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制氧站爆炸的恢复设计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学芳[1](2021)在《高海拔高寒环境对金属矿山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海拔地区面积广阔,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域分别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0%左右。高海拔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低海拔地区资源开采量减少,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是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由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不仅会导致作业人员缺氧,造成劳动效率下降、劳动强度增大,而且会使矿用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效率发生变化。因此开展高海拔高寒环境条件下金属矿山机械设备性能与效率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课题《高海拔高寒地区矿山人机功效与应急救援技术》进行研究。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研究高海拔高寒地区金属矿山主要机械设备运行性能、效率的关系。论文在对普朗铜矿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对机械设备的动力来源、使用时间和地点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电动隔膜、柴油铲运机、通风机进行研究,应用项目建立的低压低氧矿用环境模拟实验舱,对电动隔膜泵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测试0m~5000m电动隔膜泵的性能变化,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电动隔膜泵的进口压力、扭矩和功率下降明显、流量和转速变化不大、电机表面温度上升显着;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下2种型号的4m3的柴油铲运机尾气排放情况的实地测试中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铲运机尾气排放的CO、NO、NOX的浓度不断增大;通过对普朗铜矿通风机的风速、风压、效率等进行实测发现,主通风机的全压效率仅为51.26%,进而研究高海拔环境对通风机影响因素,建立风机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对风机效能进行评估。论文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压低氧矿用环境模拟实验舱,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小型电动隔膜泵模拟实验方案,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在高海拔矿井环境模拟实验舱内,测试隔膜泵的性能及使用效率的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实地测试和性能评估,系统性的研究了高海拔高寒环境对金属矿山普遍使用的电动隔膜泵、柴油铲运机、通风机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为今后高海拔地区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选型、材料选择、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高海拔高寒地区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重要参考。该论文有图77幅,表24个,参考文献87篇。
张路[2](2021)在《区域洪水Natech事件宏观耦合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灾难和风险逐步交织、不断演化,洪水自然灾害次生工业事故的Natech事件,正在日益威胁着工业安全、城市安全、公共安全。作为一种新兴的来自于自然环境中的风险源,洪水Natech事件对工业运行、城市运转的破坏和影响更加严重,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更加复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目前关于Natech风险的研究尚难以满足在区域层面考虑耦合作用关系、开展宏观风险评估与防控、保障工业与城市安全的需求。本文围绕自然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交织下的风险耦合问题,以实现区域洪水Natech宏观风险评估与防控为目标,结合事故风险基本理论与灾害系统理论,分析洪水Natech事件的耦合致灾机理,提取耦合风险因素,设计基于系统耦合度的Natech宏观耦合风险评价模型,提出风险防控策略与方法,为区域内工业企业和政府Natech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耦合致灾机理分析。收集历史数据与典型案例,归纳洪水Natech事件的灾害基本特征;明确基于灾害系统论的洪水Natech事件两级灾害系统,分析系统中的致灾体、孕灾体、承灾体构成要素;确定基于能量转移论的Natech致灾过程表达形式,分析致灾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作用机理。(2)因素耦合效应分析。以DPSIR模型为基础,结合宏观安全风险特点,建立耦合风险分析模型,阐述系统要素与风险因素的内在联系;系统分析洪灾危险性、洪灾暴露性、洪灾脆弱性、事故可能性、事故严重性、事故敏感性影响因素及其对风险的影响;对因素间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3)系统耦合模型设计。构建区域洪水Natech宏观耦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标化及赋值方法;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超级决策软件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引入容量耦合函数,构造风险耦合度计算公式,设计宏观耦合风险评价模型,确定风险耦合度及耦合风险分级标准。(4)防控策略与实证应用。针对区域内政府组织、工业企业等不同主体,结合“3E”对策和“4R”策略,分别提出区域、企业Natech风险预控与缓解的策略方法;以肥城市和东平县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计算两个区域洪水Natech风险耦合程度,比较两个区域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魏利伟[3](2020)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加强高海拔铁路建设,受到连绵起伏的山脉影响,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工程。然而,大多数隧道工程具有更复杂的典型地质条件、不利的气候条件、建设投资造价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致使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较传统一般隧道施工风险更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首先,统计了2005-2019年间比较典型的125起隧道施工事故,形成隧道施工事故统计表,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位置分布特征、区域分布特征、事故等级以及类型特征4方面分析归纳了事故类型、风险源指向、事故原因、事故规律等,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提供参考依据。其次,根据隧道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自然条件、典型地质、施工安全管理、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7个方面展开风险识别,并构建了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隧道施工的相关风险评价与管理规范、文献研究结论、走访调查结论以及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特征等,对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等级进行划分,给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所采用的风险等级分级标准。根据建立的风险接受准则,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预控措施。最后,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的文献,结合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特点,采用模糊网络分析评价法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某隧道施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某隧道施工风险等级为Ⅰ级,与实地调查情况相符,并对较高风险源提出了控制对策。为同类别的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提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李响[5](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吴林杰[6](2018)在《糖厂锅炉烟道气CO2吸附塔及吸附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在甘蔗糖厂中,其锅炉会产生大量的烟道气,许多糖厂都是直接做排空处理,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如果在甘蔗糖厂亚硫酸法中的澄清阶段添加适宜浓度的CO2,则可提高白糖的品质。所以为改良传统亚硫酸法制糖工艺的不足和减少CO2的排放量,将对变压吸附浓缩CO2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主要使用计算机对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吸附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模拟研究:首先使用ANSYS中应力分析模块对吸附塔进行了强度校核、稳定性分析和疲劳寿命估计,得出吸附和解吸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25.43 MPa和24.13 MPa,结合分析设计理论得出糖厂锅炉烟道气CO2浓缩吸附塔的强度、稳定性都符合安全要求;理论疲劳寿命约27年,超过其设计寿命。再使用FLUENT软件对其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重点是对进口管到吸附剂之间的区域进行流场分析,比较了板式分布器在不同倾角下的布气效果,得出有较好布气效果的倾角为25°~40°;比较了原始分布器与中间板不开孔、中间板改为小孔、中间加挡板的分布器,得出中间板不开孔和中间板改为小孔的分布器的布气效果都优于原始分布器,中间加挡板的分布器布气效果不理想。最后使用Aspen Adsorption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锅炉烟道气进行吸附过程模拟。在Langmuir1吸附模型下,比较了不同压力、温度、CO2的传质系数、吸附剂的堆积密度、颗粒直径对CO2吸附过程的影响。以硅胶作为吸附剂,得出CO2在200kPa、298.15K下的穿透时间为110s,吸附量为1.2×10-6 kmol·kg-1。操作压力在100~500kPa时,穿透时间和吸附量都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操作温度在278.15~338.15 K时,对CO2的穿透曲线影响较小,穿透时间基本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CO2传质系数在小于0.1 s-1时对CO2的穿透曲线影响较大,但在大于1 s-1时对穿透曲线影响较小;吸附剂堆积密度在600~900 kg·m-3时,穿透时间随堆积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吸附剂颗粒直径在1~4 mm时,基本不影响CO2的穿透曲线。
贾超[7](2017)在《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文中指出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在我国工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工业的诞生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现代工业体制改革的先行地,诞生了中国造船工业、飞机制造业、橡胶工业、甘蔗制糖工业、火柴制造业,在工业产品、技术引进、制度改革等方面占据了多项全国第一。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归纳了其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类型、技术革新方面的总体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了157处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根据遗产现状、行业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四个层面进行分类整理,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广州工业遗产适应亚热带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以及体现务实文化精神的岭南特色。根据地域性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建议增加独特性、稀缺性两项评价指标,提出文物保护类、保护利用类、更新改造类、一般性遗存四个保护梯度,并指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第三部分重点研究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广州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明确工业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更新方面,通过研究广州“旧厂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及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提出完善研究体系、扩展利用途径、增强社会参与的保护建议。第四部分针对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深入研究。以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实践为研究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指出广州工业遗产在文化产业、主题性、资金、政策方面的利用优势,以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商业化严重、政策不明确的现实问题。从总体规划、空间改造、立面设计、景观改造四个层面研究广州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阐释说明。保护研究方面,分别从规划、保护、利用、更新四种类型选取相关案例,分析不同梯度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及研究方法。提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需要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以利于城市发展为根本目的,结合区域环境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遗产价值与使用价值。
邓军[8](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余良柱[9](2012)在《制氧设备管道冷脆事故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B公司氧气系统目前共有12台制氧设备,作为公司生产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其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目前气体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精馏法,在整个生产设备中有低温部分和常温部分设备。如果中间的隔离出现问题,低温介质一一由其是液态介质在带压的非耐低温管道中存在,容易发生管道冷脆(低温脆性变形),引起管道爆裂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介绍制氧机工艺特点、5#制氧装置工艺流程、发生的冷脆事故过程及事故原因、事故处理方法;同时通过翻阅相关文献对行业内相关事故的研究分析,及调查历史事故的处理经过。在此基础上运用安全管理方法深入分析冷脆事故产生的原因,根据4M法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人的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4M分析时运用了故障分析/检查表、化学反应矩阵表、及通用危害检查表等方法,运用HAZOP分析法深入分析整个流程存在的隐性问题及原由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出的原因,制定21条预防措施,采取了20条建议,进行了实施。通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消除了隐患,同时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在此过程将管理进行了可以量化的处理,使得原来非常抽象“危险”、“紧急”、“严重”等无法量化指标,进行了量化,用数字管理,提供管理的有效性。论文研究结论对公司氧气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常丽君[10](2012)在《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文中认为本文以首秦制氧站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制氧站设备的现状,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制氧站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实例,对制氧设备故障分析排除以及可靠性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制氧设备可靠性措施。首先介绍了首秦制氧站的基本情况,以及制氧机的分类、性能指标、型号规定和国内外发展状况。以首秦制氧站为背景,阐述了制氧站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重点对空分系统,液氮储存输送系统以及8000Nm3/h氮压机组典型故障的现象、处理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氮压机组振动异常是制氧站常见的故障之一,振动量超过一定值会导致氮压机组联锁停车,给制氧站正常的生产带来巨大危害。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氮压机组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故障,找出关键因子,并把握好这些关键部件,然后通过控制这些关键部件的可靠度保证系统不会发生因振动异常导致的联锁停车。最后从提高制氧站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对制氧站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备件库存的可靠性管理和人的可靠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首秦ERP管理系统和生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意见。开展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和可靠性管理研究对提高制氧设备的生产率、维护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二、×钢制氧站爆炸的恢复设计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制氧站爆炸的恢复设计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海拔高寒环境对金属矿山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审阅认定书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高海拔高寒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影响分析 |
2.1 高海拔高寒的自然环境 |
2.2 高海拔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
2.3 普朗铜矿基本情况 |
2.4 普朗铜矿机械设备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海拔环境对矿用电动隔膜泵性能变化实验研究 |
3.1 普朗铜矿电动隔膜泵的现状 |
3.2 相似定律与准则 |
3.3 实验设备 |
3.4 高海拔环境下电动隔膜泵实验方案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海拔金属矿山柴油铲运机尾气排放规律研究 |
4.1 高海拔地区金属矿山柴油铲运机的使用现状 |
4.2 不同海拔下柴油铲运机尾气排放测试 |
4.3 测试原始数据 |
4.4 海拔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
4.5 尾气净化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海拔环境对金属矿山通风机性能影响研究 |
5.1 通风现状分析 |
5.2 普朗铜矿主通风机测试 |
5.3 通风机的测试数据分析 |
5.4 通风机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区域洪水Natech事件宏观耦合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风险应对策略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洪水Natech风险相关概念解析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Natech事件的定义 |
2.1.3 耦合风险的内涵 |
2.1.4 区域宏观耦合风险的范畴 |
2.2 Natech风险相关框架 |
2.2.1 风险管理框架 |
2.2.2 风险评估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洪水Natech事件耦合致灾机理分析 |
3.1 洪水Natech事件特征分析 |
3.1.1 洪水Natech数据来源 |
3.1.2 典型洪水Natech事件 |
3.1.3 洪水Natech事件特征分析 |
3.2 基于灾害系统论的洪水Natech构成要素 |
3.3 基于能量转移论的洪水Natech致灾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洪水Natech事件宏观耦合风险因素分析 |
4.1 基于DPSIR的宏观耦合风险分析模型 |
4.1.1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
4.1.2 宏观耦合风险分析模型 |
4.2 洪水Natech宏观风险影响因素构成 |
4.2.1 洪灾风险影响因素 |
4.2.2 事故风险影响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区域洪水Natech宏观耦合风险评价模型 |
5.1 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 基于耦合效应与ANP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指标耦合效应与相互关系分析 |
5.2.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简介 |
5.2.3 基于ANP方法的权重计算 |
5.3 基于耦合度的风险评价模型 |
5.3.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5.3.2 基于容量耦合的耦合度方法 |
5.3.3 宏观耦合风险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域洪水Natech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
6.1 Natech事件宏观风险防控策略 |
6.2 区域Natech风险防控策略 |
6.2.1 风险预控策略 |
6.2.2 风险缓解策略 |
6.3 企业Natech风险防控策略 |
6.3.1 工程技术措施 |
6.3.2 管理教育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7 实证应用研究 |
7.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采集 |
7.1.1 研究区域概况 |
7.1.2 数据采集 |
7.2 实证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风险评价与防控策略设计 |
7.3.1 宏观耦合风险计算及分析 |
7.3.2 耦合评价模型可靠性分析 |
7.3.3 风险防控策略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数据采集企业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参编着作情况 |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项目 |
(3)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理论 |
2.1 典型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2.1.1 隧道施工事故类型分类 |
2.1.2 区域分布特征 |
2.1.3 位置分布特征 |
2.1.4 事故等级类型分布特征 |
2.2 风险评价理论 |
2.2.1 隧道施工风险 |
2.2.2 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
2.2.3 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的步骤 |
2.2.4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对应特征 |
2.2.5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 |
2.2.6 模糊网络分析法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
3.1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3.1.1 施工风险识别的定义 |
3.1.2 施工风险识别的原则 |
3.1.3 施工风险识别的流程 |
3.1.4 施工风险识别的内容 |
3.2 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2.1 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2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风险等级划分及风险接受准则 |
3.3.1 风险等级划分 |
3.3.2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
3.3.3 风险接受准则 |
3.4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3.4.1 模糊网络结构模型 |
3.4.2 构建评价因素集 |
3.4.3 构建评语集 |
3.4.4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3.4.5 确定F-ANP权重 |
3.4.6 确定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研究 |
4.1 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
4.1.1 闭环控制原则 |
4.1.2 动态控制原则 |
4.1.3 分级控制原则 |
4.1.4 多层次控制原则 |
4.2 风险控制策略 |
4.2.1 规避风险 |
4.2.2 风险转移 |
4.2.3 风险缓解 |
4.2.4 风险自留 |
4.3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控措施 |
4.3.1 自然条件风险控制措施 |
4.3.2 典型地质风险控制措施 |
4.3.3 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
4.3.4 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
4.3.5 施工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
4.3.6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
4.3.7 施工人员风险控制措施 |
4.4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监测与预警 |
4.4.1 监控量测的内容与要求 |
4.4.2 监测信息预警管理 |
4.5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应急管理 |
4.5.1 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
4.5.2 高原反应应急救援预案 |
4.6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控制 |
4.6.1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价内容 |
4.6.2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动态风险控制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5.1.2 气象水文 |
5.1.3 地质概况 |
5.1.4 施工方案 |
5.2 某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5.2.1 自然条件风险 |
5.2.2 典型地质风险 |
5.2.3 施工安全管理风险 |
5.2.4 隧道特征及结构设计风险 |
5.2.5 施工设备风险 |
5.2.6 施工技术风险 |
5.2.7 施工人员风险 |
5.3 某隧道施工风险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5.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2 调查问卷的数据获取与整理 |
5.3.3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分析 |
5.3.4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分析 |
5.4 某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
5.4.1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4.2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因素集 |
5.4.3 构建某隧道施工风险评语集 |
5.4.4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4.5 F-ANP确定权重 |
5.4.6 综合评价 |
5.4.7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某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对策 |
5.5.1 重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5.5.2 较重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5.5.3 次要风险因素控制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
二、市政建设恢复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
三、文教区的新建 |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
一、单位制的形成 |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
结论 |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糖厂锅炉烟道气CO2吸附塔及吸附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O_2的分离技术 |
1.2.1 物理吸收法 |
1.2.2 化学吸收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低温液化法 |
1.2.5 吸附法 |
1.3 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方向与进展 |
1.3.1 变压吸附技术发展历程与特点 |
1.3.2 PSA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3 吸附塔方面研究 |
1.3.4 吸附剂的选择方面研究 |
1.3.5 PSA工艺方面研究 |
1.3.6 变压吸附的操作条件方面研究 |
1.3.7 其他方面研究 |
1.4 常见气体分布器概述 |
1.5 吸附塔的主要失效形式 |
1.6 分析理论标准 |
1.6.1 国外主要标准规范 |
1.6.2 国内主要标准规范 |
1.6.3 国际标准规范 |
1.7 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 |
1.7.1 有限元法 |
1.7.2 有限元法的应用 |
1.8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8.1 课题来源 |
1.8.2 研究目的 |
1.8.3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吸附塔的应力分析与寿命估计 |
2.1 吸附塔应力分析 |
2.1.1 吸附塔基本概况 |
2.1.2 几何模型建立 |
2.1.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1.5 结果分析 |
2.2 强度校核 |
2.2.1 校核理论 |
2.2.2 强度评定 |
2.2.3 应力评定路径的选取 |
2.2.4 强度评定结果 |
2.3 稳定性分析 |
2.4 疲劳分析和寿命估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附塔流场数值模拟与进口分布器优化 |
3.1 物理模型建立 |
3.2 网格划分 |
3.3 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求解方法和边界条件 |
3.4 评价气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指标 |
3.5 结果分析 |
3.5.1 速度场分析 |
3.5.2 压力场分析 |
3.5.3 气体分布效果分析 |
3.6 吸附塔的适宜进速度分析 |
3.7 板式气体分布器结构优化对进口区流场的影响 |
3.7.1 孔板分布器的倾斜角度对进口区流场的影响 |
3.7.2 新结构孔板分布器在进口区流场的比较 |
3.8 本章小论 |
第四章 烟道气吸附过程模拟 |
4.1 模拟软件介绍 |
4.2 数学模型与参数设置 |
4.2.1 模型假设 |
4.2.2 过程中的偏微分方程解法 |
4.2.3 平衡方程 |
4.2.4 参数设置 |
4.3 模型验证 |
4.4 结果分析 |
4.4.1 CO_2的穿透曲线 |
4.4.2 吸附塔轴向负载分布 |
4.4.3 吸附压力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4 操作温度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5 传质系数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6 堆积密度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7 颗粒直径对CO_2的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野 |
1.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关系密切 |
1.1.3 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时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概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1.3.3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与研究 |
1.4 研究目的、方法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概况 |
2.1 广州工业发展时期划分 |
2.1.1 原始手工业萌芽(1840 年之前) |
2.1.2 西方近代工业传入(1840 年——1911 年) |
2.1.3 地方、民族工业起步(1911 年——1949 年) |
2.1.4 社会主义工业发展(1949 年——1979 年) |
2.1.5 新型工业兴起(1979 年至今) |
2.2 广州工业特征分析 |
2.2.1 总体特征 |
2.2.2 产业结构特征 |
2.2.3 所有制特征 |
2.2.4 工业技术特征 |
2.3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2.3.1 工业遗产 |
2.3.2 工业遗存 |
2.3.3 工业现存 |
2.3.4 工业遗迹 |
2.4 广州工业行业类型划分 |
2.4.1 手工业(第二轻工业)遗产 |
2.4.2 轻工业建筑遗产 |
2.4.3 地方基础工业建筑遗产 |
2.4.4 重工业建筑遗产 |
2.4.5 交通运输建筑遗产 |
2.4.6 军事战争建筑遗产 |
2.5 建筑风格类型 |
2.5.1 传统中式建筑 |
2.5.2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 |
2.5.3 折衷主义建筑 |
2.5.4 仿苏联式建筑 |
2.5.5 现代主义建筑 |
2.6 建筑结构类型 |
2.6.1 砖木混合结构 |
2.6.2 钢筋混凝土结构 |
2.6.3 钢结构 |
2.7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价值判定 |
3.1 自然适应性特色 |
3.1.1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产业类型 |
3.1.2 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工业区规划 |
3.1.3 气候特征影响下的工业建筑特色 |
3.2 社会适应性特色 |
3.2.1“开风气之先”的社会风气 |
3.2.2 西方工业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引入 |
3.2.3 工业建设中的防灾措施 |
3.2.4 社会发展带动工业遗产保护 |
3.3 文化适应性特色 |
3.3.1 岭南建筑师与工业建筑遗产 |
3.3.2 商业意识与工业遗产开发 |
3.3.3 创新精神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
3.4 广州工业遗产的价值综述 |
3.4.1 历史价值 |
3.4.2 科学技术价值 |
3.4.3 社会文化价值 |
3.4.4 艺术审美价值 |
3.4.5 经济价值 |
3.5 价值评价体系 |
3.5.1 价值构成 |
3.5.2 权重分配 |
3.5.3 明确保护梯度 |
3.6 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城市发展与工业建筑遗产 |
4.1 城市发展与工业区形成 |
4.1.1 工业自由分布阶段 |
4.1.2 早期工业区形成阶段 |
4.1.3 工业区系统规划阶段 |
4.1.4 市镇工业区形成阶段 |
4.2 广州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4.2.1 促进城市功能演变 |
4.2.2 带动城市空间扩张 |
4.2.3 奠定了城市建设的基础 |
4.3 工业遗产分布区域划分 |
4.3.1 西村片区 |
4.3.2 河南片区 |
4.3.3 白鹅潭片区 |
4.3.4 员村片区 |
4.3.5 黄埔片区 |
4.3.6 白云片区 |
4.4 分布特色及规律 |
4.4.1 城市规划与遗产分布 |
4.4.2 沿珠江分布呈带状分布 |
4.4.3 以铁路沿线为聚点 |
4.5 广州城市更新之路 |
4.5.1“退二进三” |
4.5.2“三旧”改造 |
4.5.3 城市更新 |
4.6“旧厂房”改造政策 |
4.6.1“旧厂房”范畴 |
4.6.2“旧厂房”改造模式 |
4.6.3 改造成果 |
4.7 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制度 |
4.7.1 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机制 |
4.7.2 工业遗产保护建议 |
4.8 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与利用 |
5.1 广州工业遗产利用模式 |
5.1.1 博物馆模式 |
5.1.2 创意园模式 |
5.1.3 商业开发模式 |
5.1.4 公共绿地模式 |
5.2 广州工业遗产的利用优势 |
5.2.1 文化产业密集 |
5.2.2 发挥主题特色 |
5.2.3 借助资金优势 |
5.2.4 利用政策支持 |
5.2.5 案例研究——TIT创意园 |
5.3 广州创意产业园的分布与现状 |
5.3.1 创意产业 |
5.3.2 创意园分布状况 |
5.3.3 发展现状及问题 |
5.3.4 案例分析——唐人文化码头 |
5.4 工业遗产改造设计的审美内涵 |
5.4.1 工业遗产的审美驱动力 |
5.4.2 工业特色的审美倾向 |
5.4.3 追求技术的审美倾向 |
5.4.4 崇尚废墟感的审美倾向 |
5.4.5 空间审美倾向 |
5.4.6 生态主义审美倾向 |
5.5 工业遗产的厂区改造规划 |
5.5.1 确定保护主体 |
5.5.2 厂区规划思路 |
5.5.3 改造利用模式 |
5.6 工业遗产的空间再利用 |
5.6.1 空间整合 |
5.6.2 空间拆分 |
5.6.3 空间扩张 |
5.7 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
5.7.1 完整保留建筑立面——不改变原状 |
5.7.2 保留立面信息——新旧融合 |
5.7.3 增加立面元素——新旧冲突 |
5.8 保留历史信息 |
5.8.1 保存工业生产特征 |
5.8.2 保留人文生活痕迹 |
5.8.3 恢复生态环境 |
5.9 工业特色的景观改造 |
5.9.1 滨水景观改造 |
5.9.2 公共景观改造 |
5.9.3 景观节点设计 |
5.10 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案例研究 |
6.1 案例选择及特点 |
6.1.1 案例选择 |
6.1.2 案例特点 |
6.2 区域规划类——白鹅潭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
6.2.1 白鹅潭概况 |
6.2.2 白鹅潭现状评估 |
6.2.3 现存工业遗产调查 |
6.2.4 整体保护策略 |
6.2.5 保护个案研究 |
6.2.6 案例评价 |
6.3 文物保护类——顺德糖厂保护利用研究 |
6.3.1 顺德糖厂概况 |
6.3.2 建筑、构筑物发展演变 |
6.3.3 现状勘察 |
6.3.4 价值评估 |
6.3.5 城镇关系及影响 |
6.3.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
6.3.7 展示利用指引 |
6.3.8 案例评价 |
6.4 保护利用类——南方面粉厂南通库区保护与利用 |
6.4.1 南方面粉厂概况 |
6.4.2 文物本体建设情况 |
6.4.3 现状勘察 |
6.4.4 价值评估 |
6.4.5 保护修缮方案 |
6.4.6 生产工艺及设备保护 |
6.4.7 恢复文物环境 |
6.4.8 展示利用指引 |
6.4.9 案例评价 |
6.5 更新改造类——广钢地块更新改造 |
6.5.1 广州钢铁厂概况 |
6.5.2 规划范围与对象 |
6.5.3 工业遗产现状 |
6.5.4 价值评估 |
6.5.5 保护与利用 |
6.5.6 景观设计改造 |
6.5.7 案例评价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之处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一:广州潜在的工业遗产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顺德糖厂调查表 |
附录三:南方面粉厂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
2.4 讨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
5.3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3 指标体系构建 |
6.4 讨论 |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
7.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9)制氧设备管道冷脆事故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及安全法规 |
2.1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及涉及的安全知识点 |
2.1.1 安全管理概述 |
2.1.2 安全管理方法 |
2.2 所涉及的安全知识点 |
第3章 生产工艺介绍及事故情况介绍 |
3.1 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3.1.1 制氧基本原理 |
3.1.2 5#制氧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
3.2 事故的经过与初步分析 |
3.2.1 事故发生经过 |
3.2.2 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
3.2.3 事故装置主要的危险源及辨识 |
3.3 行业内相关研究调查及历史事故 |
3.3.1 行业内相关研究调查 |
3.3.2 历史事故的回顾 |
第4章 冷脆事故原因分析 |
4.1 4M法原因分析 |
4.1.1 人为因素分析 |
4.1.2 设备因素分析 |
4.1.3 管理因素分析 |
4.1.4 环境因素分析 |
4.1.4.1 化学反应矩阵表 |
4.1.4.2 通用危害检查表 |
4.2 HAZOP分析 |
第5章 冷脆事故防控措施及实施效果 |
5.1 冷脆事故防控措施 |
5.2 实施效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发明专利 |
(10)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制氧站简介 |
1.2 制氧机概述 |
1.2.1 制氧机分类 |
1.2.2 制氧机的性能指标及评价 |
1.2.3 国产制氧机的型号规定 |
1.3 制氧机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制氧机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制氧机国内发展状况 |
1.4 制氧站可靠性研究 |
1.4.1 故障树分析法 |
1.4.2 可靠性管理 |
1.4.3 首秦 ERP 系统 |
1.5 课题的主要来源、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首秦制氧站设备工作原理 |
2.1 首秦制氧站的设备现状 |
2.2 首秦制氧站设备工作原理 |
2.2.1 空分设备工作原理 |
2.2.2 8000Nm~3/h 氮压机组工作原理 |
2.2.3 液氮储存输送系统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分析与排除 |
3.1 空分系统故障处理 |
3.1.1 分子筛进水故障处理 |
3.1.2 空分塔内部管路故障处理 |
3.1.3 空分塔内变形管道故障处理 |
3.2 液氮储存输送系统的故障处理 |
3.2.1 氮气管道过冷淬裂故障处理 |
3.3 8000Nm~3/h 氮压机组的故障处理 |
3.3.1 油系统故障处理 |
3.3.2 氮压机组振动异常故障树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秦制氧站可靠性管理 |
4.1 概述 |
4.2 使用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
4.2.1 制氧站使用阶段故障分析 |
4.2.2 提高制氧站设备使用阶段可靠性的改进措施 |
4.3 备件库存的可靠性管理 |
4.3.1 制氧站备件需求预测 |
4.3.2 制氧站备件库存分类 |
4.3.3 ERP 实施给备件可靠性管理带来的影响 |
4.4 可靠性管理中的人员管理 |
4.4.1 制氧站中人的可靠性分析 |
4.4.2 制氧站人机界面的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钢制氧站爆炸的恢复设计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高寒环境对金属矿山机械设备性能的影响研究[D]. 孙学芳. 华北科技学院, 2021
- [2]区域洪水Natech事件宏观耦合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研究[D]. 张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魏利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糖厂锅炉烟道气CO2吸附塔及吸附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吴林杰. 广西大学, 2018(01)
- [7]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D]. 贾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8]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9]制氧设备管道冷脆事故分析与控制研究[D]. 余良柱. 东北大学, 2012(05)
- [10]首秦制氧站设备故障排除及可靠性管理[D]. 常丽君. 燕山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