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硬顶板综放采场台阶式悬梁结构控制及其数值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天佑[1](2020)在《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对于厚煤层的高产高效回收,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有利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小矿井生产建设投资成本。但同时综放开采又会带来不同于普通综采面的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问题。本文基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综放开采工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及松软煤壁片帮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单月实际灰分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当前矿上实际采取的放煤方式煤炭损失量较大,为提高顶煤回收率,运用理论分析合理确定芦岭煤矿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综放回采工艺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综放回采工艺,最大程度提高顶煤冒放性,降低煤炭损失;为了解Ⅲ811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综放工作面覆岩移动破坏特征进行相似条件模拟分析,从覆岩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塑性区破坏形态等方面对覆岩移动特征进行阐述,得到工作面覆岩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对工作面现场矿压实测,分析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特征,掌握工作面来压规律,通过对回采巷道表面位移的深部位移实测数据分析,掌握综放工作面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从而揭示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结合实验室相关实验,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型煤试样单轴压缩和抗剪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对Ⅲ811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破坏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注水方式控制煤壁及顶煤稳定技术措施,并设计合理的注水参数。研究结果对类似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图[61]表[11]参[89]
赵通[2](2018)在《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由于该条件下覆岩破断失稳易于产生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因此迫切需要对覆岩活动规律、失稳机理及其控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朱仙庄煤矿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下厚煤层综放开采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厚硬岩层物理力学特性、破断特征、垮落运移规律、顶板结构特征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基于厚硬岩层预控制的分区域顶板协同控制方法和技术。论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了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破断的厚板力学模型,揭示了近距离赋存厚硬岩层在大尺度开采空间条件下的“整层断裂”、“整体垮落”的破断失稳特征和垮落运移规律,得出了其断裂失稳的力学条件。基于不同顶板赋存条件的进行了工作面不同矿压强度分区,明确了易发生强矿压显现的顶板条件和回采区域。(2)研究了厚硬岩层位移变化规律、应力场演化规律和能量耗散机制,探讨了厚硬岩层厚度、开采尺度和直接顶厚度等对厚硬岩层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能量原理的失稳判据和控制原则。(3)建立了基于直接顶厚度变化条件下的巨厚坚硬岩层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力学模型,分析了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特点,推导出了该条件下支架支护阻力计算公式。(4)结合朱仙庄煤矿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条件,提出了基于厚硬岩层预控制的分区域顶板协同控制方法和技术。建立了以厚硬岩层顶板深孔承压爆破弱化预控制为前提,支架合理选型为中心的顶板协同控制体系,为近距离赋存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条件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朱志洁,王洪凯,张宏伟,汤国水,兰天伟,高明[3](2017)在《多层坚硬顶板综放开采矿压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特厚煤层和多层坚硬顶板赋存条件下,工作面易出现液压支架压死、煤壁片帮和沿空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矿压显现强烈的问题,以同忻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回采巷道和工作面进行矿压显现监测,分析多层坚硬顶板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和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开采引起的采动应力影响范围较大,多层坚硬顶板作用下覆岩形成了大结构,在其作用下围岩应力和变形表现为"上升突变"和"下降突变"交替出现。研究结果说明了特厚煤层大采出空间和多层坚硬顶板的共同作用是综放工作面强烈矿压显现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坚硬预裂爆破切顶和沿空巷道恒阻大变形锚杆吸能支护控制技术,可对强矿压进行有效防治。
李金华[4](2017)在《浅埋煤层采场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府-东胜煤田作为世界第七大煤田,其储量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它的建设开发将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奠定良好的能源基础。大量开采实践表明,作为典型的浅埋煤层赋存地区,回采过程中由于矿压显现剧烈,顶板灾害时有发生;同时开采引起岩层和地表移动,造成地表塌陷,加剧了地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鉴此,开展浅埋煤层采场覆岩结构破坏机理的研究,建立合理的浅埋煤层矿区地表沉陷模型和预测理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神府-东胜煤田南部矿区回采工作面引起的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实测验证等方法,对浅埋煤层采场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弹性薄板理论,根据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边界条件,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顶板力学模型;分析了顶板断裂前后采场老顶变形和力学特征,提出了采场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预测公式,对影响采场顶板初次来压步距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根据不同工作面矿山压力实测数据,对理论计算值和现场实测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2)根据工作面回采后期超前支承压力对回撤通道围岩应力分布影响特征,对末采阶段概念进行了定义;基于老顶、直接顶协调变形机理,建立了末采阶段直接顶力学模型,给出了末采阶段采场顶板来压计算公式;分析了末采阶段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与直接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3)根据末采阶段采场超前支承压力动态分布特征,分析了回撤通道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过程,确定了回撤通道受动采影响的起始距离,定量给出了末采阶段范围;(4)通过张家峁煤矿15201工作面矿压监测,分析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支架初撑力、末阻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分布特征,对采场支架支护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了浅埋煤层采场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5)根据三维弹性薄板地表沉降模型,推导了地下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预测公式;基于Schnute时间函数建立了动态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速度、不同时间下地表下沉的特征和规律。
张敏[5](2016)在《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端部结构对沿空巷道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沿空巷道的位置及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区段工作面采空区覆岩的端部结构特征。为维持回采巷道稳定,隔离上区段采空区水、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其涌入本区段工作面引起煤层自燃,同煤塔山矿区段间采用3845m宽煤柱护巷,致使煤柱损失严重、矿压显现强烈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拟采用留设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本文以同煤塔山矿石炭系3-5#煤层8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上区段采空区端部结构特征,及与开度厚度、端部不放煤长度等开采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端部结构物理力学模型,分析了端部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了侧向支承应力场、裂隙场在工作面采空区稳定前后的变化,掌握了覆岩结构变化过程中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并确定了合理小煤柱尺寸。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稳定前低位关键层形成悬臂梁结构、高位关键层形成砌体梁结构,采空区稳定后形成三角滑移区;8206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达到32.09MPa,峰值位置距煤壁34m左右处应力降低区为017m,支承压力影响至距煤壁99m左右;随着开采厚度的增大,侧向支承压力峰值有所减小,而峰值距煤壁的距离、应力降低区范围、应力的影响范围随之增大;随着开采厚度的增大,覆岩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开采厚度大于9m时出现明显滑移区,适宜留设小煤柱;端部不放煤长度越小越利于采用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当不放煤长度大于1315m时,不宜留设小煤柱;确定小煤柱尺寸为6m,通过现场观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围岩控制效果。
赵国贞[6](2014)在《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能源开发战略布局西移,西部特殊地质条件为煤炭开采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现有普通综放理论已难以保证厚松散层、特厚煤层、大采高、大采放比等复杂条件下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因而开展全空间多因素状态下的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本文综合物理力学试验、理论分析、相似材料试验、数值计算、现场工业性试验等手段和方法,系统研究了厚松散层特厚煤层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建立了巷道围岩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位移、应力、能量等参量的变化规律。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基本顶及上覆岩层的结构力学模型,确定了上覆岩体的结构参数,给出了上覆岩体滑落、回转、切落的判据;建立了“内外结构”悬臂梁结构模型,得到了不放煤段长度、煤层厚度、煤柱宽度等多因素耦合情况下的弯矩组合方程,给出了结构破坏的能量判据和顶板切落情况下的动载因数及冲击载荷计算公式。(2)修正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煤体边缘力学平衡方程,建立了巷道侧煤柱边缘煤体和采空区侧煤柱边缘煤体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煤柱边缘塑性区内应力及塑性区宽度的关系式和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计算公式。(3)构建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相似模拟试验模型,分析了位移及应力的分布规律,研究了覆岩破断结构及巷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发现了煤层厚度对顶板及上覆岩体的变形量和煤柱宽度对顶板断裂位置的影响,得到了单一关键层和复合关键层的冒落角、位移和应力随推进距离变化及巷道围岩应力随煤柱宽度变化的回归方程。(4)采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煤柱宽度、不放煤段长度、煤层厚度等不同组合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得到了覆岩下沉系数随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端头不放煤段的悬臂梁结构,给出了两帮和顶底板变形量的关系式,确定了最优的端头不放煤段长度和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5)设计了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利用FLAC3D对巷道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优支护参数。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和实测,得到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验证了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和控制的效果。
刘锦荣[7](2012)在《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关键层及支架适应性》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大同矿区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顶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将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顶结构分为2类,指出"直接顶关键层"的存在将进一步增大顶板控制的难度。对8102、8103综放面所用ZF10000/25/38及ZF13000/25/38支架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F13000支架的适应性得到大大增强。
刘锦荣[8](2009)在《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顶结构及顶板控制技术》文中认为在分析大同矿区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项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将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顶结构分为2类,指出"直接顶关键层"的存在将进一步增大顶板管理的难度,并提出了8102、8103综放面顶板控制对策。
刘锦荣[9](2009)在《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关键层及支架适应性》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分析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顶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将塔山矿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顶结构分为2类,指出"直接顶关键层"的存在将进一步增大顶板管理的难度。对8102和8103综放面所用ZF10000/25/38及ZF13000/25/38支架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F13000较ZF10000支架能够适应的最大煤层采放厚度由17 m提高至20 m,也能防止端面顶煤冒落,ZF13000支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王营章[10](2008)在《复杂结构厚煤层顶煤可放性及综放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对复杂结构厚煤层顶煤可放性及综放工艺研究了系统的论述。通过现场观测,分析了康家滩煤矿88203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规律及显现特征,为康家滩煤矿8#煤层综放支架的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分析煤层强度、开采深度、顶板岩性及厚度、煤层厚度、顶煤中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煤层的夹矸层数和厚度等主要因素对顶煤冒放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冒放性隶属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顶煤冒放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值。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顶煤冒落情况进行了模拟,采用现场实测研究了项煤及顶板运移特征、项煤(板)宏观冒落特征,模拟及观测结果表明在康家滩煤矿8#复杂结构厚煤层中进行综放开采是可行的;采用平面和立体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对放煤步距与方式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得出了工作面合理的放煤步距为二采一放,合理的放煤方式为单轮顺序放煤。
二、坚硬顶板综放采场台阶式悬梁结构控制及其数值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硬顶板综放采场台阶式悬梁结构控制及其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技术及回采工艺研究现状 |
1.2.2 综放开采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现状 |
1.2.3 综放开采煤壁稳定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作面位置 |
2.2 煤层及顶底板条件 |
2.3 回采巷道的布置 |
3 一次采放全高大采放比回采工艺研究 |
3.1 综放开采工艺 |
3.2 Ⅲ811综放工作面灰分计算分析 |
3.3 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 Ⅲ811综放工作面回采工艺分析 |
3.4.1 放煤间距 |
3.4.2 放煤步距 |
3.4.3 放煤方式 |
3.4.4 放煤方向分析 |
3.5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
3.5.1 工作面回采过程顶煤损失构成 |
3.5.2 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综放开采覆岩移动及破坏特征数值分析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1.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网格的划分 |
4.2 数值模拟方案 |
4.2.1 计算模型方案及模拟步骤 |
4.2.2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工作面应力场分析 |
4.3.2 覆岩位移场分析 |
4.3.3 塑性区破坏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综放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现场实测 |
5.1 现场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
5.2 Ⅲ811综放工作面基本顶来压统计分析 |
5.3 支架工作特性与适应性分析 |
5.3.1 支架工作特性分析 |
5.3.2 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
5.4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
5.4.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
5.4.2 巷道围岩深基点位移观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松软破碎煤层回采煤壁注水稳定控制技术 |
6.1 煤壁片帮形式和片帮机理 |
6.1.1 煤壁片帮形式 |
6.1.2 煤壁片帮机理 |
6.2 煤壁注水力学性质试验分析 |
6.2.1 现场煤样水分测定 |
6.2.2 实验室煤样制备 |
6.2.3 煤样含水率与干燥时间变化规律 |
6.2.4 不同含水率煤样单轴压缩实验 |
6.2.5 不同含水率煤样剪切实验 |
6.3 煤壁注水参数设计 |
6.3.1 煤壁注水几何参数 |
6.3.2 煤壁注水物理参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厚硬岩层顶板破断失稳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近距离巨厚岩层的赋存特征及力学特性 |
2.1 五含岩层厚度变化 |
2.2 五含岩层岩性分布 |
2.3 五含岩层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 |
2.4 五含岩层属性界定 |
2.5 本章小结 |
3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的破断特征和运移规律 |
3.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破断特征 |
3.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破断结构特征和失稳运移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4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应力场和能量场的演化规律 |
4.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条件下覆岩位移场、应力场时空分布规律 |
4.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稳定性影响因素 |
4.3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失稳的能量耗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近距离厚硬岩层下开采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及工作阻力确定 |
5.1 厚硬岩层下开采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特征 |
5.2 厚硬岩层破断失稳的结构模型及支架工作阻力计算 |
5.3 基于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预控制的结构模型及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的爆破弱化控制及效果分析 |
6.1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深孔承压爆破弱化技术及参数 |
6.2 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顶板控制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多层坚硬顶板综放开采矿压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工程地质概况 |
2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实测 |
2.1监测方案与测点布置 |
2.2工作面开采对沿空巷道矿压显现的影响 |
3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 |
3.1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 |
3.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统计分析 |
3.3支架工作阻力与初撑力关系分析 |
4矿压显现特征与防治 |
4.1矿压显现特征综合分析 |
4.2强矿压防治对策 |
5结论 |
(4)浅埋煤层采场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压假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采场顶板来压步距研究现状 |
1.2.3 采场顶板来压步距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末采阶段来压研究现状 |
1.2.5 地表沉陷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于薄板理论的采场顶板断裂模型研究 |
2.1 弹性薄板的基本理论 |
2.2 采场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分析 |
2.2.1 计算力学模型 |
2.2.2 初次来压挠曲变形方程 |
2.2.3 初次来压阶段应力分析 |
2.2.4 初次来压步距计算 |
2.3 采场老顶周期来压步距计算分析 |
2.3.1 计算力学模型 |
2.3.2 周期来压挠曲变形方程 |
2.3.3 周期来压阶段应力分析 |
2.3.4 周期来压步距计算 |
2.4 采场老顶来压步距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工作面倾向长度的影响分析 |
2.4.2 老顶岩层厚度 |
2.4.3 老顶上覆岩层厚度 |
2.4.4 老顶岩层抗拉强度 |
2.5 本章小结 |
3 末采阶段矿压规律及回撤通道稳定性研究 |
3.1 末采阶段定义 |
3.2 基于直接顶—老顶协调变形的末采阶段来压步距分析 |
3.2.1 采场老顶末采阶段力学模型 |
3.2.2 力学模型分析 |
3.3 直接顶对周期来压步距的影响分析 |
3.3.1 直接顶厚度 |
3.3.2 直接顶弹性模量 |
3.3.3 直接顶内摩擦角 |
3.4 算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监测方案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末采阶段回撤通道稳定性分析 |
3.6 末采阶段起始距离确定 |
3.6.1 末采阶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 |
3.6.2 回撤通道受动采影响起始距离确定 |
3.7 末采阶段顶板合理断裂位置确定 |
3.8 本章小结 |
4 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现场监测 |
4.1 张家峁煤矿15201工作面矿压监测 |
4.1.1 工作面基本情况 |
4.1.2 矿压监测方案 |
4.1.3 走向矿压显现规律 |
4.1.4 倾向矿压显现规律 |
4.1.5 工作面支架支护特性分析 |
4.2 实测来压步距与理论对比分析 |
4.2.1 张家峁15201工作面来压步距分析 |
4.2.2 柠条塔S1201工作面来压步距分析 |
4.2.3 红柳林S1501工作面来压步距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浅埋煤层动态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
5.1 浅埋煤层地表移动基本规律 |
5.2 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的地表移动模型 |
5.2.1 岩体移动力学模型 |
5.2.2 单元开采岩体移动模型 |
5.2.3 地表下沉模型 |
5.3 动态地表下沉过程分析 |
5.3.1 地表点动态移动特征分析 |
5.3.2 一般时间函数分析 |
5.3.3 地表动态沉陷时间函数构建 |
5.3.4 考虑时间因素的地表下沉陷模型 |
5.4 工程应用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工作面地质情况 |
5.4.3 地表移动观测方案 |
5.4.4 地表动态下沉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端部结构对沿空巷道位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工程背景 |
2.1 塔山煤矿基本情况 |
2.2 8204 小煤柱沿空掘巷试验工作面介绍 |
2.2.1 空间位置 |
2.2.2 煤层情况 |
3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端部结构及应力分布 |
3.1 综采和普通综放面端部结构特征 |
3.1.1 综采和普通综放面基本顶破断规律 |
3.1.2 综放面端部覆岩结构 |
3.2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覆岩运动及结构特征 |
3.2.1 工作面采空区稳定前端部结构特征 |
3.2.2 工作面采空区稳定后端部结构特征 |
3.3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侧向支承压力演化规律 |
3.3.1 采空区稳定前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
3.3.2 采空区稳定后侧向支承压力分布 |
3.3.3 稳定后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理论分析 |
3.4 采空区稳定后端部结构数值模拟 |
3.4.1 CDEM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
3.4.2 工作面覆岩结构的模拟 |
3.4.3 侧向支承压力的模拟 |
3.4.4 沿空掘巷位置 |
3.5 小结 |
4 合理煤柱宽度的确定 |
4.1 开采厚度对端部结构及应力场影响 |
4.1.1 端部覆岩结构演化过程 |
4.1.2 侧向应力场演化规律 |
4.2 端部不放煤长度对端部结构及应力场影响 |
4.2.1 端部覆岩结构演化过程 |
4.2.2 侧向应力场演化规律 |
4.3 合理煤柱宽度的确定 |
4.3.1 ABAQUS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
4.3.2 塑性区分布的模拟 |
4.3.3 支承压力分布的模拟 |
4.3.4 巷道变形量的模拟 |
4.4 小结 |
5 现场巷道围岩稳定性监测 |
5.1 掘进期间现场观测 |
5.1.1 小煤柱侧内部裂隙发育状况 |
5.1.2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
5.1.3 锚杆锚索受力观测 |
5.1.4 大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比较 |
5.2 回采期间现场观测 |
5.2.1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
5.2.2 围岩深部位移观测 |
5.2.3 大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比较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煤(岩)样物理力学特性 |
2.1 试样制备及试验设备 |
2.2 煤(岩)样物理力学特性 |
2.3 煤(岩)试验试样破坏特征 |
2.4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 |
2.5 巷道围岩钻孔成像分析 |
2.6 小结 |
3 综放开采围岩结构力学模型与力学分析 |
3.1 巷道上覆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3.2 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
3.3 巷道结构耦合力学模型 |
3.4 小结 |
4 围岩裂隙发育及破断规律研究 |
4.1 地质条件 |
4.2 综放开采巷道上覆岩体破断结构研究 |
4.3 综放开采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研究 |
4.4 小结 |
5 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分析 |
5.1 上覆岩体破断机理分析 |
5.2 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分析 |
5.3 区段煤柱合理宽度分析 |
5.4 小结 |
6 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及实践 |
6.1 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
6.2 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
6.3 巷道围岩控制实践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关键层及支架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塔山矿煤层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2 顶煤、顶板运移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 |
2.1 顶煤、顶板运移及矿压的观测方法 |
2.2 顶煤、顶板运移的观测结果 |
2.3 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2.4 巷道矿压显现特征 |
3 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结构的分类 |
4 支架适应性分析 |
4.1 “支”的适应性 |
4.2 “护”的适应性 |
4.3 “放”的适应性 |
4.4 防冲击载荷的适应性 |
4.5 快速移架的适应性 |
5 结 论 |
(10)复杂结构厚煤层顶煤可放性及综放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综放开采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
2.1 工作面概况及生产技术条件 |
2.2 工作面顶板运动及矿压显现规律 |
2.3 小结 |
3 综放开采可行性研究 |
3.1 顶煤冒放性研究 |
3.2 综放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
3.3 小结 |
4 顶煤及顶板运移特征研究 |
4.1 顶煤及顶板运移特征 |
4.2 顶煤(板)冒落状况宏观观测 |
4.3 小结 |
5 综放开采工艺研究 |
5.1 放煤工艺实验研究 |
5.2 综放开采工艺研究 |
5.3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四、坚硬顶板综放采场台阶式悬梁结构控制及其数值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芦岭矿Ⅲ811工作面综放开采工艺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 陈天佑.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2]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D]. 赵通.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3]多层坚硬顶板综放开采矿压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 朱志洁,王洪凯,张宏伟,汤国水,兰天伟,高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7)
- [4]浅埋煤层采场覆岩破坏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李金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17(12)
- [5]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端部结构对沿空巷道位置的影响研究[D]. 张敏.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2)
- [6]厚松散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D]. 赵国贞.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7]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关键层及支架适应性[A]. 刘锦荣. 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 2012
- [8]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场直接顶结构及顶板控制技术[A]. 刘锦荣. 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 [9]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直接顶关键层及支架适应性[J]. 刘锦荣.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6)
- [10]复杂结构厚煤层顶煤可放性及综放工艺研究[D]. 王营章.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