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潘基泽同志先进事迹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彭蕾[2](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挑战,提出了若干新理念和新路径,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形成了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和实践的有效性,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探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是什么-为什么行-如何深入发展”的研究思路,深入解读了其思想的相关理论、哲学意蕴、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具体实践、发展路径和时代贡献等内容,力求通过对其思想的系统研究,整体把握思想精髓、全面认识理论创新、系统掌握实践路径、科学理解当代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阔步的发展。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主要对其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哲学阐释。第三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主要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并对其思想的萌芽探索期、形成完善期和成熟升华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历史分析,解答其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第四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主要对其思想的核心理论进行系统考察,通过逻辑主体、逻辑主线和逻辑主旨把握其思想的理论逻辑;从发展转型、系统治理、人民立场和共享共建目标等方面来分析其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多种角度探讨其思想的思维方法。通过逻辑、观点、方法的全面分析,解答其思想“是什么”的问题。第五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析。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总结实践成就,提炼实践经验,解答其思想“为什么行”的问题。第六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在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结合多方面的生态体系建设,提出生态层面的推进路径;从物质奠基、政治引领、文化护航、社会合力等视角,提出总体布局层面的保障路径,解答其思想“怎么深入发展”的问题。第七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战略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全球性等时代特性,探讨其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遵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以实践样本为个体研究目标,分析实践成效,增强了理论研究的说服力,克服了以往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的局限性;其次论文突出整体性,力求克服碎片式的研读方式,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探讨,全景式地展现其思想的科学全貌;三是尝试丰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建构,论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其践行情况进行现实反思,力求以理性哲理提升研究质量,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内涵和历史贡献。
崔京宪[3](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刁颖雪[4](2020)在《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有时政新闻事件出现,许多时政热点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及国家和国际上的重大方针与政策。评价一堂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否合格需要考虑其是否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了时政资源,即“用活”时政素材。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如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教材一样,都是可以利用的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时政素材的挖掘、开发和运用,将整合过的时政素材用于创设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恰当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时政素材因其时效性、多样性、新颖性、价值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如今,教师对时政素材重要性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时政素材的兴趣明显增强,时政素材的呈现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时政素材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运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时,仍然存在着偏离教学目标、对时政素材的挖掘不够充分、选取的时政素材脱离学生的实践经验、课堂的实际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将时政素材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不仅有利于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对当前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构建和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立足新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遵循摆脱传统的应试理念的束缚、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原则,将时政素材运用于课前时政讲坛、新课导入、课堂教学、课堂检测、课后时政论坛这几个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时政素材的价值,才能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程,展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色。
穆惠涛[5](2019)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国家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目标。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彻底打响并进入关键性决胜阶段,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着更为严峻和紧迫的形势与任务。如何直面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准问题解决的着力点,使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同志认为,必须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一番大功夫,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的大问题。他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提出要有效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其中包括通过“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教育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中教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前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与他们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的承继性的重要特征。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减贫,尤其是高度关注教育减贫的大形势下,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大发展以及包括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深入研究分析并确定了教育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中的根本战略地位,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明确了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构了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和“扶智”双扶相结合;强调教育扶贫应该以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基点;阐明要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主要抓手;揭示实现教育信息化以推动教育扶贫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突出呈现着对求真务实精神的坚持;凸显着对知行合一的求索;彰显着对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追求。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延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并且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同时,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为中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具体现实指南,促进了教育扶贫实践工作的生动开展,推进了中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式”教育扶贫范式与经验借鉴。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基础等,而后从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思想彰显出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以及思想具有哪些现实和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形成,包括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的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中蕴含的教育反贫困思想一脉相承,并且结合世界和中国新时期反贫困的现实状况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第二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本部分主要分析归纳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饱含的丰富内容,包括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及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等六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第三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中所蕴含的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基本理念。第四章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本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该思想对中国教育扶贫实践活动开展,中国实现脱贫攻坚和世界范围减贫的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尹紫薇[6](2019)在《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文中认为信仰信念的培育与建设是我国当前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解决这一时代课题的强大理论武器,具有十分显着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习近平信仰信念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剖析其形成条件、阐释其基本内容、凝炼其主要特征、评析其理论地位与重要贡献作为研究主线,力图在加深对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解之基础上,为我国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广大人民群众构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世界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建设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充实与丰富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探讨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与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对本文的研究理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了交代,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诠释。第二章剖析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形成条件,分别从理论渊源与个人实践基础两个维度进行解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信仰信念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有关信仰信念的重要观点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信念观,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渊源。革命家庭的教育、县乡基层的工作、高级干部的工作与总书记和主席的工作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形成的个人实践基础。第三章阐释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加强信仰信念建设的缘由。分别从信仰信念的重要性及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等两个角度进行剖析。习近平从个人、政党和世界三个层面,对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研判;又从部分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少数国人理想信念缺失、世界缺乏价值观共识等三个维度,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正是基于对信仰信念重要性的把握与对现存问题的忧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重视信仰信念建设。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构建:新时代应培育怎样的信仰信念。分别从共产党员、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等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习近平认为,共产党人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华民族应共筑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世界应构建人类共同价值。第五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现路径:新时代应如何构建信仰信念。同样从共产党员、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等三个维度予以阐明。习近平认为,为坚定党员信仰,要进行信仰供给侧改革;为在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家庭同辈的巨大作用;为实现人类共同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发展观及文明观,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六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主要特征。认为坚守原则性与开放包容性相结合、时代发展性与历史民族性相结合、终极价值性与现实引领性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与激发基层活力相结合以及语言风格亲切通俗与严肃严谨相结合是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鲜明特征所在。第七章论述了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地位与重要贡献。认为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其理论贡献在于: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的具象表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信仰信念观的发展,为人类信仰信念观开辟了全新理论境界;实践成就在于:为完善思想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合了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锻造了精神力量。
刘梦[7](2019)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以影片《战狼2》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召开多次会议并发表多篇重要讲话,不仅着重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例如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2016年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意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提供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既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又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教育创新需求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为研究主体,通过理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类型、实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层面分析影响因素以及提出保障其功能实现的现实路径。主旋律影视作品以宣扬和传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主体内容,通过集艺术性、教育性、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表现手法来达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阶级性与民族性并存、商业性与导向性并存、教育性与娱乐性并存的特征。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容、形式与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战狼2》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及个案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主旋律影视作品具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思想道德教化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品质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的功能。科学选取成都理工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为访谈对象,探讨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访谈数据与结果发现,目前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现状表现为功能作用范围广、功能作用效果好、功能实现总体接受度提高,但依旧存在功能作用层次浅、功能效用不持久、功能作用群体存在性别分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即教师能力素养和协同教育格局仍需提高和完善、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主旋律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政府相关政策和实施监管难度大。因此,本文从学校、大学生、社会多层面提出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即充分发挥学校各主体力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增强影视鉴赏能力、增强影视创作者社会责任感创作优质主旋律影视作品、加强政府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规范和引导。
郑国强[8](2018)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经使用10多年了。但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任课教师普遍感到在如何较好地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中存在困惑,教材研究注重微观忽视宏观、注重表面忽视内涵、注重实践忽视理论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教育博士研究论文,试图从教材研究的角度帮助和引导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探索。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教材论、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教材分析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教材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从教材整体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由“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构成的体系结构,反映了“线面结合、综合渗透、创新拓展、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以及时代发展需要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补充;教材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从教材各组成部分角度分析,本文认为教材主题文在结构和语言表述方面有独特之处,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的学科属性,实现了课程目标;667篇阅读材料种类丰富,安排科学合理,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内容变化,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健康的导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阅读材料既是对主题文的补充,又是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440幅插图内容题材广泛,客观真实且具代表性,给人视觉冲击和美的感受,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起到了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作用;143条格言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精练概括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求真向善尚美的特点,是认识的真谛和价值的结晶;465项活动为课程的实践提供了时间和内容的保障,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性,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主题文、阅读材料等内容设计,活动的难易程度、形式和内容兼顾所有学生,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也是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郑天[9](2017)在《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文中认为学者陈嬿如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的研究直接促发了本研究开展,作为社会动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研究成果,她对三大传播战役的分析具有重大价值。50周年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国内80年代末社会一度局部动荡,国外又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历史大事。如何妥善弥合革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想主义和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实用主义之间的鸿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学者立足于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扎根理论对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她发现这次传播战役和以往的社会动员在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重新解读了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社会经过二十多年的变迁,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呈现出新发展和新问题,中国作为巨大的社会试验场具备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国际环境中,日本政坛不断右倾化且在2015年9月19日凌晨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其一系列旨在谋求正常化大国、军事大国的举动引发外界关注;日本社会也逐渐右倾化,除去国内政坛不断美化侵略史观、主张正常化大国和军事大国路线等右倾化行为的影响和渲染之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一些外部事件也引发了日本社会不安全感加剧,因此日本社会本身的国民心态逐渐发生变化;美日同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遭遇9· 11恐怖袭击后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恐战争,美日关系在这一阶段由原有的美主日从逐渐走向美日同盟,这对亚太局势安全也构成威胁。国内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虽然中国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GDP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必须要兼顾民生。各方利益矛盾在这个时期凸显,各种冲突也借由互联网变得极易成为舆论热点,这更加大了社会风险与执政难度。媒介技术在这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易引发思维变革,而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避免信息霸权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和执政党的合法执政地位。而本研究以对社会动员和国家发展的文献梳理为理论依托,基于个案研究法,参考了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并借鉴了学者陈嬿如的研究框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案例当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开展分析。试图发现本次案例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与以往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发展传播学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样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和研究问题;第二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按照重大时间节点对整个70周年案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梳理,按照唤醒记忆——激活记忆——升华记忆——延续记忆的传播链条对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传播活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传媒在整个案例当中烘托了“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这一主题,凸显了“东方主战场”和“中流砥柱”两个概念,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发掘出了传播活动对集体记忆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这实际上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将70周年案例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动员和传播战役进行了详细对比,从传播活动的目标、过程、机制、特点与功能等角度分析了变与不变。笔者发现70周年案例与过去相比在传播目标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并没有拘泥于某一个精神目标或实际目标。多元化的目标更加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符合了受众的期待,也更加符合以塑造民族国家认同为策略的传播特点。传播的过程也不再依靠某一个官方机构、某一领导人或者官方媒体的发声作为传播活动的开端,而是依靠长时段浸润式传播,有阶段有重点地开展。这样既做到了自然而然地传播,营造了氛围,又不失重点地打造了媒介事件,赋予其重大意义。这很好地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塑造,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传播的机制从灌输式传播转向了以塑造认同为主的方式,这种变化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环境与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之下发生的转变,也意味着不同组织机构的配合更加紧密,宣传工作更加精巧。本次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制作了大量专题栏目和相关板块,内容丰富,特点突出。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栏目、板块,以立体丰富的长时段报道吸引受众,电视媒体在胜利日当天的特别节目中打造了万众瞩目的媒介事件。新媒体能够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报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其中传统媒体的网站依托其母体,做到了内容为王。商业媒体网站则依托自身特色,发挥专长,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笔者还从发展传播学的终极目标入手分析了本次传播战役的变化,“发展”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这一概念也可以在执政党的各种表述当中得到印证。本次传播战役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运用和解读,较好地向受众传达了十四年抗战的知识。这不仅使受众在长时段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还完成了对受众精神层面的指引。传播战役不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还是执政党努力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执政合法地位的一次尝试。本研究对70周年案例进行长时期跟踪分析,从海量资料中提取传播活动的相关信息,捕捉到了新时期传播战役的变与不变。依据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进行研究,研究者自身不能对资料进行过分阐释,一切都要依据资料说话,唯此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这也是对发展传播学中社会动员与国家发展研究的一个继承与补充。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10](2014)在《2013年大事记》文中提出1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承办的"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兼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郝东晨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该展览展出了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同治、光绪朝瓷器中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00件(套)官窑精品,展览分为"同治大婚用瓷"、"慈禧万寿用瓷"、"大雅斋瓷器"三部分。以慈禧个人用
二、潘基泽同志先进事迹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潘基泽同志先进事迹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 |
2.1 概念界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概念 |
2.1.1 生态 |
2.1.2 文明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思想 |
2.2 唯物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之源 |
2.2.1 人与自然处在同一场域之中 |
2.2.2 人同万物是同一律的存在 |
2.2.3 人与自然要合其德与合其律 |
2.3 辩证法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律遵循 |
2.3.1 用矛盾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2.3.2 用联系的观点把握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
2.3.3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然界的生成与消逝 |
2.4 价值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取向 |
2.4.1 回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诉求 |
2.4.2 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本意蕴 |
2.4.3 呈现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旨归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 |
3.1.2 关于人化自然的理论 |
3.1.3 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 |
3.2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
3.2.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3.2.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 |
3.2.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 |
3.2.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 |
3.3 形成历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3.3.1 萌芽探索期 |
3.3.2 形成完善期 |
3.3.3 成熟升华期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 |
4.1.1 逻辑主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生态人 |
4.1.2 逻辑主线: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
4.1.3 逻辑主旨:消除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状态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
4.2.1 发展转型:新型文明观与绿色发展观 |
4.2.2 系统治理:整体系统观与严密法治观 |
4.2.3 人民立场:普惠民生观与全民行动观 |
4.2.4 共享共建:和谐自然观与全球共赢观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方法 |
4.3.1 辩证扬弃的历史思维方法 |
4.3.2 全球共治的战略思维方法 |
4.3.3 协同治理的系统思维方法 |
4.3.4 严格保护的底线思维方法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本 |
5.1.1 浙江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1.2 福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 |
5.1.3 河北三代塞罕坝人接力在荒漠沙地成功植树造林 |
5.1.4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
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 |
5.2.1 生态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
5.2.2 我国生态状况显着改善 |
5.2.3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
5.2.4 生态文明制度日趋完善 |
5.2.5 生态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
5.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 |
5.3.1 坚持党对生态建设领导 |
5.3.2 重视生态实地调查研究 |
5.3.3 综合施策提升生态实效 |
5.3.4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 |
6.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1.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性 |
6.1.2 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
6.1.3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 |
6.1.4 生态环境修复与监管仍待加强 |
6.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路径 |
6.2.1 加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建设 |
6.2.2 完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目标责任建设 |
6.2.3 强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2.4 加快以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6.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保障措施 |
6.3.1 物质奠基:助推生态文明绿色转型 |
6.3.2 政治引领:凝聚生态文明发展共识 |
6.3.3 文化护航:强化生态文明行动自觉 |
6.3.4 社会合力: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 |
7.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性 |
7.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 |
7.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创新性 |
7.1.3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人民性 |
7.1.4 携手共建人类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性 |
7.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7.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7.2.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2.3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
7.2.4 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指导 |
7.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7.3.1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7.3.2 努力形成和推进绿色发展模式 |
7.3.3 指明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路径 |
7.3.4 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新范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
3.1.1 “人的文学”思想 |
3.1.2 “情的文学”思想 |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时政素材的涵义、特点及其分类 |
(一)时政素材的涵义 |
1.时政的涵义 |
2.素材的涵义 |
3.时政素材的涵义 |
(二)时政素材的特点 |
1.时效性 |
2.多样性 |
3.新颖性 |
4.价值性 |
(三)时政素材的分类 |
1.基于主要范畴的分类 |
2.基于地域差异的分类 |
3.基于呈现载体的分类 |
二、时政素材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的意义 |
(一)有利于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充实教学内容 |
1.弥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不足 |
2.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
(二)有利于增强课程的生动性,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
1.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动性 |
2.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
1.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
2.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
3.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
2.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
三、时政素材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时政素材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取得的进展 |
1.教师对时政素材重要性的意识不断提高 |
2.学生对时政素材的兴趣明显增强 |
3.时政素材的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 |
(二)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教师素质影响对时政素材的充分挖掘 |
2.创设教学情境时运用的时政素材偏离了教学目标 |
3.选取的一些时政素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
4.课堂的实际效果不佳 |
(三)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时政素材自身的局限性 |
2.应试教育理念的顽固性 |
3.教师教学水平的不平衡性 |
4.学生参与开发时政素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
四、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
(一)运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
1.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素质 |
2.摆脱传统的应试理念的束缚 |
3.紧密联系教学目标 |
4.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5.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
(二)时政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各教学环节情境创设中的具体应用 |
1.课前时政讲坛中的应用 |
2.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
3.知识讲授中的应用 |
4.课堂检测中的应用 |
5.课后时政论坛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列宁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往届领导人的教育反贫困思想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持续减贫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时代课题 |
(二)脱贫攻坚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
(三)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教育扶贫的战略地位: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 |
(一)基于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 |
(二)明确发展教育与摆脱贫困的内在关联性 |
(三)提出“治贫先治愚”的科学论断 |
(四)强调发展教育是扶贫的根本大计 |
二、教育扶贫的重要使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一)穷二代、贫二代的现实存在 |
(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价值 |
(三)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
三、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
(一)双富与双扶 |
(二)扶贫先扶志 |
(三)扶贫先扶智 |
四、教育扶贫的重要基点:乡村基础教育 |
(一)解决乡村基础教育之“贫”是教育扶贫的基本任务 |
(二)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是依靠教育扶贫的奠基工程 |
(三)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先行者 |
五、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 |
(一)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定位 |
(二)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责任 |
(三)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发展重点 |
(四)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显着成效 |
六、教育扶贫的助推力量:教育信息化 |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扶贫的耦合性 |
(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地位 |
(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扶贫的新路径 |
(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扶贫的速度与质量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坚持求真务实 |
(一)“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
(二)“脱贫贵在立志” |
二、坚持知行合一 |
(一)“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
(二)“实践是理论之源” |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党和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 |
(三)以人民标准与人民共享原则进行成果评价 |
第四章 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延展和创新 |
(二)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成果新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
二、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指明脱贫攻坚的实践方向 |
(二)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
(三)推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 |
(四)提供“中国式”教育扶贫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信仰”的研究现状 |
1.2.2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诠释 |
1.4.1 信仰的内涵、特征与类别 |
1.4.2 信仰与信念的关系 |
1.4.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1.4.4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涵义 |
1.4.5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第2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形成条件 |
2.1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信仰信念观 |
2.1.2 列宁的信仰信念观 |
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信仰信念思想 |
2.1.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信念观 |
2.2 习近平独特的个人实践基础 |
2.2.1 在革命家庭的教育中萌发 |
2.2.2 在县乡基层工作中成长 |
2.2.3 在高级干部工作中发展 |
2.2.4 在总书记和主席工作中形成科学体系 |
第3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加强信仰信念建设的缘由 |
3.1 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
3.1.1 “人生第一颗扣子” |
3.1.2 “政党的政治灵魂” |
3.1.3 构建美好世界的思想动力 |
3.2 新时代背景下信仰信念领域出现的问题 |
3.2.1 部分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
3.2.2 少数国人理想信念缺失 |
3.2.3 世界范围内缺乏价值观共识 |
第4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构建:新时代应培育怎样的信仰信念 |
4.1 共产党人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4.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4.1.2 评判党员信仰坚定与否的客观标尺 |
4.1.3 信仰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 |
4.2 中华民族应构筑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2.1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
4.2.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主导信念 |
4.3 全世界应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
4.3.1 “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 |
4.3.2 人类共同价值是全球认可的价值观共识 |
4.3.3 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辨析 |
第5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现路径:新时代应如何构建信仰信念 |
5.1 以信仰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拧紧党员思想“总开关” |
5.1.1 信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
5.1.2 丰富信仰供给内容 |
5.1.3 创新信仰供给方式 |
5.1.4 完善信仰供给制度 |
5.2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5.2.1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
5.2.2 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发挥家庭、朋辈的巨大作用 |
5.3 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实现人类共同价值 |
5.3.1 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发展观和文明观 |
5.3.2 “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
5.3.3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第6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主要特征 |
6.1 坚守原则性与开放包容性相结合 |
6.1.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
6.1.2 与人类文明中的优秀信仰信念观互学互鉴 |
6.2 时代发展性与历史民族性相结合 |
6.2.1 以信仰信念观呼应时代发展主题 |
6.2.2 汲取传统文化中信仰信念思想的精髓 |
6.3 终极价值性与现实引领性相结合 |
6.3.1 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探寻与观照 |
6.3.2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
6.4 加强顶层设计与激发基层活力相结合 |
6.4.1 在主导理想信念的创建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 |
6.4.2 在信仰信念的培植与夯实过程中激发基层活力 |
6.5 语言亲切通俗与严肃严谨相结合 |
6.5.1 “习式语言风格”的特点与形成 |
6.5.2 “习式语言风格”在信仰信念构建与宣传中的卓殊作用 |
第7章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地位及其重要贡献 |
7.1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
7.1.2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
7.1.3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目标归宿 |
7.1.4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了根本性质 |
7.2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理论贡献 |
7.2.1 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的具象表达 |
7.2.2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信仰信念思想的发展 |
7.2.3 开辟了人类信仰信念观新境界 |
7.3 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的实践成就 |
7.3.1 为完善思想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
7.3.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求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 |
7.3.3 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
7.3.4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锻造精神力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的情况 |
(7)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以影片《战狼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主旋律影视作品概述 |
2.1 主旋律影视作品概念 |
2.1.1 主旋律概念界定 |
2.1.2 主旋律影视作品概念界定 |
2.2 主旋律影视作品特征 |
2.2.1 阶级性与民族性并存 |
2.2.2 商业性与导向性并存 |
2.2.3 教育性与娱乐性并存 |
2.3 主旋律影视作品分类 |
2.3.1 军事战争题材 |
2.3.2 人物传记题材 |
2.3.3 历史文化题材 |
2.3.4 社会生活题材 |
第3章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3.1 意识形态导向功能 |
3.1.1 政治方向引导功能 |
3.1.2 价值观导向功能 |
3.2 思想道德教化功能 |
3.2.1 思想教化功能 |
3.2.2 道德教化功能 |
3.3 精神激励功能 |
3.3.1 精神激励功能 |
3.3.2 精神疏导功能 |
3.4 品质教育功能 |
3.4.1 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
3.4.2 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
3.4.3 艰苦奋斗教育功能 |
3.5 审美娱乐功能 |
3.5.1 审美教育功能 |
3.5.2 娱乐引导功能 |
第4章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现状及原因探析 |
4.1 访谈设计及方法 |
4.1.1 访谈目的及方法 |
4.1.2 访谈设计 |
4.2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现状 |
4.2.1 功能作用范围广 |
4.2.2 功能作用效果好 |
4.2.3 功能实现总体接受度提高 |
4.3 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 |
4.3.1 功能作用层次浅 |
4.3.2 功能效用不持久 |
4.3.3 功能作用群体存在性别分歧 |
4.4 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教师能力素养和协同教育格局仍需提高和完善 |
4.4.2 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 |
4.4.3 主旋律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4.4.4 政府相关政策实施和监管难度大 |
第5章 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
5.1 学校:发挥学校各主体力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
5.1.1 增强教育者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认识及运用能力 |
5.1.2 开设主旋律影视作品鉴赏课程 |
5.1.3 建立高校主旋律影视作品库 |
5.1.4 创建高校主旋律影视作品宣传教育中心 |
5.1.5 组建高校主旋律影视教育社团 |
5.2 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影视鉴赏能力 |
5.2.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媒体素养 |
5.2.2 提高自身影视鉴别、鉴赏能力 |
5.3 社会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5.3.1 影视创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创作优质主旋律影视作品 |
5.3.2 政府:加强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规范和引导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需要 |
1.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
1.2 概念界定 |
1.2.1 思想品德 |
1.2.2 教材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材研究类型 |
1.3.2 教材研究方法 |
1.3.3 教材研究领域 |
1.3.4 教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4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
2 教材整体研究 |
2.1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 |
2.2 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选择 |
2.2.1 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2 根据初中生生活实际和需求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2.3 根据时代发展选择教材主题和内容 |
2.3 教材特点体现 |
2.3.1 面向全国,适合城乡学生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体现普适性 |
2.3.2 有机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体现综合性 |
2.3.3 正视和提升学生的情感精神需求,体现情感性 |
2.3.4 将学生生活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体现生活性 |
3 教材各组成部分研究 |
3.1 教材主题文 |
3.1.1 主题文的类型、结构和语言表述 |
3.1.2 主题文的学科属性体现 |
3.1.3 主题文对课程目标的实现 |
3.2 教材阅读材料 |
3.2.1 阅读材料的类型和分布 |
3.2.2 阅读材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思想性和题材的丰富性 |
3.2.3 阅读材料是主题文的补充和课程目标实施的重要载体 |
3.3 教材图片 |
3.3.1 图片类型和分布 |
3.3.2 图片体现了主题的典型性、表现的感染性和价值的引领 |
3.3.3 图片对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育价值观的实现 |
3.4 教材格言 |
3.4.1 格言来源和分布 |
3.4.2 格言选择全面、典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
3.4.3 格言是认识的真谛,价值的结晶 |
3.5 教材活动 |
3.5.1 活动类型和分布 |
3.5.2 活动注重情境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
3.5.3 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学生思考实践的平台 |
4 结语 |
4.1 主要的观点 |
4.2 创新与不足 |
4.2.1 可能的创新 |
4.2.2 不足与局限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英文文献 |
2. 中文书籍 |
3. 中文论文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国际环境 |
1.1.2 国内环境 |
1.1.3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2.1 发展传播学的诞生与引入 |
2.1.1 关注人的现代化——受众研究 |
2.1.2 大量实证主义着作促使发展传播学发展 |
2.1.3 传媒与农村发展成为热点 |
2.2 社会动员与中国社会 |
2.2.1 群众运动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
2.2.2 传播战役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2.3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关怀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意义 |
2.5.1 学术意义 |
2.5.2 现实意义 |
第三章 传播过程分析 |
3.1 唤醒记忆(清明节前后开始,以欧洲战场胜利日为小高潮) |
3.1.1 前期铺垫 |
3.1.2 小高潮——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
3.1.3 小结 |
3.2 激活记忆(围绕七七事变全面开展传播活动) |
3.2.1 民族记忆的全面激活 |
3.2.2 小结 |
3.3 升华记忆(从8·15日本投降日到9·3胜利日) |
3.3.1 各方准备形成期待感 |
3.3.2 从实时转场到中国的阅兵时间 |
3.3.3 胜利日的不朽化 |
3.3.4 小结 |
3.4 延续记忆 |
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功能分析 |
4.1 解读历史 |
4.1.1 伟大民族的英雄史诗 |
4.1.2 东方主战场与中流砥柱 |
4.2 重塑集体记忆 |
4.2.1 征集与召唤记忆 |
4.2.2 展示与收藏记忆 |
4.2.3 追寻与重访记忆 |
4.2.4 绘制与雕刻记忆 |
4.2.5 创作与呈现记忆 |
4.2.6 测试与巩固记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多元化的传播目标 |
5.2 立体丰富的传播过程 |
5.3 以塑造认同为主的传播机制 |
5.4 因媒而异的传播特点 |
5.5 传播战役与国家发展 |
5.5.1 大众传播与民族凝聚力 |
5.5.2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潘基泽同志先进事迹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D]. 彭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4]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研究[D]. 刁颖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习近平教育扶贫思想研究[D]. 穆惠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习近平信仰信念观研究[D]. 尹紫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以影片《战狼2》为例[D]. 刘梦.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 ——以教科版《思想品德》为对象[D]. 郑国强. 浙江大学, 2018(09)
- [9]新时期的传播战役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为例[D]. 郑天. 厦门大学, 2017(01)
- [10]2013年大事记[J].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