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刺绣大师和他的女儿(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芳[1](2021)在《姚建萍:融百家之长,传苏绣之美》文中研究说明传承人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要承前启后,将苏绣艺术的魂传下去,培养一批年轻人。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明代正德年间户部尚书王鏊编纂的《姑苏志》曰:"精、细、雅、洁,称苏州绣。"事实上,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
王祖识,邹英姿,陈红英,秦怀宇[2](2020)在《芬芳桃李——王祖识先生及其弟子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对话王祖识访谈时间:2020年5月9日访谈地点:苏州市敬文里秦怀宇(以下简称秦):王老师您好,您是什么时间开始做刺绣的?王祖识(以下简称王):我没有念书,从小一直跟姐姐学习刺绣。姐姐家是刺绣站,做刺绣收放生意,我一直在她家里,收上来的绣品,有绣不到位的地方,就由我来修改。姐夫的姐姐跟我一起绣,她也一直教我。她说好的绣品都绣得很齐,像刀切一样齐。我按照画的轮廓,排针就很齐很齐地做着,她说小姑娘做的绣花像刀切一样的齐。
廖璇[3](2020)在《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族马尾绣堪称刺绣活化石,不仅是水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水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基因,本文及通过马尾绣研究可以透析水族传统文化建构。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艺术学、人类学、符号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研究范畴与方法,再现水族马尾绣,对其发展衍生的整体背景做出判断,理性认识并把握其当代价值,提出艺术转换的可行路径,涵盖马尾绣历史,产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解读材料、工艺、纹饰与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并提出马尾绣在文化变迁中的已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呈现出由物质形态拓展至文化归属、价值观念等层面。研究将促发水族传统手工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挖掘,十分契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目的。在水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环境适应与改变而习来的民族习惯,直接呈现了水族人民应时应景的造物观。马尾绣的传承发展受到来自水族民间生活的影响,马尾绣的形态、工艺演变均因社会组织、经济结构、科技条件等现实环境的变迁而变化,如若脱离水族民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则马尾绣研究将不成立。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推动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环境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热议话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进行研究,已势在必行,需探索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存在目的,舍其形方得其神,要论述其工艺的保护传承,更要诠释其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审美适应。因此,水族马尾绣的传承研究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水族马尾绣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细致的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二重论证法,解读图案传承文化,将隐藏在马尾绣背后的“意义之网”剥丝抽茧。接下来对马尾绣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简述水族的分布与识别,诠释其族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水族马尾绣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族群背景。第三部分,论述水族马尾绣的本源文化特征,马尾绣因水族的生存环境而演变,充分反映了水族社会的礼俗、信仰,通过其功能的解读,反应水族社会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释水族马尾绣的纹饰象征含义,以及其艺术与工艺特征。水族马尾绣的纹饰图案不仅承载了水族文化的象征,同时还存在涵化的样式流变。马尾绣作为水族女性普遍掌握的技艺形式,随时空变化,马尾绣工艺亦发生变迁。第五部分,论证不同场域下的马尾绣存在,原生场域促生“本真”产业雏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隐形”推动传承与保护,产业化场域“显性”助推产业发展,透过观察记录三个场域的交叉重叠,根据多元场域下地方性知识促发“习惯”变迁,探析马尾绣社会功能的变迁。第六部分,量化分析马尾绣互联网活跃度,对大数据中的马尾绣关注度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对应策略,为水族马尾绣的活化找出方法和路径。最后,对本文分析进行总结,马尾绣意义之网得以破译分析。
张磊[4](2020)在《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J.M.库切自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小说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获得了迅速的推进。具备多重混杂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库切,其小说文本布满开放、多元的后现代因素,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充沛的阐释空间,目前研究者对其小说的研究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库切并非一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共发表16部小说,皆呈现出典型的互文性,且互文形式一篇一创新,使其小说充满蕴藉与张力。借助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库切小说的创新性表现于三个层面:一是库切小说中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互文性,二是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创新及价值,三是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生成的机制和造成的文本效果。在互文性视域中,论文运用文本细读、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库切小说文本中的各种互动指涉现象,可以发现指涉背后的驱动机制、深层动因以及指涉带来的巨大张力。论文聚焦于库切的16部小说文本,不包括其文学评论、访谈、书信等作品。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概述了库切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近10年来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特点,即丰富多元的主题研究,特色各具的形式研究,并指出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的缺漏与不足,由此确立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指涉是没有边界的,在运用互文性这一理论之前,论文首先为互文性划定疆域,以便于其在文本分析中发挥效力。第一章题为“库切小说的互文性表征”,主要论述库切小说中互文性的呈现形式,包括库切将互文性作为文本表意策略的意图、缘由与文本效果。该章首先梳理当代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的发展脉络,厘清互文性的相关概念,阐述互文性理论从命名到确立乃至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互文性一词是当下学术研究中甚为流行且被频繁使用的术语,但也存在着滥用、盲用的问题。论文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将互文性明确区分为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又将狭义的互文性根据文本指涉对象的不同区分为“内文本性”和“文本间性”,从而使互文性理论成为可操作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如是,既可从狭义互文性的角度追踪库切小说中的指涉痕迹,研究其互文形式的创新及价值,又可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文本的意义增殖效果。其次,明确互文性的各种手法和类型,包括引用与暗示、戏拟与仿作、合并与拼贴等形式。库切将互文性作为其小说的表意策略,是其自发也是自觉选择的结果。第二章题为“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即“内文本性”。“内文本性”是指一个作家作品内部的自我指涉现象,既包括一个作家单部作品在情节上的呼应与重复、结构上的映衬与关联、人物关系设置上的对称等现象,也包括一个作家自身多部作品之间的文本指涉现象,体现为人物的再现、题材的相似和主题的延续等诸方面。同时,“内文本性”与中国古代的“互文见义”存在内在的会通,在中国古代上下文语境“互文相足”的观照下,库切小说中上下文语境形成的“内文本性”也得到彰显。“内文本性”清晰地体现在库切的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幽暗之地》中“库切”与其祖先的对应,《耻》中“强奸”情节的前后呼应,“耻”的情结的不断复现,《铁器时代》中卡伦太太与流浪汉范库尔之间身份与立场的互相映衬,《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八堂课之间的指涉关系,《凶年纪事》中三重叙述并行的结构,《夏日》中四位受访人对“库切”的不同叙述之间的互相指涉,《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的伊丽莎白在另一部小说《慢人》中的再现,自传三部曲《男孩》、《青春》、《夏日》之间的互相指涉,以及“耶稣”小说系列《耶稣的童年》与《耶稣的学生时代》之间的互相指涉。库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构思,在文本中置入悖论和反讽,不断地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将互文性深藏于小说内部,使得小说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得以凸显和深化。第三章题为“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主要分析库切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现象,即“文本间性”。库切的小说文本与他者文本之间是互动的,这不同于影响,影响是单向的,是前人影响了后人,而后人无法影响前人,但“文本间性”是双向的,“前文本”出现在“互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与前文本的渊源,而“互文本”通过改造、转换、变形等手段对“前文本”的指涉则可能改变人们过去对“前文本”的理解和看法。库切的多部小说文本都与他者文本之间存在互涉关系,论文选择了其中指涉关系最突出、最强烈的他者文本来做互文分析,具体如:《内陆深处》与康拉德《黑暗的心》之间、《等待野蛮人》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之间、《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与卡夫卡的《城堡》之间、《福》与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间、《彼得堡的大师》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之间、《耶稣的童年》与《圣经·新约》之间的互相指涉关系。这种指涉关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和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显然,库切所选择的“前文本”都是西方文学的经典文本,在与经典的对话与互涉中,库切小说呈现出丰富无尽的意义的绵延与增殖,或增强、或修改、甚或消解了人们对于传统经典的观念与认知。结语为“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主要综述库切小说中出现的各类互文形式,它们浑然地实现了“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构成了无限开放的文本空间,这些新颖的文本形式实现了对“真实”的多元重塑和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革新。库切以其特有的互文形式书写南非,使其笔下的南非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使南非呈现出多样化的“真实”样态;同样,库切小说中新颖的互文形式也为当代小说写作提供了一种范本,这既是对传统小说写作范式的变革,也是在实践中对当下互文性理论的超越。互文性是一个中性词,它涵括了文本之间各种互现交错的形式,它可以指一种文本现象,亦可指一种文本创作原则,也可以指一种表现技法,更可以指一种阅读方法。从文本的产生来看,它是一种作家有意无意为之的表意策略与创作思想;从文本的接受来看,它是一种令读者回味悠长甚或百思不得其解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因此,互文性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场域。南非复杂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很多南非作家都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直接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库切则是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模式来另辟蹊径。库切意识到传统现实主义叙述中单一的腔调与闭塞的话语方式对现实的呈现是有限的,因此库切往往特意隐藏自己的写作意图,将互文性置入文本的形式结构之中,形成了其小说开放的、多元的、对话的意义空间,在意义的延异与播撒中令读者对南非、对非洲、对欧美乃至对整个世界有了更深更广更新的认识与思考。库切小说中的互文形式是丰富而新鲜的,其小说愈至后期而愈发注意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其小说文本更多地呈现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特征,即片段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元性。库切小说以互文形式的更新创造了自由无拘的文本样式,增强了小说互文性的表现力,将互文性的文本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周林[5](2020)在《燕尾巧裁扬州纸 ——熊崇荣剪纸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剪纸艺术巧夺天工,源远流长,是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扬州剪纸则是其出类拔萃者之一,素以剪工精巧、清新秀丽、柔媚有力、刻画入微、题材丰富着称。2006年,扬州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将以扬州剪纸省级传承人熊崇荣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熊崇荣早年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学习剪纸技艺,其后积极吸收工艺美术师蔡千音的先进设计理念,并在以后的剪纸生涯中,吸收了国画、连环画、皮影等其它艺术门类的精华,创作出很多经典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此同时,他也推动了扬州剪纸的传承与传播,开创了扬州剪纸艺术的新局面,为扬州剪纸做出了杰出贡献。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对熊崇荣剪纸艺术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围绕该课题进行大量的田野考察,获取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从五个部分对熊崇荣剪纸艺术展开研究。从而梳理出扬州剪纸的发展脉络及其传承谱系,剖析熊崇荣剪纸艺术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艺术形态进行深入分析,阐明熊崇荣剪纸艺术的精髓,结合扬州剪纸传承和保护的现状,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曹江文静[6](2020)在《阿尔丰斯·穆夏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研究》文中认为由于阿尔丰斯·穆夏的爱国主义思想、泛斯拉夫主义以及宗教信仰,使得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于是穆夏除了是一位被人熟知的新艺术大师以外,他还是一位民族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中含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然而,穆夏在法国等地所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和新艺术运动下绚丽的装饰艺术风格,使得大家往往忽略了这个民族艺术家的底色。受到捷克斯洛伐克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影响,穆夏在巴黎创作的作品中使用了不少的象征性元素,这些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其斯拉夫人的民族身份。关于这一点,包括穆夏个人生活的经历和他身边人的评价也充分体现这一点。在穆夏决定放弃巴黎的商业创作转而创作民族艺术《斯拉夫史诗》的绘画时,他回到了祖国,为捷克斯洛伐克争取民族独立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奥地利政府的管控下借由自己的海报设计去团结和号召斯拉夫人,通过运用象征性元素的方式,结合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的红白蓝三色,以及斯拉夫人的外貌特征和民间艺术,创作了许多民族性艺术。当捷克斯洛伐克取得民族独立之后,他又无偿的为国家创作了一系列公共用品设计,《斯拉夫史诗》巨作的捐赠以及最后的未完成之作。穆夏的种种都在向自己的同胞和世人展现斯拉夫的民族艺术。
龙宗煜[7](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赵悦[8](2020)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条件下,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逐渐被边缘化的牵绣民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牵绣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历经千年不断扩布传承的文化遗产。如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移动终端平台的不断拓宽,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也影响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格局,为传统民俗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渠道和内容。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当今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归纳并总结出牵绣民俗文化在移动互联时代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开展田野调查,深入访问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归纳出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和传播特征。通过对牵绣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意蕴的分析,总结出牵绣民俗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所具有的传播价值。依据“5W”传播模式理论,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下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主要选取了10个传播载体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移动互联背景下牵绣的传播现状喜忧参半,不同的传播主体在传播民俗文化信息方面各有侧重,同时也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浪潮之下为受众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互动形式,受移动终端应用的冲击,牵绣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仍无法突破当前传播的瓶颈。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分别在认知、态度、行为效果层面均有不同的表现。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主体间联动效应未体现,新技术利用不足,内容质量堪忧和线上互动交流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主体、平台技术、内容创作、传播环境和文化市场五个方面,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总结全文,进一步展望研究发展方向。
王蒙[9](2020)在《笑的风》文中指出致读者二○一九年七月八月,我写完中篇小说《笑的风》近八万字。同年十二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杂志卷首语特别提到,此作"是一篇显然具有长篇容量的中篇小说"。二○二○年一月、二月,《笑的风》分别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选载。同时出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发表与选载后的小说,把我自己迷上了,抓住了。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
于菁竹[10](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提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二、一位刺绣大师和他的女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刺绣大师和他的女儿(论文提纲范文)
(1)姚建萍:融百家之长,传苏绣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当代苏绣第一人”以针线表达时代 |
非遗传承人的传承 |
从将就到讲究,十年磨一剑 |
绣随时代,打造一个品牌 |
“姚绣”的传与承让传统艺术走入当代人的生活 |
(2)芬芳桃李——王祖识先生及其弟子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对话王祖识 |
二对话邹英姿 |
二对话陈红英 |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水民分布与识别 |
第一节 睢、水家、水族 |
一、人类学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族源传说考证 |
一、百越后裔说 |
二、殷人后裔说 |
三、龙番后裔说 |
四、东谢蛮后裔说 |
五、土着民族说 |
六、源于古治水部族说 |
七、江南迁来说 |
八、两广迁来说 |
九、牙娲造人的族源神话 |
十、洪荒遗民再造人烟的族源神话 |
第三节 鱼图腾崇拜及鱼的传人信仰 |
一、水族祖先影子说 |
二、水族后裔变体说 |
第二章 马尾绣本元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马尾绣诠释水族民俗 |
一、母性内涵与马尾绣背带 |
二、“民族记忆”下的图腾崇拜 |
三、马尾绣的象征和禁忌 |
第二节 马尾绣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一、马尾绣纹饰的符号所指 |
二、纹饰构成的指向来源 |
第三节 马尾绣与民间信仰 |
一、源与自然信仰的纹饰产生 |
二、寄情于民间传说的马尾绣 |
第三章 水族马尾绣艺术与工艺特征 |
第一节 水族马尾绣的分布、种类 |
一、水族马尾绣的分布 |
二、水族马尾绣的种类 |
第二节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技艺 |
一、马尾绣制作 |
二、铜片的打造 |
三、水族马尾绣的搭配绣法 |
第三节 水族马尾绣的审美意味 |
一、色彩衬托水族马尾绣情感内涵 |
二、水族马尾绣的视觉符号象征 |
第四节 水族马尾绣的功能变迁 |
一、水族马尾绣传统艺术装饰功能及象征意义 |
二、马尾绣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转变 |
第四章 场域聚集下的马尾绣 |
第一节 原生族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族群识别与身份认同 |
二、礼俗文化与礼物经济 |
三、社会角色与家庭地位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马尾绣 |
二、教育平台助力下的马尾绣 |
第三节 产业化场域下的马尾绣 |
一、马尾绣产业化构建模式 |
二、马尾绣产业化SWOT分析 |
三、显性产业化,马尾绣文化产业 |
四、隐形产业化,马尾绣旅游产业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马尾绣的发展路径 |
第一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少数民族村落旅游——马尾绣的深度体验 |
二、“互联网+”马尾绣拓宽旅游营销模式探索 |
三、借助互联网咨询进行概念推广与文化传播 |
四、购物平台推广与线下品牌传播 |
五、与知名IP合作,进行概念文化传播 |
第二节 “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优劣势 |
一、马尾绣发展的优化路径 |
二、“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
三、“互联网+”马尾绣发展的瓶颈与劣势 |
第三节 “互联网+”马尾绣的文化圈层对策 |
一、马尾绣的文化圈层类型 |
二、明确互联网文化圈层,对症文化受众 |
三、对应互联网文化圈层,构建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
致谢 |
(4)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他”和“他的人” |
第一节 库切小说在国外的研究 |
第二节 库切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一章 库切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 |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 |
第二节 互文性的形式与精神 |
第三节 互文性视域中的库切小说 |
第二章 意义的凸显与映衬:文本的自我指涉 |
第一节 “内文本性”的生成与效用 |
第二节 情节的呼应与重复 |
第三节 人物的再现与发展 |
第四节 结构的分立与黏连 |
第五节 自我的相似与相续 |
第三章 意义的增殖与绵延:文本的互涉 |
第一节 “文本间性”的生成与效用 |
第二节 小说题目的副文本性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增删变异 |
第四节 人物话语的性别翻转 |
第五节 故事情节的移植转换 |
结语 文本空间的无限开放:内文本性与文本间性的交融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库切生平大事与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燕尾巧裁扬州纸 ——熊崇荣剪纸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论文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扬州剪纸概述 |
第一节 扬州的地域文化背景 |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
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
三、繁荣昌盛的经济形态 |
第二节 扬州剪纸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扬州剪纸传承谱系 |
第二章 熊崇荣剪纸生平与艺术经历 |
第一节 熊崇荣剪纸生平 |
第二节 熊崇荣剪纸艺术经历 |
一、少年时期 |
二、师从张永寿时期 |
三、学习蔡千音时期 |
四、自我创作时期 |
第三章 熊崇荣剪纸艺术形态研究 |
第一节 熊崇荣剪纸艺术特色 |
一、精湛的制作工艺 |
(一)刻纸的工具与材料 |
1、刻刀 |
2、磨刀石 |
3、蜡盘 |
4、粉袋 |
5、纸张 |
(二)刻纸的方法与步骤 |
1、设计 |
2、叠纸 |
3、刻制 |
4、揭离 |
5、装裱 |
二、丰富的题材内容 |
(一)人物题材类 |
(二)花鸟鱼虫类 |
(三)盆景植物类 |
(四)自然风景类 |
(五)生肖动物类 |
(六)邮品藏书票类 |
三、多样的表现形式 |
(一)单色刻纸 |
(二)套色刻纸 |
(三)立体剪纸 |
(四)点彩刻纸 |
四、多变的表现手法 |
(一)造型特征 |
1、主观意象心随我动 |
2、程式归纳纤细柔美 |
3、阴阳结合刚柔并济 |
4、夸张变形率性传神 |
5、简练概括形神兼备 |
(二)构图方式 |
1、平面化构图 |
2、对称式构图 |
3、几何式构图 |
4、自由式构图 |
(三)色彩构成 |
第二节 熊崇荣剪纸艺术的创新性研究 |
一、技艺:变“剪”为“刻”,刀随人意 |
二、题材:丰富多样,形成系列 |
三、类型:中西结合,以“物”载道 |
四、材料:就地取材,别有风味 |
五、包装:古今交融,相得益彰 |
第三节 与其它地方剪纸对比研究 |
一、与北方剪纸对比研究——以蔚县剪纸为例 |
二、与南方剪纸对比研究——以金坛刻纸为例 |
第四章 熊崇荣对扬州剪纸的传承与传播 |
第一节 熊崇荣对剪纸艺术的传承 |
一、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接班人 |
二、开展学校教育,传承剪纸艺术 |
第二节 熊崇荣对扬州剪纸的传播 |
一、收集和整理资料,推进扬州剪纸发展 |
二、参加全国性比赛,扩大扬州剪纸影响力 |
三、国内外举办剪展,提升扬州剪纸知名度 |
第五章 扬州剪纸传承和保护的困境与思考 |
第一节 扬州剪纸传承和保护的困境 |
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 |
二、剪纸销售市场逐渐萎缩,品牌建设没得到足够重视 |
三、剪纸产品形式单一,缺少多渠道的宣传阵地 |
四、扬州剪纸保护力量薄弱,沟通机制不顺畅 |
第二节 扬州剪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一、强化剪纸后备人才的培养,挖掘剪纸艺术的教育价值 |
二、注重扬州剪纸的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剪纸的消费市场 |
三、创新扬州剪纸的艺术形式,提升扬州剪纸的曝光率 |
四、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体系,推进扬州剪纸的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A:扬州剪纸“张氏”传承谱系简图 |
附录B:表格和图片来源 |
表格附录 |
图片附录 |
附录C:熊崇荣剪纸艺术大记事 |
附录D:田野调查 |
第一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四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五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六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七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八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九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一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二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三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四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十五次—二十三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四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五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六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七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八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二十九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一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二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三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四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五次田野调查记录 |
第三十六次田野调查记录 |
(6)阿尔丰斯·穆夏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穆夏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内涵 |
第一节 关于民族性及斯拉夫人的理论性探讨 |
第二节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独立的历史发展 |
一、捷克国的起源(十世纪前) |
二、捷克国的发展(十世纪至十四世纪) |
三、捷克爆发革命运动(十五世纪) |
四、完全丧失国家独立的捷克国(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 |
五、取得民族独立的斗争时期(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
第三节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文化发展 |
第四节 关于泛斯拉夫主义 |
第五节 宗教及泛斯拉夫主义对穆夏的影响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穆夏出国期间蕴含于平面设计中的象征性符号 |
第一节 穆夏海报设计中的象征性符号 |
第二节 穆夏书籍设计中的象征性符号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穆夏回国期间贯穿于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元素 |
第一节 民族性题材的选择 |
第二节 民族性象征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
一、象征民族性的色彩元素运用 |
二、象征民族性的图形元素运用 |
第三节 民族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
本章小结 |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
3.3.1 制作工艺创新 |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
本章小结 |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
4.1 制作工艺 |
4.1.1 材料与工具 |
4.1.2 制作流程 |
4.2 造型之美 |
4.2.1 仕女绢人 |
4.2.2 剧装绢人 |
4.2.3 神佛绢人 |
4.2.4 少数民族绢人 |
4.2.5 其它题材绢人 |
本章小结 |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
5.1 传承困境 |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
5.2 发展思考 |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移动互联时代下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创新点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深度访谈法 |
1.3.3 田野调查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渊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俗文化 |
2.1.2 和顺牵绣民俗文化 |
2.2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传播嬗变及其特征 |
2.2.1 牵绣起源传说流布 |
2.2.2 牵绣发展历程演变 |
2.2.3 牵绣的时代新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4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特征 |
第三章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意蕴及传播价值 |
3.1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文化意蕴 |
3.1.1 牵绣作为地方礼仪中的文化符号 |
3.1.2 牵绣与岁时节令文化的密切联系 |
3.1.3 牵绣纹样图案中“和实生物”的象征意蕴 |
3.2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价值 |
3.2.1 推创文化品牌,带动地方产业转型 |
3.2.2 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居民审美素养 |
3.2.3 传播地域文化符号,坚定文化自信 |
3.2.4 继承优良家风,传递和谐社会价值观 |
第四章 移动互联时代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传播现状 |
4.1 移动互联时代现实环境发展现状 |
4.1.1 基站布点逐步覆盖城乡范围 |
4.1.2 移动终端用户成传播主力军 |
4.1.3 “短视频热”成传播助推器 |
4.2 移动互联时代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 |
4.2.1 样本载体选取及依据 |
4.2.2 政府引导为主,企业传播力度大 |
4.2.3 文字媒介仍居半数,视频形式乘势而上 |
4.2.4 “文化+牵绣”成内容主题词 |
4.2.5 每个互动平台至少拥有两种互动方式 |
4.3 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分析 |
4.3.1 调查样本的设计与回收 |
4.3.2 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4.3.3 了解程度高的民众传播意愿不强且年龄偏大 |
4.3.4 人际传播渠道仍是牵绣文化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 |
4.3.5 兴趣成接触牵绣文化的主要原因 |
4.3.6 八成受访者对传播牵绣文化持积极态度 |
4.3.7 受访者实际传播行为“力不从心”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问题及策略 |
5.1 移动互联时代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问题 |
5.1.1 政府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联动效应未体现 |
5.1.2 新技术利用不足,传播广度难开拓 |
5.1.3 文本形式不受青睐,内容质量引担忧 |
5.1.4 线上互动交流匮乏,认知盈余难利用 |
5.2 移动互联时代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 |
5.2.1 建构多元传播主体,全方位协同发力 |
5.2.2 丰富渠道平台,注重技术创新 |
5.2.3 挖掘文化故事,创新民俗文化内容 |
5.2.4 营造优质传播环境,线上线下互动互联 |
5.2.5 打造牵绣文化产业,拓宽文化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笑的风(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春风飘扬“喜”从天降 |
第二章大媳妇的力量与风景 |
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 |
第四章动荡年代的平安与幸福 |
第五章啊!北京 |
第六章患病见真情 |
第七章一曲温柔《乡恋》痴 |
第八章嘛事儿啊,他妹子 |
第九章大上海、《小街》、蓬拆拆 |
第十章火星、仙女、窑子货 |
第十一章只不过是想念你 |
第十二章一九八五年西柏林地平线上 |
第十三章洲际饭店梦幻曲 |
第十四章滚石击打爱情生猛 |
第十五章枪杀了也是爱了 |
第十六章离婚过堂 |
第十七章拳打脚踢目标清 |
第十八章为妇女出气“哈勒绍” |
第十九章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
第二十章快意咏新歌 |
第二十一章神秘的烤箱究竟要烤什么呢 |
第二十二章幸福总是携带着一点尴尬 |
第二十三章至人无梦 |
第二十四章神童现身满乾坤 |
第二十五章谁为这些无端被休的人妻洒泪立碑 |
第二十六章田园将芜胡不归 |
第二十七章玉堂春暖餐厅 |
第二十八章金丝雀与外语桥 |
第二十九章不哭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一位刺绣大师和他的女儿(论文参考文献)
- [1]姚建萍:融百家之长,传苏绣之美[J]. 郑晓芳. 家族企业, 2021(10)
- [2]芬芳桃李——王祖识先生及其弟子访谈[J]. 王祖识,邹英姿,陈红英,秦怀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3]民族艺术、集体记忆、符号象征 ——贵州水族马尾绣研究[D]. 廖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4]库切小说互文性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5]燕尾巧裁扬州纸 ——熊崇荣剪纸艺术研究[D]. 周林. 江苏大学, 2020(05)
- [6]阿尔丰斯·穆夏平面设计中的民族性研究[D]. 曹江文静. 苏州大学, 2020(03)
- [7]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8]移动互联时代下山西和顺牵绣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赵悦. 河北大学, 2020(08)
- [9]笑的风[J]. 王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3)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