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陆欣[1](2021)在《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发光多元免疫分析是根据发光体系产生的光信号与免疫体系中多种抗原或抗体浓度的定量关系,对待测物进行有效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通量高等特点。然而,当前化学发光多元免疫分析一般采用标记型方法,通常选择天然酶对抗体或抗原进行预先标记,不可避免地存在标记步骤复杂、抗体或抗原分子的活性易降低、天然酶稳定性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检测的结果。因此,急需寻找能够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并具有稳定性强且成本较低的人工模拟酶。在已开发的众多模拟酶中,有着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MOF材料因合成简单、比表面积大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比色法免疫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化学发光成像免疫分析领域,有关MOF模拟酶的应用还没有被报道。为此,本文合成了正八面体单金属Cu-MOF、正四面体双金属CoCu-MOF和球形三金属CoCuFe-MOF三种纳米材料,经研究发现三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模拟酶应用于构建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传感器,从而实现低成本、低能耗、高灵敏、快速准确的多种疾病标志物的同时检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在室温下进行简单的磁力搅拌,成功合成了具有良好类酶活性的单金属Cu-MOF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看出该材料呈正八面体结构,尺寸大约在500-600 nm。另外,紫外表征和比色实验都证实了 Cu-MOF材料具有良好的模拟酶性能。将Cu-MOF材料分散到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溶液中,然后滴入环氧硅烷化玻璃芯片的阵列微孔。接下来,在Cu-MOF-壳聚糖薄膜表面滴加链霉亲和素,通过亲和素对生物素的特异性识别,将多种生物素化抗体有效固定在阵列芯片上。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非特异性位点后,即成功制备多组分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的阵列传感器。温育相对应的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化学发光底物与Cu-MOF模拟酶的结合,从而导致化学发光成像信号的减弱。抗原浓度不同,化学发光的信号值也各不相同。用CCD收集并用配套的软件分析阵列中的每个微孔的发光信号值,即可实现多组分肺癌标志物(CEA、CA 125)的定量检测。已经证明,基于CEA和CA125传感器在0.010-15 ng/mL和0.010-40 U/mL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当信噪比为3时,CEA和CA 125的检测限分别为1.0pg/mL和1.0×10-3 U/mL。同时,免疫传感器阵列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可接受的重现性。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传感阵列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平台。(2)通过一锅合成法成功制备了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Cu-MOF)。利用TEM和SEM表征观察到CoCu-MOF是正四面体结构,大小均一且尺寸约为550 nm。紫外表征和比色实验证实CoCu-MOF材料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用于构建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器,实现对新冠肺炎(COVID-19)抗体标志物(IgG、IgM)的同时检测。首先,借助壳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传感阵列的微孔中对CoCu-MOF材料进行功能化。接着,依次滴加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化抗体(IgG、IgM)。在线温育相应的抗原后,经过成像设备CCD和配套的分析软件,最终得到两种抗原的标准曲线。两种标志物的检测范围分别是 0.0010 ng/mL-10 μg/mL(IgG)和 0.0010 ng/mL-15 μg/mL(IgM),检测限低至 0.31 pg/mL和0.36 pg/mL。上述结果表明,基于CoCu-MOF的无标记型传感阵列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可成功应用于检测COVID-19。除此之外,传感器在PBS溶液中储存六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分别对不同的干扰物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血清进行特异性研究和加标回收实验,证实该传感器具有好的特异性和实际样品的检测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以双金属CoCu-MOF的合成步骤为模板,通过掺杂另一种金属(Fe)制备了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CuFe-MOF。该材料具有球形结构,尺寸在500 nm左右。利用CoCuFe-MOF材料优良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长时间的催化活性,提出了一种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阵列,用于同时检测COVID-19抗体标记物(IgG、IgM)。首先,将CoCuFe-MOF滴入环氧硅烷化微孔中,形成模拟酶传感阵列。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相互作用成功地将多种生物素化抗体固定在传感阵列上。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阵列中未反应的活性位点后,得到无标记型免疫传感阵列。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阻碍CoCuFe-MOF对化学发光底物的催化反应,进而导致信号值的降低。采用CCD检测器收集各反应微孔的信号值,通过配套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COVID-19抗体标志物(IgG、IgM)的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检测。免疫传感阵列在0.0010 ng/mL-80μg/mL(IgG)和0.00100 ng/mL-100μg/mL(IgM)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17pg/mL和0.21 pg/mL。当传感器存放六周后,其信号值仅下降了 2.4%和5.7%,证实了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所提出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免疫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IgG和IgM的检测。
麻园[2](2021)在《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认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重要猪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种猪带毒、仔猪先天性感染、温和型猪瘟的出现、非典型猪瘟的增多、流行毒株变异与其他基因型毒株传入导致的疫苗有效性降低等现状,给我国CSF的根除和净化带来了巨大挑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lA)是化学发光结合免疫反应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宽、无放射性污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单、易于操作等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CSFV E2蛋白为抗原,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CSFV CLIA抗体检测方法,为CSF的根除和净化提供新型的技术手段。1.截短的E2重组蛋白的获得。利用RT-PCR技术扩增E2蛋白的胞外区基因序列,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is-E2,转染CHO细胞获得分泌型E2蛋白。采用镍(Ni)柱纯化带有His标签的E2蛋白,获得截短的E2重组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其与CSF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2.CSFV CLI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以获得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山羊抗猪IgG-HRP作为酶标抗体,鲁米诺溶液作为发光底物,通过对样品稀释液、封闭液、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倍数、反应条件以及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SFV CLI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在室温下20min完成检测。与口蹄疫病毒A型(FMDV A)、口蹄疫病毒O型(FMDV O)、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塞内卡病毒(SVA)、非洲猪瘟病毒(A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批内变异系数为1.80%~6.88%,批间变异系数为1.11%~9.18%,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好;灵敏性为1:32,与商品化的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灵敏性相当。3.通过对152份田间猪血清样本的检测,并与商品化的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其Kappa值为0.929,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的CSFV CLI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重复性好、简单快速,可应用于CSFV抗体的检测。
史一恒[3](2021)在《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脂环酸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嗜酸耐热特性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统称,它能够造成多种果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汁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灵敏、精确的检测方法,方便高效的识别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污染,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果汁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本研究以建立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免疫检测体系为主线,通过解析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细胞壁蛋白,寻找菌体表面潜在的特异识别靶点,并以此为抗原,制备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并最终实现了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灵敏、特异识别。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择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DSM 3923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菌体细胞壁蛋白,并借助免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对其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A.acidoterrestris DSM 3923细胞壁上存在超过200个蛋白,集中分布在10-75 k Da之间,其中分子量范围在35-75 k Da之间的蛋白丰度较低,免疫原性也相对较弱;分子量范围在10-35 k Da之间的蛋白丰度较高,免疫原性也相对较强。在挑选的22个免疫原性蛋白中,成功鉴定出18个,归属于12类蛋白,其中有2种为新发现的免疫原性蛋白。这些蛋白可以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物质跨膜运输、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应答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生长以及多肽合成,另有一种蛋白功能未知。(2)以12类免疫原性蛋白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编码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借助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融合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再次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获得的引物,可以用于特异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产物长度与理论值一致,且无任何碱基突变。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目的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中4类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其余融合蛋白形成包涵体。对利用镍柱纯化后的蛋白进行免疫原性分析发现,除苹果酸脱氢酶以外,其它11类蛋白均能与A.acidoterrestris多克隆抗体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3)选取假定蛋白N007_08970作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从而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纯化的抗体进行效价和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4次腹腔注射免疫之后,6只小鼠均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血清。选择5号小鼠用于细胞融合,最终筛选获得7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将1G10细胞株注射入小鼠腹腔,通过腹水生产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为Ig G1-kappa。经过蛋白G亲和层析纯化后的抗体纯度较高,浓度为2.28 mg/m L,效价可达1:80000。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发现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抗原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且能专一地识别A.acidoterrestris DSM 3923细胞壁上相应的抗原靶点,具有极高的特异性。(4)以A.acidoterrestris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以A.acidoterrestris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苹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结果表明:方法中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2.5μg/m L和2μg/m L,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4000;抗体包被最适条件为4℃过夜;5%(v/v)脱脂奶粉封闭效果最好,封闭温度为37℃,封闭时间2h;菌体抗原与两种抗体以及多克隆抗体与酶标二抗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60 min;底物显色15 min之后,方法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效果最佳,在苹果汁中的检测限达5.4×102 CFU/m L。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目标菌与非目标菌,结果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可以在22h内对目标菌污染量为1 CFU/m L的果汁进行有效识别。(5)以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核心,以对苯二胺为过氧化物酶底物,同时借助荧光素钠产生荧光信号,建立了具有比色和荧光双重信号模式的免疫检测体系,并对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浓度均为2.5μg/m L,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5000时,方法对果汁中的脂环酸芽孢杆菌检测效果最好,两种模式下的检测限均可达4.8×102 CFU/m L,且具有优良特异性。本方法可以在24h内有效地识别脂环酸芽孢杆菌污染浓度为1 CFU/m L果汁样品。
张黎明[4](2021)在《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开发糖类抗原15-3检测试剂盒》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乳腺癌已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安全。乳腺癌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因此开发一种检测试剂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以及患者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具有重大意义。糖类抗原15-3(CA15-3)是目前公认的诊断乳腺癌较为特异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本课题旨在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开发一种CA15-3的检测试剂盒,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法的均相、免洗、快速、高灵敏度特性,提高国内检测CA15-3试剂的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做到进口取代,降低国内医疗行业成本支出。首先,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平台确认CA15-3检测试剂盒使用双抗体夹心原理进行开发,我们从知名的原料公司购买用于试剂开发的一对CA15-3单克隆抗体及配套的CA15-3抗原,将此配对抗体分别交联至发光微粒及生物素上,作为试剂盒内试剂1及试剂2组成成分,将CA15-3抗原分别稀释成六个不同浓度梯度分别作为校准品1至校准品6,以及两个高低不同浓度点作为试剂盒内的精密度样本1和精密度样本2。通过对抗体制备工艺、试剂使用浓度、样本加样体积、试剂盒反应时间等条件的优化,我们最终确定试剂盒发光微粒交联使用的缓冲液为CB缓冲液,交联质量比为10:0.1,生物素交联使用的缓冲液为NaHCO3缓冲液,交联分子比为1:20。另外最终试剂1所使用的浓度为50 μg/mL,试剂2所使用的浓度为1.5 μg/mL,样本加样体积为10 μL,反应时间为20分钟。在确定以上条件后,我们建立了试剂盒的溯源体系,使用罗氏公司的CA15-3检测试剂盒对我们配制的工作校准品进行定标,确定各工作校准品点浓度。另外选定内部一套测量程序配合工作校准品对试剂盒的产品校准品进行赋值,以上这套溯源体系用于后期保证试剂盒测值可靠性。最终我们使用临床样本进行验证,此次试验使用临床样本共111例,出现5例离群样本,占比4.5%,超出一般要求的2.5%的可接受范围。在剔除5例离群值后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1.205+1.028x,各参数符合相应要求。两组数据Bland-Altman分析结果为5个点分布在±1.96SD的区间范围外,占总例数的4.7%,小于5%偏差要求。对两种方法Kappa值分析,最终计算得到Kappa值为0.89,证明两种方法学一致性良好。然后,通过对以上离群值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5例样本测值与参比系统相比均存在一致偏低的情况,我们推测目前检测系统与参比系统相比存在漏检的情况。因此我们考虑在现有体系中加入凝集素用于补漏。我们选择了花生凝集素与麦胚凝集素两种不同类型的凝集素,通过对两种凝集素与CA15-3抗体的反应性试验,确定两种凝集素均不与CA15-3抗体产生非特异性吸附,另外通过两种凝集素与CA15-3抗原的反应性试验,筛选出反应性较强的麦胚凝集素用于后续进一步研究。在确定以上条件后,我们将麦胚凝集素进行发光微粒与生物素的交联,最终确定麦胚凝集素在交联到发光微粒使用时,对5例离群样本的补漏作用显着优于将其交联与生物素端。最终在添加发光微粒交联麦胚凝集素后,我们对原先的111例临床样本再次复测,共出现2例离群样本,占比1.8%,符合一般要求的2.5%的可接受范围。在剔除2例离群值后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1.244+1.043x,各参数符合相应要求。两组数据Bland-Altman分析结果为5个点分布在±1.96SD的区间范围外,占总例数的4.7%,小于5%偏差要求。对两种方法Kappa值分析,最终计算得到Kappa值为0.93,证明两种方法学一致性良好。最终,通过以上工艺优化,我们确认在光激化学发光平台上开发的添加入凝集素反应体系的CA15-3检测试剂盒,在检测临床样本时与进口试剂的相关性、一致性均高度接近。
陈根[5](2021)在《基于光纤束的多个发光样品发光强度快速表征系统》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无毒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单一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具有特异性与敏感性不能兼顾的缺点,而多个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但是检测多重标志物化学发光的系统主要是基于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在这种成像系统中阵列样品所需的大视场与提高灵敏度所需要的大数值孔径之间是矛盾的。因为对于一个特定的镜头,孔径角和视场的乘积是拉格朗日-亥姆霍兹不变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基于光纤束的阵列样品化学发光表征系统。该系统可对多个发光样品进行同时、高效的检测,相对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增益达到了 50多倍。本论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多重分析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多个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背景、化学发光的理论基础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其次,介绍了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及相关体系的研究进展;再次,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多重生物标志物发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第二章是实验与系统分析。首先,我们设计了镜头辅助光纤束系统以及作为对比的光学成像系统并使用长余辉发光材料对两套表征系统进行了标定实验,计算了镜头辅助光纤束系统相对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增益。其次,我们搭建了直接耦合CCD光学敏感面的光纤束采集系统并使用长余辉发光样品进行了标定实验,计算了光纤束直接耦合系统相对于光学成像系统的增益并分析了此系统采集样品发光的均匀性。最后,我们对三套系统的理论采集率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结果与讨论。首先,介绍了我们为两套系统委托开发的控制处理软件的界面与功能。其次,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意义。最后,对于本研究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做了展望。
蒋艳,余姓鸿,谢礼,韩国全,张婧,安微,陈世界,陈瑛琪,薛昌华,林华[6](2020)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各种食品问题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因操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特点,无法满足当前检测需求,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研究重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简便的操作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领域人员青睐。CLIA能够很灵敏的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区别,能检测出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抗原、半抗原和抗体,同时还能应用于核酸探针,它目前被广泛用于食品、医疗和环境等领域。根据近5年的文献报道,本文简单概述了CLIA技术,并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病原微生物以及生物毒素等方面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综述,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
赵协,安利民,高沙沙,张玉,乔飞[7](2020)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于疫病检测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结合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而建立的。与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等标记免疫技术相比,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药物分析以及微生物检测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CLI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正向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和自动化检测的方向发展,这为今后CLIA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朱冰[8](2020)在《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猪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匈牙利引进了伪狂犬Bartha-K61减毒活疫苗,有效地控制了PRV在我国的流行;然而从2011年开始,暴发了PRV变异毒株并持续扩散,PRV再一次成为引起我国养猪业重大损失的主要病原之一。针对当前PRV的流行现状,建立更为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对疫情的防控乃至该病的最终根除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2013年采集于黑龙江省某猪场经鉴定为PRV阳性的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经细胞病变观察、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测证实成功分离出一株RPV,并命名为PRV HLJ-2013。随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在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以及氨基酸序列等水平上对病毒的进化特征做了分析。结果显示,PRV HLJ-2013的基因组全长为142.56 kbp;该毒株与国内参考毒株同属于基因II型,但在进化树上介于国内分离株和国外分离株之间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上;该毒株各编码蛋白基因与其他参考毒株相应的编码蛋白基因表现出不同的进化关系,其中UL10(gM)、UL44(gC)、UL36(VP1/2)与国外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US6(gD)、UL19(VP5)与国内早期毒株(如SC、Fa和Ea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表明PRV HLJ-2013毒株可能为一株出现较早,且持续存在的毒株。PRV HLJ-2013及国内PRV经典株SC和变异株HeN1的细胞接种实验及小鼠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PRV HLJ-2103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特性与SC及HeN1没有显着差异;HLJ-2013感染小鼠可引起明显的脑及肺组织的损伤,且致病力强于SC毒株,但弱于HeN1毒株。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在遗传及部分生物学特性上与当前其他PRV毒株存在一定差异的新毒株,并且该毒株是我国早起流行毒株的分支。为制备PR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包被抗原,对PRV HLJ-2013进行了扩大培养,获得浓度为5.2 mg/mL的纯化病毒抗原,满足方法建立需求。利用磁微粒将浓缩PRV抗原包被至其表面,同时将碱性磷酸酶与兔抗猪IgG抗体进行偶联获取酶标二抗,并对封闭剂浓度、洗涤液浓度、酶促发光反应检测时间以及两步免疫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最终确定磁珠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400μg/mL、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00、封闭剂BSA的最佳浓度为2%、PBST洗涤液的最适浓度为0.2%、两步免疫反应的最佳时间是10 min+10 min、酶促发光反应后最佳检测时间为5 min。对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在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诊断方法相对于PRV gB抗体ELISA试剂盒,其灵敏度更高;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方法的重复性较好;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十种不同病原抗体阳性血清不存在交叉反应;检测方法的各试剂组分稳定性良好。使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共同检测临床猪血清样品,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6.83%;并且两种方法在免疫猪血清检测实验中获得了一致的检测结果。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在遗传及部分生物学特性上与国内毒株存在一定差异的PRV HLJ-2013毒株,并以纯化浓缩的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基于全病毒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重复性和特异性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免疫猪的PRV抗体监测提供另一种快速的新型检测手段。
李娟[9](2020)在《持续发光信号传导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发光信号传导体系具有选择性高、简便快速、设计灵活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分析检测研究方面颇受关注。持续发光信号具有重复性好和不易受样品基质荧光的干扰等优点,在复杂样品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旨在发展基于多种具有持续发光特性的辉光型化学发光和长余辉发光信号传导体系,并应用于食品和生物样品中痕量目标物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构建了对溴苯酚增强型双酶介导持续化学发光信号传导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发展食品中超痕量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分析方法。将蛋白G固定于96孔板上用于识别抗AFB1单克隆抗体的Fc片段,从而提高抗原抗体的免疫学反应效率并减少抗体用量。制备了AFB1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偶联物(AFB1-GOD),并以此偶联物与目标物AFB1竞争识别固定在96孔板上的有限抗AFB1单克隆抗体。利用对溴苯酚作为化学发光增强剂,采用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双酶高效催化,使得信号传导体系中化学发光强度持续稳定且得到增强,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拓宽了检测线性范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线性范围达5个数量级,检测限为5 pg L-1,对于AFB1(100 ng L-1)的测定精密度为1.9%(RSD,n=11)。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谷物样品中AFB1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0%-97.0%。该持续发光信号传导体系适用于食品中各种污染物或营养物质的高通量、超灵敏、高特异性检测。基于L-半胱氨酸介导金纳米粒子聚集和长余辉发光纳米粒子,建立了比率吸收和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双信号传导体系。金纳米粒子的高摩尔消光系数和可调吸收特性以及L-半胱氨酸介导的金纳米粒子聚集使吸收峰发生显着的红移,为检测L-半胱氨酸提供了比率信号。L-半胱氨酸介导金纳米粒子聚集引起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红移,与长余辉纳米粒子的余辉发射光谱发生重叠,产生共振能量转移,为胰岛素检测提供了平台。利用该双信号传导体系实现了L-半胱氨酸和胰岛素的高通量顺序检测。该体系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限为2.2 nmol L-1,在10 nmol L-1至5.5μmol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精密度;对胰岛素的检测限为2.1 pmol L-1,在12 pmol L-1至3.4 nmol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精密度。所研制的双信号纳米平台已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L-半胱氨酸和胰岛素的无基质干扰顺序测定。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粒度均一、发光性能良好的鱼雷状绿色发光长余辉纳米粒子(Zn2GeO4:Mn2+,Pr3+)(ZGMP)。发现了该类材料能够被酸降解,具有酸刺激响应发光特性,并探讨了ZGMP的酸响应机理。利用ZGMP的持续发光特性和酸刺激响应性质,结合酶专一催化其底物、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酸碱反应等原理,将刺激响应型ZGMP作为发光信号传导探针应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和谷物样品中AFB1等的高选择性测定。所制备的刺激响应型ZGMP分析性能良好,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分析等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鸿飞[10](2020)在《基于免疫传感新方法的外源蛋白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转基因产品非法种植和意外污染等事件不断增加,急需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和监管。由于涉及非法种植和国际贸易的转基因作物体量巨大,建立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的转基因产品“田间地头”现场检测方法,是实现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和标识管理的关键。基于外源蛋白分析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具有前处理容易、操作简单、无需精密仪器和成本低廉等突出优势,非常适合转基因成分的现场快速筛查,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的外源蛋白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免疫印迹法和免疫层析试纸条等方法,多采用比色法检测,分析灵敏度不足。最近发展的荧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等可以实现外源蛋白高灵敏分析,然而仍无法实现转基因现场即时(POCT)定量分析,不能满足基于低阈值的转基因标识制度管理的要求。免疫传感器容易实现微型化和集成化,为外源蛋白现场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本文基于纳米材料作为固相载体和信号探针载体开发免疫传感新方法以提高外源蛋白分析灵敏度,实现简单、快速、POCT定量分析。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1)高灵敏免标记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转基因作物中外源蛋白PAT/bar定量分析本文利用打印机碳粉通过简易方法合成新型碳球纳米粒子(CNPs),基于该纳米材料作为抗体载体和高效电极材料首次构建了免标记电致化学发光(ECL)免疫传感器,用于转基因油菜中外源蛋白PAT/bar高灵敏分析。在本研究中,将CNPs与PAT/bar蛋白通过戊二醛偶联,并用于玻碳工作电极修饰。在分析中,PAT/bar蛋白与固定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在传感器表面形成一层免疫复合物,从而抑制了电极表面与ECL活性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ECL信号降低。在优化条件下,PAT/bar蛋白在0.10-10 ng m L-1范围内与ECL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0 ng m L-1,与已报道的PAT/bar蛋白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显着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转基因油菜RF3作为实验材料评价该传感器的适用性,其检测限达0.020%,显示出与PCR方法可比拟的灵敏度。凭借高灵敏ECL检测技术和新型CNPs材料的应用,本文开发的免标记ECL免疫传感器显着提高了外源蛋白分析灵敏度,为转基因成分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通用型分析平台。(2)便携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外源蛋白CP4-EPSPS高灵敏POCT定量分析迄今为止转基因高灵敏POCT定量分析技术的开发尚未报道。本研究采用微型化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作为检测电极,与开发的手持式电化学分析仪集成,基于纳米信号放大探针研发便携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系统,用于外源蛋白CP4-EPSPS高灵敏POCT分析。本研究中,通过简单方法将转基因靶标单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同时修饰在Au NPs表面制备双标记Au NPs,作为信号放大探针。相比于使用传统的HRP标记抗体作为信号探针,该纳米探针的使用可以显着提高分析灵敏度达62.5倍。在优化条件下,本文构建的便携式免疫传感器可以在0.10-10 ng m L-1范围内实现对于CP4-EPSPS蛋白的定量分析,检测限低至0.050 ng m L-1,全程分析时间在65 min内。该方法用于转基因作物检测并用商业化ELISA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分析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09。因此,本文提出的便携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系统为外源蛋白高灵敏POCT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平台。(3)高灵敏免疫传感平台用于外源蛋白Cry1Ab一步式定量分析。基于上述高灵敏双标记Au NPs信号探针,结合标记有捕获抗体的免疫磁珠进一步开发了高灵敏免疫传感平台,用于外源蛋白Cry 1Ab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基于免疫磁珠的分离富集作用,该免疫传感平台利用比色法检测时可以在1.5 h内实现Cry1Ab一步式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0-40 ng m L-1,检测限为0.50 ng m L-1。与使用商业化HRP偶联抗体作为信号探针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5.3倍。同时,高灵敏化学发光法成功应用于该免疫传感平台构建。在0.10-20 ng m L-1的线性范围内,可以实现对Cry1Ab最低检出浓度为0.050 ng m L-1的定量分析。本文建立的方法已应用于转基因作物检测,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相比,两者分析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06,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与ELISA相比,该免疫传感平台显着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分析时间,拓展ELISA在POCT分析中的应用。
二、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免疫分析概述 |
1.1.1 抗原 |
1.1.2 抗体 |
1.1.3 免疫分析法 |
1.1.4 免疫传感器 |
1.2 多组分免疫分析 |
1.2.1 多探针标记模式 |
1.2.2 空间分辨模式 |
1.3 化学发光反应 |
1.3.1 常见化学发光体系 |
1.3.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1.3.3 化学发光成像免疫分析 |
1.3.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1.4 人工模拟酶 |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1.5 疾病标志物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Cu-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标志物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单金属Cu-MOF的制备 |
2.2.3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制备 |
2.2.4 免疫分析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形貌与结构表征 |
2.3.2 Cu-MOF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2.3.3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特征 |
2.3.4 Cu-MOF的浓度优化 |
2.3.5 Cu-MOF温育时间的优化 |
2.3.6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7 多组分免疫传感阵列的特异性研究 |
2.3.8 无标记CLI-MIA的分析性能和临床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CoCu-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新冠肺炎抗体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双金属CoCu-MOF材料的制备 |
3.2.3 多组分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2.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Cu-MOF材料的表征 |
3.3.2 CoCu-MOF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3.3.3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特征 |
3.3.4 CoCu-MOF材料的浓度优化 |
3.3.5 CoCu-MOF温育时间的优化 |
3.3.6 无标记CLI-MIA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7 无标记CLI-MIA的特异性 |
3.3.8 无标记型CLI-MIA的分析性能及实际样本检测 |
3.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CoCuFe-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法检测新冠肺炎抗体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三金属CoCuFe-MOF材料的制备 |
4.2.3 多组分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4.2.4 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流程 |
4.2.5 CoCuFe-MOF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
4.2.6 CoCuFe-MOF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性质 |
4.2.7 化学反应动力学 |
4.2.8 无标记CLI-MIA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4.2.9 无标记CLI-MIA的特异性研究 |
4.2.10 无标记CLI-MIA的分析性能及实际样本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猪瘟概述 |
1.1 猪瘟 |
1.2 CSFV的基因结构 |
1.3 CSFV蛋白的功能 |
2 CSF实验室常规诊断技术 |
2.1 病毒分离 |
2.2 中和试验 |
2.3 荧光抗体试验(FAT) |
2.4 逆转录链式聚合酶反应(RT-PCR) |
2.5 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技术 |
2.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7 免疫胶体金技术 |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3.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概述 |
3.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 |
3.3 发光剂的种类 |
3.3.1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类 |
3.3.2 1,2 -二氧乙烷(AMPPD)及其衍生物 |
3.3.3 吖啶酯及吖啶酰胺类 |
3.3.4 三联吡啶钌 |
3.3.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检疫领域的应用 |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猪瘟病毒E2蛋白CHO细胞表达系统的构建及蛋白纯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菌株及载体 |
2.1.2 试剂与设备 |
2.1.2.1 试剂 |
2.1.2.2 设备 |
2.1.3 相关试剂配制 |
2.2 猪瘟病毒胞外域E2 蛋白基因序列的获取 |
2.3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4 E2 重组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1 目的基因扩增 |
2.4.2 目的基因的胶回收 |
2.4.3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3.1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
2.4.3.2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4.3.3 重组质粒的提取 |
2.4.3.4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2.5 E2 重组蛋白的真核表达 |
2.6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
2.6.1 重组蛋白纯化 |
2.6.2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 |
2.7 实验结果 |
2.7.1 CSFV E2蛋白胞外域基因序列预测 |
2.7.2 E2蛋白胞外域基因的PCR扩增及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2.7.3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2.7.4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2.8 分析讨论 |
2.9 小结 |
第3章 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血清样品 |
3.1.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1.3 设备 |
3.1.4 相关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CSFV E2蛋白CLI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1.1 最佳抗原工作浓度与血清稀释度的筛选 |
3.2.1.2 样本稀释液的确定 |
3.2.1.3 封闭液的确定 |
3.2.1.4 封闭时间的确定 |
3.2.1.5 反应条件的确定 |
3.2.1.6 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 |
3.2.1.7 判定标准的确定 |
3.2.2 特异性评估 |
3.2.3 灵敏性评估 |
3.2.4 重复性评估 |
3.2.4.1 批内重复性试验 |
3.2.4.2 批间重复性试验 |
3.2.5 对比试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最佳的抗原工作浓度与血清稀释度的筛选 |
3.3.2 样本稀释液的确定 |
3.3.3 封闭液的确定 |
3.3.4 封闭时间的确定 |
3.3.5 反应条件的确定 |
3.3.6 酶标抗体稀释倍数的确定 |
3.3.7 判定标准的确定 |
3.3.8 特异性评估 |
3.3.9 灵敏性评估 |
3.3.10 重复性评估 |
3.3.11 对比试验 |
3.4 分析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环酸芽孢杆菌简介 |
1.1.1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发现历史 |
1.1.2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性 |
1.1.3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布 |
1.1.4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危害 |
1.2 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 |
1.2.1 脂环酸芽孢杆菌及其芽孢的检测 |
1.2.2 脂环酸芽孢杆菌代谢物的检测 |
1.3 抗体研究进展 |
1.3.1 多克隆抗体 |
1.3.2 单克隆抗体 |
1.3.3 基因工程抗体 |
1.4 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放射免疫分析 |
1.4.2 荧光免疫分析 |
1.4.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
1.4.4 胶体金免疫技术 |
1.4.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1.4.6 免疫传感器 |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细胞壁特异蛋白鉴定 |
2.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2.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
2.1.2 试验材料 |
2.1.3 仪器设备 |
2.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 |
2.2.2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的提取 |
2.2.3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的纯化 |
2.2.4 双向电泳 |
2.2.5 Western blot |
2.2.6 胶内酶解 |
2.2.7 MALDI-TOF MS鉴定 |
2.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图谱 |
2.3.2 A.acidoterrestris细胞壁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
2.3.3 免疫原性蛋白的质谱鉴定 |
2.3.4 蛋白功能分析 |
2.3.5 蛋白相互作用预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免疫原性蛋白的原核表达 |
3.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试验材料 |
3.1.3 仪器设备 |
3.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A.acidoterrestris免疫原性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 |
3.2.2 A.acidoterrestris免疫原性蛋白的原核表达 |
3.2.3 重组蛋白的纯化 |
3.2.4 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3.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3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
3.3.4 融合蛋白的纯化 |
3.3.5 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的验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4.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4.1.1 供试菌株、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4.1.2 试验材料 |
4.1.3 仪器设备 |
4.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小鼠免疫 |
4.2.2 间接ELISA测定血清效价 |
4.2.3 细胞融合 |
4.2.4 选择性培养 |
4.2.5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亚克隆 |
4.2.6 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与冻存和复苏 |
4.2.7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4.2.8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4.2.9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动物免疫 |
4.3.2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4.3.3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4.3.4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4.3.5 SDS-PAGE鉴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 |
4.3.6 Western blot验证抗体特异性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脂环酸芽孢杆菌间接夹心ELISA的建立与评价 |
5.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5.1.1 供试菌株 |
5.1.2 试验材料 |
5.1.3 仪器设备 |
5.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间接夹心ELISA实验流程 |
5.2.2 间接夹心ELISA最适参数的优化 |
5.2.3 间接夹心ELISA性能的评价 |
5.2.4 人为污染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间接夹心ELISA最适条件优化 |
5.3.2 间接夹心ELISA性能的评价 |
5.3.3 人为污染苹果汁的检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比色和荧光双模式的脂环酸芽孢杆菌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
6.1 试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试验材料 |
6.1.3 仪器设备 |
6.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6.2 试验方法 |
6.2.1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的可行性 |
6.2.2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实验流程 |
6.2.3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最适参数的优化 |
6.2.4 方法性能的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 |
6.3.2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最适参数的优化 |
6.3.3 双通道免疫检测体系性能评价 |
6.3.4 人为污染苹果汁中A.acidoterrestris的检测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开发糖类抗原15-3检测试剂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糖类抗原15-3 |
1.1.1 糖类抗原15-3的结构 |
1.1.2 糖类抗原15-3的临床应用 |
1.2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1.2.1 免疫分析技术 |
1.2.2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 |
1.2.3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 |
1.3 其他常用免疫分析技术 |
1.3.1 放免法(RIA) |
1.3.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1.3.3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
1.4 凝集素 |
1.5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意义 |
第2章 糖类抗原15-3试剂盒初步开发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原材料来源 |
2.2.2 检测试剂盒来源 |
2.2.3 实验用试剂及厂商 |
2.2.4 实验用缓冲液配制 |
2.2.5 实验所用仪器及厂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发光微粒与CA15-3抗体交联制备(简称FG-CA15-3) |
2.3.2 生物素标记CA15-3抗体(简称Bio-CA15-3) |
2.3.3 发光微粒交联缓冲液及生物素标记缓冲液选择 |
2.3.4 发光微粒包被比例、生物素标记比例优化 |
2.3.5 试剂1、试剂2使用浓度优化 |
2.3.6 最优样本加样体积选择实验 |
2.3.7 最优反应时间选择实验 |
2.3.8 溯源体系的建立 |
2.3.9 CA15-3检测试剂盒正常人参考范围 |
2.3.10 临床样本评估 |
2.4 试验结果 |
2.4.1 发光微粒包被、生物素标记缓冲液优化 |
2.4.2 最优发光微粒交联比例及生物素标记比例选择 |
2.4.3 最优的试剂1和试剂2使用浓度的选择 |
2.4.4 最优样本加样体积选择实验 |
2.4.5 最优反应时间选择实验 |
2.4.6 溯源体系的建立 |
2.4.7 CA15-3检测试剂的正常人参考范围的建立及验证 |
2.4.8 临床样本比对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凝集素在糖类抗原15-3试剂盒中的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原材料来源 |
3.2.2 实验用试剂及厂商 |
3.2.3 实验用缓冲液配制 |
3.2.4 实验用仪器及厂商 |
3.3 实验方法 |
3.3.1 凝集素、羊抗鼠二抗、CA15-3抗体包板试验 |
3.3.2 CA15-3抗原与CA15-3抗体交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
3.3.3 凝集素与CA15-3抗体反应性测试实验 |
3.3.4 凝集素与CA15-3抗原反应性测试实验 |
3.3.5 麦胚凝集素(WGA)与发光微粒交联制备(FG-WGA) |
3.3.6 生物素标记麦胚凝集素(简称Bio-WGA) |
3.3.7 FG-WGA与Bio-WGA测试效果比较实验 |
3.3.8 FG-WAG、FG-CA15-3与Bio-CA15-3与罗氏样本比对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凝集素与CA15-3抗体反应性测试实验 |
3.4.2 凝集素与CA15-3抗原反应性测试实验 |
3.4.3 FG-WGA与Bio-WGA测试效果比较实验 |
3.4.4 优化后试剂与罗氏检测试验样本比对实验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光纤束的多个发光样品发光强度快速表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发光概论 |
1.2.1 化学发光 |
1.2.2 化学发光分析原理 |
1.2.3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 |
1.2.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1.3 电化学发光 |
1.3.1 电化学发光原理 |
1.3.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
1.4 多个发光样品同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与系统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设计 |
2.2.1 镜头辅助光纤束采集系统的搭建 |
2.2.2 标准镜头米集系统的搭建 |
2.2.3 镜头辅助光纤束采集系统的标定 |
2.2.4 光纤束直接耦合CCD系统的搭建 |
2.2.5 光纤束直接耦合系统的标定 |
2.3 系统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控制处理软件 |
3.2 结论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CLIA的概述 |
2.1 CLIA原理 |
2.2 CLIA分类 |
3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 |
3.1 农药残留的检测 |
3.2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 |
3.3 食品中违禁添加物的检测 |
3.4 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
3.5 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测定 |
3.6 其他食品成分检测 |
4 展望 |
(7)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LIA技术原理 |
2 CLIA技术发展 |
3 CLIA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3.1 病毒检测 |
3.2 细菌检测 |
3.3 寄生虫检测 |
4 展望 |
(8)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伪狂犬病 |
1.1.1 伪狂犬病及其流行病学概述 |
1.1.2 PRV简述 |
1.1.3 PR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1.2.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概述 |
1.2.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
1.2.3 磁性微粒及其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PRV HLJ-2013 毒株的分离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组织病料 |
2.1.2 细胞及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组织病料的处理 |
2.2.2 病毒的培养及PCR鉴定 |
2.2.3 电镜观察 |
2.2.4 病毒全基因组的提取及测序 |
2.2.5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2.6 PRV HLJ-2013 毒株的IFA鉴定 |
2.2.7 PRV HLJ-2013 毒株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8 PRV HLJ-2013 毒株的致病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病毒PCR鉴定及电镜观察 |
2.3.2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3.3 PRV HLJ-2013 毒株的IFA鉴定及生长特性测定 |
2.3.4 PRV HLJ-2013 毒株的致病性实验 |
2.4 讨论 |
第三章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病毒及血清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理 |
3.2.2 PRV HLJ-2013 分离株病毒的培养与纯化 |
3.2.3 AP酶标记的兔抗猪IgG抗体的制备 |
3.2.4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相关实验条件的确定 |
3.2.5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初步应用 |
3.3 实验结果 |
3.3.1 PRV HLJ-2013 毒株的纯化浓缩 |
3.3.2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3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初步应用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持续发光信号传导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持续发光信号传导 |
1.1.1 辉光型化学发光 |
1.1.2 长余辉发光 |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1.2.1 真菌毒素 |
1.2.2 农药残留 |
1.2.3 抗生素 |
1.2.4 重金属 |
1.2.5 食源性致病菌 |
1.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 |
1.3.1 高温固相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微波辅助法 |
1.3.4 模板法 |
1.3.5 共沉淀法 |
1.3.6 溶剂热法 |
1.3.7 水热法 |
1.4 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分析应用 |
1.4.1 食品安全检测 |
1.4.2 生物分析 |
1.4.3 防伪分析与信息存储 |
1.5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思想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持续化学发光信号传导免疫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_1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 |
2.2.3 AFB_1-GOD偶联物的制备 |
2.2.4 谷物样品的前处理 |
2.2.5 AFB_1的测定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溴苯酚增强双酶介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构建 |
2.3.2 AFB_1-GOD偶联物的制备与表征 |
2.3.3 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条件优化 |
2.3.4 化学发光体系的优化 |
2.3.5 化学发光信号动力学分析 |
2.3.6 分析特征量 |
2.3.7 方法准确度验证和实际样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比率吸收和时间分辨荧光双信号传导体系高通量顺序检测L-半胱氨酸及胰岛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 |
3.2.3 长余辉和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4 长余辉和金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修饰 |
3.2.5 L-半胱氨酸和胰岛素的高通量顺序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比率吸收和时间分辨荧光双信号传导体系的构建 |
3.3.2 双信号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3.3.3 比率吸收信号传导的条件优化 |
3.3.4 时间分辨荧光信号传导的条件优化 |
3.3.5 双信号传感检测的选择性 |
3.3.6 双信号传感检测的分析性能 |
3.3.7 实际样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刺激响应型长余辉发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 |
4.2.3 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4 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刺激响应特性的表征 |
4.2.5 血清样品的制备 |
4.2.6 谷物样品的前处理 |
4.2.7 血清中葡萄糖的定量检测 |
4.2.8 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 |
4.2.9 防伪印刷与信息加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4.3.2 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4.3.3 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特性研究 |
4.3.4 基于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 |
4.3.5 基于Zn_2GeO_4:Mn~(2+),Pr~(3+)长余辉纳米粒子的防伪印刷与信息加密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免疫传感新方法的外源蛋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概述 |
1.2.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组成 |
1.2.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发展 |
1.2.3 生物传感器的评价标准 |
1.3 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概述 |
1.3.1 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 |
1.3.2 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
1.3.3 免疫传感器中免疫识别试剂的固定化技术研究 |
1.3.4 免疫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1.4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4.1 电致化学发光概述 |
1.4.2 电致化学发光主要体系及其机理研究 |
1.4.2.1 酰肼类化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1.4.2.2 金属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1.4.2.3 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1.4.3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分类 |
1.4.3.1 标记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1.4.3.2 免标记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1.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5.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 |
1.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
1.5.2.1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 |
1.5.2.2 电流型免疫传感器 |
1.5.2.3 电导型免疫传感器 |
1.5.2.4 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
1.5.2.5 电阻型免疫传感器 |
1.5.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展望 |
1.6 用于POCT分析的微型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6.1 POCT的概念及特点 |
1.6.2 POCT的常用技术 |
1.6.3 用于POCT分析的微型化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
1.6.3.1 基于手持式设备构建微型生物传感器 |
1.6.3.2 基于微流控平台构建微型生物传感器 |
1.6.3.3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构建微型生物传感器 |
1.7 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1.7.1 作为固相载体 |
1.7.2 作为信号探针 |
1.7.3 作为探针载体 |
1.8 论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高灵敏免标记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转基因作物中外源蛋白PAT/bar定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提取 |
2.3.2 氨基化CNPs和 CNPs-anti-PAT复合物的制备 |
2.3.3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2.3.4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分析步骤 |
2.4 结果分析 |
2.4.1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表征 |
2.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2.4.3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 |
2.4.4 转基因油菜RF3的检测 |
2.4.5 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适用性评价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三章 便携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外源蛋白CP4-EPSPS高灵敏POCT定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提取 |
3.3.2 双标记AuNPs的制备 |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3.4 用于POCT分析的便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
3.4 结果分析 |
3.4.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征 |
3.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4.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 |
3.4.4 CP4-EPSPS的检测 |
3.4.5 转基因作物的POCT分析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高灵敏免疫传感平台用于外源蛋白Cry1Ab一步式定量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提取 |
4.3.2 免疫磁珠的制备 |
4.3.3 双标记AuNPs的制备 |
4.3.4 分析步骤 |
4.4 结果分析 |
4.4.1 双标记AuNPs探针的表征 |
4.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4.3 .Cry1Ab的检测 |
4.4.4 免疫传感平台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 |
4.4.5 转基因作物检测的应用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OF模拟酶的无标记型化学发光成像多元免疫分析[D]. 陆欣. 扬州大学, 2021(08)
- [2]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麻园.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3]脂环酸芽孢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 史一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法开发糖类抗原15-3检测试剂盒[D]. 张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基于光纤束的多个发光样品发光强度快速表征系统[D]. 陈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J]. 蒋艳,余姓鸿,谢礼,韩国全,张婧,安微,陈世界,陈瑛琪,薛昌华,林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20)
- [7]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J]. 赵协,安利民,高沙沙,张玉,乔飞. 中国动物检疫, 2020(08)
- [8]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朱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持续发光信号传导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 李娟. 江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免疫传感新方法的外源蛋白分析研究[D]. 高鸿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