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兰雪梅[1](2021)在《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成因及其抑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网变换器是典型的电力电子装置,作为新能源发电的关键环节,并网变换器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以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低频振荡现象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合理的控制器,以避免和抑制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首先,本文基于频闪映射法建立了二极管中点箝位(NPC)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基于此离散数学模型,用降阶Jacobian矩阵法设计了系统控制器参数的稳定范围,同时采用Jacobian矩阵法和分岔图法进行了设计验证,通过折叠图法和PSIM电路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控制参数设计不当,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会发生低频振荡现象。此外,还对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比如并网电感、非理想电网阻抗以及数字滤波器,它们都会使并网系统出现低频振荡,导致其稳定性和鲁棒性变差。其次,本文设计了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来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现象。建立了加入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后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采用降阶Jacobian矩阵、分岔图设计了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并基于折叠图和电路仿真验证了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功率等级7.5kW的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实验平台,完成了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成因及其抑制的研究实验,验证了本文的设计及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王奇[2](2021)在《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DC-DC变换器非线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学者们通过理论、仿真与实验等方面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证实了DC-DC变换器可以表现出一系列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提出了多种控制非线性现象的方法。与低阶的DC-DC变换器相比,高阶DC-DC变换器的数学特性更为复杂,在理论与控制策略上的研究还相对匮乏。但高阶电路系统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动力学特征,因而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针对不同控制模式下SEPIC变换器存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通过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揭示其行为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来达到抑制非线性现象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分析单前置电感控制的CCM模式电流型SEPI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以前置电感电流作为控制对象,构建了变换器电路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结合平均状态空间模型和电路实际运行状况推导出了参考电流关于系统稳定判据的具体解析表达式,并同样适用于后续引入共振参数微扰法的情形中。2.针对前置电感控制的CCM模式电流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引入了一种共振参数微扰法,基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微扰幅值对非线性现象的控制效果影响。在考虑微扰信号相角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共振参数微扰法,结合电路的实际物理意义确定系统的最优控制相角,最终实现对非线性控制效果的优化,并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3.研究了DCM模式电压型和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前者通过数学建模建立相应的离散迭代模型,研究了电压反馈增益对系统分岔混沌行为的影响;后者将PI部分的状态变量以电路占空比的形式表现,完成该五阶电路系统的数学建模,并分析了比例因子P和积分因子I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4.对DCM模式下电压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分别提出了一种无源延时反馈控制法和一种改进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法。前者结合电压控制型SPEIC变换器电路特性,将电容电流作为延时反馈参数引入到电压反馈回路中,较好地实现了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后者根据DCM工作模式的特点对状态变量的选取进行改进,结合滑模面的存在条件选取符合条件的滑模系数,引入自适应滞环控制来稳定开关频率,最终达到非线性控制的目的。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两种反馈控制法的有效性,相比无源延时反馈法,改进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法具有更好的输出纹波和动态响应速度。
潘美晨[3](2020)在《基于准Z源并网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绿色可再生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人类主要能源,改变了世界能源的生产、传输与消费革命。并网逆变器作为可再生能源系统能量转换的核心装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成为热点。电力电子装置的非线性典型特性,在电路参数改变时容易发生非线性行为,作用于系统,改变其稳定性,因此电子器件的非线性性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在综述准Z源并网逆变器的分析与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准Z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揭示准Z源并网逆变器的性质,为准Z源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的分析与控制器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途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准Z源并网逆变器改进积分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介绍多种常见光伏逆变器,重点分析准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其平均状态空间方程、小信号模型及离散映射模型。针对准Z源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出现谐波问题,基于平均状态空间方程,提出基于带功率前馈的直流电压外环和并网电流内环的双环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其中功率前馈可提高响应速度,直流电压外环实现直流电压稳定,并网电流内环消除交流静态误差。基于仿真平台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积分滑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提出准Z源并网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以准Z源并网逆变器电流质量为控制目标,应用分数阶控制理论,考虑滑模控制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有效性,设计分数阶滑模电流控制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结合了分数阶微积分与滑模控制的优点,进一步改善了并网电流质量。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提出准Z源电路分数阶滑模混沌控制。首先利用离散迭代映射模型,采用分岔图、相轨图等多种手段分析准Z源电路出现的分岔混沌现象,且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稳定域。然后针对准Z源逆变器非线性行为,进行分数阶滑模混沌控制,避开可能出现的分岔和混沌现象,保障准Z源电路稳定工作。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分数阶滑模混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杨宣兵[4](2020)在《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线性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特有的运动形式,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复杂性。近年来,混沌系统在物理学、生物学、电子学、保密通信、密码学以及信号处理与检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关注与应用,具有新特性的混沌系统不断提出。随着分数阶微积分研究的深入,认为分数阶混沌系统模型可更精确描述具有内在记忆和遗传特性的材料和过程,引起混沌学界更多关注。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混沌系统的特性分析、控制方法研究,以及混沌的应用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类高维混沌系统的特性、控制与同步以及基于混沌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为解决混沌在保密通信领域中的选择与实现、同步,以及基于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等关键技术提供了解决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1)基于低维混沌映射构造高维混沌映射研究。为了克服低维映射轨道、初值容易被预测,不具有鲁棒性等,采用多个简单的低维混沌映射通过反馈耦合构造了一个三维复合混沌映射,并设计了一个三通道伪随机序列生成器,采用NIST-800-22测试方案完成生成序列的随机性测试。(2)双曲和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分析、控制与DSP实现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六项代数式、结构简单的自治动力学系统,从理论和数值仿真两方面研究了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包括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相图、庞加莱映射、参数分岔和Lyapunov指数谱。采用拓扑马蹄理论严格证明了该系统的混沌存在性。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准则,设计了一种在工程可行的单变量反馈控制方案,将混沌系统稳定到零平衡点。基于DSP技术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分析与DSP实现研究。基于鲁棒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密码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个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讨论了该系统的控制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发现该系统的控制参数对系统状态变量能进行幅度调制和位置调制,以及该系统Lyapunov指数随其中两个控制参数具有恒定不变性,即具有鲁棒性。采用Adomian级数分解算法实现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求解方法,并基于DSP平台进行了验证,为工程应用奠定基础。(4)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针对所提出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幅度调制和位置调制特性,提出了一种线性耦合方案,实现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投影同步和部分相位同步。理论推导了同步耦合参数的范围。通过定义控制器的功耗函数,得到了同步耦合参数空间中最优同步区域的分布图。另外,分析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方案,提出了有限时间同步控制器系统设计方案,采用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有效性。(5)混沌图像加密算法研究。混沌在保密通信、图像加密领域的应用是混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三通道Arnold置乱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通过Chebyshev、Tent映射以及取模运算作为种子映射构建了一个三维混沌映射,将其三个状态输出序列作为Arnold变换矩阵的参数实现彩色图像的R、G和B子图像的并行置乱,将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三通道输出序列对置乱后图像进行三通道关联扩散。由于三维混沌映射的初值与图像像素灰度值相关,分数阶混沌系统初值和参数和图像的SHA-256 hash值相关,因此该算法能有效抵御选择明文攻击。采用了鲁棒混沌系统,密钥空间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
汪莉丽[5](2019)在《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C-DC变换器是构建各种类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基本电路单元,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分析电力电子变换器工作性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DC-DC变换器也是一个典型的开关非线性系统,是一个包含离散和连续工作状态的混合系统。在DC-DC变换器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线性行为,如倍周期分岔、边界碰撞分岔、共存吸引子和混沌等。分岔和混沌等行为会导致变换器电压或电流变化,发生振荡,变换器的性能改变,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体现在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的纹波、谐波发生变化。系统承受了较大的电压和电流的应力,开关的损耗上升,变换器的效率下降,系统的可靠性下降,还会导致变换器的电磁干扰增大。在开关变换器的发展过程中,上述的影响一直存在。在非线性科学理论未应用于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研究之前,变换器中出现的分岔和混沌均被归结为外界干扰或设计在应用中的误差,通常直接忽略或者采取在变换器中增加滤波器等其它方法来改变变换器结构。这样的做法增大了变换器的体积,增加了器件的成本,落实到实际,效果却非常有限。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变换器中存在的非线性现象的发现、系统的建模、利用相关软件仿真的方法、通过非线性理论进行分析和非线性行为的控制与反控制以及非线性行为的工程应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对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发展成为电力电子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分支。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的发现、刻画、分析和控制,对于并联型结构的DC-DC变换器的研究成果甚少,尤其是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的分析和控制方面更是处于开始阶段。在电力电子电路设计中,由于大容量、大负载和低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开关变换器经常需要采用并联结构。并联型变换器可以提高大功率输出,尤其适合于分布式模块化电源系统,在各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并联型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取建模→发现→分析→控制的思路,利用数值仿真、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展开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建立了并联型结构的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模型。针对并联型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开关切换的连续和离散的混合性,建立了状态变量方程和离散迭代映射的模型。模型基于电路结构和工作模式,方程的解能真实反映并联型变换器的物理特性,精确反映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可用于分析并联型变换器的分岔、混沌等各种动力学行为和并联变换器的平衡点以及各周期轨道的稳定性等变换器的动力学特征。将状态变量方程与离散映射模型结合,可以全面地分析并联型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特性,之后的仿真和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此建模方法的有效性。(2)揭示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并对其分析。以电压控制的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揭示了系统参数的变化和控制电路锯齿波的频率引起的并联型变换器中丰富的非线性行为。研究发现在并联型Buck变换器中电压和电流反馈增益等参数的变化均会引发变换器发生分岔和混沌,通向混沌的主要途径是倍周期分岔。在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中,参数的变化引发变换器发生Hopf分岔后经历极限环和准周期后进入混沌。此外并联变换器中还有吸引子共存现象。在控制电路的锯齿波频率不同时并联型变换器均会发生间歇现象,出现周期和混沌的规律性交替。通过时域图和相图等方法揭示了非线性行为的特征。(3)给出了参数分岔与时间分岔的映射方法,结合非线性理论展开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稳定性分析。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并联变换器的稳定性展开理论分析,分别从系统本身参数影响和外界干扰影响两个方面,通过并联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构建雅可比矩阵,计算系统的特征值,由特征值的数值分析和轨迹揭示变换器的状态和失稳特征。在分析由于干扰信号对并联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时,揭示了耦合干扰信号也是造成并联变换器发生间歇不稳定的原因,并建立了时间分岔和参数分岔的映射关系,通过时间分岔得到了参数分岔,减少了运算量,对于并联型电路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4)提出了并联型DC-DC变换器中的间歇控制方法。以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Boost变换器为例,采用参数共振微扰和延时反馈控制技术,对并联型变换器中的间歇不稳定实施控制,通过对控制前后功率谱的变化和相图的对比,说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以并联型Buck变换器和并联型Boost变换器为例展开了建模方法、非线性行为分析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已有的结论均可推广至其它种类的并联结构的电力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研究中。
龚正旭[6](2019)在《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文中提出BUCK变换器是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状态有强烈的非线性特点。由于变换器本身的非线性特性,在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不期望的非线性行为,与设计时的期望输出相差很大。V2C控制作为复杂的双环反馈控制策略,研究其在非线性情况下的工作状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本文以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实验,主要内容有:首先,介绍混沌的概念,包括其定义以及特性,同时也总结了关于混沌了诸多研究方法。其次,推导了的分段线性模型以及离散映射模型,建立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的混沌状态下的输出波形、控制信号状态、分岔图和相轨图,验证了BUCK变换器中混沌现象的存在。然后,研究了OGY法、时间延迟反馈法、线性自反馈法对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分析了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控制原理,并采取峰值电流控制和V2C控制作为线性自反馈控制方法,对BUCK变换器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其作为混沌控制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硬件实验电路,其控制回路采取数字控制。数字控制基于DSP控制板建立,设计必需的外围电路,完成电压控制、峰值电流控制和V2C控制算法。最终经过实验,观测到硬件实物BUCK变换器的混沌现象,并采取控制算法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吴荣华[7](2019)在《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单相逆变器能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能源发电、交通运输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使用了具有快速切换功能的开关器件,因而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存在次谐波振荡、分岔与混沌等非线性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本文以单相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逆变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转换效率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H桥逆变器为例,运用频闪映射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模型;利用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功率谱图、折叠图、时域图、频闪图和Jacobian矩阵法,研究了比例系数k和开关频率Sf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绘制出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域,为SPWM-H桥逆变器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2)依据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建立了该逆变器的离散模型;运用分岔图分析了系统工作状态随系统参数变化的演变过程;通过折叠图验证了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域,为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正确建模和稳定设计提供借鉴。(3)分析了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模型;运用分岔图、Lyapunov指数谱、频闪图、折叠图和Jacobian矩阵法,研究了随着输入电压E变化该系统中出现的非线性现象,为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可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针对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频闪映射法建立了系统在幂次趋近律下的离散模型;采用折叠图、频谱图和分岔图,研究了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a和k下的非线性行为,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分岔现象同时存在多种倍数的倍周期状态;基于快变稳定性定理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控制参数k的稳定域与参数a之间的关系,为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参数设计提供指导。(5)分别将时延反馈法、扩展时延反馈法和Washout滤波器法三种混沌控制方式,运用到SPWM-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控制中,建立了对应的离散模型;通过Jacobian矩阵稳定性判定依据,分析了各控制参数的取值域;并对上述三种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逆变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张潘婷[8](2019)在《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沌现象是指确定系统中的产生具有很多复杂性、随机性特征,它的非线性运动特点让近几十年的学者对之深入研究,混沌在现实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出现给许多重大工程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众多科研工作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但其中某些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首先介绍混沌的产生背景、研究历史与意义,选取buck变换器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和控制。主要内容如下:1.对buck变换器建模,选取离散映射方法,其较好的反映buck电路的动力特性,得出系统从倍周期分岔到混沌的连续过程中,系统稳定性特征的改变,理论上验证buck电路中混沌现象的存在。2.对buck电路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电路中电感电流、输出电压、相位图对混沌现象有更直观的了解。接着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并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取时间延迟反馈法对buck电路进行控制,并在时延基础上引入逆Nyquist判断PID参数稳定范围,并验证合理参数对系统的输出控制影响。3.对buck电路的混沌现象是否在实际应用中发生进行了实验验证,搭建buck电路并改变其初始输入条件,改变其电容大小,验证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存在。再对此混沌现象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控制,设计出各个部分具体电路,编写时间延时反馈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时间延迟控制方法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吴智[9](2018)在《Buck-Boost矩阵变换器逆变级稳定性控制研究》文中提出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uck-Boost matrix converter,BBMC)是一种具有简单拓扑结构的新型电力变换器,它具有一系列优良电气特性,如: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正弦、能量可双向流动、输入功率因数和电压传输比可调等,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变换器逆变级因属变结构强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次谐波、分岔与混沌现象,导致变换器运行时出现不明电磁噪声、间歇性振荡、临界运行突然崩溃等问题,因而严重影响了变换器运行的稳定性。为此,论文在综合运用混沌控制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BBMC逆变级存在的非线性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其混沌的抑制或消除。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BBMC的拓扑结构与性能特点,阐述了其整流级和逆变级相关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与具体设计方法,建立了其逆变级在电流模式以及电压电流模式控制下的离散数学模型,分析了其逆变级中所蕴含的非线性现象。2、针对BBMC逆变级在输入直流电压下存在的分岔与混沌现象,提出一种改进型指数延迟反馈控制法。介绍了该控制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设计方法,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控制特性,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3、针对BBMC逆变级在输入脉冲电压下存在的分岔与混沌现象,提出一种分段延迟反馈控制法。介绍了该控制法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控制特性,并通过仿真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4、采用TMS320F28335 DSP作为系统控制器、以IHW30N120R2 IGBT作为主电路功率开关,研制了BBMC实验装置,并对上述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贾美美[10](2014)在《DC-DC变换器中混沌及分岔的控制》文中指出在某些电路参数条件下,DC-DC变换器会出现混沌及分岔,此时它们不能正常工作。本文针对三种基本的DC-DC变换器,即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和Buck-Boost变换器,研究了如何采用改善关联性法、状态反馈法、延迟微分反馈法、立方差形式控制器和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将变换器的混沌及分岔状态控制在周期轨道或常数值的问题。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变换器的分段线性模型和离散映射模型,通过研究其分岔图、混沌状态的庞加莱截面、相图、开关逻辑图、电感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验证了变换器中混沌及分岔的存在性。(2)采用改善关联性法、状态反馈法、延迟微分反馈法和立方差形式控制器当输入电压固定时将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各周期轨道。改善关联性法是通过改善变换器中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联性来实现混沌控制的。该方法能够将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1、2、4、8轨道,也能够将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2、3、4、6、8、9轨道。状态反馈法是通过结合状态反馈和参数扰动的思想构成的。第一种状态反馈法能够将Buck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1、2、4、8轨道。第二种状态反馈法能够将Boost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2、8、10、14轨道。这两种状态反馈法的数学表达式不同。延迟微分反馈法是通过结合时间延迟和微分反馈的思想构成的,该方法能够将Boost变换器和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1轨道。立方差形式控制器是通过对输出电压与电感电流取立方差构成的,该控制器能够将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状态控制在周期2、3、4、6、8轨道。这些方法都不需要预先确定系统的目标轨道,不依赖于系统的内部电路参数,只需要通过调整一个外部参数就能够实现变换器的混沌控制。这些方法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电力电子电路中的混沌。(3)采用ADRC技术当输入电压固定或变化时将Buck变换器的混沌及分岔状态控制在常数值。ADRC技术通过把输入电压的变化看作“总扰动”来估计并补偿该变化。通过采用ADRC技术,系统输出能够跟踪设定点且跟踪误差为零。而且施加ADRC技术后的闭环系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上述结果为控制电力电子电路中的混沌及分岔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二、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成因及其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岔类型及分岔分析方法 |
1.2.2 并网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低频振荡成因 |
1.2.3 并网变换器的低频振荡抑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建立 |
2.1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主电路模型 |
2.2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SPWM调制的离散模型 |
2.3 带PI控制的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离散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控制器设计及低频振荡的成因 |
3.1 基于Jacobian矩阵的控制器设计 |
3.1.1 Jacobian矩阵法 |
3.1.2 降阶Jacobian矩阵法 |
3.2 基于分岔图法的控制器设计 |
3.3 仿真分析 |
3.3.1 折叠图 |
3.3.2 电路仿真 |
3.4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成因 |
3.4.1 并网电感 |
3.4.2 非理想电网阻抗 |
3.4.3 数字滤波器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抑制 |
4.1 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原理 |
4.2 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设计 |
4.2.1 基于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的并网变换器离散模型 |
4.2.2 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参数设计 |
4.3 延时washout滤波控制器电路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低频振荡实验 |
5.1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系统实验平台 |
5.1.1 硬件介绍 |
5.1.2 软件主要功能介绍 |
5.2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现象及其抑制实验 |
5.2.1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现象 |
5.2.2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抑制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矩阵J各元素表达式 |
附录2 朱莉判据下特征方程P_T(λ)系数的表达式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DC-D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与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 |
2.1 引言 |
2.2 DC-DC变换器的控制和原理 |
2.2.1 电压控制型DC-DC变换器 |
2.2.2 电流控制型DC-DC变换器 |
2.3 DC-DC变换器非线性分析方法 |
2.3.1 从稳定态到混沌态 |
2.3.2 非线性分析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流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 |
3.1 引言 |
3.2 电路原理 |
3.3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仿真分析 |
3.4 理论分析 |
3.4.1 离散映射模型 |
3.4.2 不动点稳定性 |
3.4.3 近似离散迭代映射模型与稳定判据分析 |
3.5 引入共振参数微扰 |
3.5.1 共振参数微扰法 |
3.5.2 稳定性分析 |
3.5.3 仿真结果 |
3.6 改进型共振参数微扰法 |
3.6.1 分析与改进 |
3.6.2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压型SEPI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4.2.1 电路原理 |
4.2.2 离散映射模型 |
4.2.3 非线性行为与仿真结果 |
4.3 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4.3.1 PI控制电压型SEPIC变换器 |
4.3.2 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分析与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压型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延时反馈控制 |
5.2.1 引入无源延时反馈控制 |
5.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滑模变结构控制 |
5.3.1 引入滑模控制 |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准Z源并网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准Z源逆变器控制研究现状 |
1.3 混沌控制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准Z源并网逆变器数学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 |
2.1 逆变器工作原理 |
2.1.1 三相并网逆变器 |
2.1.2 Z源逆变器 |
2.1.3 准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
2.2 准Z源并网逆变器改进积分滑模控制 |
2.2.1 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 |
2.2.2 并网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2.2.3 直流母线电压环控制器设计 |
2.3 仿真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准Z源并网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研究 |
3.1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 |
3.1.1 G-L定义 |
3.1.2 R-L定义 |
3.1.3 Caputo定义 |
3.2 准Z源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
3.2.1 滑模面设计 |
3.2.2 分数阶滑模控制律 |
3.2.3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
3.3 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的逼近 |
3.4 仿真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准Z源逆变器混沌现象分数阶滑模控制研究 |
4.1 准Z源逆变器的非线性行为分析 |
4.1.1 混沌判定与特征 |
4.1.2 准Z源逆变器的非线性行为分析 |
4.1.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2 准Z源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混沌控制 |
4.3 仿真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混沌系统构造研究现状 |
1.3 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现状 |
1.4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应用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混沌理论及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
2.1 混沌的定义 |
2.2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
2.3 混沌的分析方法 |
2.4 典型混沌系统 |
2.4.1 典型离散混沌映射 |
2.4.2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 |
2.5 基于混沌映射的三通道伪随机序列生成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种双曲和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及其控制 |
3.1 一种双曲与非双曲平衡点共存混沌系统 |
3.1.1 耗散性和吸引子的存在性 |
3.1.2 平衡点及稳定性 |
3.1.3 相图与混沌特性 |
3.1.4 系统参数的影响 |
3.2 混沌系统的拓扑马蹄分析 |
3.2.1 拓扑马蹄理论概述 |
3.2.2 混沌系统的拓扑马蹄分析 |
3.3 混沌系统的稳定控制 |
3.3.1 控制方案描述 |
3.3.2 控制方案的数值验证 |
3.4 基于DSP平台的混沌吸引子与控制方案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类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分数阶微积分基础 |
4.1.1 几个重要函数定义 |
4.1.2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与性质 |
4.1.3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Adomian分解算法 |
4.2 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及其分析 |
4.2.1 系统模型描述 |
4.2.2 幅度调制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3 鲁棒性分析 |
4.2.4 位置调制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5 常数项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3 分数阶混沌系统DSP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数阶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 |
5.1 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分析基础 |
5.2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投影同步 |
5.2.1 部分投影同步方案 |
5.2.2 数值仿真分析 |
5.3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部分相位同步 |
5.3.1 部分相位同步方案 |
5.3.2 数值仿真分析 |
5.4 分数阶混沌系统有限时间部分投影同步 |
5.4.1 分数阶混沌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 |
5.4.2 有限时间同步方案描述 |
5.4.3 数值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应用 |
6.1 密码学基础 |
6.2 加密所用混沌系统 |
6.2.1 复合混沌映射 |
6.2.2 鲁棒分数阶混沌系统 |
6.2.3 Arnold变换 |
6.3 图像加密与解密算法 |
6.3.1 密钥空间构成方案 |
6.3.2 加密算法 |
6.3.3 解密算法 |
6.4 安全性分析 |
6.4.1 密钥空间分析 |
6.4.2 直方图分析 |
6.4.3 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4.4 差分攻击分析 |
6.4.5 密钥敏感性分析 |
6.4.6 信息熵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的意义 |
1.3 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4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2章 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稳定性分析 |
2.2.1 稳定性定义 |
2.2.2 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 分岔和混沌 |
2.3.1 分岔 |
2.3.2 混沌 |
2.3.3 DC-DC变换器中的分岔和混沌现象的表现形式 |
2.3.4 分岔和混沌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个DC-DC变换器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建立 |
3.3 时域历程和相空间轨迹 |
3.4 参数分岔和庞加莱截面 |
3.5 LYAPUNOV指数 |
3.6 功率谱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建模 |
4.1 引言 |
4.2 并联型变换器的电路结构 |
4.3 状态变量方程 |
4.3.1 并联BUCK变换器的状态方程 |
4.3.2 并联BOOST变换器的状态方程 |
4.4 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1 引言 |
5.2 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2.1 分岔与混沌 |
5.2.2 间歇现象 |
5.2.3 实验验证 |
5.3 并联型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及其分析 |
5.3.1 分岔与混沌 |
5.3.2 实验验证 |
5.3.3 间歇现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的稳定性分析及混沌控制 |
6.1 引言 |
6.2 稳定性分析 |
6.2.1 电路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6.2.2 干扰信号对稳定性的影响 |
6.3 混沌控制 |
6.3.1 参数扰动实现混沌控制 |
6.3.2 延时反馈实现混沌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6)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沌现象及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混沌现象的研究现状 |
1.2.2 混沌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沌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混沌概述 |
2.2.1 混沌定义 |
2.2.2 混沌的特性 |
2.3 混沌状态的分析 |
2.3.1 分岔 |
2.3.2 混沌识别方法 |
2.4 通向混沌的道路 |
2.4.1 倍周期分叉 |
2.4.2 准周期道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3.1 引言 |
3.2 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模型 |
3.3 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 |
3.3.1 分段线性模型 |
3.3.2 离散映射模型 |
3.4 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的混沌现象 |
3.4.1 时域分析 |
3.4.2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 |
4.1 引言 |
4.2 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方法 |
4.2.1 OGY控制法 |
4.2.2 时间延迟反馈法 |
4.2.3 线性自反馈控制法 |
4.3 BUCK变换器控制原理 |
4.3.2 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模型 |
4.3.3 V~2控制BUCK变换器 |
4.3.4 V~2C控制BUCK变换器电路模型 |
4.4 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仿真分析 |
4.5 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TMS320F28335 芯片简介 |
5.2.1 系统组成 |
5.2.2 外围电路设计 |
5.2.3 CCS编译环境简介 |
5.3 基于V~2C控制的BUCK变换器实现 |
5.3.1 电路搭建 |
5.3.2 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中出现混沌现象 |
5.3.3 峰值电流控制实验结果 |
5.3.4 V~2C控制BUCK变换器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分岔与混沌理论基础概述 |
2.1 分岔理论基础 |
2.1.1 分岔理论研究起源 |
2.1.2 分岔的定义 |
2.1.3 分岔的分类 |
2.2 混沌理论基础 |
2.2.1 混沌理论发展史 |
2.2.2 混沌的定义 |
2.2.3 混沌的特征 |
2.2.4 走向混沌的途径 |
2.3 分岔与混沌的研究方法 |
2.3.1 稳定性分析方法 |
2.3.2 数值仿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SPWM-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3.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3.2 分岔与混沌现象的研究 |
3.2.1 随比例参数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3.2.2 随开关频率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3.2.3 外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3.3 基于离散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3.4 稳定运行参数域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PI调节下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4.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4.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4.2.1 分岔图分析 |
4.2.2 折叠图分析 |
4.3 其他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谷值电流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5.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5.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
5.2.1 分岔图分析 |
5.2.2 Lyapunov指数谱分析 |
5.2.3 频闪图分析 |
5.2.4 折叠图分析 |
5.3 不同输入电压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5.4 基于离散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滑模控制的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
6.1 工作原理及离散模型的建立 |
6.2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
6.2.1 随控制参数α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6.2.2 随控制参数k变化的非线性分析 |
6.3 基于快变稳定性定理的稳定性分析 |
6.4 外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逆变器的混沌控制研究 |
7.1 时延反馈法混沌控制 |
7.1.1 时延反馈法的具体实现 |
7.1.2 时延反馈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2 扩展时延反馈法混沌控制 |
7.2.1 扩展时延反馈法的具体实现 |
7.2.2 扩展时延反馈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3 Washout滤波器法混沌控制 |
7.3.1 Washout滤波器法的具体实现 |
7.3.2 Washout滤波器混沌控制数值仿真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沌理论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混沌现象控制研究现状 |
1.3.1 buck电路中混沌现象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2 buck电路控制方法的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混沌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本术语 |
2.3 混沌理论 |
2.3.1 混沌定义 |
2.3.2 混沌的特性 |
2.4 分岔理论及研究方法 |
2.4.1 分岔与稳定 |
2.4.2 通向混沌的分岔类型 |
2.4.3 混沌研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uck电路混沌现象研究 |
3.1 引言 |
3.2 buck电路建模 |
3.2.1 分段线性模型 |
3.2.2 离散映射模型 |
3.3 稳定性分析 |
3.3.1 数值计算 |
3.3.2 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时延反馈buck电路混沌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控制方法比较 |
4.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延反馈buck电路混沌控制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buck电路控制芯片概述 |
5.3 系统组成模块 |
5.3.1 最小核心系统 |
5.3.2 外加设计模块 |
5.3.3 电路搭建 |
5.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4.1 开发环境 |
5.4.2 程序设计 |
5.5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工作 |
6.2 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Buck-Boost矩阵变换器逆变级稳定性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Buck-Boost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工作 |
第二章 BBMC基本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简介 |
2.1 BBMC拓扑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
2.2 BBMC整流级控制策略 |
2.3 BBMC逆变级控制策略 |
2.3.1 滑模控制 |
2.3.2 离散滑模控制 |
2.3.3 双闭环控制 |
2.3.4 复合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BMC逆变级非线性特性研究 |
3.1 基于电流模式控制的BBMC逆变级非线性特性研究 |
3.1.1 电流模式控制BBMC逆变级离散数学模型 |
3.1.2 电流模式控制BBMC逆变级非线性特性分析 |
3.2 基于电压电流模式控制的BBMC逆变级非线性特性研究 |
3.2.1 电压电流模式控制BBMC逆变级离散数学模型 |
3.2.2 电压电流模式控制BBMC逆变级非线性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型指数延迟反馈法的BBMC逆变级混沌控制研究 |
4.1 BBMC逆变级改进型指数延迟反馈控制基本原理 |
4.1.1 指数延迟反馈控制基本原理 |
4.1.2 改进型指数延迟反馈控制基本原理 |
4.2 建立改进型EDFC控制BBMC逆变级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
4.3 BBMC逆变级改进型EDFC混沌控制研究 |
4.4 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段延迟反馈法的BBMC逆变级混沌控制研究 |
5.1 BBMC逆变级分段延迟反馈控制基本原理 |
5.2 建立分段延迟反馈控制BBMC逆变级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
5.3 BBMC逆变级分段延迟反馈混沌控制研究 |
5.4 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BMC逆变级混沌控制实验研究 |
6.1 Buck-Boost变换器实验装置的基本构成 |
6.2 实验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6.2.1 TMS320F28335芯片简介 |
6.2.2 Buck-Boost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6.2.3 IGBT驱动电路及其保护电路设计 |
6.2.4 检测电路设计 |
6.3 实验装置控制软件设计 |
6.4 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DC-DC变换器中混沌及分岔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沌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DC-DC变换器中非线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 混沌理论的基础知识 |
1.3.1 混沌的定义 |
1.3.2 混沌的基本特征 |
1.3.3 混沌的基本术语 |
1.3.4 混沌的基本识别方法 |
1.3.5 DC-DC变换器中通向混沌的典型道路 |
1.4 混沌控制方法 |
1.5 主要贡献 |
1.6 结构安排 |
第2章 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非线性行为 |
2.1 引言 |
2.2 Buck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非线性行为 |
2.2.1 Buck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2.2 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3 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非线性行为 |
2.3.1 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3.2 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4 Buck-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非线性行为 |
2.4.1 Buck-Boost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2.4.2 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1 引言 |
3.2 基于改善关联性法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3 基于第一种状态反馈法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4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Buck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3.4.1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原理 |
3.4.2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改善关联性法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3 基于第二种状态反馈法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4 基于延迟微分反馈法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1 引言 |
5.2 基于改善关联性法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3 基于延迟微分反馈法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4 基于立方差形式控制器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Buck变换器的分岔控制 |
6.1 引言 |
6.2 仿真验证 |
6.2.1 电感电流作为系统输出 |
6.2.2 输出电压作为系统输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系统的电路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电平并网变换器低频振荡的成因及其抑制[D]. 兰雪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SEPIC变换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优化控制研究[D]. 王奇. 广西大学, 2021
- [3]基于准Z源并网逆变器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研究[D]. 潘美晨. 湘潭大学, 2020(02)
- [4]几类混沌系统特性分析、控制与图像加密应用研究[D]. 杨宣兵.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5]并联型DC-DC开关变换器中的非线性行为及其控制研究[D]. 汪莉丽. 安徽大学, 2019(02)
- [6]基于V2C控制BUCK变换器混沌控制研究[D]. 龚正旭.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单相逆变器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混沌控制的研究[D]. 吴荣华.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时延反馈的buck混沌控制研究与系统设计[D]. 张潘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Buck-Boost矩阵变换器逆变级稳定性控制研究[D]. 吴智.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10]DC-DC变换器中混沌及分岔的控制[D]. 贾美美. 天津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