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中惠氏经学平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辰[1](2020)在《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文中提出惠栋是清代学术史上久负盛名的朴学经师,在他的引领下,包括王昶、沈大成、江声、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在内的吴地学者皆以汉人经说为指归、考证为手段从事经学研究,形成了影响有清一代学风的学术共同体——吴派。惠栋被后来众多学者视作吴派的核心。江声、王鸣盛、钱大昕、江藩、李林松等人除了在学术旨趣、研究方法上充分接受惠栋外,他们研究着作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惠学的印记。本文以“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为题,以惠栋具体学术着述为线索,将东吴惠氏家族学术宗脉与此后吴派汉学共同体《古文尚书》疑辨、汉易学研究相关联,探讨惠栋学术研究风格的塑形过程,以及他的经学研究对吴地学者乃至乾嘉时年汉学风气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期还原惠栋在乾嘉经学史上的地位,并明晰“后惠栋时代”吴派经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惠栋与吴派的兴起”。本章重点考察惠栋的生平资料与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兴起的过程。第一节“惠栋生平简述”,以惠栋的主要学术着述为标识,将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惠栋出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三十岁(雍正四年,1726)。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承继家学并撰作《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第二阶段是惠栋三十一岁(雍正五年,1727)至四十七岁(乾隆八年,1743)。这一阶段惠栋主要是为生计奔波,但在此过程中约历时九年完成了《古文尚书考》。第三阶段是惠栋四十八岁(乾隆九年,1744)至六十二岁(乾隆二十三年,1758)去世。这一阶段惠栋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汉易学之上,并结交了王鸣盛、钱大昕、戴震等一众学者。他的学术着作也为卢见曾资助而在这一阶段开始陆续刊刻。第二节“吴派观念建构历程述论”,梳理吴派观念从清代至建国后七十年间的建构历程,揭示出家学、师承、交游等多重因素交织,促成了吴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第二章“东吴惠氏‘文人说经’与朴学范式确立”。本章重点考察惠栋对家族学术宗脉的继承,钩沉惠周惕、惠士奇经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揭示出东吴惠氏由文学宗脉向经学学脉转变的经过,并展示惠栋由于接续家学的原因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将家族吟咏为重的诗学传统过渡到笺疏为主的诗学研究上。惠栋也藉着经、史注疏手段训纂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为此后的经学考证确立了研究范式。第三章“惠栋与吴派《古文尚书》辨伪”。本章重点论述了惠栋《古文尚书考》的学术成就,并以《古文尚书考》为线索,串联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与王鸣盛《尚书后辨》,旨在反映惠栋辨伪东晋《古文尚书》不只在方法上启迪了吴派后学,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也对吴派经师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第四章“惠栋与吴派易学考辨”。本章通过梳理惠栋《易汉学》与《周易本义辨证》,明确惠栋的汉、宋立场对他的易学体系建构的作用,并指出,正是惠栋汉、宋立场的对立与交织,造成了江藩《周易述补》与李林松《周易述补》两部学术倾向侧重不一的同名学术着述得以并行于世,且推动吴派汉学在“后惠栋时代”发展进入不同方向。第五章“吴派研究的再思考”。本章首先从清廷文教政策《圣谕十六条》出发,梳理吴派学者的“异端”观,总括吴门经师的经学研究特色,揭示出吴派经师“异端”观立足于汉儒学说,重视诸子文献的价值、强调“无益于经”皆为异端、推重实学,这些主张均符合清廷文教政策的根本要求。其次通过考察江藩《乐县考》,讨论江藩与扬州学者凌廷堪的学术关系,比较《周易述补》与《乐县考》不同的对话对象,提出江藩青年时期应从属吴派,中年以后当归于扬州学派的意见。
费嘉懿[2](2020)在《惠周惕《诗说》整理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学发展至清代,以朱熹《诗集传》为核心的“宋学”已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学者们开始举起复兴“汉学”的旗帜,走上以考据为主的“《诗经》清学”之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惠周惕等康熙时期的学者呈现出“兼采汉宋”的学术倾向,有“清学”奠基之功。同时,惠周惕也是“吴派”的奠基人,其《诗说》一书於汉、宋无所专主,旁徵博引,注重考据,断以己意,是这一过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以《诗说》为研究对象,在标点整理此书的基础上,通过对《诗说》的个案研究,以期对“《诗经》清学”的形成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具体探讨内容如下:第一章,全面介绍《诗说》作者惠周惕的一生,考证惠周惕的生平事迹和所书着作,总结其在清代经学史上的地位,并分析其在“吴派”形成过程中的筚路蓝缕之功和对“吴派”学术发展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二章,探讨明末清初时期《诗经》学的发展情况,了解《诗说》的成书背景,从而更好地厘清《诗说》的成书经过。梳理《诗说》的版本流传情况并调查现存版本状况,明确祖本以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诗说》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第三章,明确《诗说》的编纂体例,深入解读《诗说》的文本内容,探讨惠周惕对《诗经》学史上重要论题的看法以及其在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礼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术成就。另外,对於惠周惕好言《诗》之微旨,发自我之感悟的特点,也单列一节进行分析。第四章,对《诗说》所体现的广泛徵引文献、以经解经、兼采汉宋的学术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研究其在《诗经》学中的文献价值与学术地位,分析它对後世的影响。同时指出《诗说》的不足与缺陷。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全面研究,认为惠周惕《诗说》既吸收了前代《诗经》研究学者的学术精华,同时又开辟了自己独特的“清学”研究模式,虽然存在牵强之处,但《诗说》的学术模式向世人展现了康熙时期《诗经》学研究的些许特点,这种学术特点对惠氏後代学者、“吴派”学术传承乃至整个清代《诗经》学研究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祥辰[3](2019)在《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文中认为早在清代,学界已视东吴惠氏家族为核心,惠士奇、惠栋为代表,苏州府挟其周边松江府等地出现的汉学研究群为学术共同体。民国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把这一共同体观念具化,称为吴派。新时期的学者们则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一步扩大吴派的范围。尽管有关吴派概念的拓展,使学界愈来愈趋近吴门汉学的本来面目,但也正是精细化的吴派研究,造成吴派与其他地域学派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从学术传承视角出发,将乾嘉汉学的学派划分回溯到近代以前家学、师承与地域的标准上,动态考察其学派归属,可以有效地化解争议。
王瑾[4](2019)在《清璜川吴氏庋藏刊印经书考》文中认为璜川吴氏爲清代苏州知名藏书世家,其藏书活动自雍正间吴铨始,迄乎嘉道间之吴志忠,绵延四世不絶。吴铨晚年归田後,迁居苏州木渎,筑遂初园,自题书屋名曰"璜川书屋",以藏书、校书爲事,数至万卷,多宋元善本。其後三代皆有藏书、校书、着述等活动。璜川吴氏刻书亦成果丰硕,以"璜川吴氏本"着称於世,足有可述。本文主要通过对璜川吴氏所藏、刻经部书籍事蹟的综合考证,尽力还原其四代藏书、刻书活动原貌,以丰富清代吴中私家藏书史之研究。
王忠杰[5](2019)在《余萧客《文选》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清一代是《文选》研究的重要时期,在校勘、笺证、评点、注释方面皆有新发明。清初学者余萧客,编纂了《文选音义》和《文选纪闻》,为雍乾时期《选》学研究的代表作,在学术的积累和突破上功不可没。余萧客接续隋唐文选音义之学,编纂了《文选音义》。该书不仅继承隋唐文选音义的方法和内容,而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其研究成果,确立校正补遗的编纂宗旨,是清初《文选》音义研究专着的先锋,对后世音义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选纪闻》则极富《文选》辑佚价值。内容上,系统搜集《文选》文献内容,包括《文选》文体、作家研究文献、与《文选》“同作”、“拟作”内容等,把《文选》研究情况尽可能搜罗全面。形式上,遵循李善注《文选》顺序来整理内容,尤其是引书标明出处,详载卷数,嘉惠后人。该书不仅采用辑考结合的方式治《选》,而且用《纪闻》来补充《音义》的不足,形成一套有序的整理方法,对《文选》文献辑佚做出贡献。余萧客《文选》学研究在《选》学史上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文选音义》是清初较早出现的《文选》研究专着。该书从音韵入手来探究《文选》,对清代《文选》音义研究具有开启之功,对段玉裁、王念孙“因声求义”的方法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文选纪闻》的引文注明出处,详载卷数,反映考据学风尚。其文献采摭繁富,突出辑佚特色。辑佚内容遍及经史子集、杂纂杂抄等方面。辑佚的底本为旧钞旧刻且注明文本存异情况。辑佚过程主动献疑,大胆纠误,谨慎论断是非,奠定了辑佚的学术规范。虽然余萧客的《文选》研究还存在“体裁不称”的问题,不过瑕不掩瑜,我们应该给予它客观公允的评价。
吕姝焱[6](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提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侯金满[7](2019)在《雅雨堂本《尚书大传》底本来源及成书考实》文中研究指明卢见曾所刊《雅雨堂丛书》本《尚书大传》是《尚书大传》诸本中在清代流传最广、影响最着者。作爲此书主体之前四卷,据卢氏序言是得自"吴中藏书家"之旧本,後附《补遗》《续补遗》《考异》三卷则是卢文弨等补辑校订之文。《四库全书总目》对比孙之騄本《尚书大传》及《永乐大典》本《洪范政鉴》引《尚书大传》文,认爲此书底本是一残缺宋本,後人多依从之。亦有学者怀疑其所谓旧本实爲後人辑本,甚至辑佚者即是惠栋或卢文弨,却一直缺乏实据。本文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惠栋红豆斋抄本《尚书大传》、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惠定宇手定"《尚书大传》稿本、雅雨堂本《尚书大传》加以对比,不仅确证了所谓"吴中藏书家"旧本即是惠栋红豆斋抄本,更确定了此不注出处之旧本原爲惠栋辛苦辑佚,而在具体成书过程中似有意删去了《补遗》之外的前四卷各条出处及相应异文,以辑本充旧本、原本,导致四库馆臣误信其爲宋本,亦由此引发了有关雅雨堂本《尚书大传》文献来源方面的一系列争议。
蒋京恩[8](2018)在《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字理堂,江苏省扬州府甘泉(今扬州)人,清代乾嘉时期思想家。作为经学大师,焦循的经学成就最为显着,经学思想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主体;同时,焦循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诗学思想更是内蕴丰富,成为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经学思想相互影响、同生共构。目前,除戏曲理论研究外,学界对焦循诗学思想的研究依然略显薄弱;在对焦循经诗思想同生共构关系的探讨上,无论在研究深度,抑或研究范围都还有拓展的空间。鉴于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焦循的诗学思想以及经诗同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研与总结,以期更加深入地认识焦循的学术思想。本文由绪论、正文和附录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焦循其人其着”,将焦循的生平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考述,并对焦循着述进行梳理,这也是本选题的重要研究背景。第二章为“焦循的经学思想”。首先探讨了焦循经学思想的渊源,从治《易》家风、扬州文化地理以及西学影响这三个方面探寻焦循经学思想体系建构的基石。其次,论析焦循以《易》为本、“证之以实而运之以虚”的治经内涵,明晰焦循治经的重心所在。再次,以焦循视野中的“治经基础”、“治经理念”、“治经原则”为出发点,对焦循经学思想的特点做一概括性介绍。第三章为“焦循的诗学思想”。首先探讨了焦循诗学思想的诗学渊源,从焦循的“为诗所自”、“文法所宗”、“曲论所起”三个角度,考察历代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创作理论对焦循诗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为其诗学思想体系的构建探明文学根源之所在。其次,从“性情”以及“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这两个方面着眼,论析焦循诗学思想的内涵,捋清其诗学思想的脉络。再次,对焦循的诗学思想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焦循的文体观、创作目的论、创作准则等具体的诗学观点,初步还原焦循诗学思想体系的概貌。第四章为“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同生共构”。首先在焦循经学思想的视野下观其诗学思想,发现焦循对“属文”的推重皆是为了“学问之业”,即经学研究;且在以《易》为本的“权”变经学视野下,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学史观;并以“词章之性灵者,必由于经学”的观点,展现了其经学思想对诗学思想建构的巨大影响。其次,从焦循的诗学思想反观其经学思想,通过焦循诗学“性情”与经学“性善”在诗学创作中的相互融合、“明事”之诗文曲对经学阐释的参证、以“阴阳之道”论文学体裁等方面,展现了其具体的诗学创作以及理论建构中的文、史、经的相互渗透,更表明了焦循的诗学思想对其经学阐述的重要意义。再次,以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切入点,进一步探寻焦循思想体系中二者的同生共构关系。第五章为“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共通性与独特性”。经学与诗学的互动在经诗兼治的思想家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并表现出“诗学建基于经学”、“以阐彰圣道为旨归”的思想共通性。在对这些思想家“性情”观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焦循“性情”观的独特之处。焦循论“性情”,不再拘囿于儒家“性情”观的政教功能,而是在以“性情”连接经学思想与经世致用的同时,以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同构的方式,传达了艺术形式本身的愉悦感,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文学史观,展现出不同于一般经诗兼治的思想家的诗学理论自觉。附录部分是根据焦循原着,参考相关资料,梳理而成的焦循学术要事编年。通过此“学术要事编年”,可以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焦循的学术思想演进。
方鹏[9](2017)在《陈寿祺陈乔枞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寿祺、陈乔枞父子是清代中後期闽省大儒。二陈父子相继,在礼学、《尚书》学、《诗经》学方面均有重要成就,着述宏富。本文尝试通过对陈氏经学的总结,明确其研究的旨趣,为我们在二陈学术研究大框架中观照其具体的经学着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同时,试图较全面、系统地梳理陈氏父子的经学研究成就,以期揭示其在清代经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而爲清代学术史,特别是经学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考察陈氏父子生平及着述。通过对陈寿祺家世渊源、生平事迹及学术交流的考察,分析其学术转向的缘由。本章还对陈乔枞的生平事迹及二陈经学着述的成书时间、版本情况等进行了考述。第二章重点总结二陈经学风格及治学方法。嘉、道、咸、同时期辑佚学的兴盛、经世思潮的重现,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清代中後期学术的转型,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二陈的学术旨趣和治学历程。陈氏经学思想及治学方法使其经学研究表现出通经致用、兼采汉宋的鲜明风格。第三章对陈氏礼学研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礼记》篇目的构成及编纂者的论定等方面考辨陈氏父子礼学研究的成果。二陈礼学研究考证精核,颇能申发东汉郑玄《礼》注之义,为人所称道,但有些地方也存在回护郑说之嫌。第四章主要论述陈氏父子的《尚书》学成就。本章探讨了陈氏父子《尚书》学研究的旨趣,对二陈关於今文《书序》及《尚书》篇目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评析,归纳总结了陈氏《尚书》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考察了皮锡瑞对二陈《尚书》学研究的评价。第五章对陈氏父子的《诗》学研究成就予以重点关注。本章先勾勒陈氏父子《诗》学研究的时代背景,而後论述二陈《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卽离析三家《诗》说、发明郑《笺》微旨、考订四家异文、发掘《齐诗》隐义等,并对二陈《诗》学研究的特点及得失作出评析。本文主要采用历史透视、分析比较、考证归纳等方法,对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的经学研究作整体观照,展示其研究成果与特色。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於着重发掘二陈经学研究的性质及其核心内容;关注到以往很少人提及的二陈礼经文字训诂、名物制度考辨、《礼记》篇目构成及编纂者的论定等礼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陈氏父子如何运用考镜源流、分别家法、以经证经、经史互证、会通今古文等方法进行《尚书》学研究;客观分析皮锡瑞对二陈《尚书》学研究的评价;全面考察二陈《诗经》学研究的内容及得失,归纳总结陈氏离析三家《诗》说的方法,卽据家学而定、据师承而定、据《诗》学观点而定、据引《诗》时间而定、据地望而定、排除法等。这些都将对我们探讨二陈经学研究体系,科学评价其学术成就,合理确定其经学史地位有所裨益。
戴书宏[10](2016)在《丸之走盘:钱大昕的学术、思想与人生》文中研究表明钱大昕是清代成就最大的考据学家之一,他就学较早,享寿又长,且与惠栋、戴震、章学诚等人都有所交涉。换言之,钱大昕的学术历程与乾嘉考据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有必要引入儒家的相关原理和“范式”理论作为参照。孔孟之学以成德为中心,也不乏章句训诂的传统,而清代兴起的乾嘉考据学,就是儒学内部“道问学”的高峰。与宋明儒者对形上玄远之学的痴迷不同,清代考据学家所追求的是经验世界的客观知识。因而,举凡乾嘉考据学者,莫不以“实事求是”为宗旨。不过,虽然都以“求是”为标的,但众人之“是”的内涵却不尽相同,其客观性也有高低之别。足以左右“是”的内涵的,主要为乾嘉学者所尊奉的儒家信仰。由此可见,乾嘉考据学并不是单纯的方法论的运动,儒家信仰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所谓的学术“范式”,即信仰、价值和技术系统的合体。乾嘉考据学的“范式”,包含着“黄金古代”、“六经载道”等儒家信仰、价值,以及六书九数、名物训诂等考据方法,而二者的联结,恰好就体现在“实事求是”之中。以“是”中客观性的增减为线索,便可以将乾嘉考据学划为前后相承的三个阶段,即“以古为是”的惠栋汉学、“实事求是”的戴震经学以及“史中求是”的章钱史学。但需要注意的是,史学“范式”的完整形态只存在于逻辑上,而在现实中,章学诚“六经皆史”的理论和钱大昕史学考据的实践发生了分离。因而第三阶段的史学考据事实上收效甚微。可见,乾嘉考据学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钱大昕则完整地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他的学术历程就是乾嘉考据学发展历程的缩影。同时,考据学的前进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向后回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回转源自于考据学特质与儒家整体传统之间的张力,或者说考据方法与儒家信仰之间的矛盾。体现在钱大昕等考据学者的身上,就是依违和摇摆现象的频繁出现。想要解开这一谜团,只能转身移步到钱大昕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之中,通过对他心理、观念以及日常人生的具体考察,来获取合理的解释。在学术上,考据就是钱大昕的全部,但出于对儒家之“道”的信仰,他又不得不尊奉着义理的门面。虽然同为考据学家,但钱大昕的学术门类是史,而不是经,因而他又面临着史学的追求与“六经载道”的信仰之间的矛盾。钱大昕的办法就是调停两端,以“训诂即义理”和“经、史、文归于儒”,来求取精神世界的“持中”。在钱大昕的生活世界之中,这种两难也一如既往。重“知”是考据学的突出特征,钱大昕更是以求知为归宿,但儒家“尊德性”的教诲,始终是钱大昕难以摆脱的强大传统。儒学的强大传统,还有经世致用,而考据学和钱大昕,却已经摆脱了以致用混同求知的阶段,开始呈现出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因而,钱大昕一方面过着近乎于现代职业学者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放不下经世的顾念,并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卫道”情结。换言之,他的生活世界其实是“双重”的。由钱大昕精神世界的“持中”和生活世界的“双重”可知,乾嘉考据学与考据学家的回转,乃是无可避免的。这适相当于“丸”之走“盘”,却不能出于“盘”的宿命。
二、吴中惠氏经学平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中惠氏经学平论(论文提纲范文)
(1)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惠栋与吴派的兴起 |
第一节 惠栋生平简述 |
第二节 “吴派”观念建构历程述论 |
一、清代:吴派观念萌发 |
二、民国:吴派观念具体化 |
三、新中国七十年:吴派观念赓续与拓展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东吴惠氏“文人说经”与朴学范式确立 |
第一节 惠周惕、惠士奇文学与经学论略 |
一、惠周惕文学与经学 |
二、惠士奇文学与经学 |
三、小结 |
第二节 论惠栋诗学旨趣与经、史根柢 |
一、重构侧重“根柢”的诗论 |
二、由“根柢”彰显渔洋诗“诗史”价值 |
三、研治诗歌接续惠氏家学 |
四、小结 |
第三节 《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的文本特色及朴学范式价值 |
一、忠于原本 |
二、以证代论 |
三、博采兼容 |
四、余论 |
第三章 惠栋与吴派《古文尚书》辨伪 |
第一节 惠栋《古文尚书考》学术成就论略 |
一、《古文尚书考》与《尚书古文疏证》 |
二、《古文尚书考》引领汉学风气 |
第二节 惠栋与江声《尚书集注音疏》 |
一、江声《尚书》学研究缘起 |
二、浸润惠栋印记的注《书》特色 |
三、赓续惠栋辨伪《晚书》 |
四、小结 |
第三节 惠栋与王鸣盛《尚书后辨》 |
一、《尚书后辨》对《古文尚书考》的接受 |
二、王鸣盛少引惠书原因其一:惠书引证材料混杂不清 |
三、王鸣盛少引惠书原因其二:突显个人学术特色 |
四、余论 |
第四章 惠栋与吴派易学考辨 |
第一节 汉、宋立场与惠栋易学体系建构 |
一、《易汉学》中的宋易学 |
二、《周易本义辨证》中的汉学意识 |
三、余论 |
第二节 惠栋与江藩《周易述补》 |
一、延续学脉,羽翼惠栋 |
二、推崇汉易,偏重虞翻 |
三、清晰界线,汉宋分明 |
四、小结 |
第三节 惠栋与李林松《周易述补》 |
一、更变体例突显个人特色 |
二、视野开阔网罗吴门诸家 |
三、取义庞杂模糊学术边界 |
四、小结 |
第五章 吴派研究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排异端,立正学——从《圣谕十六条》看吴派“异端”观 |
一、重视子书文献价值 |
二、“无益于经”皆为异端 |
三、主张“求实”之学 |
四、小结 |
第二节 江藩与《乐县考》 |
一、复古风潮推动乐律学研究 |
二、《乐县考》撰作旨趣:以复古“宗郑”求古乐复兴 |
三、《乐县考》复兴古乐途径:“今乐可通于古乐” |
四、从《乐县考》看江藩学派归属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惠周惕《诗说》整理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惠周惕生平及其学术地位 |
第一节 惠周惕生平及着述 |
一、惠周惕生平 |
二、惠周惕着述及流传 |
第二节 惠周惕的学术地位 |
一、惠周惕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
二、惠周惕对“吴派”学术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诗说》成书背景及版本流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概况 |
第二节 《诗说》成书经过 |
第三节 《诗说》版本源流 |
一、抄本 |
二、刻本 |
第三章 《诗说》内容研究 |
第一节 《诗说》的编纂体例 |
第二节 《诗说》对《诗经》学史上重要论题的阐述 |
一、《大雅》、《小雅》的区分依据 |
二、颂即诵 |
三、论《诗》之正变 |
四、论兴、赋、比合而後成《诗》 |
五、论二《南》所述之事 |
六、论鲁之有《颂》而无《风》 |
第三节 《诗说》对《诗经》内容的考证辨析 |
一、文字音韵 |
二、名物训诂 |
三、礼制 |
四、史学 |
五、地理学 |
六、天文历法 |
第四节 《诗说》对《诗经》内容的评述 |
一、读《诗》之感悟 |
二、探求《诗》之微旨 |
第四章 《诗说》的特点及其成就与缺憾 |
第一节 《诗说》的特点 |
一、广泛徵引相关文献 |
二、善於运用“以经解经” |
三、兼容采纳汉宋观点 |
第二节 《诗说》的成就与缺憾 |
一、《诗说》的成就与影响 |
二、《诗说》的缺憾 |
结语 |
附录《诗说》整理本全文 |
诗说 |
参考文献 |
(3)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吴派观念萌发 |
(一)惠士奇中心说 |
(二)惠栋中心说 |
(三)东吴“三惠”中心说 |
二、民国:吴派观念具化 |
三、建国七十年:吴派观念赓续与拓展 |
四、小结 |
(5)余萧客《文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余萧客及其选学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余萧客与选学研究 |
一、余萧客之生卒年考辨 |
二、余萧客之交游考述 |
第二节 余萧客选学研究的学术背景 |
一、吴派学术的影响 |
二、清前期的选学轨迹 |
三、余萧客经学与选学的关系 |
第二章 《文选音义》:接续隋唐文选音义之学 |
第一节 对隋唐文选音义的接受 |
一、古音的引用 |
二、旧注的承继 |
第二节 对隋唐音义的质疑和纠正 |
一、献疑 |
二、匡谬 |
第三节 编辑体例的进一步发展 |
一、确立校正补遗的编纂宗旨 |
二、校勘成果处理规范化 |
第三章 《文选纪闻》:拓展《文选》文献研究的多维空间 |
第一节 《文选》文献搜集范围的扩大 |
一、汇辑《文选》文体研究文献 |
二、汇辑《文选》作家研究文献 |
三、汇辑《文选》“同作”、“拟作”内容 |
四、汇辑《文选》文本之间传承内容 |
五、汇辑《文选》考据文献 |
第二节 《文选》文献整理体例的完善 |
一、以三十七体为序整理内容 |
二、注音囊括随文做注与独立释音 |
三、引书标明出处,详载卷数 |
四、用“案/按”形式标注存异 |
第三节 辑考结合方式的深入 |
一、运用辑考结合的考据方式 |
二、擅长以比较法来考证内容 |
三、《纪闻》以补《音义》不足 |
第四章 余萧客《文选》研究价值与问题 |
第一节 清代《文选》音义研究的承上启下 |
一、对清《选》学研究专着有开启之功 |
二、《选》学音义研究影响深远 |
第二节 《文选》文献辑考的有益尝试 |
一、以小学治《选》,反映时代风气 |
二、采摭文献繁富,突出辑佚特色 |
三、治《选》形式多样,奠定学术规范 |
第三节“体裁不称”问题的再讨论 |
一、彰明音义以合世用 |
二、博征与繁琐尺度的把握 |
三、引文注书方法的再审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方法 |
第一章 焦循其人其着 |
第一节 焦循生平考述 |
一、学以益才期 |
二、略有小成期 |
三、厚积薄发期 |
第二节 焦循着述考略 |
第二章 焦循的经学思想 |
第一节 焦循经学思想渊源 |
一、治《易》家风 |
二、扬州文化地理 |
三、焦循经学与西学 |
第二节 焦循经学思想内涵 |
一、阐发《易》理,立身经世 |
二、证之以实而运之以虚 |
第三节 焦循经学思想特点 |
一、治经基础:训诂声音 |
二、治经理念:反经为权,日新为要 |
三、治经准则:不以注、疏为经 |
第三章 焦循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焦循诗学思想渊源 |
一、诗之所自 |
二、文法所宗 |
三、曲论所起 |
第二节 焦循诗学思想内涵 |
一、“性情” |
二、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
第三节 焦循诗学思想特点 |
一、明晰的文体观:“一事有一事之体” |
二、创作目的:明事与明意 |
三、创作标准:文有达,无所为简 |
第四章 焦循经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同生共构 |
第一节 在焦循经学思想的视野下看其诗学思想 |
一、学问之业与属文 |
二、“权变”经学思想下的文学史观 |
三、经学“性灵”与词章“性灵” |
第二节 透过焦循的诗学思想反观其经学思想 |
一、“性情”与“性善” |
二、明事与经术 |
三、以阴阳论文学体裁 |
第三节 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的互动 |
一、解经方法在文学创作与评论中的运用 |
二、文法在解经中的运用 |
第五章 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共通性与独特性 |
第一节 经诗同构的共通性 |
一、诗学建基于经学 |
二、以阐彰圣道为旨归 |
第二节 焦循经诗同构思想的独特性 |
一、独特性所在 |
二、与经诗兼善思想家“性情”观的比较 |
三、独特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焦循学术要事编年 |
(9)陈寿祺陈乔枞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陈寿祺陈乔枞生平考述 |
第一节 陈寿祺生平 |
第二节 陈乔枞生平 |
第三节 陈氏父子经学着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陈寿祺陈乔枞经学风格与治学方法 |
第一节 嘉庆至同治时学术概况 |
第二节 二陈经学风格 |
第三节 二陈治学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陈寿祺陈乔枞礼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字训诂 |
第二节 名物制度 |
第三节 《礼记》篇目及编纂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寿祺陈乔枞《尚书》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旨趣 |
第二节 关於今文《书序》及《尚书》篇目问题 |
第三节 二陈《尚书》学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皮锡瑞与二陈《尚书》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陈寿祺陈乔枞《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清代三家《诗》研究概况 |
第二节二陈《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二陈《诗》学研究的特点及得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丸之走盘:钱大昕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述评 |
1.1.1 钱大昕的学术历程、派别归属与乾嘉考据学的发展和分派 |
1.1.2 钱大昕的经史观、义理观与乾嘉学者的思想和心态 |
1.1.3 钱大昕的生活形态与儒学的新动向及考据学的现代意义 |
1.2 论文构想 |
1.2.1 缘起与解题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选题意义与不足之处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钱大昕的学术渊源与乾嘉学风的初兴 |
2.1 宋明儒学运动中的道学与文学 |
2.1.1 两种“儒”: 理论标准与历史语境中的考察 |
2.1.2 文与道 : 宋代古文与道学的对垒 |
2.1.3 文与学 : 明代道学的独大与古文的反攻 |
2.2 钱大昕“以学辅文”的取径与乾嘉学风的初兴 |
2.2.1 嘉定的“朴学”学风与钱大昕“以学辅文”的取径 |
2.2.2 紫阳书院的学习与钱大昕对科举“俗学”的批判 |
2.2.3 古文对道学的反动与乾嘉学风的兴起 |
第3章 钱大昕的学术历程与考据学“范式”的演化 |
3.1 钱大昕与“古学”群体的形成、实践及理念 |
3.1.1 钱大昕的“古学”尝试与惠栋的引领之功 |
3.1.2“古学”群体的形成及其学术实践 |
3.1.3 以古为是 :“古学”与汉学的合流 |
3.2 经学考据的“范式”与“范式”下的钱大昕 |
3.2.1“实事求是”: 惠、戴之交与经学考据“范式”的确立 |
3.2.2 钱大昕的经学实践及其“实事求是”的观念 |
3.2.3 戴震的全面影响以及钱大昕对戴学的表彰和保留 |
3.3 钱大昕的史学进路与考据学“范式”的演变和破坏 |
3.3.1“六经皆史”: 钱大昕的史学进路与清代思想学术的转向 |
3.3.2 钱大昕对章学诚的漠视与史学考据之实践和理论的分离 |
3.3.3 钱大昕史学考据的支离化与考据学“范式”的破坏 |
第4章 考据家与儒者之间 : 钱大昕“持中”的精神世界 |
4.1 经、史、文归于儒 : 钱大昕调停经史的努力与失败 |
4.1.1 钱大昕的“文学”观及其与“六经皆文”的暗通 |
4.1.2 钱大昕暗藏于史学体例和书目源流中的学术观 |
4.1.3 调停的失败与“经史无二学”的搁置 |
4.2 训诂即义理 : 钱大昕在义理和义理之学上的权宜之计 |
4.2.1 钱大昕的 《 四书 》 观及其考据式的 《 四书 》 诠释 |
4.2.2 钱大昕对程朱之学的暗攻 |
4.2.3 义理、义理之学及钱大昕的权宜之策 |
第5章 士大夫抑或知识人 : 钱大昕“双重”的生活世界 |
5.1 求知与卫道 : 钱大昕的“道问学”与“尊德性” |
5.1.1 从“尊德性”到“道问学” |
5.1.2 钱大昕对成德之学的处置 |
5.1.3 钱大昕强烈的卫道意识 |
5.2 宁静致远与经世致用 : 钱大昕学者的人生和经世的顾念 |
5.2.1 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与钱大昕出处观念的调整 |
5.2.2 钱大昕典型的学者生涯 |
5.2.3 钱大昕经世的顾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钱大昕研究论着目录索引 |
四、吴中惠氏经学平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惠栋与吴派经学研究[D]. 王祥辰. 扬州大学, 2020(01)
- [2]惠周惕《诗说》整理及研究[D]. 费嘉懿.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J]. 王祥辰.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6)
- [4]清璜川吴氏庋藏刊印经书考[J]. 王瑾. 中国经学, 2019(01)
- [5]余萧客《文选》学研究[D]. 王忠杰. 华侨大学, 2019(01)
- [6]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雅雨堂本《尚书大传》底本来源及成书考实[J]. 侯金满. 文史, 2019(02)
- [8]焦循经学与诗学思想研究[D]. 蒋京恩. 河南大学, 2018(12)
- [9]陈寿祺陈乔枞经学研究[D]. 方鹏.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丸之走盘:钱大昕的学术、思想与人生[D]. 戴书宏. 湖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