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峡药学》2001年第13卷第1~4期(增刊)(总第50~53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伟[1](2019)在《明清时期药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行业在春秋战国时期萌芽并逐渐形成,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及宋金元阶段,得以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药业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为了弥补野生药材的短缺,明清时期的药农纷纷选择种植药材。据笔者粗略统计,明清时期人工栽培的中药材种类有181种。在药材的栽培管理方面,从选地、整地耕作,到播种繁殖,再到田间管理,皆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特色。在药材采集方面,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多在秋、冬季,种子、果实类药材的采收期多集中在夏季或秋季,叶及全草类药材多选在春夏季采收,树皮或根皮类药材集中在春夏季采收,花类药材的采摘时节因品种而异;动物类药材四季均可采药用部位,相对秋冬采收的质量较优;矿物类类药材一般一年四季均可采集。明清时期的药材采集原则包括:保证药材质量最优原则;产量最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便利的交通环境、精湛的加工技术,或以庙会或药王庙会为依托,是药材交易市场形成的条件。按照药材市场的辐射地域范围划分,笔者将明清的药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初级市场多位于乡、镇、村,是三级药材市场中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市场;中级药材市场,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是沟通初级和高级药材市场的桥梁;高级药材市场属于辐射全国的药材交易市场,影响力最广,引导着初级和中级药材市场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药业的对外贸易与交流进入新的阶段,形成了双向互动的交流。由于地大物博,所产药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再加上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在中外的医药交流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与朝鲜、日本、东南亚的交流中,中国输出了大量药材、医药技术及文化,进口短缺药材和少量国外医药书籍。及至清朝,中西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无论在药材贸易,还是在医药文化方面,双方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交流。明清时期的药业管理分为官营药业管理和药商自我管理。在官营药业管理方面,明代各地的惠民药局在各自主管医官的领导下,有着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清太医院在参与制定全国医药法律、培养医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意义。在民营药业管理方面,药业的重要组织药商行会通过建立神灵崇拜仪式、配备会馆管理人员、制定人员管理章程,并对行会收支、交易过程加以严格管理,来实现药商团体的内部管理。同时,取得合法资格的药行会馆会得到地方官府的保护。明清时期的药物造假现象时有发生,有明确记载的市场上被假冒的药物种类大致有244种,其中植物类157种,动物类42种,矿物类45种。药物造假类型分为:搀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为打击造假现象,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采取了诸多防控假药的措施,包括制订打假法律制度和规则;制定国家药品标准;在行会规章制度落实不力的情况下,对不法药商进行司法制裁。明清时期的药业理念是在继承前代药商积累的经营智慧中发展起来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渗透到医家行医和药商对药铺的经营过程中。始终贯穿于明清时期药业的经营理念,体现在济世活人的经营宗旨、诚信等同的服务态度、药真技精的职业技能以及多样的营销方针。
刘晓霞[2](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肖军[3](2017)在《中国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清单,对公开发表的1980-2015年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为提高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英国卫生服务部的经济学评价数据库(NHS EED)、Pubmed、ProQuest、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检索平台为数据源,检索198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为研究对象。摘录纳入文献的发表年限、期刊名、作者数、作者机构、第一作者及机构、通讯作者及机构、干预措施、药物类别进行摘录和比较,对符合研究的文献特征进行描述分析,运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分析方法:用Excel做数据管理,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特征描述文献基本检索结果:1980-2015年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共检索1467篇,其中中文文献1319篇,英文文献148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研究的是295篇(中文文献291篇,英文文献4篇)。295篇文献均发表于2000年至2015年,文献累计量呈现增长趋势,以2012年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其次是2014年,2000年发表文献最少。发表期刊结果:291篇中文文献发表的期刊有124个,其中排列前20位的期刊发表文献量为136篇,占46.75%,在排位前20的期刊中,有18个期刊都是医药学杂志。按期刊是否非为核心期刊进行分类,核心期刊文献得分的中位数为13分,非核心期刊文献得分的中位数也为13分,经统计检验,无统计学差异。作者分布结果:291篇中文文献第一作者分布情况:发表过1篇文献的作者为282人,发表过2篇评价文章的作者数为7人,发表过3篇的作者数为2人。通讯作者:在291篇中文文献中,只有20篇存在通讯作者,仅占6.87%,4篇英文文献中均有通讯作者。作者机构分布:291篇中文文献中第一作者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占97.94%。其中来自医疗机构的最多(275个),占94.50%,其次是高等院校,占3.44%,公卫机构较少,还有1个是来自医药有限公司。4篇英文文献中第一作者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2、文献质量评价基本得分情况:291篇中文文献得分最高为25分,最低为7分,中位数13分,四分位间距2分。233篇(80.86%)的中文文献得分于11分-14分间,仅有12篇中文文献得分高于15分,占4.12%。4篇英文文献,最高分46分,最低分25分,中位数32分,四分位间距18.25分。英文文献得分明显高于中文文献。模型研究好于非模型研究。中英文文献条目均分差别≥1分的条目依次为:条目21(异质性分析)、条目6(研究角度)、条目23(资金来源)、条目24(利益冲突)、条目5(研究情景和地点)、条目7(对照)、条目4(目标人群和亚组)、条目11(效果测量)、条目12(基于偏好的结果测量和评价)。而条目16(假设)、条目8(研究时限)、条目10(健康产出的选择)、条目2(摘要)差别均≤0.1分。结论我国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质量得分较差,模型研究好于非模型研究,整体报告质量有待提升。
张惠然[4](2017)在《陈学溶的气象实践活动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中国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几代气象人含辛茹苦的付出,陈学溶(1916—2016),江苏南京人,作为我国知名气象学者,就曾对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陈学溶在其百年的人生岁月里,所开展的气象实践活动构成了其在气象领域的卓越贡献,包括气象科研活动、气象教育活动、气象交流活动等,每项活动都对那时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聚焦陈学溶“以大气现象探析、气象史料编写校改为主”的气象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气象教育活动、“以推动海峡两岸气象事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气象交流活动等三大类活动,系统梳理了上述三大气象实践活动实施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在总结陈学溶气象实践活动的基础下,分析其气象实践活动的特征。陈学溶在开展气象科研活动时往往通过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这一做法推动了整个团队水平的提高。陈学溶既重视自然科学又重视科技史研究,他对气象史料的收集考证还原了历史,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基础。在气象教育活动中,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与教学相结合,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其在教育教学上的“理论结合实践”理念是现今应用气象学的学科雏形,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陈学溶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师德影响了一大批气象后生,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气象交流活动中,他侧重书信交流与会议交流,为气象史研究增添了众多历史史料。他还重视不同领域的气象交流,体现出他对学科交叉性的重视。通过对陈学溶百年气象路的总结可以得出,科学家的成功绝非偶然,同时期重要人物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容忽视。此外,陈学溶的气象实践活动深化了我国气象科学研究。他修改数套气象学专着,并在退休年纪主动请缨承担气象史志的编撰工作,协助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的“气象志”编撰工作,校改《竺可桢传》全集,极大提高了气象史料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推动了我国现代气象史研究。文章最后讨论了陈学溶气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陈学溶的生平经历、气象实践活动总体概况以及其进行气象实践活动的动因;第二章讨论了陈学溶气象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而总结出其气象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分析了陈学溶气象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从而归纳出其气象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第四章梳理了陈学溶气象交流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而推导出其气象交流活动的基本特征。最后探讨了陈学溶气象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廖峻立[5](2016)在《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文中研究说明版画,最早开端于中国,因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继发明。在经由西传后,加速它被广泛地运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等教化人心及通俗文艺的社会角色之中。随时代演化与艺术发展带动下,版画逐渐转换成为纯艺术中的表现媒材,也因科技发展快速,以及融入新语汇与新观念,呈现出有别于直接性绘画面貌之外,却不失其直接的艺术表现精神性与间接的艺术语汇性。本论文提出“时代的文化使者”一论点,借此探讨关于廖修平以版画家身份,对于现代版画艺术的推动不遗余力,并以一种无私态度奉献出个人所有经验,如同使者传递着一种使命及精神。甚至,对两岸现代版画发展均有影响与贡献,这背后因素是什么?契机又是何因?将分为几个核心进行论述与分析:一、版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扮演什么角色;二、廖修平个人创作经历与作品分析;三、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的贡献;四、两岸于文化艺术及版画交流过程中有何影响或经验学习。透过此四个核心立论“时代文化使者-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之重要性及身份角色合理性。最后,将两岸版画交流提升至地球村概念下,观看两岸版画交流在视觉艺术环境,是否为一种同文化脉络之间的交流与认同,或是能就此经验分享对亚太、华人地区现代版画发展提供参见。
胡晓[6](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何建国[7](2011)在《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中山在致力于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长期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汲取成为其革命思想的源头,并逐渐沉淀、物化为文本,形成丰厚的着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因其是乱党的首领、讨伐的对象,他的着作涉嫌“邪说”、“赤化”及妨碍治安等只能秘密出版。孙中山逝世后,他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逐步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本人也由往日被通缉的要犯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同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使孙中山的思想逐渐由个体而群体进而被确立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为了实现建构意识形态这一目标,把孙中山的着作奉为“圣经”,对其大量编辑,并且逐步建立了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不仅把孙中山的原着改编成多种形式出版,而且还编印出版对其原着的阐述性着作。此外,还将孙中山着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对孙中山着作的编辑、出版与推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施政内容。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宣传部、三青团以“摊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征印《总理遗教》、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的运动。在政府的倡导下,孙中山着作成为图书市场中一个醒目的、具有巨大号召力的符号。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间机构顺势而为,迎合政府的意图,也大量出版孙中山的着作。官民交互之下的孙中山着作出版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从拒绝承印到主动承印再到被动捐印的过程。孙中山着作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出版机构多,持续时间长,版本种类繁、形式内容异。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充分施展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力量,通过编印书刊、散发传单、演讲宣传、艺术宣传、社会教育、读书运动、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及现代媒介等各种渠道来宣传孙中山的学说。特别是在教育界、学术界开展一系列对孙中山学说的植入与推广活动。它们或者以中性的和暗示性的语言,欲使其等同于普遍真理;或者向全社会导读孙中山的着作,提供当局所认可的“有用之学”,试图“说服”全体国民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它不仅在“加工”知识,而且也在“加工”人。在政治家、教育家、出版家及名流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所推广的意识形态逐步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日常生活与政治有机交叠,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孙中山生前精心修订的《三民主义》,竟然在日后的出版过程中错误百出,乃至鱼目混珠。国民党中宣部对孙中山着作的发行,也逐步由全部承担出版费用过渡到部分承担,最后发展为不承担费用。其次,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着作众说纷纭的解读,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逐渐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自主性转变为强制性,从主动演变为被动,从积极发展为消极。再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费、组织、宣传技能以及具体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孙中山的着作在历史的时空中,被不断地扭曲和利用,简约为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符号等一系列的“他者”。南京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在使主义学术化的同时,也在使主义符号化、工具化、商品化。更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这种背驰使得中国国民党试图通过宣传孙中山的学说来“启蒙”大众,实现信仰三民主义的愿望,在实际的施政中却是在消解着这一构想。人们在对学说认知、期待实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反启蒙”的立场。孙中山着作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以统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宣传,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思想混乱,言论庞杂,以致于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最终使国民党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孙中山着作所背书的政府信用在文本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中丧失殆尽,使广大民众丧失了对三民主义的信仰。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它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是官方话语对大众话语的精神改造。它既是中国国民党再造知识权威的过程,也是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还是解构意识形态的过程。
赵文[8](2009)在《《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文中研究表明《生活》周刊1925年10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于上海。初期为该社的机关刊,后在邹韬奋主持下,逐步发展演变为都市通俗文化生活杂志。九·一八事变前,《生活》行销海内外,尤其受到城市平民阶层的欢迎。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着名的新闻时政刊物。1933年12月,《生活》出至第八卷第50期时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初创时的《生活》,因人手不足,经费短缺,面临极大困难。为了生存发展,1926年邹韬奋接办《生活》后,及时调整办刊方向,积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由此带来了刊物销量和广告的激增,造成了《生活》的兴旺发达。在此过程中,《生活》正确处理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努力追求“民治、民有、民享”的办刊理想。《生活》的经济自立、精神自由为其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构筑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独立的空间与平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大众社会业已成形,日益增长的市民文化生活消费需求,催生了都市通俗大众传媒的繁荣与发展,通俗报刊等大众传媒普遍介入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参与创制都市大众文化。《生活》编者、作者与读者彼此间形成了一种超越亲缘、地缘的对话关系与沟通网络,结成了一个声气相通的文化群落,在实现平衡/互换良性大众传播模式的同时,围绕着与城市中下职员阶层民众切身相关的各种问题,通过投稿、通信、讨论等方式,于信息传递、情感沟通、思想交流激荡中,共同营造孕育出一种雅俗共赏、务实向上、与时俱进的都市大众文化——《生活》城市平民文化。这一文化傲然超越于“权”和“钱”,是一科真正属于城市平民的都市大众文化。《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由《生活》的相关内容反映出来,具体地体现在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求学就业、恋爱婚姻、娱乐休闲等各方面。在日常生活上,它积极提倡现代生活方式,努力倡导量入为出、合理有度、正当健康的理性消费和娱乐休闲;在求学择业上,它主张工读自修,自学成才,通过“进德修业”,依靠个人奋斗努力开辟一条学业、事业成功之路;在恋爱婚姻上,它鼓励城市平民青年大胆冲破封建旧传统、旧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个人婚恋自由自主和小家庭的幸福生活……。《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小资产阶层青年在人生过渡成长过程中思想观念、价值行为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折射出他们在求学就业、婚恋家庭、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化问题上的困惑与追求。《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属于现代早期都市大众文化。从地域、源流、主体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海派都市性、民主科学性和平民青年性三个特征。它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调适城市平民心理精神,导引其现代人格塑造,促使其政治觉醒三个方面。《生活》周刊及其城市平民文化追寻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关心现代人格塑造,关注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精神导向,对城市平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想价值取向乃至整个都市大众文化的积极的现代性转变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时局环境的变化,以娱情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上海都市大众文化逐步走向衰微,而《生活》城市平民文化则日渐转变成为左翼文化。
吴乃峰[9](2008)在《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步发展起来。转型问题是中国营销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医药企业正在经历新旧变革的重大挑战。因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营销转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中形成的市场营销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带动了中国市场上对相应的理论思想的引进、借鉴和研究,也带动了中国医药企业的自主探索。因而,首先比较全面地评述当前位于前沿的营销理论、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对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从中提出了营销理念转型的基本观点。营销理念的转型成为营销组合策略转型的先导。市场转型是营销转型的基础和根源。中国医药市场的转型可以概括为:市场处于急剧变动而又高速增长的状态之中;中国医药市场逐渐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医药市场开始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进入了全面竞争与微利经营的时代,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供需失衡引发无序竞争。现代医药物流开始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尝试进入中国药品分销市场。通过对医药市场各板块的详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医院的处方仍是医药营销的主流市场,城市医疗市场“一元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观;OTC市场是近年迅速发展的市场;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主的第三终端迅速崛起,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中药市场是中国医药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现在中药业分化出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等产业领域,而且高度分化、高度集成的特征也日益显现,现代化、高科技产业的雏型渐趋形成。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成为医药市场转型的一个突出表现。通过对中国医药营销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中国医药营销起步虽晚而发展快速,在经过三个阶段后,2006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相应地,对医药营销的研究,从90年代初期开始,从总结“三资”企业的经验、引介国外的营销理论,到现在已展开全方位的创新研究。医药营销的发展历程也显示出,在不同的阶段,医药营销的转型有不同的特点。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的两个基础内容。一个医药企业的产品组合是动态变化的。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医药产品组合的变化呈现出新的趋势:原料药企业向制剂方向扩展;仿制药向原创药物转型;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化。天士力集团作为一家新兴的医药企业,成功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的转型。价格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医药不分的体制扭曲下,出现了不正当的价格策略和价格行为。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药品价格虚高,药品费用居高不下,药品定价差异过大,价格混乱等等。从较长远来看,随着国家药品科学定价机制的建立,药品价格政策也会逐步趋向规范,药品流通链中各环节追求适当的合理利润,各企业对自身的渠道和价格有良好的规范措施。天士力集团的定价策略体现了营销策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对药物创新的高投入,使药品形成高效优质的品质保证,达到药品在较高价格基础上的优异效价比,既维护消费者的价值,又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开发能力。中国医药企业的营销渠道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直营制模式,二是代理制模式,而代理制又根据中间商角色和作用的不同,分为总经销模式和总代理模式。新出现的加盟制成为一种补充模式。在药品零售市场,主要有三类终端渠道:连锁药店、药品超市和单体药店。新的市场和新的业态,必然引发医药促销策略的变化,如广告营销、学术营销、服务营销和品牌营销等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广告营销的内容和范围将受到严格监管,宣传推广走向规范化。学术营销将向全程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仍是处方药的主要营销方式。服务营销的进步性在于使营销的重心从有形的产品转向无形的服务。品牌营销不仅对非处方药非常重要,对处方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特别是品牌营销意味着市场的竞争从产品的竞争扩展到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对天士力营销案例的剖析表明,随着医药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也处于不断转型之中。天士力在渠道策略上的最主要特点是: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的转化,具体表现为早期的自建直营渠道,向多功能、广覆盖的渠道转型,通过功能扩展、新建机构、向农村进军等方式,扩充了营销网络的兼容性。在促销策略上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单一的学术推广走向整合营销。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原料药出口转向制剂产品的本土化营销,代表了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的一个根本趋势。从长远来看,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是中药国际化的主导方向。国内一些着名中药企业,开始以不同的模式,进行中药开拓国际市场的探索。从产品出口到本土化营销,从原材料和中间体到中药制剂,中药的国际营销面临营销策略的根本转型。从“(国内)药品—(国外)保健品或健康食品—(国外)药品”三个阶段性转化,反映了中药国际化营销的特殊性。中药实施国际化营销,首要的是正确的产品策略。要把传统中药产品改造成为技术含量较高、能达到国际标准认证的现代中药品种。即使作为食品补充剂出口,也要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和质量标准。依据不同的产品定位,选定恰当的目标市场;依据企业实力,选择适当的渠道策略。中药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一是按健康食品或营养补充剂销售,二是按药品进行申报认证。天士力构筑了中药国际分销和国际直销两条渠道。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主要产品,进行了以认证注册为高端带动、以出口贸易为基础的分销渠道策略。而在非洲和东南亚,针对当地病患人群的消费特点,开展了“体验+培训”为主要策略的国际直销。
王立超[10](2007)在《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长大混凝土桥梁的施工中,移动模架法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工序程序化、线形易于控制、施工周期短、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施工交通影响小、安全等优点,而在城市高架桥、高墩公路桥梁和跨海桥梁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移动模架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工作指南或规程来指导实际工程。本文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引桥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桥梁为工程背景,围绕移动模架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了若干有价值的结论与创新:1)在统计和整理目前现有的移动模架设计和实践及其他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移动模架法的形式、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移动模架的总体设计及构造、材料的要求和刚度控制指标等。2)针对移动模架的主梁是主要承重结构,分析研究了移动模架箱形主梁设计的箱型结构梁腹板的抗力、腹板高厚比等参数的影响,计算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及腹板的局部稳定性,探讨了波形钢板即折叠的钢板的受剪及受弯特性及其作为MSS系统主梁腹板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主梁腹板的高厚比大于某一值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和在受压区的纵向加劲肋,同时应验算加劲肋的间距和腹板的局部稳定性。3)借助钏结构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有关规范,对移动模架的计算荷载和计算模式(平面模式和空间模式)及荷载组合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还给出了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步骤要点、设计原则及强度、刚度、稳定、疲劳、抗风、焊缝、连接等方面的计算准则,并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MSS62.5移动模架为例,运用有限软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移动模架主粱靠近支座的数个腹板开孔拐角加筋翼缘板与竖向加筋板连接处应力集中明显,部分Von Mises应力值已超过主梁Q345钢板的设计应力和屈服强度,预示这些部位钢板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有可能进入塑性工作状态;主梁前导粱在模架移动过程中各构件Von Mises应力值小于材料的设计应力,表明构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对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混凝土桥梁中的施工工艺流程、移动模架的拼装、调试及预压试验,预拱度的设置,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及孔道灌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移动模架施工的后张现浇箱梁桥质量控制指标和移动模架施工桥梁新旧混凝土结合部的错台控制措施。5)讨论了移动模架的施工控制理论,主要对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做了详细研究,给出了预拱度的设置方法和现浇混凝土的应力处理方法。并针对移动模架在梁体混凝土浇筑和移动模架前移过程控制工况中移动模架各关键监测控制部位的应力、变形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判断移动模架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安全储备,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为移动模架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并为移动模架施工的箱梁桥施工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6)针对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出了移动模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与组织保证措施,给出了移动模架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检测、评定和评估的一般规定和内容及养护对策,为移动模架的日常使用养护与维修、正常安全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二、《海峡药学》2001年第13卷第1~4期(增刊)(总第50~53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药学》2001年第13卷第1~4期(增刊)(总第50~53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药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药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夏商周时期的药业 |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药业 |
三、秦汉时期的药业 |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药业 |
五、隋唐时期的药业 |
六、宋元时期的药业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药业发展的社会条件 |
一、政治条件 |
二、经济条件 |
三、社会条件 |
四、思想文化条件 |
五、对外关系条件 |
第二章 明清时期药材的栽培和采集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中药材栽培 |
一、中药材栽培种类 |
二、中药材栽培管理技术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山药和菊花的栽培与管理 |
一、山药的栽培与管理 |
二、菊花的栽培与管理 |
第三节 中药材采集 |
一、植物类药材的采集 |
二、动物类药材的采集 |
三、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
第四节 药材采集的原则 |
一、保证药材质量最优原则 |
二、产量最大原则 |
三、可持续性原则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药材加工炮制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应用 |
一、明代沿用的炮制方法 |
二、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
三、炮制辅料应用 |
四、炒法 |
五、炙法 |
六、煅法 |
七、复制法 |
八、发酵发芽法 |
九、蒸煮燀法 |
十、其他制法 |
第三节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和《炮灸大法》 |
一、编制内容比较 |
二、药材属性的掌控 |
三、科学使用药材 |
四、传承炮制技术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药材市场 |
第一节 药材市场形成的条件 |
一、丰富的药材资源 |
二、以庙会或药王庙会为依托 |
三、便利的交通环境 |
四、精湛的加工技术 |
第二节 三级药材市场 |
一、初级药材市场 |
二、中级药材市场 |
三、高级药材市场 |
第五章 明清时期药业的对外交流和贸易 |
第一节 中朝间的医药交流与贸易 |
一、中国对朝鲜医药科技的输入 |
二、中国对朝鲜医药的输出 |
第二节 中日间的医药交流与贸易 |
一、中国对日本药材的输入 |
二、中国对日本的医药文化输出 |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医药交流与贸易 |
一、中国对东南亚的药材输入 |
二、中国对东南亚的医药文化输出 |
第四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药业交流与贸易 |
第六章 明清时期药业的管理与行业组织 |
第一节 官营药业的管理 |
一、明代惠民药局的管理 |
二、清代官营药业的管理 |
第二节 民营药业的管理 |
一、药行会馆的起源及分布概况 |
二、药行会馆的管理 |
三、政府管控下的药行 |
第三节 假药防控 |
一、明清时期被假冒的药材种类与名称 |
二、药物造假类型 |
三、防控假药的措施 |
第七章 明清时期药业的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济世活人的经营宗旨 |
第二节 诚信等同的服务态度 |
一、对顾客诚实守信 |
二、掌柜与雇工间的诚信 |
三、普同一等,等心施治 |
四、义为诚信之道的核心准则 |
第三节 药真技精的职业技能 |
一、对药物品质的坚持 |
二、对医疗技能的重视 |
第四节 多种多样的营销方针 |
一、预付款与赊销 |
二、注重产品外观包装 |
三、多样的广告宣传 |
四、周到的服务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系统回顾1980-2015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开展文献计量学分析。 |
3.1.1 文献检索 |
3.1.2 文献筛选 |
3.1.3 文献摘录 |
3.1.4 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 开展1980-2015年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评估研究 |
3.2.1 质量评价工具 |
3.2.2 评价步骤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3.4 质量控制 |
3.5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文献检索结果 |
4.2 文献计量学分析 |
4.2.3 作者分布 |
4.2.4 机构分布 |
4.2.5 文献评价主题 |
4.2.6 文献评价类型 |
4.3 1980-2015年中国人群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评估结果 |
4.3.1 分条目符合情况 |
4.3.2 文献得分情况 |
4.3.3 条目平均得分情况 |
4.3.4 条目总平均得分顺位情况 |
4.3.5 研究类型平均得分对比情况 |
4.3.6 六大部分平均得分情况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陈学溶的气象实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陈学溶生平经历及气象活动总概 |
第一节 陈学溶的生平经历 |
一、求学阶段 |
二、工作阶段 |
第二节 陈学溶的气象活动总概 |
一、陈学溶的气象科研活动 |
二、陈学溶的气象教育活动 |
三、陈学溶的气象交流活动 |
第三节 陈学溶气象实践活动动因 |
一、社会需求 |
二、人物影响 |
三、家庭激励 |
四、个人志向 |
第二章 陈学溶的气象科研活动研究 |
第一节 陈学溶气象科研活动的开展背景 |
一、社会环境 |
二、个人因素 |
第二节 陈学溶的气象科研活动分析 |
一、气象学研究 |
二、气象史研究 |
第三节 陈学溶气象科研活动的特征 |
第三章 陈学溶气象教育活动研究 |
第一节 陈学溶气象教育活动的开展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个人因素 |
第二节 陈学溶气象教育活动分析 |
一、开展教育活动 |
二、获得教育成果 |
第三节 陈学溶气象教育活动的特征 |
第四章 陈学溶的气象交流活动研究 |
第一节 陈学溶气象交流活动的开展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个人因素 |
第二节 陈学溶气象交流活动分析 |
一、大陆气象交流 |
二、海峡两岸气象交流 |
第三节 陈学溶气象交流活动的特征 |
第五章 陈学溶气象实践活动的意义 |
第一节 深化我国气象科学研究 |
第二节 推进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史的研究 |
第三节 推动海峡两岸的气象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陈学溶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架构及名词解释 第二章 时代的文化使者—廖修平与版画艺术 |
第一节 版画艺术做为文化使者的角色 |
一、版画在宗教美术中的角色 |
二、版画在通俗美术中的角色 |
三、版画在纯美术中的角色 |
第二节 文化使者—廖修平的艺术生涯 |
一、童年时期—奠基期(1936-1954) |
二、大学至赴日求学—萌芽时期(1955-1962) |
三、从日本至法国—转化时期(1962-1964) |
四、法国至纽约—蜕变时期(1964-1968) |
五、纽约定居—成熟时期(1968-2002) |
六、回台定居(2002-) |
第三节 廖修平作品风格探究 |
一、油画创作系列 |
二、回纹系列-版画 |
三、门的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 |
四、“木头人”系列-油画、版画 |
五、默像(象)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 |
六、结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雕塑 |
七、简约生活禅意系列-油画、版画、水彩 |
八、生活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木雕 |
九、梦境系列-油画、版画、素描、复合、装置 |
第四节 廖修平对两岸版画之贡献与影响 |
一、反馈故土—台湾 |
1、回台传授现代版画之契机与推广-第一次返台传授(1973-1976) |
2、十青版画会成立与影响 |
3、东方绢印画会、版画工作室对日后台湾现代版画发展之影响 |
4、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催生 |
二、重回留学地—日本(1977-1979) |
三、陌生之地—大陆(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讲学;1991年南京艺术学院现代版画研习班) |
1、来到陌生之地大陆的契机与讲学—1988及1991年两个时间段 |
2、对全国三版之推动与廖氏奖学金设立 |
3、持续关注香港、澳门版画推广 第三章 两岸文化交流研究—以版画艺术为主 |
第一节 两岸文化交流之分析 |
1、文学方面 |
2、艺术方面 |
3、政策方面 |
第二节 游离时期中的交流(1911-1949) |
一、台湾部分 |
二、大陆部分 |
第三节 分离时期的各自发展(1949-1988) |
一、台湾部分 |
1、乡土文化运动对美术的影响 |
2、现代版画会、“中华民国版画学会”和十青版画会的影响 |
二、大陆部分 |
1、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对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
2、“三版”提倡及推广对现代版画发展影响 |
第四节 交流与传承的新时代(1988-今) |
第五节 两岸版画作品图像比较分析 |
一、为政治服务的图像 |
二、描绘乡土市井的图像 |
三、抽象风格的图像 |
(6)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
四、本文创新点 |
(一) 选题的创新 |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
小结 |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
一、版式设计 |
(一) 外封设计 |
(二) 版芯设计 |
二、运营模式 |
(一) 经费管理 |
(二) 印刷与发行 |
小结 |
结语与启示 |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致谢 |
(7)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范围的说明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及资料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读书与着述:孙中山着作的形成 |
第一节 孙中山的阅读世界 |
一、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
二、在英国伦敦的读书生活 |
三、在日本旅居的读书生活 |
四、晚年的读书生活 |
五、孙中山的读书习惯与特点 |
六、孙中山的藏书 |
第二节 《建国方略》的成书 |
一、《孙文学说》成书考 |
二、《实业计划》成书考 |
三、《民权初步》的成书 |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成书 |
一、三民主义的名称由来 |
二、《三民主义》的成书 |
第四节 孙中山的其他着作 |
一、《总理遗嘱》与《建国大纲》 |
二、其他着作的成书 |
第二章 邪说与圣经: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孙中山地位与形象的演变 |
一、"逆首"、"孙汶"与"孙大炮" |
二、"中山"与"国父" |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
一、恭诵总理遗嘱 |
二、胡适与孙中山着作 |
第三节 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到时代 |
一、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的确立 |
二、孙中山思想由群体到时代的确立 |
第三章 编辑与发行:中国国民党官方对孙中山着作的出版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出版 |
一、孙中山着作的编译 |
二、孙中山着作的印刷与出版 |
三、孙中山着作的发行 |
第二节 征印总理遗教 |
一、征印总理遗教的缘起 |
二、征印工作的开展 |
三、征印工作的余波 |
第四章 形式与摊派:《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 |
第一节 征印运动的缘起 |
一、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 |
二、征印运动的发起 |
第二节 征印的过程与结果 |
一、征印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
二、版本的选择 |
三、各地的征印情况 |
四、收复区的征印情况 |
五、印刷与发行 |
六、征印结果 |
第三节 征印成果探析 |
一、三青团组织的松懈 |
二、征印与摊派 |
第五章 特色与差异:不同场域中的孙中山着作出版 |
第一节 官方视域下的孙中山着作 |
一、《三民主义》版本摭议 |
二、《总理全集》的编纂 |
第二节 文化市场中的孙中山着作 |
一、孙中山着作的秘密出版 |
二、孙中山与消费市场 |
三、民间机构对孙中山着作全集本的出版 |
四、主义商品化 |
第六章 学术与政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孙中山着作研究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义研究会 |
一、党义研究会的成立 |
二、党义研究会的成果 |
第二节 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
一、国民党对研究孙中山着作的重视 |
二、学术团体的建立 |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研究成果 |
一、主义学术化 |
二、主义学术化成果探析 |
第七章 型塑与建构:孙中山着作与三民主义教育 |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
一、党化教育的缘起 |
二、党化教育在广东 |
三、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编纂及审查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科书的编纂 |
三、教科书的审查 |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效果 |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
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析 |
第八章 推广与宣传:孙中山着作的传播 |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传播者 |
一、孙中山本人对其学说的宣传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三、基层国民党党员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
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五、国际友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的推广与宣传 |
一、建立宣传机构,培养宣传人才 |
二、宣传书刊的编印 |
三、传单的散发 |
四、宣传品的审查 |
五、演讲宣传 |
六、社会教育宣传 |
七、叛变人员现身说法 |
八、艺术宣传 |
九、读书运动 |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缺陷与弊端 |
一、经费的短缺 |
二、宣传工作执行的缺陷 |
三、宣传技能的低劣 |
四、渠道的阻塞与宣传的变异 |
第九章 阅读与信仰: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阅读群体 |
一、青年、学者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
三、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的阅读 |
四、孙中山着作的阅读态度 |
第二节 孙中山学说的信仰状况 |
一、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了解程度 |
二、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信仰 |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
一、孙中山着作的工具化 |
二、孙中山着作的标语化与口号化 |
结语 |
附录 |
孙中山着作出版大事记 |
总理遗教、总裁言论认印薄及缴费收据印制使用办法 |
中央宣传部奖励翻印总理遗教办法 |
中国国民党历任宣传部部长一览表 |
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教育部部长一览表 |
各级党部中山室筹设办法 |
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 |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推行"三民主义一万册运动"实施办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活》周刊的创办、宗旨与栏目 |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创办 |
第二节 《生活》周刊宗旨及其杂志性质转变 |
第三节 《生活》周刊的主要栏目 |
注释 |
第二章 《生活》周刊的发行、广告及其发展运作 |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发行 |
第二节 《生活》周刊的广告 |
第三节 《生活》的发展运作之道 |
注释 |
第三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 |
第一节 邹韬奋与《生活》周刊 |
第二节 《生活》周刊的作者、读者 |
第三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营造 |
注释 |
第四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一) |
第一节 日用与消费 |
第二节 娱乐与休闲 |
注释 |
第五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二) |
第一节 求学与就业 |
第二节 婚恋与家庭 |
注释 |
第六章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
第一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活》城市平民文化的功能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营销转型的基本内涵 |
三、营销转型研究的重点问题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六、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七、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医药营销的历史回顾与营销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
一、制药行业与医药营销 |
(一) 制药行业的特点 |
(二) 药品营销的特殊性及新趋势 |
二、中国医药营销的发展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88-1993年) |
(二) 第二阶段(1993-1998年) |
(三) 第三阶段(1998-2005年) |
(四) 第四阶段(2006年开始) |
三、结论 |
第三章 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与转型 |
一、中国医药产业的增长 |
二、中国医药流通体制的变化 |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药流通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医药流通体制的变化 |
三、中国医药市场的转型 |
(一) 市场主体多元化 |
(二) 转向全面竞争和微利经营 |
(三) 外资进入中国医药商业 |
四、中国医药市场的结构性分析 |
(一) 对医药市场的细分方法 |
(二) 处方药市场 |
(三) OTC市场 |
(四) 第三终端市场 |
五、结论 |
第四章 专题研究:中药业的发展与中药市场的新趋势 |
一、中药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 中药业的起源与发展 |
(二) 中药产业体系的形成 |
二、国内中药市场分析 |
三、中药业的现代化创新 |
四、结论 |
第五章 营销理论的进展与营销理念的转型 |
一、市场营销理论 |
(一) 市场细分理论的深化 |
(二) 价值创新理论 |
(三) 客户价值管理理论 |
(四) 创造需求理论 |
(五) 顾客关系管理理论 |
(六) 客户满意理论 |
(七) 内部营销理论 |
(八) 全员营销理论 |
(九) 战略联盟理论 |
二、市场营销组合模式 |
三、营销策略与方法 |
(一) 关系营销 |
(二) 知识营销 |
(三) 网络营销 |
(四) 体验营销 |
(五) 差异化营销 |
(六) 服务营销 |
(七) 全球营销 |
(八) 绿色营销 |
(九) 品牌营销 |
四、营销理念的转型 |
第六章 中国医药企业的产品组合与价格策略转型 |
一、医药产品组合及其转型 |
(一) 药品的概念与特性 |
(二) 医药产品组合 |
(三) 医药产品组合的新趋势 |
二、药品营销的价格策略及其转型 |
(一) 药品价格政策及主要问题 |
(二) 药品定价策略及其转型 |
三、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医药企业的分销渠道与促销策略转型 |
一、医药营销渠道类型及其组织模式 |
(一) 自营模式 |
(二) 总经销模式 |
(三) 总代理模式 |
(四) 厂商联盟制 |
二、药品零售市场的营销渠道 |
(一) 连锁药店 |
(二) 药品超市 |
(三) 单体药店 |
(四) 药品零售业的主要问题 |
(五) 药品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
三、中国医药企业的主要促销策略 |
(一) 广告营销 |
(二) 学术营销 |
(三) 服务营销 |
(四) 品牌营销 |
四、结论 |
第八章 中国医药营销的国际化转型——兼论中药的国际营销 |
一、中药的国际化状况 |
二、中药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
三、中药国际化营销的渠道与策略 |
四、结论 |
第九章 案例研究:天津天士力集团的营销转型 |
一、天士力集团的产品组合策略 |
(一) 以产品创新奠立产品组合的基础 |
(二) 围绕消费者价值构筑产品组合的核心 |
(三) 以标准化产业链承托中药产品群 |
(四) 以科技创新塑造产品差异化 |
(五) 从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的转型 |
二、天士力集团的定价策略 |
三、天士力的渠道变革与策略创新 |
(一) 从单一渠道向多元化渠道的转化 |
(二) 从单一的学术推广走向整合营销 |
四、天士力集团的国际营销 |
(一) 国际营销的基本动因 |
(二) 立足重点产品和重点市场的国际分销 |
(三) 在非洲与东南亚的国际直销 |
五、结论 |
第十章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医药营销转型的行业背景及理论条件 |
二、医药营销转型的市场基础 |
三、医药营销转型的基本内容及内在机制 |
四、创造医药营销成功转型的体制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方法与控制技术 |
1.2.1 主要的施工方法 |
1.2.2 桥梁施工事故分析 |
1.2.3 桥梁结构主要的施工控制技术 |
1.3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1.3.1 国外状况 |
1.3.2 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
1.3.3 移动模架的应用前景 |
1.3.4 移动模架及相应施工方法混凝土桥梁的设计计算理论方法 |
1.4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差距 |
1.4.1 结构整体挠度控制问题 |
1.4.2 箱梁混凝土开裂问题 |
1.4.3 质量安全事故问题 |
1.4.4 移动模架的再利用问题 |
1.4.5 移动模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
1.4.6 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 |
1.4.7 其他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工程概况及基础资料 |
2.1 设计标段 |
2.2 工程概况及设计方案 |
2.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基础资料 |
2.3.1 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貌 |
2.3.2 气候及水文地质特点 |
2.3.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战略地位 |
2.3.4 设计技术标准 |
2.4 S07、S11标的桥梁及施工概况 |
2.4.1 S07标段桥梁概况 |
2.4.2 S11标段桥梁概况 |
2.4.3 施工的进度计划及执行情况 |
2.5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现场的一些照片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移动模架工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分析 |
3.1 移动模架工法的特点 |
3.2 移动模架工法与其它各种桥梁施工方法的比较 |
3.2.1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与传统满堂支架式施工方法优劣性比较 |
3.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与整体架设施工方法的比较 |
3.2.3 移动模架法施工与挂篮法施工的比较 |
3.2.4 移动模架法与顶推法、悬臂法的一些简单比较 |
3.3 移动模架造桥机适用梁型、桥型和跨度 |
3.3.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适用梁型和桥型 |
3.3.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适用跨度 |
3.4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
3.4.1 国内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
3.4.2 台湾地区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经济效益分析 |
3.5 对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几点认识 |
3.5.1 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对桥梁设计的要求 |
3.5.2 提高移动模架施工效率的建议 |
3.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总体设计与构造 |
4.1 概述 |
4.2 一般规定 |
4.3 设计依据与设计规范 |
4.4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主要技术参数 |
4.4.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 |
4.4.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
4.5 移动模架的构造及作用 |
4.5.1 主梁子系统 |
4.5.2 模架模板子系统 |
4.5.3 移位子系统 |
4.5.4 液压子系统 |
4.5.5 电气子系统 |
4.5.6 龙门吊 |
4.5.7 推进小车 |
4.5.8 其他附属物 |
4.6 材料 |
4.6.1 材料选择的要求 |
4.6.2 材料建议采用的设计指标 |
4.7 容许变形 |
4.8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箱形主梁结构设计 |
5.1 腹板抗力分析及高腹板的设计思路 |
5.1.1 主梁腹板抗力分析 |
5.1.2 主梁腹板的设计思路 |
5.1.3 腹板的屈曲 |
5.2 不设加劲肋的主梁腹板高厚比分析 |
5.2.1 弹性工作阶段的分析 |
5.2.2 非弹性工作阶段的分析 |
5.3 主梁加劲肋的计算与设计 |
5.3.1 主梁横向加劲肋的位置 |
5.3.2 横向加劲肋的刚度计算及设计 |
5.3.3 纵向加劲肋的位置 |
5.3.4 纵向加劲肋的刚度计算及设计 |
5.4 主梁的局部稳定性设计 |
5.5 波形钢腹板的设计 |
5.5.1 波形钢腹板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5.5.2 波形钢腹板的优点 |
5.5.3 波形钢腹板的设计 |
5.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分析 |
6.1 概述 |
6.1.1 钢结构的设计理论概述 |
6.1.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理论 |
6.2 移动模架的计算荷载及作用效应组合 |
6.2.1 移动模架的荷载 |
6.2.2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 |
6.3 移动模架的计算模式 |
6.4 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 |
6.4.1 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步骤 |
6.4.2 移动模架的设计 |
6.4.3 移动模架的结构计算 |
6.5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MSS62.5m移动模架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6.5.1 计算依据 |
6.5.2 工作状态分析 |
6.5.3 计算工况 |
6.5.4 MSS62.5m移动模架主梁强度、刚度和主梁稳定性计算 |
6.5.5 移动模架前移过程中导梁的强度、刚度计算 |
6.5.6 结论 |
6.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
7.1 概述 |
7.2 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流程 |
7.3 下行式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流程 |
7.4 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混凝土箱梁桥的一些关键技术 |
7.4.1 移动模架的拼装和调试 |
7.4.2 移动模架的预压 |
7.4.3 移动模架预拱度的设置 |
7.4.4 箱梁混凝土的施工 |
7.4.5 移动模架施工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 |
7.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移动模架正常使用下的应力监控 |
8.1 概述 |
8.2 移动模架工作状况分析 |
8.3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实施方案 |
8.3.1 移动模架以应力监测的内容 |
8.3.2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方法 |
8.3.3 移动模架的应力测点布置 |
8.4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系统 |
8.4.1 数据采集系统 |
8.4.2 数据采集系统的界面 |
8.4.3 传感器的安装 |
8.5 监测结果分析 |
8.5.1 移动模架前移工况监测 |
8.5.2 混凝土浇注工况模架监测 |
8.5.3 结论 |
8.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9章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控制理论 |
9.1 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线形控制 |
9.1.1 模架的挠度分析 |
9.1.2 预拱度的设置 |
9.1.3 线形控制的实施 |
9.1.4 梁体线形的影响因素 |
9.2 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应力监控 |
9.2.1 概述 |
9.2.2 应力监控的实施 |
9.3 现浇法施工桥梁的应力处理方法 |
9.3.1 应力测试的方法和原理 |
9.3.2 主梁应力监控测试中徐变应变及收缩应变的分离 |
9.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应力和线形监控 |
10.1 S07标、S11标桥梁段的施工仿真 |
10.1.1 计算分析依据 |
10.1.2 计算分析模型 |
10.1.3 计算参数取值 |
10.1.4 施工阶段应力、挠度验算 |
10.1.5 正常使用状态活载挠度计算 |
10.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应力监测与控制 |
10.2.1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工作状况分析 |
10.2.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应力监测内容 |
10.2.3 混凝土结构应力的监测方法 |
10.2.4 监测仪器的选择 |
10.2.5 混凝土主梁应力测点布置 |
10.2.6 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力监测跨及监测工况 |
10.2.7 传感器的安装和保护 |
10.2.8 混凝土主梁应力监测分析 |
10.3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 |
10.3.1 MSS62.5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实施方案 |
10.3.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分析 |
10.3.3 施工监控的运行 |
10.4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移动模架工法的安全性及日常养护维修 |
11.1 概述 |
11.2 移动模架工法的安全保证和日常养护维修措施 |
11.2.1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的目的 |
11.2.2 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 |
11.2.3 安全管理制度 |
11.2.4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保证 |
11.2.5 移动模架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
11.2.6 移动模架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
11.3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12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2 展望 |
致谢 |
四、《海峡药学》2001年第13卷第1~4期(增刊)(总第50~53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药业研究[D]. 王洪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2]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中国高血压防控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评价[D]. 肖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4]陈学溶的气象实践活动研究[D]. 张惠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5]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D]. 廖峻立.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5)
- [6]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7]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 何建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D]. 赵文. 复旦大学, 2009(11)
- [9]中国医药企业营销转型研究 ——以天津天士力集团为例[D]. 吴乃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D]. 王立超. 浙江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