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的外债

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的外债

一、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外债(论文文献综述)

罗桂生[1](2021)在《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外债备战策略与实践——兼评张之洞早期外债思想》文中研究指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采取严格限制举借外债政策,外债只是其作为财政应急的临时策略。甲午战争中,张之洞力主借债备战;为扭转战局,张之洞还提出借巨款来重整海军,突袭日本本土计划;为了保住台湾,张之洞不惜以借巨款,将台湾抵押给债权国为诱饵,以实现"押款保台"的目的。张之洞的这些外债主张和实践体现了其"外债救国"思想。张之洞借债备战主张主要出于对财政的应急性补充,并且表现出对外债依赖的趋势。而"押款保台"策略充分体现了其举借外债的政治性目的,而这种政治性借款对甲午战后晚清外债导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桑润朵[2](2020)在《清末自办铁路融资问题研究(1880-1911)》文中研究表明清末以来,“兴修铁路”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资金困难,拓宽融资渠道成为当时的首要问题。清末的铁路融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81——1894年,此时“洋务派”与“顽固派”在铁路问题上仍有争议,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修建了一部分铁路,但规模不大。这一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清政府的拨款,铁路工程常因路款不济而中止。第二阶段是1895——1911年,甲午战败,清政府决心力行实政,兴修铁路成为主要国策。列强兴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铁路贷款权也成为列强争夺的一部分,这一阶段主要的融资手段是举借外债。1898年,盛宣怀签订了《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标志着清末铁路外债政策的正式形成,卢汉铁路借款模式也成为之后铁路借款的蓝本。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这一模式获得了高额的借款利息与报酬,攫取了铁路经营权、行车权,实际上铁路沿线地区也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1905年,收回利权运动蓬勃发展,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地方绅商、部分官员都要求铁路自办。受此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贷款权只得在铁路借款合约中做出了一些让步。1908年,中英德三方签定了《津浦铁路借款合同》,标志着津浦铁路借款模式的形成。相比卢汉铁路借款模式,津浦铁路借款模式改变了以路作抵的抵押方式,折扣更低,在行车权、管理权方面,我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第三阶段是1903——1911年,此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增强。面对借债修路丧失路权的状况,一批爱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向民间开放了铁路修筑权,一大批商办铁路公司兴起。出于爱国情怀,商办铁路公司不愿借洋债,入洋股,形成了“以股权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但因商办铁路公司根本无力承办干路,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线收归国有,这一政策阻碍了民族资本向铁路投资的转移,各地商民纷纷反对,成为清王朝覆灭的直接导火索。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清末自办铁路收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在建筑初期,债权铁路在购地、购料之时经常因为帝国主义的干扰遭受额外的损失,承受更加高昂的地价和料价。在经营管理上,我国的交通管理机关十分混乱,具有封建性,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公私不分,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在铁路营业之后,铁路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厘税和高昂的铁路借款利息,给铁路运营造成了十分沉重的负担。根据借款合同,债权铁路必须聘用部分洋人员工,洋人员工工资偏高,是华人员工工资的1.5倍到3倍,也造成了资金浪费。清末自办铁路在还款赎路之时也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铁路借款合同中一般会规定归还期限,不得提前还款,于是直至清朝覆灭,真正还款的的债权铁路只有卢汉铁路一条。1908年,梁士诒等人着手卢汉铁路还款之事,因还款数额巨大,难以筹措,最终确定了“以债还债”还款方式。主要措施有三,募集公债一千万元,向川汉路局借银一百万两,向英国汇丰汇理两行借款五百万两。1909年,中国政府终于赎回了卢汉铁路。1898年,美国获得了粤汉铁路的贷款权,却迟迟未能履行合约。二十世纪初,国内正处于“收回利权运动”的高潮,大批绅商要求废约自办。为了赎回粤汉铁路,又与与香港英国政府签订了《香港政府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借英款110万磅。纵观清末自办铁路史,债券主导的融资模式和股权主导的融资模式是清末自办铁路最主要的两种融资模式。债权铁路丧失了更多利权,但修筑速度快,效率高。债权铁路修筑里程高达4500公里,占清末自办铁路的80%,是股权铁路里程的5倍。而且债权铁路多为干路,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股权铁路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铁路利权,但修筑速度慢,效率低,无力承办干路。并且采用“租股”等具有强制性融资手段,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黄楚泽[3](2020)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与清末财政结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战争以清王朝战败并割地赔款而告终,也让清政府本已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并成为百年屈辱历史的开端。以往对清末财政的研究多从经济学和历史学视角展开,集中于对清末国力衰弱、经济衰退和吏治败坏进行详细论证。本论题以鸦片战争作为自变量,以清末财政结构作为因变量展开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着重探讨鸦片战争对清末财政结构变迁的影响。阐述了括鸦片战争如何导致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剖析产生财政危机的原因,分析战后清政府财政存在的问题以及财政资源分配的变化,得出鸦片战争是导致财政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的结论。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侧重于解释整体财政结构的变化历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清末财政研究新的视角。这种财政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该领域的研究对于进一步验证制度变迁理论的使用性有重要意义。

杨晓芙[4](2020)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英日在天津的博弈》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英国在东北的利益甚少,而且英国最初希望与日本在远东合作,所以对日本的侵华行为不加干涉。但随着日本在华北侵略的加深,以及不断违背《九国公约》的规定,英国在华北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英日矛盾开始激化。1934年下半年到193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缘于日本自1931年以来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中国拥有最大权益的英国,对这种形势十分担忧。尤其是地处华北的重要工业城市天津,形势更为紧张。由于外汇储备薄弱,日本开始盯上了天津英法租界的中国银行。除此之外,日本和英国抢夺天津海关关税控制权。关税是中国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及对外借款的主要担保,而英国长期把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职务,日本打算夺取中国海关,并以武力威胁英国把天津海关税收存入日本正金银行。英日两国在30年代中国货币改革问题上也产生了矛盾。日本企图以发行“联银券”为主要手段与英国展开经济博弈,这也成为华北经济动荡的根源。自1931年中日战争爆发以来,天津英租界是英日对抗的焦点,尤其在30年代中后期,英租界因有大量抗日爱国团体存在,成为日本侵略华北的原因之一。1939年,英日对抗达到高潮。日伪联合储备银行经理兼海关总督程锡庚在天津英租界被刺杀,日本要求英国引渡中国四名嫌疑人,这一要求被英国拒绝,导致日本下令用武力封锁天津英租界。同年7月,在东京举行英日会谈,英国在日本的步步逼迫下,最后做出让步,不仅在政治上同意引渡这四名嫌疑犯,而且在经济上也对日本妥协。英国决定以损害中国权益为代价,来缓和远东局势。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英国和日本在中国天津的关系互动。以两国在天津的博弈入手,能够深入探究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日绥靖政策,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英日两国实力的变化以及远东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余治国[5](2019)在《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文中认为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主要以田赋、盐税等为主,其他收入为辅的中央集权化之财政制度。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了以关税、盐税、统税等工商税收为主的财税体制,初步建成了现代税收制度。近代财税的现代化变迁过程历经八、九十年,其中的过程复杂曲折而漫长。研究近代税制的过程,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在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过渡税种分别是厘捐与子口税。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多方博弈的视角,通过考察厘捐、子口税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展现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对近代税收体系变迁做细致的考察,以探讨这一嬗变的过程及特征。具体而言,清代前期与中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财税体系,刚性强,较僵化,财政体系缺乏国债、现代银行等现代融资手段与工具,在实际运作中已隐藏着潜在的危机。近代在内部战乱与对外战争的财政冲击下,清政府被迫下放财权,来源于传统捐输的厘捐由此产生。作为工商税种,厘捐具有相当的弹性,弥补了传统财税体系弹性不足的缺点。而地方督抚在战时掌控了军政、人事及财政等各种权力,并着力推动厘捐征收的长期化与制度化,清王朝中央财权与地方财权之间此消彼长。洋务新政时期所创办的各种企业,逐渐脱离了奏销制度的约束,巩固了地方督抚对厘捐等财权的控制,地方财政呈现半独立的状态,清政府的中央财权受到严重的削弱。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承认了地方税权与地方税,并引入西方预算制度替代传统的奏销制度,暂时划分了国地两税。袁世凯政权最终于1914年初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了地方税制度。与此同时,厘捐的出现刺激了子口税制度的产生,子口税制度反过来又对厘捐征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厘捐是近代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子口税完全归中央所有,地方政府试图采取了各种办法以抵消子口税的影响,如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以传统税种的落地税作为抵制进口子口税的主要厘捐。这些表现出近代税制变迁过程中的诸多特点。而清末民初铁路货捐的演变历程,则充分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中外之间在财政关系上多元博弈的特点。税收在本质上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其运作基础是政治权力。概而言之,近代税制变迁是在条约制度的夹缝中获取生存的空间。税制需求存在着多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中外、央地、政商之间的利权、财权,因时因地,或存在着一致利益,或存在着冲突及妥协。税收制度的制定与实际执行的税收体系须考虑到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妥协性。税制的有效变革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具有必要威权性之中央政府。以军事镇服与政治集权为支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裁厘加税政策,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税制。但国民政府的现代税收制度未能避免变相厘捐的继续存在,尤其在县级仍延续着晚清以来无序而混乱的局面。总的来看,近代税制变迁的过程艰难而曲折,“变”与“不变”始终这一论题的焦点所在。多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则对这一焦点的实际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又基于近代各种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使得近代税收体系的变迁过程具有若干鲜明的特点与性质。

朱彤[6](2019)在《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65年,汇丰银行在中国成立。从它成立之初到抗日战争之前,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行业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它是中国近代银行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外资银行。它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历史中产生,随着近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汇丰银行在中国的角色是比较复杂的。作为一个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它的主要营业目的是获得金融盈利,但它在近代中国的实际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一般的外资银行,它往往代理行使了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设立之初它曾经为鸦片贸易提供过融资服务,洋务运动时期为一些企业提供金融贷款;它既通过经办中国的赔款贷款业务帮助英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但同时也为中国的铁路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它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总的来说,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汇丰银行大多数时候代表英国国家的利益,不论是从本意还是结果来看,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获得的益处远大于其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正面效益。在不同的时期,汇丰银行的经营目的和策略有所不同。甲午战争之前,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出借贷款的主要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汇丰银行作为英国实施对华政治经济政策的代理银行,它在英国特权制度的庇护下运行,享有英国殖民政策为它带来的优惠条件,这一时期汇丰银行与英国的利益在根本上保持一致。因而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借贷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多面性。本文截取汇丰银行从创立初始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营业过程,立足史料,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将史料事实和历史数据相结合,分析和还原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借款的背景及借款对中国、汇丰银行、英国多方的影响。本文首先说明了选题的背景、思路、所用的方法和研究意义,其次交代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创立发展时的背景。本文以中国、英国、汇丰银行三方利权冲突的视角,从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借款、汇丰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和战争赔款借款、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和行政借款几个方面详述汇丰和近代中国之间的借贷活动并且分析该贷款发生时的情况。最后,文章分析了汇丰银行借贷活动在近代中国的两面性以及以汇丰银行为例的在华外资银行通过提供外债这一金融活动对近代中国的多方影响。

刘爱广[7](2019)在《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午一役,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切感触到“千年变局”意涵,此后,外患愈趋愈烈,国亡无日之感时时萦绕在中国上空。面对此一危局,传统知识体系营构出的思想资源,难以应对;中西海通后,欧风美雨携带各式西方知识涌入中国,晚清士人藉此编制出繁复多样的知识空间以御艰危时局。既往研究对于晚清民族建构思想来源的讨论多集中于传统资源与西方理论两者之间,实则两者之外,诸如波兰、朝鲜、土耳其、印度、埃及等域外亡国,亦在晚清中国思想脉络中充当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亚非亡国中,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近代又因“外债”亡国,与晚清中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为国人关注。甲午至武昌起义间,埃及亡国史透过报刊、教科书等媒介,借以弹词戏曲、竹枝词等表达形式广为流传,化为亡国象征,时常出现在政治讨论、启蒙话语塑造中。就讨论主题而言,“外债”“文明”“改革”是中心话题。埃及曾经的改革,因借“外债”终致失败亡国,成为时人形塑“外债”等于“亡国”象征的重要凭藉,推动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画卷的展开;埃及改革故事,也促使国人思考在主权沦丧、民族帝国主义思潮盛行背景下,改革似不是唯一救亡途径,尊西与恐西之间,体现出世人对民族不能竞于世界之忧思。在对西方文明敬畏游移间,国人接受了“文明”进化沉沦论说,同时,祭起“文明”大旗,创造出埃及、中国、印度为“文明古国”的传统,借此展开中国“文明”再造重生、凤凰涅盘的想象旅程。而如何认知英国统治下埃及的近代性问题,背后却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内在矛盾,若英国占领统治埃及在进化秩序中是值得赞美的合理行为,是否意味着侵略行迹具有正当性;若不合理,则需要破解西方话语中建构出的占领—进步模式。这种对西方“文明”及侵略的矛盾态度,恰是晚清民族主义表陈中矛盾、两难状况的反映。以埃及亡国史为载体讨论晚清民族主义,不仅有利于突破“兴亡史鉴”认知视角的局限,通过这一载体亦可称呈现晚清民族主义歧异多元的画卷,触及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核心问题。体悟晚清中国致力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艰辛历程,展现通往现代民族国家这一终极目标的不同路径与取向。

张勇丽[8](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谈笑[9](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高全喜[10](2017)在《论现代国际法视野下的《马关条约》》文中研究表明中日《马关条约》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举足轻重,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真正步入一个以西方国际公法为规则体系构建出来的国际秩序。《马关条约》迫使传统中国体制从根本上遭遇到一个新的世界法权体系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且全方位地颠覆了原先的宗藩朝贡体制,促使其不得不改弦更张,进行法制与礼仪制度的变革。从形式理性、实体架构和法理根基三个国际公法的层面审视《马关条约》,我们看到,《马关条约》固然对中国创巨痛深,但也具有正面的宪制意义。它蕴含着破除与塑造的双重法意,揭示了中国之古今之变的现代转型过程,是在一种伴随外来强制力的国际公法之中外约章的规范下的内部体制之变革过程,因此也是一个由外到内进而再由内到外的变法改制过程。此外,《马关条约》还触及国际秩序中的文明正义论问题,中日两国关于这场战争的申辩理由关涉着两种文明价值观及其相互之间的对峙。从文明演进论的视角来看,它们又与古今中西交汇之际的中日两国之历史处境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传统的中华文明经历这场巨大的冲击,无疑将面临着文明重铸的新命。

二、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外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外债(论文提纲范文)

(1)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外债备战策略与实践——兼评张之洞早期外债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甲午战前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与外债政策
二、张之洞力主借洋款备战
三、张之洞“购舰袭日”计划和“押款保台”策略实施及失败
四、结语

(2)清末自办铁路融资问题研究(188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清末自办铁路的历程
    (一) 官办铁路的开端(1880 ——1894)
    (二) 官办铁路的发展(1895——1911)
    (三) 商办铁路的兴起(1903——1911)
二 清末自办铁路的融资模式
    (一) 1880——1894:以官款为主导的融资模式
        1 中央政府拨款
        2 各地方政府摊派
        3 铁路余利
    (二) 1895——1911:以债权为主导的融资模式
        1 1895——1907:卢汉铁路借款模式
        2 1908——1911:津浦铁路借款模式
    (三) 1903——1911:以股权为主导的融资模式
        1 招集商股
        2 富商巨贾的投资
        3“派股”、“劝股”
三 清末自办铁路的资金利用
    (一) 清末自办铁路的建筑成本
        1 购地费
        2 材料费
        3 总务费
    (二) 清末自办铁路的营业成本
        1 厘税和铁路借款利息给清末自办铁路造成极大的负担
        2 铁路公司中洋人员工工资过高
    (三) 清末自办铁路的资金储蓄
        1 大部分铁路款项由外商银行经理
        2 小部分铁路款项由中国银行经理
四 清末自办铁路的盈利及还款
    (一) 清末自办铁路的盈利状况
        1 债权铁路的盈利状况
        2 股权铁路的盈利状况
    (二) 清末自办铁路的还款与赎路
        1 还款方式:还本付息
        2 债权铁路的还款:以债还债
        3 股权铁路的赎路风波
五 清末自办铁路融资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一) 以债权为主导融资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1 融资之初有很强的“维护路权”的意识
        2 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经济上遭到极大损失
        3 路权遭到极大损害
        4 货运量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5 债权铁路资金充足,完成度高
    (二) 以股权为主导融资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1 帝国主义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向股权铁路渗透
        2 商办铁路公司无力承办干路,完成度低
        3 股权铁路腐败严重
        4 加捐加税的集股方式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负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鸦片战争的冲击与清末财政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理论意义
        3.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应用
        1.核心概念
        2.理论应用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财政状况
    (一)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1.田赋
        2.盐课
        3.关税
        4.杂赋和耗羡等其他收入
    (二)清政府的财政支出
        1.兵饷
        2.俸禄
        3.河塘经费
        4.皇室经费
        5.驿运经费
        6.教育经费
    (三)财政危机初显端倪
        1.财政盈余日渐减少
        2.财政状况出现恶化趋势
        3.银钱比价失衡
三、鸦片战争后的财政危机
    (一)财政收支总量失衡
        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
        3.临时军费大幅增加
    (二)太平天国加重财政危机
        1.军费支出增大
        2.田赋收入减少
        3.盐课收入减少
四、财政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入不敷出的财政收入
        1.常年亏空
        2.例外支出和亏空
        3.库存银两的急剧减少
    (二)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
        1.战争开支带来的财政负担
        2.银贵钱贱的冲击
        3.河患和自然灾害
        4.官吏的贪污
五、鸦片战争后的财政因革
    (一)多种补救措施并举
        1.大开捐纳事例
        2.铸大钱、发票钞
        3.其他措施
    (二)赋税政策调整
        1.田赋的变化
        2.盐课的变化
        3.厘金的创办
    (三)完善海关制度
        1.增加通商口岸
        2.实施领事监督制度
        3.设立税务司制度
六、鸦片战争后的财政结构分析
    (一)财政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1.解款协拨制度的破坏
        2.奏销制度的瓦解
    (二)财政问题分析
        1.财政收入失控分析
        2.税制弊端分析
        3.财政资源分配变化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英日在天津的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 世纪30 年代中期之前英日在华关系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华盛顿会议时的英日关系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后至20 世纪30 年代中期之前的英日关系
第二章 1935-1938 年英日在天津的博弈
    第一节 英日关于中国货币改革和天津商会的较量
        一、关于货币改革的较量
        1.货币改革与天津
        2.货币改革中英日在天津的较量
        3.英日国内的舆论导向
        二、关于天津商会的较量
        1.天津商会的发展
        2.日本操控天津商会
        3.英日政坛的态度表现
    第二节 英日关于天津海关的较量
        一、日本提出接管天津海关
        二、英国对于日本接管海关的态度
        三、英日国内的舆论导向
第三章 1938-1939 年英国和日本在天津的博弈
    第一节 天津英租界的两次封锁
        一、第一次封锁
        二、第二次封锁
    第二节 英国和日本的东京会谈
        一、东京会谈的过程及结果
        1.东京会谈的过程
        2.东京会谈的结果
        二、东京会谈的影响
    第三节 英日两国的舆论导向
        一、英国国内的舆论导向
        二、日本国内的舆论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文章结构
        (四)制度与体系
第一章 厘捐的产生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的财税制度与特点
        一、财税制度与法外之法
        二、财税体系的刚性化回归
        三、财政制度内含的潜在危机
    第二节 晚清的内外财政冲击与厘捐的肇始
        一、内外冲击对财税体系的动摇
        二、厘捐之缘起
        三、民间自愿捐输的近代变异:厘捐
    第三节 地方财权的兴起过程
        一、战时中央财政集权化制度的削弱
        二、洋务新政对地方督抚厘捐控制权的巩固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央地税权之争及地方税的初步成型
    第一节 清廷清理财政得失及地方税的孕育
        一、中央集权化的财政清理
        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厘捐
    第二节 预备立宪与央地税权分配的角逐
        一、各省对地方税权的意见
        二、混乱的税捐及税收支配权的多方竞力
        三、央地税权分配的各方争论与清廷的尝试
    第三节 北洋时期的央地税权胶葛
        一、袁世凯政府的税权分配方案
        二、赣宁之役后袁世凯政权的财税中央集权化
        三、地方税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特征
    小结
第三章 厘捐盛行背景下子口税制度的形成与演进
    第一节 子口税制度的设立
        一、厘捐兴盛对开办子口税的刺激
        二、子口税制度的初步建立及效果
        三、复进口税制度对地方税权的侵蚀
        四、修约谈判与子口税制度的调整
    第二节 子口税制度引起的央地纠纷
        一、海关的划一管理与子口税的中央控制
        二、地方争夺子口税控制权的失败
    小结
第四章 子口税与厘捐之间的此消彼长
    第一节 三联单制度与厘捐
        一、土货出口三联单制度的不统一
        二、三联单制度之修订及其结果
        三、对三联单制度的整顿及挫败
    第二节 产地税对三联单制度的抵制
        一、土货出口产地税的举办
        二、行商包税形式的产地税
        三、假名落地税的产地税
    第三节 土货三联单限制办法对厘捐的保护
        一、镇江关土货名目限制办法的形成
        二、镇江关《土货限制章程》的局部推广
        三、区域性零星土货的名目限制办法
    第四节 华洋合伙对厘捐与子口税的双重规避:以新泰兴案为例
        一、华洋合伙与新泰兴羊毛贸易网的建立
        二、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起因
        三、新泰兴羊毛联单案的结局
    第五节 满足地方财政之需的区域性厘捐
        一、广东台炮经费引发的中外交涉
        二、吉林省七四厘捐与九厘捐的征收与改办
        三、江西省九九商捐的征收
    小结
第五章 落地税的演变及其与子口税的冲突
    第一节 近代之前传统落地税的构成与特点
        一、州县落地税
        二、税关落地税
        三、边疆落地税
    第二节 清代后期落地税的延续与变动
        一、传统落地税的存续
        二、落地税与厘捐的合流
        三、工业产品的落地税
    第三节 洋货落地税的形成与普遍化
        一、洋货落地税的产生
        二、中外续订商约的影响
        三、清末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第四节 落地税的分化与裁撤
        一、落地税在北洋时期的变化
        二、北洋时期洋货落地税的中外交涉
        三、落地税之消亡及余波
    小结
第六章 多方之间的财权博弈:以津浦货捐为个案
    第一节 铁路货捐的兴办与多方角力
        一、铁路货捐的起始及中外交涉
        二、铁路路权与货捐税权之内在矛盾
    第二节 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的制度确立之曲折过程
        一、苏皖直鲁四省津浦货捐局的设而复废
        二、财政部直管津浦货捐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三节 津浦线厘捐征收的外国干涉
        一、津浦货捐的外交纠葛
        二、津浦铁路沿线厘捐征收之中外纷争
    第四节 地方军阀对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一、地方军阀对津浦货捐的截留
        二、中央津浦货捐控制权的消解
    小结
第七章 厘捐与子口税的裁撤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裁厘加税的过程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裁厘加税的延滞
        二、中原大战后裁厘加税政策的推行
        三、裁厘加税政策的成效
    第二节 现代税制的初见雏形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税制变革
        二、国地税的划分及地方税的现代化进展
        三、变相厘捐的长期存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利权
        1.4.2 利权冲突
第2章 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2.1 汇丰银行在中国成立的背景条件
        2.1.1 晚清政府政治腐败
        2.1.2 晚清政府军事力量的虚弱
        2.1.3 晚清政府社会经济的落后
    2.2 利权冲突视野下新式银行的兴办
        2.2.1 清政府传统金融机构的没落
        2.2.2 中国近现代殖民地银行的兴办
        2.2.3 外国强权为外商银行提供庇护
    2.3 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成立及其经营管理特点
        2.3.1 汇丰银行的成立和发展
        2.3.2 汇丰银行的管理特点
        2.3.3 汇丰银行的借贷特点
第3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借贷
    3.1 汇丰银行参与的铁路借贷
        3.1.1 汇丰银行直接参与的铁路贷款
        3.1.2 中英公司参与的铁路贷款
        3.1.3 华中铁路公司参与的铁路贷款
    3.2 清政府铁路外债政策的确立过程及意义
        3.2.1 清政府对借外债修筑铁路的争议
        3.2.2 清政府铁路外债政策的深入演变
        3.2.3 地方商民对于借用外债筑路的态度
        3.2.4 近代中国借债建设铁路的意义
    3.3 汇丰银行铁路借贷产生的利权冲突
第4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和战争赔款借贷
    4.1 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借贷
        4.1.1 1874年的福建台防借款
        4.1.2 左宗棠筹借的西征借款
        4.1.3 中法战争期间的军需借款
        4.1.4 甲午战争期间战费借款
    4.2 对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借贷
        4.2.1 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
        4.2.2 1901年庚子赔款借款
        4.2.3 1913年的善后大借款
    4.3 小结
第5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借贷和行政借贷
    5.1 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借贷
        5.1.1 对近代中国的华资企业贷款
        5.1.2 对近代中国的外资企业贷款
    5.2 对中国政府的行政借贷
        5.2.1 清政府的币制改革借款
        5.2.2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
        5.2.3 对近代中国的其余行政贷款
    5.3 小结
总结:利权冲突中的两面性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7)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晚清民族主义研究的整体性回顾
        (二) 晚清域外史地知识传入研究回顾
        (三) 亡国史研究的学术回顾
        (四) 前人研究的空间与本文努力的方向
    三.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行文思路
    四. 重点、难点及研究路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路径
第一章 甲午后埃及亡国史的初步传播
    第一节 引论:甲午前埃及历史知识来源
    第二节 传播网络与途径:以报刊为中心的分析
    第三节 初步普及:历史教科书中的埃及
第二章 1903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引介与回响
    第一节 《埃及近世史》的译介、流传及影响
        一、《埃及近世史》在晚清的版本与叙事
        二、《埃及近世史》在晚清中国之反响
        三、余音
    第二节 北村三郎《埃及史》的翻译与书写
        一、着者与译者:北村三郎和赵必振
        二、由《土耳机史》到《埃及史》
        三、《埃及史》的主题、移译与表述
第三章 埃及亡国史的“国族化”表述
    第一节 自我书写与创造下的埃及亡国史
        一、埃及亡国史型变
        二、再现亡国场景
        三、酹酒苏彝落日红:苏彝士运河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文明的对话、追溯及反思
        一、漂浮在过去的“文明”古国
        二、古昔盛时今沉沦:文明更替中的埃及
        三、“文明”视域下黄帝/中国文明西来说再探讨
    第三节 辛亥前后:亡国话语的政治运用与社会普及
        一、时事政论中的埃及
        二、弹词戏曲中的埃及亡国史
        三、1915年前后埃及亡国史的再现
第四章 为何是埃及?基于域外亡国史的整体考量
    第一节 域外亡国史在晚清传播的脉络
    第二节 域外亡国声音的回荡
    第三节 追寻埃及的特殊性
结语 重塑埃及:晚清民族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资源及反思
参考文献

(8)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10)论现代国际法视野下的《马关条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公法意义上的《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之要点分析
    (一) 国号以及“全权代表”的法权资格问题
    (二) 《马关条约》中的“朝鲜独立”问题
    (三) “割地赔款”条款的国际公法意义
    (四) 新开通商口岸、日侨经贸自由等条款
三、《马关条约》的宪制意义
四、现代政治文明的国际法意义

四、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外债(论文参考文献)

  • [1]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外债备战策略与实践——兼评张之洞早期外债思想[J]. 罗桂生. 荆楚学刊, 2021(05)
  • [2]清末自办铁路融资问题研究(1880-1911)[D]. 桑润朵.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鸦片战争的冲击与清末财政结构变迁研究[D]. 黄楚泽.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英日在天津的博弈[D]. 杨晓芙.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近代税制演进过程中厘捐、子口税及其博弈[D]. 余治国.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6]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D]. 朱彤.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知识旅行:埃及亡国史在晚清中国[D]. 刘爱广.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9]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论现代国际法视野下的《马关条约》[J]. 高全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标签:;  ;  ;  ;  ;  

中日甲午战争与中国的外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