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FFERENTIAL ROLES OF SPINAL NITRIC OXIDE IN DEVELOPMENT OF HEAT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BEE VENOM IN CONSCIOUS RATS(论文文献综述)
尤荻[1](2021)在《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ies,BPI)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其中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后会产生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神经炎症、胶质细胞活化等,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类阿片药物,尽管有多种药物可以选择,甚至是联合应用,但临床满意率仍不足一半,而且还要受到不同程度副作用的影响。近年,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希望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水凝胶是由一种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注入受损部位的组织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塑性,并通过搭载药物、细胞、纳米粒子等进行局部释放,强化治疗作用,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见光交联的可注射性甲基丙稀酸明胶(methylacrylic acid gelatin,Gel MA)水凝胶,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序列,对细胞粘附、分化、增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脏、皮肤、骨骼等多领域的研究中,也被证明可以在脊髓损伤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此,我们拟构建一种基于Gel MA水凝胶的生物支架体系,通过加入壳聚糖(chitosan,Cs)改性的金纳米粒子(Cs-Au NPs),利用金纳米独特生物学性能,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通过抑制神经炎症的水平减轻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且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神经损伤后主要是神经电传导的破坏,而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治疗被报告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可以干预神经传导的“闸门变化”,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综合考虑神经炎症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拟构建一种含有Cs-Au NPs的Gel MA水凝胶,并联合电刺激共同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将在4章构建Cs-Au/Gel MA水凝胶,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在第5章通过动物模型检测Cs-Au/Gel MA水凝胶和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研究BP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这一过程中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水平的变化规律。应用组织工程学手段结合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BP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构建一种具有潜在导电性能、生物学安全性良好、具有可降解性、亲水性的Cs-Au/Gel MA,选取合适的电刺激频率。分析神经电刺激、Cs-Au/Gel MA水凝胶及其联合应用,对大鼠BP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变化、生化改变、细胞学变化的影响,评价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推断其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炎症有关。研究方法:1.选定初始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为4g的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preganglionic cervical root avulsion,PCRA)模型(钝性撕脱C6-C8颈神经后根),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学、细胞学、生化指标变化。2.通过与假手术组进行对比,在损伤后的第1、2、3、5和7天分别测量两组大鼠的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每次进行行为学检测后,将大鼠处死切取大鼠脊髓组织进行免疫印迹检查,检查指标包括离子钙结合受体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3.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并进行表征检测,先合成Cs包裹的Cs-Au NPs,再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的浓度用于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4.使用明胶为原材料合成Gel MA水凝胶,并检测其固液转化性能,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检测其亲水性、降解性。5.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合的电刺激频率后,应用于动物实验中。6.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CRA组(不给予治疗)、ES组(200 Hz电刺激治疗)、Cs-Au/Gel MA水凝胶组(损伤局部注射Cs-Au/Gel MA水凝胶)、联合治疗组(电刺激治疗+水凝胶局部注射);治疗3日后,处死大鼠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Iba-1、GFAP、IL-1β、IL-6和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受累节段脊髓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2,SOD2)、氮氧化物-2(nitrous oxides-2,NOX2)、氮氧化物-4(nitrous oxides-4,NOX4)等氧化损伤指标;7.连续监测PCRA组、ES组、Cs-Au/Gel MA水凝胶组、联合治疗组大鼠造模后3周的行为学变化——MWT和TWL。研究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PCRA模型大鼠术后的MWT和TWL明显降低,过程中可见假手术组虽然术后早期也会出现疼痛敏感,但很快可以自行恢复;而PCRA组术后早期疼痛敏感水平略有改善,但之后一直维持在一个疼痛敏感状态。2.与假手术组相比,PCRA模型鼠的脊髓组织中Iba-1和GFAP的表达均增加,即胶质细胞含量增加;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也均有升高,即促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加,并会在损伤后的第2、3日达到高峰,所以后续研究中我们选取术后前3日作为干预治疗的时间窗。3.Cs-Au NPs形态均匀,呈分散分布,浓度为0.05 mg/ml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最佳,并按此浓度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4.0.05 mg/ml的Cs-Au/Gel MA水凝胶接触角约为81.2°,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在大鼠皮下植入Cs-Au/Gel MA水凝胶后,术后1-5周进行取样发现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且水凝胶体积逐渐减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5.电刺激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但电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更为显着。损伤后3日,相较于PCRA组,Cs-Au/Gel MA组、ES组、联合治疗组Iba-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相较于PCRA组,ES组、联合治疗组GFAP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6.相较于PCRA组,三个治疗组中的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电刺激还可以有效抑制BDNF的产生,而Cs-Au/Gel MA水凝胶对氧化损伤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二者的联合治疗,较单独任何一种都更为有效。研究结论:1.PCRA后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在早期不会自行好转。2.PCRA后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发生增殖与活化,其中小胶质细胞在疼痛维持的过程中可能更为重要。3.PCRA后大鼠脊髓内IL-1β、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会增加,其峰值出现在损伤后的48-72 h。4.Cs-Au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过高浓度反而可能抑制细胞的增殖。5.Cs-Au/Gel MA水凝胶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塑性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6.ES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抑制PCRA后的胶质细胞增殖与活化、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且二者联合应用疗效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陈昌茂[2](2021)在《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疼痛是临床上最普遍的病症,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影响了约30%的世界人口。慢性痛通常还会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的组织损伤以及炎症能够引起疼痛以及感觉传导通路中神经可塑性的改变。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在脊髓水平上对伤害性信号和神经环路可塑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仍然缺少有效的药物方案。人脑成像研究揭示了多个大脑皮质区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与慢性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相关。然而,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这些皮质区域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功能意义仍知之甚少。为探究慢性疼痛形成的皮层细胞和分子可塑性机制,我们首先采用了一种经典的神经损伤模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小鼠模型,并且发现CCI小鼠及其子代雌鼠均表现出显着的痛觉过敏。这些小鼠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在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的锥体神经元中表达增加,并伴随着椎体神经元活性的增加。利用光遗传抑制S1区椎体神经元的活性可以显着缓解小鼠的痛敏。并且利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下调S1区锥体神经元中MeCP2表达可降低其神经元的活性,并缓解小鼠的痛敏行为。RNA-seq和ChIP-qPCR分析表明,S1区锥体神经元中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一些基因受MeCP2调控。此外,我们还发现前肢截肢可引起同侧后肢继发性疼痛的发生,并伴随着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hindlimb region,S1HL)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的激活。利用化学遗传持续激活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前肢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forelimb region,S1FL)锥体神经元,可模拟前肢截肢诱发的后肢继发痛效应。利用药理学抑制截肢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以显着缓解继发性后肢痛觉过敏,并降低其椎体神经元活性。以上的研究表明,组织损伤状态下,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环境通过影响神经元活性而产生持续性疼痛。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继续研究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交互作用的细胞模式及其功能意义。我们通过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产生炎症的方式研究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小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机制及其在抑郁情绪中的作用(持续疼痛的小鼠表现出显着的抑郁样行为)。我们对出生后第14天(P14)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早期炎症模型。结果发现早期炎症(P14)可在青春期(P45)诱导出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伴有ACC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锥体神经元活性的降低。利用化学遗传激活ACC锥体神经元可以缓解青春期LP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通过药理学抑制ACC小胶质细胞,可以增加其椎体神经元的活性,进而缓解LP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综上所述,组织损伤和炎症均可以诱导小鼠大脑皮层的可塑性改变以及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持续的疼痛和情绪障碍。这些发现,从小胶质细胞角度对慢性疼痛和相关情绪障碍的形成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新的理论见解。
陆大浩[3](2021)在《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CPSP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密切相关,但因炎症信号通路复杂,其机制尚未阐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过程,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在多种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中发挥脑保护作用。NLRP3炎症小体是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pro-caspase-1)共同组成的蛋白复合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时无活性的pro-caspase-1可转化为具备活性的caspase-1,并促使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进一步成熟和分泌,在机体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与多种疼痛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已广泛用于CPSP的治疗,且研究发现电针可促进SIRT1在多种脏器组织内的表达。然而,EA治疗CPSP的机制是否与促进SIRT1表达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探讨电针是否可通过调控SIRT1/NLRP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CPSP,为阐明电针治疗CPSP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雄性健康的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被随机分入假手术组(Sham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组(CPSP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电针组(EA组)和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电针+SIRT1抑制剂EX527组(EX527组),每组15只。CPSP组、EA组及EX527组大鼠使用丘脑腹后外侧核(nucleus ventralisposterolateralis thalami,VPL)内注射Ⅳ型胶原酶构建CPSP模型,方法为: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剃去头顶毛发,酒精消毒后沿矢状缝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及矢状缝,于前囟后3.5mm,矢状缝右侧3.2mm,颅骨下6.2mm注射0.125U Ⅳ型胶原酶(溶解于1μ 1的无菌生理盐水中),随后清理创面缝合头皮。Sham组仅注射1μ1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操作相同。造模完成24h后,EA组大鼠采用电针内关、人中和三阴交穴进行治疗,电针的频率设置为2/15 Hz,强度设置为1mA,时间设置为30min,连续治疗5天。EX527组大鼠于每日电针治疗前30min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 5mg/kg,其他处理同EA组。Sham组、CPSP组大鼠不进行电针治疗。于造模前1d(T0)和造模后第1d(T1)、3d(T2)和5d(T3)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尼氏染色观察丘脑VPL区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SIRT1、NLRP3、ASC、caspase-1、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丘脑VPL区内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Sham组相比,CPSP组、EA组和EX527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降低(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 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减少,SIRT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2、与CPSP组相比,EA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升高(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下降,SIRT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增加,SIRT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3、与EA组相比,EX527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降低(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减少,SIRT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CPSP模型建立后,大鼠的痛阈值降低,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下降,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2、电针治疗后,CPSP大鼠痛阈值提高,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增加,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3、SIRT1抑制剂EX527可减弱电针对CPSP大鼠的镇痛作用,导致大鼠痛阈值降低,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下降,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4、电针可能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进而减轻大鼠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杨花菊[4](2021)在《蜂毒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PACAP、PKA及C-jun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蜂毒穴位注射对急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偏头痛的可能的部分机制,为临床使用蜂毒治疗偏头痛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曲普坦阳性药组、蜂毒低剂量组、蜂毒中剂量组、蜂毒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各组大鼠称重消毒后,正常对照组的大鼠进行后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而其余5个组的大鼠在后颈部进行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注射液10 mg/kg的方法,以此制作大鼠急性偏头痛的症状模型。在注射硝酸甘油后5 min内,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大鼠开始出现双耳变红、前肢频繁挠头、爬笼次数增加、烦躁不安等表现,说明大鼠偏头痛模型制备成功。造模型制备成功后开始进行药物干预。正常对照组与偏头痛模型组分别于两侧太冲、合谷两穴注射1mg/kg生理盐水,同时给予大鼠1mg/kg的生理盐水灌服。佐米曲普坦组分别于两侧太冲、合谷两穴注射1mg/kg生理盐水,同时给予大鼠佐米曲普坦1 mg/kg灌服。蜂毒低剂量组、蜂毒中剂量组、蜂毒高剂量组分别于两侧太冲、合谷两穴分别注射0.025 mg/kg、0.05 mg/kg、0.1 mg/kg的蜂毒制剂,同时给予大鼠1mg/kg的生理盐水灌服。注射硝酸甘油进行造模后,观察并记录所有大鼠开始耳朵发红和其消失的时间;在0-120 min内,每次间隔30 min,一共4个时间段,观察并记录所有大鼠的挠头和爬笼的次数。分别在给予药物干预后的2h、4h两个时间点取血,4h取血后断头摘取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验测量大鼠血浆中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eptide,PACAP)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定量检验测量大鼠脑组织中原癌基因C-jun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模型组的耳红的消失时间、挠头和爬笼的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模型组的血浆2h和4h的PACAP、PKA含量和脑组织C-jun表达都是明显升高的。2.与偏头痛模型组相比,佐米曲普坦组、蜂毒高剂量组(0.1 mg/kg)和蜂毒中剂量组(0.05 mg/kg)这三个组大鼠的耳红消失时间、挠头次数、爬笼次数是明显减少的;同时大鼠血浆2h和4h的PACAP、PKA含量和脑组织C-jun的表达也是明显降低的。3.与佐米曲普坦组相比,蜂毒高剂量组在0-60 min的挠头次数、30-90 min的爬笼次数、PKA2h含量、PACAP2h和4h的含量差异不明显。而在脑组织C-jun表达中,与之相比均有差异性,且蜂毒高剂量组低于佐米曲普坦组。4.蜂毒低、中、高各剂量组之间相比较,在大鼠耳红消失时间、血浆PKA含量和脑组织C-jun这三项中,各组间均有差异性;挠头次数在90-120min时间段内蜂毒中、高剂量间差异小,余均差异大;爬笼次数在30-120min时间段内蜂毒中、高剂量间差异小;血浆PACAP含量在2h时蜂毒中、高剂量间差异小。结论:1.高剂量的蜂毒能够明显加快模型大鼠偏头痛发作时的耳红症状的消失,抑制大鼠的挠头以及爬笼行为增多等烦躁表现,说明蜂毒可以有效减轻偏头痛发作时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相关症状。2.高剂量的蜂毒能够显着降低血浆中PACAP、PKA含量和脑组织中C-jun基因的表达,说明蜂毒能够减少偏头痛相关影响因子在体内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3.蜂毒可能通过改变cAMP-PKA-CREB信号通路和其影响因子PACAP、C-jun来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
许冰馨[5](2020)在《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并探讨地塞米松(DEX)及其温敏凝胶制剂(DLTH)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具体的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内容:通过在Wistar大鼠上建立CIA模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频率与剂型:(1)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溶液、(2)膝关节腔注射地塞米松温敏凝胶缓释制剂,观察DEX对CIA大鼠炎症消除、疼痛缓解以及整体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1)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DEX组。建立CIA模型。于造模完成隔日,给药组开始给予DEX(1mg/kg)腹腔注射,一周注射3次,连续4周。(2)雄性Wistar大鼠经过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DLTH组),建立CIA模型。待大鼠足趾肿胀后,给药组开始给予DLTH(1mg/kg)双侧膝关节腔注射,每个关节注射40μl,一周注射2次,连续3周。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足爪容积、关节评分,测量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压力痛阈值(PPT)。最后获取血清、脾脏、滑膜、软骨、L4-L6双侧背根神经节(DRG)、膝关节。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滑膜中炎症因子和NF-κB通路关键蛋白水平变化,软骨中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及软骨免疫组化,结合膝关节病理和足爪红肿治疗情况来研究药物对炎症的影响。对比模型组和给药组DRG中炎症因子、神经因子、离子通道和血清中前列腺素水平改变,结合机械痛阈变化趋势,来探讨药物对缓解疼痛的机制。比较模型组和给药组免疫器官指数,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转录因子水平、Th1/Th2,Th17/Treg比值,验证药物对CIA模型的免疫调节的作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并比较血药浓度和脏器系数、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地塞米松溶液(DEX)腹腔注射,通过降低大鼠滑膜组织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17,调节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软骨中MMP-9、MMP-13、ADAMTS-4、ADAMTS-5来抑制滑膜炎症、软骨降解、改善机体抗炎状态。其次通过抑制DRG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7),疼痛相关离子通道受体TRPV1和神经生长相关因子NGF、NPY、BDNF的水平,来提高CIA大鼠的疼痛阈值、减少机械痛敏、减轻疼痛。免疫方面,通过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7)、改善Th1,Th2,Th17和Treg的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水平、调节机体中Th1/Th2、Th17/Treg的比例,来改善脾脏免疫应答。2 DLTH膝关节腔注射可以降低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抑制滑膜组织中NF-κB通路活化、改善膝关节滑膜、血管、软骨的炎性病理状态、降低CIA大鼠足爪容积和关节评分、消除足爪红肿变形,缓解关节局部炎症。疼痛方面: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中IL-6、TNF-α、神经生长因子NPY,NGF,BDNF,改善离子通道TRPV1,Nav1.3,Nav1.7水平,降低血清中前列腺素PGE2、PGI2,提升抑炎的PGD2含量,减少滑膜中炎症因子和NGF表达,降低大鼠MWT和PPT痛阈值、抑制疼痛。DLTH还可以降低脾脏、胸腺肿大,改善整体免疫机能。研究结论:1 DEX腹腔注射可以改善CIA大鼠整体炎症状态、减少滑膜炎性浸润和软骨破坏,抑制疼痛,改善整体免疫失衡状态。2 DLTH膝关节注射可以改善CIA滑膜增生、减少血清、DRG和滑膜中疼痛相关因子从而缓解疼痛,并降低了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DLTH较DEX可以降低给药频次。
袁许亚[6](2020)在《氧化应激及TRP通道在X射线诱导的疼痛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诱导疼痛的发生情况及氧化应激和TRP通道在疼痛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双足及尾部接受20Gy X射线照射建立放射性皮肤疼痛模型,利用Von Frey方法检测小鼠机械痛阈值;利用热板实验和甩尾实验检测小鼠热痛阈值;利用丙酮刺激法检测小鼠冷痛阈值。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程提取小鼠L2-L5段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和脚掌皮肤组织,用qPCR方法检测小鼠受照射皮肤组织和DRG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和过氧化氢酶(CAT)mRNA及DRG中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A1(TRPA1)mRNA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 V1(TRPV1)mRNA 的表达,用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DRG 中 TRPA1 和 TRPV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DRG中TRPA1、TRPV1分别与IB4双标细胞比例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在经20GyX射线单次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机械痛阈值在照射1天后即显着降低(0.33±0.04 g vs.0.21±0.03 g,p=0.043),可维持28天;热痛阈值在照射3天后显着降低(5.59±0.21 s vs.4.78±0.24 s,p=0.02),可维持10天;冷痛阈值在照射3天后显着降低(3.79±0.45分vs.1.93±0.33分,p<0.001),并可维持7天。X射线照射14天后,暴露皮肤组织及DRG中诱导型iNOS mRNA表达显着增加(1.00±0.14 vs.4.3 5±1.17,p<0.05);而 SOD mRNA 和 CAT mRNA 表达显着降低(SOD:1.00±0.12vs.0.50±0.06,p<0.01;CAT:1.00±0.03 vs.0.54±0.07,p<0.001)。与对照组相比,经X射线照射3天后,照射组DRG中TRPV1 mRNA表达明显升高(1.00±0.25 vs.2.1±1.05,p=0.01),TRPA1 mRNA 水平亦明显升高(1.00±0.12 vs.1.40±1.02,p<0.05),并可持续 14 天。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X射线照射后7天,TRPV1蛋白的表达量出现明显升高(p<0.01);而TRPA1蛋白的表达量在照射后3即出现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显示,小鼠经X射线照射后,小鼠DRG中TRPV1、TRPA1与IB4双重标记的神经元占IB4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20Gy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后脚掌皮肤可以建立放射性疼痛的模型。X射线照射后,皮肤组织和DRG发生的氧化应激可能是激活TRPV1和TRPA1通道而诱发疼痛反应。氧化应激及TRP通道在X线诱导的痛觉过敏起着重要作用。抗氧化可能为未来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放射相关性疼痛提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李雪[7](2020)在《PKC/NF-κB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节P2X3受体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通过鞘内注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双吲哚马来酰亚胺I(bisindolylmaleimide I,GF109203X)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后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及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PKC、NF-κB和P2X3受体(P2X3 receptor,P2X3R)表达含量的影响。探讨PKC/NF-κB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调节作用的机制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7周龄,体重18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CCI组)、GF109203X溶媒组(DMSO组)、PKC抑制剂组(GF组)和NF-κB抑制剂组(PDTC组),每组16只。鞘内置管成功后第1天,Sham组大鼠只分离坐骨神经主干不进行结扎处理,CCI、GF、DMSO、PDTC组采用CCI术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五组大鼠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鞘内给药,PDTC组2次/d,PDTC组鞘内注射NF-κB抑制剂PDTC 20μg/10μl(以生理盐水为溶媒),注射完成后予以10μl生理盐水冲管;GF组1次/d,鞘内注射PKC抑制剂GF109203X0.36μg/10μl(以1%二甲基亚砜为溶媒),注射完成后予以10μl二甲基亚砜冲管;DMSO组1次/d,注射20μl的二甲基亚砜;CCI组鞘内注射20μl的生理盐水;五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d,3d,7d,10d,14d鞘内给药后30分钟测定MWT和TWL。每个组在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取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节中p-PKCα、p-NF-κB p65、P2X3受体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DMSO组术后第1d,3d,7d,10d,14d热缩足潜伏期明显缩短,机械缩足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CCI组比较,GF组、PDTC组术后第1d,3d,7d,10d,14d热缩足潜伏期明显延长,机械缩足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DMSO组比较,GF组术后第1d,3d,7d,10d,14d热缩足潜伏期明显延长,机械缩足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CCI组和DMSO组术后第7天、14天L4-6背根节中p-PKCα、p-NF-κB p65、P2X3受体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CI组比较,GF组、PDTC组术后第7天、14天L4-6背根节中p-PKCα、p-NF-κB p65、P2X3受体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DMSO组比较,GF组术后第7天、14天L4-6背根节中p-PKCα、p-NF-κB p65、P2X3受体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CCI大鼠背根节中p-PKCα、p-NF-κB p65、P2X3受体表达上调,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发展。磷酸化的PKCα与磷酸化的NF-κB p65相互调控;磷酸化的NF-κB p65、PKCα分别与P2X3受体具有相互调节的关系,但是其具体调节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李盼盼[8](2020)在《肾上腺髓质素参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diabetes mel itus,D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该疼痛症状可急性发作,6个月内缓解,但大多数会发展成慢性痛,持续数年,导致患者焦虑、沮丧、失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DNP机制尚不清楚使其治疗成为临床一大难题。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是52个氨基酸的多肽,在神经系统中主要分布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中小型神经元和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的I-II层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M作为痛级联反应的较上游分子,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炎症痛等多种疼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实验室前期的实验结果(未发表)表明,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DNP大鼠DRG和SDH,AM的m RN A显着上调,且鞘内注射AM受体拮抗剂AM22-52能够使得DNP大鼠的机械性痛敏和热超敏反应得到缓解。说明AM可能参与调控DNP,但对于AM参与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构建STZ诱导的DNP大鼠模型,运用行为学手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探究AM参与DNP的机制。实验结果显示:(1)STZ诱发的DNP过程中,大鼠血糖保持持续性较高水平、体重持续降低,并表现为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withdrawal reflex thermal latency,WTL)显着降低,说明DNP模型建立成功。DNP的第28天,鞘内应用20 nmol的AM22-52能够提升DNP大鼠的MWT和WTL,说明AM参与调控DNP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超敏反应。(2)STZ诱导的DNP大鼠第28天,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NP大鼠DRG的中小型神经元上大量表达AM,且鞘内应用20 nmol的AM22-52能够逆转上述AM的异常表达。DRG中小型神经元在疼痛的感觉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说明AM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在DNP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STZ诱导的DNP大鼠第28天,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NP大鼠DRG中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SGCs)激活(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上调)、P2X7受体(P2RX7)上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上调、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瞬时电位香草素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又称VR1)上调)以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磷酸化增多,且鞘内应用20 nmol的AM22-52可以逆转上述现象。说明抑制AM活动通过抑制SGCs的一系列活化,间接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从而抑制外周敏化进程。此外,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AM能够部分与TRPV1共定位,说明除AM可能还可以通过直接激活DRG中的TRPV1表达从而参与外周敏化的进程。(4)STZ诱导的DNP大鼠第28天,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DNP大鼠SDH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2RX7上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又称CCL2)上调、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c-fos上调)以及MAPK家族(ERK、JNK、P38)的磷酸化增多,且鞘内应用20 nmol的AM22-52可以逆转上述现象。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AM1受体的两个元件(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LR)和分子伴侣受体活性修饰蛋白2(receptor activity-modifying proteins2,RAMP2))与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均存在共定位。说明,AM可通过作用于胶质细胞上AM1受体,直接调控胶质细胞的活动从而参与中枢敏化的进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DNP能够诱导AM的表达增加,阻断AM与AM1受体的结合可抑制AM的表达,从而缓解DNP的机械和热痛敏反应。AM作为较上游的痛介质,可能通过调控胶质细胞的活动,从而参与DNP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的进程。
程艳虎[9](2020)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性(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探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和CCI+芍药苷(PF组)。CCI组和PF组于大鼠左侧行坐骨神经结扎术,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进行结扎。PF组大鼠术后每日腹腔注射芍药苷(60mg/kg),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4 d。分别在术前1 d(T0)、术后1 d(T1)、术后4 d(T2)、术后7 d(T3)、术后14 d(T4)给药2 h后对各组大鼠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在T2、T3、T4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束后,麻醉断颈处死取L4-6脊髓节段,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另外每组在T4时随机取4只大鼠在深麻醉下,剖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经4%多聚甲醛灌注,取固定好的L4-6脊髓节段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1.各组大鼠术前TWL和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T1、T2、T3、T4时点CCI组和PF组在MWT降低,TWL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T1、T2、T3、T4时PF组MWT升高,TW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和PF组在T2、T3、T4时间点GFAP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PF组在T2、T3、T4时GFAP的表达下调(P<0.05);3.免疫荧光结果:在T4时点,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明显,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CCI组相比,PF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弱,细胞数量减少(P<0.05)。结论:1.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2.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冯舒[10](2020)在《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组(CC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芍药苷组(PF组)。CCI组和PF组大鼠在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下于左下肢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仅需暴露并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PF组造模后按照每日60mg/kg的标准腹腔注射芍药苷,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注射14d。所有大鼠均于术前1d(T0)测定基础痛阈,并于术后3d(T1)、术后7d(T2)、术后10d(T3)、术后14d(T4)行腹腔注射芍药苷2h后分别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在T4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束后,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处死并取其损伤同侧L4-6脊髓节段,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每组剩余6只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CX3CR1蛋白、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1.行为学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各时间点PMWT和PWTL均降低(P<0.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的PMWT升高,分别为T2(P<0.05)、T3(P<0.05)和T4(P<0.01),PWTL升高,分别为T2(P<0.05)、T3(P<0.001)和T4(P<0.05)。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CX3CR1蛋白与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脊髓CX3CR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p-p38MAPK蛋白升高水平下调(P<0.05)。结论芍药苷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二、DIFFERENTIAL ROLES OF SPINAL NITRIC OXIDE IN DEVELOPMENT OF HEAT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BEE VENOM IN CONSCIOUS RA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FFERENTIAL ROLES OF SPINAL NITRIC OXIDE IN DEVELOPMENT OF HEAT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BEE VENOM IN CONSCIOUS RATS(论文提纲范文)
(1)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述 |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机制 |
2.2.1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
2.2.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
2.2.3 促炎症细胞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
2.2.4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
2.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
2.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
2.4.1 脊神经选择性结扎模型 |
2.4.2 脊神经根切断模型 |
2.4.3 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 |
2.4.4 坐骨神经慢性压缩性损伤 |
2.4.5 坐骨神经半结扎模型 |
2.4.6 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 |
2.4.7 臂丛神经损伤模型 |
2.5 总结 |
第3章 臂丛神经损伤后病理性神经痛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 |
3.2.1 仪器耗材 |
3.2.2 药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 |
3.3.2 手术造模 |
3.3.3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
3.3.4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
3.3.5 免疫印迹实验 |
3.3.6 统计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
3.4.2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
3.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
3.4.4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
3.4.5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CS-Au/Gel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仪器耗材 |
4.2.3 药品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
4.3.2 神经干细胞滴片培养 |
4.3.3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神经干细胞 |
4.3.4 Gel MA水凝胶的合成 |
4.3.5 Cs-Au纳米粒子的制备 |
4.3.6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7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
4.3.8 Cs-Au/Gel 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4.3.9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
4.4 研究结果 |
4.4.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
4.4.2 Gel MA水凝胶的制备 |
4.4.3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
4.4.4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
4.4.5 Cs-Au/Gel MA水凝胶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 |
4.4.6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CS-Au/GelMA水凝胶联合电刺激治疗在PCRA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仪器耗材 |
5.2.3 药品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
5.3.2 细胞实验筛选电刺激频率 |
5.3.3 手术造模及分组治疗 |
5.3.4 免疫印迹实验 |
5.3.5 免疫荧光实验 |
5.3.6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
5.3.7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
5.3.8 统计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 |
5.4.2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
5.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
5.4.4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
5.4.5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
5.4.6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
5.4.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 |
5.4.8 氧化损伤标志物变化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慢性疼痛概述 |
1.1.1 疼痛分类 |
1.1.2 慢性痛流行病学 |
1.1.3 慢性痛的评估与治疗 |
1.1.4 疼痛研究的动物模型 |
1.1.5 慢性痛的形成机制 |
1.2 大脑皮层与慢性痛 |
1.2.1 感觉传导通路 |
1.2.2 皮层可塑性与慢性痛 |
1.2.3 躯体感觉皮层与慢性痛 |
1.2.4 小胶质细胞调控慢性痛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1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 |
2.2.2 截肢模型的建立 |
2.2.3 早期炎症模型建立 |
2.3 小鼠痛行为检测 |
2.3.1 小鼠机械痛阈测定 |
2.3.2 小鼠热痛阈值测定 |
2.4 小鼠抑郁样行为检测 |
2.4.1 开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
2.4.2 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 |
2.4.3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 |
2.4.4 糖水偏好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 |
2.5 免疫荧光 |
2.6 脑片电生理 |
2.7 立体定位与病毒注射 |
2.8 光遗传与化学遗传 |
2.9 在体双光子钙成像 |
2.10 Western blot |
2.10.1 样本制备及组织蛋白提取 |
2.10.2 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 |
2.10.3 免疫反应 |
2.10.4 蛋白半定量分析 |
2.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2.11.1 单细胞获取 |
2.11.2 流式细胞分选 |
2.11.3 超声破碎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11.4 DNA的提取与纯化 |
2.12 定量PCR检测 |
2.12.1 RNA提取 |
2.12.2 反转录与定量PCR |
2.13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躯体感觉皮层锥体神经元对慢性痛的调控 |
3.1.1 慢性痛小鼠模型建立 |
3.1.2 慢性痛小鼠S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
3.1.3 调控S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小鼠的疼痛 |
3.1.4 慢性痛小鼠锥体神经元中MeCP2表达增加 |
3.1.5 过表达锥体神经元的MeCP2调节小鼠慢性痛 |
3.1.6 敲低锥体神经元的MeCP2的表达缓解小鼠慢性痛 |
3.1.7 MeCP2调解神经元电活动以及慢性痛的分子机制 |
3.2 躯体感觉皮层小胶质细胞调节慢性痛 |
3.2.1 截肢模型建立及小鼠继发痛的产生 |
3.2.2 截肢小鼠S1区神经元的活性变化 |
3.2.3 截肢后继发痛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
3.2.4 激活S1FL锥体神经元对小鼠痛行为影响 |
3.2.5 持续的激活SIFL中锥体神经元对S1HL的影响 |
3.2.6 抑制小胶质细胞影响截肢后继发痛 |
3.3 前扣带回皮层小胶质细胞调节抑郁样行为 |
3.3.1 LP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并伴随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
3.3.2 LPS诱导的抑郁样小鼠ACC的锥体神经元活性下降 |
3.3.3 调控ACC中锥体神经元活性对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3.3.4 调控小胶质细胞对LPS诱导抑郁样的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一、前言 |
1.药物治疗 |
2.非药物治疗 |
3.电针治疗 |
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大鼠CPSP模型建立 |
2.3 电针治疗大鼠的方法 |
2.4 疼痛行为学的检测 |
2.5 脑含水量的检测 |
2.6 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内尼氏小体的变化 |
2.7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SIRT1、NLRP3、ASC、caspase-1、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 |
2.8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SIRT1的表达水平 |
2.9 技术路线图 |
2.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三、结果 |
1 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学的改变 |
1.1 热缩足潜伏期(TWL)的变化 |
1.2 机械缩足阈值(MWT)的变化 |
2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改变 |
3 尼氏(Nissl)染色实验结果 |
4 免疫印迹(WB)实验结果 |
5 免疫荧光(IF)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六、综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蜂毒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PACAP、PKA及C-jun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对偏头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及研究 |
1.2 西医对偏头痛的认识及研究 |
2 偏头痛模型机制的研究现状 |
2.1 硝酸甘油模型 |
2.2 三叉神经节刺激模型 |
2.3 硬脑膜刺激模型 |
2.4 皮质层抑制模型 |
2.5 基因遗传模型 |
2.6 其它模型 |
3 蜂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可能性机制 |
4 研究前景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研究路线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药物、试剂和仪器 |
3 方法 |
3.1 蜂毒和佐米曲普坦溶液的制备 |
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方法 |
3.3 行为学观察 |
3.4 样本取材与指标检测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蜂毒对模型大鼠偏头痛症状的影响 |
4.2 蜂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PACAP、PKA及脑部C-jun的影响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大鼠偏头痛模型的选择 |
5.2 阳性药物的选择 |
5.3 注射用蜂毒冻干粉的选择 |
5.4 穴位注射方法及注射穴位的选择 |
5.5 PACAP与偏头痛之间的联系 |
5.6 PKA与偏头痛之间的联系 |
5.7 C-jun与偏头痛之间的联系 |
5.8 蜂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机制分析 |
5.9 蜂毒治疗偏头痛的前景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对照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DEX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DEX对CIA大鼠疼痛的抑制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DEX对CIA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DLTH对CIA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氧化应激及TRP通道在X射线诱导的疼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皮肤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PKC/NF-κB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节P2X3受体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肾上腺髓质素参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
1.1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
1.2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
2 胶质细胞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
2.1 卫星胶质细胞 |
2.2 小胶质细胞 |
2.3 星形胶质细胞 |
2.4 少突胶质细胞 |
3 AM |
3.1 AM与AM受体 |
3.2 AM与病理性疼痛 |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鞘内注射AM22-52 对DNP大鼠痛阈值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5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体征状态评价 |
3.2 STZ诱导大鼠血糖浓度和体重的变化 |
3.3 STZ诱导大鼠MWT和 WTL的改变 |
3.4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MWT和 WTL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章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DRG中 AM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免疫荧光实验方法与步骤 |
2.5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鞘内注射AM22-52 抑制大鼠DNP的外周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2.5 免疫荧光实验方法与步骤 |
2.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样品定量 |
3.2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DRG中 GFAP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3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DRG中 IL-1β、TNF-α、P2RX7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4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DRG中 TRPV1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5 鞘内注射 AM22-52 对 DNP 大鼠 DRG 中 p-ERK1/2、p-JNK1/2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6 TRPV1与AM在 DRG神经元中的共表达研究 |
4 讨论 |
第四章 鞘内注射AM22-52 抑制大鼠DNP的中枢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器材 |
2.3 实验试剂 |
2.4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2.5 免疫荧光实验方法与步骤 |
2.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样品定量 |
3.2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SDH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 |
3.3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SDH中 MCP1、P2RX7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4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SDH中 c-fos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5 鞘内注射AM22-52对DNP大鼠SDH中 p-CREB、p-ERK1/2、p-JNK1/2、p-P38 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
3.6 GFAP和 IBA-1 分别与CLR和 RAMP2在SDH中的共表达研究 |
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小胶质细胞与CX3CL1/CX3CR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DIFFERENTIAL ROLES OF SPINAL NITRIC OXIDE IN DEVELOPMENT OF HEAT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BEE VENOM IN CONSCIOUS RATS(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尤荻. 吉林大学, 2021(01)
- [2]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D]. 陈昌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陆大浩. 扬州大学, 2021(08)
- [4]蜂毒穴位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PACAP、PKA及C-jun的影响[D]. 杨花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地塞米松及其温敏凝胶制剂对CIA大鼠的治疗机制研究[D]. 许冰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氧化应激及TRP通道在X射线诱导的疼痛中的作用[D]. 袁许亚. 苏州大学, 2020(02)
- [7]PKC/NF-κB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节P2X3受体调节作用的研究[D]. 李雪.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8]肾上腺髓质素参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D]. 李盼盼.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D]. 程艳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D]. 冯舒.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