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毕亚雯[1](2019)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研究》文中提出意象是诗歌的本质和灵魂。它既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生深刻的思索。雪莱是英国最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歌韵律优美,风格清新,而且他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社会状态结合表达独特思想。概念整合理论是新的语言理解机制,它能将人类思想空间化,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语境知识和背景知识,在信息整合与重组过程中,产生比原来语言更丰富的意义。本文选取雪莱的198首诗作为语料,基于诗歌的实际特征,首先分类和总结出雪莱诗歌中主要自然意象,然后运用定性方法探索每种自然意象蕴含的基本情感内涵,最后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选取五种典型的诗歌意象佐以图表来揭示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如何构建并展现诗人赋予自然意象的真实意图。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丰富多样,但不是诗人随意组合,而是能动的选择和搭配,得出其诗歌中主要自然意象是月、海洋、风意象,花意象和鸟意象。(二)经过对主要自然意象的情感探索后,本文发现,月意象暗含悲伤或者美好的事物;海洋意象主要象征多变,不可预测性的事物;风意象主要代表强大的革命势力;花意象通常暗指甜美的爱情关系;鸟意象预示自由、光明和胜利。(三)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结合上述每种自然意象的情感内涵,得出五种自然意象的意义都在单域网络中被构建,而且它们具有不同的新显意义即诗人的创作本意。通过深入研究,本文发现每种自然意象在概念整合过程中,新显意义的产生要经过诗歌意象之间的隐喻映射,读者对诗歌背景的自我理解的填充以及心理空间通过时空、因果、身份以及整体部分等逻辑关系的压缩。最终,解读得出诗人创作自然意象的真实意图为通过月意象表达自身渴望同伴,向往自由和革命;海洋意象隐喻时间是痛苦和毁灭,无人能战胜;风意象揭示诗人对革命胜利的乐观态度;花意象体现诗人感叹生命短暂,命运坎坷;鸟意象隐喻诗人积极追求绝对自由的理想。总的来说,概念整合理论对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解读是可行的,有助于帮助读者对认知理论的理解,也扩大了该理论应用的广度。此外,本研究丰富了雪莱诗歌研究的维度,开阔了诗歌研究和学习的路径。
宁思梦美[2](2014)在《操纵理论视野下的《西风颂》两个汉译本比较——以第四、五章为例》文中提出《西风颂》自传入中国以来,其译本和相关的研究论文就在日益增多,以往的研究多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则为《西风颂》翻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让研究者着眼于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的大关照下来分析其翻译。操纵理论让中国学者意识到"怎么译"并不是文学翻译研究的全部,翻译的背后包含着更深刻更宽广的内容。
张雪[3](2013)在《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致云雀》三个中译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云雀”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1972-1822)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是抒情诗中的极品。它收录于《雪莱诗选》,自上个世纪初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视线,许多诗歌翻译家们也纷纷尝试将其译成中文,各家译本比比皆是。其中,20年代的郭沫若译本,50年代的查良铮译本以及80年代的江枫译本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译本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历史文化烙印,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渗透着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开始突破文学和语言学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完成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翻译活动被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解读。安德鲁·勒菲弗尔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先驱人物,他提出的改写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重写文本的一种形式,它将翻译研究同权力、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结合起来,认为翻译必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支配。该理论对翻译的文化转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从改写理论的视角,将小说、议论文等体裁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刻意删节、词汇替换等现象进行了细致分析,而对于特殊体裁的诗歌研究却不多。就“致云雀”本身而言,国内关于其中译本的系统研究极少。因此,本文选取诗歌体裁的“致云雀”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对20年代的郭沫若译本、50年代的查良铮译本及80年代的江枫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三个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的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诗学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译文中的体现。由于三个译本在产生时间和文化背景上存在较大差异,译本本身也呈现各自的特色。宏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是产生微观文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译前和译中,译者均受到不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各自译本中对诗歌形式、韵律、节奏以及语言的选用上。本论文运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解释三个译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也为该理论补充了大量的文本案例。
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4](2012)在《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年)》文中指出一、徐志摩研究论文索引1.《读后感:徐志摩君的"曼殊斐尔"》,胡文,《小说月报》,1923年第8期,第4-5页。2.《杂感:徐志摩的妙论》,谭祥烈,《合作》,1924年第3期,第6页。3.《徐志摩先生的常识》,非子,《京报副刊》,1925年第81期,第5-6页。4.《阶升法与徐志摩》,郑德坤,《燕大月刊》,1929年第1期,第
张剑[5](2011)在《从政治诗学到多元批评:新中国60年雪莱诗歌研究的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梳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雪莱研究的发展轨迹,并试图进行一种学术史的研究,将中国的雪莱研究与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对研究范式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进行分析,特别关注各种学术观点的交锋和互动。
龙瑞翠[6](2009)在《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歌作为英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个性化的美学观、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内涵、理想化的政治理念吸引着国内外一代又一代的批评者。但我们对研究文献的追溯却发现,虽然宗教作为诗人创作的重要源泉,而且他们那蕴含着宗教之光的作品还是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但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宗教观却一直备受评论者的冷落:国内学者很少关注他们的宗教观,纵有关注者,其观点也非常粗糙;而国外学者虽然或有关注他们宗教观的,但却很少有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评判的,且虽然观点众多,莫衷一是,既有一定道理,又带有片面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厘清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尤其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的思想发展脉络,理解、把握他们的诗歌作品,本论文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库恩的“范式”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建构一种“宗教范式”的研究策略对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宗教范式进行研究,因为一方面宗教是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思想源泉,对其宗教观进行深入探讨必然对理解诗人其人其作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以范式的形式对他们的宗教观进行研究也可以使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创作思想的来源、表现状态得以更清晰、深刻地呈现出来。具体而言,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本论文的中心论题及预期目标。第一章确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本论文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库恩“范式”哲学思想为方法论基础,建构“宗教范式”这一研究策略。然后在这一研究策略指导下,论文第二章对影响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宗教观形成的社会历史尤其是思想史进行综述,探讨西方两大传统宗教范式(南方宗教范式、北方宗教范式)的嬗变,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共同分享、并受之制约的“交融式”宗教范式形成的原因及其表征。紧接着在第三、四、五章,论文以拜伦、雪莱和济慈等诗人为典型范例进一步阐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的成因与表征,以努力做到对整体与部分都进行关照。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评价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的价值与不足。由此通过对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宗教观进行跨学科研究,本论文期望能加深对这些诗人言行思动、诗作散文的理解,从文学的角度更好地把握19世纪初之英国历史与文化。同时通过建构“宗教范式”并以之为研究策略对第二代浪漫主义诗歌进行多视角研究,期望能拓宽、拓深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同时通过此一研究,本论文也期望能为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有效、有力的借鉴案例,以促进浪漫主义诗歌研究的系统整合,使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建立在更科学、全面、具体的基础之上。
朱灵茜子[7](2008)在《徐志摩诗歌翻译的三种转向》文中研究表明徐志摩,中国近代诗歌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一生短暂而又不平凡,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独特,为中国新诗注入了丰富的原料,被后人铭记、评论。同时,徐志摩生平十分热衷于外国文学的译介,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活动,并且也提出过独到的诗歌翻译见解,然而,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相比,他在翻译方面的贡献并未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纵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徐志摩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其文学创作上;但对于其翻译领域的探索却相对较少,只是在一部分涉及到中国近代翻译史、翻译文学史、以及研究“五四”期间中国翻译现象的专着中略微提及并探讨过徐志摩在这一特定时期的翻译贡献;同时,另一部分学者在对中国近代文学流派进行梳理时也对徐志摩的翻译进行过简要介绍;并且有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徐志摩这位诗人译者,对其翻译作品进行过价值评述。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进行诗歌翻译应当算是诗人译诗中的典型代表。他接受过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熏陶,并且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独特的生活背景。他的译介活动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生前翻译实践成果颇丰,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便是其诗歌翻译。本文以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志摩毕生诗歌翻译的实践活动进行纵向比较,找出其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同时期的不同翻译特征;依据诗学和文化翻译学派理论,对其翻译实践进行描述性研究,探讨徐志摩翻译实践的三种转向,再结合徐志摩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其个人的教育情感生活背景,通过分析其翻译实践和特定语境的联系,试图得出影响徐志摩诗歌翻译中这几种转变的因素。徐志摩的翻译实践可以上溯到1921年,下至他去世前,可以说翻译事实上贯穿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本论文首先对徐志摩的生平以及其翻译实践活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再对其诗歌翻译进行三方面的比较分析:一是语言学方面,即徐氏进行诗歌翻译时的词汇,句型,诗歌外在形式等的转变;二是选材方面,其所选取进行翻译的诗歌原作在风格,类型上的转变;三是审美方面,徐氏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其译本的审美特征等的转变。然后对其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个人家庭情感生活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将研究结果与前面的分析结果进行联系,最终得出影响其转变的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以及个人生活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诗人译诗的因素以及诗人译诗之优缺点,译诗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双向交流,译者将自己写诗的经验用于译诗,又从译诗中得到启发;而诗人译者主观情绪的双面性也必然导致其翻译实践中优劣之处。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够给近代中国诗歌翻译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一些新的研究论据,丰富徐志摩诗歌翻译研究语料库。
熊文莉[8](2005)在《雪莱及其作品在20世纪初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初叶,英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由于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集体“期待视野”,雪莱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注目和广泛欢迎。本文主要考察了雪莱在二十世纪初叶其译介在当时中国读者中产生的影响,并力图从接受美学角度,追究这位英国诗人在当时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及成因。
熊文莉[9](2003)在《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雪莱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二十世纪初叶由于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集体"期待视野",雪莱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注目和广泛欢迎。文章主要考察了雪莱对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三位现代作家的影响;并力图从接受美学角度,对这三位现代作家在具体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加以比较探究。
二、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
1.4 Layout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Image |
2.2 A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on Shelley’s Poems |
2.2.1 Studies on Shelley’s Poems Overseas |
2.2.2 Studies on Shelley’s Poems in China |
2.3 A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
2.3.1 Studies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Overseas |
2.3.2 Studies on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in China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
3.2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
3.2.1 Network Model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
3.2.2 Proces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
3.2.3 Compression of Vital Relations |
3.3 Typ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
3.3.1 Simplex network |
3.3.2 Mirror Network |
3.3.3 Single-scope Network |
3.3.4 Double-scope Network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NATURAL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1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1.1 Astronomy and Geography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1.2 Meteorology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1.3 Plant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1.4 Animal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2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Natural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
4.2.1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Moon Image |
4.2.2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Sea Image |
4.2.3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Wind Image |
4.2.4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Flower Image |
4.2.5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 of Bird Image |
4.3 Cognitive Analysis of Natural Images in Shelley’s Poems Based on CIT |
4.3.1 Cognitive Analysis of Moon Image |
4.3.2 Cognitive Analysis of Sea Image |
4.3.3 Cognitive Analysis of Wind Image |
4.3.4 Cognitive Analysis of Flower Image |
4.3.5 Cognitive Analysis of Bird Imag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PUBISHED PAPERS |
(2)操纵理论视野下的《西风颂》两个汉译本比较——以第四、五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德烈·勒菲弗尔及其操纵理论 |
二、对《西风颂》两个汉译本的比较 |
(一) 意识形态对《西风颂》不同译本的操纵 |
(二) 诗学观念对《西风颂》不同译本的操纵 |
(3)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致云雀》三个中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Shelly and His Works |
2.2 Brief Introduction of To a Skylark |
2.3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o a Skylark |
2.3.1 Guo Moruo and His Translation in the 1920s |
2.3.2 Zha Liangzheng and His Translation in the 1950s |
2.3.3 Jiang Feng and His Translation in the 1980s |
2.4 Studies on To a Skylark and Its Chinese Version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
3.1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 |
3.2 Thre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Rewriting Theory and Their Impact on Translation |
3.2.1 Ideology and Its Impact on Translation |
3.2.2 Poetics and Its Impact on Translation |
3.2.3 Patronage and Its Impact on Translation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Ideological Impact on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To a Skylark |
4.1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 on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
4.1.1 Ideological Impact on Guo Moruo's Choice of Translating To a Skylark |
4.1.2 Ideological Impact on Zha Liangzheng's Choice of Translating To a Skylark |
4.1.3 Ideological Impact on Jiang Feng's Choice of Translating To a Skylark |
4.2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2.1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Guo Moruo's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the 1920s |
4.2.2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Zha Liangzheng's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the 1950s |
4.2.3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Jiang Feng's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the 1980s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Influence of Poetics on Thre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s of To a Skylark |
5.1 Dominant Poetics in the Three translators' Eras |
5.1.1 Dominant Poetics in the 1920s |
5.1.2 Dominant Poetics in the 1950s |
5.1.3 Dominant Poetics in the 1980s |
5.2 Influence of Poetics on Their Translations of To a Skylark |
5.2.1 Comparison of Form |
5.2.2 Comparison of Rhyme and Rhythm |
5.2.3 Comparison of Language |
5.3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ments |
(6)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国外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研究之动态 |
一、道德伦理研究的时代 |
二、外在政治-历史研究的时代 |
三、从外在历史走向内在-语言研究的时代 |
四、百花齐放的权力话语研究时代 |
第二节 国内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研究之动态 |
一、诗歌文本语言本身研究 |
二、私人话语研究 |
三、社会层面研究 |
第三节 "宗教范式":本研究的一种视角与方法论 |
一、本研究的提出 |
二、本研究的主要论旨 |
三、本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第一章 "宗教范式"概念的建构 |
第一节 宗教概念的重释 |
一、宗教概念及其二维度 |
二、宗教的功能 |
第二节 库恩"范式"哲学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
一、库恩"范式"概念的哲学思想 |
二、"范式"概念在文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宗教范式"概念的建构 |
一、"静态"的"宗教范式" |
二、"动态"的"宗教范式" |
三、"宗教范式"概念在本研究中的提出 |
第二章 "交融式"宗教范式的形成与表征 |
第一节 "北方"与"南方"作为宗教范式的确立 |
一、"南方"与"北方"宗教范式的涵义 |
二、"南方"与"北方"宗教范式中人神关系之不同 |
三、"南方,与"北方"宗教范式中人与社会关系之不同 |
四、"南方"与"北方"宗教范式中人与自然关系之不同 |
第二节 "交融式"宗教范式的形成 |
一、南方宗教范式盛行的时代 |
二、北方宗教范式盛行的时代 |
三、南方宗教范式的复兴 |
四、北方宗教范式的复归 |
第三节 "交融式"宗教范式的表征 |
一、栖息在心性最深处的上帝 |
二、希腊多神之韵 |
三、东方神秘主义之光 |
第三章 "交融式"宗教范式范例一:拜伦感官享乐面具下的焦虑与罪感 |
第一节 享乐至上与英雄主义并济的希腊多神教 |
一、感官主义的享乐至上 |
二、英雄主义的光环 |
三、享乐至上与英雄主义光环背后的虚无与焦虑 |
第二节 "反东方主义"的东方神秘主义 |
一、东方神秘主义的内在化认同 |
二、心神合一的冥想 |
三、积极奋发的宿命/前定论 |
第三节 加尔文罪感思想的深渊 |
一、虔诚的基督徒 |
二、罪感深渊之中的加尔文教徒 |
三、罪感思想之表现 |
第四节 绝望与超脱 |
一、图圄:绝望之渊 |
二、超脱:虚无之态 |
三、悖论的文学大梦 |
第四章 "交融式"宗教范式范例二:雪莱博爱自由的乌托邦 |
第一节 自由博爱的梦想家 |
一、基督博爱精神的呼吁者 |
二、希腊自由思想的追随者 |
三、和谐自由的泛神论 |
第二节 梦想的幻灭 |
一、令人失望的工业革命 |
二、令人困惑的法国革命 |
三、苦难的个人生活 |
四、幻灭的漫游者 |
第三节 幻灭的超脱 |
一、基督教世界里的超脱 |
二、神性的精神世界 |
三、异域风情的东方神秘主义 |
第四节 乌托邦的预言家 |
一、理想的乌托邦 |
二、预言家的诗人 |
三、理想主义乌托邦的先知 |
第五章 "交融式"宗教范式范例三:济慈追求神性之美的漫漫苦旅 |
第一节 神性的形式美 |
一、纯美的希腊神话:泛神主义 |
二、酒神狂欢的美丽仪典 |
三、欢愉的和谐之美 |
第二节 永生的内在美 |
一、死亡与永生的主题 |
二、想象的力量 |
三、飘忽不定的神秘世界 |
第三节 远古的神秘美 |
一、新柏拉图主义神秘之美 |
二、天人合一的灵逸之美 |
三、"济慈式"轮回之美 |
第四节 心灵的救赎美 |
一、济慈救赎思想之表现 |
二、救赎思想之渐变 |
三、神性美的救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徐志摩诗歌翻译的三种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0.2 Literature Review |
0.3 Methodology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0.4 Main structure |
0.5 Expected Result and Limitation of Research |
Chapter 1 A Survey of Tsemou Hsu and His Translation |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semou Hsu's Life |
1.2 A Survey of Tsemou Hsu's Poetry Creation and Poetry Translation |
Chapter 2 An Analysis of Three Turns in Tsemou Hsu's Poetry Translation |
2.1 Turns in Linguistic Aspect |
2.1.1 Change in Language Type and Diction |
2.1.2 Change in Rhythm and Arrangement |
2.2 Turns in Choosing Translating Materials |
2.2.1 Change in Original Poets Selection |
2.2.2 Change in Original Type and Style |
2.3 Turns in Aesthetic Aspect |
2.3.1 Change in Aesthetic ideality |
2.3.2 Change in Aesthetic Feeling |
Chapter 3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hree Turns in Hsu's Poetry Translation |
3.1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Hsu's Poetry Translation |
3.1.1 The Social Background in 1920s-1930s |
3.1.2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in 1920s-1930s |
3.2 Individual Elements Influencing the Turns in Tsemou Hsu's Poetry Translation |
3.2.1 Education and Sociality Background |
3.2.2 Emotional Life Background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8)雪莱及其作品在20世纪初中国的译介和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学的思想潮流 |
二、中国读者心目中的雪莱形象 |
三、中国读者对雪莱的接受过程分析 |
四、结语 |
四、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研究[D]. 毕亚雯.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9)
- [2]操纵理论视野下的《西风颂》两个汉译本比较——以第四、五章为例[J]. 宁思梦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0)
- [3]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致云雀》三个中译本研究[D]. 张雪.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2)
- [4]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1923—2012年)[J]. 董延武,朱林国,应晓,孙晓娅.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1)
- [5]从政治诗学到多元批评:新中国60年雪莱诗歌研究的考察与分析[J]. 张剑. 外国语文, 2011(04)
- [6]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D]. 龙瑞翠.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7]徐志摩诗歌翻译的三种转向[D]. 朱灵茜子.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8]雪莱及其作品在20世纪初中国的译介和接受[J]. 熊文莉. 理论界, 2005(09)
- [9]雪莱对鲁迅、郭沫若与徐志摩的影响研究[J]. 熊文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