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和T细胞的变化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和T细胞的变化

一、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及T细胞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蒋璐剑[1](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彭超[2](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过程,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影响。Hp是常见的胃内致病菌,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几乎100%的Hp感染者有慢性活动性胃炎,然而仅1-3%的Hp感染者最终发展成了胃癌,说明存在除了Hp以外的潜在因素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菌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胃癌发生过程中胃内菌群的紊乱也逐渐被关注,然而,目前研究主要为对胃黏膜菌群的研究,而缺乏对胃液菌群的研究。此外,胃内微环境变化(包括胃酸、菌群和代谢产物)与胃癌发生的风险之间的关联也需要进一步研究。Hp感染影响宿主胃肠道菌群结构,可能参与了Hp诱导的胃内炎症和胃癌发生。既往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和菌群。益生菌抑制Hp感染诱导的炎症已有报道,然而益生菌对Hp感染介导的胃癌发生风险的影响尚未见文章报道。根除Hp能够显着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根除方案中包含的PPI和抗生素已被证实可以影响胃肠道菌群。胃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大规模根除Hp应该考虑对于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目的是基于人体水平研究胃内微环境(胃酸、胃黏膜菌群、胃液菌群、代谢产物)改变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以及根除Hp对人体胃肠道菌群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基于动物水平研究益生菌对于Hp感染小鼠胃癌发生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机制,以及益生菌对于根除Hp后胃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1.收集胃炎、肠上皮化生(肠化)、胃癌患者的胃黏膜、胃液样本,提取样本DNA,扩增目标16S r RNA V4可变区片段,混样,纯化、建库后完成上机准备。基于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黏膜和胃液菌群结构变化。应用笔形pH计检测胃液pH,盐酸萘乙二胺法检测胃液亚硝酸盐含量,循环酶法检测胃液中总胆汁酸含量,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胃液中各短链脂肪酸含量。2.构建Hp PMSS1感染的INS-GAS小鼠模型,布氏肉汤灌胃的INS-GAS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含唾液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菌饮水和普通饮水。处死小鼠前一天收集粪便样本,处死小鼠后,应用笔形pH计测量小鼠胃内pH,取小鼠胃组织。Steiner银染法检测小鼠胃内Hp定植,HE染色观察小鼠胃内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组织炎症指标CD45表达。提取小鼠胃组织和粪便DNA,扩增目标16S r RNA V3-V4可变区片段,混样,纯化、建库后完成上机准备。基于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小鼠胃内和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提取小鼠胃组织RNA,富集m RNA,将m RNA片段化后反转合成c DNA,连接adaptor后进行片段筛选和文库富集,在Illumina Hi Seq Xten高通量测序平台上机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胃组织转录水平的变化。使用RT2 Profiler PCR Array方法分析小鼠胃组织“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组织炎症免疫相关蛋白TLR2和IL-17的表达。3.招募无症状的年轻成年志愿者,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志愿者Hp感染状态,收集志愿者粪便。对Hp阳性志愿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样本,之后给予Hp阳性者14天铋剂四联方案(艾司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为bid)根除Hp,在根除结束后4周时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收集Hp根除志愿者粪便,对Hp根除志愿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样本。根除结束后24周,收集Hp根除志愿者粪便,对Hp根除志愿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样本。提取志愿者胃黏膜和粪便DNA,扩增目标16S r RNA V3-V4可变区片段,混样,纯化、建库后完成上机准备。基于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志愿者胃肠菌群结构变化。4.构建Hp PMSS1感染的C57BL/6小鼠模型,布氏肉汤灌胃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Hp根除药物和生理盐水处理14天。给予根除药物处理结束的小鼠益生菌(屎肠球菌R0026和枯草芽孢杆菌R0179)处理4周。收集根除药物处理结束时和益生菌处理结束时的小鼠粪便、胃黏膜和结肠样本。应用Giemsa染色法检测小鼠胃内Hp定植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胃组织炎症和病理情况。提取小鼠胃组织和粪便DNA,扩增目标16S r RNA V3-V4可变区片段,混样,纯化、建库后完成上机准备。基于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小鼠胃内和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粪便各SCF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u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结果:(一)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胃内菌群结构和特定代谢产物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1.胃癌发生过程中胃黏膜菌群的变化(1)α多样性分析:胃炎患者胃黏膜菌群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肠化患者均无显着差异(P>0.05),胃癌患者胃黏膜菌群的Chao指数显着高于胃炎胃黏膜组(P<0.01)和肠化胃黏膜组(P<0.001),Shannon指数也显着高于胃炎胃黏膜组(P<0.01)和肠化胃黏膜组(P<0.01)。胃癌旁组织和癌组织菌群Chao指数无显着差异,而胃癌胃黏膜组的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癌旁胃黏膜组(P<0.05)。此外,我们还将胃癌旁和胃炎患者胃黏膜菌群α多样性进行比较,发现癌旁胃黏膜组Chao指数显着高于胃炎胃黏膜组(P<0.05),Shannon指数无显着差异。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菌群Chao指数(P<0.001)和Shannon指数(P<0.001)显着降低。胃炎组和肠化组中Hp阳性者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着低于Hp阴性者(all P<0.001)。然而,在胃癌患者组,Hp阳性与Hp阴性者胃黏膜菌群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着差异。(2)β多样性分析:基于不同距离算法的PCo A分析,发现胃炎胃黏膜组和肠化胃黏膜组的样本不能有效区分开,而胃癌胃黏膜组和其他两组样本有明显分离的趋势(ANOSIM,Bray-curtis P=0.001,weighted Uni Frac P=0.001)。胃癌组织胃黏膜样本于癌旁样本呈分离的趋势(ANOSIM,Bray-curtis P=0.07,weighted Uni Frac P=0.02)。癌旁和胃炎患者胃黏膜菌群结构存在显着差异(ANOSIM,Bray-curtis P=0.01,weighted Uni Frac P=0.03)。Hp阳性组与Hp阴性的胃黏膜样本成明显分离的状态(Adonis,Euclidean P=0.001;ANOSIM,weighted Uni Frac P=0.001)。其中胃炎组(Adonis,Euclidean P=0.001;ANOSIM,weighted Uni Frac P=0.001)和肠化组(ANOSIM,Bray-curtis P=0.001,weighted Uni Frac P=0.001)里Hp阴性和阳性样本分离效果很好,而胃癌组次之(ANOSIM,Bray-curtis P=0.057,weighted Uni Frac P=0.002)。(3)LEFSe分析:胃炎组中Bacillus显着高于其他肠化组和胃癌组,而在胃癌阶段,Lactobacillus,Prevotella,Veillonella,Haemophilus,Fusobacterium,Neisser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胃癌组织中Clostridia,Prevotella7,Prevotella,Johnsonella,Solobacterium等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癌旁组织。胃炎胃黏膜组中Bacillus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癌旁组,而癌旁胃黏膜菌群中包括Lactobacillus,Prevotella7,Veillonella,Fusobacterium,Neisseria等相对丰度升高。Hp阳性胃黏组中仅Helic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阴性胃黏膜组,而Bacillus,Lactobacillus,Rothia,Streptococcus,Fusobacterium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在胃炎、肠化和胃癌三个阶段,Hp阴性亚组中Helicobacter相对丰度均显着低于Hp阳性亚组,而Hp阴性胃炎胃黏膜组中Lactococcus,Bacillus,Pseudomonas,Streptococcus,Neisser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阳性亚组。Hp阴性肠化胃黏膜组中Lactococcus,Bacillus,Acinetobacter,Streptococcus,Ralston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阳性肠化胃黏膜组。相比于Hp阳性胃癌胃黏膜组,Hp阴性胃癌胃黏膜组中Streptococcus,Brevibacterium,Ochrobactrum,Ralstonia,和Roth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2.胃癌发生过程中胃液菌群的变化(1)α多样性分析:胃炎胃液组的Shannon指数与肠化胃液组无显着差异,肠化胃液组的Shannon指数与胃癌胃液组无显着差异,而胃癌胃液组的Shannon指数显着低于胃炎胃液组(P<0.01)。Hp阴性和阳性的患者胃液菌群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着差异。Hp阳性胃炎胃液组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Hp阴性胃炎胃液组均无显着差异;Hp阳性的肠化胃液组的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Hp阴性肠化胃液组均无显着差异,然而Simpson指数显着低于Hp阴性肠化胃液组(P<0.05)。(2)β多样性分析:基于非加权的Uni Frac距离的PCo A显示胃炎和肠化组胃液样本比较接近,而胃癌组呈分离的趋势(ANOSIM,unweighted Uni Frac P=0.001),而基于加权Uni Frac距离的PCo A分析中三组样本非常接近,难以有效区分开(ANOSIM,weighted Uni Frac P=0.17)。基于非加权的Uni Frac距离的PCo A中Hp阳性和Hp阴性的样本距离非常接近(ANOSIM,weighted Uni Frac P=0.399),而基于加权Uni Frac距离的PCo A分析显示Hp阳性和阴性胃液菌群具有显着差异(ANOSIM,weighted Uni Frac P=0.001)。基于Euclidean距离和weighted Uni Frac距离的PCo A分析发现Hp阳性和阴性的胃炎胃液组样本分布具有显着差异(ANOSIM,Euclidean P=0.02,weighted Uni Frac P=0.018)。同样,基于Euclidean距离和weighted Uni Frac距离对肠化和胃癌胃液的样本进行PCo A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和Hp阴性的肠化胃液样本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ANOSIM,Euclidean P=0.001,weighted Uni Frac P=0.001),而Hp阳性和Hp阴性的胃癌胃液样本分布无显着差异(ANOSIM,Euclidean P=0.06,weighted Uni Frac P=0.17)。(3)LEFSe分析:胃炎阶段Pseudomonas,methylobacterium,Treponema2,Pelomonas,Acidovorax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肠化和胃癌阶段,而在肠化阶段Ochrobactrum,Campylobacter,Acinetobacter,Paracoccus和Staphylococc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胃炎和胃癌阶段,在胃癌胃液菌群中Lactobacillus,Brevundimonas,Enhydrobacter,Megasphaer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胃炎和肠化组。Hp阳性组胃液菌群中Helicobacter,Selonomonas4,Corynebacterium,DefluviitaleaceaeUCG011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阴性组,而Streptococcus,Haemophilus,Gemell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Hp阳性胃炎胃液组中Helic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阴性胃炎胃液组,而Bosea,Corynebacterium和Stenotrophomona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下降。与Hp阴性肠化胃液组相比,Hp阳性的肠化胃液组中Helicobacter,Achrom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Streptococcus,Veillonella,Gemella,Rothia,Granulicatell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在胃癌阶段,Hp阳性的胃癌胃液组中Helicobacter,RikenellaceaeRC9gutgroup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阴性胃癌胃液组,而Corynebacterium相对丰度显着低于Hp阴性胃癌胃液组3.胃癌发生过程中胃黏膜和胃液菌群特征比较(1)总体样本比较(a)α多样性分析:胃黏膜菌群Observed species指数(P<0.05)和Shannon指数(P<0.001)显着低于胃液菌群。胃癌胃黏膜菌群Chao指数相比于其他5组显着升高(P<0.001)。在胃炎→肠化→胃癌这一过程,Shannon指数在胃液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胃黏膜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b)β多样性分析:胃黏膜样本和胃液样本菌群具有显着差异(ANOSIM,unweighted Uni Frac P=0.001,weighted Uni Frac P=0.001)。基于Euclidean距离和Bray-curtis距离对胃炎、肠化和胃癌阶段的胃黏膜和胃液样本进行PCo A分析,发现胃炎组和肠化组胃黏膜样本与胃炎组和肠化组的胃液样本显着分离,三组胃液样本无法有效区分开,胃癌胃黏膜组样本与胃炎、肠化胃黏膜组样本有显着分离的趋势,并且有更靠近胃液样本的趋势(ANOSIM,Euclidean P=0.001,Bray-curtis P=0.001)(c)LEFSe分析:胃黏膜菌群中Helicobacter,Lactococcus,Bacillus,Pseudomonas和Geobacill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胃液菌群,而Nesseria,Fusobacterium,Prevotella,Streptococcus和Veillonell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胃液菌群。对胃炎、肠化和胃癌阶段的胃黏膜和胃液菌群进行6组的LEFSe分析,结果显示:胃炎胃黏膜组中Bacillus显着高于其他组,肠化胃黏膜组中Pesudomonas,Thermus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胃癌胃黏膜组Acinetobacter和Johnsonella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胃炎胃液中Alloprevotella,Veillonella,Peptostreptococcus,Granulicatella和Actinomyce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肠化胃液组中Haemophilus,Neisseria,Ochrobactrum,Campylobacter,和Roth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胃癌胃液组中Prevotella,Fusobacterium,Leptotrichia,Brevundimonas和Megasphaer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2)配对样本分析(a)α和β多样性分析:胃癌组的胃黏膜和胃液菌群Shannon指数差异显着小于在胃炎组(P<0.001)和肠化组中(P<0.001)。基于Bray-curtis距离和weighted Uni Frac距离的差值分析,胃癌阶段胃黏膜样本和胃液的距离均小于在胃炎阶段(P<0.001)和肠化阶段(P<0.05),而胃炎阶段和肠化阶段的胃黏膜和胃液样本的距离差值无显着差异。(b)细菌差异分析:胃炎患者胃黏膜和胃液配对样本差异菌属共有103个,胃炎患者胃黏膜菌群中Helicobacter,Bacillus,Clostridiumsensustricto1,Enterococcus,Lactococc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胃液,而胃炎患者胃液中Rothia,Streptococcus,Neisseria,Fusobacterium,Peptostreptococc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升高。肠化患者胃黏膜和胃液配对样本差异菌属共有53个,与肠化胃液菌群相比,肠化胃黏膜菌群中Lactobacillus,Geobacillus和Clostridiumsensustricto1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Neisseria,Prevotella,Fusobacterium,Rothia和Veillonell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胃癌患者胃黏膜和胃液菌群比较共发现53个差异菌属,其中Lactococcus,Bacillus,Acinetobacter,Enterococcus,Geobacillus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胃癌胃黏膜中显着高于胃液,而Veillonella,Prevotella,Neisseria,Rothia和Fusobacterium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胃液。4.胃癌发生过程中胃内pH及特定代谢物的变化(1)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pH值的变化:Hp阳性肠化组胃液pH显着高于Hp阴性肠化组胃液(P<0.05),而在胃炎和胃癌组中,Hp阳性亚组的pH相比于Hp阴性亚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p阴性胃癌组胃内pH显着高于Hp阴性胃炎组(P<0.01)和Hp阴性肠化组(P<0.05),Hp阳性胃癌组的pH相比于Hp阳性的胃炎和肠化组虽然呈升高的趋势,Hp阳性的胃炎、肠化和胃癌组三组的胃液pH无统计学差异。(2)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亚硝酸盐的变化:胃炎→肠化→胃癌这一过程中胃液亚硝酸盐含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肠化胃液组的亚酸盐含量显着高于胃炎胃液组(P<0.05),胃癌胃液组pH显着高于胃炎胃液组(P<0.001)和肠化胃液组(P<0.05)。在各个病变阶段中Hp感染对亚硝酸盐含量均无显着影响。Hp阳性胃癌胃液组亚硝酸盐含量显着高于Hp阳性胃炎组,Hp阴性胃癌胃液组亚硝酸盐含量也显着高于Hp阴性胃炎组。Hp阳性的肠化组相比于胃炎组(P=0.086),以及Hp阴性的肠化相比胃炎组(P=0.078)胃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胆汁酸的变化:胃癌胃液组总胆汁酸含量显着高于胃炎胃液组(P<0.05)。与肠化胃液组相比,胃癌胃液组总胆汁酸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62)。Hp阴性胃癌胃液组总胆汁酸含量显着高于Hp阴性的胃炎(P<0.01)和肠化(P<0.01)胃液组。在胃炎和肠化阶段,Hp阴性和阳性的胃液中总胆汁酸含量无显着差异,而在胃癌阶段,我们发现Hp阳性胃癌胃液中总胆汁酸含量显着低于Hp阴性胃癌胃液组(P<0.05),而Hp阳性胃癌胃液组总胆汁酸含量与Hp阳性的胃炎和肠化胃液组均无显着差异。(4)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短链脂肪酸的变化:胃癌组总短链脂肪酸(P<0.01)、乙酸(P<0.05)、丙酸(P=0.076)、丁酸(P<0.05)、异丁酸(P=0.053)、戊酸(P<0.01)、异戊酸(P=0.051)含量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总短链脂肪酸(P<0.01)、乙酸(P<0.05)、丙酸(P=0.065)、丁酸(P<0.05)等高于肠化组。而胃炎组和肠化组各种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无显着差异。Hp阳性胃癌胃液组总酸、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含量显着高于Hp阳性的胃炎(all P<0.05)和肠化(all P<0.05)胃液组;Hp阳性胃癌胃液组异丁酸显着高于Hp阳性肠化胃液组(P<0.05),Hp阴性胃癌胃液组戊酸含量显着高于Hp阴性胃炎胃液组。Hp阴性肠化胃液组的异丁酸含量显着高于Hp阳性肠化胃液组(P<0.05)。Hp阴性肠化胃液组的总酸(P<0.05)、乙酸(P<0.05)和异丁酸(P<0.05)含量要显着高于Hp阳性肠化胃液组。而在胃炎和胃癌阶段,Hp阳性和阴性进行比较胃液中各种短链脂肪酸均无显着差异。(二)Hp感染及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肠道的影响1.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Hp感染4月组小鼠胃黏膜组织可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肠上皮化生等。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4月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的炎症明显减轻,胃黏膜病变也得到显着的改善。较对照组(7月组)小鼠,Hp感染7月组小鼠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胃组织病理情况显着恶化。Hp感染组小鼠胃黏膜CD45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黏膜组织CD45表达明显低于Hp感染组。Hp感染4月组小鼠胃黏膜炎症(P<0.01)、泌酸腺萎缩(P<0.01)、化生(P<0.01)和异型增生(P<0.05)的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与Hp感染4月组小鼠相比,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黏膜炎症(P<0.01)、泌酸腺萎缩(P<0.05)、化生(P<0.01)的评分显着下降,异型增生(P=0.06)的评分有下降趋势。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与对照组小鼠均无显着差异。Hp感染小鼠胃内pH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Hp感染小鼠接受益生菌干预后胃内pH显着降低。2.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肠道菌群的影响(1)α多样性分析:对照组、Hp感染组、益生菌处理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的Chao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Hp感染组和益生菌处理组三组间Shannon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Hp感染组(P<0.01)。(2)β多样性分析:基于加权的Uni Frac距离进行PCo A分析(PC1对菌群差异的解释度为40.76%,PC2对菌群差异的解释度为22.83%),对照组和Hp感染组样本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杂因素,无法有效区分开。益生菌处理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样本相似性更高,无法有效的区分开。进行有监督的PLS-DA分析(Comp1对差异的解释权重比占16.18%,Comp2对差异的解释权重比占13.42%),对照组和Hp感染组样本有明显分离的趋势,而益生菌处理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这两个组样本间无法有效区分开。(3)物种组成和LEFSe分析:各组样本优势菌门主要包括Firmicutes,Bacteroidota,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ota等。接受益生菌干预组(益生菌处理组,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厚壁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低于未接受益生菌干预组(对照组和Hp感染组)。而益生菌处理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和Hp感染组。Hp感染组Campilobacterota菌门平均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益生菌处理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Hp感染组小鼠胃黏膜菌群中Hp相关的OTU reads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益生菌处理组(P<0.05);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Hp OTU reads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和益生菌处理组(P<0.01),而Hp感染组Hp OTU reads数与Hp感染合并益生菌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小鼠胃内菌群中鼠李糖乳杆菌(P<0.01)和唾液乳杆菌(P<0.001)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感染组。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内菌群唾液乳杆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p感染组小鼠胃内Helic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Anaerocolumna,Anaerovorax,NK4A214,Ruminococcus,Sporomusa等多种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通过对Hp感染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胃内菌群属水平进行LEFSe分析发现,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内菌群中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Bacteroides,Lachnoclostridium,Parabacteroides,Roseburia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感染组,而Lactobacillus,Streptococcus,Rodentibacter,Enterococcus和Lactococcus等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4)PICRUSt2分析:较Hp感染组,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中“Biosynthesis of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Amino acid metabolism”,“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Energy metabolism”,“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等KEGG代谢通路显着富集,而“Nicleotide metabolism”,“lipid metabolism”,“Carbohydrate metabolism”,“Translation”,“Membrane transport”等KEGG代谢通路在Hp感染组显着富集。3.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内基因转录水平和信号通路的影响(1)差异基因分析:Hp感染组和对照组共有157个差异基因,在Hp感染组上调的基因有136个,下调的基因有21个。与Hp感染组相比,Hp感染的INS-GAS小鼠接受益生菌处理后共有380个基因发生显着变化,其中上调基因124个,下调基因256个。(2)差异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对照组和Hp感染组的差异基因集显着富集在了“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Asthma”等多条KEGG通路。Hp感染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的差异基因也富集在了多条炎症和免疫相关的KEGG通路,包括“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TNF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等KEGG通路。(3)GSEA分析:Hp感染引起“NF-κB signaling pathway”,“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和“TNF signaling pathway”等促炎通路的基因上调。而Hp感染组接受益生菌处理后,“NF-κB signaling pathway”,“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IL-17 signaling pathway”和“TNF signaling pathway”等促炎通路的基因下调。(4)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分析:对照组和Hp感染组的互作网络中,共52个节点,82条边,Tnf,Cxcl5,Il-17a,Cd14,Il1rn等基因可能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Hp感染组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构建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151个节点,300条边。Tnf,Cd44,Cxcr4,Cxcl1,Cxcl13,Cxcl5等基因可能在网络中起重要作用。(5)RT2 Profiler PCR Array分析:对照组和Hp感染组的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有Il17a,Cd14,Tlr1,Ccl20,Ccr3,Il1rn,Cxcl3,Ifng,这些基因均在Hp感染后上调。而Hp感染后使用益生菌干预,多个基因表达下调,包括Cd14,Cxcl1,Cxcl2,Cxcl3,Il1a,Il1rn,Il17a,Ifng,Ccl20,而Tlr7和Cxcr1表达上调。有6个共有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在Hp感染组表达上调,而在Hp感染后接受益生菌干预表达均发生下调,降低至对照组水平。其中Il17a在Hp感染后倍数变化最大,其次是Cxcl3和Ifng,益生菌处理使其表达降低至正常水平。通过对样本和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发现对照组样本和Hp感染组样本距离较大,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样本聚类处于对照组和Hp感染组的中间。(6)蛋白质印迹检测:Hp感染组小鼠胃黏膜TLR2和IL-17表达高于对照组,而Hp感染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小鼠胃黏膜TLR2和IL-17的表达低于Hp感染组。(三)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1.无症状Hp感染者在Hp根除前后胃肠菌群的变化(1)无症状Hp感染者在Hp根除前后胃内菌群的变化(a)α多样性分析:Hp阳性志愿者接受Hp根除治疗后半年(Week26),其胃内菌群α多样性指数(Sobs,Chao和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根除前(Week0)(P<0.001)和根除后1个月(Week6)(P<0.001)。(b)β多样性分析:基于加权和非加权的Uni Frac距离的PCo A分析,Week0vs Week6和Week0 vs Week26显示出不同的分离效果。基于相似性的非参数统计分析(ANOSIM)结果显示:Week0 vs Week 6(unweighted Uni Frac:P=0.015,weighted Uni Frac:P=0.001),Week0 vs Week 26(unweighted Uni Frac:P=0.001,weighted Uni Frac:P=0.001)。Week6 vs Week 26(unweighted Uni Frac:P=0.002,weighted Uni Frac:P=0.001)。(c)物种组成和差异分析:Hp感染者胃内菌群中Proteobacteria是最主要的菌门,几乎达到90%的丰度,接受Hp根除治疗后1个月,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急剧降低。其他相对丰度较高的菌门,如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在Week6时间点相对丰度显着高于根除前。在根除后24周,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依然显着高于根除后4周。Hp感染是导致患者胃内菌群中Proteobacteria占大多数的主要原因,根除Hp后,Hp感染者胃内菌群中Hp的相对丰度从70%下降至0%。接受Hp根除治疗后,除了Hp相对丰度下降,其他菌属包括Lactobacillus,Prevotella9,和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这种差异在Week26 vs Week0中最为明显。根除后24周与根除后4周相比,志愿者胃内菌群中Prevotella9,Bacteroides和Lactobacillus显着升高,而Streptococcus,Haemophilus和Neisseria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d)PICRUSt1分析:Hp根除后,多种疾病相关的KEGG代谢通路发生显着变化,如“Lip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Lip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proteins”,“Bacterial motility proteins”和“Bacterial chemotaxis”等KEGG通路在Hp感染组中更为富集。与之相反,相比于根除前,多种生理相关的通路,包括“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Glycine,serine,and threonine metabolism”和“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等KEGG通路在Week6和Week26时间点得到恢复。(2)无症状Hp感染者在Hp根除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a)α多样性分析:Hp阳性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Sobs和Chao指数)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根除前相比,根除后1个月和根除后半年志愿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Sobs和Chao指数)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b)β多样性分析:Hp感染者肠道菌群结构与Hp阴性的健康对照者具有显着的差异(ANOSIM,P=0.01)。志愿者接受Hp根除治疗后,Week6与Week26时间点志愿者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与健康对照者无显着差异。给予非加权的Uni Frac距离的PCo A分析显示:Hp感染者与Hp阴性健康对照肠道菌群明显分离,然而在Week6和Week26时间点,Hp根除后肠道菌群与根除前肠道菌群逐渐分离,而与健康对照者的肠道菌群结构更为接近(ANOSIM,Week0vs Control:P=0.01,Week6 vs Control:P>0.05,Week26 vs Control:P>0.05)。(c)物种组成和差异分析:在门水平,Hp阳性者肠道菌群中,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根除前和根除后4周相比,Hp根除后24周志愿者肠道菌群中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而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然而,根除后4周和根除前的菌群在门水平无显着差异。在属水平,Hp感染组Subdoligranulum和Lachnoclostridium菌属相对丰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然而Alistipes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与根除前相比,根除治疗后半年菌属的紊乱部分得到恢复,Lachnoclostridium和Blautia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Alistipes相对丰度显着下降。与根除后1个月相比,根除后24周肠道菌群中一些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菌属显着增多,如Blautia和Eubacterium hallii。(d)PICRUSt1分析:相比于健康对照者,Hp阳性组中一些功能通路,如“Metabolism of other amino acids”,“Transport and catabolism”,“Signaling molecules and interaction”和“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等KEGG通路显着富集。根处前后,菌群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与Hp根除后24周相比,“Infectious diseases”,“Metabolic diseases”,“Transport and catabolism”,“Signaling molecules and interaction”等KEGG代谢通路在Hp感染组中显着富集。2.Hp感染、根除和益生菌干预对C57BL/6小鼠胃肠道菌群的影响(1)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C57BL/6小鼠胃内菌群的影响(a)α多样性分析:Hp感染组小鼠(G0Hp)胃内菌群的丰富度指数Chao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小鼠(G0Con)(P<0.05),Shannon指数无显着差异。Hp根除后0d时间点,相比于G0Hp组小鼠,Hp根除组(G0HpE)小鼠胃内菌群Shannon指数(P<0.05)显着下降。在根除后0d的Hp根除组(G0HpE)小鼠和根除后4周时间点的Hp根除组(G1HpE)小鼠胃内菌群α多样性指数(Chao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着差异。根除后4周,Hp根除后益生菌灌胃处理4周的小鼠组(G1HpEP)与G1HpE组小鼠胃内菌群α多样性指数(Chao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着差异。G1HpE组小鼠胃内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指数(P<0.01)显着低于G0Con组,而Shannon指数无明显差异。(b)β多样性分析:基于binary jaccard距离和Bray-curtis距离对样本进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应力值(Stress)分别为0.131和0.15。G0Con组和G0Hp组小鼠的胃内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差异(Bray-curtis:Adonis P=0.003),G0HpE组与G0Hp组小鼠胃内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差异(Bray-curtis:Adonis P=0.004),G0HpE组和G1HpE组小鼠胃内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差异(Bray-curtis:Adonis P=0.036),G1HpEP组与G1HpE组小鼠胃内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差异(Binary-jaccard:Adonis P=0.001)。G1HpE组和G1HpEP组小鼠胃内菌群结构较G0HpE组小鼠更为接近G0Con小鼠胃内菌群结构。(c)物种组成和差异分析:小鼠胃内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组成。Hp根除后小鼠胃内菌群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我们通过LEFSe分析方法去鉴别各组别在属水平的差异细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p感染组(G0Hp)中Clostridiumsensustricto1,Ralstonia,Strpteococcus,Citrobacter,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Hp根除后0d组中Clostridiumsensustricto1,Dubosiella,Strpteococcus,Butyricoccus和Enterococc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Hp感染组(G0Hp)。Hp根除后1个月(G1HpE)组小鼠胃内菌群中Turicibacter,Rhodococcus,Lachnoclostridium和Butyricicoccus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Hp根除结束后0d小鼠组(G0HpE),而Faecalibaculum,Strpteococcus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Hp根除后益生菌处理4周小鼠组(G1HpEP)较G1HpE组,Lactobacillus、Bacteroides和Erysipelactoclostridium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Turicibacter,Rhodococcus,Akkermansia,Clostridiumsensustricto1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d)PICRUSt1分析:Hp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多条KEGG通路显着富集,包括“Carbohydrate Metabolism”,“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Transcription”,“Replication and Repair”等通路,而“Metabolism”,“Metabolism ofOther Amino Acids”,“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Metabolism of Terpenoids and polyketides”和“Amino acid metabolism”等KEGG通路在对照组中显着富集。而在Hp感染组和Hp根除后0d组的比较中,我们发现“Cancers”,“Signaling Molecules and Interaction”和“Cardiovascular Diseases”等通路在Hp根除后0d组显着富集。在根除后1月组中“Enzyme Families”,“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Folding,Sorting and Degradation”等KEGG通路的丰度显着低于Hp根除后0d组,而“Endocrine System”显着富集。Hp根除后合并益生菌处理组中“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通路丰度显着高于Hp根除后1月组,而“Carbohydrate Metabolism”通路丰度显着降低。(2)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C57BL/6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α多样性分析:Hp感染组小鼠(F0Hp)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Chao和Shannon指数)与对照组小鼠粪便(F0Con)菌群无显着差异。Hp根除后0d小鼠组(F0HpE)肠道菌群Chao指数(P<0.001)和Shannon指数(P<0.001)显着低于F0Hp。Hp根除后1个月小鼠组(F1HpE)肠道菌群的Chao指数(P<0.001)和Shannon指数(P<0.001)显着高于F0HpE组。Hp根除后给予益生菌连续灌胃4周处理组小鼠(F1HpEP)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Chao指数(P<0.001)显着高于F1HpE组,而Shannon指数两组间无显着差异。F1HpE组和F1HpEP组菌群丰富度指数未恢复至对照组小鼠(F0Con)水平,Chao指数(P<0.001)显着低于对照组小鼠,然而,Shannon指数和F0Con组无显着差异。(b)β多样性分析:基于加权和非加权Uni Frac距离的NMDS分析显示:F0Hp组和F0Con组小鼠肠道菌群较为接近(ANOSIM,unweighted Uni Frac:P=0.034,weighted Uni Frac:P=0.138);Hp根除使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着变化,Hp根除后1月组小鼠肠道菌群与Hp根除后0d组菌群明显分离(ANOSIM,unweighted Uni Frac P=0.001),Hp根除后添加益生菌处理(F1HpEP)与F1HpE组小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差异(ANOSIM,unweighted Uni Frac P=0.001),有更接近F0Con组肠道菌群结构的趋势。(c)物种组成和差异分析:对照组和Hp感染组小鼠肠道菌群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组成,而Hp根除后0d组小鼠优势菌门主要有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该组拟杆菌门平均相对丰度下降几乎至0%,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均明显上升。接受根除药物治疗后一个月,Hp根除后1月组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厚壁菌门的平均丰度较Hp根除后0d组明显升高,而变形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在Hp根除后给予小鼠益生菌干预1个月,我们发现Hp根除后合并益生菌处理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较未给予益生菌干预处理的Hp根除后1月组明显升高。Hp感染组肠道菌群中Bifidobacterium和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而Faecalibaculum,Monoglobus和Enterorhabdus等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减少;Hp根除使得多种属水平细菌发生显着变化,Hp根除后0d组(F0HpE)小鼠肠道菌群中Bilophila,Alistipes,Desulfovibrio,Streptococcus,Ruminococcus等菌属较Hp感染组显着降低,而Akkermansia,EscherichiaShigella,Citrobacter,Klebsiella,Roseburia等菌属显着上升,随着时间推移,Hp根除后1月组(F1HpE)EscherichiaShigella,Citrobacte,Klebsiella,Enterococcus和Lactobacillus等菌属显着减少,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Lachnoclostridium和Butyricicoccus显着升高,添加益生菌(F1HpEP),使Bacteroides,Lactobacillus,LachnospiraceaeUCG001,Erysipelatoclostridium显着增多,而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Akkermansia,Blautia,Ruminococcus,EscherichiaShigella等菌属显着减少。(d)PICRUSt1分析:在Hp感染组和Hp根除后0d组的比较中,“Metabolic Diseases”,“Energy Metabolism”,“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Nucletide Metabolism”,“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等KEGG通路在Hp感染组(F0Hp)中显着富集,而“Signal Transduction”,“Transcription”,“Membrane Transport”,“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Carbohydrate Metabolism”等KEGG通路在Hp根除后0d组(F0HpE)显着富集。而Hp根除1个月后,F1HpE组中“Cell Motility”,“Necleotide Metabolism”,“Translation”,“Replication and Repair”,“Transcription”等通路丰度显着高于Hp根除后0d组(F0HpE),而“Infectious Diseases”,“Signal Transduction”,“Cellular Processes and Signaling”,“Metabolism”和“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通路显着低于F0HpE组。与根除后1月组相比较,Hp根除后合并益生菌处理组中“Energy Metabolism”,“Nucleotide Metabolism”,“Replication and Repair”,“Amino Acid Metabolism”,“Carbohydrate Metabolism”等通路显着富集,而“Membrane Transport”,“Transcription”,“Signal Transduction”,“Cell motility”等KEGG通路在F1HpE组中显着富集。3.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C57BL/6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1)对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在根除后0d时间点,Hp感染组(F0Hp)与对照组小鼠(F0Con)相比,粪便中总的短链脂肪酸含量、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均无明显差异;相比于F0Con组,F0Hp组小鼠粪便中异丁酸含量显着升高(P<0.01),而异戊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Hp根除组(F0HpE)小鼠粪便中总短链脂肪酸含量(P<0.01)、乙酸(P<0.05)、丙酸(P<0.001)、丁酸(P<0.01)显着低于Hp感染组,而异戊酸含量(P<0.01)显着高于Hp根除组,两组异丁酸含量和戊酸含量无显着差异。F0HpE组小鼠粪便中总短链脂肪酸(P<0.01)、乙酸(P<0.01)、丙酸(P<0.05)、异戊酸(P=0.05)含量低于F0Con组,而异丁酸含量(P<0.05)显着高于F0Con组,两组间丁酸和戊酸含量无显着差异。在根除后1月时间点,对照组(F1Con)和感染组(F1Hp)小鼠粪便中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均无显着差异。与Hp感染组相比,Hp根除组(F1HpE)小鼠粪便中丙酸(P<0.001)和戊酸(P<0.05)含量显着下降,而两组间总短链脂肪酸含量、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含量无显着差异。F1HpE组和Hp根除合并益生菌处理组(F1HpEP)两组间小鼠粪便的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均无显着差异。(2)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Hp感染后结肠Occuludin有表达增加的趋势,Claudin1表达无明显影响,而Hp根除治疗后0天结肠Occuludin和Claudin1蛋白下降趋势不明显。Hp根除后1个月时,小鼠结肠屏障功能持续被破坏,Hp根除后1月组Occu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较根除后0天明显降低,然后Hp根除后合并益生菌处理组小鼠结肠Occu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p根除1月组,然而仍低于根除后0d组。结论: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存在胃内微环境失衡,包括pH升高,胃黏膜和胃液菌群紊乱,及其代谢产物异常改变。胃黏膜和胃液菌群结构具有显着差异,但随着胃黏膜病变的进展,两者差异逐渐缩小。2.益生菌减轻Hp感染介导的胃黏膜病变,可能通过调节菌群,抑制炎症和调控炎症免疫相关信号通路。3.益生菌可以调节Hp根除治疗后的胃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屏障功能的恢复。

王熙[3](2021)在《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评价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脘部症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变化的情况。探究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系症状的优势,并进行安全性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脘部症状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通过病案检索系统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恶性肿瘤患者204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100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组共计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日一次,30分钟/次,14次为一周期。评价患者经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纳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RBC、HGB、凝血功能、D2、PLT、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t-test,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婚况、职业、癌种分布、TNM分期、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治疗前KPS评分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3.0%(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评分无显着差异,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均较治疗前评分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比较中,对照组可显着改善恶心、呕吐、纳食情况,治疗组可显着改善胃痛、恶心、呕吐、纳食情况。3.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组间比较中,治疗组KPS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中,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提高(P<0.05)。4.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CD3-CD16+56+无明显差异,提示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CD3-CD16+56+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CD3+CD8+存在显着差异(P<0.05)。5.凝血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前,D2、PLT、PT、APTT、FIB在两组间均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在PLT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其余各项中,均无显着差异。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治疗组PLT存在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在WBC、RBC、HGB、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气虚血瘀证)胃脘部症状。2.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3.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辅助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4.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可辅助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5.双侧足三里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杨丽[4](2020)在《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早期胃癌、胃腺瘤等胃粘膜病变内镜下治疗的标准方法,出血是其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ESD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6%-26.9%,大部分ESD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被指南推荐用于减少ESD术后出血,但PPI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标准方案。目前ESD术后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参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案。指南推荐对高出血风险消化性溃疡,采用大剂量、持续输注PPI(80mg+8mg/h)进行治疗。但ESD术后形成的人工溃疡与消化性溃疡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和高酸状态相关;而人工溃疡是ESD术后产生的医源性溃疡,ESD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而早期胃癌常伴有重度萎缩性胃炎,多为低酸状态。其次是两者患者年龄不一样,消化性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人;而胃早癌ESD术后人工溃疡以高龄患者居多。第三是消化性溃疡可以穿透整个胃壁,损伤的血管可为穿透肌层的大血管;而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通常来自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血管,很少穿透至固有肌层,在这种环境下的止血通常是比较容易的。第四,人工溃疡创面是通过内镜医师术中反复电凝止血处理的,出现喷射性出血、活动性渗血以及血管残端等活动性出血的机会较消化性溃疡明显减少。因此我们认为ESD术后人工溃疡,发生大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且溃疡更容易愈合。ESD术后如何应用PPI,目前没有明确证据。仅有2篇来自韩国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两个研究都是在ESD术前开始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两个试验均没有明确定义ESD术后出血的随访时间,二次内镜检查时间均在ESD术后第二天进行,两个试验结果显示间断和持续PPI预防ESD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一篇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系统评价,亦显示在高出血风险的消化性溃疡中,间断PPI的治疗效果不劣于持续PPI的治疗。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PI有增加肠道感染、腹泻、肺炎的风险;影响微量元素和钙的吸收,增加骨折等风险。同时研究显示使用PPI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较对照组提高了80%以上。因此,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间断PPI预防ESD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的疗效,对于ESD术后人工溃疡的治疗实践以及PPI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综合评价间断PPI(40mg 2/日)在ESD术后人工溃疡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ESD术后人工溃疡PPI应用提供科学证据。研究方法:以国内九家三甲医院拟行内镜下胃ESD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以持续PPI(80mg+8mg/h)治疗措施为对照组,综合评价间断PPI治疗胃粘膜病变ESD术后人工溃疡的出血率、溃疡愈合率和感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从2017年09月30日到2019年07月30日期间,在全国9家中心共筛选了526例诊断为胃粘膜病变的患者,其中487例患者适合内镜下ESD治疗。其中16例患者由于严重的合并症,25例患者由于服用抗凝药,8例患者为ESD术后复发病变,24例患者拒绝ESD手术治疗,一共73例患者被排除。最后41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09例患者为间断PPI治疗组(A组),205例患者为持续PPI治疗组(B组)。两组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BMI、民族、工作性质、学历、吸烟和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包括既往胃切除术、病变部位、术前病理诊断、病变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ESD术后人工溃疡短径、ESD术后人工溃疡长径*短径和ESD术后留置胃管情况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4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持续PPI治疗组有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有6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侵犯超过粘膜下层500μm,拒绝外科根治性手术,予以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两组术后追加根治性手术和化疗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PPI治疗组ESD术后7天共有14例患者出血(14/209,6.7%,95%CI 3.3%-10.5%),持续PPI治疗组有12例患者出血(12/205,5.9%,95%CI 2.9%-9.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3)。绝对危险度减少(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0.84%(-3.83,5.5)。NNH(number need to harm,NNH)为119。在ESD术后1天、3天、7天的出血风险用生存曲线计算,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进一步明确出血与治疗方法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D术后7天出血率和病变部位萎缩程度(P=0.004,OR=1.807,OR 95%CI 1.205-2.712)和BMI(p=0.04,OR=1.209,OR 95%CI 1.009-1.450)相关。为更进一步评估ESD术后出血和治疗措施之间的关系,我们校正了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BMI、病变部位、萎缩程度、病理诊断、Hp感染、ESD手术时间、ESD术后溃疡长径、肝功、肾功、血糖和凝血功能。经上述相关因素校正后,我们未发现ESD术后出血与治疗措施(连续与间断PPI)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相关性(P>0.05)。间断PPI治疗组有8例(8/14,57.14%)患者ESD术后出血接受了内镜治疗,有5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1例患者没有呕血黑便症状为ESD术后第七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创面渗血。有1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失败进行了外科手术止血。持续PPI治疗组有6例患者(6/12,50%)ESD术后接受了内镜止血治疗,有2例患者为ESD术后第1天出现呕血,1例患者为ESD术后第3天出现黑便,3例患者为ESD术后第7天复查胃镜时发现出血。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愈合情况采用畸田隆夫的分期方法,在ITT分析中,间断PPI治疗组有121例病变(121/209,57.9%)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愈合期,有44例病变(44/209,21.2%)处于瘢痕期。持续PPI治疗组,有122例病变(122/205,59.5%)处于活动期,有44例病变(44/205,21.5%)处于愈合期,有39(39/205,19%)例病变处于瘢痕期。结果显示两组溃疡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875)。在414例患者中,有212例(212/414,51.20%)患者ESD术后1月完成了胃镜检查,纳入PPA分析。PPA分析结果和ITT分析结果一致。有5例患者同意进行ESD术后72小时胃内p H监测。结果显示5例患者PPI注射后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均超过50%。其中3例患者(1例为间断PPI治疗,2例为持续PPI治疗)胃内p H大于4的时间超过90%。所有414例患者ESD术后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出院后未观察到出血,没有穿孔和感染发生。在间断PPI治疗组,住院中位时间为10.0天(8.0-12.0),和持续PPI治疗组相似,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973)。间断PPI治疗组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3129.0元(19331.9-29888.7),持续PPI治疗的中位住院费用为25707.3元(21391.0-31525.2),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16)。结论间断PPI在预防ESD术后出血的疗效不劣于持续PPI治疗,并且不影响ESD术后1月人工溃疡的愈合率。因此我们认为间断PPI在ESD术后预防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方面可以达到和持续PPI治疗一样的效果。背景:胃肠道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23%,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9%-6.5%。胃肠道淋巴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一组疾病,对于不同的地理分布、人群种族和环境因素,胃肠道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有比较大的区别。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CL)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肿瘤细胞来源于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该肿瘤在亚洲及南美洲发病率较高,在西欧和北美罕见。研究显示ENKTCL在中国内地的发病率占全部淋巴瘤的7%-15%,在中国香港为13%左右,该肿瘤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一类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结外非B细胞淋巴瘤。ENKTCL-N主要发病部位在面部中线的器官和组织,尤其是鼻腔,常常累及副鼻窦、鼻咽部、口咽部和腭部。其次可发生在胃肠道、皮肤、睾丸、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极少累及骨髓,部分患者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相对于鼻部NK/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的NK/T细胞淋巴瘤少见,但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缓解率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有限,导致该类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患者预后极差。研究目的:目前关于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没有大宗的临床病例报道,多以个案或小样本病例报道为主,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了解甚少。但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亚洲人,在中国人群的比例较高,且该病预后极差,因此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中心13例确诊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生存曲线和治疗。第二部分,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评价了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最后通过我们单中心的病例报告和文献系统评价初步了解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结果: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2011.1-2016.12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确诊27例肠道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其中13例(13/27,48%)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纳入本研究。纳入患者确诊中位年龄为39岁(15-71岁),其中9例患者为男性,4例患者为女性。从患者有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3.8月(2-9月)。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10/13,76.9%)、胃肠道出血(6/13,46.2%)和腹泻(3/13,23.1%)。在确诊时,6例患者(6/13,46.2%)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4例患者(4/13,30.8%)乳酸脱氢酶升高。根据Mussoff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Ⅰ期有10位患者(10/13,76.92%),Ⅱ期有2位患者(2/13,15.38%),Ⅲ期有1位患者(1/13,7.69%)。在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通过一次胃镜和内镜下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5.3块组织;3例患者通过两次内镜和活检确诊,每例患者平均取材7.7块组织;7例患者最后通过外科手术标本确诊,每例患者在术前接受了1-3次内镜检查。所有13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病变,9例患者病变在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患者病变在小肠,1例患者病变在十二指肠。13例患者在内镜下均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溃疡直径大小约1.5cm-6cm。内镜下形态,有9(9/13,69.2%)例患者表现为溃疡型病变,4(4/13,30.8%)例患者表现为溃疡浸润型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中,13例标本均有坏死,12例观察到溃疡。有9例病变位于大肠(包括回盲部,结肠和直肠),3例病变位于小肠,1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7例外科手术标本中有5例观察到病变侵犯至浆膜层,1例标本中发现亲上皮表现,有3例标本发现隐窝萎缩表现。有7例(7/13,53.8%)标本肿瘤细胞以中小细胞为主。11(11/13,84.6%)例标本表现为细胞核不规则的多形性肿瘤细胞。11例标本中发现血管中心性表现,3例发现神经趋向性,2例发现神经节细胞增生。这些病例的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CD43、TIA-1、颗粒酶B阳性,CD20、CD5阴性。有10(10/13,81.3%)例标本表达CD56。13例标本的Ki-67指数为30%-70%。所有标本均可以见到EBER弥漫阳性。12例患者进行了T细胞基因重排,均为多克隆。7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是因为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由于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7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1周死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化疗,2例患者不愿意接受术后化疗。6例患者只接受了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强的松),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COT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和强的松),TAOD+L-ASP(阿糖胞苷,吡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and CVTL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和培门冬酶)。截至我们随访时,13例患者中有10(10/13,77%)例已经死亡,另外3例生存患者为近9个月确诊患者。所有患者中最长生存期为1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有5例患者确诊后1周内死亡,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3例患者是由于消化道穿孔行急诊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院外因为穿孔行手术治疗,术后1月消化道大出血至我院再次急诊手术治疗。按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是否接受紧急手术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对总生存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获得306篇文献,查阅参考文献补充2篇文献,初步检索得到共308篇文献,排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166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不相关文献145篇;共有21篇文献纳入进行全文筛选,排除个案报道6篇、综述3篇,样本量<10的文献2篇,最后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共包含292例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有2篇来自韩国,其余8篇均来自中国。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1篇为多中心研究,其余9篇均为单中心研究;10篇文献均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1篇文献未描述病变的内镜下特点;1篇文献未详细描述生存期及随访情况。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33-45岁,发病最小年龄为7岁,最大年龄为79岁。总共纳入的292例患者中,男性202例,女性90;男:女比例为2.24: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病变位于食管的患者有2例,胃有10例,小肠(包括十二指肠)有108例,回盲部有33例,结直肠有109例,多部位累及有60例。报道了病变内镜下具体形态的患者有119例,其中溃疡有111例,包块有8例。胃肠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91例(191/292,65.4%),大部分为在病程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9%(61/292),手术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为44.5%(130/292),单纯化疗患者为23.3%(68/292),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占10.3%(30/292)。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月-12.7月,最短的生存期为1天,最长的生存期为66月。结论: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肠道非B细胞淋巴瘤,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多见于青年男性,临床特征不典型,内镜多表现为溃疡病变,预后极差。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年轻的亚洲男性不明原因的多发、深、大不规则溃疡,且易于发生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应该考虑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在这类患者中,建议在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突出组织进行重复的深挖活检,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这类疾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解广东[5](2020)在《四虫片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药四虫片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观察四虫片对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四虫片治疗胃癌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实验研究: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μg/ml~500μg/ml)四虫片作用48h时,对人胃癌AGS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增殖抑制率和IC50值;选用合适的四虫片浓度,并设定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四虫片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四虫片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Caspase 3、α-tubulin的表达水平及AKT/Cyclin D1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四虫片对MMP9活性的影响。2.临床研究:纳入64例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OLF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虫片口服,观察3个化疗周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评分、卡氏评分(KPS)、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及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随访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在无病生存期(DFS)方面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网络药理学研究:从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维普、万方、Pub Med、Coremine数据库中检索四虫片中全蝎、蜈蚣、土鳖虫、地龙的所有化学成分,再通过CNKI、CBM、TCMSP、TCM Database@Taiwan、CTD数据库检索化学成分所对应的靶点,通过CNKI、CBM、Pub Med、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与胃癌治疗相关的靶点,筛选共同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作用网络,利用Cyto NCA插件对核心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利用R程序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GO)富集分析,利用Clue GO插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实验研究:随着四虫片作用浓度的增加,胃癌AGS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在作用48h时,AGS和MKN45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40μg/ml和200μg/ml,研究选用80μg/ml作为四虫片组药物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在细胞增殖实验中,四虫片组在48h、72h时对AGS和MKN45细胞的抑制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同时四虫片显着减弱了胃癌AGS和MKN45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四虫片组AGS和MKN45细胞的凋亡比例分别为(23.44±1.2)%和(24.76±2.1)%,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中的凋亡比例(4.03±0.23)%和(4.63±0.31)%;与对照组相比,四虫片组AGS和MKN45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C-Caspase 3表达显着降低,Bax表达及Bax/Bcl2比值显着升高(P<0.05);在划痕实验中,四虫片组胃癌AGS和MKN45细胞愈合面积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Transwell实验中,四虫片组胃癌AGS和MKN4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且迁移及侵袭相关蛋白MMP9的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中,与对照组相比,四虫片组显着降低了AGS和MKN45细胞的AKT磷酸化水平以及下游效应子Cyclin D1的表达水平。2.临床研究:有效评价患者共6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9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改善19例,稳定6例,对照组改善10例,稳定13例,治疗组KP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CD4+T、CD4+/CD8+值、NK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CEA、CA19-9、CA125、CA72-4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CTC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在随访周期内,治疗组DFS时间为(15.33±5.78)月,对照组DFS时间为(12.48±4.97)月,治疗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3.网络药理学研究:经检索得到四虫片200种活性成分,499个药物潜在靶点,四虫片中活性成分主要有Adenosine、4,7,10,13,16,19-docosahexaenoic acid、Uridine、alanine、Bm K M1 neurotoxin、Phenol、5,8,11,14-Eicosatetraenamide、Batyl alcohol、hypoxanthine、Dihydrocapsaicin等能够发挥治疗胃癌的功效;在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共得到胃癌相关的1227个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作用靶点155个,应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152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NTRK1、TP53、EGFR、CUL3、XPO1、ESR1、MCM2、UBC、FN1、HSP90AA1等,GO富集分析得到157条功能区域,其中基因富集数量>10的功能有28条,主要包括细胞粘附、mRNA的转录、DNA的结合、蛋白的合成及转运等,KEGG富集得到75条信号通路,富集基因数量>10的功能有39条,主要涉及到病毒致癌信号通路、肿瘤的信号通路、肿瘤转录失调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信号通路等。结论1.四虫片能(1)显着抑制人胃癌AGS和MKN45细胞的增殖,并与作用浓度、时间相关,(2)诱导人胃癌AGS和MKN45细胞的凋亡,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Bcl2及上调Bax、C-Caspase 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3)抑制人胃癌AGS和MKN45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迁移及侵袭相关蛋白MMP9的活性有关,(4)引起AKT磷酸化水平降低以及下游效应因子Cyclin D1的表达降低,并可能通过这种机制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2.在3个月的治疗周期内,四虫片能显着改善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机体淋巴细胞亚群,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在随访周期内,能明显延长患者的DFS。3.四虫片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来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干预细胞粘附、mRNA的转录、DNA的结合、蛋白的合成及转运等功能发挥抗肿瘤功能,并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类信号通路等发挥对胃癌的治疗作用,主要涉及病毒致癌信号通路、肿瘤的信号通路、肿瘤转录失调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酒精依赖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丙型肝炎信号通路、肿瘤Micro RNA信号通路、肿瘤蛋白聚糖信号通路等,充分体现了四虫片在治疗胃癌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

李丽芳[6](202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分期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绝对计数、NK(natural killer)细胞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细胞活化调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经病理学确诊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ⅠⅢA期、ⅢBⅣ期各2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健康者、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水平,及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NCR类(NKp30、NKp44、NKp46)、抑制性受体CD158a、CD158b、CD158e表达水平。同时根据T淋巴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表达活性不同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分析,根据NK细胞CD56表达强度不同对其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吸烟、组织学类型、分期等对T淋巴细胞及NK细胞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晚期(ⅢB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1.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3+CD4+、CD4+HLA-DR+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CD3+CD8+表达高于对照组;ⅠⅢA期CD3+CD4+绝对计数高于ⅢBⅣ期;对照组中CD25highCD127low表达均低于各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行2周期化疗后,CD3+CD4+、CD4+HLA-DR+表达水平较化疗前回升,CD3+CD8+、CD8+HLA-DR+、CD25highCD127low表达较化疗前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CD56dim活化性受体NKG2D、NKp30均低于对照组和ⅠⅢA期患者;非小细胞肺癌ⅠⅢA期和ⅢBⅣ期CD56dim活化性受体NKp44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化疗后CD56dim活化性受体NKp30、NKp44表达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5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65岁以下年龄组;肺腺癌患者活化的CD4+及CD8+表达较鳞癌患者高。结论:1.各期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均较差,不论是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其绝对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有所恢复,其免疫功能状态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呈正相关,且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能更好地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考虑化疗可通过逆转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3.ⅢBⅣ期CD56dimNK细胞活化性受体表达较ⅠⅢA期降低,可能与肿瘤抑制性微环境导致NK细胞活化性受体降低有关;而化疗后能够提高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p30、NKp44的表达水平,推测化疗可通过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而发挥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薛志刚[7](2020)在《免疫营养干预影响肠道微生态及胃肠肿瘤结局基础与临床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在胃癌中对肠道菌群及肿瘤增殖的动物研究初探研究背景:胃癌的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是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包括胃肠动力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黏膜屏障受损。免疫营养在营养补充、调节免疫和维持肠道微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证据表明,免疫营养素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在结直肠癌、炎性肠病中起着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中化疗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甚至与肿瘤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在胃癌中关于化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尚不清楚,免疫营养干预对胃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有待研究。研究目的:通过构建615小鼠胃癌移植瘤-化疗动物模型,初步探究胃癌中,化疗及移植瘤建立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给予胃癌化疗小鼠补充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和鱼油,探究补充免疫营养对肠道菌群和肿瘤增殖的作用。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将36只6周龄雌性615小鼠分为一下6组:第1组化疗组(CON1,n=6),分别在第3、6、9天腹腔注射5-Fu;第2-5组615小鼠皮下注射MFC前胃癌细胞(5X 106)构建胃癌移植瘤模型(当天记录为第0天),随后予以5-Fu化疗干预构建胃癌-化疗动物模型,第2组不进行干预(CON2,n=6),第3组生理盐水干预组(NS,n=6),第4组为低剂量谷氨酰胺干预组(Low GLN/LG,n=6),第5组为高剂量谷氨酰胺干预组(High GLN/HG,n=6),第6组为鱼油干预组(PUFA,n=6)。在干预前基线(第-7天)、移植瘤前(第-1天)、2-5组第一次化疗前(第6天)及干预完成后第21天,留取新鲜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方法测定肠道菌群。比较第2-5组移植瘤生长速率。定义p<0.05为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基线菌群特征结果显示,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前者占比为41%-57%,后者占比39%-56%,之和92%-98%,二者比值F/B 比在0.73-1.46之间。化疗干预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拟杆菌门显着下降,F/B 比升高为2.39,属水平上,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Akk)比例显着下降(2%-4%→1%,p<0.01)。PUFA组厚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拟杆菌门显着升高,F/B比为1.0,维持在基线范围(0.73-1.46),属水平上,Akk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HG组厚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拟杆菌门显着升高,F/B比为1.48。PUFA组移植瘤大小为0.26±0.23g,HG组移植瘤大小为0.32±0.18g,小于CON2组0.72 ±0.41g,未见显着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3和0.10)。结论:5-Fu化疗增加胃癌移植瘤小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比例,F/B 比显着升高,Akk菌属比例下降,菌群结构改变。补充鱼油和谷氨酰胺可以逆转因化疗造成的菌群结构改变,维持肠道菌群F/B 比降低至正常范围,补充鱼油可以显着增加Akk菌属相对丰度,可能有助于抑制肿瘤增殖。第二部分 肠内营养干预对胃肠肿瘤肠道菌群特征及临床结局影响的初探研究背景:营养干预影响肠道菌群的研究方兴未艾,一方面,特定营养干预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另一方面,不同营养支持方式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有研究提示,肠外营养干预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菌群结构变化,同时,有研究提示菌群变化与感染并发症可能有关。胃肠肿瘤病人术前营养支持治疗预康复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理念越来越得到重视,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较少,值得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研究目的:初步探究围术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胃肠肿瘤病人肠道菌群以及对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择期手术的胃肠肿瘤病人,根据病人术前是否给以口服肠内营养支持进行预康复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围术期营养支持策略,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至少3天,每日至少500ml,根据加速康复理念,术后早期(第1-2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前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术后3天禁食予以肠外营养及补液支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5-7天留取新鲜粪便提取DNA,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特征,记录术后感染并发症、总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定义p<0.05为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在择期胃肠肿瘤病人37例,其中对照组(CON组)24人,研究组(EN组)13人。在属水平上,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Akk)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和<0.1%,术后分别为4%和0.4%,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Akk菌属比例增加。术前大肠志贺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在EN组和CON组分别为9%和5%,术后分别为11%和19%。术后感染并发症EN组1例(8%),CON组5例(21%),术后总并发症分别为1例(8%)和9例(38%),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0±2.1天和12.3±7.5天,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围术期强化的肠内营养干预可以增加Akk菌属相对丰度,减少大肠志贺菌属比例,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Akk菌作为潜在新型益生菌可能提示更好的术后临床结局。第三部分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对胃肠肿瘤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背景: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有助于优化术后临床结局,加速术后康复。免疫营养素如鱼油有助于减少术后产生的炎症因子级联反应(inflammatory cascade),抑制前炎症因子的过度活化,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在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应用免疫营养减少感染并发症、实现加速康复,结论尚不一致。研究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补充免疫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择期手术的胃肠肿瘤病人,研究组,术前连续5天和术后7天补充免疫营养(速愈素饮或瑞能),术前口服每日600-800ml、术后肠内途径序贯补充,对照组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为普通型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不含鱼油、精氨酸、核苷酸等免疫营养成分)。前瞻性收集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总并发症和术后住院天数。感染并发症定义参考美国国家疾病与预防中心指定的医疗相关感染并发症。P<0.05为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胃肠专业组连续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90人,其中,研究组69人,对照组121人,胃癌105例、结直肠癌39例、胃肠间质瘤38例和小肠肿瘤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3/69)和13.2%(16/121),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3),其中明确原因的主要感染并发症类型为消化道漏4.2%(8/190)和肺部感染2.6%(5/190),术后总并发症,研究组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39)。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2±2.1天,显着低于对照组10.8±9.4天(p=0.030)。结论:围术期免疫营养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和术后总并发症,缩短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有助于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实践。第四部分胃癌新辅助化疗结合营养支持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研究背景: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联合围手术期治疗为主。近年来,关于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研究越来越多。胃癌病人营养不良比例高,新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营养情况,甚至可能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研究目的:本部分主要纳入我院胃癌新辅助化疗病人,研究新辅助化疗期间营养支持使得病人体重增加或维持,对胃癌病人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纳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新辅助化疗方案SOX或XELOX方案,在化疗期间予以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营养支持体重增加或维持不变者为研究组,未进行营养支持或术前1-3个月体重下降为对照组。随访病人长期生存信息。Kaplan-Meier方法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研究纳入在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胃癌病人274例,其中研究组214例,对照组60例。基线水平,两组年龄、性别、BMI、手术方式、病理分化及TNM分期均无显着差异。研究组五年总生存率为58.2%,对照组为32.6%,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营养支持,可能有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提高化疗耐受性和手术切除率,甚至可能改善长期生存。第五部分长期肠外营养在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感染风险模型建立研究背景:肠功能障碍或肠衰竭病人肠内营养摄入不早,需要依赖长期肠外营养,从医院到家庭的模式转变,使得未来家庭肠外营养(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HPN)成为趋势。长期肠外营养病人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是 HPN 最严重、威肋生命的并发症之 一。研究感染相关风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预防CLABSI发生。研究目的:调查分析家庭肠外营养病人中感染相关风险因素。研究对象与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进行HPN服务管理的成年病人,随访至2019年6月30日,使用现有医疗记录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CLABSI报告由传染病专科医生进行前瞻性、独立判断。P<0.05为显着统计学差异,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研究纳入114例进行HPN的病人,平均年龄为54 ± 16岁,女性为68%,平均BMI为25±5.6kg/m2。HPN中位数天数为 516(15-10281)天,26%有CLAB SI既往史。导管类型包括,PICC为72.6%、隧道式为23.9%和Port植入式为3.5%。CLABSI的发生率为0.89/1000导管天数。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造口存在(OR=22.0;95%CI,4.8-101.7)、隧道式和 Port植入式导管(OR=4.4;95%CI,1.4-13.9)和BMI<18.5(OR=5.9;95%CI,1.4-24.2)作为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风险指标。结论:在成人HPN患者中,造口存在、使用隧道式或植入式导管以及低BMI与CLABSI发生有关。规范化造口护理和营养支持可能有助于降低CLABSI发生。

陈聪[8](2020)在《c-Met CAR-T及PD1/CD28融合受体CAR-T在胃癌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设计靶向c-Met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验证其在胃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c-Met CAR进行PD1/CD28融合受体优化以改善免疫抑制,提高抗肿瘤效果。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TCGA中胃癌数据的c-Met表达情况及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收集手术患者的胃癌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Met的表达。并用PCR、WB、流式细胞计数等方法检测6种不同胃癌细胞系c-Met、PD-L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构建c-Met CAR和cMet-PD1/CD28 CAR质粒,包装慢病毒、感染T细胞,制备对应的CAR-T。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检测CAR-T细胞不同亚群和表型的变化,及靶细胞刺激对CAR-T激活和PD-1表达的影响。检测CAR-T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并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7-AAD染色、CD107a脱颗粒反应等方法反映c-Met CAR-T、cMet-PD1/CD28 CAR-T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在体内动物模型中,通过活体小动物成像等方法观测两种CAR-T对小鼠胃癌皮下移植肿瘤的作用,并通过HE染色的方法检测两种靶向c-Met的CAR-T对小鼠正常器官的脱靶毒性。结果:TCGA数据库和胃癌标本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胃癌组织高表达c-Met,c-Met表达较高的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通过PCR、WB、FCM等方法筛选出c-Met表达最高的胃癌细胞系MKN-45和最低的细胞系HGC-27,作为实验细胞,并使HGC-27过表达c-Met构建HGC27-OE作为阳性对照。相对于转染空载体质粒的Mock T,c-Met CAR-T细胞的CD3+CD8+亚群和CD62L+CCR7+中央记忆表型增多,PD1/CD28融合受体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CAR-T的CD62L+CCR7+中央记忆细胞的比例,但却未明显改变CD4+、CD8+T细胞亚群。靶细胞的刺激可以使c-Met CAR-T的PD-1表达升高,CD69+、CD71+激活表型增多。相对于Mock T,c-Met CAR-T与靶细胞共培养后能够分泌更多的IFN-γ、TNF-α、IL-6、IL-10等细胞因子,CD107a脱颗粒反应和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均明显提高,且其杀伤活性依赖于靶细胞c-Met的表达。PD1/CD28融合受体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强c-Met CAR-T对c-Met阳性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此外,还可以降低炎性因子IL-6的释放水平。c-Met CAR-T对小鼠皮下移植胃癌模型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小鼠正常的胃、小肠、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没有明显的脱靶毒性。PD1/CD28融合受体结构还能进一步增强c-Met CAR-T的远期抗肿瘤效果。结论:c-Met CAR-T对高表达c-Met的胃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活性,能够明显抑制c-Met阳性胃癌肿瘤的生长,且对正常器官没有严重的脱靶毒性。PD1/CD28融合受体结构能够通过逆转PD-1免疫抑制信号,进一步增强c-Met CAR-T的抗肿瘤能力,并且可以减少c-Met CAR-T炎性因子IL-6的分泌,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黄仁超[9](2020)在《下咽鳞癌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对非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 的]对650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机体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 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所诊治的病例资料完整且病理证实为下咽鳞状细胞癌的6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包括T淋巴细胞(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和CIK细胞)],CT资料(包括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病检等临床资料。同时纳入6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 SS21.0对两组间的免疫细胞进行比较。根据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对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机体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类,分析影响免疫细胞分布的相关因素。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65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单纯化疗组和放化疗组,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后生存情况,运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相关因素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图,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资料:650例下咽鳞癌患者,男性624例(96%),女性26例(4%),年龄40~87岁,中位年龄58岁;既往吸烟及饮酒者分别占总数的76.2%和60.8%;体型偏瘦、正常、超重肥胖者分别占总数的21.5%、65.8%和12.6%;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分别占总数的85.5%和16.3%;根据肿瘤部位:梨状窝494例(76%),咽后壁104例(16%),环后区52例(8%);根据肿瘤临床分期:Ⅰ期26例(4%),Ⅱ 期 26 例(4%),Ⅲ期 39 例(6%),Ⅳ期 559 例(86%)。2.治疗前后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650例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机体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五类:第Ⅰ类(免疫耐受型)221例(34%)、第Ⅱ类(免疫低下型)143例(22%)、第Ⅲ类(肿瘤反应型)169例(26%)、第Ⅳ类(免疫消耗型)65例(10%)、第Ⅴ类(免疫亢进型)52例(8%)。各类分布比例受年龄、饮酒、BMI、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影响(P<0.05);与化疗前相比,下咽鳞癌患者化疗后CD4+T细胞、CD8+T细胞、NK和CIK细胞显着升高(P<0.05)。与放化疗前相比,下咽鳞癌患者放化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显着降低,CD8+T细胞和CIK细胞显着升高(P<0.05)。3.生存分析:650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95%CI:19.084~22.916)。单纯化疗和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月(95%CI:13.6~16.4)和22月(95%CI:20.5~23.5)。免疫细胞特征分布为第Ⅰ~Ⅴ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6 月(95%CI:14.1~17.9)、11 月(95%CI:9.1~12.9)、32 月(95%CI:29.6~34.4)、29 月(95%CI:23.4~34.6)和 23 月(95%CI:16.0~3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2)、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02)、临床分期(P=0.000)、治疗方式(P=0.000)及治疗前免疫细胞的分类(P=0.000)对下咽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影响。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13,相对危险度=1.335,95%CI为 1.063~1.677)、远处转移(P=0.000,相对危险度=0.632,95%CI为0.488~0.818)、临床分期(P=0.000,相对危险度=1.957,95%CI为1.424~2.688)、治疗方式(P=0.003,相对危险度=0.751,95%CI为0.620~0.908)和治疗前免疫细胞的分类(第Ⅱ类vs第Ⅰ类:P=0.181,相对危险度=1.198,95%CI为 0.919~1.562;第 Ⅲ 类 vs 第 Ⅰ 类:P=0.000,相对危险度=0.248,95%CI为0.192~0.321;第Ⅳ类vs第Ⅰ类:P=0.000,相对危险度=0.407,95%CI为0.292~0.567;第Ⅴ类vs第Ⅰ类:P=0.004,相对危险度=0.576,95%CI为0.394~0.843)是下咽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1.下咽鳞癌患者治疗前机体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可以分为五类,各类分布比例受年龄、饮酒、BMI、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影响。其中治疗前免疫细胞特征分布为第Ⅲ类(肿瘤反应型)的患者预后最好;免疫细胞特征分布为第Ⅳ类(免疫消耗型)和第Ⅴ类(免疫亢进型)的患者预后居中;免疫细胞特征分布为第Ⅰ类(免疫耐受型)和第Ⅱ类(免疫低下型)的患者预后最差。治疗前应对下咽鳞癌患者的免疫细胞进行分类,在手术、放疗或化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方案。2.对于下咽鳞癌非手术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化疗,同时放化疗易损害机体免疫功能。3.年龄、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治疗前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是下咽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可作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魏航之[10](2020)在《胃癌患者外周血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迄今为止sPD-1和sPD-L1的来源、调节和免疫功能仍不确定,血清sPD-1和sPD-L1水平也很少在癌症中联合测定,sPD-1和sPD-L1在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前后变化情况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论文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PD-1、sPD-1和sPD-L1变化的意义,以探讨胃癌产生及发展相关机制以及探索sPD-1和sPD-L1的来源、调节和功能等问题。方法收集本院普通外科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符合要求的30例新住院胃癌患者为实验组,收集本院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30例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前1天、术后3天外周静脉血及30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外周血标本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和不同亚群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中sPD-1和sPD-L1的表达水平,运用SPSS和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结果1.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与各临床因素相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CD3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和CD8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3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高与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低AFP有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胃癌患者AFP有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8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流式细胞结果中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PD-1表现为连续性表达。3.CD3阳性T淋巴细胞、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因素相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CD3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3阳性T淋巴细胞PD-1的高表达与患者性别为女、无脉管癌栓、低AFP、低CEA有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AFP有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D8阳性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体积、分化程度、AFP有关(p<0.05)。4.sPD-L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特性及和各临床因素相关性。健康人外周血sPD-L1为94.41±29.82 pg/ml,胃癌患者外周血sPD-L1为55.99±24.46pg/ml。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脉管癌栓、分化程度、CA199有关(p<0.05)。5.sPD-1在外周血中表达特性。健康人外周血sPD-1为277.57±141.97pg/ml,胃癌患者外周血sPD-1为198.46±70.99pg/ml。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sPD-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CEA有关(p<0.05)。6、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前与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表面PD-1、sPD-L1、sPD-1在外周血中表达的变化情况。术后CD3阳性T淋巴细胞、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分别较术前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CD3阳性T淋巴细胞、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占所有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CD3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较术前减少(p<0.01),术后CD4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和CD8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CD3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细胞、CD4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分别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sPD-L1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sPD-L1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sPD-1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sPD-1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7.sPD-1和sPD-L1的相关性。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sPD-1和sPD-L1之间显着中等相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1和sPD-L1显着中等相关(p<0.05)。8.sPD-1/sPD-L1与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CD3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CD4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相关性。健康人外周血sPD-1和CD4阳性且PD-1阳性T淋巴细胞显着中等相关(p<0.05);健康人外周血sPD-1与CD8阳性T淋巴细胞显着中等相关(p<0.05)。结论1.PD-1蛋白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表面均有表达但表达有差异,胃癌患者高于健康人,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蛋白恢复至健康人水平。2.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水平低于健康人,术后sPD-L1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PD-1水平低于健康人,术后恢复至健康人水平。3.胃癌患者手术前后PD-1/PD-L1信号通路中PD-1、sPD-1和sPD-L1的变化提示sPD-L1可以与PD-1结合,sPD-1可以与PD-L1结合。

二、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及T细胞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及T细胞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一、古代中医认识
        二、当代医家认识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诊断及分级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 质量评价
        5. 资料提取
        6. 统计方法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分析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第三节 讨论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前言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模型验证
        2. 模型简化
        第三节 讨论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案
        4. 数据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4. 安全性分析
        5. 随访
        第三节 讨论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个人简介

(2)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胃内菌群结构和特定代谢产物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引言
    第1章 胃癌发生过程中胃黏膜菌群的变化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患者基线资料
        1.2.2 胃癌发生不同病变阶段胃黏膜菌群 α 多样性
        1.2.3 胃癌发生不同病变阶段胃黏膜菌群 β 多样性
        1.2.4 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黏膜菌群差异细菌
        1.3 讨论
    第2章 胃癌发生过程中胃液菌群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胃癌发生的不同病变阶段胃液菌群 α 多样性
        2.2.2 胃癌发生的不同病变阶段胃液菌群 β 多样性
        2.2.3 胃癌发生的不同病变阶段胃液菌群结构及差异细菌
        2.3 讨论
    第3章 胃癌发生过程中胃黏膜和胃液菌群特征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胃黏膜菌群和胃液菌群多样性比较
        3.2.2 胃黏膜菌群和胃液菌群差异细菌
        3.2.3 胃黏膜和胃液配对样本多样性比较
        3.2.4 胃黏膜和胃液配对样本差异细菌
        3.3 讨论
    第4章 胃癌发生过程中胃内pH及特定代谢物的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胃液pH值测定
        4.1.2 胃液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4.1.3 胃液总胆汁酸含量测定
        4.1.4 胃液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测定
        4.2 实验结果
        4.2.1 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pH值的变化
        4.2.2 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亚硝酸盐的变化
        4.2.3 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胆汁酸的变化
        4.2.4 胃癌发生不同阶段胃内短链脂肪酸的变化
        4.3 讨论
第二部分 Hp感染及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肠道的影响
    引言
    第1章 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Hp感染INS-GAS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1.2.2 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转基因INS-GAS小鼠胃黏膜病变的影响
        1.2.3 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于INS-GAS小鼠胃内pH的影响
        1.3 讨论
    第2章 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Hp感染和益生菌添加对INS-GAS小鼠胃内菌群的影响
        2.2.2 Hp感染和益生菌添加对INS-GAS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2.3 Hp感染INS-GAS小鼠7月时胃内菌群
        2.2.4 Hp感染INS-GAS小鼠7月时肠道菌群
        2.3 讨论
    第3章 Hp感染和益生菌干预对INS-GAS小鼠胃内基因转录水平和信号通路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Hp感染和益生菌添加对INS-GAS小鼠胃内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3.2.2 转录组学差异基因KEGG功能富集
        3.2.3 转录组学差异基因互作网络
        3.2.4 Hp感染和益生菌添加对INS-GAS小鼠胃内炎症应答和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2.5 Hp感染和益生菌添加对INS-GAS小鼠IL-17 通路、TLR通路的影响
        3.3 讨论
第三部分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第1章 无症状Hp感染者在Hp根除前后胃肠菌群的变化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志愿者基线信息
        1.2.2 Hp根除对于无症状人体胃内菌群 α 多样性的影响
        1.2.3 Hp根除对于无症状人体胃内菌群 β 多样性的影响
        1.2.4 Hp根除引起的无症状人体胃内细菌改变
        1.2.5 Hp根除前后无症状人体胃内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
        1.2.6 Hp感染、根除对于无症状人体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1.2.7 Hp感染、根除引起的无症状人体肠道细菌改变
        1.2.8 Hp感染和根除后无症状人体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
        1.3 讨论
    第2章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C57BL/6 小鼠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Hp感染C57BL/6 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2.2.2 Hp感染、根除和益生菌干预后小鼠胃黏膜炎症和病理
        2.2.3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胃内菌群 α 多样性的影响
        2.2.4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胃内菌群 β 多样性的影响
        2.2.5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胃内细菌的影响
        2.2.6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C57BL/6 小鼠胃内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
        2.2.7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菌群 α 多样性的影响
        2.2.8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菌群 β 多样性的影响
        2.2.9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细菌的影响
        2.2.10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C57BL/6 小鼠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
        2.3 讨论
    第3章 Hp感染、根除和根除后益生菌干预对C57BL/6 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Hp感染、根除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2.2 Hp根除后添加益生菌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2.3 Hp感染、根除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3.2.4 Hp根除后添加益生菌对于C57BL/6 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3.3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与胃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疗效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可比性
    2 主要疗效指标
    3 次要观察指标
    4 安全性指标
讨论
    1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临床疗效分析
    2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3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对免疫功能影响情况分析
    4 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安全性分析
    5 存在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2 KPS评分
综述 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症状中西医治疗进展
    1 癌性厌食
        1.1 西医治疗
        1.2 中医治疗
    2 恶心呕吐
        2.1 西医治疗
        2.2 中医治疗
    3 癌性腹胀
        3.1 中医内治法
        3.2 中医外治法
    4 呃逆
        4.1 西医治疗
        4.2 中医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间断和持续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粘膜病变内镜下剥离术后人工溃疡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ESD术后7天出血率
        3.3 ESD术后人工溃疡愈合情况
        3.4 胃内pH值监测
        3.5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第二部分 胃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第一部分单中心研究
        2.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第一部分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3.2 第二部分文献系统评价结果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申请
致谢

(5)四虫片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胃癌的中医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四虫片治疗胃癌的药理及优势分析
    第四节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四虫片IC50 值的确定
        2.2 四虫片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四虫片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2.4 四虫片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5 四虫片对AKT/Cyclin D1 信号通路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第三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估算
        1.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图
        1.4 诊断标准
        1.5 病例筛选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药物
        2.3 化疗方案
        2.4 治疗方案
        2.5 合并用药及辅助治疗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入组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的比较
        3.3 中医症状评分
        3.4 KPS评分
        3.5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3.6 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3.7 两组治疗前后CTC数量的比较
        3.8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9 两组DFS的比较
    4.讨论
第四章 网络药理学研究
    1.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结论
    1.论文结论
    2.创新点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 检测原理
    2.3 实验方法
        2.3.1 样本采集
        2.3.2 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受体
        2.3.3 检测指标
    2.4 化疗方案
    2.5 疗效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不同分期NSCLC患者化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受体表达情况
    3.2 不同分期NSCLC患者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受体表达情况
    3.3 ⅢB~Ⅳ期NSCLC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价
    3.4 不同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肺癌病理类型的NSCLC淋巴细胞表达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NSCLS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变化
    4.2 NSCLC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受体表达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NK细胞受体及配体在肿瘤患者中的作用机制
    1.NK细胞及其受体
    2.NK细胞与肿瘤
    3.NK细胞受体的抗肿瘤机制
    4.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免疫营养干预影响肠道微生态及胃肠肿瘤结局基础与临床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在胃癌中对肠道菌群及肿瘤增殖的动物研究初探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节 动物模型化疗及胃癌移植瘤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第二节 免疫营养干预对肠道菌群变化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肠内营养干预在胃肠肿瘤病人中对肠道菌群及短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部分 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对胃肠肿瘤临床结局的影响
    前言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部分 胃癌新辅助化疗结合营养支持对长期生存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部分 长期肠外营养干预中感染相关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前言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免疫营养在胃肠疾病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纪念615小鼠
个人简历
致谢

(8)c-Met CAR-T及PD1/CD28融合受体CAR-T在胃癌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胃癌CAR-T及c-Met CAR-T的研究现状
    1.1 前言
    1.2 CAR-T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1.2.1 胃癌CAR-T的基础研究
        1.2.2 胃癌CAR-T的临床实验注册
    1.3 c-Met CAR-T的研究现状
        1.3.1 c-Met CAR-T的基础研究现状
        1.3.2 c-Met CAR-T临床实验注册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ET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前言
    2.2 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Met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的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胃癌组织c-Met免疫组化表达分析
        3.1.2 胃癌细胞培养
        3.1.3 提取细胞RNA
        3.1.4 PCR反应
        3.1.5 提取细胞总蛋白
        3.1.6 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
        3.1.7 流式细胞计数检测胃癌细胞系c-Met、PD-L1 表达
    3.2 实验结果
        3.2.1 c-Met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
        3.2.2 qRT-PCR分析不同胃癌细胞系中MET、PD-L1 基因转录水平
        3.2.3 WB分析不同胃癌细胞系中c-Met表达水平
        3.2.4 FCM分析不同胃癌细胞系c-Met、PD-L1 的细胞膜表面表达水平
        3.2.5 CCLE数据库中MET、PD-L1 表达验证
    3.3 结论
第四章 MET过表达慢病毒及CAR慢病毒的制备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质粒构建
        4.1.2 载体酶切
        4.1.3 目的基因片段扩增
        4.1.4 酶连重组
        4.1.5 转化
        4.1.6 质粒抽提
        4.1.7 重组质粒基因测序
        4.1.8 质粒转染与慢病毒收获
        4.1.9 慢病毒感染293T
    4.2 实验结果
        4.2.1 CAR序列结构
        4.2.2 载体酶切、目的片段扩增、酶连重组验证
        4.2.3 慢病毒的验证
    4.3 结论
第五章 c-Met CAR-T及 cMet-PD1/CD28 CAR-T对胃癌效果的体外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MET-OE慢病毒感染HGC-27 细胞
        5.1.2 CAR-T细胞制备
        5.1.3 慢病毒CAR-T感染效率的检测
        5.1.4 CAR-T细胞增殖检测
        5.1.5 CAR-T细胞亚群及表型检测
        5.1.6 靶细胞刺激对CAR-T激活的影响
        5.1.7 靶细胞刺激对CAR-T中 PD-1 表达的影响
        5.1.8 细胞因子分泌检测
        5.1.9 LDH释放实验
        5.1.10 7-AAD杀伤实验
        5.1.11 CD107a脱颗粒反应
        5.1.12 高内涵成像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MET-OE慢病毒感染可使HGC-27 细胞过表达c-Met
        5.2.2 c-Met CAR和 c Met-PD1/CD28 CAR慢病毒感染以成功构建对应的CAR-T
        5.2.3 CAR-T细胞中CD8~+T细胞、中央记忆T细胞的比例升高
        5.2.4 靶细胞刺激后c-Met CAR-T中激活表型增多
        5.2.5 靶细胞刺激后c-Met CAR-T中 PD-1 表达升高
        5.2.6 PD1/CD28 融合受体能刺激CAR-T中 IFN-γ、TNF-α分泌,抑制IL-6分泌
        5.2.7 PD1/CD28 融合受体能进一步增强c-Met CAR-T对靶细胞的杀伤
        5.2.8 PD1/CD28 融合受体能进一步增强c-Met CAR-T的脱颗粒水平
        5.2.9 高内涵成像显示CAR-T识别并杀伤肿瘤
    5.3 结论
第六章 c-Met CAR-T及 cMet-PD1/CD28 CAR-T对胃癌效果的体内验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实验动物
        6.1.4 实验细胞
        6.1.5 皮下成瘤及活体小动物成像
        6.1.6 HE染色
    6.2 试验结果
        6.2.1 c-Met CAR-T及 c Met-PD1/CD28 CAR-T对 c-Met~+胃癌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6.2.2 c-Met CAR-T及 cMet-PD1/CD28 CAR-T对正常器官没有明显的脱靶毒性
    6.3 结论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新型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HGF/c-Met信号通路及其在胃和胃食管交界癌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图 技术路线图
附表
附缩略词简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下咽鳞癌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对非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头颈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胃癌患者外周血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与各临床因素相关性
    3.2 T淋巴细胞膜表面的 PD-1 蛋白呈连续性表达
    3.3 CD3 阳性 T 淋巴细胞、CD4 阳性 T 淋巴细胞、CD8 阳性 T 淋巴细胞表面 PD-1 的表达情况及与各临床因素相关性
    3.4 sPD-L1 在外周血中表达特性及和各临床因素相关性
    3.5 sPD-1 在外周血中表达特性
    3.6 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前与术后 T 淋巴细胞亚群、T 细胞表面 PD-1、sPD-L1、sPD-1 在外周血中表达的变化
    3.7 sPD-1 和 sPD-L1 的相关性
    3.8 sPD-1/sPD-L1与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CD3阳性PD-1阳性T细胞、CD4阳性PD-1阳性T细胞、CD8阳性 PD-1阳性T细胞表达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胃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和其细胞膜上 PD-1 表达变化的意义
    4.2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s PD-1、s PD-L1 的变化和 T 淋巴细胞 PD-1 表达的变化支持 s PD-L1 与 PD-1 结合/s PD-1 与 PD-L1 结合的相关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PD-1/PD-L1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及T细胞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的调节作用[D]. 彭超. 南昌大学, 2021(01)
  • [3]超声药透益气活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胃系症状临床疗效观察[D]. 王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PPI预防胃ESD术后出血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与肠道NK/T淋巴瘤特点[D]. 杨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5]四虫片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瘀毒交阻型胃癌术后患者的影响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解广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
  • [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李丽芳. 河北大学, 2020(08)
  • [7]免疫营养干预影响肠道微生态及胃肠肿瘤结局基础与临床初探[D]. 薛志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8]c-Met CAR-T及PD1/CD28融合受体CAR-T在胃癌中的研究[D]. 陈聪.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下咽鳞癌免疫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对非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D]. 黄仁超.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胃癌患者外周血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变化的研究[D]. 魏航之.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和T细胞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