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12~14)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

C_(12~14)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

一、C_(12~14)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黄思瑜[2](2021)在《二羟基硬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油脂基衍生物因其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油酸和油酸甲酯为原料,以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分别合成了9,10-二羟基硬脂酸和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相比于传统的采用硫酸或甲酸等强酸催化方法,该合成过程避免了强酸对设备的腐蚀等问题,而且后处理不需要大量碱液中和或回收甲酸等操作,符合绿色、环保等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合成了9,10-二羟基硬脂酸乙氧基化物(DHSAE)、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DHOMEE)、二羟基聚醚硬脂酸(钠)等系列表面活性剂,研究了9,10-二羟基硬脂酸钠等上述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化学、乳化、泡沫、润湿、去污等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9,10-二羟基硬脂酸和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的合成分别考察了磷钨酸一锅法催化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和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合成条件,即在m(油酸):m(磷钨酸)=1:0.06(质量比),n(油酸):n(H2O2)=1:3(摩尔比)时,25℃下反应30 min,9,10-二羟基硬脂酸的最高收率为62.24%,原料转化率达90.89%;以油酸甲酯为原料时,在同样的条件下制备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的最高收率为76.97%,原料转化率达93.18%。(2)9,10-二羟基硬脂酸钠的性能研究9,10-二羟基硬脂酸钠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其在0.06 m M(≈0.07 cmc)时可以稳定O/W型乳状液;与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9,10-二羟基硬脂酸钠的泡沫性能较弱,属于低泡型表面活性剂,且去污效果较好,可以应用在洗涤配方中。(3)DHSAE和DHOMEE的性能研究以9,10-二羟基硬脂酸为原料,与环氧乙烷(EO)加成制备具有不同EO数的9,10-二羟基硬脂酸乙氧基化物DHSAE-n(n=15、20、25);以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为原料,与环氧乙烷加成制备具有不同EO数的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DHOMEE-n(n=14、20、25),研究了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由于极性基团空间位阻的影响,DHSAE-n的表面活性随着EO数的增加而减弱,且DHSAE-15的乳化能力较强,稳定乳状液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为0.3 m M(≈2 cmc),并且由于DHSAE-15的亲水基和疏水基长度都适中,其润湿性能最好;此外,去污力实验发现DHSAE-15对皮脂污布有较强去污效果。DHOMEE-n中,DHOMEE-14的γcmc值较小,所以DHOMEE-14的表面活性较强,且DHOMEE-14的乳化能力和润湿性能较强,稳定乳状液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为0.1 m M(≈cmc);去污力实验发现DHOMEE-14对皮脂和炭黑污布均有较强去污效果。此外,DHSAE-n和DHOMEE-n均属于低泡型表面活性剂。(4)二羟基聚醚硬脂酸和其钠盐的性能研究以DHOMEE-n为原料,经水解反应后制备具有不同EO数的二羟基聚醚硬脂酸表面活性剂(A-n)及其钠盐(A-n-Na),并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由于二羟基聚醚硬脂酸钠(A-n-Na)具有三个亲水基团,其在空气/水表面排布变得疏松,其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明显弱于A-n,因此在稳定O/W型乳状液时所需A-n的最低浓度低于A-n-Na;此外A-6和A-6-Na的亲水基和疏水基长度都适中,因此两者的润湿性能较好;A-n与A-n-Na也属于低泡型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因此其在日化、工业清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静[3](2021)在《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化行业中催化裂化、延迟焦化、蒸汽裂解、甲醇制烃等装置均会副产大量的碳四,利用碳四烷基化技术生产无硫、无烯烃、无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一方面可以解决市场对高辛烷值清洁汽油不断增大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提高其利用价值。为此,本文开展了混合碳四间接烷基化(异丁烯叠合)和直接烷基化工艺及催化剂制备技术的详细研究。针对混合碳四组分的特性,制定了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路线:混合碳四先经过间接烷基化,消耗掉大部分异丁烯,保留1-丁烯,得到高品质的叠合油及以异丁烷和正丁烯为主的碳四,随后经过直接烷基化得到高品质烷基化油。以纯异丁烯、催化裂化副产碳四及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大孔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开展了间接烷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树脂酸容量、抑制剂及原料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6-31G(d,p)的计算方法,对乙醇-混合碳四叠合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异丁烷和1-丁烯为原料,开展了直接烷基化固体催化剂制备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制备得到了改性HUSY和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其具有优良的烷基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间接烷基化技术中,以纯异丁烯为原料时,当树脂酸容量降低、温度降低及空速增大时,异丁烯转化率降低,C8=(C8烯烃)选择性提高,当树脂酸容量≤2.45 mmol H+/g,温度为50℃,空速为2h-1时,C8=选择性达到95%以上,当树脂酸容量≤2.91 mmolH+/g时,C8=中2,4,4-TMP=(2,4,4-三甲基戊烯)的含量接近100%。以FCC混合碳四为原料时,利用醇类的强极性,添加乙醇或叔丁醇抑制剂,抑制多聚反应及1-丁烯的转化,提高了 C8=选择性及C8=中TMP=的占比。以配制的混合碳四为原料时,随着醇烯比(乙醇/异丁烯摩尔比)的增大,异丁烯和1-丁烯转化率降低,ETBE(乙基叔丁基醚)的收率增大,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减小,聚合物中C8=及C8=中TMP=的占比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丁烯转化率逐渐增加,异丁烯转化率先逐渐增加然后趋于平缓,ETBE的收率减小,聚合物和2-丁烯的收率增大,醇烯比不同时温度对聚合物中C8=占比的影响不同,但乙醇可以降低C8=中TMP=含量受温度的影响;空速对转化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与醇烯比相似,但空速的影响相对较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异丁烯、1-丁烯和乙醇在树脂上的吸附顺序为:乙醇>异丁烯>1-丁烯,醚化反应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叠合,1-丁烯双键异构的能垒低于异丁烯和1-丁烯的共二聚。乙醇主要是通过减少树脂上有效活性中心的数目、降低树脂的酸强度以及降低异丁烯的实际浓度来抑制异丁烯和1-丁烯的转化,从而降低1-丁烯的转化率并提高二聚体的选择性。对于直接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首先采用氟化铵改性、柠檬酸改性和La3+金属离子交换三种方法对HUSY进行后处理,对改性后HUSY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并评价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方法均可改善HUSY的烷基化反应性能,HUSY-5F,HUSY-0.1CA 及 HUSY-0.2La 上的 C8 选择性最高分别为 74.5%,72.8%,71.2%,较HUSY母体分别提高了 15.6%,13.9%,12.3%。将改性前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及其评价结果相关联,可知较大的B/L及中强B酸/总B酸有利于抑制聚合并提高负氢转移速率,从而改善C8选择性,充足的B酸中心有利于维持催化剂稳定性;改性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孔结构有助于反应物及产物的扩散,降低多烷基化的可能性,改善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其次,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ZrO2负载量、硫酸化试剂种类及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USY上负载SZ后,其烷基化反应性能明显改善,其中5SZ/HUSY的C8选择性最高为72.9%,较HUSY母体提高了 14%。SZ引入后催化剂上形成了新的酸性中心,中强B酸在总酸中的占比提高,负氢转移速率提高,有利于烷基化反应的进行;以硫酸为硫酸化试剂的SZ/HUSY-H和以硫酸铵为硫酸化试剂SZ/HUSY-N上初始C8选择性相近,但SZ/HUSY-H的稳定性优于SZ/HUSY-N;经过水洗处理后SZ/HUSY的烷基化反应活性显着降低,水洗处理使催化剂上部分硫物种流失,SZ形成的酸中心减少,烷基化反应活性降低;机械混合法所制备的SZ/HUSY的烷基化性能较原位沉淀法差,可能是因为后者的SZ在HUSY上呈高度且均匀分散的状态,可以充分发挥SZ固体超强酸的作用,更好的改善催化剂的酸性质。然后,以效果较好的HUSY-5F为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较低时,聚合反应速率较快,温度较高时,裂解反应速率较快,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高辛烷值组分TMP的生成,在温度为80℃时,催化剂有较长的寿命以及较高的C8选择性;空速对反应稳定阶段的C8选择性影响较小,但对催化剂的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不同在线反应时间及失活后的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N2吸附脱附和NH3-TPD的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酸量随反应时间均逐渐减少,但完全失活的催化剂仍具有一定的孔道结构及酸中心;TG分析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或孔道内有积碳沉积物不断累积,所提取积碳的GC-MS分析表明沉积物主要以长链烷烃的形式存在,空气气氛下原位红外结果也证明了沉积物主要是烃类物质,而且可以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脱除。将失活催化剂在520℃空气气氛下再生300 min后烷基化活性可基本恢复,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刘琪灵[4](2021)在《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三步法制备了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n-NEO9),并研究了其表面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选择其中性能较为优异的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8-NEO9)应用于微乳液和洗衣液中,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酯化反应、酰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制备出了Cn-NEO9。298 K测得Cn-NEO9静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Cn-NEO9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升高,表面吸附效率(pc20)由大到小依次为棕榈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6-NEO9)、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4-NEO9)、C18-NEO9、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简称C12-NEO9)。298 K测得Cn-NEO9动态表面化学结果表明,当Cn-NEO9质量浓度小于cmc时,其在吸附前期为扩散控制吸附,吸附后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当其质量浓度大于cmc时,吸附过程为混合动力控制。同时,吸附前期和吸附后期的扩散系数都随着Cn-NEO9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吸附前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仅在Cn-NEO9的质量浓度大于cmc时体现。Cn-NEO9的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n-NEO9的浊点均高于60℃;系列Cn-NEO9中C18-NEO9水溶性最好,在2℃下仍然没有凝胶区;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Cn-NEO9的润湿性先减弱后加强,乳化性能逐渐增强,起泡性逐渐降低,稳泡性有所提升。Cn-NEO9对于不同污布的去污能力大小排序为皮脂污布>炭黑污布>蛋白污布,且随着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对不同污布的去污效果都有下降。以C18-NEO9作为乳化剂制备水包油型(O/W型)微乳液。通过拟三相图、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确定较优配方。此时该微乳体系平均粒径为18.6 nm,多分散指数(PDI值)为0.206。当微乳体系含水量大于70%时,可形成O/W型微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此时微乳液滴分布均匀,呈球形。较优配方的微乳液下的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耐高温性,但不耐酸碱和电解质。以C18-NEO9作为活性物制备了三种洗衣液。其中,浓缩洗衣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的洗衣凝珠为金黄色透明液体。三种配方均无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三种洗衣液的粘度、p H、耐热耐寒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均达到标准。在泡沫性能方面,三种配方的起泡性和稳泡性差异不大,均明显优于标准洗衣液。在去污性能方面,与标准洗衣液相比,浓缩洗衣液去污性能略优;洗衣凝珠和含蛋白酶洗衣凝珠的去污性能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含蛋白酶洗衣凝珠对蛋白污布的去污性能有所下降,但仍优于无蛋白酶洗衣凝珠配方。

包利宁[5](2021)在《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支链表面活性剂因较低的表面张力、低泡和快速消泡的性能,以及良好的润湿能力,在工业清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典型的的支链表面活性剂均是以“Y”型分支结构的古尔伯特醇为疏水基来合成的。众所周知,古尔伯特醇是两分子醇通过古尔伯特缩合反应合成的。然而,该反应中会伴随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副反应,导致形成醛、酮、酸等其它化合物,这使得目标产物收率较低,从而影响其用于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因此,寻找能够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的新替代原料非常重要。在现代煤化工生产中,费托合成产出的α-烯烃(1-己烯与1-辛烯)可被选择性二聚,合成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2,2-二烷基乙烯不但具有“Y”型分支结构,还存在碳碳双键,是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疏水端的替代原料。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已报道的多种途径均可修饰碳碳双键。其中,HCOOH和H2O2催化的羟基化反应是合成邻二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研究以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羟基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并测定其表面活性剂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以2-丁基-1-辛烯或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HCOOH和H2O2催化羟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测定产物的分布,确定各产物的化学结构,并优化反应条件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化产物体系中不但含有目标产物支链邻二醇,还有支链环氧化物和副产物酮等其它产物。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合成2-丁基-1,2-辛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丁基-1-辛烯=1.5、HCOOH/2-丁基-1-辛烯=3.5、反应温度为30°C、反应时间为6 h;同时也得到合成2-己基-1,2-癸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己基-1-癸烯=1.5、HCOOH/2-己基-1-癸烯=4.0、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10 h。最终,原料的转化率均接近于100%,支链邻二醇的选择性均大于70%。(2)在溶剂反应体系中,KOH催化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或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测定产物分布,表征产物结构,并以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为例,研究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由于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是极性相近的“同系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因此HPLC谱图中不同的产物并未展现出明显差异。质谱解析表明,支链邻二醇与环氧乙烷成功反应,其产物是不同环氧乙烷加成数的混合物。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得到乙氧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为140°C,反应压力为0.15 MPa,催化剂用量为1.5‰。(3)通过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考察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活性剂性能。表面张力测试表明: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均具有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尤其是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因较长的疏水烷基链,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7 m N/m。接触角测试表明: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相对较大,不能很好的润湿石蜡膜;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随浓度增加显着减小,尤其是1.000 g/L的B-C8EO-6水溶液,石蜡膜上的接触角在30 s内从53.5°降至38.5°,展现出良好的润湿能力。泡沫性能测试表明:这类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具有较低的泡沫体积和消泡的能力。因此,它们具有典型的支链表面活性剂性能。该研究为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新原料,也为煤炭资源化利用合成精细化学品开辟了新途径。

柯中明[6](2020)在《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产品质量改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是由含活泼氢化合物(RXH)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EO)进行开环聚合得到的具有不同加成数的产物,或由这些产物再继续反应而得到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总称。含活泼氢的化合物RXH主要是含羟基(OH)的脂肪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3-甲基-3-丁基-1-醇等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聚乙二醇(PEG)两类产品质量改进的工艺优化,通过正交试验寻找最佳工艺条件,从而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游离环氧乙烷含量、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聚乙二醇含量、降低聚乙二醇产品电导率,使其符合市场需求。论文从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熟化时间、中和反应气提时间四个因素对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游离环氧乙烷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催化剂添加量为1%,反应温度为130150℃,熟化时间为30分钟,气提时间为10分钟为最佳的工艺条件,最终产品中环氧乙烷含量低于20ppm,该条件下对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游离环氧乙烷含量的效果明显。另外,为了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聚乙二醇含量,对起始剂含水量、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四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聚乙二醇副产物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起始剂含水量和反应温度,并通过优化找到最佳工艺条件,在生产装置中,每批投料量8t的配方下,起始剂脱水温度115℃,脱水时间50分钟,反应温度145165℃,反应压力300kPa,催化剂添加量16kg,得到的最终产品AEO2T中聚乙二醇质量百分比为0.9%以下。然后,为了降低聚乙二醇产品电导率,对体系内清洗水、催化剂添加量两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量对聚乙二醇产品的电导率影响最大,通过优化找到最佳催化剂添加量,PEG400产品每批投料量10t的配方下,催化剂添加4kg,既保证了反应速度,又得到电导率低于28us/cm的产品。

方艮辉[7](2020)在《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MAPK)是一种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丰富的泡沫性、良好的洗净力、低脱脂力和低刺激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个人清洁护理用品中。然而它们的钠盐形式水溶性差,且几乎不耐硬水,因而应用范围受限。经聚氧乙烯化改性的单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钠(MAEPNa)的水溶性和抗硬水性均较好,可是引入聚氧乙烯醚(PEO)砌块会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急需解决MAPK的绿色替代问题。在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PPO)砌块不产生致癌性二恶烷,因此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的环境友好性可能优于MAEPNa;Cc PpP中PPO砌块提供动态双亲性以及CcPpP在界面上可能形成的橄榄球状结构将赋予其乳化、润湿和去污等优异性能;此外,CcPpP在低刺激性等独特的性能上能否保持甚至优于MAPK尚需进一步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开展以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经丙氧基化反应合成系列烷基聚氧丙烯醚(CcPp,c=12、14、16和18,p=3、6和9),再与焦磷酸反应合成系列单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钠(MCcPp P),用FT-IR、ESI-MS、1H-NMR和31P-NMR表征其结构。测定其克拉夫特点、表面张力、泡沫性、乳化力、润湿力、耐电解质性、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刺激性以及初级生物降解性等一系列物化性质和应用性能,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c-表面活性剂)MAPK、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3-硫酸钠(SLE3S)进行对比,以此深入研究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五氧化二磷为磷酸化试剂合成烷基聚氧丙烯醚磷酸酯(CcPpP),为性能优异的CcPpP产业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以KOH为催化剂,通过脂肪醇和环氧丙烷的丙氧基化反应制备了系列CcPp,再与焦磷酸进行磷酸酯化反应,经中和后合成了系列MCcPp P。由MCc PpP的1H-NMR中活泼氢积分值推算出实际PO加成数(p)与CcPp的羟值计算出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结果吻合;由溴甲酚绿-酚酞双指示剂法测得Cc PpP为单烷基磷酸酯,且与31P-NMR中仅有单磷酸酯的化学位移结果吻合,表明CcPp与焦磷酸反应的产物为MCcPp P。MCc PpP的结构经FT-IR和ESI-MS等进一步证实。(2)系列MCcPpP的Krafft点均小于0℃,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低温水溶性;MCcPpP耐电解质性显着优于MAPK,且随烷基碳链数(c)以及p的减少而增强,其中MC12PpP良好的耐硬水能力使其可能单独用于日用化学品配方,杰出的耐盐性显示其特殊的应用潜能。系列MCcPp P的表面张力(γcmc)均小于MAPK,且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MCc PpP的cmc均低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且低1~3个数量级,表明MCc PpP更易于胶束化;MCcPp P的pC20和cmc/C20均高于三种c表面活性剂MAPK、SDS和SLE3S,表明相比于在溶液中胶束化,MCcPpP更倾向于吸附在气液界面上;MCc PpP的形状因子(S)值均大于5,表明其也具有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独特的橄榄球状结构。MCcPpP的泡沫性、乳化力和润湿力等综合性能也显着优于MAPK,特别是MC12P3P具有中等泡沫性、低刺激性以及优异的乳化力等综合优异性能,因此MCcPpP可替代MAPK成为一种可用于个人清洁和护理领域的新型绿色温和表面活性剂。此外,MCcPpP对硅油、霍霍巴油和辛癸酸三甘油酯等化妆品常用油相组分的乳化性好,表明其具有用作新型绿色温和化妆品乳化剂的潜力。(3)设计了两步加水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方法。结果表明两步加水法合成高MCcPpP含量的CcPpP的优化条件为,n(C12P3):n(P2O5):n(H2O)为2:1:0.7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水解加水量为4 wt.%,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2 h。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的结果为产物中M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7.4 wt.%,双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3磷酸酯(DC12P3P)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9 wt.%,磷酸(P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 wt.%,C12P3醇醚转化率为91.3%。

任琮琳[8](2020)在《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作为全球第二大用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广泛用于农药、纺织品、洗涤用品和化纤油剂等多个领域。但由于NPEOn的难降解性和高生物毒性,自90年代中期起,世界各国相继对NPEOn的使用和生产进行了限制,因此需要寻求NPEOn的绿色有效替代物。本文研究的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NCEOn)以环己基替代NPEOn分子中的苯环,理论上应具有比NPEOn更低的生物毒性和更好的生物降解性。为探究NCEOn能否解决NPEOn的生态安全性问题,以及是否具有接近甚至优于NPEOn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能,本文以NPEO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仲醇聚氧乙烯醚(SAE)和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T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对照,对NCEOn的生物毒性、界面物理化学性能和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研究了NCEOn与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热力学性质。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NCEOn的纯化,及其未反应物和副产物对NCEOn界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NCEOn的制备工艺为氢氧化钾催化壬基环己醇的乙氧基化,属于仲醇乙氧基化,与NPEOn相比,其产品中容易存在更多的未反应仲醇(NC)及聚乙二醇(PEG),从而对其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本实验首先通过萃取纯化NCEOn工业产品,降低产品中的残留PEG和NC,并通过向其萃取后产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PEG(0-100%)和NC(0-5%),探究这两者对NCEO9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存在对NCEO9的表面及应用性能无明显影响,而NC的少量存在(5%)就可较大程度的降低NCEO9的浊点和发泡力,提高NCEO9的润湿力和对液体石蜡的乳液稳定性。2.基于鱼毒性的对照研究,初步评估NCEOn的生物毒性及其构效关系。为探究NCEOn是否具有较NPEO10更低的生物毒性,实验对NCEOn(n=7、9、11)系列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CEOn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随其分子中EO链的增长而降低,其LC50值为5.98-7.04 mg/L,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分别为NPEO10毒性的0.81倍、0.78倍和0.69倍,表明以环己基替代苯环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解决NPEOn酚氧片段所带来的的生物毒性问题。3.基于和其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对照研究,探究NCEOn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能及其构效关系。为探究NCEOn是否具有接近甚至优于NPEO10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能,实验以NPEO10、AEO、SAE和T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对照,对NCEOn(n=7、9、11)系列表面活性剂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NCEOn分子中EO链的增长,NCEOn的浊点、临界胶束浓度(cmc)、γcmc、发泡力和去污力增大,乳化及润湿力降低。与NPEO10、AEO、SAE和TO系列表面活性剂相比,NCEO11对碳黑油、皮脂和蛋白污布的综合洗涤效果最优,优于所测试的其它几种表面活性剂。NCEO7则具有最优的乳化性能,对橄榄油、液体石蜡、生物柴油、二甲基硅油和二甲苯的乳化能力为NPEO10的0.98-1.15倍;NCEO9则对二甲苯具有与NPEO10最相近的乳液稳定性。而在润湿和泡沫性能方面,NCEOn虽略有不足,但与NPEO10及其它几种表面活性剂相比相差不大。4.NCEOn与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协同效应。基于NCEOn低于NPEOn的生物毒性和接近于NPEOn的应用性能,NCEOn有望在多个应用领域中成为NPEO10的绿色替代物。为进一步研究NCEOn的应用前景,为NCEOn在混合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代表,与NCEOn进行复配;并依据正规溶液理论对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所有NCEOn/SDBS混合体系在胶束行为上均存在协同效应,并在α1=0.4-0.6时在混合胶束形成方面达到最强的协同效应和胶束化增效作用;且NCEOn、SDBS间相互作用随NCEOn亲水链的增长而增强。而在壬烷/水溶液中,NCEOn、SDBS间的协同效应则随NCEOn分子中EO链的增长而降低,且体系中SDBS含量的增加有利于体系界面张力的降低。对水溶液中混合体系胶束聚集数和微极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NCEOn/SDBS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聚集数均随体系内SDBS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体系的微极性则随体系中SDB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代自男[9](2020)在《钴配合物和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硅材料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纺织、医疗等。而硅氢加成反应是合成众多有机硅材料的最经典、最高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贵金属催化是硅氢加成反应最主要的方法,但存在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不可回收等缺点。因此,人们不断探索其他的催化方法,其中非贵金属催化和光催化具有一定代表性。非贵金属如Fe、Co、Ni等,具有含量丰富、价格便宜等特点;而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不仅具有安全、绿色、环保的优点,还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两个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并用核磁共振仪、质谱仪、单晶衍射仪等表征方法确定了其结构。用一锅法合成含氮配体,原料易得、操作工艺简便、配合物产率较高。得到的钴配合物用于催化烯烃类硅氢加成反应,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硅氢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最佳反应条件。在60℃,催化剂量为0.1 mol%,反应3 h的条件下,直链烯烃、苯乙烯、功能化烯烃与含氢硅烷都有较高的转化率,最高转化率大于99%,在工业应用中具有一定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在LED光源下,探索了不同光引发剂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裂解自由基型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对烯烃硅氢加成反应的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一些内烯烃和端位烯烃,用3 mol%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引发反应,能得到较高的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

黄帅帅[10](2020)在《五氟磺草胺的新型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五氟磺草胺的新工艺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五氟磺草胺重要合成砌块的研究已不断报道,然而其合成工艺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原料价格昂贵、路线长、使用有毒有害试剂,如何开发一种高效便捷的合成工艺仍是具有挑战的课题。1.本论文分四步描述如何便捷高效合成五氟磺草胺,主要的合成步骤包括间溴三氟甲基苯的区域选择性锂化及亲电取代,得到2-溴-6-(三氟甲基)苯基(丙基)硫烷,然后在铜催化下进行碳氧偶联反应引入二氟乙氧基片段,最后在氯氧化条件下得到所需的磺酰氯,将得到的磺酰氯片段与杂环氨片段进行偶联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得到了五氟磺草胺,整个合成工艺具有原料廉价、路线短和环境友好等特点。2.通过芳基溴化物或碘化物与2,2-二氟乙醇的Ullmann偶联反应,开发了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制备二氟乙基芳基醚的方法。该反应在CuI、8-羟基喹啉和t-BuOK的存在下顺利进行,并且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ESI-MS分析支持该催化反应过程中LCu(III)Ar(OR)物种的存在。通过进一步的DFT计算表明,涉及氧化加成、亲核试剂取代和还原消除的机理是合理的。总之,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合成五氟磺草胺工艺,并提出了一种碳氧偶联反应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DFT计算。

二、C_(12~14)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_(12~14)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二羟基硬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脂肪酸概述
        1.1.1 饱和脂肪酸
        1.1.2 不饱和脂肪酸
    1.2 羟基脂肪酸的合成与应用
        1.2.1 羟基脂肪酸的合成
        1.2.2 羟基脂肪酸的应用
    1.3 油酸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3.1 油酸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3.2 油酸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3.3 油酸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3.4 油酸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1.4.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方法
        1.4.2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性能研究
        1.4.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应用研究
    1.5 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9,10-二羟基硬脂酸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以甲酸为催化剂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
        2.3.2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合成9,10-二羟基硬脂酸
    2.4 分析方法
        2.4.1 气相色谱
        2.4.2 液相色谱
        2.4.3 核磁共振氢谱
        2.4.4 质谱
        2.4.5 碘值
        2.4.6 环氧值
    2.5 结果与讨论
        2.5.1 9,10-二羟基硬脂酸的结构分析
        2.5.2 9,10-二羟基硬脂酸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分析方法
        3.4.1 气相色谱
        3.4.2 液相色谱
        3.4.3 核磁共振氢谱
        3.4.4 质谱
        3.4.5 碘值
        3.4.6 环氧值
    3.5 结果与讨论
        3.5.1 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的结构分析
        3.5.2 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9,10-二羟基硬脂酸钠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Krafft点的测定
        4.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4.3.3 乳化性能的测定
        4.3.4 泡沫性能的测定
        4.3.5 润湿力的测定
        4.3.6 去污力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Krafft点的分析
        4.4.2 表面张力的分析
        4.4.3 乳化性能的分析
        4.4.4 泡沫性能的分析
        4.4.5 润湿力的分析
        4.4.6 去污力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9,10-二羟基硬脂酸(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9,10-二羟基硬脂酸(酯)乙氧基化物的制备
        5.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5.3.3 乳化性能的测定
        5.3.4 泡沫性能的测定
        5.3.5 润湿力的测定
        5.3.6 去污力的测定
        5.3.7 质谱
    5.4 实验结果和讨论
        5.4.1 9,10-二羟基硬脂酸乙氧基化物的性能研究
        5.4.2 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性能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羟基聚醚硬脂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二羟基聚醚硬脂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6.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6.3.3 乳化性能的测定
        6.3.4 泡沫性能的测定
        6.3.5 润湿力的测定
        6.3.6 去污力的测定
        6.3.7 质谱
    6.4 实验结果和讨论
        6.4.1 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水解后结果分析
        6.4.2 二羟基聚醚硬脂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6.5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附图

(3)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间接烷基化工艺(异丁烯叠合)
        1.2.1 异丁烯叠合及磺酸树脂简介
        1.2.2 异丁烯叠合催化剂的研究
        1.2.3 叠合-醚化工艺研究
    1.3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工艺
        1.3.1 异丁烷/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过程
        1.3.2 典型的固体酸烷基化工艺
        1.3.3 固体酸催化剂在直接烷基化中的研究
        1.3.4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异丁烯叠合反应催化剂的预处理与改性
        2.2.1 催化剂的预处理
        2.2.2 催化剂的改性
    2.3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2.3.1 氟化铵改性HUSY
        2.3.2 柠檬酸改性HUSY
        2.3.3 La离子交换改性HUSY
        2.3.4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2.4.1 异丁烯叠合反应评价
        2.4.2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反应评价
    2.5 催化剂表征方法
        2.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2 孔结构参数分析
        2.5.3 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
        2.5.4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2.5.5 热重分析(TG)
        2.5.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2.5.7 吡啶红外分析(Py-IR)
        2.5.8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2.5.9 酸容量测定
第3章 磺酸树脂催化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3.1 催化剂的表征
        3.1.1 孔结构分析
        3.1.2 热重分析
        3.1.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3.1.4 SEM-EDS分析
    3.2 纯异丁烯叠合反应研究
        3.2.1 酸容量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3 空速的影响
        3.2.4 反应前后树脂性能的比较
    3.3 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的影响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2 抑制剂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研究
    4.1 原料组成及反应网络
    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4.2.1 醇烯比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3 空速的影响
    4.3 催化剂的稳定性
    4.4 添加乙醇时混合碳四叠合反应体系的理论计算
        4.4.1 磺酸树脂模型的建立
        4.4.2 醚化反应与异丁烯叠合反应对比
        4.4.3 1-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与二聚反应对比
        4.4.4 不同物质在磺酸基上的吸附能力的对比
        4.4.5 乙醇的作用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USY的改性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5.1 异丁烷/1-丁烯直接烷基化体系的产物分布
    5.2 氟化铵改性HUSY
        5.2.1 催化剂的表征
        5.2.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2.3 氟化铵的改性机理
    5.3 柠檬酸改性HUSY
        5.3.1 催化剂的表征
        5.3.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3.3 柠檬酸的改性机理
    5.4 La~(3+)离子交换改性HUSY
        5.4.1 催化剂的表征
        5.4.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5.4.3 La~(3+)的改性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SZ/HUSY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直接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
    6.1 氧化锆负载量的影响
        6.1.1 氧化锆负载量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6.1.2 氧化锆负载量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6.2 水洗处理的影响
        6.2.1 水洗处理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6.2.2 水洗处理对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6.3 硫酸化试剂的影响
    6.4 SZ/HUSY制备方法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直接烷基化工艺条件的考察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7.1 工艺条件的影响
        7.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7.1.2 空速的影响
    7.2 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7.2.1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7.2.2 C_8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7.3 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7.3.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7.3.2 催化剂的失活过程分析
    7.4 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4)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1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简介
        1.2.2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合成
        1.2.3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醚的研究进展
    1.3 微乳液概况
        1.3.1 微乳液的简介
        1.3.2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1.3.3 微乳液的应用
    1.4 洗衣液概况
        1.4.1 洗衣液的简介
        1.4.2 洗衣液的配方组成
        1.4.3 洗衣液的发展趋势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合成原理及方法
        2.2.4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2.2.5 产物表征
        2.2.6 产物的表面化学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2.2.7 产物的应用性能测定原理及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产物表征
        2.3.2 产物的静态表面张力
        2.3.3 产物的动态表面张力
        2.3.4 产物的应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微乳液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3.2.4 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体系构建
        3.2.5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乳液的结构表征
        3.3.2 微乳液的体系构建
        3.3.3 微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在洗衣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配方的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方的外观及气味
        4.3.2 配方的理化指标
        4.3.3 配方的泡沫及去污性能
        4.3.4 配方的成本核算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表面活性剂
        1.1.1 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1.3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1.2 支链表面活性剂
        1.2.1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1.2.2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应用
    1.3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3.1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1.3.2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1.4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与应用
        1.4.1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
        1.4.2 烯烃二聚体的应用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物质的合成
        2.2.1 支链烯烃的合成
        2.2.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2.2.3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2.3 产物分析及表征方法
        2.3.1 气相色谱(GC-FID)表征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2.3.3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5 液相色谱质谱(LC-MS)表征
        2.3.6 高效液相色谱(HPLC)表征
        2.3.7 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方法
        2.4.1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2.4.2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2.4.3 接触角测试
        2.4.4 发泡性能测试
第3章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3.1 引言
    3.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3.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3.3.1 支链烯烃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3.3.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3.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3 烯烃二聚物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的影响
        3.4.4 烯烃二聚物与甲酸的摩尔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4.1 引言
    4.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4.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4.3.1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3 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4.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性能
    5.1 引言
    5.2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5.3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5.4 接触角测试
    5.5 发泡性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产品质量改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2 聚乙二醇
    1.3 聚氧乙烯醚产品的制备原理
        1.3.1 聚氧乙烯醚产品的反应原理
        1.3.2 不同聚氧乙烯醚产品的反应方程式
    1.4 聚氧乙烯醚产品的用途
        1.4.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的应用
        1.4.2 聚乙二醇产品的应用
    1.5 乙氧基化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1.5.1 传统间歇搅拌釜式工艺
        1.5.2 管式连续工艺
        1.5.3 Press外循环喷雾式工艺
        1.5.4 Buss环路喷射工艺
        1.5.5 乙氧基化技术比较
    1.6 乙氧基化装置产能情况
    1.7 乙氧基化产品市场情况
        1.7.1 传统市场
        1.7.2 最新进展
    1.8 乙氧基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8.1 我国表面活性剂需求不断增大
        1.8.2 由于国内原材料的优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势必替代进口
        1.8.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向绿色化,多功能,专业化方向发展
        1.8.4 替代进口产品
        1.8.5 乙氧基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9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试剂及设备
        2.1.1 主要原料
        2.1.2 其他试剂
        2.1.3 分析仪器
    2.2 乙氧基化装置
    2.3 乙氧基化步骤
        2.3.1 起始剂预处理
        2.3.2 反应部分
        2.3.3 熟化反应
        2.3.4 汽提
        2.3.5 冷却
        2.3.6 中和
        2.3.7 尾气吸收
    2.4 计算方法
        2.4.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加成数的计算
        2.4.2 聚乙二醇环氧乙烷加成数的计算
    2.5 分析方法
        2.5.1 羟值的分析方法
        2.5.2 水含量的分析方法
        2.5.3 电导率的分析方法
        2.5.4 产品质量指标
第三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游离环氧乙烷含量的控制研究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反应机理
    3.3 实验步骤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催化剂添加量对乙氧基化产品中游离性EO含量的影响
        3.4.2 熟化时间对乙氧基化产品中游离性EO含量的影响
        3.4.3 气提时间对乙氧基化产品游离EO含量的影响
        3.4.4 反应温度对乙氧基化产品游离EO含量的影响
        3.4.5 最优工艺条件下产品游离EO含量的重复实验
        3.4.6 不同品种对下游磺化产品中二烷含量的影响
        3.4.7 上海石化(SPC)与日本企业产品中游离EO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控制研究
    4.1 实验原理
    4.2 试验方法
        4.2.1 优化脱水操作
        4.2.2 正交实验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4.3.1 脱水时间对脂肪醇水含量的影响
        4.3.2 脱水温度对脂肪醇水含量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对产品中PEG含量的影响
        4.3.4 反应压力对产品中PEG含量的影响
        4.3.5 催化剂添加量对产品中PEG含量的影响
        4.3.6 最优工艺条件下产品中PEG含量的重复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 聚乙二醇产品(PEG400)的电导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实验方法
    5.2 结果讨论与分析
        5.2.1 正交试验结果
        5.2.2 反应温度对产品电导率的影响
        5.2.3 反应压力对产品电导率的影响
        5.2.4 催化剂添加量对产品电导率的影响
        5.2.5 最优工艺条件下产品电导率的重复实验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表
分子式及中英文名称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1.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1.2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
        1.1.3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潜在应用
    1.2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2.1 五氧化二磷法
        1.2.2 磷酸法
        1.2.3 聚磷酸法
        1.2.4 三氯氧磷
        1.2.5 三氯化磷
    1.3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质和性能
        1.3.1 溶解性
        1.3.2 表面张力
        1.3.3 泡沫性能
        1.3.4 去污力
        1.3.5 刺激性
    1.4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4.1 个人护理用品及化妆品
        1.4.2 纺织工业
        1.4.3 农药及造纸工业
        1.4.4 皮革工业
        1.4.5 涂料及冶金工业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结构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_cP_p的合成
        2.3.2 MC_cP_pP的合成
        2.3.3 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的制备
        2.3.4 C_cP_p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3.5 C_cP_pP组成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醇醚C_cP_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4.2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
        2.4.3 C_cP_pP的组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Krafft点
        3.3.2 表面张力
        3.3.3 泡沫性
        3.3.4 乳化力
        3.3.5 润湿力
        3.3.6 钙离子稳定性
        3.3.7 耐NaCl能力
        3.3.8 钙皂分散力
        3.3.9 去污力
        3.3.10 刺激性体外试验
        3.3.11 初级生物降解性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MC_cP_pP的气/液表面性质
        3.4.2 MC_cP_pP的油/水界面性质
        3.4.3 MC_cP_pP的固/液界面性质
        3.4.4 MC_cP_pP的胶束表面性质
        3.4.5 MC_cP_pP的个人清洁/护理用品的综合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_2O_5法合成磷酸单酯型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探索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4.3.2 产物的分析方法
        4.3.3 两步加水法合成磷酸酯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合成方法的选择
        4.4.2 分析方法的选择
        4.4.3 加水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5 水解时间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6 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7 水解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4.4.8 最优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4.5 本章小结
全文主要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附图

(8)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环境危害与限用
        1.2.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应用性能
        1.2.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
        1.2.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环境危害性
        1.2.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限用
    1.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1.4 非离子/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1.5 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1.6 烷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研究进展
    1.7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业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纯化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纯化
        2.3.2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结构表征
        2.3.3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羟值测定
        2.3.4 聚乙二醇和仲醇对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界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2.3.5 热重分析
        2.3.6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结构表征
        2.4.2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2.4.3 聚乙二醇和仲醇对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界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2.4.4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热稳定性测定
        2.4.5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与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比较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浊点的测定
        3.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3.3.3 润湿力的测定
        3.3.4 泡沫力的测定
        3.3.5 去污力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浊点
        3.4.2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张力
        3.4.3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润湿性能
        3.4.4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泡沫性能
        3.4.5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乳化性能
        3.4.6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去污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CEOn/SDBS二元混合体系的界面协同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表面张力的测定
        4.3.2 胶束聚集数的测定
        4.3.3 胶束微极性的测定
        4.3.4 界面张力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性质
        4.4.2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
        4.4.3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的热力学行为
        4.4.4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的胶束聚集数
        4.4.5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的胶束微观极性
        4.4.6 NCEO_n/SDBS二元混合体系在壬烷/水界面的协同效应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钴配合物和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选题缘由
1 绪论
    1.1 引言
    1.2 钴配合物催化烯烃硅氢加成反应
    1.3 钴配合物催化炔烃硅氢加成反应
    1.4 钴配合物催化醛酮硅氢加成反应
    1.5 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2 钴氮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试剂预处理、仪器参数
        2.2.4 含氮配体的合成
        2.2.5 钴配合物的合成
        2.2.6 钴氮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氮配体
        2.3.2 L1单晶结构
        2.3.3 合成一系列钴氮配合物
        2.3.4 钴氮配合物单晶
        2.3.5 烯烃与硅烷硅氢加成反应β-加成产物的核磁表征
        2.3.6 钴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
    2.4 机理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光引发剂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光引发剂催化硅氢加成反应
        3.3.2 光引发剂量、反应时间对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
        3.3.3 不同溶剂对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
        3.3.4 光引发剂Irgacure2959 催化不同烯烃与不同硅烷硅氢加成反应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钴配合物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
        4.1.2 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研究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五氟磺草胺的新型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毕业论文选题缘由
1 前言
    1.1 引言
    1.2 五氟磺草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苯磺酰氯中间体法
        1.2.2 2-氟-6-三氟甲基苯磺酰氯中间体法
        1.2.3 2-溴-6-三氟甲基苯磺酰氯中间体法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
        1.3.3 研究目标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五氟磺草胺的高效合成工艺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path1新工艺研究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锂化时间和反应用量的优化
        2.2.3 温度的影响
        2.2.4 金属前体、配体及碱的筛选
        2.2.5 磺酰化反应
        2.2.6 五氟磺草胺的偶联反应研究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实验数据
        2.3.2.1 N,N’-二苯乙基丙二酰胺的合成步骤
        2.3.2.2 2,2-二氟乙醇的除水处理
        2.3.2.3 2-溴-6-(三氟甲基)苯基)(丙基)硫烷的合成步骤
        2.3.2.4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苯基)(丙基)硫烷的合成步骤
        2.3.2.5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磺酰氯的合成步骤
        2.3.2.6 4-(三氟甲基)-N,N-二异丙基苯胺和3-(三氟甲基)-N,N-二异丙基苯胺的合成步骤
        2.3.2.7 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杂环氨和磺酰氯偶联反应的合成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乌尔曼偶联反应构建二氟乙氧基芳基醚和机理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path2新工艺研究
        3.2.1 碱、配体的筛选
        3.2.2 反应底物拓展
        3.2.3 机理计算
        3.2.4 进行锂化反应引入硫丙基片段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芳基溴化物或碘化物与2,2-二氟乙醇偶联反应的反应过程
        3.3.3 2-(2,2-二氟乙氧基)-6-(三氟甲基)苯基)(丙基)硫烷的合成步骤
    3.4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4.1 计算出势能面上所有可能的固定点的能量参数
        3.4.2 势能面图
    3.5 产物表征数据
    3.6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DFT计算数据及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1.通过计算得到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直角坐标
    2.化合物表征谱图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四、C_(12~14)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二羟基硬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黄思瑜. 江南大学, 2021(01)
  • [3]混合碳四烷基化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D]. 刘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刘琪灵. 江南大学, 2021(01)
  • [5]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包利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6]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产品质量改进的研究[D]. 柯中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延展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方艮辉. 江南大学, 2020(01)
  • [8]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的研究[D]. 任琮琳. 江南大学, 2020(01)
  • [9]钴配合物和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研究[D]. 代自男.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五氟磺草胺的新型合成工艺研究[D]. 黄帅帅.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C_(12~14)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