 |
7.4.3 通过政策优惠和积极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 |
7.4.4 利用个人教育风险投资,缓解贫困生资助资金紧张 |
7.5 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确保认定公开、公正和公平 |
7.5.1 坚持贫困生认定标准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
7.5.2 坚持贫困生认定程序公正的原则 |
7.5.3 坚持贫困生认定结果公平的原则 |
7.5.4 加强贫困生资助的后期监督管理 |
7.6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 |
7.6.1 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7.6.2 重视贫困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 |
7.6.3 重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7.6.4 进一步加强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内涵与资助分类 |
第二节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
第二节 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大学生资助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加大政府助学力度 |
第二节 健全资助法律法规 |
第三节 建立资助信息网络 |
第四节 细化贫困认定标准 |
第五节 完善受助审核制度 |
第六节 提高基层人员素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客观前提和基础 |
一、 新疆概况 |
二、 历代治理新疆的政策 |
第二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 |
第三章 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历史回顾 |
一、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早期民族工作 |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
三、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
四、 新疆解放初期五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
五、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至文革前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
六、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遭到严重破坏 |
第四章 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恢复、发展 |
二、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 |
第五章 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
一、 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
二、 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特殊经验 |
第六章 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历史性机遇 |
二、 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挑战 |
三、 “东突”三股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威胁 |
四、 跨国民族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影响 |
第七章 历史启示:关于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 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稳定 |
二、 新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发展新疆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动力 |
三、 新疆地区生态安全是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论文及承担课题目录 |
后记 |
(10)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定义 |
二、关于高校贫困生的来源 |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
四、关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五、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
六、原有研究及探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引言 |
一、高校贫困生的基本状况及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其基本状况 |
1、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
2、高校贫困生的来源 |
3、高校贫困生的基本特征 |
4、高校贫困生的各方面状况 |
(二)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1、有助于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
2、有助于高校贫困生主体意识的提升 |
3、有助于高校贫困生顺利社会化 |
4、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 |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一)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
1、已经认识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
2、已经探索出一些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3、已经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理进行调适 |
(二)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认识不足 |
2、贫困生认定工作出现新问题、新难点 |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够健全 |
4、对城市生源贫困生关心不够 |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一) 对高校贫困生教育体制、机制、方法的实践探索不够 |
1、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
2、尚未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 |
3、尚未掌握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 |
(二) 对高校贫困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 |
1、片面性 |
2、脱节性 |
(三) 对高校贫困生的认识不够深刻 |
1、不能透彻的理解"高校贫困生"的概念 |
2、对"高校贫困生"认识不够深入 |
四、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
(一) 完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1、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咨询体系 |
2、完善高校贫困生学制体系 |
(二) 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
1、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 |
2、加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 |
3、加强贫困生的情商教育 |
(三) 加大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配合的力度 |
1、首先要尽量解决贫困生的物质需要 |
2、国家助贫财力支持幅度不断扩大 |
(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
1、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
2、用新的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
3、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参加的研究课题 |
四、内蒙古民族大学倾力帮助特困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 高红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
- [3]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D]. 康学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5]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6]一位“口里”教师的苦和乐 ——教育援疆政策运行的个案研究[D]. 王艳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 郭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8]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F大学为例[D]. 郑康.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9]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D]. 史春燕. 苏州大学, 2012(03)
- [10]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静喻. 西南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