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亚[1](2016)在《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几丁质(chitin)广泛存在于蟹、虾等甲壳动物的外壳及各种昆虫的表皮和贝类等软体动物的外壳中,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聚合物,其脱乙酰度超过50%时为壳聚糖(chitosan)。几丁质具有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并以良好的抗菌活性,抑虫/杀虫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几丁质/壳聚糖分子表面的游离氨基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原因,由此产生的聚阳离子效应是此物质抗菌/杀虫的关键。目前对如何提高几丁质生物活性与杀虫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几丁质与金属离子螯合以增加活性离子,接枝极性官能团以提高氨基活性,改性出的衍生物已展示了对鳞翅目的夜蛾科(灰翅夜蛾、棉铃虫)、菜蛾科(小菜蛾)、同翅目蚜科(棉蚜、桃蚜)等害虫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截止至目前仍没有关于几丁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麦蚜相关防治效果的报道。此外在改性过程中添加了重金属离子与各种对人体及生态具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因而会导致重金属残留与农作物污染等问题,这类改性物及制作方法不适合于运用到农业害虫的防治应用。本研究拟通过另一路线实现几丁质生物活性的增强,即制备出颗粒大小为纳米尺寸的几丁质以缩小粒径、提高表面电荷密度以增强几丁质对生物膜的穿透性及氨基活性,从而提高杀虫活性,并将其运用到防治麦蚜这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农业害虫的研究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拟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制备纳米几丁质与筛选最佳制备条件;二是研究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通过纳米几丁质的制备与表征检测,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力及防效测定,对麦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等研究内容,来研究纳米几丁质制备条件的选择及对麦蚜的杀虫效果,旨在深入研究几丁质对麦蚜的毒效,为新型农药的开发及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提高了几丁质的杀虫活性。除了目前研究较多对几丁质进行化学修饰外,包括增加金属活性中心或者离子基团,以提高对离子效应、生物膜的透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酸解法将几丁质分子链分解为纳米尺寸的片段,即纳米几丁质以缩小颗粒粒径、增加比表面积与表面电荷密度,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2)明确了纳米几丁质的制备方法。经过多次试验探索,筛选出的纳米几丁质最佳制备方法为:将几丁质粉末与3 mol/L HCl以1g:200300 ml于8085℃条件下混合,反复3次油浴加热1.5 h,油浴后在4℃下以9000 rpm/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取沉淀,再经过纯水透析57 d去除杂质离子至混悬液的pH达6.0,最后以输出功率为35%、工作间隔时间为15 s15 s的超声处理3 min,即可制得粒度均一、结构稳定、生物活性显着的纳米几丁质颗粒。以α-几丁质为原料,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几丁质,适合于纳米几丁质类新农药的开发,此法操作方便,成本低,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粒径小且均一,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3)纳米几丁质表面特征检测较全面。利用酸解法制备出的纳米几丁质,经测量得出:有效粒径为144.7346.8 nm,95%有效粒径分布范围为0219.3 nm,zeta电位为13.89±2.7736.08±2.26 mV,电荷密度为13.5935×10-546.1916×10-55 mol/g,颗粒呈梭形,粒度均一。(4)毒力测定结果明确。采用有效粒径为157.0 nm,表面电荷量为46.1916×10-55 mol/g,质量浓度为40 mg/L的纳米几丁质,对麦长管蚜、二叉蚜、禾谷缢管蚜进行毒力测定,LC50值分别为17.825、20.589和14.381 mg/L,而对3种麦蚜的7d田间防效分别为80.33%、79.65%、82.57%,杀虫效果好,可作为防治麦蚜的新型农药。(5)混配剂防效良好。采用有效粒径为157.0 nm,表面电荷量为46.1916×10-55 mol/g,质量浓度为40 mg/L的纳米几丁质,与吡虫啉的等体积混配剂,对麦长管蚜、二叉蚜、禾谷缢管蚜田间防效7 d的结果为88.31%、87.21%、84.76%,混配剂防效良好,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农药辅助剂。(6)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的酶活测定结果不同。纳米几丁质处理麦禾谷缢管蚜12 h、24 h、48 h后时ACh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纳米几丁质处理后,对禾谷缢管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1248 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麦长管蚜及二叉蚜上并没有类似结果。
付克勤[2](2016)在《环丙甲酰/环戊甲酰壳聚糖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离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固定相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的关键组成部分,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因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而备受关注。因此,有关新的涂敷型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为制备出新的手性分离性能好且在有机溶剂中稳定性好的手性固定相,本文以超高脱乙酰度(D.D.(29)98%)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17种壳聚糖-二(芳香基氨基甲酸酯)-(酰胺),以此为手选择体,制备了相应的固定相,这些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固定相均未见文献报道。评价了所制备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并观察了其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初步探讨了这类手性固定相的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本文工作可概括为:(1)分别用正戊醇-NaOH和水-NaOH作为反应体系,制备出脱乙酰度大于98%的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以正戊醇-NaOH为反应体系制备的壳聚糖(C1)的粘均分子量(Mη)为24万,再将其降解制得Mη为14万的壳聚糖(C2)。以水-NaOH为反应体系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C3、C4和C5)的Mη分别78万、92万和100万。将上述两种反应体系联用,制得粘均分子量为29万的壳聚糖(C6)。用过量的环丙基甲酸酐修饰壳聚糖C1、C2、C3和C4,分别制得N-环丙基甲酰化壳聚糖I(b)、I(a)、I(c)和I(d),IR、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结构单元2-C上的氨基被选择性地完全1酰基化。以苯基异氰酸酯和其它4种含甲基的苯基异氰酸酯修饰I(a),制备出5种新的手性选择体,将这些手性选择体涂敷于3-氨基丙基硅胶表面,得到第一个系列手性固定相。这些手性选择体不溶于在氯仿、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在四氢呋喃中有不同程度的溶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了上述固定相的手性识别及分离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由壳聚糖-二(3-氯-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制备的固定相比目前被公认为分离性能最强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ellulose 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CDMPC]和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Amylose Tris(3,5-dimethylphenylcarbamate),ADMPC]固定相有更好的手性识别及分离性能,还有两种固定相的手性识别及分离性能与CDMPC和ADMPC固定相的相当。测试了分离性能最强的固定相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能,该固定相能在100%丙酮、100%乙酸乙酯和80%四氢呋喃的流动相中使用,对有机溶剂有很好的耐受性。(2)分别用4种只含氯取代基的苯基异氰酸酯修饰N-酰化壳聚糖I(b),用4-氯-3-三氟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修饰N-酰化壳聚糖I(c),用4-三氟甲氧基苯基异氰酸酯修饰N-酰化壳聚糖I(d),制备了6种新的手性选择体,将这些手性选择体涂敷于3-氨基丙基硅胶表面,制得手性固定相。从总整体上看,这6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比CDMPC和ADMPC固定相的好。由壳聚糖-二(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和壳聚糖-二(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制备的两种手性固定相都能在100%THF的流动相中使用,与(1)中的手性固定相相比,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对有机溶剂有更好的耐受性。(3)用过量的环戊基甲酸酐修饰壳聚糖C5和C6,分别制得N-环戊基甲酰化壳聚糖I(e)和I(f),同样地,壳聚糖结构单元2-C上的氨基被选择性地完全酰基化。用4-氯-3-三氟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和4-三氟甲氧基苯基异氰酸酯修饰N-环戊基甲酰化壳聚糖I(e),用4种只含氯取代基的苯基异氰酸酯修饰I(f),制备了6种新的手性选择体,将这些手性选择体涂敷于3-氨基丙基硅胶表面,制得手性固定相。从总整体上看,这6种手性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比CDMPC和ADMPC固定相的好。制得的手性选择体在常用有机溶剂中的溶胀和溶解性能与(2)中手性选择体的类似。综上所述,与CDMPC及ADMPC的涂敷型固定相相比,本文所制备的大多数手性固定相有相当或更好的手性识别及分离性能,且对有机溶剂有很好的耐受性,所制备的固定相能够实际应用于分析检测和批量分离中。
李中阳[3](2015)在《漆酶催化酚酸接枝壳聚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探究》文中指出壳聚糖是一种常用的天然多糖类生物大分子,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抗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其十分重要的两种性质。作为一种常用的天然抗菌剂,壳聚糖对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能力,而由于壳聚糖分子上缺少氢原子供体,并不能作为一个良好的断链型抗氧化剂,使得其抗氧化性能差,只能作为辅助抗氧化剂使用,这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论文从漆酶催化氧化酚酸接枝壳聚糖以提高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抗菌性能入手,在pH值为6.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40℃C的条件下,选取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等结构简单的三种酚酸,利用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在其作用下催化氧化酚酸为活性的醌类中间体,再接枝于壳聚糖上,研究漆酶催化酚类物质接枝改性壳聚糖后其抗氧化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变化以及接枝前后物质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依此探究漆酶/酚类物质对壳聚糖的改性机理,利用接枝后的壳聚糖生产湿纸巾来评估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论文第一部分探究了接枝反应的主要机理。选用3,4-二羟基苯甲酸为模型物对壳聚糖进行改性,通过ReactIR(在线反应红外)实时监测反应体系中物质相对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酚酸首先会通过物理吸附与壳聚糖相接触,然后才发生进一步的变化。选用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模型物对壳聚糖进行改性,通过Py-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state 13C NMR(固体核磁共振)、FTIR(红外光谱)和线性电位滴定分析对酚酸被壳聚糖吸附后的进一步反应进行了探究。Py-GC/MS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接枝后的壳聚糖衍生物中出现了由接枝到壳聚糖上的酚酸裂解而产生的芳香族结构,表明接枝反应后酚酸类物质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到了壳聚糖,而不是通过物理吸附存在于壳聚糖衍生物中。利用FTIR对接枝反应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壳聚糖在波数为3440cm-1附近吸收峰减弱,并且在波数为1650cm-1处出现肩峰,这些变化表征壳聚糖上的N-H键减少并出现了C=N键,说明酚酸是通过化学键连接接枝到壳聚糖,并可推测壳聚糖上的氨基与酚酸的羟基间发生了席夫碱反应与迈克尔加成反应。采用Solid-state 13C NMR进行检测,对其结果分析可知,与壳聚糖原样相比,接枝后的衍生物在化学位移量(ppm)约为80处产生了新的峰,该峰表征叔碳胺,说明接枝反应后壳聚糖中的氨基上产生了新的化学键,并且所用酚酸上的羟基数量越多,产生的变化越明显。采用线性电位滴定法测定接枝率,结果表明含羟基最多的没食子酸具有最高的接枝率,含羟基最少的对羟基苯甲酸接枝率则最低,接枝率的大小与酚酸上羟基数量呈呈正相关,这与前面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以进一步互相印证。综合分析上述检测结果,归纳出接枝反应的主要机理:接枝反应过程中,酚酸首先会通过壳聚糖的物理吸附与其接触,然后被漆酶催化氧化为活性的醌类中间体,再主要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与席夫碱反应与壳聚糖发生接枝,并且酚酸中含有羟基越多,接枝效果越好。论文第二部分对改性壳聚糖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对经漆酶/酚类物质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粉末进行了ABTS+抗氧化性能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经漆酶/没食子酸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性能最佳,抗氧化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没食子酸-壳聚糖、3,4-二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壳聚糖原样。利用铁氰化钾法测定改性后壳聚糖的还原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表征产品的抗氧化性能,其结果显示还原性能强弱顺序与ABTS+法测定结果相一致,为:没食子酸-壳聚糖、3,4-二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壳聚糖原样,还原能力最大可提高86.98%。实验还将改性后的产物应用在湿纸巾中,并采用牛津杯法和摇瓶振荡法测定壳聚糖及其接枝产物的抗菌活性来评估作为湿纸巾添加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酚酸接枝后的壳聚糖产物抗菌性能也有提高,提高程度也与酚酸有关,其提高顺序由高到低为:没食子酸-壳聚糖、3,4-二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壳聚糖原样,研究结果表明抗菌活性最大可提高44.57%。
余成华[4](2014)在《漆酶催化氧化促进壳聚糖—酚类物质接枝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用途,但纸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沾染上细菌等微生物,造成疾病的传播,从而限制或影响纸张在某些领域范围内的使用,因此抗菌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在含有油脂的食品中,油脂在存放一定时间后容易发生酸败,使得含有油脂的食品变坏,影响食品的保质期、存放期,食用变质的食物对人体有危害,仅添加抗菌剂是不够的,这通常需要向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来减缓食品的酸败。壳聚糖是一种常用的天然抗菌剂,对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但是由于壳聚糖分子上缺少氢原子供体作为一个良好的断链型抗氧化剂,使得其抗氧化性能差,只能作为辅助抗氧化剂使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因此对壳聚糖的改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从提高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改善其抗菌性能入手,选取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4-香豆酸、丁香醛及香草醛等小分子酚类物质作为改性物,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漆酶的作用下催化氧化小分子酚类物质接枝于壳聚糖上,研究经漆酶/酚类物质改性后的壳聚糖抗氧化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变化。通过实验初步确定漆酶/酚类物质改性壳聚糖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pH值为6.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40℃。实验中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漆酶催化氧化酚类物质接枝于壳聚糖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壳聚糖在1596cm-1为N-H变形振动峰消失,在1421cm-1处为-NH3+对称弯曲振动、1384cm-1和1324cm-1处为NH-的弯曲振动减弱,并且在1637cm-1处出现C=N伸缩振动峰,归因于壳聚糖上氨基基团和酚羟基基团之间形成席夫碱键,这可能是由于酚类物质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醌类物质,醌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受到席夫碱型的共价修饰。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和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对改性前后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及4-香豆酸改性后的壳聚糖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而丁香醛、香草醛改性后的壳聚糖热稳定性下降;改性后的壳聚糖结晶性都有所下降。经漆酶/酚类物质改性后的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经漆酶/阿魏酸改性后的壳聚糖抗氧化性能最佳,对DPPH和ABTS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分别为1.79mg/mL,0.6mg/mL,还原力检测A700值为0.758,而壳聚糖原样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达到半数抑制浓度,且还原力检测A700值仅为0.181,实验结果显示抗氧化性能强弱顺序依次为:阿魏酸-壳聚糖、4-香豆酸-壳聚糖、丁香醛-壳聚糖、香草醛-壳聚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壳聚糖、壳聚糖原样。改性后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丁香醛-壳聚糖,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香草醛-壳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壳聚糖。实验中将不同浓度改性壳聚糖采用浆内添加法和表面涂布法处理纸张,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采用浆内添加法可以使得壳聚糖颗成功的吸附在纤维的表面上,采用改良奎因法对纸张抑菌性能检测,结果显示处理后的纸张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同时纸张的物理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傅博[5](2013)在《新型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聚合物CCP1221的设计制备及逆转细胞MDR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逆转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设计制备了p环糊精-壳聚糖聚合物纳米粒胶束。此类聚合物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两亲性纳米粒胶束,实现增溶药物和一定的缓控释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聚合物胶束具有窄粒径分布与稳定的核壳结构,易于包封疏水性药物,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通透性和渗透性,最终实现药物靶向传递。聚合物胶束独特的优势,p环糊精与壳聚糖自身的生物相容性,使该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1)以壳聚糖(CS)结构为主链,p环糊精(β-CD)、油酸结构作为疏水链,马来酸酐作为亲水链,通过对壳聚糖油酰化、马来酰化与对环糊精巯基化,最终以加成反应合成目标产物CCP1221。该产物采用FT-IR、1H-NMR进行结构表征。对主要结构单元的取代度进行计算,油酰基取代度为5.4%-8.9%;马来酰基取代度为17.4%,β环糊精结构的取代度为6.8%。(2)采用荧光探针法、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对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纳米粒径进行了分析,以透析法制备阿霉素/CCP1221胶束给药系统,并对其载药量、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MC值为0.015~0.046mg/mL;空白胶束粒径为193.6~242.5nm,载药胶束粒径为237.6~289.8nm。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5.35%-7.72%、61.71%-78.05%,体外药物释放率为63.19%。(3)以四甲基氮唑蓝比色法(MTT)分析空白聚合物对(MCF-7)与耐阿霉素细胞(MCF-7/ADR)的细胞毒性,确定了CCP1221聚合物适用的浓度范围为0.25mg/mL~1mg/mL;测定了不同浓度CCP1221聚合物/阿霉素混合物和游离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半数致死率,并计算CCP1221聚合物对细胞耐药性的逆转程度。结果表明CCP1221聚合物对细胞耐药性逆转倍数为3到15.82倍,初步实现了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逆转。
郭苗苗[6](2012)在《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制得,其通过对红细胞的聚集、对血小板的激活、激活凝血机制以及降低纤维蛋白的溶解等方面起到止血效果。本实验首先通过甲壳素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具有特定脱乙酰度的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然后,采用O-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复合其他止血材料,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止血效果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愈创效果显着,有利于消除瘢痕生成。本研究首先通过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对C6位伯羟基进行选择性羧甲基取代,并通过超声纯化去除反应杂质,制得水溶性极佳的O-羧甲基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进行物性验证。结果表明,合成的0-羧甲基壳聚糖的羧甲基仅局限于C6的伯羟基取代,产率为78.14%。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O-CMC的脱乙酰度为44.53%,取代度为0.64;一点法测得黏均分子量为1.42×104。O-羧甲基壳聚糖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水溶性好,溶液澄清,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636g,等电点为4.46,0.5%水溶液pH值为7.52。本研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处方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0-羧甲基壳聚糖(主成分)、戊二醛(交联剂)、氯化钙(凝血启动原)3个自变量的范围和重量比例(10:0.1:5)。建立日本大耳朵兔耳动脉、静脉创伤出血模型和SD大鼠股动脉创伤出血模型,以止血时间(Y1)、出血量(Y2)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原理,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分析,筛选止血海绵中O-羧甲基壳聚糖、戊二醛、氯化钙的最优处方,然后进行处方验证,结果显示,兔耳动、静脉创伤出血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选择O-羧甲基壳聚糖2.49%、戊二醛1.08%、氯化钙2.11%时,制备的止血海绵效果最佳。本研究对自制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理化性质进行观察。该止血海绵呈类白色,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韧性。内部孔径100~200μm,孔隙率65.11%,吸水率38.29%,密度0.045g·cm-3,在生理盐水中浸泡8周,外观形态完整,不破损分散。本研究进行了自制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对兔耳动脉、静脉以及大鼠股动脉创伤模型的止血效果研究。采用市售可吸收明胶海绵作阳性对照,医用纱布作阴性对照,以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作为指标,评价自制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止血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自制海绵与可吸收明胶海绵相比,止血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续发性再出血情况更少。我们认为,自制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止血效果较市售可吸收明胶海绵更佳。本研究考察了自制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对兔背部创面皮肤的愈合效果。观察全厚层皮肤伤口分别施以自制海绵和市售可吸收明胶海绵后的愈合情况,测量伤口尺寸的大小并进行组织学切片。研究结果显示,自制海绵能更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愈合后创面干净,渗出物少。
王春燕[7](2012)在《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控释缓释制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制剂相比,具有提高药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减少用药总剂量等优点。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安全、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近年来羧甲基壳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特别是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微球。盐酸头孢吡肟(马斯平)为第四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稳定。近年来,马斯平在国内外占有的市场份额日渐增大。本论文以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载体,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包覆盐酸头孢吡肟(CD)的微球。设计单因素实验,探讨制备因素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CD-OCMC)载药量与包封率的主要因素为OCMC质量浓度、CD/OCMC质量比、交联剂用量(v(GA)/m(OCMC))、 Span80质量浓度。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以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及二次多项式拟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简化模型,得出拟合度最好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采用SAS9.2软件绘制效应面与等高线,得出最优制备工艺:OCMC质量浓度为2.7%,CD/OCMC质量比为0.665,交联剂用量为8mL/g, Span80质量浓度为4%。对最优制备工艺条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很好的预测载药量、包封率与四个自变量间的关系。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7μm,粒度跨距为1.52,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1.4%土0.5%和42.3%土0.7%。采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载药微球,在磷酸缓冲溶液(pH=7.3)、盐酸溶液(pH=1.2)、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研究表明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具有缓释特性,释放时间达10d以上;释放特性表现为两段释放模式:突释阶段及缓慢释放阶段,其释放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模式。
郭咸希[8](2012)在《多柔比星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生物安全性、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N-三甲基壳聚糖(N-trimethyl chitosan, TMC)是将壳聚糖(chitosan, CS)2位上的氨基烷基化得到的部分季铵化产物,广泛用作药物吸收的促进剂和缓释载体。在治疗肿瘤的方案中,肿瘤血管是重要的靶点。而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s, CLs)能够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浓集而导致抗肿瘤药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靶向作用。利用CLs这种特性,将抗肿瘤药物制成CLs,不仅可以降低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还可以使其具有肿瘤血管的靶向性,从而显着提高抗肿瘤效果。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是蒽醌类抗生素,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如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肉瘤等。但DOX的毒副作用较大,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且该毒性直接与剂量相关。而脂质体(liposomes,L)技术对克服DOX心脏毒性尤为有效。作为药物载体,与传统剂型相比,脂质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靶向性、缓释性等。本研究拟制备DOX脂质体(DOXL),并采用TMC这种阳离子多糖对DOXL进行包衣,使其成为CLs;对其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考察,对其体内、外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对其体内、外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进行研究。本研究拟为扩大TMC在药学中的应用领域,并为临床提供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且具有较强靶向作用的DOX新制剂奠定实验基础。在第一部分研究中,CS于NaOH溶液中与CH3I进行还原甲基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步骤,合成不同季铵化程度(degree of quaternization, DQ)的TMC,并采用IR对其结构进行确证和表征,1H-NMR确定其DQ。IR分析结果显示TMC的成功合成,其特征吸收峰已明显发生了改变,1H-NMR分析结果显示TMC的DQ分别为25%(TMC20)、38%(TMC40)及59%(TMC60);薄膜分散法制备TMC包衣的空白脂质体,硫酸铵梯度法制备DOXL及TMC包衣的DOXL,对TMC包衣DOXL的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形态、大小、Zeta电位和体外释药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TMC包衣DOXL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荷正电,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部分研究TMC包衣DOXL的抗肿瘤活性。考察TMC包衣DOXL与DOX、DOXL相比对H22实体瘤的抑制率,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研究发现随着DQ的增加,TMC包衣DOXL的表面正电荷也相应增加,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也随之增强,其中TMC60包衣DOXL对小鼠的瘤重抑制率达71.4%,显着高于游离药物组和未包衣脂质体组(分别为42.5%,34.7%)(P<0.05);第三部分评价空白TMC包衣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为其作为肿瘤靶向制剂的载体奠定实验基础。体外细胞毒性考察以TMC包衣脂质体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率的影响为指标,采用MTT比色法进行研究,以美国药典的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不同浓度、不同DQ的TMC包衣CLs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随着TMC的浓度和DQ的提高,细胞毒性均相应增大;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对TMC60包衣CLs的小鼠急性毒性进行了考察,获得LD50,同时对其注射刺激性、过敏性及溶血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TMC60包衣脂质体小鼠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的LD50及95%的置信限分别为224.1(178.8-302.6)mg/kg和342.3(269.7-534.2)mg/kg,同时在实验剂量时,本品无注射刺激性、过敏性及溶血性,表明TMC60包衣CLs的生物安全性较高,可望成为肿瘤靶向制剂的安全载体;第四部分对TMC包衣DOXL的体内、外肿瘤血管靶向性进行研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模型,考察了TMC包衣DOXL与DOX、DOXL相比的体外血管靶向性。研究发现随着DQ的增加,HUVECs对DOX的摄取增加,显示出TMC包衣DOXL良好的体外血管靶向性;体内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并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分析实验动物体内肿瘤组织中的荧光显示及强度,定性观察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态及排布,定量测定肿瘤组织中的血管相对密度,以此比较TMC60包衣DOXL和其他各给药组的体内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结果表明,给予TMC包衣DOXL的小鼠,其新生血管形态良好,排布均匀,血管分支少,而其他给药组的肿瘤新生血管多扭曲,粗细不均,一个节点有多个血管分支等;通过比较不同给药组肿瘤组织粘附的FITC-Dextran量,发现TMC60包衣DOXL的肿瘤血管密度明显低于游离药物组和未包衣脂质体组(P<0.05),表明TMC60包衣的DOXL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本研究合成了不同DQ的TMC,以其作为DOXL的包衣材料,利用TMC的正电性,制备DOX的CLs;同时考察了TMC包衣DOXL的抗肿瘤活性、TMC60包衣CLs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及肿瘤血管靶向性,为拓宽TMC的药学应用领域,并将其作为新的药用辅料研发,同时为临床提供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且具有较好靶向作用的DOX制剂提供了详实的实验依据。
王泽虎[9](2012)在《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学评价》文中提出本研究从细胞膜仿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一种新的壳聚糖磷酰化衍生物,以磷酰胺键的方式将细胞膜结构单元磷酸胆碱基团偶联到壳聚糖骨架上,研究其合成方法、生物学性能及其纳米化方法。为了合成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我们研究比较了三种壳聚糖的均相磷酸胆碱化方法:(A)采用新型高极性六氟异丙醇作反应介质,基于Antherton-Todd反应实现壳聚糖的直接磷酰化;(B)利用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为中间体,以二氯磷酰胆碱为磷酰化试剂;(C)利用6-O-三苯基甲醚化壳聚糖为中间体,基于Antherton-Todd反应实现磷酰化。研究表明合成路线(C)适合用来均相合成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应用合成路线(C),通过改变投料比,基于Antherton-Todd反应合成了三种不同取代度的水溶性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NMR和FTIR谱图上对应-N+(CH3)3基团吸收峰的出现表明磷酸胆碱基团成功偶联到壳聚糖骨架的氨基上,根据1H NMR谱图的峰强度比计算出三种壳聚糖衍生物的取代度分别为16%、27%和42%。GPC数据显示,与壳聚糖相比,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分子量有所降低,分子量分布有所拓宽;XRD、TGA、DSC和水溶性实验表明,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是其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得到了很大地提升,三种取代度的衍生物均可溶于pH=1-12的水溶液中。细胞毒性实验表明,3T3细胞与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共培养的相对增殖率在80%-110%之间,细胞毒性为0级或1级,属于无细胞毒性范畴;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引入磷酸胆碱基团可以延缓衍生物的凝血时间,而且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在其上的黏附与激活;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表明,磷酸胆碱基团的引入可以有效抑制壳聚糖衍生物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蛋白质的构象改变,这对避免激活因蛋白质构象改变而导致的不良生物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研究表明,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仍可与三聚磷酸钠进行离子交联形成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呈现规则的球形结构,粒径在60-120nm之间,Zeta电位介于18-28mV;同时,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具有两亲性,可在中性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具有疏水核亲水壳的纳米胶束,由低到高,三种取代度衍生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129mg/mL,0.201mg/mL,0.256mg/mL。所形成的纳米胶束粒径范围在70-110nm之间,Zeta电位接近于0,介于0-4mV之间。这两类纳米粒子有望应用于药物/基因载体。
秦玉坤[10](2012)在《新型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抑菌活性与机理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和不合理使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发新型生物杀菌剂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壳聚糖是一类有着广谱抑菌活性的天然多糖,其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无毒,因而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农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有限,这限制了其应用。而通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是一种可以提高其抑菌活性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以壳聚糖为骨架,通过定位导入、接枝共聚技术接入高活性基团制备了9类共30个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并对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波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全面解析,确定了其取代位置、取代度、热力学性质、晶体性质等。通过抑菌活性筛选,研究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和杀菌谱,并筛选出2种壳聚糖衍生物进行抑菌机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了3种壳聚糖1,2,4-三唑衍生物。壳聚糖1,2,4-三唑衍生物相比其合环前产物酰基硫脲壳聚糖,抑菌活性和溶解性明显提高。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三唑环上取代基的电负性和空间位阻对抑菌活性影响很大,甲基强于氯甲基,强于苯基。制备了2种新型壳聚糖1,2,3-三唑衍生物。抑菌结果表明:壳聚糖苯甲酸酯-1,2,3-三唑(PhTACS)活性强于壳聚糖烟酸酯-1,2,3-三唑(PyTACS)。2.制备了9种壳聚糖酰基卤代苯缩氨基硫脲衍生物。抑菌结果表明:壳聚糖酰基缩卤代苯氨基硫脲衍生物中,氯乙酰基缩卤代苯氨基硫脲强于乙酰基,强于苯甲酰基;卤代苯中氯原子强于氟原子,强于三氟甲基。卤代苯中氯原子强于氟原子,强于三氟甲基。制备了7种壳聚糖烷基(取代苯基)缩氨基硫脲衍生物。抑菌结果表明:壳聚糖烷基(取代苯基)缩氨基硫脲衍生物中,含取代苯基的衍生物抑菌活性要明显强于带烷基的衍生物;苯环上的取代基供电性越强,活性越高。制备了2种壳聚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的抑菌活性要强于甲酸乙酯。制备了2种壳聚糖二硫代氨基甲酸盐衍生物并研究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硫代氨基甲酸盐,其溶解性比壳聚糖显着提高,但抑菌活性却没有明显提高,说明溶解度不是影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决定因素。此外,硫代氨基甲酸氨盐的活性要强于三乙烯二胺盐。3.制备了壳聚糖α-氨基丁基膦酸乙酯(α-APEPCS),抑菌结果表明:壳聚糖a-氨基苯氧基嘧啶膦酸酯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谱。制备了2种壳聚糖a-氨基苯氧基嘧啶膦酸酯衍生物。抑菌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a-氨基苯氧基嘧啶膦酸酯衍生物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谱,在250μg/mL下对黄瓜枯萎病原真菌、芦笋茎枯病原真菌、葱紫斑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可达100%,明显强于阳性对照三唑酮和多抗霉素。制备了2种壳聚糖α-氨基呋喃基膦酸酯类衍生物,制备的衍生物的溶解性和抑菌性均有很大提升。构效关系表明壳聚糖α-氨基膦酸酯,膦酸乙酯活性稍好。4.通过对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发现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溶解性和抑菌活性均要强于含氮和硫的壳聚糖衍生物。由于壳聚糖α-氨基丁基膦酸乙酯(α-APEPCS)和壳聚糖α-氨基呋喃基膦酸乙酯(α-AFEPCS)合成更简便、所用原料成本更低,因此选择其进行抑菌机理的探讨。5.以α-APEPCS和α-AFEPC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黄瓜枯萎病原真菌和茶炭疽病原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对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合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描电镜显示,100μg/mL下,α-APEPCS和α-AFEPCS就能对病菌菌丝造成严重破坏,使菌丝部分或全部破裂;而多抗霉素处理的菌丝只是发生变形,壳聚糖处理的菌丝超微结构变化不大;α-APEPCS、α-AFEPCS、壳聚糖、多抗霉素均能改变菌丝细胞膜的通透性,其中多抗霉素处理后的菌液电导率变化最快;用α-APEPCS、α-AFEPCS、壳聚糖、多抗霉素处理24小时后的菌液中可溶性蛋白量均有所增加,说明药液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使蛋白等大分子溢出,其中α-APEPCS处理的蛋白溢出量最大。用α-APEPCS、α-AFEPCS、壳聚糖、多抗霉素处理24小时后的菌液中丙酮酸含量均有降低,说明各药液均抑制了病菌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合成。本论文制备并筛选出了5种抑菌活性较好、有着潜在应用前景的壳聚糖衍生物,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保持了壳聚糖的基本骨架,因此可能会具有壳聚糖特有的生物相容性好、易于降解、毒性低的优点。此外,上述壳聚糖衍生物与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三唑酮和多抗霉素相比,杀菌谱明显不同,这对研制新型低毒、无交互抗性的海洋生物农药进而代替部分高毒化学农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方面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符号说明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几丁质与壳聚糖 |
1.1.1 几丁质简介 |
1.1.2 几丁质的制备 |
1.1.3 壳聚糖的制备 |
1.1.4 几丁质参与的反应 |
1.1.5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 麦蚜 |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介绍 |
1.3.2 纳米材料在昆虫学上的应用 |
1.3.2.1 标记昆虫组织 |
1.3.2.2 携带外源核酸进入细胞 |
1.3.2.3 新型纳米级农药、杀虫剂、驱虫剂 |
1.3.3 纳米材料在农药学上的应用 |
1.3.3.1 农药微乳剂的开发与利用 |
1.3.3.2 悬浮剂农药 |
1.3.3.3 纳米颗粒农药 |
1.3.3.4 纳米农药载体 |
1.3.3.5 纳米生物农药 |
1.4 纳米几丁质的研究现状 |
1.4.1 纳米几丁质的性质 |
1.4.2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方法 |
1.4.2.1 复凝聚法 |
1.4.2.2 酸解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制备方法 |
3.2 纳米几丁质的检测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有效粒度测量 |
3.2.3 zeta电位分析 |
3.2.4 有效电荷量 |
3.2.5 电镜检测 |
3.3 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效测定 |
3.3.1 材料 |
3.3.2 纳米几丁质对3 种麦蚜的毒力测定 |
3.3.3 模拟田间防效 |
3.4 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供试虫源 |
3.4.2 仪器与试剂 |
3.4.3 麦蚜的处理 |
3.4.4 粗酶液的制备 |
3.4.5 总蛋白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 |
4.1.1 酸解法制备纳米几丁质 |
4.2 纳米几丁质的表面特征检测 |
4.2.1 有效粒度检测 |
4.2.2 zeta电位分析 |
4.2.3 有效电荷量测定 |
4.2.4 透射电镜检测 |
4.3 毒效测定 |
4.3.1 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力测定 |
4.3.2 混配剂对3 种麦蚜的杀虫效果比较 |
4.3.2.1 混配剂对麦长管蚜的杀虫效果 |
4.3.2.2 混配剂对麦二叉蚜的杀虫效果 |
4.3.2.3 混配剂对麦禾谷缢管蚜的杀虫效果 |
4.3.3 模拟田间防效试验 |
4.3.3.1 对麦长管蚜的模拟田间防治效果 |
4.3.3.2 对麦二叉蚜的模拟田间防治 |
4.3.3.3 对麦禾谷缢管蚜的模拟田间防治 |
4.4 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4.4.1 纳米几丁质对禾谷缢管蚜AChE活性的影响 |
4.4.2 纳米几丁质对麦长管蚜AChE活性的影响 |
4.4.3 纳米几丁质对麦二叉蚜AChE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环丙甲酰/环戊甲酰壳聚糖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离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手性固定相概述 |
1.1 引言 |
1.2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方法 |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手性固定相 |
1.4.1 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 |
1.4.2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1.4.3 手性冠醚固定相 |
1.4.4 Pirkle型手性固定相 |
1.4.5 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 |
1.4.6 多糖衍生物类手性固定相 |
1.5 手性拆分机理 |
1.6 本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N-环丙基甲酰化壳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3 壳聚糖的制备 |
2.2.4 N-环丙基甲酰化壳聚糖的制备 |
2.2.5 N-环丙基甲酰化壳聚糖衍生物手性选择体的制备 |
2.2.6 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 |
2.2.7 固定相的制备 |
2.2.8 手性色谱柱的填装及色谱条件和色谱参数 |
2.2.9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手性识别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2.3.2 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2.3.3 壳聚糖衍生物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 |
2.4 CSP手性分离性能与机理 |
2.4.1 CSP1-CSP5与DMPC和ADMPC固定相的比较 |
2.4.2 流动相对CSP的手性分离性能 |
2.4.3 手性选择体的结构对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 |
2.4.4 CSP4的有机溶剂耐受性测试 |
2.4.5 手性识别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二(卤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 |
3.1 引言 |
3.2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3.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
3.2.2 壳聚糖的制备 |
3.2.3 环丙基甲酰化壳聚糖的制备 |
3.2.4 壳聚糖-二(卤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甲酰胺)的制备 |
3.2.5 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测试 |
3.2.6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3.2.7 手性色谱柱的填装及色谱条件和色谱参数 |
3.2.8 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手性识别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3.3.2 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 |
3.4 CSP手性分离性能与机理 |
3.4.1 CSP6-CSP11与DMPC和ADMPC固定相的比较 |
3.4.2 流动相对CSP的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3 手性选择体结构对CSP的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 |
3.4.4 CSP6和CSP11的有机溶剂耐受性测试 |
3.4.5 手性识别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二(卤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环戊基甲酰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 |
4.1 引言 |
4.2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4.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
4.2.2 壳聚糖的制备 |
4.2.3 环戊基甲酰化壳聚糖的制备 |
4.2.4 壳聚糖-二(卤代苯基氨基甲酸酯)-(环戊基甲酰胺)的制备 |
4.2.5 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测试 |
4.2.6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4.2.7 手性色谱柱的填装及色谱条件和色谱参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4.3.2 壳聚糖衍生物手性选择体的溶解性 |
4.4 CSP手性识别性能及机理 |
4.4.1 CSP12-CSP17与DMPC和ADMPC固定相的比较 |
4.4.2 流动相对CSP的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3 手性选择体的结构对CSP的手性分离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壳聚糖-二(芳香基氨基甲酸酯)-(环丙基/环戊基甲酰胺)核磁谱图 |
致谢 |
(3)漆酶催化酚酸接枝壳聚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抗菌剂 |
1.2.1 有机抗菌剂 |
1.2.2 无机抗菌剂 |
1.2.3 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 |
1.3 抗氧化剂 |
1.3.1 合成抗氧化剂 |
1.3.2 天然抗氧化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概述 |
1.4.2 壳聚糖的抗菌性 |
1.4.3 壳聚糖的改性 |
1.4.4 壳聚糖的应用 |
1.5 漆酶 |
1.5.1 漆酶结构及其催化氧化机理 |
1.5.2 漆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1.6 漆酶/酚类物质体系的应用 |
1.6.1 酚类物质简介 |
1.6.2 漆酶/酚类物质改善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 |
1.7 课题研究思路 |
1.8 课题预期设想 |
1.9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9.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9.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漆酶催化氧化壳聚糖-酚类物质的接枝反应 |
2.2.2 ReactIR检测 |
2.2.3 Py-GC/MS检测 |
2.2.4 FTIR检测 |
2.2.5 Solid-state ~(13)C NMR检测 |
2.2.6 接枝率的测定 |
2.2.7 抗氧化性能检测 |
2.2.8 湿纸巾的制备 |
2.2.9 抗菌性能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ReactIR检测结果分析 |
3.2 Py-GC/MS检测结果分析 |
3.3 FTIR检测结果分析 |
3.4 Solid-state ~(13)C NMR检测分析 |
3.5 不同结构酚酸对接枝率的影响 |
3.6 接枝反应的机理分析 |
3.7 抗氧化性能分析 |
3.7.1 ABTS·~+自由基的清除 |
3.7.2 还原力检测 |
3.8 抗菌性能分析 |
3.8.1 牛津杯法检测改性前后壳聚糖的抗菌性能 |
3.8.2 摇瓶振荡法检测处理前后湿纸巾的抗菌性能 |
4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1.1 接枝反应的发生方式 |
4.1.2 接枝反应的主要结构变化 |
4.1.3 酚酸结构对接枝率的影响 |
4.1.4 接枝反应的机理分析 |
4.1.5 改性壳聚糖抗氧化性能分析 |
4.1.6 改性壳聚糖抗菌性能分析及初步应用效果 |
4.2 创新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4)漆酶催化氧化促进壳聚糖—酚类物质接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抗菌剂研究现状 |
1.2.1 无机抗菌剂 |
1.2.2 有机抗菌剂 |
1.2.3 天然抗菌剂 |
1.3 抗氧化剂研究现状 |
1.3.1 合成抗氧化剂 |
1.3.2 天然抗氧化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
1.4.2 壳聚糖的改性 |
1.4.3 壳聚糖的应用 |
1.5 漆酶概述 |
1.5.1 漆酶的催化氧化机理 |
1.5.2 漆酶的应用 |
1.6 漆酶/酚类物质体系的应用 |
1.6.1 酚类物质简介 |
1.6.2 漆酶/酚类物质协同作用改善纤维性能的研究 |
1.7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2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漆酶催化氧化壳聚糖-酚类物质的接枝反应 |
2.2.2 接枝率的测定 |
2.2.3 接枝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
2.2.4 FTIR分析 |
2.2.5 TGA分析 |
2.2.6 XRD分析 |
2.2.7 抗氧化性能检测 |
2.2.8 抗菌性能检测 |
2.2.9 抗菌纸的制备 |
2.2.10 处理后浆料抗菌性能的检测 |
2.2.11 扫描电镜观察 |
2.2.12 纸张物理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接枝反应条件探讨 |
3.1.1 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 |
3.1.2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3.1.3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3.2 红外分析 |
3.3 TGA分析 |
3.4 XRD分析 |
3.5 抗氧化性能分析 |
3.5.1 DPPH自由基的清除 |
3.5.2 ABTS·+自由基的清除 |
3.5.3 还原力测定 |
3.6 抑菌性能分析 |
3.6.1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 |
3.6.2 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 |
3.6.3 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 |
3.6.4 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 |
3.7 抗菌纸的抑菌性考察 |
3.7.1 浆内添加法处理后纤维SEM分析 |
3.7.2 浆内添加法抑菌效果 |
3.7.3 浆内添加法纸张物理性能分析 |
3.7.4 表面涂布法抑菌性能分析 |
3.7.5 表面涂布法纸张物理性能分析 |
4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1.1 反应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 |
4.1.2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4.1.4 漆酶/酚类物质改性壳聚糖机理初步探究 |
4.1.5 改性壳聚糖热稳定性及晶体结构变化 |
4.1.6 改性壳聚糖抗氧化性能分析 |
4.1.7 改性壳聚糖抑菌性能分析 |
4.1.8 纸张抑菌试验结果 |
4.1.9 纸张物理性能分析 |
4.2 创新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新型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聚合物CCP1221的设计制备及逆转细胞MDR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药耐药性 |
1.1.1 多药耐药性现状 |
1.1.2 多药耐药性逆转的研究进展 |
1.2 高分子聚合物给药系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4 环糊精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第2章 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
2.1 设计思路 |
2.2 合成路线设计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高分子聚合物β环糊精-壳聚糖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4 实验结果 |
3.5 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载药胶束制备及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载药纳米粒中ADR含量分析方法确立 |
4.3.2 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载药胶束制备 |
4.3.3 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载药胶束粒径及ζ电位测定 |
4.3.4 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载药胶束载药量与封包率测定 |
4.3.5 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载药胶束药物体外释放研究 |
4.4 实验结果 |
4.4.1 阿霉素标准曲线的制定 |
4.4.2 精密度试验及重复性试验 |
4.4.3 载药胶束ζ电位、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
4.4.4 载药胶束载药量与封包率测定 |
4.4.5 载药胶束药物体外释放测定 |
4.5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β环糊精-壳聚糖聚合物体外细胞毒性及其逆转多药耐药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部分 |
5.3.1 试剂配制 |
5.3.2 细胞培养 |
5.3.3 空白CCP1221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
5.3.4 CCP1221聚合物对多药耐药性影响 |
5.4 实验结果 |
5.4.1 CCP1221聚合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
5.4.2 CCP1221聚合物逆转多药耐药性测定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
第一节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2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O-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和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2.1 O-羧甲基壳聚糖黏均分子量的测定 |
2.2 O-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及脱乙酰度的测定 |
2.3 O-羧甲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 |
2.4 O-羧甲基壳聚糖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 |
2.5 O-羧甲基壳聚糖x射线衍射分析 |
2.6 O-羧甲基壳聚糖的溶解度 |
2.7 O-羧甲基壳聚糖的等电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处方筛选 |
第一节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处方优化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方法 |
2.2 单因素考察 |
2.3 处方优化的实验设计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兔耳动、静脉创伤出血模型实验结果 |
3.2 大鼠股动脉创伤出血模型实验结果 |
3.3 处方验证 |
第二节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表征和测定 |
1 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自制海绵的形态 |
2.2 自制海绵的孔隙率 |
2.3 自制海绵的吸水率 |
2.4 自制海绵的密度 |
2.5 自制海绵的生理盐水耐受力 |
3 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止血作用 |
1 材料及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兔耳动、静脉创伤出血模型 |
2.2 大鼠股动脉创伤出血模型 |
2.3 止血可靠性观察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创伤出血模型的止血效果比较 |
3.2 止血可靠性观察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皮肤创伤促愈合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全皮层切除伤口模型 |
2.2 伤口尺寸 |
2.3 愈合情况 |
2.4 组织学观察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表观愈合情况观察 |
3.2 伤口尺寸测量测量结果 |
3.3 HE染色结果 |
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7)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壳聚糖 |
1.1.1 壳聚糖的研究发展历史 |
1.1.2 壳聚糖改性 |
1.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2.1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1.2.2 细菌耐药性 |
1.2.3 青霉素类 |
1.2.4 头孢菌素类 |
1.2.5 其他β-内酰胺类 |
1.3 药物缓控释体系研究 |
1.3.1 多肽、蛋白质类 |
1.3.2 解热镇痛药 |
1.3.3 中药 |
1.3.4 抗菌药 |
1.4 微球的制备方法 |
1.4.1 乳化交联法 |
1.4.2 溶剂蒸发法 |
1.4.3 凝聚法 |
1.4.4 喷雾干燥法 |
1.4.5 离子凝胶法 |
1.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简介 |
1.5.1 基本原理 |
1.5.2 三种实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1.5.3 CCD效应面法在国内外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微球的制备方法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 |
2.2.6 单因素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曲线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与操作 |
3.3 模型拟合 |
3.4 效应曲面的绘制与分析 |
3.4.1 因变量与因素X_1、X_2 |
3.4.2 因变量与因素X_1、X_3 |
3.4.3 因变量与因素X_1、X_4 |
3.4.4 因变量与因素X_2、X_3 |
3.4.5 因变量与因素X_2、X_4 |
3.4.6 因变量与因素X_3、X_4 |
3.5 最优工艺的预测及验证 |
3.6 微球的表征 |
3.6.1 红外光谱分析 |
3.6.2 X衍射图谱分析 |
3.6.3 微球的粒度测量与分析 |
3.6.4 微球的形貌 |
3.7 小结 |
第四章 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体外释放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释放介质的配制 |
4.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4 微球体外释放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标准曲线 |
4.3.2 微球体外释放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多柔比星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生物安全性、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CS 及其衍生物的特性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2 阳离子脂质体在靶向制剂中的优势及其研究进展 |
1.3 DOX 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1.4 课题的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MC 的合成及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实验方法 |
2.2.1 TMC 的合成与结构确证、表征 |
2.2.2 脂质体的制备 |
2.2.3 包封率的测定 |
2.2.4 形态、粒径、电位的测定 |
2.2.5 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
2.2.6 实验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MC 结构确证与表征 |
2.3.2 DOXL 的较优处方及工艺 |
2.3.3 形态、粒径及 Zeta 电位 |
2.3.4 体外释药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MC 包衣 DOXL 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药 |
3.1.3 实验动物 |
3.1.4 实验细胞株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3.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2.3 实验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MC 包衣 DOXL 对荷 H22 肝癌移植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3.3.2 组织形态学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MC 包衣阳离子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考察 |
4.1 实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药 |
4.1.3 实验动物 |
4.1.4 实验细胞株 |
4.2 实验方法 |
4.2.1 MTT 测定 |
4.2.2 细胞毒性评价标准 |
4.2.3 急性毒性考察 |
4.2.4 注射局部的刺激性实验 |
4.2.5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
4.2.6 溶血试验 |
4.2.7 实验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细胞形态与细胞毒性 |
4.3.2 MTT 测定结果 |
4.3.3 急性毒性考察结果 |
4.3.4 注射局部的刺激性实验结果 |
4.3.5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 |
4.3.6 溶血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MC 包衣 DOXL 的血管靶向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药 |
5.1.3 实验动物 |
5.1.4 实验细胞株 |
5.2 实验方法 |
5.2.1 内皮细胞对 TMC 包衣 DOXL 的摄取考察 |
5.2.2 体内新生血管靶向性考察 |
5.2.3 实验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内皮细胞对 TMC 包衣 DOXL 的摄取实验结果 |
5.3.2 新生血管靶向性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壳聚糖简介 |
1.2 壳聚糖的应用 |
1.2.1 在医药中的应用 |
1.2.2 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3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
1.2.4 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5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2.6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 |
1.3.1 酰化改性 |
1.3.2 烷基化改性 |
1.3.3 酯化改性 |
1.3.4 醚化改性 |
1.3.5 季铵化改性 |
1.3.6 接枝改性 |
1.3.7 交联改性 |
1.4 磷酸胆碱 |
1.5 磷酸胆碱仿生改性高分子研究进展 |
1.6 课题的提出 |
1.6.1 目的及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合成路线设计 |
2.3 合成路线可行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理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2.2 主要仪器 |
3.3 Cs 衍生化改性及 PCCs 的合成 |
3.3.1 Cs 的纯化 |
3.3.2 Cs 的预处理与选择性保护 |
3.3.3 PCCs 的合成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核磁共振波谱 |
3.4.2 红外光谱 |
3.4.3 凝胶渗透色谱 |
3.4.4 X 射线衍射 |
3.4.5 热重分析 |
3.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7 水溶性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核磁共振分析 |
3.5.2 红外光谱分析 |
3.5.3 凝胶渗透色谱 |
3.5.4 X 射线衍射分析 |
3.5.5 热重分析 |
3.5.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7 水溶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生物学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4.2.2 主要仪器 |
4.3 细胞毒性实验 |
4.4 血液相容性评价 |
4.4.1 血液采集 |
4.4.2 凝血时间测定 |
4.4.3 血小板黏附行为研究 |
4.5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细胞毒性 |
4.6.2 血液相容性研究 |
4.6.2.1 凝血时间 |
4.6.2.2 血小板黏附行为 |
4.6.3 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磷酸胆碱化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5.2.2 主要仪器 |
5.3 PCCs 纳米粒子的制备 |
5.3.1 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子 |
5.3.2 亲/疏水作用制备纳米粒子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纳米粒子的 TEM 观察 |
5.4.2 纳米粒子的 AFM 观察 |
5.4.3 纳米粒子的粒径分析 |
5.4.4 壳聚糖衍生物 PCCs 荧光光谱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子 |
5.5.1.1 TEM 结果分析 |
5.5.1.2 AFM 结果分析 |
5.5.1.3 DLS 结果分析 |
5.5.2 壳聚糖衍生物 PCCs 的荧光光谱分析 |
5.5.3 壳聚糖衍生物 PCCs 临界胶束浓度 CMC 测定 |
5.5.4 亲/疏水作用制备纳米粒子 |
5.5.4.1 TEM 结果分析 |
5.5.4.2 AFM 结果分析 |
5.5.4.3 DLS 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新型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抑菌活性与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壳聚糖简介 |
1.2 化学农药的发展趋势 |
1.2.1 化学农药的功与过 |
1.2.2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辩证关系 |
1.3 壳聚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
1.3.1 影响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因素 |
1.3.2 壳聚糖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一节 壳聚糖含氮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原料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壳聚糖含硫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 原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 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1.原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第一节 壳聚糖含氮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1.原料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壳聚糖含硫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1.原料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 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1.原料与仪器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抑菌机理初探 |
1.原料和仪器 |
1.1 原料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供试菌种 |
2.2 培养基及样品准备 |
2.3 样品对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 |
2.4 样品对菌丝细胞膜功能性的影响 |
2.5 样品对菌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对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样品对菌丝细胞膜功能性的影响 |
3.3 样品对菌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D]. 李振亚.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
- [2]环丙甲酰/环戊甲酰壳聚糖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离性能[D]. 付克勤.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
- [3]漆酶催化酚酸接枝壳聚糖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探究[D]. 李中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4]漆酶催化氧化促进壳聚糖—酚类物质接枝的研究[D]. 余成华.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
- [5]新型β环糊精—壳聚糖两亲聚合物CCP1221的设计制备及逆转细胞MDR的初步研究[D]. 傅博.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 [6]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的研究[D]. 郭苗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 [7]盐酸头孢吡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性能研究[D]. 王春燕. 中南大学, 2012(02)
- [8]多柔比星阳离子脂质体的研制及其抗肿瘤活性、生物安全性、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的研究[D]. 郭咸希. 武汉大学, 2012(09)
- [9]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学评价[D]. 王泽虎. 暨南大学, 2012(10)
- [10]新型含氮、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抑菌活性与机理初探[D]. 秦玉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