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九线膨胀土路基的防护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17)在《含砂粉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粉土是一种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过渡性土,通常同时兼有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颗粒组分,粉土塑性指数较小,强度较低,压实困难,容易受到降雨蒸发的影响,因此,粉土因其特有的工程特性而属于不良回填材料。路堤回填料在路堤和路基的建设施工中是主要的材料,由于需求量较大因此国内外许多工程采用就地取材原则,大量工程实践中粉土会作为路堤回填材料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粉土自身的工程力学特性以及粉土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开展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对粉土开展物理力学试验,在研究粉土物理特性基础上开展室内静三轴试验,通过改变含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对粉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主要通过影响黏聚力来影响粉土的抗剪强度;含砂量增加能显着提高粉土的峰值强度,随围压增加,不同含砂量下粉土应变软化现象减弱;不同含水率下粉土应力-应变曲线均为软化型;低围压下增加含水率对强度削弱作用明显;压实度增大曲线逐渐由应变硬化型变为应变软化型。随后通过改变干湿循环次数、压实度和含水率变化幅度来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粉土强度衰减规律及裂缝的开展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干湿循环下压实度为90%的含砂粉土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软化型过渡到应变硬化型,压实度为85%和80%的应力-应变曲线循环前、后均为应变硬化型;含砂粉土黏聚力在高压实度下衰减明显,含水率循环幅度增大和次数增多下降明显;干湿循环3次和5次下试样的裂缝开展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利用干湿循环作用下粉土的强度指标进行粉土路堤稳定性分析,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不同黏聚力、干湿循环宽度比和边坡坡比对于粉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宽度比越大,边坡安全系数越小。
连继峰[2](2017)在《雨水入渗下路基土质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浅层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雨水入渗导致天然土坡滑动和工程边坡失稳而引发的灾害事故频发,工程边坡与人类生命财产关系密切,而工程边坡中的路基边坡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领域占有较大比重,强降雨诱发的路基突发性病害时常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诸多病害中,以路基土质边坡浅层溜坍最为典型。因此,建立基于雨水入渗特性的路基土质边坡浅层失稳模式及稳定分析方法,对准确评估边坡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外关于降雨导致的边坡浅层稳定分析方面研究多是基于假定的顺坡平面、圆弧、折线等滑动失稳模式,鲜有文献从斜坡点应力状态入手构建降雨入渗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失稳的合理模式,及其与表层、深层失稳模式的转化关系。同时,工程上为防止边坡发生浅层溜坍病害,设计了多种以边坡骨架防护型式为主的工程措施,但大都是基于经验的构造设计。通过分析水平地表积水和雨水入渗下非饱和土水分运移基本规律,探讨了倾斜地表情况雨水入渗及坡面径流下坡体内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从无限长斜坡土中一点应力状态出发,分析了雨水均匀浸润软化和顺坡渗流两种工况下的路基土质边坡浅层失稳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边坡失稳破坏模式与表层、浅层、深层的映射关系及相互转化阈值,并与圆弧滑面法、单一圆心的圆弧-平面组合滑面法等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建立了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与降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为有效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浅层失稳破坏,开展了基于力学原理的矩形骨架防护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性及骨架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Green-Ampt模型的雨水入渗特性分析①归纳总结了基于Green-Ampt模型的雨水入渗地表形成积水的三类典型时间判据。判据Ⅰ以积水入渗工况的入渗率q等于雨强R时,所对应的积水入渗时间tp1为判别阈值,是降雨入渗导致地表积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判据Ⅱ以tp1时积水工况下累积入渗量与雨强R下的降雨量相等时所需的降雨时间tp2为判别阈值,符合逻辑关系;判据Ⅲ以积水入渗工况的累积入渗量与雨强R下的降雨量相等所需的时间tp3为判别阈值,但前者的饱和入渗快于后者的非饱和入渗,相同时间下入渗深度不同,积水入渗量与降雨量理应不等,故判据Ⅲ存在物理上的固有缺陷。②斜坡表面含水率恒定(径流)边界下,由于入渗初期以仅取决于土体含水率的吸力水头梯度控制为主,坡度α对入渗率q和入渗量Q影响较小,但入渗后期以对斜坡坡度α有直接影响的重力水头梯度为主控因素时,坡度的影响则越来越显着;降雨边界下,雨强R相同时,水平地表承雨强R较斜坡坡面承雨强Rcosα大,故地表积水时间较坡面产流的时间短,但水平地表和斜坡坡面在承雨强(通量)相等时,由于斜坡法向最大入渗能力低于水平地表入渗情况,故呈现相反的规律。2)雨水入渗下边坡土体水分运移时空分布特征分析①基于van Genuchten 土-水特征曲线及非饱和土渗透系数K(θ)方程,推导了反映单位基质吸力变化引起含水率改变量的比水容量C(θ)和具有脉冲性质的水力扩散率DD(θ)函数关系式,完善了水平地表一维垂直入渗的Parlange模型数学表达。分析表明:通常情况下,砂和粉土的C(θ)曲线较黏土呈现更为显着的峰值特征;D(θ)与标准化体积含水率Se相关,且0<Se<1时,砂和粉土的D(θ)随Se增加无明显变化,但前者高于后者,Se接近于1时二者均迅速增加直至无穷大;相同地表通量边界下,具有较低K(θ)和D(θ)的粉土比砂的积水时间更短。②在水平地表一维垂直入渗Parlange模型基础上,针对倾斜地表情况,导出了坡面含水率和坡面通量恒定边界条件下土体水分运移偏微分方程,给出了表征斜坡雨水入渗时空分布规律的半解析表达式。通过与Philip精确解对比可知,对于常见坡度缓于1:1的路基土质边坡,相对误差低于7%,具有较好的工程精度。3)雨水浸润软化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失稳模式判别及稳定性①提出了雨水软化下边坡浅层溜坍由上缘张拉区、中段主滑区和下缘挤压区三段滑动区域组成的“顺坡曲面”破坏模式,考虑了上缘张拉区和下缘挤压区的抗力作用,构建了滑体上下缘剪切破坏曲面采用对数螺旋线方程表达的力学模型,提出了满足滑体上缘张拉区、下缘挤压区力矩平衡,中段主滑区静力平衡的土质边坡浅层稳定分析方法,导出了相应安全系数表达式。②提出了边坡失稳随雨水浸润软化深度zw增加依次呈现三种破坏模式,即“表层单位土条式顺坡平面”破坏模式Ⅰ、“浅层组合式顺坡曲面”破坏模式Ⅱ及“深层整体式对数螺旋曲面”破坏模式Ⅲ,采用滑体长度L与软化深度zw的比值λλ作为表征参数,确立了界定三种失稳模式的两个阈值λar和λf,即λ≥λer时为模式Ⅰ;λcr>λ>λf时为模式Ⅱ;λ≤λf时为模式Ⅲ。③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条件,构建了以“浅层组合式顺坡曲面”失稳模式为基础且涵盖三种失稳模式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统一表达式。分析表明:λ<λcr时采用模式Ⅰ忽略了上下缘滑体力学作用会得到偏于保守的结果,λ>λf时采用以圆弧滑面为代表的整体式曲面失稳模式则偏于危险,而λ≤λf时采用对数螺旋形和圆弧形的整体式曲面滑动模式差异不大。4)雨水顺坡渗流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性及临界雨强-历时评判①基于顺坡渗流条件下滑体上下缘对数螺旋线型剪切破坏模式,提出了考虑渗透力作用,能较好反映入渗深度zw和主滑区长度L2等因素影响的“顺坡曲面”组合滑面浅层稳定分析方法;对比单一圆心的圆弧-平面组合滑面搜索法,“顺坡曲面”组合滑面法是以滑体中段为平面,上下缘为双极心对数螺旋线的组合式滑面稳定分析法,具有无需搜索而直接确定浅层危险滑动面的优势,且克服了搜索滑面法在平-曲相交处滑面突变的缺点。②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以满足雨水入渗深度zw范围内土体饱和为条件,构建了土质边坡浅层“顺坡曲面”失稳模式下的稳定安全系数与雨强历时函数方程,获得了边坡失稳临界雨强-历时关系。对比“顺坡平面”失稳评判方法,雨强恒定时,由于前者考虑了上下缘滑体的抗滑作用,边坡浅层达到极限状态时对应的雨水入渗深度较后者更深,故所需的降雨历时应更长。5)路基边坡浅层稳定的骨架防护效应及结构优化①基于无限斜坡浅层稳定“顺坡平面”计算模型,以矩形骨架防护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雨水浸润软化和顺坡渗流两种工况下,矩形骨架框内土体沿骨架底部直接剪切滑动、挡土被动土压力破坏两种模式,及以竖向净距为表征参数的模式间转换阈值lsp,即横骨架净距lv<lsp为剪切滑动模式,lv>lsp时进入横骨架挡土被动破坏模式。②针对雨水浸润软化和顺坡渗流两种工况,分别建立了矩形骨架防护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安全系数Fs表达式,构建了以矩形骨架单位防护面积圬工量为目标函数,以边坡浅层稳定性和骨架强度为约束条件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分析表明,骨架嵌土深度和竖向净距主要影响浅层稳定性,而骨架宽度和横向净距受骨架结构材料强度控制。在满足边坡浅层安全系数和骨架材料强度下,截面深嵌的横窗型较截面平展的竖窗型骨架结构能更节省圬工用量。
储小宇[3](2014)在《铁路水害致灾模式与应急救援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在我国铁路运营过程中,极端降雨天气时有发生,降雨形成的铁路水害给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然而,铁路水害包含的次生地质灾害种类繁多,致灾模式多样,已有的铁路水害研究成果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铁路运营管理部门对线路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本文基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对铁路水害的致灾模式、应急救援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铁路水害的定义修正为:由于降水或其它水源作用造成铁路不能正常运行,称为铁路水害;对降雨作用下非沿河路基边坡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土体被积水浸泡软化、边坡径流冲刷作用;2、简述了铁路水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以京九线惠州工务段、河源线路区间2005年铁路水害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路水害的常见致灾形式为路基边坡溜坍,同时分析了铁路水害的致灾因素,一般包括灾害本身因素、铁路沿线地质情况、路基设计参数、施工、维护管理5个方面;3、分析并归纳了铁路水害致灾方式,初步总结了铁路基础设施在铁路水害作用下的破坏形式;采用两种方法对非沿河路堤在积水浸泡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也说明对突变级数法的改进是有效的;4、总结了铁路工务段应对铁路水害的措施,并对常见措施之一—码砌边坡的抗冲刷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包括5类一级指标和13个基础指标,并通过实例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借鉴公路填石路基码砌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本文算例进行了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和试算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了码砌应急措施的有效性,为既有线铁路水害的应急处置提供了参考。
路遥[4](2013)在《铁(公)路路基冲刷破坏特征与抗冲刷等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山洪灾害冲刷铁(公)路基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线路的正常运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山洪冲刷淘蚀作用下铁(公)路基的破坏机理尚不够明确,路基冲刷稳定性的预测模型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有效制定和实施山洪的防灾减灾措施,山洪冲刷淘蚀作用下路基的破坏机理探讨、路基稳定性预测分析及其抗冲刷等级评价就十分必要了,这对完善线域工程的勘测设计理论及山洪灾害的治理依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分析了山洪灾害冲刷作用下各线路结构物的破坏形态,并归纳出路基冲刷破坏的原因包括灾害本身以及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因素,为路基抗冲刷等级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了基础依据。(2)根据山洪对路基冲刷破坏的主要作用——浸泡软化、流水淘蚀等,提出路基冲刷破坏主要包括滑移破坏和崩塌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并分别改进了两种破坏模式下路基冲刷破坏机理的力学分析模型,推导了冲刷淘蚀作用下路基稳定性的计算公式。(3)为了解决多种冲刷稳定性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不一致的问题,采用数据库及编程技术编程实现路基稳定性判定。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发展,通过比较模型预测的正确率,将有利于选择出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路基段的最佳计算模型。(4)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与二元比较法,改进形成了一种关联度-二元比较分析的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主观权重计算方法。基于离差极小化方法,系统比较并综合利用关联度-二元比较分析法的主观权重信息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信息进行组合赋权,并将其应用于山洪灾害危险度评价实例当中。(5)结合山洪冲刷破坏路基的致灾因素、破坏机理并在综述路基冲刷影响因素及铁(公)路路基填料特点的基础上,选取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运营因素和致灾体本身因素等5个一级评价因子共14个二级基础评价指标,建立了山洪冲刷作用下路基工程的抗冲刷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肖尊群[5](2011)在《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既有重载铁路在使用过程中,基床、路堤、支挡等附属结构的病害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既有线路的安全使用。通过对现场调查、实时监测、物探检测等方法获得的第一手路基资料的处理,进行既有线路路基的状态评估,对于线路的日常维护和扩能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既有重载线路路基状态评估的研究较少,评估方法单一,经验性和主观性较大。本文以朔黄铁路为研究对象,进行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建立既有线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HRRAS的总体框架。系统按模块化设计,利用计算机模拟专家的决策机理,分别对基床、路堤、支挡、过渡段建立评估子模块,形成线路、区段、里程、评估点4级评估模式,并在路基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建立区段、里程、评估点三级路基变形预警模型。针对目前路基状态评估中技术状态等级划分研究不足的问题,在考虑路基技术状态等级划分的基本特征的同时,结合现有规范、工程经验等资料,定制了切实可行的既有线路路基技术状态等级评定标准。与现有规范相比,该评定体系以系统运算结果为依据,降低了人为主观经验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床指标体系、路堤指标体系、路桥过渡段指标体系、路涵过渡段指标体系和支挡结构稳定性评估指标。根据评估指标的特点选取包括极限平衡理论、数理统计理论、模糊神经网络在内的计算方法。针对既有线路高填方路堤,建立以安全系数和可靠度指标双指标评价模式,以简化Bishop法建立高填方路堤可靠度计算模型。针对路堤支挡结构,建立考虑计算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模糊随机可靠度计算方法,并以刚性抗滑桩为例,阐述建模思路和参数选取,论证其在路堤支挡结构评估中的可行性。采用曲线拟合法,建立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路基变形预测与评估的数据库存储平台,选取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星野法、Asaoka法、抛物线法等5种拟合预测曲线。实现了既有监测数据分析、路基横断面沉降预测分析、纵断面路基沉降预测分析、“里程”或“区段”变形预警等功能。根据基床潜在病害评估指标、基床承载力指标、路堤潜在病害评估指标的具体特征,研究了在评估系统中该三类评估指标的知识表示形式、有关的模糊化隶属度函数形式、定性和定量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方式。然后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结构,通过编程实现该评估功能。应用VB程序语言编制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软件通过现场路基检测试验和评估区段路基调查结果,对评估区段的朔黄铁路路基评估参数进行采集,利用评估系统对评估“区段”路基状态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对某工点加固前和加固后路基状态的评估对比,对加固效果进行评判,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验证了系统的科学性。
张元斌[6](2011)在《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具有失水收缩、吸水膨胀的特性。在干湿循环的影响下,膨胀土裂隙发育、扩展和贯通,随着降雨入渗影响,土体强度降低,进而引起边坡滑动失稳,使膨胀土边坡频发的工程灾害。研究膨胀土边坡在降雨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了降雨入渗影响下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1)设计了离心加载过程中的人工降雨装置。通过这个装置可以控制试验过程中降雨强度大小,实现比较均匀的人工降雨。(2)通过重塑强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降雨条件下边坡失稳破坏的过程,获得了边坡破坏时含水量、边坡位移等的变化规律。观察膨胀土边坡在降雨过程中滑动的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滑坡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密切。第一次降雨坡面入渗深度为3~5cm,滑坡发生在含水率35%的等值线附近。第二次降雨后,坡面入渗深度为6~8cm,滑坡也同样发生在含水率35%的等值线附近。(3)本文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降雨入渗的膨胀土边坡失稳的数值模拟,得到降雨不同阶段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考虑渗流场的孔隙水压力作用计算得出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小。尽管用极限平衡方法模拟的滑动面形态与模型试验相同,但是计算的安全系数不能用来判定边坡是否稳定。
潘成杰[7](2010)在《京九线粉土路基加固和病害综合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京九线K718+300~K748+300段粉土路基土体特性、病害类型和病因,提出并实践级配碎石覆盖边坡、种植香根草加固护道、铺设土工布封闭基床等路基加固与病害综合整治技术,提高了路基土体强度和抗洪能力。
李世杰[8](2010)在《高分子材料在粉质土路基水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京九线济南局管内,路基填料为黄河冲积形成的粉质土,填料级配不良,路基施工质量差,导致路基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京九线的行车安全。对粉质土路基水害整治过程中,研究开发出的P.P.T、UFA两种优质高分子聚合筑路剂在京九线应用的成功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程燕[9](2009)在《路堤桩板墙地震动力分析》文中提出昆河线玉溪至蒙自段线路全线位于高烈度地震区(8度),地质背景复杂,是中国大陆内强震活动频率最高的地区。该线大量使用了桩板墙结构。桩板式挡土墙是由抗滑桩发展而来的,桩板式挡土墙可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区的路堑和路堤支挡,也可用于滑坡等特殊路基的支挡。本文结合《玉蒙铁路高烈度地震区特殊路基修建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对地震力作用下的桩板墙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归纳整理了桩板墙结构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的一些研究。以玉蒙铁路DK99+659工点为原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桩板墙的三维模型,分析了在静力作用下,路堤加筋前后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采用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信号,分析了路堤桩板墙结构在0.20g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桩身受力和变形情况;比较抗滑桩桩间距对其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并得出了不同地震力作用下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静力和0.20g地震力作用下,桩板墙结构都不会失稳破坏。由于筋带和土体的联合作用,路堤加筋可以有效的改善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桩间距增大至7m后,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也随之增大,在0.20g和0.40g地震力作用下,桩板墙结构不会失稳破坏。总之,路堤加筋可以提高了桩板墙结构的稳定性,在8度抗震设防下,桩板墙结构满足昆河铁路抗震设计的要求。
肖军华[10](2008)在《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列车循环荷载下路基表现出来的动力特性是引起线路运行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列车速度提高、轴重增加、运量加大,加剧了线路和列车的振动,增加了路基承受动荷载与振动频率的水平,提高了路基的振动加速度,加快了路基的累积变形和疲劳破坏。当前,对铁路既有线细粒土路基基床在提速列车动荷载与物理状态改变下的动态参数及规律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黄河冲积粉土这种特殊的路基填料在密实度变化与增湿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特点、以及在列车循环荷载下的动态力学行为,甚至还没有过专门的研究。而现行的提速线路路基技术条件没有考虑列车荷载对路基的动力作用,使得列车长期运行对路基的影响难以定量计算,路基的评判与加固缺乏理论指导,给铁路运输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在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京九线粉土路基病害整治技术试验研究(2005G012)”支持下,并结合铁路提速现状,以现场调查和实测为基础,以室内静、动力学试验为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试验,掌握了黄河冲积粉土的土质特性,对非饱和粉土在密实度变化与增湿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特性、以及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调查了黄河冲积粉土铁路路基的病害特点及现状。(2)通过试验,认识了粉土在列车循环荷载与土体物理状态改变下的变形与强度破坏演化机理,得到了影响粉土动态稳定性的主要控制性因素;研究了列车循环荷载下粉土累积塑性变形、回弹变形、回弹模量、临界动应力和动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上述力学参数与动应力和土体物理状态指标间的关系模型。(3)采用车轨耦合动力模型及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提速列车动荷载的变化规律及数学模拟;通过ABAQUS建立轨道路基三维数值动力计算模型,对提速列车移动荷载下粉土路基的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列车轴重、速度、线路平顺性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现象进行了比较;此外,还探讨了列车轴距、道床厚度、材料刚度、阻尼等参数对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借助正交设计原理,对各影响参数的显着性进行了评价。从机理上更深入了解了提速线路路基的动力特性。(4)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铁路组织和学者提出的不同的路基结构设计原则,结合既有路基的特点,探讨了采用基床动强度和路基累积变形作为提速下路基长期稳定的控制参数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京九线粉土路基为对象,分析在不同运输条件、养护维修、道床厚度、路基容许变形下,路基结构要求的差异,并与现行技术条件进行了比较。
二、京九线膨胀土路基的防护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九线膨胀土路基的防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含砂粉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粉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粉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干湿循环试验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干湿循环试验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干湿循环试验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1 国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粉土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 粉土的物理试验 |
2.3.1 比重试验 |
2.3.2 颗粒分析试验 |
2.3.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4 击实试验 |
2.4 粉土的力学试验 |
2.4.1 试验仪器及材料 |
2.4.2 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 |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3.1 不同含砂量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2.4.3.2 不同压实度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2.4.3.3 不同含水率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2.4.3.4 含砂量对粉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2.4.3.5 压实度对粉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2.4.3.6 含水率对粉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2.4.3.7 粉土的破坏形态 |
2.5 小结 |
第三章 粉土的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干湿循环试验 |
3.2.1 试验仪器及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及制样方法 |
3.2.3 试验步骤 |
3.2.4 试验结果 |
3.2.4.1 不同循环次数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4.2 不同含水率循环幅度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4.3 不同压实度下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4.4 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3.2.4.5 粉土的抗剪强度相对衰减率 |
3.2.4.6 粉土的裂缝开展 |
3.2.4.7 干湿循环后粉土的破坏形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粉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思路及计算方案 |
4.3 ABAQUS软件简介 |
4.4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4.5 粉土路堤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5.1 边坡计算模型 |
4.5.2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5.3 三维建模和二维建模对于安全系数的影响 |
4.5.4 相同宽度比下不同黏聚力对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5.5 不同宽度比对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5.6 边坡坡比对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2)雨水入渗下路基土质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浅层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均质土坡整体稳定性 |
1.2.2 地表积水和降雨入渗特性 |
1.2.3 雨水入渗下土质边坡浅层稳定性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雨水入渗特性分析 |
2.1 降雨要素及等级划分 |
2.2 孔隙液体流动原理 |
2.2.1 土水势及其组成 |
2.2.2 Richards渗流方程 |
2.2.3 Richards渗流方程与Terzaghi固结方程对比 |
2.3 Green-Ampt积水入渗模型 |
2.3.1 积水入渗方程 |
2.3.2 湿润锋前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2.4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降雨入渗地表积水判据及讨论 |
2.4.1 降雨入渗地表积水判据 |
2.4.2 地表积水判据讨论 |
2.4.3 考虑坡度影响的Green-Ampt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雨水入渗土质边坡水分运移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1 水平地表一维垂直入渗Parlange模型 |
3.1.1 Parlange模型迭代求解方法 |
3.1.2 地表含水率恒定问题求解 |
3.1.3 地表通量恒定问题求解 |
3.1.4 算例分析与验证 |
3.2 基于VG土水模型的非饱和土入渗特性分析 |
3.3 无限长斜坡一维入渗特征分析 |
3.3.1 斜坡下水分入渗运动控制方程 |
3.3.2 斜坡下雨水渗流方程 |
3.3.3 斜坡表面含水率恒定问题求解 |
3.3.4 斜坡表面供水强度问题求解 |
3.3.5 算例分析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雨水浸润软化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失稳模式及稳定性 |
4.1 常用的边坡浅层失稳模式及稳定性 |
4.1.1 “顺坡平面”滑动模式的无限斜坡法 |
4.1.2 “顺坡折线”滑动模式的组合滑面法 |
4.2 改进的边坡浅层失稳模式及稳定性 |
4.2.1 “顺坡曲面”失稳破坏模式 |
4.2.2 “顺坡曲面”组合滑面法 |
4.2.3 算例分析 |
4.3 关于“顺坡曲面”失稳模式与土性关系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雨水浸润软化下路基土质边坡失稳模式转化及判别 |
5.1 浸润软化深度及范围对边坡失稳模式的影响 |
5.1.1 浸润软化深度对失稳模式的影响 |
5.1.2 浸润软化范围对失稳模式的影响 |
5.2 浸润软化下路基土质边坡失稳模式判别 |
5.2.1 边坡表层、浅层、深层失稳类别划分原则 |
5.2.2 边坡三类失稳模式转化阈值 |
5.3 边坡三类失稳模式的稳定分析统一方法 |
5.4 算例分析与验证 |
5.4.1 模型建立 |
5.4.2 计算方案 |
5.4.3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雨水顺坡渗流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性及临界雨强-历时评判 |
6.1 顺坡渗流下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分析 |
6.1.1 顺坡渗流下无限长斜坡浅层稳定分析方法 |
6.1.2 改进的顺坡渗流下土质边坡浅层稳定分析方法 |
6.1.3 算例分析及验证 |
6.2 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土质边坡浅层失稳评判 |
6.2.1 无限斜坡“顺坡平面”失稳评判 |
6.2.2 路基边坡“顺坡曲面”失稳评判 |
6.2.3 算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路基土质边坡浅层稳定的骨架防护效应及结构优化 |
7.1 路基土质边坡浅层雨水浸润软化工况 |
7.1.1 矩形骨架对浅层滑体抗力作用及破坏模式分析 |
7.1.2 矩形骨架护坡浅层稳定分析方法 |
7.1.3 矩形骨架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
7.1.4 算例分析 |
7.2 路基土质边坡浅层雨水顺坡渗流工况 |
7.2.1 顺坡渗流下矩形骨架-土体相互作用 |
7.2.2 考虑渗透力的骨架防护浅层稳定分析方法 |
7.2.3 骨架结构强度检算 |
7.2.4 低应力下土体抗剪强度 |
7.2.5 算例分析 |
7.2.6 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铁路水害致灾模式与应急救援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铁路水害研究现状 |
1.2.1 铁路水害的定义 |
1.2.2 铁路水害的危害 |
1.2.3 铁路水害的致灾模式 |
1.3 铁路水害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3.1 铁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1.3.2 铁路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路水害的特点及致灾因素分析 |
2.1 铁路水害的特点 |
2.1.1 铁路水害的空间分布 |
2.1.2 铁路水害的时间分布 |
2.2 铁路水害致灾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水害的致灾模式 |
3.1 铁路水害的致灾模式 |
3.2 浸水铁路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
3.2.1 浸水路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极限平衡法 |
3.2.2 实例分析 |
3.3 改进的突变级数法 |
3.3.1 突变理论介绍 |
3.3.2 改进的突变级数法 |
3.3.3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水害应急救援措施研究 |
4.1 铁路水害的常见应急措施 |
4.1.1 路基水害抢修 |
4.1.2 桥梁水害抢修 |
4.1.3 隧道水害抢修 |
4.1.4 洞水害抢修 |
4.2 码砌边坡抗冲刷等级评价 |
4.2.1 各影响因素代表指标的选取 |
4.2.2 实例分析 |
4.3 应急措施——码砌边坡稳定性试算 |
4.3.1 码砌边坡稳定性试算 |
4.3.2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铁(公)路路基冲刷破坏特征与抗冲刷等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山洪灾害的危害 |
1.1.2 山洪灾害的分布 |
1.1.3 山洪灾害冲刷特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路基冲刷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山洪灾害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山洪冲刷特征与致灾因素分析 |
2.1 路基冲刷破坏形态分析 |
2.2 致灾因素分析 |
2.2.1 外部因素 |
2.2.2 内部因素 |
2.3 工程案例分析 |
2.3.1 京九线 |
2.3.2 枝柳线(焦柳线) |
2.3.3 雅泸高速公路 |
2.4 本章小结 |
3 路基冲刷破坏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
3.1 路基冲刷机理分析 |
3.1.1 浸泡作用下路基强度变化机理 |
3.1.2 山洪冲刷路基的力学破坏机理 |
3.2 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
3.2.1 分析方法 |
3.2.2 实例分析 |
3.2.3 稳定性判定程序开发 |
3.3 本章小结 |
4 山洪冲刷作用下路基抗冲刷等级评价 |
4.1 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1 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
4.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3 实例分析 |
4.2 路基抗冲刷等级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实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既有重载铁路路基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重载路基评估进展 |
1.1.2 国内铁路路基评估检测方法 |
1.1.3 重载路基病害研究现状 |
1.1.4 既有重载铁路路基评估状态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 |
1.1.5 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 重载铁路路基评估的特征 |
1.2.1 与普通铁路路基评估相比 |
1.2.2 与重载铁路路基设计相比 |
1.3 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1 评估方法的不足 |
1.3.2 评估指标的选取代表性不足 |
1.3.3 重载铁路路基评估系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框架的建立 |
2.1 系统总框架 |
2.1.1 数据管理模块 |
2.1.2 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 |
2.1.3 路基病害主因识别 |
2.1.4 路基状态优劣等级排序 |
2.1.5 路基病害处理和加固决策系统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状态技术等级划分 |
3.1 路基技术状态等级划分现状 |
3.2 路基技术状态等级划分思路 |
3.2.1 总体分级原则和方法 |
3.2.2 等级数目的确定 |
3.2.3 主观因素影响的减小 |
3.2.4 划分过程 |
3.2.5 病害处理和加固措施相关性分析 |
3.2.6 路基病害的平行性分析 |
3.3 路基技术状态等级划分研究 |
3.3.1 基床状态等级划分 |
3.3.2 路堤状态等级划分 |
3.3.3 支挡结构状态等级 |
3.3.4 过渡段状态等级划分 |
3.3.5 路基沉降变形预警等级划分 |
3.3.6 评估“区段”既有路基病害等级初判标准 |
3.4 评估“里程”路基病害综合状态等级计算方法分析 |
3.4.1 常见的权重计算方法 |
3.4.2 划分方法 |
3.4.3 单项“设备”权重向量A_i的求取 |
3.4.4 “设备”的模糊关系评判矩阵R_j的求取 |
3.4.5 “设备”的权重模糊向量A_j的求取 |
3.4.6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2 评估指标分类和标准化处理 |
4.2.1 评估指标分类 |
4.2.2 评估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4.2.3 铁路路基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组成 |
4.3 基床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
4.3.1 基床既有病害评判指标体系 |
4.3.2 基床潜在病害评判指标体系 |
4.3.3 基床承载力评估体系 |
4.4 路堤评估指标体系 |
4.4.1 路堤既有病害评估指标 |
4.4.2 路堤潜在病害评估指标体系 |
4.4.3 路堤边坡稳定评价指标分析 |
4.4.4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评估指标 |
4.5 过渡段评估指标体系 |
4.5.1 路桥过渡段评估指标体系 |
4.5.2 路涵过渡段结构功能评估指标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填方铁路路堤边坡和支挡结构可靠度评判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 |
5.1 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可靠度分析 |
5.1.1 高填筑路堤边坡稳定分析模型的建立 |
5.1.2 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方法简介 |
5.1.3 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方法 |
5.1.4 铁路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可靠度计算 |
5.1.5 工程计算实例分析 |
5.2 高填方路基铁路支挡结构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 |
5.2.1 模糊可靠性分析理论 |
5.2.2 L-R型模糊数及分解定理 |
5.2.3 模糊可靠性分析模型 |
5.2.4 区间数的计算 |
5.2.5 模糊随机可靠度的计算 |
5.2.6 抗滑桩结构模糊随机可靠度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 小结 |
第六章 既有铁路路基变形评估与预测 |
6.1 铁路路基变形计算方法 |
6.2 既有铁路路基变形预测数据库的建立 |
6.2.1 路基沉降预测的方法选择 |
6.2.2 路基变形监测数据库 |
6.3 路基变形评估子系统设计 |
6.3.1 路基变形评估模块构成 |
6.3.2 路基沉降变形预警体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载铁路路基评估系统模型建立与软件实现 |
7.1 评估系统中知识表示 |
7.1.1 数据的模糊化和反模糊化 |
7.1.2 数据预处理 |
7.1.3 学习样本集的生成 |
7.2 主要评估方法选择 |
7.2.1 模糊系统综合评判 |
7.2.2 BP神经网络方法 |
7.2.3 模糊神经网络法 |
7.3 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的软件实现 |
7.3.1 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现场路基检测试验与评估实例验证 |
8.1 现场路基测试试验内容和方法 |
8.1.1 地质雷达和弹性波测试 |
8.1.2 K30荷载板试验测试 |
8.1.3 N10轻型动力触探测试 |
8.1.4 动弹性模量E_(VD)测试试验 |
8.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8.2.1 物探测试试验结果分析 |
8.2.2 K30平板载荷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8.2.3 轻型动力触探测试结果分析 |
8.2.4 动弹性模量E_(VD)测试试验结果分析 |
8.3 评估实例验证 |
8.3.1 朔黄铁路线路路基基本概况 |
8.3.2 评估区段的工程地质概况 |
8.3.3 评估区段路基病害情况 |
8.3.4 既有病害评估 |
8.3.5 路涵过渡段评估 |
8.3.6 路桥过渡段评估 |
8.3.7 高填方路堤稳定性评估 |
8.3.8 路基潜在病害与基床承载力评估 |
8.3.9 区段路基状态评估 |
8.3.10 评估结果的应用讨论 |
8.4 路基加固前后状态对比评估分析实例 |
8.4.1 试验点工程概况 |
8.4.2 加固前后路基检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8.4.3 加固前后路基状态评估对比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9.1 主要研究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与背景 |
1.1.1 膨胀土的灾害问题 |
1.1.2 选题的工程背景 |
1.2 膨胀土边坡的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边坡破坏模式研究 |
1.2.2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膨胀土已有模型试验研究分析 |
2.1 香港科技大学离心模型试验 |
2.1.1 试验概况 |
2.1.2 试验内容 |
2.1.3 试验结果分析 |
2.1.4 讨论 |
2.2 长江科学院的大尺寸模型试验 |
2.2.1 试验概况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成果分析 |
2.2.4 讨论 |
2.3 其他膨胀土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2.3.1 黑棉土膨胀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 |
2.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道边坡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 |
2.3.3 南昆线膨胀岩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2.3.4 干湿循环下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离心模型试验 |
2.3.5 雨水入渗与膨胀性土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 |
2.3.6 膨胀土地基与构造物相互作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离心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理 |
3.2 离心机模型试验设备和相似关系 |
3.3 离心模型尺寸和材料选择 |
3.4 模型标记点布置 |
3.5 模型制备 |
3.6 试验流程 |
3.7 试验现象 |
3.7.1 干湿循环后滑坡形态 |
3.7.2 滑坡断面图 |
3.8 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1 降雨装置测试分析 |
4.1.1 自然状态人工降雨试验 |
4.1.2 人工降雨离心模型试验(20g) |
4.1.3 人工降雨装置试验结果分析 |
4.2 降雨入渗离心试验数据分析 |
4.3 膨胀土边坡含水量变化特性 |
4.3.1 含水率等值线 |
4.3.2 含水率深度变化规律 |
4.4 膨胀土边坡位移变化规律 |
4.5 滑坡机制的定性描述 |
4.6 小结 |
第五章 非饱和膨胀土入渗边坡稳定分析 |
5.1 引言 |
5.2 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5.3 非饱和边坡稳定理论 |
5.4 基于GeoStudio 软件的降雨入渗边坡的计算方法 |
5.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本文完成的工作 |
2 研究结论 |
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7)京九线粉土路基加固和病害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概况 |
2 病害类型特征 |
3 病害原因分析 |
3.1 坡面冲刷 |
3.2 潜蚀破坏 |
3.3 路基陷穴 |
4 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
4.1 级配碎石覆盖路基边坡 |
4.2 种植香根草防护护道 |
4.3 铺设土工布封闭基床 |
5 实施效果与体会 |
(9)路堤桩板墙地震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桩板墙研究现状 |
1.3.2 膨胀土研究现状 |
1.3.3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4 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
1.4.1 拟静力法 |
1.4.2 滑块分析法 |
1.4.3 数值模拟法 |
1.4.4 试验法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桩板墙的设计与计算 |
2.1 概述 |
2.2 桩身的设计计算 |
2.2.1 桩的设计 |
2.2.2 桩的计算 |
2.3 挡土板设计的一般规定 |
2.3.1 挡土板上荷载分布及计算 |
2.3.2 挡土板的验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差分法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
3.1 概述 |
3.2 本构模型 |
3.2.1 弹性模型 |
3.2.2 摩尔-库仑模型 |
3.3 FLAC动力分析计算方法 |
3.3.1 等线性法 |
3.3.2 完全非线性法 |
3.4 FLAC动力边界条件 |
3.4.1 静态边界 |
3.4.2 自由场边界 |
3.5 FLAC动荷载输入及阻尼的选择 |
3.5.1 动荷载的输入 |
3.5.2 阻尼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堤桩板结构抗震数值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地质概况及设计依据 |
4.1.2 主要工程措施 |
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2.1 几何模型 |
4.2.2 模型参数 |
4.3 模型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桩身受力 |
4.3.2 桩身变位 |
4.4 模型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模型动态分析 |
4.4.2 桩身受力 |
4.4.3 桩身变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路堤桩板结构桩距的影响分析 |
5.1 概述 |
5.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5.3 模型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5.4 桩板墙结构在0.20g情况下的地震响应 |
5.4.1 桩身受力 |
5.4.2 桩身变位 |
5.5 桩板墙结构在0.40g情况下的地震响应 |
5.5.1 桩身受力 |
5.5.2 桩身变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粉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进展 |
1.2.2 路基土的动力性能研究进展 |
1.2.3 路基动力响应研究进展 |
1.2.4 铁路路基技术条件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黄河冲积粉土的特性及对铁路路基运营影响研究 |
2.1 黄河冲积粉土的形成 |
2.2 黄河冲积粉土的土质特性 |
2.3 黄河冲积粉土的力学特性 |
2.3.1 粉土的变形与屈服特性 |
2.3.2 粉土的强度特性 |
2.4 铁路粉土路基运营的特殊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列车循环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研究 |
3.1 列车荷载下路基的循环应力特点 |
3.2 循环荷载下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试验条件设计 |
3.2.2 动应力幅值与加载频率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2.3 围压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2.4 含水率对粉土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累积变形预测模型 |
3.3.1 变形分析 |
3.3.2 模型建立 |
3.4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回弹模量预估模型 |
3.4.1 回弹模量的变化特性 |
3.4.2 模型建立 |
3.5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临界回弹应变 |
3.6 循环荷载下粉土的临界动应力与动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与参数研究 |
4.1 提速列车动荷载的模拟 |
4.1.1 既有线提速列车动荷载的变化 |
4.1.2 列车动荷载的模拟 |
4.2 列车荷载下路基的动力分析模型 |
4.2.1 数值模型 |
4.2.2 材料模型及参数 |
4.2.3 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4.3 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
4.3.1 路基的动应力 |
4.3.2 路基的动变形 |
4.3.3 路基的加速度 |
4.4 路基动力响应的参数影响研究 |
4.4.1 列车轴距的影响 |
4.4.2 道床厚度的影响 |
4.4.3 材料刚度的影响 |
4.4.4 材料阻尼的影响 |
4.4.5 参数显着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速列车长期运营荷载下粉土路基的稳定性研究 |
5.1 提速下路基长期稳定性控制参数研究 |
5.1.1 技术参数确定 |
5.1.2 分析方法 |
5.1.3 影响规律研究 |
5.2 提速下粉土路基长期稳定性的结构条件 |
5.2.1 计算参数 |
5.2.2 路基结构的临界条件 |
5.2.3 与现行技术条件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6.2 主要创新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京九线膨胀土路基的防护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含砂粉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堤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 李晓峰.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2]雨水入渗下路基土质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浅层稳定性分析[D]. 连继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3]铁路水害致灾模式与应急救援措施研究[D]. 储小宇. 中南大学, 2014(03)
- [4]铁(公)路路基冲刷破坏特征与抗冲刷等级评价研究[D]. 路遥. 中南大学, 2013(05)
- [5]重载铁路路基状态评估系统研究[D]. 肖尊群. 中南大学, 2011(12)
- [6]膨胀土边坡降雨入渗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张元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京九线粉土路基加固和病害综合防治[J]. 潘成杰. 铁道建筑, 2010(06)
- [8]高分子材料在粉质土路基水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李世杰. 铁道标准设计, 2010(04)
- [9]路堤桩板墙地震动力分析[D]. 程燕.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10]提速列车荷载下粉土的力学响应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 肖军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