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措施探讨

测绘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措施探讨

一、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措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尹娟,冯仲科,梁祥鹏,马桂花[1](2021)在《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林学与园林专业为例》文中提出在分析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4所农林业高校为例,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技能量化考核比重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深化"协同育人"。

宁玉文[2](2020)在《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MOOC作为新型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成为推进“互联网+教育”战略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按年度分批建设和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加强在线课程常态化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要求。在医学教育领域,为了适应我国开展新医科教育改革的需要,医学院校正在广泛地建设和引进医学MOOC,利用在线教学手段,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质量问题是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在国外MOOC质量评价标准无法适用于我国MOOC和我国尚未制定MOOC统一评价标准的现实背景下,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我国医学MOOC存在着评价导向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评价内容混乱、评价精准度不够四个关键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医学MOOC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针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亟待通过研究医学MOOC质量要素,构建一套适合于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工具。研究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加强在线课程质量管理要求,本研究针对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评价需要,围绕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时“评什么”和“如何评”两个关键问题,探索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和质量特征,构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导向和评价流程,为学校建设医学MOOC提供指导规范,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工具和手段,为中国医学MOOC学习者选课与评课提供适用的评判依据。研究方法:按照综合评价法的研究范式,遵循调查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建设质量要素,建立指标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求,分析了解国内外MOOC建设质量、MOOC评价和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医学MOOC评价三个主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医学MOOC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评价手段缺失问题。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 4235名学习者对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期望,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和CIPP理论,借鉴欧洲QRF质量框架和我国课程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两类评价主体,四类评价内容,五个评价环节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三是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研究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在扎根理论和质量功能展开理论指导下,调查了我国1118门医学MOOC的真实质量数据,提取了包括设计维度,授课维度和服务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要素模型。四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在欧洲QRF质量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吸收国家对课程建设要求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明确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四种来源,面向4322名学习者、651名MOOC设计者,371名MOOC授课者和332名MOOC服务者,征集了 74209条医学MOOC质量评价指标,经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初选和优选,筛选出了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120项三级指标共计144个指标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五是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编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31名国内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四轮咨询修改,并对专家权威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意见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实施模型的修改意见收集和修订,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和建立重要性矩阵,明确了各指标项的权重。六是采用实证研究法完成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选择S省MOOC管理部门参评的16门医学MOOC和Z地区平台的65门医学MOOC,先后由16名专家和7354名医学MOOC学习者,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试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SMART指标有效性评价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一是设计了包括3个维度13个核心因素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提供了质量框架,二是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和109个指标项描述构成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三是形成了适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模型。在三个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的成果:一构建了体现中国课程质量特色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国内外以往设计通用性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常规做法,在评价指标项的标度中融入了“金课”、“课程思政”和新医科教育三个方面的中国课程质量的最新要求。二提出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和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从设计、授课和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MOOC的质量要素结构和质量特征,建立了面向教育管理部门和学习者两类评价主体(角色),四个评价环节,三类评价内容(数据)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解决了教育管理部门在医学MOOC认定和质量督导工作中“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三找到了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7个关键指标。构建了体现我国医学MOOC质量特征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通过计算找到了设计能力、制作手段、授课能力、师生互动、学情分析、应答服务、安全服务是贡献率排名前7位的评价指标。研究结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量化评价是可行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授课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涵盖课程目标,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结果认定,用户管理服务,学情分析服务,课程内容服务,应答服务,安全运维服务共计14个关键要素。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需要以教育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从设计者、授课者与服务者视角设置评价指标,融入学科特色和地域政策相关要求,将教学设计能力,制作设备与工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作为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刘志平,汪林根,刘汉清,张书毕[3](2020)在《《大地测量学基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改革主要成果特点,指出了慕课(MOOC)知识点碎片化到私播课(SPOC)结构化思维转变的重要性,利用私播课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探究了本课程与GNSS课程横向融合的三维坐标教学内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三维坐标表达形式、广义三维坐标微分和大地高大地纬度快速迭代解法等优化分析以及GNSS电离层延迟建模、网平差模型和三维坐标改化等拓展应用探讨,旨在构建测绘专业私播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并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能力。

俞亚萍[4](2020)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及其内涵、维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依据与标准,进而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20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的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成长为教学名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及对教学名师的认识与定位;继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提炼出23类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外显性能力素质和内隐性能力素质两大类。外显性能力素质有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科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五项特征要素;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合作分享、执行能力五项特征要素;实践能力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竞赛指导三项特征要素;发展能力包括总结思考、学习提升、探索创新三项特征要素。内隐性能力素质有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其中个性态度包括责任担当、锲而不舍、良好心态、上进心强四项特征要素;内在动机包括爱岗敬业、成就需要、目标追求三项特征要素。根据初步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内含每类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结构化问题,对123名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和877名非教学名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良好,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变量对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水平的影响,得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具有显着性、内发性和特殊性特点。依据教学名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和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教学名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平台、发展环境、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发展平台主要包括学校层次、重点学科(专业)、高级别团队、岗位职务、高级别项目等因素;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团队氛围、学校政策、职教背景、行业变化等因素;关键人物主要包括领导、导师、同事、专家、亲人等因素;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职称提升、学历提升、发展机遇、职务提升等因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尝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职业规划、培训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创新优化,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举措为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管理的科学依据;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岗位发展需求和在岗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林坤[5](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马清利[6](2018)在《《矿井测量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测量新技术在矿山测量多方面应用将极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成果的可靠性,通过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等重要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优化矿山测量专业课程体系,希望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实践应用方面提供帮助。

杨惠芬(Yvonne Yang)[7](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指出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李超[8](2017)在《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往的那种以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将提升青年的心理素质作为本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与内容。由此,以研究人的心理素质为主要对象的情商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校中情商培养的广泛开展。众所周知,课程是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因而有效的情商培养课程是真正落实情商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所在,科学、系统地设计情商培养课程自然成为研究的着力点与切入点。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中也开设了相关的情商培养类课程,但从整体上来看,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处于自发的、经验状态,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诸如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程学习缺乏系统性、评价方式不具科学性、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情商培养的效果,以致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基于情商培养类课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构建出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课程,理应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情商理论、情商测评、情商作用、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我国高校情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其次,编制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和访谈提纲,利用实证调研的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分别来探明大学生情商的现状和师生对开展情商培养的需求情况。然后,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视角,系统论述开展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对情商培养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进行深入探索,从中吸纳有助于构建情商培养课程的理论内容。最后,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校情商培养的相关经验,对情商培养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设置、实施策略、资源保障、评价与完善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遵循上述研究思路,笔者编制了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和访谈提纲,探寻到了大学生情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及他们在情商中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厘清了大学生情商发展的相关因素,掌握了师生对开展情商培养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借鉴了国内外情商培养经验,基本明确了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应遵循的原则,设置了情商培养课程的重点内容,提供了情商培养课程可行的实施策略和资源保障方案,并从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情商培养课程的评价体系和完善机制。本文选取“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为研究主题,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大学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丰富大学心理教育的课程模式,提炼大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准确选取情商培养课程的内容;从实践价值上来说,本研究研制并提供了大学生情商的测评工具,准确掌握了大学生情商的现状,并提出了用于开展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策略。

程效军,刘春[9](2017)在《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文中指出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实施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计划,结合同济大学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本文从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国际视野等方面就如何适应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的需要进行了介绍。

钟予[10](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二、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措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林学与园林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存在问题
    1.1 课程教学内容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思维
    1.2 缺乏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性强的适用教材
    1.3 实践教学环节与工作实际缺乏紧密联系
2 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改措施
    2.1 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林学、园林专业不同特色,创新授课方式
    2.2 课程考核目标,突出实践技能量化考核比重,激发学生能动性
    2.3 以赛促学,鼓励师生积极参加赛事活动,提升教学目标明确度。
3 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改教学效果
    3.1 师资队伍学术业务水平大幅提升,组建测量学“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
    3.2 采用OBE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3.3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深化“协同育人”

(2)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医学MOOC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1.2 质量问题成为制约MOOC发展与应用的瓶颈
        1.3 我国医学MOOC质量评价缺乏适切性标准
        1.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特征和评价办法有待探索
    2 研究思路
    3 研究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访谈法
        4.3 扎根理论研究法
        4.4 因子分析法
        4.5 主成分分析法
        4.6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7 AHP层次分析法
    5 研究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实践意义
文献回顾
    1 MOOC建设质量相关研究
        1.1 MOOC建设质量文献检索情况
        1.2 课程质量研究
        1.3 MOOC的类型与建设模式
        1.4 MOOC的质量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 MOOC评价相关研究
        2.1 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2.2 MOOC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3 MOOC评价指标研究
    3 医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MOOC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3.1 医学MOOC评价文献检索情况
        3.2 医学课程改革与MOOC建设研究
        3.3 医学MOOC质量评价与问题研究
    4 文献研究述评
        4.1 MOOC质量评价研究的基本共识
        4.2 医学MOOC质量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内涵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的构成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目的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现实依据研究
        2.1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期望调查目的
        2.2 医学MOOC学习者调查对象选取
        2.3 实验与调查过程
        2.4 调查结果分析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指导理论
        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启示
        3.2 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与启示
        3.3 教育评价的形成性理论与启示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的参考模型
        4.1 QRF欧洲MOOC质量框架的核心思想
        4.2 双视角课程评价模型
    5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5.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主体
        5.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对象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环节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的四类量化数据集
    6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6.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适用方法
        6.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的原则
    7 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第二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面临的问题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研究的目的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来源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研究方法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来源的确定
    3 基于调查提取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
        3.1 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调查目的
        3.2 研究工具
        3.3 医学MOOC样本的选取
        3.4 医学MOOC的资源样本信息搜集过程
        3.5 面向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6 设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3.7 面向授课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8 授课维度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一级编码
        3.9 面向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提取
        3.10 服务维度的我国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一级编码
        3.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信息的编码处理
        3.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汇总
    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理论饱和度的检验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
        4.3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方法
        4.4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筛选
        5.1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5.2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筛选
        5.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的信度检验
        5.4 医学MOOC建设质量要素模型的确定
    6 医学MOOC的特殊性分析
        6.1 医学MOOC特殊性研究的对照样本选取
        6.2 医学MOOC与其他学科门类MOOC的区别
        6.3 医学MOOC与传统医学课程的区别
    7 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7.3 结论
第三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收集
        1.1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池的内涵与作用
        1.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
        1.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1.4 指标编制人员的选取
        1.5 面向学习者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提取
        1.6 面向医学MOOC设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1.7 面向医学MOOC授课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提取
        1.8 面向医学MOOC服务者视角的质量评价指标
        1.9 基于医学MOOC相关者征集指标的汇总
    2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2.1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2 医学MOOC建设质量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3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初选
        2.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优选
    3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编制
        3.1 评价指标的编制人员
        3.2 评价指标的结构划分
        3.3 评价指标中的医学特色
    4 小结与讨论
        4.1 研究结果
        4.2 讨论
        4.3 结论
第四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1. 咨询专家的选取
        1.1 咨询专家的选择要求
        1.2 咨询专家的权威性判定
    2 专家咨询的过程与意见收集
        2.1 专家咨询流程与积极性系数统计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协调系数计算
    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的修订
        3.1 专家对评价模型的修改建议
        3.2 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建议
    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准备工作
        4.1 权重确定的方法
        4.2 权重确定的专家选择
        4.3 指标项层次结构模型的设计
    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5.1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5.2 权重的计算方法
        5.3 权重的计算过程
        5.4 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5.5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数计算规则
    7 小结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第五部分 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1 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原理与方法
    2 面向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实验
        2.1 教育管理部门实验对象的选取
        2.2 MOOC质量评价专家选择
        2.3 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
        2.4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3 面向学习者的评价实验
        3.1 学习者实验对象的选取
        3.2 实验过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题项分析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3.7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8 评价指标体系的用户满意度分析
        3.9 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饱和度分析
        3.10 不同课程成绩分析
    4 改进评价的建议
        4.1 改进评价的意义分析
        4.2 改进医学MOOC质量的建议
        4.3 改进医学MOOC评价的建议
    5 讨论
        5.1 研究结果
        5.2 存在的不足
        5.3 结论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1.1 主要研究工作
        1.2 研究结论
        1.3 成果创新点
        1.4 研究不足
    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地测量学基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三维坐标关系式
    1.1 BLH与XYZ三维坐标关系式
    1.2 广义三维坐标微分公式
2 大地坐标快速迭代解法
    2.1 大地高计算公式
    2.2 大地纬度微分公式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考
    (1)椭球膨胀法的三维坐标改化
    (2)GNSS网平差模型
    (3)电离层穿刺点坐标计算
4 结束语

(4)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设计
        一、模型构建方法
        二、模型构建对象
        三、模型构建流程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结果
        一、外显性能力素质
        二、内隐性能力素质
        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
    第三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特征要素内涵解析
        一、教学科研能力
        二、管理能力
        三、实践能力
        四、发展能力
        五、个性态度
        六、内在动机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
        一、验证设计
        二、验证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成长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一、编码统计
        二、问卷量化统计
    第二节 发展平台因素分析
        一、学校层次
        二、重点学科(专业)
        三、高级别团队
        四、岗位职务
        五、高级别项目
        六、其他
    第三节 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一、团队氛围
        二、学校政策
        三、行业发展
        四、职教背景
    第四节 关键人物因素分析
        一、领导
        二、导师
        三、同事
        四、专家
        五、亲人
    第五节 关键事件因素分析
        一、职称提升
        二、学历提升
        三、发展机遇
        四、职务提升
        五、其他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招聘甄选优秀职教师资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特点
        二、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三、招聘甄选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二节 有效管理岗位工作绩效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特点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三、绩效管理的举例分析
    第三节 合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教师职业规划特点
        二、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四节 科学设计培训提升体系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教师培训的特点
        二、培训提升体系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协议
    附录三:高职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后记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核心概念
        (一)苗族文化
        (二)课程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一)苗族文化课程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四、文献综合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一、样本学校深描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一)技术标准
        (二)元数据规范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一)课程导航作用
        (二)课程导航内容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五)智慧教学模式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矿井测量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矿井测量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 课程设计的理念
    (二) 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二、高职《矿井测量技术》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 选择实用教材
    (二) 强化课内实训
    (三) 野外实习与矿井测量集中实训
    (四) 学校政策倾斜
    (五)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及全程教学录像
    (六)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三、结语

(7)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一、对学生的成效
    二、对学校的成效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四、对社会的成效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第二节 建议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情商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外情商测评的研究
        (三) 国外关于情商作用的研究
        (四)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分析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 情商
        (二) 情商特质
        (三) 情商测评
        (四) 情商培养
        (五) 情商培养课程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历史源起及国内外经验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历史源起
        (一) 源于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 源于职场中的情商培训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国内外经验
        (一) 国外高校情商培养的概况
        (二) 国内高校情商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必要性的现实检验
    一、大学生情商现状测评
        (一) 情商测评的目的与功能
        (二) 情商测评工具的编制
        (三) 正式量表的测量学检验
        (四) 大学生情商测评的实施
        (五) 大学生情商测评结果与分析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需求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情商培养的理论支撑
        (一) 哲学基础
        (二) 心理学基础
        (三) 社会学基础
    二、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
        (一) 巴昂的情商理论
        (二) 泰勒的课程理论
        (三) 杜威的课程理论
        (四) 多尔的课程理论
第四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的确立
        (一)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的功能取向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课程地位的基础性原则
        (二) 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三)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原则
        (四) 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原则
        (五) 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第五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内容设置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 具备足够的理论支撑
        (二) 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兴趣
        (三) 注重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
        (四) 突显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
        (一) 以巴昂情商理论主导的课程内容结构
        (二) 以大学生情商现状主导的课程内容结构
第六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的课程形态
        (一) 系统性的必修课程
        (二) 灵活性的选修课程
        (三) 综合性的学科渗透课程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 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举例
第七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资源保障
    一、教师队伍建设
        (一) 重视专业化情商教师的培训
        (二) 制定完善的情商教师培训方案
        (三) 采取有效的教师培训途径与方法
        (四) 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保障机制
    二、课程资源开发
        (一) 建立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二) 形成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
        (三) 建立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库
第八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评价与完善
    一、课程的效果评价
        (一) 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二) 加强课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
        (三) 开展日常表现的跟踪考查
    二、课程的效果反馈与完善
        (一) 反馈情商培养课程的效果
        (二) 改进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预测版)
    附录二: 高校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正式版)
    附录三: 大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培养体系的理念
2 构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师资队伍
3 强化校企合作
4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5 拓宽国际视野
6 结束语

(10)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四、测量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措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林学与园林专业为例[J]. 尹娟,冯仲科,梁祥鹏,马桂花. 现代园艺, 2021(24)
  • [2]医学MOOC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宁玉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大地测量学基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考[J]. 刘志平,汪林根,刘汉清,张书毕. 北京测绘, 2020(07)
  • [4]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俞亚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矿井测量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 马清利.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7]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8]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D]. 李超.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9]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程效军,刘春. 测绘地理信息, 2017(03)
  • [10]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标签:;  ;  ;  ;  ;  

测绘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措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