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根元[1](2010)在《华支睾吸虫病高反应原性抗原的筛选及表达》文中提出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于25个省市、自治区。全国现有肝吸虫感染者1500万。华支睾吸虫成虫可长期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对肝胆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引起胆管局限性扩张、胆管炎、胆管上皮细胞腺瘤样增生、肝硬化甚至诱发肝胆管肿瘤。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目标疾病之一。华支睾吸虫病的正确诊断是防治的关键。目前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测。传统的病原学方法容易漏诊,且操作费时费力,目前用于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免疫学诊断方法假阴性和假阳性率都比较高,且存在诊断抗原的来源困难和难以标准化的问题。因此,华支睾吸虫免疫诊断抗原的筛选和评价是华支睾吸虫病研究的重点。ELISA法测定日本大耳白兔和小鼠感染后1w,10d,2w,3w,4w,5w,7w,9w,11w,13w,15w血清中抗成虫抗原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于感染后第2~9w升高,约在第10w达到高峰,此后维持高峰至观察结束的第15w。免疫筛选表达文库,获得23个阳性克隆,筛选到富含甘氨酸克隆7个;与韩国学者报导的富含脯氨酸同源基因6个,具55%~84%的同源性;与报导的Cs44同源性为98%;日本血吸虫的的SJCHGC06649 protein同源性为60%的基因一个;7个克隆与线粒体序列同源。筛选的这些基因均相似的跨膜区和信号肽序列。将CS-gly基因克隆至PET28a表达质粒,分别用EcoRI和XhoI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E3中,IPTG诱导表达, SDS-PAGE分析CS-gly蛋白的存在形式。发现CS-gly在预期分子量处出现目的条带,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4.72kD。Western bloting分析,确定了cs-gly蛋白能被兔抗华支睾阳性血清识别。本研究为进一步将华支睾吸虫高反应抗原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复合基因重组抗原,建立敏感、特异的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检测方法及疫苗研制和功能基因等研究奠定基础。
辛瑞祥[2](2009)在《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残留及消除规律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唑尼特系硝基噻唑-水杨酰胺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肠道寄生虫药。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法,以硝唑尼特的主要代谢产物替唑尼特为检测对象,建立了山羊组织中硝唑尼特的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其在山羊组织内的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1HPLC法测定替唑尼特的纯度及其溶液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替唑尼特百分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先确定替唑尼特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然后根据定量分析中的面积归一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百分含量。经检测,替唑尼特的紫外最大吸收值为360nm,百分含量为99.14%;4μg/mL替唑尼特溶液的日内变异系数为0.87%,日间变异系数为2.86%;替唑尼特标准溶液在4℃冰箱里放置3个月,含量稳定。本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适合测定替唑尼特的纯度及其标准溶液的稳定性。2山羊组织中硝唑尼特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替唑尼特是硝唑尼特在机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本试验以其为检测物质,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建立了山羊组织中硝唑尼特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己烷净化,60℃氮气吹干,乙腈溶解,过0.22μm微孔滤膜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在五种组织中的相对回收率均较好,范围为82.75%~100.68%。替唑尼特在肝脏样品0.25~25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肝脏样品的日内变异系数≤12.06%,日间变异系数≤13.57%;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和0.25μg/kg。肾脏、肌肉、脂肪、肺脏样品,在0.1μg/kg~25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肾脏样品的日内变异系数≤10.81%,日间变异系数≤10.89%,检测限和定量限为0.05μg/kg和0.1μg/kg。肌肉样品的日内变异系数≤7.18%,日间变异系数≤9.68%;脂肪样品的日内变异系数≤6.44%,日间变异系数为≤10.44%;肺脏样品的日内变异系数≤11.11%,日间变异系数为≤10.47%。肌肉、脂肪、肺脏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5μg/kg、0.05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且稳定,适用于山羊组织中硝唑尼特残留的检测。3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消除规律的初步研究以替唑尼特为检测靶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山羊组织中替唑尼特残留量,考察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的消除规律。山羊经口灌服100mg/kg剂量的硝唑尼特,在投药后的1、3、5、7、10天宰杀,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组织。通过液质联用仪对山羊组织中的替唑尼特残留量进行测定。第1天的组织中,替唑尼特的含量较高达18.72μg/kg,随后T含量逐渐下降,在第10天,各组织中仍能检测到T,但是含量较低,在0.15μg/kg~0.54μg/kg的范围内。另外,替唑尼特在山羊肝组织中残留量最多,肾脏、脂肪和肺脏次之,肌肉最少。前3天,硝唑尼特在各组织中消除速率较快,第5天到第10天消除速率变慢,消除曲线平缓下降。本试验可以很好的验证所建立的替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同时还可以用来指导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休药期的制定。
韩国焘,梁照升,黄光前,鲁予周,方向明,韩宁[3](2002)在《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文中提出
纪徐淮,汪伟业[4](1988)在《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感染情况作了简要综述,着重讨论了这些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其流行情况及主要致病机理亦作了描述。在引起人类腹泻的寄生虫病中,对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致的阿米巴痢疾研究较多,主要临床表现为果酱样粘液血便。贾第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在旅游者中发病率尤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具有恶臭的水泻或脂肪泻。上述二病的诊断除粪检原虫外,均可用ELISA、CIEP等多种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或粪中原虫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治疗均首选甲硝唑及替硝唑。人隐孢子球虫病是最近十余年来出现的新的入肠道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霍乱样水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结肠小袋虫病近年来国外报道甚少,主要表现为类似阿米巴病的痢疾样综合症,土霉素为首选药物。贝氏等孢子球虫病多发生于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稀便,无特效治疗。上述三种原虫感染均可从粪便查见原虫的滋养体或包囊而确诊。在蠕虫感染中,粪类圆线虫病主要表现为水泻,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及中上腹疼痛,粪检见其丝状蚴可确诊,噻苯达唑和堪苯达唑为主要治疗药物。鞭虫感染主要引起粘液稀便,儿童长期腹泻可致贫血、营养不良和脱肛,粪检见鞭虫卵可确诊。甲苯达唑或氟苯达唑治疗有效。
二、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华支睾吸虫病高反应原性抗原的筛选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
1.2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华支睾吸虫 |
1.3 华支睾吸虫流行病学 |
1.4 华支睾吸虫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5 华支睾吸虫基因重组诊断抗原 |
1.6 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 |
第二章 华支睾吸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华支睾吸虫囊蚴的分离 |
2.2.2 华支睾吸虫囊蚴的形态学和PCR 鉴定 |
2.2.3 囊蚴脱囊 |
2.2.4 人工灌胃感染实验动物 |
2.2.5 华支睾吸虫虫体抗原的制备 |
2.2.6 间接ELISA 实验方法 |
2.2.7 肝脏病理标本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
2.3 结果 |
2.3.1 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收集和PCR 鉴定 |
2.3.2 华支睾吸虫囊蚴脱囊 |
2.3.3 华支睾吸虫感染动物模型 |
2.4 讨论 |
第三章 华支睾吸虫脱囊幼虫CDNA 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
3.1 材料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免疫筛选血清的确定 |
3.2.2 特异性抗体探针的处理 |
3.2.2.1 宿主菌的制备 |
3.2.2.2 λZAP 噬菌蓝斑扩增和血清抗体的纯化 |
3.2.3 华支睾吸虫脱囊幼虫cDNA 文库的免疫筛选 |
3.2.4 阳性克隆的体外切割与转染 |
3.2.5 阳性克隆的PCR 鉴定 |
3.2.6 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华支睾吸虫脱囊幼虫免疫筛选 |
3.3.2 通用引物PCR 扩增鉴定重组噬菌斑插入片段大小 |
3.3.3 cDNA 序列测定及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CS-GLY 克隆表达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载体和菌种 |
4.1.1.2 主要工具酶和试剂 |
4.1.1.3 主要仪器 |
4.1.1.4 试剂的配制 |
4.1.2 方法 |
4.1.2.1 引物设计 |
4.1.2.2 DNA 的定量 |
4.1.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4.1.2.4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2.5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4.1.2.6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 分析 |
4.2 结果 |
4.2.1 华支睾吸虫特异性基因CS-GLY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4.2.2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结果 |
4.2.3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4.2.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4.2.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 鉴定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残留及消除规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消除规律研究进展 |
1.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及原理 |
1.2 药物组织动力学(tissue kinetics) |
1.3 药物的体内过程 |
1.4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意义 |
2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概况 |
2.1 样品的分离纯化技术 |
2.2 免疫分析技术 |
2.3 仪器分析技术 |
3 电喷雾液质联用技术及其在兽药残留研究中的应用 |
3.1 电喷雾离子化的原理 |
3.2 进样方式 |
3.3 离子化方式 |
3.4 碰撞诱导解离 |
3.5 质谱扫描方式及类型 |
3.6 电喷雾液质联用技术在兽药残留研究中的应用 |
4 硝唑尼特研究进展 |
4.1 硝唑尼特概述 |
4.2 硝唑尼特物理、化学性质 |
4.3 药代动力学特点 |
4.4 药理、毒理学研究 |
4.5 临床应用 |
4.6 耐受性 |
4.7 药物检测现状 |
4.8 前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HPLC法测定替唑尼特的纯度及其溶液的稳定性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山羊组织中硝唑尼特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消除规律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实验分组和方法 |
1.3 粪检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短期效果观察 |
2.2 驱虫治疗6个月后的动态观察 |
四、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华支睾吸虫病高反应原性抗原的筛选及表达[D]. 陈根元. 塔里木大学, 2010(08)
- [2]硝唑尼特在山羊组织中残留及消除规律的初步研究[D]. 辛瑞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3]青少年儿童肠道蠕虫感染驱治季节与效果的实验观察[J]. 韩国焘,梁照升,黄光前,鲁予周,方向明,韩宁.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2(06)
- [4]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J]. 纪徐淮,汪伟业.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