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祥[1](2021)在《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胡敏酸、富里酸作为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由于在自身分子结构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对土壤性质然而起到不尽相似的作用。本文将胡敏酸、富里酸应用于陕西省长武县黑垆土,通过开展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分常数、土壤培养等试验,结合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土壤水分运动、持水特性、土壤基本性状、有效养分、表面电化学性质等造成的影响。探索了胡敏酸、富里酸对土-水间物理化学特性,定性地阐明,为进一步开展细化量化分析胡、富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胡敏酸比富里酸更加良好地促进降低容重,土壤容重与土壤腐植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富里酸处理组之间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土壤两种腐植酸水平的提高,均能够增大大团聚体减少微团聚体含量。5%含量水平富里酸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更加良好,显着降低土壤的分形维数。不同组分腐植酸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常数而言,HA与FA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适度的土壤胡敏酸含量能提高土壤水分下渗速率。而土壤富里酸含量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土壤的持水性能,减缓了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经E-Horton、E-Kostiakov、E-Philip三种熵入渗模型拟合所得拟合度R2均大于0.95,拟合置信度高,均能较好地描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规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随腐植酸含量水平提高发生右移。对同一种类质地分类的土壤而言,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含水量越大,产生的滞后现象就越明显。(2)两种腐植酸都能对土壤酸碱度pH值起到遇酸调酸、遇碱调碱和稳定缓冲的功能,土壤胡敏酸含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对电导率的变化不显着,能够提高土壤OC的含量。富里酸含量对pH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对土壤有机碳作用不显着。在尿素、过磷酸钙施入土壤30天,胡敏酸在施加量2%时达到促进作用,铵态氮含量出现缓慢增大趋势,硝态氮变化幅度在3%-10%之间,出现明显增加趋势,富里酸在含量1%时就能显着提高有效磷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富里酸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对土壤腐植酸出现了正相关的关系。腐植酸自身有对应金属元素时,加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本体的水溶性盐含量。胡敏酸、富里酸都能够提高土壤表面电位、比表面积;减弱了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且富里酸的作用更加显着。(3)随着试验时间推移,胡敏酸处理组间酸碱度pH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于平稳,回归CK组pH值的变化趋势。在2%供试含量范围,土壤电导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化幅度不显着。富里酸处理组间,酸碱度pH值在初期快速下降,在培养后期缓慢回升且趋于平缓。电导率出现了“N”形变化趋势,阳离子交换量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初期略微下降随后显着提高趋势且缓慢趋于平稳,在90d时高于CK组,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在5%内,试验时间短未造成有机碳的积累。施加基肥后,铵态氮的含量在预培养的3d内快速升高,随后迅速下降至接近平缓,表明腐植酸的施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且富里酸的增氮、保铵缓释效果更好。硝态氮的含量持续增加。富里酸较胡敏酸的作用效果更显着(P<0.05)。有效磷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在培养的0-30d释放量增加迅速,在60-90d有所回落;添加胡敏酸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出“N”型走向。在培养结束后,高于初始CK水平。整体而言,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不具有规律性。不同组分腐植酸施加入土壤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位不具备明显的特征规律,土壤比表面积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于平稳的变化,富里酸的作用效果更显着。
洪光宇[2](2021)在《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文中认为水分是限制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与稳定的主要因素。准确获取典型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和土壤水资源变化是评估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指导林分结构优化调控以及植被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的造林树种杨柴(Hedysarum leave)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热扩散式包裹茎流仪、HOBO-U30小型气象站型自计气象站、Watch Dog2800型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等设备进行定位动态监测,利用降水入渗过程模型(Hydrus-1D)估算林地的土壤有效贮水量,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承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柴人工灌木林、沙柳人工灌木林和裸沙样地的土壤水分在降雨时间格局的影响下均呈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柳人工林和裸沙样地土壤水分剖面呈“s”形,杨柴人工林土壤水分剖面呈“3”形。0-1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沙柳人工林>杨柴人工林>裸沙,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在同一降雨事件土壤水分入渗量与深度存在差异,小雨事件水分对杨柴人工林的补给量大于沙柳人工林,中雨以上降雨事件水分更容易入渗到沙柳人工林深层土层。>8.8 mm的降水水分能够入渗到30 cm以内土层(毛乌素沙地灌草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土层)为有效降水事件。2.通过考斯加柯夫(Kostiakov)、菲利浦(Philip)、霍顿(Horton)和通用经验模型(f=at-n+b)模拟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率的比较分析,经检验考斯加柯夫模型适用于描述杨柴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范围为0.9021-0.9518;通用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沙柳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在0.7415-0.9923之间。Hydrus-1D模型通过参数优化后,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杨柴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及裸沙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能够估算出30 cm土层处的向下渗漏量和土壤整体蒸发量。植被生长旺季的7-9月,裸沙、杨柴人工林和沙柳人工林30cm及以下土层渗流量分别占同期降雨78.08%、43.24%和47.39%,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渗漏量要远低于裸沙。3.2017-2018年7-9月间,毛乌素沙地杨柴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5.18g/d,平均日液流量为364.42 g/d。沙柳枝条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7.01 g/d,平均丛日液流量为12245.73g/d。沙柳整丛的蒸腾量显着高于杨柴。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因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呈现显着的白昼、日间、月际的进程变化。供试灌木种间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小时和日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同时受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在月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及量变化同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不同的是,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杨柴的主要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柳的主要影响。种内因径级不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小径级杨柴植株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最低。4.基于水量平衡理论,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土壤水分的补给量及植被耗水量模型估算单株(丛)耗水量,测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承载植被能力。杨柴适宜造林密度为4701株/hm2,沙柳适宜造林密度在1013丛/hm2左右。
王丽[3](2021)在《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前提。植被是干旱、生态脆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健康状况影响矿区整体生态质量,因此西部矿区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植被恢复。围绕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植被损伤和土壤损伤的单一研究较多,矿区采煤植被影响系统层面研究不足,采煤扰动下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过程与协同自修复特征不明,同时植物光合生理自修复机制不清等。研究以中国西部神东矿区为目标区域,基于文献分析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初步构建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框架指导下开展实验区采煤植被影响研究。首先基于不同应力区监测实验,初步探索采煤塌陷机理及其对植被生境的扰动特征;其次,应用无人机和高光谱技术,基于不同尺度探索矿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空间差异性;第三,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实验区不同尺度上植被自修复动态特征,揭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规律,探索区域植被典型物种自修复光合生理机制;再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评价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后,结合矿区植被恢复力评价结果,选取恢复力提升关键时间阈值点和典型区域,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雨洪管理模型,构建分区差异性植被恢复力建设方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矿区采煤塌陷及其环境扰动具有空间差异性。薄基岩、厚煤层、浅埋深综放采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特征,采空区的最大下沉速度比煤柱区大,采空区上方地表间隔出现台阶状裂缝,工作面边界附近出现动态裂缝;塌陷不同应力区的土壤受到扰动应力类型与强度不同,土壤性状损伤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土壤体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塌陷扰动变化差异显着,可以作为后期研究植物损伤的关键环境因子;(2)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表现出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扰动对植被健康造成损伤,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煤塌陷扰动对乔木和灌木生长影响显着,对草本影响较小;塌陷不同应力区的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性区和压缩区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严重,拉伸区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相对较轻,糙隐子不同应力区受损差异不明显;相较于非采区,不同应力区各植物样本不同SPAD值对应波段反射率差值显着减小,同时研究初步识别出不同应力区,采煤扰动下各典型植物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评价表明,中性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和种群-土壤耦合损伤均表现出强脱钩型,即土壤损伤与植被损伤耦合性最差,同时柠条-土壤在不同塌陷应力区均表现为强脱钩型,即柠条-土壤耦合损伤受采煤扰动影响较大,可作为后期个体恢复力研究典型植物;(3)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规律。采煤塌陷干扰对植被群落的生态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群落自修复过程初步化分为初级阶段(自修复2年、16年)、中级阶段(自修复1、3、4和12年)和高级阶段(自修复6、8、10年),随自修复阶段增高,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优势物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制约群落抵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含量是影响群落自修复性和鲁棒性的主要限制因子;黑沙蒿、狗尾草、硬质早熟禾、雾冰藜等等耐胁迫物种,受沉陷影响小,适应性较好,耐贫瘠性强,自修复力强,矿区植被修复与重建时可作为备选物种;不同自修复年限的群落-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CK、自修复2a、6a、10a区域群落-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属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属于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种群-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杨树-土壤、柠条-土壤和糙隐子-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自修复1a、2a区域杨树-土壤和柠条-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自修复2a区域糙隐子-土壤自修复协调度高于ck和自修复1a区域,表明糙隐子受到扰动后较快自修复;(4)环境对植被系统恢复力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恢复力影响,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与植被自修复特征一致。系统层面,环境子系统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子层面,采深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厚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生长环境系统指标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水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修复2年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低,之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大,自修复8年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接近对照区植被,之后又逐渐下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修复第2年(恢复力最低的年限),各区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K、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5)基于LID的恢复力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矿区植被系统恢复力,方案可在未来矿区生态恢复实践中开展实验应用。1年一遇暴雨强度背景下,3套恢复力建设方案均可明显提升实验区域的恢复力,随着暴雨强度重现期时间的增加,3套方案提升实验区恢复力的效果逐渐降低且各方案提升效果差异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恢复力建设方案3>恢复力建设方案2>恢复力建设方案1。论文研究可为西部矿区植被损伤与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研究成果对缓解西部矿区水资源压力,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77幅,表61个,参考文献246篇。
曹立悦[4](2021)在《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种植年限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科尔沁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田为研究对象,以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湿筛法测定了0-40 cm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状况,选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为稳定性评价指标,以此研究随着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变化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变化及稳定性差异;测定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确定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各指标间相关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垦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不同土层呈现出一致性规律,整体上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现“N”型态势;(2)种植15-20年土壤团聚体的W0.25、MWD和GMD值均高于其他开垦年限,D、K则相反,且上层团聚体稳定性优于下层;(3)开垦措施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且>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种植15-20年最大;开垦增加了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减小了小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各土层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以<0.25 mm最大,>1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比例在种植15-20年最大;(4)相关分析表明,>1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W0.25、MWD、GMD、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0.5-0.25 mm、<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D和K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强。综上所述,开垦活动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强了科尔沁地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改变了有机碳储量比例;种植15-20年的土壤抗侵蚀力、固存碳的能力较强,>20年的持续种植可能会导致土地退化,应考虑通过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合理培肥等方式增加大团聚体占比,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实现该地区土壤可持续健康发展;W0.25、MWD、GMD、D和K均能较好的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1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可以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
桑琦明[5](2021)在《典型厚层黑土区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及其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黑土区复合侵蚀基础理论研究仍相对匮乏,有关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复合侵蚀研究鲜有报道,严重影响了黑土侵蚀治理决策的制定。据此,本研究利用室内模拟冻融试验、风洞试验以及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合土壤性质测定、土壤表面形态观测以及坡面水流水力学和水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作用对黑土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初步阐明了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机理,丰富了黑土区复合侵蚀的基础理论,为黑土区复合侵蚀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作用对黑土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与无前期土壤冻融作用的试验处理相比,土壤经过1次冻融作用后,土壤风蚀强度显着增加了0.2~4.0倍、风蚀输沙率显着增加了0.31~11.63倍(P<0.05),其使坡面水蚀强度显着增加了10.3%~17.5%(P<0.05)。与仅水力侵蚀的试验处理相比,前期地表风蚀作用使坡面水蚀强度显着增加了2.9%~23.1%(P<0.05);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使坡面水蚀强度显着增加了16.5%~36.1%(P<0.05)。(2)分析了多种侵蚀营力叠加作用对坡面侵蚀强度影响的累加效应。试验条件下冻融+水力叠加作用对坡面侵蚀强度影响的累加效应介于10.3%~13.3%;冻融-风力-水力叠加作用对坡面侵蚀强度影响的累加效应介于16.5%~36.0%。此外,风力+水力叠加作用对坡面侵蚀强度影响的累加效应介于2.9%~8.1%。(3)量化了冻融、风力和水力对坡面土壤侵蚀的贡献以及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贡献。冻融作用对土壤风蚀和水蚀的贡献分别为23.5%~404.2%和10.3%~17.5%,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坡面水蚀的贡献为2.91%~23.07%,冻融和风力叠加对坡面水蚀的贡献为16.49%~36.07%。对于无前期冻融作用的试验处理,初始土壤含水量、风速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风蚀强度的贡献率分别为5.0%、74.6%和12.7%(P<0.01)。对于有冻融作用的试验处理,初始土壤含水量、风速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风蚀强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6.1%、34.8%和36.7%(P<0.01)。对于仅水力侵蚀的试验处理,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坡度对坡面水蚀强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53%和97.16%(P<0.01)。对于冻融作用+水力的试验处理,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坡度对坡面水蚀强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78%和98.11%(P<0.01)。对于风力+水力叠加作用的试验处理,初始土壤含水量、风速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坡面水蚀强度的贡献分别为27.3%、70.2%和1.0%(P<0.01)。(4)揭示了冻融-风力-水力叠加用影响坡面土壤侵蚀的机理。前期土壤冻融作用使土壤团聚体、土壤硬度和土壤抗剪强度等土壤抗侵蚀能力指标显着降低,因而导致土壤风蚀强度和水蚀强度的增加。冻融作用后土壤硬度显着减小24.3%~53.2%和土壤抗剪强度显着减小了48.9%~54.5%(P<0.05)。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在土壤表面产生了大量风蚀条纹和大面积风蚀凹痕,加剧了后期水蚀过程中坡面径流的汇集,使坡面水流流速增加,而阻力系数减少,从而增加了径流侵蚀能力,使坡面水蚀强度增加;冻融作用减弱了土壤抗蚀力和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增加了坡面径流侵蚀力的耦合作用,使前期冻融+风力叠加作用显着增加了坡面水蚀强度。
洪光宇,王晓江,王少昆,刘果厚,高孝威,苏雅拉·巴雅尔,张雷,李卓凡,李梓豪[6](2021)在《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水分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介质,因此研究沙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揭示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阐明沙地水文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和空间变化、水分入渗特征以及水量平衡研究方面阐述了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和动态特征,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揭示了不同层次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以及不同人工植被区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量的响应,总结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沙地土壤水分模型的研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通过对沙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综述,展望了今后应加强如下研究:(1)对沙区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林开展植物功能型与土壤水量关系研究,找出人工植被在不同时期对土壤水分利用的阈值;(2)建立从点到面尺度转化的模型关系,更好地定量大尺度下区域水分承载力;(3)对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分传输过程及转化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耦合模型;(4)探索在有限的水资源环境下通过提高沙地土壤肥力,进而提高植被生产力。
秦文静[7](2020)在《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241个田间原状黄土土样低吸力阶段(<101KPa)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土壤常规理化参数系列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以原状黄土土壤理化参数为自变量的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包括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获取的基础上,建立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探讨了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因素。相较于全阶段的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低吸力阶段呈现出更大的变异性。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2)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03、0.015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170、0.00937,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476、0.161;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182、0.0139,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210、0.0161,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517、0.394。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对该方法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13、0.0381、0.394,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25、0.0400、0.42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3)采用非线性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三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118、0.0111、0.00052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965、0.0401、0.024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36、0.0558、0.0619;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902、0.0147、0.0069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809、0.0343、0.00325,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781、0.0417、0.0146。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该方法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01、0.0091、0.0357,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1、0.0035、0.005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4)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预测所得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751、0.041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14、0.040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3.094、2.016;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扩散率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33、0.0317,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42、0.0573,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42、0.0511。推荐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的最优预报模型。(5)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显着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吸力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非饱和导水率越大,土壤的含水率越小;同一含水率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吸力越小。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拟合模型,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拟合模型。
魏亮[8](2020)在《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砷及重金属元素因其高毒性和易累积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由农业生产和矿业活动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土壤砷及重金属环境污染在世界各地屡有报道,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污灌导致农用地砷及重金属富集的情况在国内较为普遍,危害着国家耕地和粮食安全。土壤砷及重准金属活性受到元素赋存形态和迁移性能控制,因此砷及重金属在土壤与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论文以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场景下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与控制机理,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性成果:(1)砷及重金属在污灌区表层土壤中的富集程度显着高于非污灌区,土壤Zn、Cu、Pb和As含量超出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且污灌土壤中砷及重金属以弱结合态、强吸附态和无定形等结合态的相对含量明显大于非污灌土壤,说明污灌严重影响了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加剧了土壤及地下水的生态环境风险。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As检出率明显高于重金属污染组分,浓度在0.37-9.65μg/L内变化。(2)室内动态淋溶柱实验表明,模拟酸雨淋溶更有利于土壤Cr和Pb的迁移,酸度影响的无定形矿物溶解是控制土壤水Cr和Pb富集的主要机制;有机肥浸出液淋溶显着增强了污灌土壤As和Cu的迁移性,Fe/Mn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有机质络合作用和竞争性吸附是控制As和Cu在土壤水中富集的主要机制。(3)水位抬升后,有机肥浸出液淋溶条件下土壤水Cu、Pb、Fe和Mn等元素含量有所上升,而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无显着变化。在水位抬升形成的还原环境中,有机肥浸出液提供了可作为电子供体或电子穿梭体的外源DOM,刺激了土壤中Geobacter等铁还原菌的新陈代谢,导致Fe氧化物的异化还原,使砷及重金属被释放至土壤水中。在缺少外源DOM的模拟酸雨淋溶下,微生物活动不显着,未引发Fe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和重金属的释放。(4)土壤对As(V)的吸附符合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式,由Langmuir模型得到土壤对As(V)的饱和吸附量为0.335-0.691μmol/g。土壤As(V)吸附量随p H值的增加而降低;PO43-和As(V)之间存在显着的竞争关系,而HCO3-和As(V)之间的竞争关系相对较弱。反应运移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反应初始阶段,As解吸是土壤水As富集的主要机制;随着反应进行,解吸作用对土壤水As富集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少,还原性溶解和络合作用等相对贡献逐步升高。
廖承锐[9](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张海欧[10](2020)在《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冀一带沙尘暴的沙源地,被国家列为“两屏三带”重点治理区域。长期以来,实施沙地综合治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以生态安全为前提,能够在有限条件下,增大耕地面积更是有价值的沙地治理方向。近年来,砒砂岩与沙快速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中推广很快,已见成效。然而,砒砂岩与沙复配工程化手段只实现了从“沙”到“土”的土体无机重构这一基础目标,“复配上”长期或一定时期利用过程后,质量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检验从“土”到“壤”质的提升标准,其质量以及质量如何演变才是关键,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说明本质问题。本文基于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发生发育过程和作用机理,把土壤结构、肥力和作物生产力等作为从母质到成土过程的主要标准和判据,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室内实验模拟和模型拟合等,微观与宏观结合,找到复配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因素,探索复配土的成土机理及质量演化趋势。主要研究进展及结论如下:(1)揭示了不同比例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类型及演变,从微观-宏观角度解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内在机理。基于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复配土颗粒间开始相互黏结,颗粒间胶结物质丰富,土粒表面出现大量黏团,具备了团聚体特性,复配土大团聚体表面出现较多的铁质胶结点。复配土壤团聚化的主要有机胶结物质是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各土层1:1、1:2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较其他处理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处于良性管理状况,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复配土壤中无机胶结剂主要是碳酸钙和游离氧化铁,1:2复配比例更有利于0-30 cm耕层土壤中无机胶结剂的累积。(2)探明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复配土壤结构稳定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1:1、1:2、1:5复配土壤均呈现出粘粒和粉粒含量上升,砂粒含量下降,分形维数值呈增加趋势,耕层土壤颗粒级配趋于细化及合理化,复配土壤质地总体由壤砂-砂壤-壤土类别过渡,即向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发展。种植9年后,随着粉粒、粘粒的向下运移,耕作层厚度增加,在30-40 cm 土层形成了一层相对致密的黏化层,提高了复配土壤保水保肥性。有机无机胶结物质分别显着提升了 0.25-0.5 mm、0.5-1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3)分析了砒砂岩对复配土的持水保水能力,阐明了冻融交替对复配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精度均在0.96以上,发现粒径<1mm砒砂岩的持水性强于粒径<2mm,在同一吸力下,含水量平均高约5.2%。不同粒径下的饱和含水量均以砒砂岩含量大于风沙土时为大,其中粒径<1mm的饱和含水量高于<2 mm的8.24%。沙地表层由于含水量小,从地表以下一段距离内形成冻结层,最大冻深98.0 cm,表层通常会形成干沙层,风蚀强烈。复配土壤由于有较好的保水持水性,表层含水量高,其从表层开始冻结,增强了抗风蚀能力,最大冻深达116.0 cm。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耕层团粒结构有一定的分散作用,而粘粒含量越高,其对团粒结构稳定性的破坏作用越小,1:1复配土壤经冻融交替后团粒结构稳定性大于1:2和1:5。短期的冻融交替作用增加了复配土壤碳氮矿化累积量,改善表层土壤的结构,而非破坏作用占主导,其中1:2复配土壤增加速率更显着,对有机质和氮素保持性能较好。综上,粉粒、粘粒、有机无机胶结物质是研究区沙化土地中土壤质量改善的最关键驱动因素。(4)明确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随着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WMD值呈持续增加趋势,成为团聚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小粒径0.25~0.5mm为主,占比为36.6%~40.4%;与种植前相比较,1:1、1:2、1:5复配土壤WMD值分别增加了 1.05倍、1.62倍和2.13倍,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尤其是更能有效促进1:2和1:5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1:2和1:5复配土中,粘粒含量、分形维数值、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快,玉米和马铃薯产量高,SYI值最大,CV值最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最好。研究结果证明,1:2和1:5复配土壤分别最适合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这两种比例表现出了复配土壤无机-有机胶体的良好复合状态,能够提高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及农业适应性。综上所述,经过多年耕种后,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得到日益改善,逐步向无机-有机胶体复合状态发展,实现了从“土”到“壤”质的提升过程。复配土壤能够维持质地良好、发育稳定,不需要多年后再进行复配改良,但复配土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后期需要针对性提升。研究说明复配成土技术将土地沙化过程扭转为初育化成土过程,并加速了成土过程。
二、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结构和水分特性的影响 |
1.2.2 胡敏酸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3 富里酸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4 与不同组分腐植酸相关方面的研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1.5.2 胡敏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1.5.3 富里酸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1.6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供试腐植酸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分析 |
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3.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颗粒机械组成的影响 |
3.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3.1.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3.1.5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大团聚体的影响 |
3.1.6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 |
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 |
3.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
3.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3.3.3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入渗率的影响 |
3.3.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4.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脱湿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3.4.2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酸碱度p H值的影响 |
4.1.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值的影响 |
4.1.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 |
4.1.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有机碳OC的影响 |
4.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4.2.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铵态氮的影响 |
4.2.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硝态氮的影响 |
4.2.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有效磷的影响 |
4.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水溶性盐的影响 |
4.3.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水溶性钙的影响 |
4.3.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水溶性镁的影响 |
4.4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4.4.1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表面电位的影响 |
4.4.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 |
4.4.3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比表面积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
5.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酸碱度p H值的影响 |
5.1.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电导率EC值的影响 |
5.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值的影响 |
5.1.4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机碳OC值的影响 |
5.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5.2.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5.2.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5.2.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5.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盐的影响 |
5.3.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钙的影响 |
5.3.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水溶性镁的影响 |
5.4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1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位的影响 |
5.4.2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的影响 |
5.4.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比表面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后期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水分运动的影响 |
6.1.2 不同组分腐植酸梯度含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1.3 不同组分腐植酸培养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概况 |
1.3.2 国内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3.3 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1.3.4 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
1.3.5 沙地人工植被区降雨入渗变化规律 |
1.3.6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
1.4 国内外树干液流研究进展 |
1.4.1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
1.4.2 树干液流时间变化特征 |
1.4.3 树干液流空间变化特征 |
1.4.4 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1.1 降雨变化特征分析 |
2.1.2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
2.1.3 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特征研究 |
2.1.4 通过尺度转化计算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量 |
2.1.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2.2.3 数据整理 |
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降水变化特征 |
3.1 实验期内降水特征分析 |
3.2 乌审旗近30年降水特征及趋势研究 |
3.3 小结 |
4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
4.1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4.1.1 土壤水分动态及变异特征 |
4.1.2 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特征 |
4.1.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4.2 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
4.2.1 选取降水事件分析 |
4.2.2 土壤含水量对小雨事件的响应 |
4.2.3 土壤含水量对中雨事件的响应 |
4.2.4 土壤含水量对大雨及暴雨事件的响应 |
4.3 土壤入渗特征模拟 |
4.3.1 入渗模型的选取 |
4.3.2 入渗模拟结果 |
4.4 基于hydurus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变化 |
4.4.1 模型原理 |
4.4.2 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模拟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液流特征 |
5.1 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
5.1.1 日液流速率变化规律 |
5.1.2 日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
5.1.3 月际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
5.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变化特征 |
5.2.1 杨柴植株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
5.2.2 沙柳枝条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
5.2.3 杨柴植株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
5.2.4 沙柳枝条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 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1 日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2 月际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3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1 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2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7.1 利用Hydrus-1D模型估算储水量 |
7.1.1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蒸发量变化特征 |
7.1.2 30cm及以下深度土壤水分渗漏量变化特征 |
7.2 植被耗水量估算 |
7.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7.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
7.4.1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7.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
7.5 讨论 |
7.6 小结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10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西部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估理论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采煤塌陷与环境扰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及煤炭开采特征 |
2.2 研究区塌陷过程监测方案 |
2.3 研究区采煤塌陷及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
2.4 研究区采不同扰动地表变形规律 |
2.5 采煤塌陷环境扰动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塌陷应力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1 研究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监测方案 |
3.2 不同塌陷应力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3 不同塌陷应力区种群-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4 不同塌陷应力区个体-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
4.1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监测方案 |
4.2 典型受损区植物群落-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
4.3 典型受损区植物种群-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
4.4 典型受损区植物个体-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 |
5.1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基础模型 |
5.2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 |
5.3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植被恢复力分区适应性建设方案 |
6.1 低影响生态集雨设施类型筛选与矿区用地产流模块构建 |
6.2 “自然+LID”植被适应性恢复力建设方案设计 |
6.3 恢复力建设方案实施效果模拟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团聚体的机制研究 |
1.2.2 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因素 |
1.2.3 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 |
1.2.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指标 |
1.2.5 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
3.1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
3.1.1 引言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2.1 引言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第4章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
4.2.2 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储量 |
4.2.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种植年限对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
4.3.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典型厚层黑土区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风蚀和水蚀对冻融作用的响应及其机理 |
1.2.2 风力水力叠加作用的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
1.2.3 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作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土壤风蚀和水蚀对冻融作用的响应及机制 |
1.5.2 土壤水蚀对前期地表风蚀作用的响应及机制 |
1.5.3 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 |
1.6 研究区概况 |
1.7 总体试验方案 |
1.8 技术路线 |
1.9 材料与设备 |
第二章 土壤风蚀和水蚀对冻融作用的响应及其机制 |
2.1 试验设计与步骤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步骤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风蚀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
2.2.2 坡面水蚀过程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
2.2.3 土壤风蚀和水蚀对冻融作用响应的机制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土壤水蚀对前期地表风蚀作用的响应及其机制 |
3.1 试验设计与步骤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试验土壤含水量下坡面水蚀对前期风蚀作用的响应 |
3.2.2 前期地表不同风速作用的坡面水蚀对试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
3.2.3 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对坡面径流深度和水蚀强度的贡献分析 |
3.2.4 风蚀作用风速和试验土壤含水量交互作用对土壤水蚀影响的对比 |
3.2.5 土壤水蚀对前期地表风蚀作用的响应机制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与机理 |
4.1 试验设计与步骤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步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径流深度和水蚀强度 |
4.2.2 冻融、风力和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径流和侵蚀过程 |
4.2.3 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对坡面径流深度和水蚀强度的贡献分析 |
4.2.4 含水量和风速交互作用对坡面径流深度和水蚀强度的影响 |
4.2.5 冻融-风力叠加作用影响坡面水蚀过程的机理分析 |
4.2.6 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对坡面水蚀影响的累加效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土壤风蚀和水蚀对冻融作用的响应及其机制 |
5.1.2 土壤水蚀对前期地表风蚀作用的响应及其机制 |
5.1.3 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与机理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概况 |
1.1 国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2 国内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2 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3 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
4 沙地人工植被区降雨入渗变化规律 |
5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
6 问题与展望 |
(7)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土壤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土壤传递函数研究进展 |
1.2.5 非饱和土壤水力运动参数传递函数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试验与样本库创建 |
2.1 原状黄土取样点布设 |
2.2 试验条件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案和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方法 |
2.4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1 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
2.4.3 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的求解 |
2.5 土壤传递函数构建方法 |
2.5.1 多元非线性土壤传递函数 |
2.5.2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土壤传递函数 |
2.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
2.5.4 土壤传递函数判定标准 |
第三章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
3.1 影响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素分析 |
3.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
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3.3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3.3.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3.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3.4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3.4.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3.4.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3.5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3.5.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
3.5.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
4.1 影响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导因素分析 |
4.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
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4.3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 |
4.3.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3.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4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4.4.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5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4.5.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
4.5.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
4.6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4.6.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
4.6.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 |
5.1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
5.2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
5.3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
5.4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 |
6.1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
6.1.1 温度对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
6.1.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比选 |
6.2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
6.2.1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
6.2.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比选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1.2.2 控制砷及重金属土壤/水微界面过程的主要机制 |
1.2.3 污灌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与迁移转化研究现状 |
1.2.4 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孔隙水系统划分 |
2.3.2 水文地质特征 |
2.4 土壤与农业用水概况 |
2.4.1 土壤类型 |
2.4.2 农业灌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土壤样品采集 |
3.1.2 地下水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 实验方法 |
3.2.1 连续提取批实验 |
3.2.2 动态淋溶柱实验 |
3.2.3 静态吸附批实验 |
3.3 样品测试 |
3.3.1 土壤样品测试 |
3.3.2 水样测试 |
3.3.3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与测序 |
4 土壤与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
4.1 土壤的理化特征 |
4.2 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特征 |
4.2.1 土壤剖面砷及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2.2 表层土壤砷及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4.3 浅层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 |
5.1 柱实验土壤水砷及重金属的浓度变化 |
5.1.1 低水位(阶段Ⅰ)时的变化 |
5.1.2 高水位(阶段Ⅱ)时的变化 |
5.1.3 包气带/饱水带界面污染物运输通量估算 |
5.2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特征的变化 |
5.2.1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量的变化 |
5.2.2 淋溶前后土壤砷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变化 |
5.3 PH对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4 有机肥浸出液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4.1 土壤水DOM荧光指数变化特征 |
5.4.2 土壤水DOM荧光组分识别与变化特征 |
5.4.3 土壤水DOM对砷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5.5 水位变化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5.1 不同水位下土壤水DO含量变化 |
5.5.2 不同水位下土壤水砷及重金属含量变化 |
5.5.3 氧化还原条件改变对砷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
5.6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5.6.1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5.6.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5.6.3 不同淋溶土壤代表性优势菌属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污灌土壤砷的反应运移模拟 |
6.1 吸附动力学特征 |
6.1.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6.1.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6.2 等温吸附特征 |
6.3 土壤吸附AS的影响因素 |
6.3.1 pH对As吸附的影响 |
6.3.2 共存离子对As吸附的影响 |
6.4 基于表面络合作用的土壤AS反应运移模拟 |
6.4.1 土壤As的表面络合模型 |
6.4.2 土壤As的反应运移模拟 |
6.5 对浅层地下水AS分布的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群落分析 |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
2.2.4 雷达数据处理 |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
3.1.5 讨论 |
3.1.6 小结 |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
4.1.1 土壤粒度特征 |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
5.1.1 土壤物理性质 |
5.1.2 土壤养分含量 |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
5.3 讨论 |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
6.1.1 现状 |
6.1.2 存在的问题 |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
6.2.1 自然条件 |
6.2.2 人为干扰 |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
6.3.1 对策 |
6.3.2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10)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土壤微观结构及颗粒胶结力分析 |
1.2.3 土体重构中有机无机胶体研究 |
1.2.4 气候环境-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小区设计 |
2.2.1 试验田一布设 |
2.2.2 试验田二布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一: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胶结物质分析方法 |
2.3.2 实验二:复配土持水保水特性分析方法 |
2.3.3 实验三:复配土壤冻融特征分析方法 |
2.3.4 实验四: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方法 |
3 不同种植年限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胶结物质演变分析 |
3.1 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
3.1.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 |
3.1.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孔隙特征 |
3.1.3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表面胶结类型能谱分析 |
3.1.4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团聚体剖面胶结类型分析 |
3.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胶体的演变分析 |
3.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总有机碳的演变 |
3.2.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演变 |
3.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演变 |
3.2.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颗粒有机碳的演变 |
3.2.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状况分析 |
3.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无机胶体的演替与变化 |
3.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碳酸钙的演变 |
3.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铁的演变 |
3.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游离氧化铝的演变 |
3.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
3.4.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变化 |
3.4.2 不同耕种年限水稳性团聚体MWD的演变 |
3.4.3 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与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分析 |
3.5.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有机无机胶体的演变 |
3.5.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
3.6 小结 |
4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响应 |
4.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持水保水特性分析 |
4.1.1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
4.1.2 不同粒径、不同复配质量比下非饱和导水率分析 |
4.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冻融特征 |
4.2.1 风沙土与复配土冻结层形成特征分析 |
4.2.2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冻融过程 |
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结构的影响 |
4.3.1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3.2 粘粒与冻融循环的交互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4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1 冻融频率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4.2 冻融交替作用下复配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的关系 |
4.4.3 冻融交替作用对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冻融特征 |
4.5.2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4.5.3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5.4 冻融交替作用对复配土壤氮素的影响 |
4.6 小结 |
5 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
5.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
5.1.1 砒砂岩含量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
5.1.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
5.1.3 复配土壤粉粒和粘粒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
5.1.4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
5.2 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变化分析 |
5.2.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
5.2.2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5.2.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年际变化特征 |
5.3 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5.3.1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 |
5.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 |
5.3.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 |
5.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有机质年际变化特征 |
5.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 |
5.6 讨论 |
5.6.1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
5.6.2 复配土壤团聚体变化及稳定性分析 |
5.6.3 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特征 |
5.6.4 玉米产量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分析 |
5.7 小结 |
6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不同比例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作物适宜性分析 |
6.1 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分析 |
6.1.1 复配土壤机械组成年际变化特征 |
6.1.2 复配土壤颗粒组成空间变化分析 |
6.1.3 复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年际变化分析 |
6.2 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状况 |
6.2.1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6.2.2 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3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变化特征 |
6.3.1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状况 |
6.3.2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4 种植年限对复配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6.5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
6.6 讨论 |
6.6.1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复配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
6.6.2 马铃薯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
6.6.3 马铃薯不同种植年限下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 |
6.6.4 不同比例复配土壤马铃薯产量年际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不同耕种年限复配土壤微观结构特征及团胶结类型 |
7.1.2 复配土有机无机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7.1.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结构性对季节性冻融循环作用的响应 |
7.1.4 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复配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及作物适宜性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组分腐植酸对土壤水分运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泽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D]. 洪光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D]. 王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D]. 曹立悦.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典型厚层黑土区冻融-风力-水力叠加驱动的坡面侵蚀过程及其机理[D]. 桑琦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J]. 洪光宇,王晓江,王少昆,刘果厚,高孝威,苏雅拉·巴雅尔,张雷,李卓凡,李梓豪. 水土保持研究, 2021(03)
- [7]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D]. 秦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8]华北平原典型污灌区土壤砷及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D]. 魏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稳定性分析[D]. 张海欧. 西安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