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论文文献综述)
杨桐[1](2021)在《青少年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希望和勇气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指出
陈必忠,张绮琳,张瑞敏,郑雪[2](2020)在《线上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中的人际负性体验》文中研究指明线上社交焦虑指个体在社交媒体交往情境中感知到的紧张和恐惧等人际负性体验,包含隐私担忧、交往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三个方面。线上社交焦虑可以通过质性分析法、实验诱发法和问卷测量法进行研究。线上社交焦虑既会受到社交媒体自身特点、个体特征因素、网络欺凌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后效。未来研究者需要开发有效的本土化测量工具、探索其形成和作用机制、关注线上社交焦虑悖论以及推动对其干预。
彭淑超[3](2020)在《职场欺凌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欺凌行为在职场中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普遍。这种负性行为会给组织和员工带来非常巨大的破坏性后果,严重腐蚀和毁坏组织健康发展和员工的心理健康,已然成为当下社会、组织、个人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对职场欺凌相关研究的起步晚于西方国家,国内对于职场欺凌的研究相对来讲较少,实证研究也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调查国内职场欺凌的现状。职场欺凌会严重影响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其在职场中心理压力过大、敏感恐惧,易引发职场中的孤独感,甚至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的负性心理情绪。进而外延到职场以外的人际交往圈,造成其日常社交上的焦虑和恐惧,严重影响员工正常的社交发展。也就是说,职场欺凌营造了一个充满了负性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恶意人际社交的职场工作氛围,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职场社交中缺少让其满意的人际关系时,会产生的一种主观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会感到寂寞、孤独甚至绝望,极易引发其职场孤独感。同时,职场社交中遇到的一系列来自同事、上级或下属的具有重复性和持续性的诸如辱虐、孤立等带有欺凌性质的社交困境会导致其社交焦虑症状的产生,可能会进一步使受欺凌者逐渐害怕与人交流、接触,甚至产生社交排斥和社交焦虑等负性社交问题,给其身心健康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随着社交焦虑水平的上升,导致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负面评价恐惧,在人际社交过程中会担心被别人进行负面的评价,进而也会引发个体对外界或者他人负面评价的恐惧。因此,本研究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探讨与职场欺凌相关的变量,了解职场欺凌影响员工孤独感的机制。以期引起社会、单位组织对员工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视,尤其是要防范在组织内部发生的欺凌行为,促进组织的健康稳定发展。综上,本文旨在探讨职场欺凌行为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作用,并且引入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作为二者之间的多重中介变量。本研究以随机的方式,选取某城市在职员工包括企业和公职人员为目标群体进行问卷的发放。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1份,有效问卷361份。并且使用SPSS23.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共线性检验与回归分析,采用AMOS17.0进行问卷的结构方程建模,以验证职场欺凌行为、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对职场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在统计控制方面,采用Harman单因素的方法来检验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研究结果表明:1.职业欺凌、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职业孤独感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职场欺凌、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均与职场孤独感呈现显着正相关,职场欺凌与社交焦虑呈现显着正相关,负面评价恐惧与职场欺凌、社交焦虑和职场孤独感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3.职场欺凌对职场孤独感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职场欺凌对负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也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社交焦虑对职场孤独感、负面评价恐惧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负面评价恐惧对职场孤独感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4.中介模型拟合度良好,中介效应达到显着水平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在职场欺凌对职场孤独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张钰函[4](2019)在《网络交往中的媒介依赖、社交焦虑与自我呈现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聚焦网络人际交往这一领域,从个体在新传播情境下的交往行为入手,对以微信、微博为例的新媒介情境下的社交焦虑进行研究。研究选取大学生这一网络交流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大学生微信和微博使用及社交焦虑状况,从微观的个体社交媒体依赖、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角度探讨网络社交焦虑现象,提出针对当前用户网络交往与社交焦虑关系的思考。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依赖对网络社交焦虑有正向影响。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媒体依赖的共同影响中,社交焦虑对网络社交焦虑及四个因子的影响作用强于社交媒体依赖,社交媒体依赖对网络社交焦虑的正向影响结论对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给出了实证证明。(2)现实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具有负向影响,该结果支持了网络交往环境中的“富者更富”假说。较高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所进行的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较低。由于社交媒体自我呈现与社交媒体依赖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网络交往环境中自我展示越少,就越难以形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而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越少,也就越制约了个体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互动。而研究发现网络社交焦虑,特别是隐私担忧焦虑对大学生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没有影响,证实了“隐私悖论”的存在。(3)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焦虑存在个体差异,具体来说男女大学生在隐私担忧焦虑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对隐私担忧的焦虑略高于男大学生。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两个组在隐私担忧上存在显着差异,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大学生对隐私担忧的焦虑显着高于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而选取了12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不确定性”是用户在网络交往中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非语言符号的缺失将交往主体双方置于“社会真空”环境,导致交流效果的矛盾与模糊,用户在困惑中常常伴随焦虑的情绪;网络交往给用户带来“离心的生活”,虚拟空间建立的弱关系连接缺乏稳定性,虚拟而缺乏“凝视”的交流加大了交往主体之间的疏离感,出现了“近在眼前”又仿佛“远在天边”的模糊感;交往主体出于对自身角色的期待,对“流露出来的表达”进行控制,能动性且多元的选择容易使个体陷入焦虑。基于实证研究和深度访谈的研究结果,笔者提出网络交往在丰富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交往也日渐被异化,应当注重媒介素养教育,构建交往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梁静[5](2019)在《初中生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社交焦虑是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焦虑现象,主要的表现是在社交情形下对其他人的评价有强烈的惧怕感,严重的病例可能发展成社交焦虑症。调查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交焦虑都是初中生常见且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交焦虑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它还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社交焦虑在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危害和影响尚未引起家长、教师乃至学生自身的关注,往往简单归类为内向或是暂时性焦虑。因此,对初中生社交焦虑展开积极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网络高速发展,逐步成为人与人交流和展示自己的重要线上场所,人们既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生活日常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等,也可以和亲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对方的生活,社交网络是人们现实社交的延伸。特别是对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青少年来说,使用社交网络与朋友维持友谊和获得情感支撑已经成为日常,社交网站已深深渗透进青少年的日常交往活动中,显然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社交网站并非即时沟通、发布的内容可编辑的特征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通道去塑造积极个人形象,人们经常在社交网站上用很积极的方式来展示自己优秀、幸福的一面,比如愉快积极的生活日常,优化后的个人照片,相对较少的呈现自己的负面信息,一些相关研究证明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调查特定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如社交网络自我呈现)对个人社交焦虑的影响。关于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中,但没有具体区分社交网络呈现的方式,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自我呈现方式是如何影响社交焦虑的。关于互联网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两者之间的联系,Valkenburg和Peter提出了“自我概念整合假说”,自我概念整合假说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与人交往互动的机会,不只限于周围人之中,通过和多种多样的人交往并获得多种回馈和反应,有助于个体确认自我同一性。还有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具有自我建构的功能,可以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阶段中的青少年,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利,还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纵向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度低可预测高水平的焦虑症状。此外,还有研究进一步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在同伴欺辱和个体内化问题(如抑郁、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积极呈现自己的想法与生活等事物时,网络上的自我可能会与现实生活中呈现的自我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产生社交焦虑;同时,以往研究发现个体自我概念的清晰性对社交焦虑有积极影响,以自我概念清晰性做中介是否会影响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根据以上表述,本研究采用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社交焦虑量表,通过对西安一所中学55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22.0分析数据,以观察各变量的特点和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种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初中生的社交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显着低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生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社交焦虑之间两两显着相关。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正向预测自我概念清晰性、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正向预测社交焦虑、自我概念清晰性负向预测社交焦虑。3.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在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除了能够直接正向预测社交焦虑外,还能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社交焦虑相关。
郭丽娜[6](2019)在《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是人格发展和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精神状态不稳定,他们更加具有自我意识。当遇到困难或压力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不会及时想办法来调整和解决。当前青少年会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扰之一是社交焦虑,即青少年在社交场所中比较紧张、不安,乃至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及心理恐惧。但大多数青少年在遭遇社交焦虑,存在心理困扰时,通常会采取减少或逃避社会交往的措施进行应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对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及社会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社工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具有社交焦虑问题的案主小棉,由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案主存在自我评价低、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冷漠、社会适应不良四方面问题,在社交情境中有逃避和焦虑倾向。本文为个案社会工作研究,笔者详细了解案主小棉社交焦虑的综合情况,并实施干预服务,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专业理论支持,在会谈中尊重、接纳案主,运用倾听、同理、澄清等专业技巧,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对案主小棉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个案服务。具体介入过程分为准备阶段、直接治疗阶段、间接治疗阶段以及总结回顾阶段四个阶段。包括“欢乐相识”、“学习辅导”、“澄清问题”、“恢复自信”、“勇于社交”、“心灵沟通”、“互助小组”、“回顾总结”八次主题会谈活动。根据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可知,介入的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在社工的帮助下,案主社交焦虑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第一,帮助案主澄清问题,纠正认知偏差,提高自信心,改变其自我封闭、自卑的心理状态;第二,帮助案主提高社交技能,加强社交技巧培训,克服社交恐惧的心理,增强社交互动;第三,改善案主的家庭关系,加强案主与父母和姥姥的有效沟通,促进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第四,增强案主社会适应能力,建构学校、社会等外围支持系统,帮助案主能较好的融入到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反思了理论运用和服务过程,并总结了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的个案干预策略,即运用优势视角增强自信,改善沟通恢复家庭功能,多方合作构建支持网络。为社会工作进行实务介入,干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
沈成平[7](2019)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及其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了《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量表》,以丰富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理论及测量工具。同时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现状及其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量表》包含设备和技术支持焦虑、隐私和安全焦虑、信息处理焦虑和互动焦虑四个维度,共19个项目,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测量工具。(2)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现状及其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设备和技术支持焦虑程度最高;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焦虑总体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独生与否上存在显着的差异。(3)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及各维度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对反刍思维、睡眠质量均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反刍思维对睡眠质量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并且反刍思维在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张艺[8](2019)在《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情绪调节策略和性别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但现代大学生经常会有人际交往的困扰,由此产生社交焦虑情绪,并伴随着社交回避的行为。关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前人已有大量研究,本研究主要引入拒绝敏感性这一概念,希望探讨这一人格特质是否与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有一定的关联,同时希望通过研究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找到一种有针对性的改善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提高自身人际交往水平。本研究选取南京市、合肥市、广州市高校共72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拒绝敏感性问卷、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以及社交焦虑及回避量表。本研究借助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借助Mplus7.0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以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水平存在显着的差异;在不同的年级之间,大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性别方面,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的年级及不同的性别方面,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存在显着差异。2.表达抑制策略和认知重评策略均在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拒绝敏感性通过表达抑制策略正向影响社交焦虑及回避,拒绝敏感性通过认知重评策略负向影响社交焦虑及回避。2.性别在情绪调节策略对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中介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男性表达抑制策略得分越高,其社交焦虑感越强,而女性表达抑制策略得分越高,其社交焦虑反而下降,且表达抑制策略对男性的社交焦虑影响更大;男性认知重评策略得分越高,社交回避行为越少,而女性认知重评策略得分越高,社交回避反行为而会变多,且认知重评策略对男性的社交回避行为影响更大。
刘广增,张大均,莫文静,李佳佳,朱政光[9](2019)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使用中学生心理素质简化版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对919名年龄在12~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了测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社交焦虑的性别主效应显着,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着高于男生;(2)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均与社交焦虑呈显着负相关,且均能显着负向预测社交焦虑;(3)性别在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与社交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男生的个性品质对社交焦虑的负向预测作用显着大于女生.
吴永红[10](2017)在《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父母冲突是指子女对父母冲突的觉知,包括子女知觉到的父母之间的言语攻击、肢体攻击甚至是敌对冷漠的情绪。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发展会受到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四个不同层次的系统的影响,但是在这四个系统中,只有微系统是个体实际参与的直接环境,会对个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家庭中的父母冲突不仅会给冲突双方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同样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人际处境或人际交往活动的紧张与害怕。在父母冲突给儿童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中,社交焦虑便是其中一种。为了减轻这种不利影响,探讨父母冲突影响社交焦虑的路径机制,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武汉市选取400名初高中生被试,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要低于平均水平。父母冲突中的自我归因维度除了在母亲文化程度与年级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它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威胁认知除了在年级变量上有显着差异外,在其它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父母冲突中的冲突特征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2)中学生的社交焦虑要高于平均水平。中学生的社交焦虑除了在父亲文化程度和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外,在其它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中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学生干部、年级变量上不存在任何差异。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在年级变量上存在差异,在性别和学生干部上不存在差异。(4)父母冲突与消极情绪调节、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积极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之间没有相关,消极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之间是显着正相关关系。(5)消极情绪调节在父母冲突特征与中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威胁认知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我归因与社交焦虑之间没有中介作用。
二、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2)线上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中的人际负性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网络中的社交焦虑 |
2.1 隐私担忧 |
2.2 交往焦虑 |
2.3 负面评价恐惧 |
3 线上社交焦虑的概念界定 |
3.1 线上社交焦虑与网络焦虑 |
3.2 线上社交焦虑与线上错失恐惧 |
4 线上社交焦虑的研究方法 |
4.1 质性分析法 |
4.2 实验诱发法 |
4.3 问卷测量法 |
5 线上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
5.1 社交媒体自身特点 |
5.2 个体特征因素 |
5.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
5.2.2 现实社交焦虑 |
5.2.3 线上人际感知 |
5.2.4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 |
5.3 网络欺凌和文化因素 |
6 线上社交焦虑的后效 |
6.1 心理后效 |
6.2 行为后效 |
6.2.1 自我表露 |
6.2.2 网络安全行为 |
7 研究展望 |
第一,规范且有效的测量工具亟待开发。 |
第二,明晰线上社交焦虑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 |
第三,关注线上社交焦虑悖论。 |
第四,推动线上社交焦虑的干预。 |
(3)职场欺凌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职场欺凌 |
2.1.1 背景 |
2.1.2 概念界定 |
2.1.3 相关研究 |
2.1.4 测量工具 |
2.2 职场孤独感 |
2.2.1 背景 |
2.2.2 概念界定 |
2.2.3 相关研究 |
2.2.4 测量工具 |
2.3 社交焦虑 |
2.3.1 背景 |
2.3.2 概念界定 |
2.3.3 相关研究 |
2.3.3.1 人格因素 |
2.3.3.2 生物学因素 |
2.3.3.3 家庭因素 |
2.3.4 测量工具 |
2.4 负面评价恐惧 |
2.4.1 背景 |
2.4.2 概念界定 |
2.4.3 相关研究 |
2.4.4 测量工具 |
2.5 相关研究 |
2.5.1 职场欺凌与负面评价恐惧 |
2.5.2 职场欺凌与社交焦虑 |
2.5.3 职场欺凌与职场孤独感 |
2.5.4 社交焦虑与负面评价恐惧 |
2.5.5 社交焦虑与职场孤独感 |
2.5.6 负面评价恐惧与职场孤独感 |
2.6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对象 |
3.2 测量工具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共同方法偏差 |
3.5 研究结果 |
3.5.1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性检验 |
3.5.1.1 性别差异检验 |
3.5.1.2 年龄差异检验 |
3.5.1.3 婚姻状况差异检验 |
3.5.1.4 文化程度检验 |
3.5.1.5 工作年限检验 |
3.5.1.6 单位性质差异检验 |
3.5.1.7 职位类别差异检验 |
3.5.2 相关性分析 |
3.5.3 各变量回归分析 |
3.5.4 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
4 讨论 |
4.1 职场欺凌、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职场孤独感的特征分析 |
4.1.1 职场欺凌的特征分析 |
4.1.2 社交焦虑的特征分析 |
4.1.3 负面评价恐惧的特征分析 |
4.1.4 职场孤独感的特征分析 |
4.2 职场欺凌、社交焦虑、负面评价恐惧、职场孤独感的总体特征分析 |
4.2.1 职场欺凌对职场孤独感的直接效应 |
4.2.2 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 |
4.2.3 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 |
4.2.4 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致谢 |
(4)网络交往中的媒介依赖、社交焦虑与自我呈现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来源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重点 |
1.5.2 难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交往与网络交往 |
2.1.2 网络社交焦虑 |
2.1.3 社交媒体依赖 |
2.1.4 社交媒体自我呈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符号互动论 |
2.2.2 媒介依赖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实证研究设计 |
3.1.1 变量选取 |
3.1.2 研究关系假设 |
3.2 问卷的拟定和调查实施 |
3.2.1 问卷的编拟 |
3.2.2 问卷的前测及修订 |
3.2.3 抽样调查的实施 |
3.3 深度访谈设计与执行 |
3.3.1 拟定深度访谈提纲 |
3.3.2 深度访谈的实施 |
第4章 大学生网络社交焦虑现状分析 |
4.1 样本分布状况 |
4.2 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
4.2.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2 网络社交焦虑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
4.3 网络社交焦虑现状分析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2 大学生网络社交焦虑现状 |
4.3.3 人口变量在大学生网络社交焦虑上的现状差异 |
4.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相关性分析 |
4.4.2 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依赖对网络社交焦虑的影响 |
4.4.3 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依赖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 |
4.5 访谈内容分析 |
4.5.1 虚拟空间中交流的疏离 |
4.5.2 交往主体对自身角色期待 |
4.5.3 交流效果的矛盾与模糊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对主要结论的阐释 |
5.2.1 富者更富理论的适用 |
5.2.2 不确定性产生焦虑 |
5.2.3 网络交往的异化 |
5.2.4 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
5.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大学生网络社交焦虑调查问卷 |
(5)初中生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交焦虑 |
2.1.1 社交焦虑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
2.1.2 社交焦虑的成因 |
2.1.3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
2.1.4 社交焦虑的测量 |
2.2 社交网络中的积极自我呈现 |
2.2.1 相关概念 |
2.2.2 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的形式 |
2.2.3 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的特点 |
2.2.4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 |
2.2.5 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的测量 |
2.3 自我概念清晰性 |
2.3.1 概念界定 |
2.3.2 自我概念清晰性测量 |
2.3.3 自我概念清晰性相关研究 |
2.4 社交网络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
2.4.1 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2.4.2 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 |
2.4.3 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
第3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际意义 |
第4章 研究过程和方法 |
4.1 研究过程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工具 |
4.1.3 数据收集过程及问卷处理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检验 |
5.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5.4 自我概念清晰对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各变量基本情况讨论 |
6.1.1 初中生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的现状讨论 |
6.1.2 初中生自我概念清晰性现状讨论 |
6.1.3 初中生社交焦虑现状讨论 |
6.2 初中生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自我概念清晰性、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
6.3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社交焦虑中的中介效应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价 |
1.5 理论基础 |
1.5.1 优势视角理论 |
1.5.2 家庭系统理论 |
1.5.3 社会支持理论 |
1.5.4 认知行为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访谈法 |
1.6.3 参与式观察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
2.1 核心概念 |
2.2 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表现 |
2.2.1 情绪与生理特征 |
2.2.2 认知特征 |
2.2.3 行为特征 |
2.3 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
2.3.1 父母教育方式 |
2.3.2 自我认知方式 |
2.3.3 早期创伤经历 |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过程 |
3.1 接案阶段 |
3.1.1 接案来源 |
3.1.2 建立专业关系 |
3.2 预估阶段 |
3.2.1 基本资料 |
3.2.2 问题预估 |
3.3 制订服务计划阶段 |
3.3.1 服务目标 |
3.3.2 服务计划 |
3.4 干预阶段 |
3.4.1 准备阶段 |
3.4.2 直接治疗阶段 |
3.4.3 间接治疗阶段 |
3.4.4 总结回顾阶段 |
3.5 评估阶段 |
3.5.1 结果评估 |
3.5.2 过程评估 |
3.6 结案阶段 |
3.6.1 结案 |
3.6.2 跟进服务 |
第四章 研究反思与建议 |
4.1 研究反思 |
4.1.1 理论运用反思 |
4.1.2 服务过程反思 |
4.2 对策建议 |
4.2.1 运用优势视角增强自信 |
4.2.2 改善沟通恢复家庭功能 |
4.2.3 多方合作构建支持网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及其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综述 |
1.1 社交媒体与社交媒体使用研究综述 |
1.2 焦虑与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研究综述 |
1.3 反刍思维研究综述 |
1.4 睡眠质量研究综述 |
1.5 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综述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想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量表》的编制 |
1 研究目的 |
2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量表的形成 |
2.1 量表维度的确定 |
2.2 初测量表的形成 |
3 研究过程 |
3.1 施测对象 |
3.2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项目分析 |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 信度分析 |
4.5 效度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现状与特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总体状况 |
4.2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 讨论 |
5.1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总体状况分析 |
5.2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 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4.2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4.3 反刍思维在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5.2 反刍思维在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小结 |
第五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
1 总讨论 |
1.1 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结构 |
1.2 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的现状及特点 |
1.3 关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反刍思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
2 针对本研究结果的建议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总结论 |
附录1 访谈提纲(节选) |
附录2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初始量表 |
附录3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正式量表 |
附录4 反刍思维量表(节选) |
附录5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节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情绪调节策略和性别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拒绝敏感性 |
2.1.1 拒绝敏感性的概念 |
2.1.2 拒绝敏感性的理论 |
2.1.3 拒绝敏感性的成因 |
2.1.4 拒绝敏感性的测量 |
2.1.5 拒绝敏感性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2.2 情绪调节策略 |
2.2.1 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
2.2.2 情绪调节的理论模型 |
2.2.3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
2.2.4 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2.3 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 |
2.3.1 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概念 |
2.3.2 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成因 |
2.3.3 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测量 |
2.3.4 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2.4 拒绝敏感性、情绪调节、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性别的关系 |
2.4.1 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关系 |
2.4.2 拒绝敏感性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
2.4.3 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关系 |
2.4.4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
2.4.5 性别的调节作用 |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思路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被试 |
4.2 研究工具 |
4.3 结构效度分析 |
4.4 统计方法 |
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 结果分析 |
5.1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差异性检验 |
5.2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性检验 |
5.2.1 大学生表达抑制策略的差异性检验 |
5.2.2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差异性检验 |
5.3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差异性检验 |
5.3.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差异性检验 |
5.3.2 大学生社交回避的差异性检验 |
5.4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相关分析 |
5.5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讨论 |
6.1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6.1.1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6.1.2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6.1.3 大学生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人口统计学特点 |
6.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
6.2.1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和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关系分析 |
6.2.2 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分析 |
6.2.3 大学生情绪调节和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的关系分析 |
6.3 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
6.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 创新与不足 |
6.6 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2.1 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简化版) |
1.2.2 交往焦虑量表 (IAS)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特点 |
2.2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2.3 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预测 |
2.4 性别的调节作用 |
3 讨论 |
3.1 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预测 |
3.2 性别的调节作用 |
3.3 启示 |
(10)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
1.2.2 父母冲突文献综述 |
1.2.3 情绪调节文献综述 |
1.2.4 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
1.3 以往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 |
1.3.1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3.2 问题提出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方法 |
2.4.1 被试的选择 |
2.4.2 研究工具 |
2.4.3 施测程序 |
2.4.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社交焦虑与认知性情绪调节的现状 |
3.1.1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的现状 |
3.1.2 中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 |
3.1.3 中学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的现状 |
3.2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分析 |
3.3 消极情绪调节在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机制检验 |
3.3.1 消极情绪调节在父母冲突特征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
3.3.2 消极情绪调节在威胁认知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
3.3.3 消极情绪调节在自我归因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社交焦虑与认知性情绪调节的现状讨论 |
4.2 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讨论 |
4.3 消极情绪调节在父母冲突与社交焦虑之间中介机制的讨论 |
第5章 研究结论、反思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希望和勇气的链式中介作用[D]. 杨桐.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线上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中的人际负性体验[J]. 陈必忠,张绮琳,张瑞敏,郑雪. 应用心理学, 2020(02)
- [3]职场欺凌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影响:社交焦虑和负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D]. 彭淑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网络交往中的媒介依赖、社交焦虑与自我呈现 ——对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分析[D]. 张钰函. 吉林大学, 2019(12)
- [5]初中生社交网络中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D]. 梁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交焦虑问题研究[D]. 郭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7]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及其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D]. 沈成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8]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及社交回避:情绪调节策略和性别的作用[D]. 张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青少年心理素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J]. 刘广增,张大均,莫文静,李佳佳,朱政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0]中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认知性情绪调节与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 吴永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