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诺环素和肤炎宁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花千[1](2020)在《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本方治疗痤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病例选取是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到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口服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GAGS、中医症状积分、DLQI评分并进行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分级)、GAG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6周后,两组的疗效观察指标进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观察指标组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3.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湿瘀阻滞型痤疮治疗有明显效果;2.两组间通过GAGS量表、中医证候评分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悦[2](2019)在《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痰湿瘀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痰湿瘀结型痤疮患者选入本研究,进行随机化处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汤剂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五海瘿瘤丸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的皮损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判定临床疗效。并在初诊及末诊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两组内比较,皮损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皮损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 1)。治疗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两组内比较,皮损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皮损评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8周末,治疗组患者临床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0%。3.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示,两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DL QI评分均有疗效(*P=<0.01),且通过治疗前后DLQI评分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DL QI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能有效改善痤疮患者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2.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郑颖芳[3](2019)在《刘巧教授基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治疗痤疮的经验》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痤疮患者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观察不同年龄段痤疮患者发病部位特征。2、观察导师临床治疗不同发病部位特征痤疮患者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痤疮的经验。方法:1、通过对450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青春期12-18岁、19-24岁,青春期后25-50岁三个年龄段痤疮患者发病部位的特征。2、纳入180例痤疮患者,其中年龄在青春期12-18岁皮疹多发于额部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A组60例,19-24岁皮疹多发于口周部、两颊部的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B组60例,25-50岁皮损多发于下颌部的肝肾不足型痤疮患者C组60例,同时根据随机原则将A、B、C三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A、B、C三组分别给予导师经验方清痤1号方、清痤2号方、清痤3号方口服,并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所有对照组均采用多西环素口服并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分别记录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8周GAG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疗效。同时随访停药1月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50例痤疮患者皮疹以口周(25.1%)、两颊(20.90%)最为好发,其次为额部(16.89%)、下颌部(15.56%)、鼻部(14.89%),胸背部(4.22%)、颈部(2.44%)最少;而在青春期12-18岁年龄段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前额部、鼻部,与其他部位相比P<0.01;青春期19-24岁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两颊、口周,与其他部位相比P<0.01;年龄25-50岁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下颌部,与其他部位相比P<0.01。2、经过8周治疗,A组、C组痤疮患者在第2周时,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从第4周到第8周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痤疮患者在第2周、第4周时,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第6周、第8周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个年龄段皮损评分情况对比:组间比较,治疗2周,A、B组P<0.05,C组P>0.05,治疗4周至8周,三组P值均(P<0.01);组内比较,从治疗2周至8周,三组P值均(P<0.01)。4、三个年龄段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对比:组间比较,治疗2周,A组P<0.01,B组、C组P值均(P>0.05),治疗4周A组、B组P值均(P<0.01),C组P>0.05,从治疗6周至8周,三组P值均(P<0.01);组内比较,从治疗2周至8周,三组P值均(P<0.01)。5、治疗8周过程中,治疗组A组出现1例因空腹服药导致胃肠道不适、腹泻的患者,其余病人无其他不良反应。而痊愈病人停药1月后随访,治疗组A、B、C三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不同,颜面部痤疮皮疹的分布不一样,青春期12-18岁年龄段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前额部、鼻部;青春期19-24岁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两颊、口周;25-50岁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下颌部。2、导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发病部位辨证用药:清痤1号方、清痤2号方、清痤3号方联合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痤疮GAGS评分、远期疗效、中医症候评分改善均优于多西环素联合过氧化苯甲酰凝胶。3、导师根据不同年龄,部位辨证来治疗痤疮能更好地进行临床辨证,值得更深入地研究与推广运用。
郑博元[4](2019)在《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近十年发表在国内期刊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临床文献整理、分析,统计出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高频经脉、高频穴位等,为中医针灸治疗现代痤疮疾病取穴提供基本理论。方法:通过利用文献检索引擎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各种期刊杂志,严格按照本课题关键词、文献年限进行搜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所选穴位进行分类统计,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总结出针灸治疗取穴特点。结果:整理出针灸治疗痤疮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有450篇,涉及穴位共有98个穴位,涉及十四经脉,以膀胱经、胃经、任脉、脾经、大肠经、督脉、肾经、肺经使用最为频繁,高频次取穴处方:大椎、肺俞、阿是穴、膈俞、曲池、肝俞、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脾俞、合谷。所取腧穴以头面部及项背部局部取穴为主,针灸治疗方式以火针最为多见,其他各种方式结合使用。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经络和穴位选择范围比较广泛,但重点涉及的经脉和使用的穴位却比较集中。提示在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对这些所属经脉及其经穴部位多加重视。
杨岚[5](2016)在《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涉及青春期前后各年龄阶段。本病常反复发作,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复方能够全面调整身体机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清热除湿汤为代表的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对于湿热型痤疮的治疗,也是根据证的表现,而应用清热除湿汤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痤疮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内分泌、微生物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尚缺乏中医药治疗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以及皮肤生理指标改善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对湿热型痤疮的治疗探索中医药在改善皮肤微环境方面的作用。目的(1)观察痤疮患者皮损和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客观性评价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规范化辨证分型治疗,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结合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及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抑制研究,为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痤疮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评价清热除湿汤对于痤疮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2:1比例随机纳入72例湿热型痤疮患者,试验组48例,给予清热除湿汤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痤疮皮损和临床综合证候的改善情况评定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2)皮肤生理指标测定应用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和SOFT5.5皮肤检测仪测定受试者面部红色区、棕色斑、毛孔、紫质和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油脂、PH数值,以治疗前后和每次复诊时作为检测时点,从不同时间节点皮肤生理指标的检测数据,动态反映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情况,以客观数据资料为依据说明中药对于不同皮肤生理指标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最终对皮肤表面微环境的改善产生的影响,揭示特定皮肤生理指标改善与中药治疗的相关性。(3)中药抑菌研究痤疮患者毛囊、皮脂腺中存在多种微生物,抑制其生长可以使痤疮病情得到缓解。本试验将痤疮丙酸杆菌标准菌株进行进一步传代培养,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清热除湿汤为试验药物,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结果(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患者,临床痊愈16.28%,显效30.23%,有效39.53%,无效13.95%,愈显率(痊愈+显效)为46.5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86.04%。对照组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患者,临床痊愈9.52%,显效19.05%,有效28.57%,无效42.86%,愈显率为28.57%,总有效率为57.14%。试验组的皮损消退率为62.86%,综合证候疗效率为62.41%,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清热除湿汤对改善皮损和中医临床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受试患者疗前、疗后进行安全性实验室检查,经观察试验组中5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尿素氮偏低,4例出现尿白细胞±,但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试验组中4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均以胃脘不适及轻度腹泻为主,调整用药方式后即缓解。(2)皮肤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红色区和棕色斑分值较对照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药有较好的改善皮肤炎症和皮肤棕色斑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紫质和毛孔的分值减少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紫质和毛孔方面效果不明显。治疗后试验组皮肤油脂含量为18.74±10.263,较对照组(23.90±12.498)数值减少,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说明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药在改善皮肤油脂含量方面有一定优势。治疗结束后,两组痤疮患者的皮肤水分含量和PH数值对比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皮肤水分和PH值方面疗效相当。(3)中药抑菌研究结果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试验研究。将P.acne标准株进行转种培养后,中药倍比稀释后进行抑菌作用的研究。经72h厌氧培养后,各试管中的中药从1:2进行倍比稀释,在药物浓度为500mg/ml时可见细菌生长,即清热除湿汤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mg/ml。在同体积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定量接种,结果显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菌落计数为1500CFU/ml。结论(1)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有较好效果,在改善皮损情况和综合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清热除湿汤在改善痤疮患者的皮肤水分、油脂、红色区、棕色斑方面有一定作用。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屏障的保护和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3)清热除湿汤在浓度为500mg/ml时可见细菌生长,说明试验药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相关中药比较,其抑菌作用偏弱。在进一步定量接种实验中显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菌落计数为1500CFU/ml,明显少于对照管中的细菌数量。此种情况可能与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有关,而对于皮肤表面的致病菌,单纯应用内服药物只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刘少华[6](2016)在《两组用药方案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为主要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痤疮的首选方法。2011年3月—2015年3月选取我中心门诊皮肤科收治的重度痤疮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取不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1对象与方法1.1
肖艺,刘光荣,朱小平,严杰[7](2015)在《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对痤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林轩曲[8](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痤疮近代用药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的毛囊性丘疹,有时会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皮疹初起多为粉刺、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疤痕及色素沉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饮食及营养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已从青少年向中老年人、少年方向改变的趋势。女性在青春期后也发生率也有增长的趋势。西医学治疗该病方法丰富,但由于其的副作用大,因此,有不少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中医中药治该病具有其独到之处,国内国外近代学者对该病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等研究丰富,中医药临床研究虽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近年来在辨证分型、选方用药意见上,也渐日趋一致。因此,本研究目的基于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对国内痤疮近代用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于探索挖掘中医药治疗痤疮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中医治疗该病文献之间潜在的联系,为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疗效提供参考治疗依据。并通过研究痤疮古今中医文献的学习,继承先辈诊治痤疮经验,提高自身临床实践能力,以期望有所创新。研究方法:检索1979-2014年间(近40年)有关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acne)的相关文献,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大程度的收集到全面的痤疮文献数据。本研究共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81篇,包含81首方剂,123种中药材。对这些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关联规则法分析81首方剂诊治痤疮的核心用药,分析文献中方药之间的关联性或相关性,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归纳痤疮中医治疗用药的规律,希望对今后痤疮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起到明显指导和有效借鉴的作用。结果:(1)研究发现使用频率大于25.0%的药物为甘草、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银花、连翘、生地黄、牡丹皮、栀子、蒲公英、桑白皮、黄柏、当归。(2)所有中药共出现892次,其中中药类别统计居前5位的依次为清热解毒类、清热燥湿类、清热凉血类、补气类、活血调经类。(3)研究结果显示在四气中,以寒性药(56.91%)占最多,温性药(26.02%)次之;在五味之中,以苦味药应用最多,甘味药次之,辛味药居于第三,三三者约占总额的87.63%。 (4)研究结果显示,治疗该病药物的归经情况,主要以归肝经、肺经、胃经、脾经药物应用最多,分别出现67、48、47、38频次,频率分别为21.97%、15.74%、1 5.41%、12.46%。(5)经关联的规则分析后,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如下:甘草常与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连翘、白花蛇舌草、丹参配伍应用;丹参常与桑白皮、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配伍应用;黄芩常与枇杷叶、桑白皮、连翘、白花蛇舌草、枇杷叶、丹参配伍应用;白花蛇舌草常与枇杷叶、黄芩、丹参、连翘、甘草配伍应用;金银花常与连翘、丹参、枇杷叶、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配伍应用;连翘常与桑白皮、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黄芩、枇杷叶、赤芍药、甘草配伍应用;生地黄常与女贞子、早莲草、知母、黄柏、丹参配伍应用;牡丹皮常与赤芍药、栀子、石膏、枇杷叶、桑白皮、生地黄配伍应用;栀子常与生薏仁、黄芩、黄连、枇杷叶、桑白皮、甘草配伍应用;蒲公英常与生地黄、丹参、甘草、金银花、当归、栀子、金银花配伍应用。将上述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总结,与临床常见之肺经风热证、胃肠湿热证、阴虚火旺证3证的常用方剂,即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连翘、白花蛇舌草、丹参、甘草);黄连解毒汤方剂加减(川连、川芩、黑栀);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丹参)。结论:(1)痤疮病用药以植物药为主,约占总数的92.68%,动物药(5.69%)居于第二,合计约占总数98.37%。在植物药应用中,又以根类、根茎类使用最高,约总数的46.49%。(2)五味之中,以苦味药、辛味药以及甘味药应用率最高;在四性中,以寒性药物应用比例占最高,温性药物居于第二。(3)治疗该病的药物归经,以归肺经为主,正与该病的病因与病机密切相关。(4)清热药的使用率高,如黄芩、白花蛇舌草、银花、连翘等。(5)补气药物使用高,如甘草、党参、山药、茯苓等。(6)临床常选用“上行”于头面部的药物,如白芷、柴胡、薄荷、升麻、辛夷等。(7)临床常选用具有美白之效的药物,如白芍、白茯苓、刺蒺藜等。(8)抗衰老药物使用率较高,如白术、当归、麦门冬、玉竹等。(9)临床使用药物颜色为白色者使用率较高,如白芍、白芷、白茯苓、禹白附等。 (10)常用药物及方剂配伍为,桑白皮、连翘、丹参、甘草(枇杷清肺饮加减);川连、炒芩、黑栀(黄芩黄连解毒汤方剂加减);知母、生地黄、女贞子、丹参、旱莲草(知柏地黄丸方剂合二至丸方剂加减)。
戚合德,周勇,詹歆[9](2014)在《龙胆消痤方治疗540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龙胆消痤方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5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2例,对照组258例,分别使用自拟龙胆消痤方和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9%,对照组7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1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治疗组,且不良反应程度大于治疗组。结论中药龙胆消痤方对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王娜[10](2012)在《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以皮肤散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酒刺”等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告,青春期痤疮的患病率高达70-80%,部分患者甚至由青春期持续到成年,而且治疗护理失当,会遗留疤痕等永久性皮肤损害,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目前,西医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抗角化药、抗雄性激素药、抑制皮脂腺分泌药、维生素等,疗效尚可,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资料证明,中医药治疗痤疮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特点,外治法作为中医药一种重要方法,治疗痤疮有其独特作用。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以探索一种经济、疗效可靠、副作用更小、适宜推广的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方法。方法:所选80例患者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1年9月—2012年1月),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15—45岁之间,男女不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痤疮方内服联合中药熏蒸),对照组(痤疮方内服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内服痤疮方,每次100ml,日两次,早晚饭后温服。另外,治疗组外用熏蒸方熏蒸每周2次,每次15分钟,对照组予阿达帕林凝胶日一次,每晚睡前外搽治疗。两组的总疗程均为6周。2、4、6周及完成治疗后2个月各随访一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皮损的变化,计算两组皮损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复发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水平;从而作出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熏蒸方熏蒸治疗对患者皮损的改善与阿达帕林凝胶相当。(2)两组间比较,治疗完成6周后,治疗组皮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睾酮(T)水平,经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痊愈患者进行跟踪观察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率为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外用阿达帕林凝胶后有5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包括皮肤红斑干燥、脱屑、或灼烧感,多出现在用药的1-2周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与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相当,且尚未见不良反应。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
二、米诺环素和肤炎宁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诺环素和肤炎宁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理论研究 |
1.1 中医学关于痤疮病名概述 |
1.2 中医学关于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西医关于痤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取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结果 |
第3章 讨论 |
3.1 湿瘀阻滞证型的分析 |
3.2 组方分析 |
3.3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3.4 对照组药物选择的依据 |
3.5 研究结果分析 |
3.6 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2)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概况 |
1.1 古代医家关于痤疮的记载 |
1.2 近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
2.西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概况 |
2.1 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临床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疗效评定方法 |
2.3 安全性评估 |
2.4 生活质量评估 |
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皮损积分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3 两组患者GAGS评分的比较 |
4 两组患者疗效评定结果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LQI评分的比较((?)±s,分)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立论依据 |
2.方药分析 |
3.刺血疗法的起源与作用机理 |
3.1 刺血疗法的起源 |
3.2 中医的理论依据 |
3.3 选穴依据 |
4.DLQI的临床应用 |
5 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痰湿瘀结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附图 |
(3)刘巧教授基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治疗痤疮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的认识 |
1.1 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医外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2.1 发病病因 |
2.2 治疗 |
3 总结 |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段痤疮发病规律的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2 诊断标准 |
1.3 皮损量化选用GAGS评分部位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痤疮发病部位的情况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刘巧教授从部位辨证治疗不同年龄段痤疮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分组用药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评价 |
2.5 不良反应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临床实验流程图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实验结果 |
3.3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清痤方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2.1 经验方用药分析 |
3 西药多西环素及过氧化苯甲酰治疗痤疮的药理机制及应用现状 |
3.1 盐酸多西环素 |
3.2 过氧化苯甲酰 |
4 临床研究分析 |
4.1 12-18 岁青春期痤疮 |
4.2 19-24 岁青春期痤疮 |
4.3 25岁以上青春期后痤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 |
1.1.2 痤疮的临床表现 |
1.1.3 现代西医对痤疮分型 |
1.2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1.2.1 古代中医学对痤疮病名的认识 |
1.2.2 中医学对痤疮分型的认识 |
1.2.3 中医学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1.3.1 现代西医治疗 |
1.3.2 中医治疗 |
1.4 小结 |
第2章 文献分析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检索方法 |
2.2.2 检索范围与检索词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统计结果 |
2.3.1 经脉使用情况 |
2.3.2 前十一个主要穴位及归经情况 |
2.3.3 穴位部位分布情况 |
2.3.4 治疗手段特点 |
2.4 针灸治疗痤疮取穴特点及理论依据 |
2.4.1 针灸治疗痤疮高频穴位 |
2.4.2 针灸治疗痤疮高频穴位 |
2.4.3 穴位配伍多样 |
2.4.4 选穴的分布部位 |
2.4.5 针灸方法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综述一 痤疮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一、古籍论述 |
1. 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 |
2. 痤疮治疗方药的探讨 |
二、当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
1. 辨证分型论述 |
2.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痤疮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1. 遗传因素 |
2. 内分泌因素 |
3.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 |
4. 微生物感染 |
5. 免疫学因素 |
6. 其他因素 |
二、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
1. 全身系统性治疗药物 |
2. 局部外用药物 |
3. 物理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痤疮的实验研究及皮肤生理指标检测 |
一、痤疮致病菌的实验研究 |
二、痤疮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和皮脂分泌情况的相关研究 |
三、皮肤屏障功能与皮肤生理指标的研究 |
1. 皮肤屏障功能 |
2. 皮肤生理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均衡性分析 |
2. 痤疮发生的相关因素 |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5. 脱落病例 |
6. 随访 |
讨论 |
一、寻常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 |
二、清热除湿汤的药物分析 |
三、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疗效分析 |
3. 中药组方的比较及应用分析 |
4. 典型病例分析 |
5. 脱落病例分析 |
6. 不良反应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检测 |
研究方案 |
1. 检测对象 |
2. 测试设备 |
3. 观察指标 |
4. 检测时点 |
5. 检测步骤 |
6. 评价标准 |
结果 |
1. 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 |
2. SOFT5.5皮肤检测仪测试结果 |
讨论 |
1. VISIA检测结果分析 |
2. SOFT5.5皮肤检测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 治疗前后临床照片比较 |
附录二 治疗前后VISIA结果比较 |
附录三 药物抑菌试验照片 |
附录四 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观察病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两组用药方案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2]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用药1 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1 个疗程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7)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观察 |
4讨论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痤疮近代用药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1.1.1 春秋战国至晋时期 |
1.1.2 隋唐时期 |
1.1.3 宋元时期 |
1.1.4 明清时期 |
1.2 近代中医学者对痤疮的认识 |
1.2.1 自拟方加减 |
1.2.2 成方加减 |
1.2.3 分型论治 |
1.2.4 中药外治法 |
1.2.5 针灸治疗 |
2. 西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情况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1 内分泌因素 |
2.2.2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
2.2.3 微生物 |
2.2.4 炎症损害及免疫机制 |
2.2.5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
2.2.6 微量元素 |
2.3 治疗 |
2.3.1 抗雄激素药物 |
2.3.2 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药 |
2.3.3 抗菌药 |
2.3.4 非抗生素类抗炎药物 |
2.3.5 微量元素疗法 |
2.3.6 光疗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痤疮近代用药文献研究 |
1.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1.1 文献检索出处 |
1.2 检索条件 |
2. 文献筛选条件(收集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数据整理及药物的录入 |
4. 数据的量化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与分析 |
6.1 一般情况 |
6.2 用药情况统计 |
6.2.1 中药使用情况 |
6.2.2 中药类别统计 |
6.2.3 中药性味和归经 |
6.2.4 用药部位分布情况 |
6.2.5 药物归经分布情况 |
6.2.6 药物之间关联分析 |
7. 讨论 |
7.1 中医治疗痤疮文献的用药规律探讨 |
7.1.1 中药类别 |
7.1.2 药物种类及用药部位 |
7.1.3 药物性味归经 |
7.2 药物的选择特点 |
7.2.1 选择清热药物 |
7.2.2 选择祛风药物 |
7.2.3 选择美白功效药物 |
7.2.4 选择抗衰老药物 |
7.2.5 选择“上行”作用于头面部的药物 |
7.2.6 选择白色药物 |
7.2.7 药物的常用配伍 |
8. 结论 |
9. 本研究不足局限与展望 |
10.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龙胆消痤方治疗540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内治法 |
1.4 中医外治法 |
1.5 现代药理研究 |
2 西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
2.1 发病机制 |
2.2 药物治疗 |
2.3 物理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入选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病情评估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退出(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临床疗效观察 |
3 研究结果 |
3.1 完成研究情况 |
3.2 观察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米诺环素和肤炎宁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验方四白祛痤汤加减治疗湿瘀阻滞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花千.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焕颜汤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D]. 李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3]刘巧教授基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治疗痤疮的经验[D]. 郑颖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D]. 郑博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D]. 杨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两组用药方案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刘少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02)
- [7]酶解水溶珍珠粉胶囊治疗痤疮30例疗效观察[J]. 肖艺,刘光荣,朱小平,严杰. 湖南中医杂志, 2015(07)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痤疮近代用药文献研究[D]. 林轩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3)
- [9]龙胆消痤方治疗540例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 戚合德,周勇,詹歆. 中国临床医生, 2014(03)
- [10]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D]. 王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