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丰[1](2021)在《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文中指出从话语发生学层面而言,"文化诗学"概念由西方学者首创。1986年,美国学者葛林伯雷在澳大利亚作"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演讲,正式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命题。[1]其主要批评理念为:反对旧历史主义的客观还原论与实证主义批评、文本形式主义的语言本体论与"去历史化"意识,要求以整体性的文化观照为中心,将文学文本视为历史与文化交织而成的美学制品,认为文学批评应借助人类学的"厚描"方法,深入文本的美学地带,并对其进行广泛的文化历史阐释;强调跨学科、
郭靖媛,凌建侯[2](2020)在《“整体诗学”的特点及其学术贡献——论中国巴赫金研究的新成就》文中研究指明巴赫金首先以文艺理论学家着称,尤以诗学研究见长,历来受到国际学界的关注。在中国,巴赫金的诗学也得到了广泛研究。2019年程正民先生出版《巴赫金的诗学》,提出了试图概括巴赫金诗学系统性特质的"整体诗学"观,这是他自2000年以来不断开拓巴赫金文化诗学、语言诗学、体裁诗学、小说诗学、历史诗学、社会学诗学研究的集成。这为巴赫金研究探得了新的视角,为揭示巴赫金诗学思想对推动20世纪文艺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启发,也为研究俄罗斯诗学指明了可供进一步思考的理论空间。
钟凯[3](2020)在《《手机》的跨文本研究》文中提出自小说《手机》出版到现在已有十七年的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这段时间里手机迅速更新换代,它的作用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方便通讯,而是衍生出多种功能,成为了一个具有多重意义和所指的符号。我们不可能经历或了解所有的时代,或者说我们对特定时代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是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阐释活动会带领我们回到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时代对话,感受时代魅力,跨文本的改编则让我们有机会回到不同的时代,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感受时代的变迁。这种时代的变迁具体投射到艺术作品之中,就变成了主题、人物、叙事和修辞符号的变化,在大的时代语境下,这种跨文本改编的变化还与创作者、接受者和艺术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因此,研究以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手机》这三个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对话理论、互文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从主题呈现、人物塑造、叙事方法和修辞符号四个维度进行跨文本分析,最后从跨文本改编的变化之中得出影响跨文本改编的因素是时代的文化语境、创作者的主观创作、接受者的不同阐释以及作品本身的独特性。绪论首先指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提出问题即为什么研究,接下来进行文献综述,对关于三个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研究文献做相关的梳理,寻找文献研究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列出相关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跨文本中各文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提出研究所依靠的理论基础。巴赫金通过研究复调小说而引申出对话理论,从广义上说,生活的本质是对话,一切都处在对话的关系之中,从狭义上说,对话是艺术作品中的结构方式,是创作者与作品的交流,是接受者与作品的交流,是不同时代之间作品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继承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互文理论也主张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对过去的文本的继承和发展,主张研究要扩展到与文本相关的副文本、原文本等,即文本研究不再寓于自身,而是联系其他艺术形式、联系时代。这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主题维度研究跨文本过程中主题的变迁,小说因为自身篇幅的原因可以表现多重人生主题,时代的跨度也从建国前严守一奶奶生活的年代到严守一的中年时代;电影则因为其大众艺术的特质而简化了对主题的呈现,集中探讨中年人的婚姻问题;电视剧的主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着重表现城乡对照下的大众群像,相对于电影极端的表现方式,电视剧主题变得柔和,这与电影和电视剧不同的观看场域有关系,同时电视剧也将电视行业的娱乐化问题纳入关照的范围。第三章着重研究三个文本人物塑造的不同,人物是行动和交流的主体,是艺术作品主题的体现者。从对三个文本的研究来看,人物可以分为主要的人物角色和次要的或新加入的人物角色,主要的人物角色的作用是承担起对各文本不同主题的诉说,次要角色则反衬着主要角色。同时人物角色还可以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女性角色如于文娟在小说中是处于失语状态的,并且依附于严守一,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而在电视剧中,女性角色都具有了成长,具有了独立意识,这种人物的成长是女性话语权的体现,是不同时代下两性关系的体现,也是跨文本改编的意义所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从三个文本“怎么说”即叙事策略和修辞符号维度进行跨文本研究。叙事侧重于对技巧的掌握,是作品的形式,是对艺术作品各要素的合理安排,注重结构,修辞符号则侧重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达,不同的接受者有不同的阐释,注重解构。在叙事维度,论文主要集中于对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情节等方面的研究,在修辞符号维度,主要研究不同文本对修辞和符号的不同运用,具体体现对象征、隐喻和反讽的运用,以及手机作为能指和身体作为符号的价值意义。最后,总结探讨不同文本叙事策略和修辞手法的不同,探讨叙事和修辞符号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也即如何达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达到通俗与高雅的平衡,达到表达与接受的平衡。最后,通过对《手机》跨文本的研究,论文得出影响跨文本改编的因素是多重的,从宏观的维度入手,时代变迁影响着跨文本改编,从具体客观的艺术作品维度研究,作品的审美介质、审美场域、受众的接受都会对跨文本改编形成影响;从创作者主观维度研究,创作者的成长经历、艺术风格等也影响着跨文本改编。这些都为跨文本改编甚至是IP的改编剧提供了参考标准,即改编不是对前作的一味继承,但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改编,跨文本改编是对继承和创新之间关系的把握,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关键,创新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这符合艺术发展中新陈代谢的规律,是一代人创造一代人的文化和艺术的保证。
顾祖钊[4](2019)在《从文化诗学看文学研究及学科设置的局限性——仅以现代文学、文艺学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中国文化诗学的角度,反思了"时限论""文学"范畴和西方"文化研究"对目前文学研究的严重局限,阐述了中国文化诗学突破这些局限的新观念、新方法,强调了中国文化诗学既主张突破文学学科性,进行多学科综合的愿望;又主张坚守文学性及学科的特殊性,加强研究者的文化素养,进行知识谱系更新、观念更新,提高研究质量,将我们的文学研究推上新局面,使其达到新境界。
李圣传[5](2019)在《论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四大思想来源》文中指出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有美国新历史主义与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两大理论分支,它们之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汇聚并合流成一股世界性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潮流,除了对"旧历史主义"文学史观的反抗以及实践一种"政治文化批评"外,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两者在"文艺复兴研究"这一共同聚焦点上借鉴了相似的思想方法、理论资源和学理框架,即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生产与知识考古学,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文化人类学,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化,以葛兰西、雷蒙·威廉斯和阿尔都塞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传统。正是以此四种思想为主导的话语综鉴,为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建立学术程序上的"政治—历史—批评体系"提供了阐释的框架、路径、空间与策略。
王琨[6](2019)在《多元、对话与狂欢 ——阿库宁创作特点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文化转型时期多元文化蓬勃发展,多元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使整个社会弥漫着狂欢的气氛。作为多元文化中最有活力的一元,大众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文学发展进程又与文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因此俄罗斯的大众文学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文学作家之一,阿库宁的创作一直处于学术舆论的中心地带,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论对阿库宁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探究阿库宁创作的多元性、对话性与狂欢化的特点。本论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阿库宁创作的历史背景、本课题的选题意义、阿库宁创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巴赫金文化诗学理论的相关内容。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介绍俄罗斯文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与俄罗斯文化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多元性、对话性与狂欢性的特点。运用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论分析俄罗斯文化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多元性、对话性、狂欢性的特点与阿库宁创作特点之间的联系。第二章主要分析阿库宁创作的多元性特点。这一章从阿库宁作品中言语体裁的多元性、叙事角度的多元性、叙事时间的多元性与思想主题的多元性四个方面来论证,全方位地揭示阿库宁创作的多元性特点。第三章重点研究阿库宁创作的对话性特点。这一章从阿库宁作品中大众文学与经典文学的对话、历史史实与文学虚构的对话、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这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阿库宁创作的对话性特点。第四章致力于探究阿库宁创作的狂欢化特点。这一章从阿库宁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狂欢化、作品语言的狂欢化与创作手法的狂欢化三个方面举例分析阿库宁创作的狂欢化特点。论文结语部分进一步肯定了阿库宁的创作具有多元性、对话性与狂欢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实际上是俄罗斯文化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多元性、对话性与狂欢性的特点在作家作品中不自觉地体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库宁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与文化意义。
顾祖钊[7](2018)在《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文中研究指明文艺学作为文艺理论学科的入门学问,真是有着不堪回首的经历。人常说:"男怕认错行,女怕嫁错郎。"文艺学却一次次"认错行",一次次"嫁错郎",但是,文艺学的众多门生,却对她的这种"错错错,莫莫莫"的经历,少有察觉。然而,对旧途的麻木,必然造成对新生机遇的无知,这样,即使可以使文艺学新生的真理来敲门了,你也会与之擦肩而过。悲乎,文艺学界丧失辨别能力久矣!故不揣冒昧,呐喊于同行之前,想以此文促进一下文论
李圣[8](2017)在《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文中提出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批评话语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成为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的批评者运用巴赫金批评概念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和文学观念,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狂欢批评和对话批评在90年代后中国文学观念和批评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如何革新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为中国文论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绪论首先对巴赫金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巴赫金重要的批评理论和概念。接下来,研究了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间的关系,指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面貌,为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间对话提供了基础。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巴赫金的复调批评。巴赫金复调理论最先引入中国,引发了作者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巴赫金重视批评者的“主体性”,强调主人公与作者间的平等对话的地位。90年代后,先锋小说革新了叙事的观念,以复调的叙事来实现文学观念的多元。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立足于文本,可以有效地解读先锋小说的“主人公”问题和叙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民间批评话语。90年代后,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出现,启蒙主体面临着解构的命运。陈思和以民间文学的理想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审美空间,巴赫金民间理论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民间批评话语和小说诗性体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第三章,后现代批评话语。巴赫金批评话语以边缘的视角和多元化立场形成了解构性质的批评话语,符合90年代后中国文学反规训的文学创作潮流。巴赫金对官方权威的戏谑化修辞,被中国批评者广泛运用于对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的解读过程中。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进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时代,巴赫金的狂欢批评话语被泛化地运用于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当中,被误读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的注脚。在消费社会,身体话语的革命性和颠覆性淡化,被个人化及欲望化替代。巴赫金的怪诞身体话语超越了个体化的视角,使中国的身体批评重返对生命感性的关注。第五章,媒体批评。传媒时代的技术革新,打开了封闭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中的文本间性思想,使媒体文本既具有间性特征又不丧失其“主体性”。巴赫金文本理论中体现的“互文性”和广场话语中的多元性成为媒介时代网络批评的关键词。媒体技术使网络批评成为了草根话语的自由言说的广场,其中的颠覆性与反抗性正契合了巴赫金广场话语对正统权威的消解。第六章,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向外转”,走向了文化批评。在中国的文化批评谱系中,出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这两个重要的流脉。巴赫金的文化批评,强调文本艺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以“主体性”和“文学性”为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王志耕[9](2017)在《巴赫金思想的跨文化启示》文中指出《跨文化研究与巴赫金诗学》,程正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从欧洲的角度来说,19世纪的问题是经济,而20世纪以来的问题是文化,或者说是价值观的问题。实际上,不仅欧洲是如此,对于从殖民地状态解放出来的边缘国家更是如此,虽然他们也还面临着欧洲已经解决了的普遍生存问题。但文化(或日民族价值观)问题涉及国家或民族形象的重塑,到了20
李春青,程正民,赵勇[10](2017)在《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来路与去向(专题座谈)》文中提出1982年,美国学者格林布莱特在《文类》学刊发表文章,将运用新历史主义观点研究英国文艺复兴的一组文章称为"新历史主义"。1986年9月,他在西澳大利亚大学作了题为《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演讲,用"文化诗学"这一提法替代了先前的"新历史主义"批评主张。从学理上说,美国的新历史主义或文化诗学是针对旧历史主义和文学批评中的文本中心主义而提出的,受福柯知识考古学影响很大,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范畴。格氏的观点提出不久即被刘庆璋、张京媛、王岳川等学者介绍到中国,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对"文化诗学"的关注,并试图借鉴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首先是古代文论问题。1995年,蒋述卓在《当代人》第4期发表《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后来又编有《批评的文化之路——文艺文化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他认为:"中国古典文论的文化学研究实质是一个古典文论、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1996年,李春青在《文艺争鸣》第4期发表《走向一种主体论的文化诗学》、《社会科学辑刊》第6期发表《中国文化诗学论纲——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构想》以及在其后发表的《文化诗学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等文章中,根据中国古代诗学这一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文化诗学的方法论设想:这一方法是由三大阐释视角支撑的,即"主体之维"、"文化语境"、"历史语境"。接着,刘庆璋、林继中发表《文化诗学的诗学新意》(《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文化诗学学理特色初探》(《文史哲》2001年第3期)等一系列倡导文化诗学的论文。此后,程正民、顾祖钊、祖国颂、沈金耀等学者就文化诗学方法问题发表了大量论文。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从1999年开始,着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在一系列论着中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强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诗学研究,代表性论着有《中西比较文论视野中的文化诗学》(《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文化诗学的学术空间》(《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文化诗学是可能的》(《江海学刊》1999年第5期)、《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在这些论着中,童庆炳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的综合对话性,现实、精神价值与审美追求的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作了深入论证与总结,促使这一研究方法走向成熟。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文艺学界渐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研究路向,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鉴于文化诗学研究路向的重要性,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于2016年12月22日召开学术交流会,专门就文化诗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整体诗学”的特点及其学术贡献——论中国巴赫金研究的新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文化诗学到整体诗学 |
二、整体诗学的理论内涵 |
三、“整体诗学”观的理论价值 |
(3)《手机》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手机》各文本概念的界定及理论梳理 |
一、《手机》各文本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一)对话理论 |
(二)互文理论 |
第二章 《手机》各文本的主题变迁 |
第一节 小说:时代洪流中的多重人生 |
一、少年时代的单纯 |
二、中年时代的堕落 |
三、建国前的坦诚相待 |
第二节 电影:科技发展下的婚姻道德 |
一、婚姻的背叛问题 |
二、婚姻背后的道德堕落 |
第三节 电视剧:城乡对照下的初心回归 |
一、中年人的婚姻问题 |
二、现代人的生存问题 |
三、电视行业的娱乐化泛滥问题 |
四、经历挫折后的回归初心 |
总结 手机的更新时代的发展 |
第三章 《手机》各文本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主要角色的变迁与成长 |
一、严守一:知识分子的堕落与回归 |
二、费墨: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入世 |
三、于文娟:从“忍辱负重”到独立自主 |
四、伍月:从自甘堕落到迫于生活 |
五、沈雪:简单直率、保持初心 |
六、奶奶:严守一的精神寄托 |
第二节 次要角色的作用 |
一、牛彩云:从追求“梦想”到认清自己 |
二、严守礼:耍小聪明的中原农民形象 |
三、吕桂花:敢爱敢恨的女人 |
四、路之信:朴实憨厚的农民形象 |
五、于文海:从“好吃懒做”到敢为人先 |
六、李燕:疑心深重的中年妇女 |
总结 人的异化和回归 |
第四章 《手机》各文本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视点与视角:讲故事的起点 |
第二节 叙事顺序:故事从哪讲起,从哪结束 |
第三节 叙事时空:时间的发展,空间的转换 |
第四节 叙事情节:轻描淡写与浓墨重彩 |
第五节 叙事节奏:场景的转换,事件的组合 |
总结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讲述 |
第五章 《手机》各文本的修辞与符号 |
第一节 修辞 |
一、隐喻:它事物类比此思想 |
二、象征:约定俗成的情感表达 |
三、反讽:人物的“名不副实” |
第二节 符号 |
一、手机作为符号的演变 |
二、身体作为符号的演变 |
总结 表情达意的不同方式 |
结语 |
一、“手机”的生产过程:各个“部门”的碰撞交流 |
二、如何生产一部好“手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论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四大思想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米歇尔·福柯:权力话语与知识考古学 |
二、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实践与“厚描” |
三、米哈伊尔·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 |
四、权力与表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 |
(6)多元、对话与狂欢 ——阿库宁创作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俄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化转型与阿库宁的创作 |
一、转型时期文化的多元性 |
二、转型时期文化的对话性 |
三、转型时期文化的狂欢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库宁创作的多元性 |
一、言语体裁的多元性 |
二、叙事角度的多元性 |
三、叙事时间的多元性 |
四、思想主题的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库宁创作的对话性 |
一、大众文学与经典文学的对话 |
(一)显在的文本引用 |
(二)隐秘的风格模拟 |
二、历史史实与文学虚构的对话 |
(一)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改写 |
(二)对真实历史人物的改写 |
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
(一)与东方文化的对话 |
(二)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
四、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
(一)作者与读者的文本游戏 |
(二)作者与读者的线上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库宁创作的狂欢化 |
一、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
(一)骗子 |
(二)小丑 |
二、作品语言的狂欢化 |
(一)插科打诨的市井语言 |
(二)多种多样的外国语言 |
三、创作手法的狂欢化 |
(一)用典 |
(二)戏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至“文革”:文艺学“错嫁”的经历 |
二、新时期:文艺学继续“认错行”的悲剧 |
三、西方文化诗学与格林布莱特的悲剧 |
四、文艺学的新生: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 |
(8)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巴赫金的学术历程 |
二、巴赫金文论与中国90年代后文学批评话语 |
(一)复调批评 |
(二)民间批评 |
(三)大众文化批评 |
(四)媒介批评 |
(五)对话批评 |
(六)文化批评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复调批评:“主体间性”与文体革新 |
一、“主体间性”与主人公 |
(一)作为前史的“主体性” |
(二)“主人公”问题的论争 |
(三)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 |
二、复调文体与先锋小说 |
注释 |
第二章 民间话语:审美批评与诗性体裁 |
一、民间话语的建构 |
二、民间理论“粗鄙化”质疑 |
三、民间视野下的莫言批评 |
(一)审美人类学视野 |
(二)身体的感性经验 |
(三)民间“诗性体裁” |
注释 |
第三章 后现代批评:先锋叙事与历史解构 |
一、后现代批评话语 |
(一)文化转型 |
(二)解构主义 |
(三)多元建构 |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
(一)互文:历史与文本之间 |
(二)闹剧:民间视野与乡土权力 |
(三)戏仿:谐谑——狂欢体小说 |
(四)怪诞:现实主义与神实主义 |
(五)粗鄙:荒诞化与“反英雄” |
注释 |
第四章 大众文化:快感叙事与身体话语 |
一、快感叙事:大众文化与审美化生存 |
(一)大众时代的“欢乐叙事” |
(二)感官欲望的“快感”享乐 |
(三)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生存 |
(四)对大众文化批评的反思 |
二、身体话语:后革命时代的欲望狂欢 |
(一)后革命的身体叙事 |
(二)私人经验与个人化写作 |
(三)“欲望化”的身体写作 |
注释 |
第五章 传媒语境:网络空间的文学批评 |
一、网络批评:草根话语与大众广场 |
二、传媒时代:由文本到互文本 |
(一)建构“文本”诗学 |
(二)“互文性”与文学批评 |
(三)传媒时代的互文批评 |
(四)被忽略的“主体性” |
注释 |
第六章 文化批评:中西对话与诗学建构 |
一、对话批评:他者与外位 |
(一)“他者”视野 |
(二)“外位”立场 |
(三)“间性”思维 |
二、话语重构:文化研究的“文学性” |
(一)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巴赫金理论 |
(二)中国文化研究与“文化权力”问题 |
(三)巴赫金文化批评中的“文学性” |
三、文本内外:文化诗学的建构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J]. 李艳丰. 粤海风, 2021(04)
- [2]“整体诗学”的特点及其学术贡献——论中国巴赫金研究的新成就[J]. 郭靖媛,凌建侯. 俄罗斯文艺, 2020(04)
- [3]《手机》的跨文本研究[D]. 钟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从文化诗学看文学研究及学科设置的局限性——仅以现代文学、文艺学研究为例[J]. 顾祖钊.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3)
- [5]论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四大思想来源[J]. 李圣传. 学习与探索, 2019(11)
- [6]多元、对话与狂欢 ——阿库宁创作特点研究[D]. 王琨.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论文艺学的变迁与新生[J]. 顾祖钊. 文艺争鸣, 2018(09)
- [8]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D]. 李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巴赫金思想的跨文化启示[J]. 王志耕.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5)
- [10]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来路与去向(专题座谈)[J]. 李春青,程正民,赵勇. 河北学刊,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