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现状及难点分析

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现状及难点分析

一、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升强[1](2020)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文中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农业区与牧业区之间的农牧过渡带及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始终面临保护草原生态与改善农牧民生计的双重压力。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草原生态退化问题,改善农牧民生计状况,我国自2011年起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其效用与影响得到了肯定,但在政府要生态与农牧民要生计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激励不相容问题。禁牧与草畜平衡措施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牧业成本普遍上升,生计脆弱性高,可持续性低,致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无法有效调动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积极性,制约了政策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草原生态与改善农牧民生计二者矛盾仍然突出的现实背景,亟需探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的生计状况以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的影响,以通过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改善的有机结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农民分化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及生态经济人等理论构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北方农牧交错区核心区实地调研数据,归纳总结了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生计的现状与问题,分别就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分化、生计资本、牧业生计、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收入以及收入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改善农牧民生计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计改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虽在宏观层面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农牧民生计仍存在诸如生计缓冲能力弱、牧业生计活动与补奖目标相悖、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收入来源单一且稳定性低等问题。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草原生态的恢复,增加农牧民收入,转变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牧业生产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宏观层面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应。农牧民微观层面的调研数据表明,农牧民普遍认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引致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对于家庭收入增加的作用有限,农牧民对政策的总体满意度并不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且农牧民生计资本存量低,生计缓冲能力弱,牧业生计活动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目标相悖,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收入来源单一,收入稳定性处于低水平,如何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改善双重目标的有机结合仍是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促进了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但对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影响并不显着。以非农牧就业比例衡量的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测算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庭选择将家庭劳动力由农牧业就业转移至非农牧就业,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日益显现,且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职业维度的水平分化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农牧民牧业收入、农业收入与非农牧收入(不包括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生计活动的差异可将农牧民分为牧业为主型、农业为主型、均衡型、高兼型与深兼型五种类型的农牧民。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农牧民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与所获补奖金额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即兼业化程度越高,所获补奖金额越少,收入与生计对牧业依赖度越高,所获补奖金额越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收入维度的垂直分化虽不具有显着影响,但就影响方向而言具有负向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强化了农牧民收入维度垂直分化的“内卷化”。(3)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存量低,生计缓冲能力弱,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可通过影响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进而增强农牧民生计资本。当前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较低,生计缓冲能力极弱,且生计资本存在属性间的分异。实证结果表明补奖金额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补奖金额越多,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总值越高,以现金补偿为主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增强农牧民生计资本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提高补奖标准,增加农牧民的补奖收入对于增加农牧民的生计资本总量,提高其谋生能力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通过补奖金额对农牧民生计资本影响的分解回归得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的正向影响主要是通过补奖金额对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正向促进作用实现的。(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农牧民减畜及减畜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的意愿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与农牧民是否减畜及减畜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且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补奖收入不高,对于大部分农牧民而言,补奖收入与农牧民是否减畜以及减畜率之间的关系多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即补奖收入越多农牧民越倾向于不减畜,且减畜农牧民的减畜率越低。非农牧就业对农牧民是否减畜以及减畜农牧民的减畜率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农牧民是否减畜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政策影响农牧民减畜率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补奖金额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的意愿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且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补奖收入不高,补奖收入与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以及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之间的关系多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农牧民生计分化对牲畜养殖规模的扩大具有抑制作用,且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牲畜养殖规模二者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生计分化能够弱化补奖金额对牲畜养殖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在“倒U型”曲线的右侧,生计分化能够促使补奖金额对牲畜养殖规模的负向影响趋于放缓,有助于避免因补奖金额的增加引致牲畜养殖数量的锐减。(5)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以家庭生计活动和收入度量的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且生计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补奖金额与以家庭生计活动和收入度量的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在补奖收入未达到拐点所需的补奖收入之前,补奖收入越多农牧民生计活动与收入对草地资源依赖度越高。通过对拐点的计算结果得出,由于当前补奖标准偏低,农牧民所获补奖收入普遍低于拐点所需的补奖收入值,导致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将随着补奖收入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纳入生计资本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生计活动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收入对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6)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重点增加贫困农牧民的收入,增强其收入稳定性。补奖金额对促进贫困农牧民增收,尤其是对促进贫困农牧民中的中等收入水平群体增收效果显着,反映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具有显着的益贫效应,能够缓解贫困农牧民的贫困程度。补奖金额能够显着促进贫困农牧民牧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农业与非农牧业收入影响并不显着,即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益贫效应主要通过增加贫困农牧民的牧业收入来实现,表明在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同时,通过舍饲圈养或以草定畜的方式,合理的利用和发挥北方农牧交错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引导牧业产业的发展,寻求生态补偿与产业扶贫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补奖金额能够显着促进贫困农牧民收入稳定性的提高,表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通过提高贫困农牧民的收入稳定性,在抑制贫困农牧民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效果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异质性农牧民微观利益的关注;以提高补奖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着力提升农牧民非农牧就业能力以引导劳动力要素的非农牧转移;着力提升农牧民的生计资本,降低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同时,应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战略,继续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扶贫的实施等政策建议。

李文龙[2](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孙静[3](2019)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显着。区域土地面积为338万hm2,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区域东西跨度大,自然因素差异显着,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具有大分散、小集中、镶嵌交错的分布特点。奇特多样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给农、牧、林业、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在西藏自治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农牧业是区域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而农牧用地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长时间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形成区域独特的农牧用地格局。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实现农牧用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尤为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效率评价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基于村域尺度对区域农牧用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促进珠峰自然保护区农牧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发现如下:①珠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在区域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随海拔变化而不同的特点。海拔对区域农牧业发展限制较大,区域海拔>5200m,基本无农牧用地发展价值。而海拔较低的区域,虽然气候适宜农牧用地发展,但是坡度较陡,林区面积较大,给地区农牧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限制。②本文通过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发现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还有待改进,仍有75%的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89%的村域畜牧业用地效率呈现非有效状态。而导致农牧用地效率损失的因素各有不同,区域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农技培训投入冗余大、化肥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而草地投入冗余大、牧业费用投入冗余大、人均收入产出不足则是导致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此外,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和畜牧业用地效率均差异显着,且呈现随着效率值升高其差异波动缩小的趋势。③珠峰自然保护区种植业用地发展受限较大,在要素投入上有不同程度的冗余,影响区域的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区域农业补贴种类和力度均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区域农村种植业用地产出的经济效果。珠峰自然保护区村域种植业用地效率的评价结果,验证了区域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在种植业用地效率提升上的效用,同时提供了在珠峰自然保护区这样一个种植业发展受限的边境地区实现区域农业更好发展,有效保护资源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而从畜牧业用地现状及其效率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村域畜牧业用地发展情况差异巨大。对区域畜牧业用地效率进行优化,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分类调整策略。对位于高海拔地带的行政村应着重草场建设,考虑饲草种植补充冬季牲畜草料的不足;而位于水热条件较好地带的行政村则应合理分配从事农牧生产的劳动力,协调农牧用地投入要素,发挥农牧结合的效应;而位于区域低海拔陡坡带的行政村,则应考虑调整牧业饲养结构,加强圈养牲畜的投入,进一步增加牧业收入。④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状态,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即较高/较低用地效率的区域相邻,且两类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也较强。根据村域农牧用地效率的空间关联性综合分析,可将研究区村域农牧用地发展模式总结为5种农牧用地组合发展类型:农牧用地发达均衡型、牧业用地主导型、农业用地主导型、农牧用地欠发达均衡型、农牧用地发展受限型,研究区可根据各行政村不同的农牧用地发展状况,实施有差别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合理调整农牧用地要素投入,加强农牧用地结合发展效应,促进区域农牧用地协调发展。

谢浩[4](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饲用作物能够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从而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牛羊肉、奶制品,有着节粮、高效、健康的特质。国家正在推行种养一体化,将部分籽实玉米种植转变为青贮、全株利用,提高产能,进一步统筹粮经饲,大力发展饲用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旱作或雨养农业的主要分布区,饲用作物具有广阔的生态适应性,对季节性干旱也有一定抵抗能力;同时,土壤在多年生饲草覆盖下不易被侵蚀,在一定程度上饲用作物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饲用作物以其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逐渐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区乃至北方地区产业扶贫适宜的路径。文章主要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发展效益与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效益及前景进行测度分析。本文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根据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改饲”策略实施后的种植效益以及农户对饲用作物种植的意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饲用作物的比较优势明显;从政策角度来看,应大力支持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在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应充分调动北方农牧交错区闲置的自然资源,通过为北方地区市场稳定供给优质畜产品来增加食物来源,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饲用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成本略有差别。其中,水稻的总成本最高,其次是玉米;而种植青贮玉米和饲用高粱的总成本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总成本低。从种植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种植饲用作物的纯收益远高于种粮,在四种作物中种植青贮玉米的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最高,种植饲用高粱的收益次之;而种植玉米的纯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水稻的纯收益最低。从普通农户的角度来看,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种植饲用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影响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年龄、收入结构、是否熟悉饲用作物、是否熟悉“粮改饲”政策、收益认知、是否为合作组织成员、亲友种植饲用作物情况以及是否遇到过售卖难的问题,即这些要素对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有重要影响。第四,“粮改饲”政策推进和实施的难点主要有: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这些因素使发展饲用作物受到了阻碍。第五,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饲用作物情况如下:种植饲用作物资源禀赋充裕,农户种植饲用作物积极性非常高,种植意愿比较强烈;种植饲用作物比种粮有更高的比较效益;农户种植饲用作物意愿影响因素较多以及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饲用作物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饲草产业保险的实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及推广工作。

姜璐[5](2019)在《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活动已经逐步成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亦是能源地理和能源转型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家庭部门已成为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方,同时,面向家庭尺度的精准能源政策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调控工具。既有研究表明,家庭能源消费受收入水平、建筑特性、家庭属性、气候环境以及地方文化等多因素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多时空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调查,系统揭示区域家庭用能的基本模式,探究家庭能源消费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掘家庭节能的潜力与主要障碍,有利于提升关于家庭能源消费情景的高精度阐释,并为走向可持续能源转型决策提供依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区和典型的文化多样区,因此立足青藏高原开展人地关系分析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地域意义和科学及实践意义。本研究则以青海省为案例靶区,以家庭能源活动为主要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开展其家庭能源消费调查,通过开展农区、牧区、农牧区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入户调查,建立区域和家庭尺度的家庭能源消费基础数据库,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空间特征、多维效应及优化策略研究,认识青藏高原家庭能源活动和能源贫困情况。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构建了家庭能源消费文献综述分析框架,进而基于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深度总结出国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主题、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揭示中外家庭能源消费的行为过程及其驱动力,充分论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及创新尝试,为问卷设计、实地调研和后续深度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指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并结合青海省的环境地理及人文社会特征分析,设计完成了包含调研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和来源、家庭能源消费用途、能源效用和偏好、政策机制及效应、节能意识与行为调查等六部分86个具体问题的问卷,并对青海省8个市州、22个县区的498户家庭用能信息进行问卷调查;随后从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累计抽取50余个家庭开展实地访问,进而构建了基于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地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基础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并结合统计年鉴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非商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家庭收入与能源消费支出关系,评估能源贫困程度;分区域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分析,结合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家庭收入分组,开展家庭能源消费用途量化、能源的可得性以及认知分析,系统阐明区域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量,研究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和健康效应;应用物质流分析可视化软件,建立典型家庭的能源流模型,准确辨识家庭能源收集-消费-排放过程的关键行为,从时空视角探索家庭能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发现:1)家庭收入、人口规模、能源可得性及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资源禀赋则决定了家庭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空间差异,如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家庭用能中非商品能源占比分别为71.6%,49.6%和52.89%;牧区以畜粪(61.25%)为主要家庭能源;农区家庭以柴薪(31.9%)、秸秆(22.3%)为主,而农牧交错区则兼具二者特征,以煤炭(21.97%)、畜粪(21.11%)和薪柴(16.7%)为主;煤炭对非商品能源消费的替代作用显着低于沼气;交通用能已经成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并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2)青海的能源贫困表现为现代能源短缺而非能源可得性,由于现在能源供给不足,仍有超过50%的人口处于能源贫困,为实现家庭向现代能源转型,应提高现代能源在家庭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目前以收入贫困人群为主要对象的能源政策需要做出调整。3)相较于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费种类更丰富,消费体量更多。在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多种能源组合,煤炭的消费比重增加,在能源用途上,平均每户家庭比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满足取暖(2507 kgce)、炊事(2575 kgce)和交通(581 kgce)的用能需求;在农区,尽管电力是家庭认为最重要的能源,但电力使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4%;在农牧交错区,受农业政策和牧业政策的双重影响,家庭能源消费转向以煤炭为主的多种能源组合结构。区域兼具不同文化,环境意识差异导致家庭能源消费存在差别;4)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生态效应具有复合特征。牧区、农区和农牧交错区CO2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3857 kg、2977 kg、4119 kg,其次依次是CH4和NO2,牧区的CH4排放最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2.98 kg,TSP是牧区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20.12 kg。

王考[6](2018)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承载着国家稳定与发展。耕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利用形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生产资料,保护耕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粮食安全与耕地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流失严重,导致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肥力流失、次生盐渍化、酸雨问题、重金属超标、水土流失等土壤环境问题威胁着耕地健康,影响粮食的产量与品质。通过科学地掌控耕地的健康状况,可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的管理目标,开展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是社会需求,具有科学价值。耕地健康影响因素因区位不同存在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典型区——和林格尔县为例,探索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区耕地健康评价。基于RS和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与空间分析模型和空间变化率指数对耕地的土壤特征、景观特征和地形特征以及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和演变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构建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并利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其耕地健康水平,借鉴障碍度模型分析耕地健康的限制因素,提出主导限制因素区的耕地管护措施及健康分区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北部平原区和黄土丘陵区,山区耕地分布很少;耕地景观存在差异,平原区耕地斑块大且集中,黄土丘陵区和山区斑块比较细碎且多,形成独特的耕地生态景观格局。(2)“三生用地”功能区的研究结果显示:20a年间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逐渐向北部平原区和水系两岸转移,研究区耕地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年间耕地生产功能空间规模呈减少趋势,仍能满足县域耕地保有量,但建设占用导致优质耕地减少,新开垦的耕地由于主要是生态用地功能区未利用土地开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数量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但质量的降低,导致耕地保护和质量退化之间的矛盾加深;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比较利益和政策因素成为影响其功能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3)借助ArcGIS10.3模型构建器分别创建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评价单元赋值模型,实现快速、科学与准确赋值评价单元和建立评价单元属性数据库。(4)结合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以耕地质量、耕地产能和耕地环境为分层目标的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和耕地健康标准。耕地质量因素有≥10℃积温、地形部位、田面坡度、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耕地产能因素有标准作物产量、田块连片度;耕地环境因素水土流失程度、盐渍化程度、耕作距离、交通便捷度、城镇影响度。(5)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耕地健康水平,多种方法的综合使耕地健康评价过程实现定量化,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评价结果很好表达了研究区耕地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6)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没有极健康耕地,健康耕地占52.69%,耕地健康综合状态中等偏下;健康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区和浑河沿岸的乡镇,亚健康耕地分布在黄土丘陵区和山区,不健康耕地零星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山区;健康耕地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低于亚健康耕地,仅有全氮高于亚健康耕地,但受土壤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条件限制亚健康耕地产能并不高,耕地资源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耕地健康水平。(7)利用障碍度模型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高限制因子、中限制因子和低限制因子。以高限制因子中的第一主导限制因子和第二主导限制因子对研究区耕地健康划分主导限制因子区。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灌溉保证率、有机质和有效磷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机质主导限制因子区面积最大,占健康耕地的91.97%;亚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交通便捷度、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灌溉保证率和有效土层厚度5类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主导限制因子区占亚健康耕地的60.73%;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和有效土层厚度主导限制因子区3类,耕地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程度。(8)耕地健康管护以主导限制因子提出基于评价单元的耕地管护措施和基于健康分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今后在耕地健康评价的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也为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中,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施休耕轮作制度、健全农田基本设施以及旱作基本农田的综合改造;亚健康耕地管护措施主要是盐碱地改良、坡耕地改良、合理施用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增加耕作层厚度、平整坡耕地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封坡固土;不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在沙化及风沙土为主的山区,水利条件较好种植乔木,地形变高且沙层变厚时种灌木及牧草防风固沙,流动风沙土实行逐级围种草灌方法固定,达到乔-灌-草三者结合,逐级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徐冬平[7](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水资源的缺乏与传统农业过度开发引起的区域水资源部门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发展矛盾,以及传统农业过度开发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水资源为条件约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等3种路径的综合仿真研究,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基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最优路径,具体构建农业、农牧、牧业等3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各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依据技术难易、经济投入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各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细分为6种具体子模式,以供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为更好指导区域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本研究以乡镇为行政单元,从现状、发展优先状态和水资源制约等3种发展状态开展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并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通过对退耕还牧、循环经济等发展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拟期末循环经济路径下GDP总量分别为传统农业路径和退耕还牧路径下的1.08和1.95倍,用水效率分别为1.41倍和1.82倍,这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较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多种选择。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缺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指导体系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优势和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体系的人均收入提高了47.44%,用水效率提高了80.75%,地均效率提高了80.96%,总用水量节约了18.43%,总占用土地面积节约了18.53%;循环牧业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均有相应提高。同时,研究按照发展阶段不断高级化和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化的原则设计了循环农业经济子模式,既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也农牧交错区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学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是合理布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过度发展的事实,提出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思路,并开展了通辽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与发展优先农牧及生态优先空间分区相比当前状态下分别有16个和26乡镇过度开发了农业,分别占乡镇总数的21%和33%。这说明当前状态下,通辽市的农业发展呈过度开发态势,需要通过改变当前的发展路径来扭转这种态势。(4)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明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空间格局。确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的4条原则和4种方法。并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布局方法,实现了通辽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时空结合的多尺度动态布局,有利于区域实现循环经济促动下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区域循环农业经济实现长效的发展,这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5)提出了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在对循环农业经济技术采用模式综合布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行循环农业经济时要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来丰富组织模式的内容,利用组织模式来推动技术模式的发展,相互支撑。本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区的4种组织模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和生态园区等4种组织模式,并建议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相适应的循环农业经济技术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通辽是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喜娥[8](2018)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从田园综合体的出现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核心都是围绕着“三农”问题展开,也意味着中国乡村的发展迎来新的阶段。乡村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美丽中国的抓手和着力点。因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将是未来我国乡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同时需要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进行有序的引导才能得以实现。本文基于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聚焦于我国西北地区乡村建设,以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对相关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工作进行梳理,辨识该区域乡村的发展现状,总结目前乡村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进行成因的深入剖析。同时,结合相关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经验,进一步明确发展诉求,并探讨乡村规划的发展路径,切实有效推进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的乡村规划工作开展。最后,通过基础数据研究和有效甄别,选取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乡村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分别是农业主导型乡村——达拉特旗黄木独村和牧业主导型乡村——乌审旗梅林庙嘎查。同时,以现状梳理和问题剖析为基础,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探讨出不同类型乡村规划的应对策略。

赖其力孟格[9](2017)在《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的发展及人类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土地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生态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作为重要生态屏障的农牧交错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因此对其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考虑到农牧交错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以地处农牧交错区腹地的乌兰察布市为例,对其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安全等级,对现已存在或将来有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控及预防对策。对农牧交错区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农牧交错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年降雨量少,蒸发量达到降雨量的十倍以上,同时地面水资源少且分布不均匀导致农牧交错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土地利用类型上耕地和草地并存发展,边界不断的变化,用地类型错综复杂;夏季雨水集中、历史短、强度大,大风日数多、植被稀疏导致土壤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严重;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经济发展落后。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得出乌兰察布市主要用地类型为草地,面积为32186.24km2,占整个研究区土地面积的59.19%,其次是耕地面积为14828.72km2,占整个研究区域土地面积的27.27%,主要用地类型是耕地和草地,在空间上交叉分布,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根据农牧交错区的特点及乌兰察布市具体情况选取12个评价指标,以P-S-R模型为框架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10km2*10km2的网格为评价单元,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用线性加权求和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划分5种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发现,乌兰察布市2000年和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都处于中等安全状态,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2013年与2000年相比有所下降趋势。同时,根据2000-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对研究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趋势预警,发现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有些区域有退化趋势,有些由于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明显的改善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乌兰察布市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等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李俏[10](2017)在《宁夏农牧交错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权衡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推进,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加剧,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引发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凸显,逐渐成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识别和评价冲突,对潜在冲突进行协调和管理,是维护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稳定性及土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选取典型农牧交错带地区宁夏盐池县为案例,以评价-权衡-优化为研究思路:(1)构建基于建设、农业和生态用地倾向分析的指标体系,识别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类型区;(2)核算不同用地类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使用理想点法模型,分别计算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的土地利用结构,作为需求数据输入模拟模型中;(3)利用CLUE-S模型的全局空间模拟能力,权衡三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用地指标分配,以二元Logistic回归方式提取不同用地类型的优化规则,以此为依据模拟目标年不同情景下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结果与结论主要有:(1)用地倾向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建设用地扩展势头稍显不足,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业用地分布较广,但优质农田较少,农业优势不突出;生态用地占据较大比重,生态倾向较为突出。(2)冲突评价结果显示,盐池县有58.9%的土地存在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的风险,等级以一般为主,短期内发生剧烈冲突的概率较低;冲突激烈区占县域面积的6.82%,在未来转变为实际冲突的可能性大。(3)布局模拟结果显示,与基期年相比,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情景下的土地优化布局变化最大,前者主要在北部风沙区配置了大量草地和林地,后者则在县区西部和西北部较多耕地斑块转变为城镇工矿用地,优化结果对研究区的用地冲突缓解起到一定协调作用。(4)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优质农田的匮乏、禁牧政策的执行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建设与农业用地冲突地区,宜建用地应提高用地效益,对优质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引导发展旱作高效农业;在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冲突地区,引导农业用地采用休耕、轮耕的耕作方式,维持土壤肥力,保障农地资源可循环发展。

二、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研究
        1.3.2 农牧民分化
        1.3.3 农牧民生计研究
        1.3.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6.1 研究区域概况
        1.6.2 数据来源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基本概念
        2.1.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2.1.2 农牧民
        2.1.3 农牧民分化
        2.1.4 农牧民生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民分化理论
        2.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5 生态经济人理论
    2.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与农牧民生计现状及问题
    3.1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践与效果
        3.1.1 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演变
        3.1.2 基于宏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践效果
        3.1.3 基于农牧民微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践效果
    3.2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现状
        3.2.1 农牧民分化现状
        3.2.2 农牧民生计资本现状
        3.2.3 农牧民牧业生计现状
        3.2.4 农牧民生计对草地资源的依赖度
        3.2.5 农牧民收入及收入稳定性现状
    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生计现存问题
        3.3.1 农牧民分化显着
        3.3.2 生计缓冲能力弱
        3.3.3 牧业生计活动与补奖目标相悖
        3.3.4 生计对草地资源依赖度高
        3.3.5 收入稳定性水平较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分化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4.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4.2.2 模型设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职业维度水平分化的影响
        4.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维度垂直分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5.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2.2 模型设立
    5.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影响
        5.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总值的影响
        5.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资本影响的分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牧业生计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
        6.1.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影响的理论分析
        6.1.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6.1.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
    6.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行为的影响
        6.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2.2 模型设立
        6.2.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6.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的影响
        6.3.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2 模型设立
        6.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牲畜养殖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6.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的影响
        6.4.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4.2 模型设立
        6.4.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继续从事牧业生产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7.1 理论分析
    7.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7.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2.2 模型设立
    7.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7.3.1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活动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7.3.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家庭劳动力就业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7.3.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草地资源依赖度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8.1 理论分析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立
        8.2.1 数据、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8.2.2 模型设立
    8.3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8.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地系统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2.2 理论研究综述
        2.2.1 社会-生态系统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2.2.4 研究述评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3.1.5 研究区典型性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5.1 适应结果分析
        5.1.1 生活满意度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5.2 适应行为分析
        5.2.1 适应行为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5.3 适应能力评价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5.4.1 数据分析模型
        5.4.2 数据分析结果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5.5.2 实证结果分析
    5.6 适应机制分析
        5.6.1 适应障碍分析
        5.6.2 适应机制分析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牧用地效率研究
        1.2.2 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牧交错区
        2.1.2 村域
        2.1.3 产业用地
        2.1.4 农牧用地效率
        2.1.5 空间分异
    2.2 基础理论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空间异质性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农牧用地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3.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3.2.2 农牧用地并举
        3.2.3 土地利用垂直分异显着
    3.3 农牧用地现状
        3.3.1 种植业用地现状
        3.3.2 畜牧业用地现状
4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
    4.1 农牧用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
        4.1.2 评价模型
    4.2 种植业用地效率评价
        4.2.1 种植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2.2 种植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2.3 种植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4.3 畜牧业用地效率评价
        4.3.1 畜牧业用地效率综合测度
        4.3.2 畜牧业用地效率差异分析
        4.3.3 畜牧业用地效率损失分析
5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分异
    5.1 空间自相关
    5.2 农牧用地效率村际空间差异分析
        5.2.1 农牧用地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农牧用地效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农牧用地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5.3.1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农牧用地效率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 农牧用地效率优化对策
    6.1 合理调整农业投入要素
    6.2 加强村际间合作交流
    6.3 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效率提升策略
    6.4 积极发展与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饲用作物发展情况分析
    2.1 饲料资源及饲用作物开发利用现状
    2.2 饲用作物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2.3 饲用作物总产量及青贮量情况分析
    2.4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闲田资源优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分析
    3.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说明
    3.2 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分析
    3.3 饲用作物比较效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调研样本
    4.2 样本基本特征
    4.3 饲用作物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饲用作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
    5.1 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单一
    5.2 饲用作物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
    5.3 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5.4 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5)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环境治理的共同需求
        1.1.2 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
        1.1.3 家庭尺度是能源地理研究精细化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意义
        1.2.2 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1.3.1 框架结构
        1.3.2 理论基础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综述
    2.1 中国家庭能源研究进展及述评
        2.1.1 研究主题与热点
        2.1.2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2.1.3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2.1.4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2.1.5 中国家庭能源转型政策
    2.2 国际家庭能源消费研究进展与述评
        2.2.1 家庭能源消费研究热点及其主题
        2.2.2 发达国家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其趋势
        2.2.3 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
        2.2.4 家庭能源消费的环境效应
    2.3 国内外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对比及启示
        2.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差异
        2.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差异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3.1 青藏高原区情概述
    3.2 研究靶区概况及能源地理特征
        3.2.1 自然地理特征
        3.2.2 社会经济特征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民族文化特征
    3.3 数据采集过程及处理
        3.3.1 数据采集步骤
        3.3.2 数据标准化及预处理
第四章 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贫困评估
    4.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
        4.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4.1.2 家庭能源用途及其分布
        4.1.3 非商品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4.2 能源贫困内涵与方法
        4.2.1 能源贫困内涵
        4.2.2 能源贫困测量方法
    4.3 青海省能源贫困测量
        4.3.1 基于现实情景
        4.3.2 基于以电取代固体能源的情景
        4.3.3 能源贫困和收入贫困
    4.4 小结
第五章 家庭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异特征
    5.1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5.1.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5.1.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1.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2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2.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5.2.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
        5.2.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2.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3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活动特征
        5.3.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5.3.2 家庭能源用途量化分析
        5.3.3 家庭能源重要性认知分析
        5.3.4 家庭能源可得性分析
    5.4 家庭用能结构空间比较(交通用能)
        5.4.1 出行交通方式
        5.4.2 交通用能结构
        5.4.3 节能政策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分析
    6.1 环境效应机理及排放测算
    6.2 总体分析
    6.3 空间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典型家庭能源消费物质流建模
    7.1 牧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2 农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3 农牧交错区典型家庭能源活动建模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8.1 加强政策制定,夯实数据统计
        8.1.1 分区制定政策
        8.1.2 加强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工作
        8.1.3 加强交通部门能源政策制定
    8.2 优化炉灶设备,改造住宅外墙
        8.2.1 优化炉灶设备
        8.2.2 改造住宅外墙
    8.3 推广清洁能源,缓解能源贫困
        8.3.1 扩大太阳能应用方式
        8.3.2 提高沼气利用技术
        8.3.3 倡导清洁能源消费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青海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能源贫困评估
        9.1.2 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3 农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4 农牧交错区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9.1.5 家庭能源消费环境效应空间特征
        9.1.6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9.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信息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3 调研实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2 耕地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数据来源
2 耕地健康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土壤肥力理论
        2.1.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2.1.4 地理区位论
    2.2 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2.2 构建指标体系
        2.2.3 评价指标说明
    2.3 耕地健康评价方法
        2.3.1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2.3.2 权重确定方法
        2.3.3 物元可拓模型评价法
        2.3.4 障碍度模型分区法
    2.4 建立耕地健康标准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土壤与植被
        3.1.5 水文地质
    3.2 社会环境特征
    3.3 农业环境特征
        3.3.1 农业发展条件
        3.3.2 农业生产环境存在问题
4 研究区耕地利用与空间功能变化特征
    4.1 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4.1.1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4.1.2 地貌单元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4.1.3 乡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4.2 耕地资源现状特征
        4.2.1 耕地资源利用特征
        4.2.2 耕地与土壤类型关联特征
        4.2.3 耕地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4.2.4 耕地基于地形因素的分布特征
    4.3 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4.3.1 耕地时序变化分析
        4.3.2 耕地空间变化差异
    4.4 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
        4.4.1 “三生用地”空间分类
        4.4.2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变化
        4.4.3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转移特征
    4.5 耕地功能区演变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因素影响
        4.5.2 社会经济因素和比较利益的影响
        4.5.3 政策因素影响
5 研究区耕地健康评价
    5.1 确定评价单元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耕地质量因子选取
        5.2.2 耕地产能因子选取
        5.2.3 耕地环境因子选取
        5.2.4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5.3.1 确定评价因子性质
        5.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3 建立单元赋值模型
        5.3.4 属性数据标准化处理
    5.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4.2 模型计算及权重结果
    5.5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耕地健康评价
        5.5.1 物元可拓模型建立
        5.5.2 耕地健康分类评价
        5.5.3 耕地健康综合评价
    5.6 验证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6 研究区耕地健康分区及管护研究
    6.1 障碍度测算
    6.2 耕地健康评价单元限制因子组合类型划定
    6.3 耕地健康主导限制因子重点区域划定
        6.3.1 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3.2 亚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3.3 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4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措施
        6.4.1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原则
        6.4.2 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6.4.3 亚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6.4.4 不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7 基于健康角度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 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2 亚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3 不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区影响研究
        2.1.2 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2.1.3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2.1.4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农牧交错区演变研究
        2.2.2 农牧交错区人地关系研究
        2.2.3 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2.4 农牧交错区研究方法
    2.3 研究述评
        2.3.1 研究现状述评
        2.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环境承载力理论
    3.4 循环经济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4.1 案例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4.1.1 案例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4.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地位与作用分析
        4.2.2 水资源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约束效应分析
        4.2.3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4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4.4.1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4.4.2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4.5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5.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5.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5.2.3 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5.3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3.1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5.3.2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5.3.3 牧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5.4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6.1 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2 农牧空间功能发展现状
    6.3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3.1 发展优先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6.3.2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4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6.4.1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6.4.3 水资源约束效应评价
        6.4.4 水资源约束下空间功能分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布局研究
    7.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原则与方法
    7.2 乡镇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3 旗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4 市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研究
    8.1 家庭农场组织模式
    8.2 合作社组织模式
    8.3“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8.4 生态园区组织模式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1 调查足迹图
    附图2 旗县层面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图3 旗县层面中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图4 旗县层面远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附表1 当前状态通辽市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附表2 通辽市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附表3 通辽市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1.1.3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根本所在
        1.1.4 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1.1.5 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化动力
        1.1.6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概念明晰
        2.1.1 乡村
        2.1.2 乡村规划
        2.1.3 美丽乡村
        2.1.4 农牧交错区
    2.2 相关理论引介
        2.2.1 地租地价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5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2 国外相关研究评价
        2.3.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4 国内相关研究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现状问题剖析
    3.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现状概况
        3.1.1 人口发展
        3.1.2 生态环境
        3.1.3 产业经济
        3.1.4 建设用地
        3.1.5 景观风貌
        3.1.6 基础设施
    3.2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问题
        3.2.1 空间规模大、人口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3.2.3 产业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生产难度大
        3.2.4 生态安全格局破坏,景观风貌整体不佳
        3.2.5 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公共设施建设受阻
    3.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发展问题成因
        3.3.1 乡村人口迁移缺乏引导
        3.3.2 乡村资源环境的特殊性
        3.3.3 乡村地域文化未能延续
        3.3.4 乡村规划建设主体缺位
    3.4 本章小结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发展路径
    4.1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美丽乡村建设诉求
        4.1.1 乡村人口回流,集聚活力再生
        4.1.2 生活品质提升,塑造美丽景观
        4.1.3 生态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1.4 城乡有效互动,缩小城乡差距
    4.2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经验借鉴
        4.2.1 浙江安吉县高家堂村
        4.2.2 内蒙古巴彦淖尔富强村
        4.2.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脑干哈达嘎查
    4.3 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路径探讨
        4.3.1 村庄用地集约化路径
        4.3.2 产业发展现代化路径
        4.3.3 景观环境地域化路径
        4.3.4 基础设施标准化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实践研究
    5.1 鄂尔多斯农业主导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达拉特旗黄木独村为例
        5.1.1 现状梳理
        5.1.2 问题剖析
        5.1.3 策略提出
    5.2 鄂尔多斯牧业主导型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乌审旗梅林庙嘎查为例
        5.2.1 现状梳理
        5.2.2 问题剖析
        5.2.3 策略提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特色之处
    6.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表1:调查问卷
附表2:调查问卷发放情况表

(9)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2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综述小结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可能的创新点
2 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基础及农牧交错区特点
    2.1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土地生态安全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地域分异规律
        2.1.5 系统论
    2.2 农牧交错区特点
3 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方法体系
    3.1 基于P-S-R的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3.1.1 指标体系构建
        3.1.2 特尔斐—AHP法确定权重
    3.2 指标量化方法
        3.2.1 评价单元确定
        3.2.2 指标基准值确定
        3.2.3 指标标准化
    3.3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3.3.2 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3.3.3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
    3.4 本章小结
4 乌兰察布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数据来源
    4.3 研究区现状分析
        4.3.1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4.3.2 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确定
        4.4.1 指标体系构建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3 评价指标网格化
        4.4.4 指标标准化
        4.4.5 评价结果计算及安全等级划分
    4.5 评价结果分析
        4.5.1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分析
        4.5.2 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分析
        4.5.3 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分析
        4.5.4 土地生态安全响应分析
        4.5.5 土地生态安全趋势预警
    4.6 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措施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宁夏农牧交错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权衡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冲突定义相关研究
        1.2.2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冲突演化过程和趋势预测研究进展
        1.2.4 CLUE-S模型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分区
        2.1.2 自然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研究数据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LUCIS模型冲突识别方法
        2.2.2 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
        2.2.3 CLUE-S模型动态模拟法
3. 盐池县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
    3.1. 土地利用倾向评价模型
        3.1.1 数据来源与评价单元划分
        3.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3 指标归一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3.1.4 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矩阵
    3.2. 土地用地倾向强度空间分异
    3.3. 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异
    3.4. 本章小结
4. 土地利用系统优化目标和用地需求分析
    4.1. 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
        4.1.1 优化模型的构建
        4.1.2 决策变量的选择
        4.1.3 约束条件的建立
    4.2. 优化目标设定与模型求解
        4.2.1 不同用地类型的价值核算
        4.2.2 极端情况下优化模型求解
        4.2.3 不同发展情景价值核算
    4.3.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结构计算
        4.3.1 优先经济发展情景
        4.3.2 社会效益保护情景
        4.3.3 生态环境保护情景
5. 基于Dyna-CLUE模型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与权衡策略
    5.1. CLUE-S模型概述
    5.2. 模型数据准备
        5.2.1 驱动因子选取
        5.2.2 logistic回归求取分布规则
        5.2.3 最佳模拟尺度的选取
        5.2.4 回归结果分析
        5.2.5 模拟模型中输入参数设置
        5.2.6 模拟精度验证
    5.3.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布局模拟
        5.3.1 约束条件
        5.3.2 优先经济发展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3.3 优先社会效益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3.4 优先生态保护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4. 冲突影响因素与权衡对策建议
        5.4.1 土地利用冲突的影响因素
        5.4.2 土地利用冲突的权衡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研究 ——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D]. 周升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3]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域农牧用地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 孙静. 云南大学, 2019(03)
  • [4]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户饲用作物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研究 ——基于吉林省西部典型区域调查[D]. 谢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5]青藏高原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能源贫困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姜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6]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D]. 王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7]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徐冬平. 西北大学, 2018(01)
  •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乡村规划研究 ——以黄木独村和梅林庙嘎查为例[D]. 王喜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农牧交错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D]. 赖其力孟格.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宁夏农牧交错区潜在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权衡优化策略研究[D]. 李俏.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特殊现状及难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