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行为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千平[1](2020)在《周履靖唱和诗词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履靖(1542-1625)是晚明着名的山人隐士。嘉靖四十年(1561)放弃科举后,他隐居在浙江嘉兴鸳鸯湖畔的白苎村,直至去世。周履靖善书法,喜交游,一生着述颇丰,在隆万年间名声亦广。通过对主要目录学着作及方志文献的挖掘,可知周履靖创作的唱和诗词集有二十余种,现今可看到的有《古今宫闺诗》《狂夫酒语》《青莲觞咏》《五柳赓歌》《毛公坛倡和诗》《千片雪》《鸳湖倡和稿》《香山酒颂》《唐宋元明酒词》《群仙降乩语》凡十种。周履靖创作的追和诗词集有《古今宫闺诗》《狂夫酒语》《青莲觞咏》《五柳赓歌》《毛公坛倡和诗》《千片雪》《鸳湖倡和稿》《香山酒颂》《唐宋元明酒词》九种,在整个文学史中无出其右者。周履靖热衷追和的行为背后,一方面深受明代文学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晚明山人热衷以诗文进行社交、标榜自我的体现。同时,追和隐士前贤是周履靖表达隐逸心性、塑造隐士形象的需要,也是他在诗学宗尚的指引下自觉进行文学创作的结果。周履靖的追和作品多为亦步亦趋之作,追求形与意的高度契合,但他善于将原作的典故、句型等要素进行变换,同时自我痕迹的融入以及比喻手法的使用,使得和作在模拟承袭的过程中也体现出别出心裁的意味。周履靖在和作中亦尝试通过代言体的运用,来达到惟妙惟肖的追和效果。但周履靖没有将自己完全视为古人的附庸,他在追和作品中也时常表现自己不慕富贵、热衷山林、耽于诗酒的隐逸品格。周履靖的和作与原作相比主要体现在气度的狭小以及缺乏社会现实的支撑,但亦有一些融情于物、形神兼备的佳作。《群仙降乩语》是由周履靖举行的两场扶乩活动引发唱和而形成的一部诗集,其中对乩仙下凡降诗的描写为此集增添了灵异玄幻色彩。从晚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此集反映出明代道教的世俗化倾向以及人们对凭借文学造诣可成仙这一成仙标准的想象,也反映出晚明时期文人逃避现实、以文相娱的心态。从诗集内容来看,此集无论从具体文本形成,还是文本的传播,抑或是文本的主题内容都显示出周履靖试图以此集来扬名的功利心态。周履靖创作的唱和诗词集首先为后世读者展现了一幅完整的隐逸生活图景,也体现出与周履靖的其他作品互通融合的特点;其次对于被和者来说,周履靖的追和行为也是他们在后世被接受和传播的过程;最后通过这些唱和作品可以得见晚明文学以及晚明士人风气之一角。
方芳[2](2020)在《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中,旅游的本质被定义为“旅游体验”,旅游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然而对“旅游体验”的研究,是否有成功地为旅游确立本质,弥补了旅游的基础研究薄弱的缺陷?文章认为,从纯粹意识层面定义“旅游体验”以把握旅游本质的观点,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伴生性,即,“旅游体验”对“旅游实践”的依赖性,造成了旅游质性研究的缺陷。研究通过对旅游本质研究现状的批判性反思,运用现象学的原则和方法,扬弃了以“旅游体验”为旅游本质的相关观点,提出回到意指身体移动的“旅游实践”基点,整体地把握旅游现象,发展出一条“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质性研究路线。研究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围绕着“旅游的本质是旅游体验”的观点,对“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在反思中寻找适用于旅游本质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包括了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从汉语“旅游”一词的词义中,解析旅游实践和旅游体验的含义,指出旅游实践与旅游体验的关系;探讨为什么现当代的旅游质性研究是围绕着“旅游体验”展开的;指出了围绕着从纯粹意识体验角度定义的“旅游体验”所建构的旅游研究整体框架的不足。第一章论述了现当代旅游质性研究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论述旅游研究在几十年间的变化,确立了旅游意义世界的边界和旅游研究的视阈范围。第二章对“旅游体验”进行了反思和再认识,将旅游体验描述为依赖于旅游实践发生和结束的“一段旋律”;链接了“从旅游实践出发”的旅游本质研究与现象学方法,就此进入相关问题的研究。下半部分,围绕着“从旅游实践出发”的基本思路,在现象学视野中构建“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的框架,包括第三章“论旅游实践的本质”,第四章“旅游目的地系统和符号”,和第五章“旅游世界的图景”。这一部分主要观点包括:旅游实践生成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符号构建旅游世界;消解了旅游研究传统意义上的、以“旅游景观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体验”,而将其变为“旅游目的地体验”;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符号的意义,并对唤起同感意识的“旅游目的地体验”进行了具体描述;以“旅游目的地”替代“地点”,展示了旅游世界的图景;形成了以“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旅游世界”为指引的旅游质性研究路径和基本框架。
敖红艳[3](2019)在《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一致推崇,以致于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大众化旅游热潮,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旅游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其旅游活动最为发达。从旅游主体看,明代中后期,由于旅游活动在江南地区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除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外,商人、市民、僧侣等也纷纷加入到了这股旅游热潮当中,成为客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妇女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大众化旅游热潮中来,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娱乐业、图书出版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驿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江南地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南北以及江南各地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的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带动了与其相关的食宿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旅馆、茶楼、酒肆、戏园等数量繁多,遍布各地,服务热情,经营方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专门为往来旅游者及客商等提供旅游服务的牙家及导游的出现,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兴盛及其商品化倾向。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导致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盛,一大批旅行家们在其旅游文学作品中对旅游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对后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上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明代旅游活动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是尚未对其做出系统、深入、整合性的研究。本文将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期能拓宽明史研究的范畴,同时也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写作缘起、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方法,并最终总结归纳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分析阐述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原因。第二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宗教人士这些特权阶层,而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于乡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不同的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明人文集、游记等为史料基础,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庙宇古迹等等都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怀古名句、山水诗文更是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五章对明代中后期在旅游思想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几位江南旅游家的旅游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着名的旅行家以及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对居民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牟婷[4](2019)在《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空间生活的角度,探讨古村落的传统生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契合程度。苏州古村落作为江南传统美好生活的主要发源地,将审美意识体现在了建筑、空间、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上。传统空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空间特色可以反映居民们的审美价值和实践过程,传统空间中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保护传统空间即保护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苏州古村落的生活空间体验、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切入,以解析传统空间构成与形态传承与演变,来领会传统空间的审美意义;强调保护传统空间也即保护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逻辑主线,对苏州古村落这一完整的社会单元进行空间评价,来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来保护和体现传统空间的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空间之所以美,重点是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了完整的文化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观点,论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1)当今社会下的古村落该如何回归这种美;(2)如何将传统生活美拓至于现代的村落生活中。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护个体实物例证外,更应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的空间意象、增加传统生活中的交往空间。除了保护建筑这些物质存在,更应注重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空间。基于此观点,本文在最后两章论述了传统空间的传承意义并探讨了传统空间的保护与重构的方法,认为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或重构都应将传统空间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尊重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决定空间本身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要保护人们在传统空间中进行审美实践的权利;尊重传统空间中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修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特别是传统生活和空间保护及优化提供一点意见及建议,进而能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吴嘉美[5](2019)在《世俗的朝圣:关中走陵人情感体验研究 ——以汉唐帝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朝圣是宗教背景下产生的旅行,它不仅外在表现为前往圣地进行朝觐,内在往往也具有深刻的精神追求目的。通常而言,朝圣旅游专指信徒在宗教信仰的背景下,前往神圣之地的朝觐行为。然而在近年的社会研究中,朝圣旅游的外延有逐渐宽泛的趋势。因此,不少学者提出“世俗的朝圣”或者“现代朝圣”的概念。此“朝圣”不一定有宗教目的,甚至并不缺乏世俗的成分,但是旅游者会在旅途中像朝圣者一样怀抱有超乎寻常的精神追求,并前往鲜为人知、甚至并不算景区的目的地。近年来“走陵人”——一类喜欢拜谒各地名人墓、特别是古代帝王陵墓的特殊旅游者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们为了追求心中的执念而不畏困难,一次次跋涉心中的“圣地”——各个帝王陵墓。论其行为与目的,宛如一场心灵的朝圣。这样,朝圣与旅游的外延似乎被拓展开来,此时的朝圣地不再仅限于宗教圣地,而是高品位、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如今通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足迹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研究的数据源。走陵人这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常把自己的足迹与情感体验记录在网络上。因此,本文在情绪认知与评价理论、旅游情境理论、动机理论的指导下,选择陕西关中帝陵区为案例地,以走陵人为研究对象,融合在线游记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明确走陵人与朝圣者、旅游者的关系,探究走陵人在走陵线路上情感体验的空间特征,挖掘帝陵旅游路途中情感体验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走陵人是介于朝圣者与普通游客之间的一类人群。虽然三者的目的地有时重合,但动机差异较大。首先是否具有信仰是区分朝圣与其它两类人群的核心标准。其次,朝圣者出行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追寻心中圣地、获得心灵洗礼或寻求超脱与自我;走陵人多因对某段历史的怀念、对古建与文物的爱好、追寻历史与现实重合的神圣之地而出游;旅游者的动机较为丰富,寻求新鲜感、体验生活、观赏美景、享受服务愉悦身心等都为其理由。(2)走陵的过程是快乐的。通过对游记进行情感值计算,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帝陵多未开发、交通不便,走陵人会有消极情感出现,但汉陵线的情感均值为6.46,唐陵线的情感均值为13.39,整体仍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积极情感。(3)走陵人线路情感体验变化有三个明显的规律,分别为高者恒高、两头高中间低与爱屋及乌。高者恒高指高知名度景点的走陵人情感体验值高;两头高中间低指走陵人情感体验在线路出入口较强,中途较差;爱屋及乌即帝王生平受到的评价对游客的帝陵体验有一定影响。(4)通过走陵人在帝陵节点的情感值与其对帝王评价得出的分数相比较,发现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可据此把帝陵分成四类,为游客旅游的景点选择与未来线路规划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通过问卷,从人类学统计特征与旅游动机、感知价值、忠诚度等方面对走陵人、朝圣者和观光客进行了对比,明确了走陵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性质,为神圣的朝圣与世俗旅游的添加了新的联系;二是基于走陵人的情感体验对关中帝陵的走陵路线总结出三条情感变化规律。将帝陵分成四类,为游客的景点选择与未来的线路规划提供了新的依据。
周广鹏[6](2018)在《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文中提出时空穿越作为人类的梦想由来已久,相关的物理学探索和哲学思考也从未间断。不过,将穿越这一话题纳入旅游的学术研究领域,此前还十分鲜见。由于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使得旅游成为一定时空中的流动现象,并伴随着旅游者内心的复杂变化,使旅游者得以完成一次现世的身心状态转换,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身心的时空穿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穿越与旅游确实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即以这一联系为线索,展开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这一学术历程。本研究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之旅,尝试理解“穿越”在旅游体验中的意义,证实这一范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学术价值。本研究的框架是:第一部分首先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作为选题的缘起。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所积淀起来的对过往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早已成为人类一种情结,并因此而培育起了穿越的愿望、需求。从上古的图腾崇拜,到野叟曝言式的仙乡淹留,以至于近现代的影像景观,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人类的穿越欲望,并试图为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历史地看,穿越需求正在从早期的虚拟或幻想逐渐形化为物质实体或确切的时空存在,从而为人们的具身造访和体验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再到建筑实体以及主题化的运营空间,穿越的隐性需求逐渐外化为一种显性需要。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有关穿越的新的解决方案应时而至,那就是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这种具身的体验方式,真正能够借助于空间的转换,换取时间的扭曲,从而满足人类在时间廊道中穿梭回返的欲望。然而,旅游学术界对这一课题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本文的研究选题的确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浮现出来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目标的研究设计。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文献上看,与穿越相关的旅游研究很少,如何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是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以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田野调查地点。在知乎平台发布了两个关于旅游穿越感的提问,结果很多网友给出了亲身经历,一些用户也在品评别人的回答,这种在线交互形成了本研究鲜活的质性分析资料。除了知乎问答,本研究还通过携程网、马蜂窝等旅游网站采集了相关游记130篇。本研究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定量研究材料,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集数据2339份。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根据完成问卷所用时间、逻辑错误、雷同问题等标准进行了数据清洗,剔除问题问卷426份,保留有效问卷1913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1.8%。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研究缺乏相关的文献积累,因此分成两章对非旅游领域和旅游领域的文献分别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其中第三章主要依据非旅游领域的穿越研究相关成果,并从中梳理穿越的性质与功能。为了把旅游与穿越这两个话题合拢,探索其间的本质联系,首先对时空问题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时空的整体性、主客互动属性以及时空的可转化性为旅游这种通过空间感受时间的穿越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时间的“永前性”特征也构成了人类时间枷锁的客观前提,在束缚人类穿越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强烈的穿越需求。这种需求在时间的方向上体现为向后回返和奔向未来两个矢量,具体到人类的行为上,表现为追求永恒与不朽和怀旧情结。时空穿越在物理学理论中仅仅存在理论的可能,相当长的未来还无法变成现实。在无法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得满足的情况下,神游成了穿越体验的替代形式。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旅游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穿越需求,成为穿越体验更为现实的替代方式。总体来说,纯粹的神游是在生活世界里的一种凭空想象,旅游是伴随着进场行为的具身体验,这种进场行为将更有利于高水平神游的出现,更容易获得穿越体验。通过第三章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旅游是满足人类穿越需求的现实替代品。于是,第四章聚焦于旅游作为一种穿越替代形式的深入分析。穿越无疑是以时空转换为核心的一种活动,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它们归根结底是时间和空间问题,这一点与穿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旅游定义的文本考古研究发现,旅游定义中唯一获得共识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通过时空转换获得穿越体验成为现实的选择,但这种转换是把空间转换为时间,通过空间来感受时间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需要空间中具有富含时间信息和易于唤起人的主观共鸣的事物的存在,并非所有的空间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世界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的时空,那些成为景观的吸引物本身往往是富有历史文化特征、永恒意义或者未来感的景观,可以满足人类在回返过去和奔向未来两个方向上的穿越需求。最后,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具身体验行为,使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穿越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这种临场感和多感官的特征无疑也给旅游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其中的穿越体验也更为全面和印象深刻。第四部分在此前思辨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穿越体验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实证意义上的考察。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观点,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旅游者试图借助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机制,并以某种比梦游、神游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穿越体验诉求。但是,旅游中的穿越动机往往是潜在的。为了从实证的角度对此加以验证,本研究对游记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一点。总体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以及形成旅游期望的过程中,获得穿越体验往往不是主要动机、甚至完全是一种潜在的动机,由于环境的提示或激发作用,才使得这些潜在的动机被唤起,最终以意外惊喜的形式获得了穿越感,由此也反向证明了穿越动机是真实存在的。由于穿越动机具有潜在性,穿越感的发生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总以不经意的方式’突袭’某个人。基于旅游的穿越感假定,进而分析与其关联的几种休闲活动之间在穿越感维度上的相关程度。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旅游相对于日常休闲活动可以带给个体以更强的穿越感,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与其他日常休闲活动都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诸如阅读、观影视、听音乐、尝美食等活动本身除了具有穿越唤起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埋下穿越需求的种子,进而形成动机和期望。二是在旅游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上述休闲活动,只不过这些活动是在异地进行的,进入了时空转换后的新的世界,具有了旅游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动因旅游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旅游者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由于旅游是真实的空间移动,旅游者真实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当中,因此,其体验必然是具身的,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可品味,当然也可以想象。当这些感知的对象带给感知主体以超越于其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阈限时,感知主体便能获得穿越的精神体验。为了确定旅游者在偏好选择方面具有怎样的规律性。依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围绕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做了细致的样本描述统计分析、分组比较、伴随休闲偏好的相关分析、旅游景观的类型偏好分析;进而针对旅游活动偏好和景观类型做了相应的因子和聚类分析,相关假设都得到了证实。第五部分基于游记文本的内容分析,针对旅游中的穿越感,这一穿越体验的核心概念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穿越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性使得穿越的目的地可以是有客观支撑的现实时空,也可以是某种来自想象的虚拟时空,抑或二者兼具的情形,移动到有一定客观依托的目的地空间,通过想象来穿越时间,这种情形就是旅游。历史感和未来感作为穿越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穿越感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穿越感是伴随一种动态的感觉,而历史感和未来感则有可能是静态的。但在具体旅游情境当中,穿越感往往会表现为历史感和未来感。通过文本分析显示,穿越感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对于旅游者而言主要受到其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穿越感的唤起主要来自一种与相似情境的互动或接触。通过游记分析发现,历史感的获得与旅游情境中的历史原貌性、熟悉感和相似性、相对落后等特征有关;未来感则更多地来自科技感、先进感、新鲜感,甚至陌生感。历史感和未来感不都是绝对的,二者都可以通过时间刻度的相对性原理而获得。穿越感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者个人、景观质量、旅游氛围因素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中的负面干扰因素,我们称之为“反穿越”因素,主要包括:不符合景观时代特征的各种“刺点”和各种形式的“噪音”,同时也发现,旅游者对于这些反穿越因素存在自我调适的倾向。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结为: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景观特征和穿越方式的比较提出了旅游穿越体验的模型,模型显示了旅游与神游相比在形成穿越体验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显着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穿越和旅游的关照跳出旅游以及穿越本身的审视水平,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解释旅游穿越体验的意义在于人生的“圆满”。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领域的创新本研究率先在旅游研究领域对旅游的穿越体验展开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明确了穿越体验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价值。历来的旅游体验研究,基本上是就体验谈体验,旅游体验研究的知识细化和深化还没有充分展开,其中也缺乏独特的理论范畴来作为支撑和引导。穿越体验的提出,可能为旅游体验研究开拓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展现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洞察旅游体验的本质,可能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其次,勾勒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范围、领域和方向。尽管本研究还只是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开始,很多课题都仅仅是初露端倪,但本研究也努力探索了穿越体验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地位和理论疆域,尝试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方法,经验性地涉猎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材料来源。这些对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启发意义。从探讨的内容广泛性而言,本研究涉猎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最后,就旅游穿越体验领域自身而言,它是一个未曾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可能会开拓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增进旅游体验研究问题域的广度和深度,对丰富旅游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二)理论观点的创新本研究在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范畴和命题,并对已有的一些范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检讨和辨正。其中主要的内容有:首先,本研究提出了穿越体验、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穿越感、旅游世界的时空转换、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等多个新的概念,同时,还对“旅游”的定义从知识考古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强化了对旅游定义中暂时性和异地性两个时空维度的重视,从而为旅游穿越体验命题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命题,在传统的旅游体验研究中还几乎没有涉及过。例如,本文认为,穿越诉求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情结;旅游体验就是一种时空转换的穿越体验;现代社会正在推动人类满足穿越诉求的手段走向具身化等。本文类似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这些命题尽管有些仍属于思辨性命题,但它们对后续的实证研究会有较大的启发价值。最后,本研究也致力于追求范畴界定与命题构建方面的自洽和协调,为穿越体验研究理论的体系化做出一些努力。(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旅游研究经历了多次研究视角的转换,从经济的视角转向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综合的视角转向分析的视角,从本真性的视角转向体验的视角。在体验理论逐渐占据旅游理论的核心地位的历史背景下,视角创新成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的策略。人们在这一领域正在逐渐走向多元化,本文以穿越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及旅游体验的本质,为这种视角创新或视角转换提供了新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这个新的视角审视旅游体验,可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并将旅游体验研究从原有的仅限于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边界拓展至更为宽广的领域。
吴建冰[7](2018)在《摩崖石刻的旅游学价值——以桂林摩崖石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一种,桂林以其摩崖石刻数量多、分布集中、质量上乘、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成为中国摩崖石刻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桂林摩崖石刻的文献价值自宋代以来已被研究者所关注,作为古代旅游活动的产物,除了具有文学、教育、历史、哲学、宗教、军事、政治等价值,其在旅游学上的价值也应给予重新审视,在构建古代旅游史、区域旅游景观发展史、旅游体验、旅游效应等方面可为现代旅游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游红霞[8](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曹雪[9](2018)在《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文中研究指明明朝中后期社会氛围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局日渐腐败,经济商品化程度加强,思想上心学思想日渐发展成熟,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部分文人群体不再沉迷于书本钻研,而转向追求经世之学,更注重实际学问的获得。很多文人士子走出书房,希冀通过亲近自然而掌握真知,随之旅游活动逐渐兴盛起来。云南虽偏处西南,但自古以来保持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经过元明多年的经营,到明中后期,吸引中原士子来滇旅游,甚至进行科学考察。到明中后期,国家面对的自然灾害日渐增多,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统治者、政府官员通过设立管理机构、发布政令律法来加以改善,很多文人士子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尤其体现在儒、道、佛及堪舆思想中,并影响了旅游文人环境生态思想的形成。云南长期的发展,使很多文人来滇进行旅游,他们在不断的游历观察中,注意到云南境内存在很多的环境生态问题,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他们不仅注意观察环境面貌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更注意考察人为活动的后天影响,包括积极或消极的理念及行为方式。不仅对政府的政策命令加以思考,也对百姓、游人、僧众、商人等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剖析,来分析环境生态问题存在的根源。很多滇游文人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出发,来思考环境资源的利用、人与土地相处关系及利用方式、环境保护、破坏及其影响等问题,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态思想,他们不仅强调了旅游客体的地位,同时更强调把握开发规律、制定合理利用方式等的重要性。这些生态思想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同时还基于他们大量的实地考察,所以相对较为客观且具有针对性,对当时,乃至现今的生态理论思想都有很大的价值与指导意义。
张明琛[10](2016)在《晚明闽籍作家旅游与游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明是中国旅游史上的炽盛时期,尤其嘉、万以後的社会环境,各种主、客观条件皆渐趋形成,晚明人不仅热衷山水旅游,对旅游的思想、游道、游伴、游观理论,等都展显出与众不同的追求,旅游风气特别的兴盛。福建一直是中国文坛上璀璨花开的土壤,晚明时期的闽派更是文坛的重要流派之一,尤其文坛涌现了游记文学的巨流,不论是作品的数量或作品的艺术表现皆蔚为大观,这为我们探索晚明的旅游与游记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和依据。目前有关明代旅游与游记的研究成果,较多的学者是从文学审美与赏析的角度去阐述。本研究拟由晚明文人的旅游活动与游记文献着手,并以晚明福建作家为研究范围,透过具体而细微的考证,剖析:一、晚明旅游的社会条件与游记的发展。二、闽籍文人北上春官的路线与沿途景观。三、晚明闽籍作家的游踪与游记。四、晚明海外重要游记。五、游记对游道的载述。本文前有绪论後有结论,共分为九个章节,其中绪论简要的阐述选题的研究动机、目的、范围、方法与内容,并对本文的相关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个总述和回顾,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正文第一章以晚明旅游发展与游记创作的社会环境为本研究框架铺垫基础。探讨旅游活动的形成与大量游记创作的成因,为下文具体研究交代背景。第二章探讨晚明闽籍作家北上春官的路线与沿途景观。第三章阐述闽籍作家在闽北地区的游踪与具代表性的旅游景观。第四章探讨晚明闽地游记的繁盛。第五与第六章探讨闽籍作家的骨干人物,说明各时期的游踪与旅游思想。第七章是以晚明海外重要游记为依据,说明晚明海外旅游活动的版图。第八章分析文人的精神动向所对应的游伴、游时与游观理论。第九章为总结晚明文人旅游与游记创作的成就。希望透过本论文系统性的爬梳,能标点出闽籍作家的游记小品文在中国山水文学长轴上所立足的位置。
二、旅游行为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行为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周履靖唱和诗词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周履靖唱和诗词集概述 |
第一节 周履靖唱和诗词集文献考述 |
一、文献资料的爬梳 |
二、对《夷门广牍》的考察 |
第二节 周履靖唱和诗词集探微 |
第二章 时代影响与个人选择——周履靖追和行为 |
第一节 复古思潮的时代影响 |
一、“拟对以成其变化” |
二、学古与追和创作 |
第二节 山人群体的习气浸染 |
一、山人群体的习气特征 |
二、扬名心态与追和创作 |
三、艺文社交与追和创作 |
第三节 隐逸文化的情感表达 |
一、追和创作中的隐逸之思 |
二、追和行为下的另类心态 |
第四节 诗学宗尚的自觉选择 |
一、周履靖的诗学宗尚 |
二、追和对象的选择 |
第三章 模拟承袭与自言己事——周履靖追和方式 |
第一节 化用原作,惟妙惟肖 |
一、直接借用 |
二、变换典故 |
三、转换句型 |
四、融入自我 |
五、善用比喻 |
第二节 代言前人,亦步亦趋 |
第三节 借韵原作,自言己事 |
一、由原作发散而来 |
二、仅借用原作韵脚 |
第四节 心境有别,亦有佳作 |
一、人生经历主导下的狭小心境 |
二、融情于物手法中的形神兼备 |
第四章 历时十载的群体唱和——《群仙降乩语》 |
第一节 扶乩过程与文本生成 |
一、第一阶段:万历八年 |
二、第二阶段:万历十八年 |
第二节 唱和诗集与晚明社会 |
一、书写道教文化 |
二、呈现文人心态 |
第三节 唱和诗作与标榜心态 |
一、唱和诗作的选择 |
二、唱和诗作的传播 |
三、唱和诗作的主题 |
余论 |
一、周履靖个人意义的彰显 |
二、原作接受史中的一环 |
三、晚明社会文化的一角 |
结语 |
附录 周履靖追和作品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三个问题 |
一、“旅游体验”是如何变成旅游的本质的? |
(一)“游”史 |
(二)“旅”+“游” |
(三)从“旅游实践”到“旅游体验” |
二、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的区分 |
三、旅游者去哪里了? |
(一)主体之“死” |
(二)旅游者之主权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旅游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困境 |
三、“面向实事本身”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观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从旅游研究到旅游世界 |
第一节 显现:从特殊到日常 |
一、第一阶段:经济现象 |
二、第二阶段:反日常现象 |
(一)多种社会科学的介入:以人类学为例 |
(二)旅游发生的背景:现代社会的“反常” |
(三)旅游内在动机:逃离和对反向生活的好奇 |
(四)旅游活动:人格的反常和活动的精神性 |
(五)反日常旅游的定义 |
三、第三阶段:日常现象 |
(一)“反日常”的例外 |
(二)“日常”的源头:旅游发生学 |
(三)“日常”理论之一: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
(四)“日常”理论之二:生活美学时代中的旅游 |
(五)“日常”理论之三:原真性+存在主义 |
第二节 矛盾:旅游世界与研究方法 |
一、社会学实践理论消解旅游实践 |
二、意识审美体验替代旅游体验 |
三、存在主义瓦解旅游的意义 |
(一)不稳定的意义和混乱 |
(二)滥用存在主义原真性 |
(三)“本真”的幻想 |
第三节 突围:游戏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旅游体验”的反思与再认识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作为“本质”的旅游体验 |
一、争执:异地体验还是非惯常体验? |
二、异地空间体验 |
(一)空间问题的特殊性 |
(二)异-空间感知体验 |
(三)“异-空间感知体验”在旅游研究中的独特性 |
三、非惯常环境中的主体间性 |
(一)复数的人 |
(二)他者与常人 |
四、“旅游体验”的双重特征 |
第三节 旅游体验的“结构” |
一、研究回顾 |
二、旅游想象、旅游体验、旅游回忆 |
(一)旅游想象(I) |
(二)旅游回忆(M) |
(三)旅游体验 |
(四)“想象-体验-回忆”与“期望-心理感知-评价” |
三、“旅游体验”再认识 |
(一)作为一段“旋律”的旅游体验 |
(二)旅游体验与旅游回忆 |
(三)旅游体验与审美体验 |
第四节 旅游的本质与现象学方法 |
一、现象学方法与某种“体验”的本质 |
二、现象学方法与对活动经验的认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论旅游实践的本质 |
第一节 从身体移动到旅游实践 |
一、背景:“Tourism”的起源 |
二、客观主义、心理主义中的移动性 |
三、作为一种源始的文化符号的身体移动 |
第二节 “旅游”作为移动性符号 |
一、“旅游”的“语言-言语”分析 |
二、“旅游”作为移动性的符号:语义辨析与悬置 |
(一)权力关系背景:自由移动/流放 |
(二)生存背景 |
(三)目的性假设 |
(四)源始样式:观光旅游 |
三、旅游实践的含义 |
第三节 观光旅游:“观”与“旅”的交织 |
一、何谓“观光旅游” |
(一)旅游研究中的“观光旅游” |
(二)旅游史中的“观光旅游”:最初的设定 |
二、观光旅游=“观”+“旅” |
三、观光的“看” |
(一)空间构造的“看” |
(二)实存论的“看” |
(三)知觉的“看” |
四、观光旅游的特征:“观”与“旅”的交织 |
(一)观光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
(二)观光旅游作为一种表达 |
(三)观光旅游创造一种主观旅游空间 |
第四节 旅游实践的“作品”:旅游目的地 |
一、实践的表达与创作 |
二、作品:旅游目的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系统与符号 |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的一般性定义 |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集合式和整体式 |
(一)集合式:想象与体验 |
(二)整体式:形象与实践 |
二、旅游目的地系统 |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的符号化 |
一、旅游吸引物符号化与旅游目的地符号化 |
二、“舞台”,还是“作品”? |
(一)作为“舞台”的旅游目的地 |
(二)作为“作品”的旅游目的地 |
三、旅游目的地符号 |
(一)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想象 |
(二)旅游目的地欲望 |
(三)旅游目的地-旅游实践-异乡世界 |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的现代性 |
一、条件背景:交通与信息 |
(一)三个阶段 |
(二)信息技术引起质变 |
二、旅游目的地想象 |
(一)对“异乡世界”的想象 |
(二)旅游想象与旅游实践 |
(三)旅游想象与“家园意识” |
三、旅游目的地体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世界的图景 |
第一节 “休闲”的旅游世界 |
一、“我们”的暴力:同化与掠夺 |
(一)贬低性的想象 |
(二)贸易与战争:游牧者、航海者 |
二、“我们”与“他们”的休闲 |
(一)旅游经济:休闲经济 |
(二)旅游活动:新殖民? |
(三)旅游活动:低俗? |
(四)旅游者:“我们-他们”中的“我” |
三、“我们”中生成的“他们” |
第二节 “与异乡人共在”的旅游世界 |
一、旅游世界的内部结构:以遗产旅游为例 |
二、“原住民-旅游目的地-旅游者”结构 |
(一)遗产旅游:供给还是需求? |
(二)谁的家园?旅游者还是原住民? |
三、旅游世界的框架 |
第三节 “家园”的旅游世界 |
一、“家园感”的失落和重拾 |
(一)何谓“家园感”:返乡之路 |
(二)“家园感”的失落:回忆性与都市生活 |
(三)“家园感”的重拾:空间想象 |
二、旅游回忆:“回忆”与“想象材料” |
(一)回忆-旅游回忆 |
(二)旅游实践-旅游回忆 |
(三)旅游回忆中的“想象材料” |
(四)返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相关学术着作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二)相关学术论文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史料基础 |
(二)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环境要素 |
一、政治黑暗,士人失意 |
二、政府控制力减弱,人口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经济环境要素 |
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
二、交通线路增多,交通工具改善 |
三、旅游食宿条件改善 |
四、出版印刷业发达 |
第三节 社会环境要素 |
一、社会风气渐趋奢侈 |
二、传统生活观念转变 |
第四节 思想环境要素 |
一、新旧社会思潮交织碰撞 |
二、旅游观念重新建构 |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身份构成 |
一、文人士大夫 |
二、市民 |
三、商人 |
四、僧侣道士 |
五、山人隐士 |
六、乡村居民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
一、山水揽胜 |
二、集会结社 |
三、求适养性 |
四、修禅礼佛 |
五、科学考察 |
六、庙会节庆 |
七、朝拜进香 |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交通 |
一、江南旅游交通线路 |
二、江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一、官方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二、民间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娱乐设施 |
一、茶馆 |
二、酒楼 |
三、戏园 |
四、青楼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其他旅游媒介 |
一、江南的旅游向导 |
二、江南的旅行服务商——牙家 |
三、江南的旅游图书与手册 |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
第一节 江南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 |
一、江南旅游资源的类型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三、江南旅游资源的分布 |
第二节 江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
一、江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士的旅游思想 |
第一节 徐霞客的旅游思想 |
一、游道“三德” |
二、生态旅游观 |
第二节 王思任的旅游思想 |
一、对旅游本质的思考 |
二、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
三、对旅游鉴赏的看法 |
四、对旅游功能的认识 |
第三节 袁宏道的旅游思想 |
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旅游文学观 |
二、“恋躯惜命,何用游山”的旅游冒险观 |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观 |
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
一、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 |
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部分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改变了政府的财政收支 |
二、促进了社会旅馆业、饮食业的发展 |
三、繁荣了城市休闲娱乐业 |
四、刺激了旅游图书、出版业的兴盛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促进了江南社会旅游风尚的形成 |
二、推动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兴盛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一、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旅游资源 |
二、指导了后世的旅游思想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明代江南区域图 |
附录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着名文士及其代表性游记 |
附录三 明人游具及其功能简表 |
(4)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古村落空间生活的相关研究 |
二、苏州传统古村落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释义 |
二、古村落的“传统空间”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构思 |
第一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要素和审美观念 |
第一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日常生活要素 |
一、传统劳动生活要素 |
二、多元主体的社会生活要素 |
三、礼制为先的信仰文化要素 |
第二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素 |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村落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 |
一、空间审美构成各要素 |
二、关于古村落传统空间审美心理的分析 |
三、江南文化的独立性 |
四、江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演变 |
第一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 |
二、交通需求与水网路网布局 |
三、文化心理与建筑形态 |
四、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 |
第二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构成 |
一、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二、空间的布局与围合 |
三、空间序列分析 |
四、空间的区域与边界 |
第三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传承 |
一、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
二、生活方式在空间生活中的传承 |
三、空间审美观念在民居中的体现 |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演变 |
一、整体空间构成形态 |
二、街巷空间形态演变 |
三、空间尺度变化与空间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 |
第一节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 |
一、民居空间的需求与空间界面上的变化 |
二、民居空间需求与空间天际线 |
第二节 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 |
一、古村公共空间与空间中的人际交往 |
二、街巷尺度与现代交通 |
第三节 生产劳动空间与现代生活 |
一、古村落的田园空间 |
二、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型 |
第四节 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审美 |
一、景观节点的空间节奏 |
二、街巷的转折与变化 |
三、田野景观的审美 |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
一、构建传统空间的“场所精神” |
二、维持乡土环境,留住“乡愁” |
三、生产方式与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
四、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古村落空间的更新与重构 |
第一节 空间审美的断裂与追寻 |
一、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风貌难控制 |
二、空间审美的“象”的消失 |
三、地域文脉的空间叙事 |
第二节 古村落保护中“人”的因素 |
一、村落空心化的现状 |
二、村落发展中的“人”的分析 |
第三节 古村落更新的选择 |
一、古村落更新的现存模式 |
二、建筑信息评估与整合 |
三、村落改造的生态补偿 |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 |
一、传统空间意识下的现代村落 |
二、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策略 |
三、构建符合当代生活的交往空间 |
四、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构建 |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优化对于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
一、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 |
二、评估空间审美价值,凸显村落特色 |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落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苏州东西山明清古建筑名录 |
附录2:苏州古村落环境要素构成表 |
附录3:常见民居铺地形式 |
附录4:墙体分类表 |
附录5:古村历史建筑调查样表 |
附录6:徐湾村现状建筑实地调查表 |
附录7:古村落游客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
附录8: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
作者简介 |
(5)世俗的朝圣:关中走陵人情感体验研究 ——以汉唐帝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走陵活动悄然兴起 |
1.1.2 朝圣者和旅游者界限模糊 |
1.1.3 情感体验研究方兴未艾 |
1.1.4 用户生成内容扩展了旅游研究的数据来源 |
1.1.5 旅游线路成为研究游客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内容分析法 |
1.3.4 数理统计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朝圣者 |
2.1.2 旅游者 |
2.1.3 情感体验 |
2.1.4 情感词汇分类与辨析 |
2.2 “世俗的朝圣者”从何而来——朝圣与旅游概念的交织史 |
2.2.1 世界“朝圣”的变迁史 |
2.2.2 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与“朝圣” |
2.3 旅游者情感体验与影响因素研究 |
2.3.1 旅游者情感体验研究 |
2.3.2 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 |
2.4 理论基础 |
2.4.1 情绪认知与评价理论 |
2.4.2 旅游情境理论 |
2.4.3 旅游动机理论 |
第3章 案例地选取与研究设计 |
3.1 案例地选取与旅游线路分析 |
3.1.1 案例地选取 |
3.1.2 旅游线路选择 |
3.2 数据采集处理与情感值计算 |
3.2.1 游记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2 调查问卷设计 |
3.2.3 问卷预调查 |
3.2.4 数据处理 |
3.2.5 情感值计算 |
第4章 走陵人、宗教信徒、普通游客的差异研究 |
4.1 社会人口学特征 |
4.1.1 样本人口学总体特征 |
4.1.2 三类游客性别构成 |
4.1.3 三类游客年龄段分布 |
4.1.4 三类游客收入水平 |
4.2 旅游行为特征 |
4.2.1 三类人群出游动机 |
4.2.2 三类人群感知价值、满意度及忠诚度 |
4.3 游离于神圣与世俗的边界——走陵人 |
4.4 小结 |
第5章 走陵线路情感体验研究 |
5.1 走陵人整体情感体验研究 |
5.2 汉陵走陵线路情感体验研究 |
5.2.1 汉陵情感词频分析 |
5.2.2 汉陵环线情感体验 |
5.2.3 汉陵节点情感分析 |
5.2.4 汉陵情感空间示意及四象分析 |
5.3 唐陵走陵线路情感体验研究 |
5.3.1 唐陵情感词频分析 |
5.3.2 唐陵环线情感体验 |
5.3.3 唐陵节点情感分析 |
5.3.4 唐陵情感空间示意及四象分析 |
5.4 走陵路线上的情感体验变化规律总结 |
5.4.1 高者恒高:高知名度景点的游客情感体验值高 |
5.4.2 两头高中间低:情感体验在入出口较强,中途较差 |
5.4.3 爱屋及乌:帝王的评价对走陵体验的影响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6.4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的缘起:人类的穿越情结 |
1.1 穿越的含义 |
1.2 人类的穿越心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
1.2.1 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 |
1.2.2 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 |
1.3 穿越心理的满足:现实世界的景观供给 |
1.3.1 由虚渐实的穿越供给 |
1.3.2 旅游业的穿越供给 |
1.4 穿越情结的学术审视 |
1.4.1 哲学家的观点 |
1.4.2 文艺批评家的观点 |
1.4.3 文学中的科学:穿越的交叉学科研究 |
1.4.4 空白与可能性:旅游学术界对穿越的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总体思路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框架 |
2.2 定量研究设计 |
2.2.1 定量研究假设 |
2.2.2 问卷设计 |
2.2.3 定量资料采集 |
2.2.4 定量资料分析策略 |
2.3 定性研究设计 |
2.3.1 定性资料采集1:知乎问答 |
2.3.2 定性资料采集2:游记收集 |
2.3.3 定性资料采集3:问卷调查的开放式问题 |
2.3.4 定性资料分析策略 |
2.4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2.4.1 定量研究的信度 |
2.4.2 定量研究的效度 |
2.4.3 定性研究的信度 |
2.4.4 定性研究的效度 |
2.4.5 混合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讨论 |
3 穿越的性质与功能 |
3.1 人类的时空观:穿越的集体意识基础 |
3.1.1 中西方的整体时空观 |
3.1.2 时空特性 |
3.1.3 时空转化:穿越体验的可能性 |
3.2 世界的流动性 |
3.2.1 流动性的含义 |
3.2.2 西方哲学中的“流动性” |
3.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流动性” |
3.3 幻想与怀旧:穿越情结的两个矢量 |
3.3.1 幻想——奔向未来 |
3.3.2 怀旧——回返过去 |
3.3.3 无所依凭的白日梦:神游与梦游 |
3.4 旅游:在未来与过去之间穿越 |
3.4.1 旅游与穿越 |
3.4.2 旅游与神游 |
3.4.3 三种穿越方式的比较 |
4 旅游景观的时空分异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 |
4.1 旅游定义中的时空维度 |
4.1.1 旅游定义的现状 |
4.1.2 旅游定义的知识考古 |
4.1.3 关于“异地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
4.1.4 关于“暂时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
4.2 旅游世界:维度与景观性 |
4.2.1 旅游世界与非惯常环境的比较分析 |
4.2.2 旅游世界的维度 |
4.2.3 旅游世界的景观 |
4.3 旅游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1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2 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3 景观空间分异的文化解释 |
4.4 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 |
4.4.1 旅游世界的时间与时间景观 |
4.4.2 景观的时间性 |
4.4.3 时间景观 |
4.4.4 景观的时间刻度 |
4.5 旅游作为一种穿越 |
4.5.1 旅游领域“有名无实”的穿越研究 |
4.5.2 旅游领域“有实无名”的穿越研究 |
4.6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穿越思想 |
4.6.1 旅游体验中的穿越意味 |
4.6.2 旅游体验的主客互动 |
4.6.3 旅游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场” |
5 穿越体验的动机与行为测量 |
5.1 旅游动机中的穿越取向 |
5.1.1 传统的旅游动机研究 |
5.1.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动机 |
5.1.3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动机 |
5.2 旅游体验的穿越感及其相关因素 |
5.2.1 休闲活动的穿越感 |
5.2.2 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相关分析 |
5.3 穿越体验——在场的具身体验 |
5.3.1 旅游体验的具身转向 |
5.3.2 穿越体验的在场性 |
5.3.3 穿越体验的多感官性 |
5.4 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与景观类型分析 |
5.4.1 穿越体验的偏好分析 |
5.4.2 旅游活动偏好的因子分析 |
5.4.3 旅游活动偏好的聚类分析 |
5.4.4 旅游景观类型的聚类分析 |
5.4.5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比较 |
6 穿越体验中的穿越感 |
6.1 穿越感 |
6.1.1 穿越感的含义 |
6.1.2 穿越感与本真性命题 |
6.1.3 穿越感的主观建构性 |
6.1.4 旅游穿越感的获得方式 |
6.1.5 印刻理论与场所依恋 |
6.2 穿越体验中的历史感 |
6.2.1 历史感的含义 |
6.2.2 旅游历史感的形成要素分析 |
6.3 穿越体验中的未来感 |
6.3.1 未来之地:未来感在哪里获得 |
6.3.2 未来之貌:先进科技的武装 |
6.3.3 未来之质:新鲜、陌生与幻想 |
6.4 穿越感的影响因素 |
6.4.1 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
6.4.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因素 |
6.4.3 核心景观因素 |
6.4.4 旅游体验的场所氛围因素 |
6.4.5 旅游者的在场自我调适因素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 |
7.1.2 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 |
7.1.3 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 |
7.1.4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 |
7.1.5 旅游穿越体验模型 |
7.1.6 穿越体验与圆满 |
7.2 研究创新 |
7.2.1 研究领域创新 |
7.2.2 理论观点创新 |
7.2.3 研究视角创新 |
7.2.4 方法与资料的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摩崖石刻的旅游学价值——以桂林摩崖石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桂林摩崖石刻概况 |
2 桂林摩崖石刻价值的研究综述 |
3 桂林摩崖石刻旅游学价值的重新审视 |
3.1 桂林摩崖石的古代旅游史价值 |
3.2 桂林摩崖石刻对构建区域旅游景观发展史的意义 |
3.3 桂林摩崖石刻对旅游体验研究的价值 |
3.4 桂林摩崖石刻对旅游效应研究的价值 |
4 小结 |
(8)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
小结 |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
小结 |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
小结 |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
小结 |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中文译着 |
三、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图片选录 |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
后记 |
(9)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明代旅游活动兴盛及云南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二)关于明代旅游文人环境伦理思想和生态意识的研究 |
三、论文创新点、重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点、重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与观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明中晚期云南的发展与文人滇游的背景 |
第一节 明中晚期旅游活动兴盛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明中晚期云南旅游发展的原因 |
一、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交往 |
二、教育的发展与文明的开化 |
(一)明以前各朝的发展与积淀 |
(二)明王朝的重视与推广 |
三、交通状况与明朝的推进发展 |
(一)明以前云南境内的交通状况 |
(二)明朝对云南交通状况的改善与发展 |
四、移民的迁入与民族的融合 |
第二章 前代王朝及明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
第一节 前代王朝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
一、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渊源与流变 |
二、资源物产开发机构的设置与沿革 |
三、环境资源开发限令的实行与完善 |
第二节 明朝对生态问题的重视 |
一、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及政策保护 |
二、文人群体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
第三章 滇游明人的生态思想 |
第一节 滇游明人生态思想的主要来源 |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
三、佛家思想的影响 |
四、堪舆风水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滇游明人的生态认识 |
一、滇游明人对人为活动影响生态的认识 |
(一)政府政令作用于生态的利弊 |
(二)民间群体行为对生态的影响 |
二、滇游明人对自然因素影响生态的认识 |
第三节 滇游明人游滇的生态思想 |
一、关于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把握 |
二、关于人地关系的思考与和谐认知 |
三、关于环境保护与主客体观念的思考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晚明闽籍作家旅游与游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物件与范围 |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旅游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晚明的政治与经济 |
第二节 社会风尚的转变 |
第三节 思想的转化与游记的影响 |
第四节 舟游的便利性 |
第二章 闽人北上春官沿途的景观 |
第一节 闽人北上春官 |
第二节 北上春官的路线 |
第三节 北上春官沿途景観 |
第三章 闽地旅游路线与景观 |
第一节 闽地旅游路线 |
第二节 会城周边景观 |
第四章 晚明闽地游记的繁盛 |
第一节 晚明闽地文学概观 |
第二节 晚明闽地游记作家众多 |
第三节 晚明闽人游记繁盛原因探测 |
第五章 代表作家谢肇淛游踪与游记 |
第一节 谢肇淛游踪 |
第二节 游燕记 |
第三节 省内之出游与游记 |
第四节 一篇游记产生的前前後後 |
第五节 旅游观与游记特色 |
第六章 代表作家曹学佺游踪与游记 |
第一节 曹学佺游踪 |
第二节 早期游记 |
第三节 游福庐山记与北游记 |
第四节 湘西纪行 |
第五节 旅游观与游记特色 |
第七章 海外游记 |
第一节 海外重要游记概述 |
第二节 东番记 |
第三节 使琉球记 |
第八章 游记对游术的载述 |
第一节 游伴 |
第二节 游时 |
第三节 游观的理论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北上春官路线 |
附录二: 谢肇淛游记篇目表 |
附录三: 曹学佺游记篇目表 |
附录四:闽籍考生北上春官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旅游行为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履靖唱和诗词集研究[D]. 王千平. 上海大学, 2020(03)
- [2]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研究[D]. 方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3]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D]. 敖红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4]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D]. 牟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世俗的朝圣:关中走陵人情感体验研究 ——以汉唐帝陵为例[D]. 吴嘉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D]. 周广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7]摩崖石刻的旅游学价值——以桂林摩崖石刻为例[J]. 吴建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8(03)
- [8]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9]生态视野下的明人滇游[D]. 曹雪. 云南大学, 2018(01)
- [10]晚明闽籍作家旅游与游记研究[D]. 张明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