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血清TNF-α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姚柏宇[1](2020)在《石胆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胆总管结石为胆道外科常见疾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进一步发展,堵塞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已经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后胆道引流可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减轻炎性胆汁反流,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等,但其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梗阻性黄疸和胆汁引流后均可造成肠道内胆汁缺乏,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起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TNF-α,IL-6),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上皮屏障主要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其中机械屏障是肠上皮屏障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机械屏障主要由上皮细胞和细胞间紧密连接(TJs)构成。紧密连接是一组跨膜蛋白,水闸蛋白(Claudins)、闭锁蛋白(Occludin)和膜内闭锁小带蛋白(ZOs)以及邻近的粘附连接(E-cadherin)组成,它们通过与邻近细胞相互作用形成选择性屏障。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激活维生素D受体(VDR)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维生素D受体同时也是胆汁酸的感应器,胆汁中石胆酸(LCA)是维生素D受体的激活剂,石胆酸激活的维生素D受体在调节胆汁酸代谢和促进石胆酸解毒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石胆酸激活维生素D受体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至今尚未见相关报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可以使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转录因子(Nrf2)和核因子κB(NF-κB)去乙酰化,从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生理功能。当Nrf2激活后从胞浆转移到细胞核内,介导靶基因(如血红素氧合酶-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的转录。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石胆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维生素D受体在石胆酸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石胆酸对SIRT1/Nrf2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为周龄在8-10周之间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组)、胆汁外引流组(ED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建模7天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方法: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HE染色和电镜检测大鼠肠黏膜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FITC-dextran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同时检测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VDR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变化。第二部分:研究对象为周龄在8-10周之间SPF级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组)、胆汁外引流组(ED组)、胆汁外引流+石胆酸组(ED+30mg/kg LCA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梗阻性黄疸+石胆酸组(OJ+30mg/kg LCA组)。建模7天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方法: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HE染色和电镜检测大鼠肠黏膜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FITC-dextran检测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同时检测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VDR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肠黏膜VDR和ZO-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第三部分: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于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微绒毛等结构。因此我们选择Caco-2细胞体外建立单层细胞屏障模型。检测方法:(1)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LCA(5、10、20、50μM)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2)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LCA(5、10、20、50μM)干预Caco-2单层细胞不同时间(3、6、12、24h)后VDR蛋白的表达变化,筛选出LCA处理细胞的最佳时间和剂量。(3)不同浓度LCA(5、10、20、50μM)和TNF-a(100ng/m L)处理Caco-2单层细胞后,通过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和FITC-dextran检测Caco-2单层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co-2单层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变化。(4)LCA(20μM)和TNF-a(100ng/m L)处理Caco-2单层细胞24h后,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ROS、SOD、GSH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co-2单层细胞后SIRT1、Nrf2、HO-1和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紧密连接蛋白、Nrf2和NF-κB p-p65定位。(5)给予Caco-2细胞SIRT1抑制剂EX527预处理3h后,再给予LCA(20μM)和TNF-a(100ng/mL)处理Caco-2单层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SIRT1/Nrf2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6)慢病毒构建敲减VDR的稳转Caco-2细胞系,给予LCA(20μM)和TNF-a(100ng/mL)处理Caco-2单层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SIRT1/Nrf2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1)和假手术组相比,胆汁外引流组大鼠可见大量清亮胆汁自引流管引出,毛发粗糙无光泽,活动少,颈部引流管皮肤有溃烂现象,食欲差,体重增加不明显,部分大鼠明显消瘦。胆汁外引流组大鼠肠黏膜完整性破坏,肠绒毛短缩、稀疏,其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均减低。胆汁外引流组大鼠血清中FITC-dextran含量升高,肠黏膜均浆中MDA、ROS含量升高,SOD、GSH的含量下降,肠黏膜VDR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蛋白均下调。(2)和假手术组相比,梗阻性黄疸组大鼠皮肤、尿液明显发黄,近心端胆管膨大,肝脏肿大黄染,部分大鼠肝脏表面可见颗粒结节。毛发粗乱无光泽,活动减少,食欲差,体重增加缓慢,但无体重明显减轻。梗阻性黄疸组大鼠肠黏膜完整性破坏,肠绒毛短缩、稀疏,其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隐窝深度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下降。梗阻性黄疸组大鼠血清中FITC-dextran含量明显升高,肠黏膜均浆中MDA、ROS含量升高,SOD、GSH含量下降,肠黏膜VDR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蛋白均下调。第二部分:(1)和单纯胆汁外引流组比较,建立胆汁外引流同时给予30mg/kg石胆酸灌胃组大鼠一般情况并无明显改善,且体重较假手术组明显减轻;给予石胆酸灌胃组大鼠肠黏膜形态有所改善,黏膜微绒毛密集、排列整齐,肠绒毛高度增加,但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并无明显改善。给予石胆酸灌胃组大鼠血清中FITC-dextran含量减少,肠黏膜匀浆中MDA、ROS的含量降低,SOD、GSH的含量增加,肠黏膜VDR、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均增加。(2)和单纯梗阻性黄疸组比较,建立梗阻性黄疸同时给予30mg/kg石胆酸灌胃组大鼠一般情况并无明显改善,体重亦无明显增加。给予石胆酸灌胃组大鼠肠黏膜形态有所改善,黏膜微绒毛密集、排列整齐,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加,但黏膜厚度并无明显改善。给予石胆酸灌胃组大鼠血清中FITC-dextran含量减少;肠黏膜匀浆中MDA、ROS含量减低,SOD、GSH的含量增加,肠黏膜VDR、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均增加。第三部分:(1)CCK-8结果表明,用0-50μM LCA处理细胞24h,LCA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2)LCA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缓解TNF-α诱导的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增加。(3)LCA以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VDR蛋白表达。(4)LCA通过剂量依赖性的方式缓解TNF-α诱导的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E-cadherin、Occludin、Claudin-1表达下调。(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NF-α处理Caco-2单层细胞后,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出现锯齿状突起,其分布不规则且不连续。然而LCA干预细胞后明显改善了TNF-α诱导的紧密连接蛋白分布改变和破坏。(6)与TNF-α组相比,LCA治疗显着增加了SIRT1、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抑制了TNF-α介导的Caco-2单层细胞NF-κB p-p65和p-IκB-α的上调。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TNF-α组相比,LCA处理显着诱导Nrf2活化并向细胞核内转移。同时LCA有效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 p65向细胞核的转运。(7)SIRT1抑制剂EX527部分抑制了LCA诱导的紧密连接蛋白和SIRT1、Nrf2和HO-1表达增加。EX-527同时促进了NF-κB p-p65和p-IκB-α的表达。(8)敲减Caco-2细胞后,LCA上调紧密连接蛋白、SIRT1、Nrf2、HO-1表达和抑制NF-κB p-p65、p-IκB-α表达作用完全消失。结论:(1)肠道内胆汁缺失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2)肠道内胆汁缺乏可导致脂质过氧化,抗氧化剂含量下降,抗氧化能力减弱。(3)肠道内胆汁缺乏可降低VDR蛋白的表达。(4)LCA可改善肠道内胆汁缺失对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和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维护肠黏膜屏障完整。(5)LCA可缓解肠道内胆汁缺乏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6)LCA可增加肠道内胆汁缺失大鼠VDR蛋白的表达。(7)LCA可改善TNF-α诱导的Caco-2单层细胞屏障通透性增加和紧密连接蛋白结构的破坏。(8)LCA可通过激活VDR进一步激活SIRT1/Nrf2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
刘元进[2](201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肝脏以及全身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损伤肝脏功能,增加手术风险;胆道引流可以解除胆管的梗阻状态,恢复肝脏功能。但是胆道引流的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目前仍没有完善的解释。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手术前应用胆道引流进行术前减黄,曾经一度被肝胆外科界大力推崇,然而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对术前减黄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并没有使患者从中获益。这其中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值得探讨。关于胆道梗阻后肝脏损伤的机制、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的规律,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但是关于胆道引流后的变化,详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引流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组织病理的变化过程,探讨其在减黄前后的变化规律。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阐明梗阻性黄疸以及胆道引流后肝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望进一步探讨影响胆道引流效果以及引流后肝损伤恢复速度的因素,有望为指导术前减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55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结扎胆总管并放置外引流管的方式建立胆道梗阻及引流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梗阻3天外引流组(A组)、梗阻7天外引流组(B组)、梗阻14天外引流组(C组)、梗阻21天外引流组(D组)、梗阻28天外引流组(E组)以及对照组。各组于开放引流前,以及引流后第3、7、14、21、28、35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探讨其肝功能变化规律。同时在不同时段采集肝脏组织标本,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大鼠TBIL、DBIL、ALT、ALP升高,PA降低,PT延长,表明肝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从散在变性、坏死到汇管区上皮细胞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渐进发展,并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开放引流后,肝功能指标与组织病理损伤逐渐恢复,但梗阻时间越长恢复越慢。梗阻时间短的组,其肝功能和组织形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梗阻时间长的组,其各项指标和病理损伤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引流也不能恢复正常。结论:胆道梗阻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梗阻解除后恢复速度的关键因素。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其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的恢复速度有很大差异。梗阻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解除梗阻,其肝脏损伤也可能难以逆转。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胆道梗阻2周以内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好,梗阻时间超过2周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差。
杨雨佳[3](2019)在《水飞蓟宾对梗阻性黄疸致肝损伤小鼠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选用梗阻性黄疸肝损伤小鼠模型,以水飞蓟宾灌胃的干预方式,探讨水飞蓟宾通过iNOS/NF-κB信号通路对梗阻性黄疸小鼠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KM小鼠构建小鼠梗阻性黄疸模型20例,随机分成模型组(M)、药物组(S),设空白组(SO)10例。S组根据人日用剂量与小鼠体重系数折合予以水飞蓟宾30mg/kg.d剂量进行灌胃,共7周。药物干预方案完结后开始取材,前一天夜晚对各组小鼠进行禁食、禁饮处理,首先对小鼠进行麻醉,完全麻醉后解剖小鼠,游离周围组织,充分暴露肝脏,完整取出肝脏,对标本进行切片后应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对各组小鼠的一般行为学、形态学观察、Elisa酶联免疫检测、肝组织蛋白检测及qRT-PCR等技术研究水飞蓟宾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改善作用,探讨水飞蓟宾通过iNOS/NF-κB信号通路对梗阻性黄疸肝损伤小鼠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的作用机制。结果:M组小鼠皮肤黄染严重,尿液深黄,粪便出现浅灰色,S组症状有明显缓解。HE染色显示:SO组小鼠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细胞形态正常,肝小叶结构完整,未发现明显的变形及坏死现象。M组小鼠肝脏肝索紊乱,可以发现大量空泡及核裂变,部分肝索断裂,肝细胞萎缩、核固缩等,肝组织的间质内可见炎性细胞聚集,相比M组,S组肝细胞排列较规整,局部可见变性的脂肪细胞,片状坏死面积显着减少。血清学结果:相比M组,S组小鼠血液中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下降显着;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相比于M组小组,S组小鼠肝组织中iNOS、NF-κB、TNF-α、Par-4蛋白检测含量显着降低。qRT-PCR结果显示M组小鼠肝组织中iNOS、NF-κB、TNF-α、Par-4 mRNA检测表达水平较S组显着升高。结论:水飞蓟宾能增强梗阻性黄疸致肝损伤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及肝细胞的修复能力,缓解或减轻梗阻性黄疸的症状。本研究表明其发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NOS/NF-κB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保持肝细胞的完整性,从而缓解肝损伤的病理发展,增强了梗阻性黄疸小鼠肝细胞的修复能力。
迟玉磊[4](2013)在《山莨菪碱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NF-α、Et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需要建立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大鼠的动物模型,并用山莨菪碱注射液采用肌肉注射进行干预,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对OJ大鼠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内皮素(ET)的表达的影响;山莨菪碱对OJ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阐明OJ的发病机制和内毒素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为临床处理和治疗阻塞性黄疸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预防和治疗阻塞性黄疸并发的肾功能障碍有临床实用价值。方法SD雌性大白鼠体重在200--300g之间(实验动物由大理学院动物房提供),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设置3d、7d、10d、14d共四个时间点,于每个时间点随机处死5只大白鼠。A组设定为假手术组;B组设定为单纯阻塞性黄疸组,胆总管用0号线行双重结扎,自术后第一天起,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剂量为0.5mg/100g,每日三次;C组设定为山莨菪碱干预组,胆总管用0号线行双重结扎,且术后第一天起,每天肌肉注射山莨菪碱,注射剂量为0.5mg/100g,每日三次。所有实验动物均行下腔静脉抽血,取肾脏组织标本供测定。结果(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检测结果:A组血清中ALT、TBIL和Cr与B组相比较,B组血清中ALT、TBIL和Cr明显增高(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两组血清中ALT、TBIL和Cr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较,B组血清中南ALT、TBIL和Cr比C组中的明显增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假手术组SD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形态正常,无特殊变化;阻塞性黄疸模型组SD大鼠3d时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形态正常,但7d时SD大鼠肾小球无明显改变,7天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而10-14d的SD大鼠镜下可见部分肾小球轻度凝集,鲍氏囊间隙扩大,近曲小管肿胀并普遍浊肿变形,部分胞浆有胆色素沉积,肾间质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纹状缘破坏明显,随时间而加重,大量胆色素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和颗粒样变性;山莨菪碱干预组SD大鼠在3d和7d时,肾小球和肾小管无明显特殊改变,仅在10-14d时出现肾小球凝聚,鲍氏囊间隙扩大,近曲小管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胆色素沉着,但上述症状明显轻于同一时间点的阻塞性黄疸模型组。(3)肾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内皮素(ET)检测结果:A组血清中TNF-α和ET与B组相比较,B组血清中TNF-α和ET明显增高(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两组血清中TNF-α和ET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较,B组血清中的TNF-α和ET比C组中的明显增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山莨菪碱注射液能降低阻塞性黄疸宿主血清ALT、TBIL和Cr的水平。(2)山莨菪碱注射液能降低阻塞性黄疸宿主血清中TNF-α和ET的含量,保护肝肾功能。
王小鹏[5](2012)在《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常并发感染、出血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提示梗阻性黄疸是一种综合征,可以继发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我们之前研究发现,梗阻性黄疸大鼠并发内毒素血症、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肝功能受损,胆汁内引流术可以逆转这种改变,而外引流术却不能;梗阻性黄疸大鼠肺病理可见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损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肺损伤研究较少,引流胆汁对肺损伤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改进的梗阻性黄疸及胆汁内外引流动物模型,探讨梗阻性黄疸的形成及解除对肺损伤的作用,进一步阐明胆汁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的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8只,随机分为4组,即梗阻性黄疸组(OJ,n=17)、胆汁内引流组(Internal drainage,ID,n=17)、胆汁外引流组(External drainage,ED,n=17)和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n=17)。利用改进的造模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第一次手术建立OJ模型(分离胆管并结扎切断)和SH模型(只分离胆管),第15天在OJ模型基础上实施二次手术,建立ID模型(膨大胆管与十二指肠间建立引流)和ED模型(胆管插管经皮引流体外);OJ组及SH组第15天留取标本,ID组和ED组第29天留取标本。标本采集日,留取腹主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收集肺组织标本:左肺用生理盐水制成10%肺匀浆液;右上中肺组织经80℃、24h烘烤,计算肺湿干比;右下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肺匀浆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生化法检测10%肺匀浆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含量。【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梗阻性黄疸及胆汁内外引流术模型。胆总管结扎2周形成梗阻性黄疸后,与SH组比较,OJ组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增多、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肺湿干比增大(5.72±0.83vs5.01±0.67,P<0.05);动脉血气中pH值、PaCO2明显下降(P<0.05)(7.349±0.034vs7.371±0.030;41.95±6.80mmHg vs46.12±4.53mmHg),cHCO-3、BE值显着下降(P<0.01)(22.57±4.40mmol/L vs26.06±1.88mmol/L;-3.01±4.17mmol/Lvs0.44±1.73mmol/L);10%肺匀浆液TNF-α、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100.89±21.27pg/ml vs64.09±13.03pg/ml;66.95±15.15pg/ml vs42.62±13.70pg/ml),10%肺匀浆液NE含量明显升高(50.47±16.84ug/ml vs39.64±9.33ug/ml,P<0.05)。通过胆汁内引流术解除梗阻性黄疸后,与OJ组相比,ID组PaCO2上升(46.44±5.31mmHg,P<0.05),且恢复至SH组水平;ID组肺TNF-α浓度显着下降(75.14±15.85pg/ml,P<0.001)、IL-6浓度明显下降(54.35±14.09pg/ml,P<0.05)。而行胆汁外引流术后,ED组动脉血气pH值较OJ组继续下降(7.286±0.091,P <0.05),与SH组比较,ED组SaO2明显下降(87.04±12.95%vs93.78±1.93%,P<0.05),cHCO-3、BE值下降更显着(P<0.001)(19.81±5.09mmol/L,-6.55±5.52mmol/L),且ED组的BE值较OJ组继续下降(P<0.05);ED组肺TNF-α、IL-6浓度仍较高(112.13±36.89pg/ml,70.79±22.74pg/ml),甚至超过OJ组水平。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肺组织病理可见炎症性改变均减轻,但ID组更接近SH组,ED组未完全缓解;ID组与ED组肺NE水平均降低(39.39±12.41ug/ml、44.81±16.15ug/ml),但与OJ组相比ID组明显(P<0.05)、E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且ID组恢复至SH组水平(P=0.95)。【结论】梗阻性黄疸可以引起大鼠肺损伤,表现为肺组织炎症性病理学改变,肺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上升、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含量增高,肺湿干比上升等;除了胆汁外引流术加重肺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外,胆汁内、外引流术均可以不同程度改善以上变化,但内引流术的效果要好于外引流术。
葛存锦,李闻[6](2011)在《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文中提出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四者共同维持肠黏膜的正常防御功能。梗阻性黄疸患者引起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后者又加重屏障功能障碍。本文主要就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作一综述。
王振杰,邱兆磊,黄建康,纪忠,王子岩,郑士友[7](2010)在《TNF-α单克隆抗体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cAb)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BDL)、胆总管结扎+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组(BDL+anti-TNF-αMcAb)、假手术组(SO)。BDL组和BDL+anti-TNF-αMcAb组均作胆总管结扎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假手术组(SO)仅麻醉、开腹而不结扎胆总管。BDL+anti-TNF-αMcAb治疗组于胆总管结扎第3天开始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McAb(1mg/kg),连用5d;BDL组和SO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TNF-α水平,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BDL组及BDL+anti-TNF-αMcAb组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O),P<0.05。但BDL+anti-TNF-αMcAb组增高的程度低于BDL组(P<0.05),并且肾组织病理改变也较轻。SO组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TNF-α可能是梗阻性黄疸时肾损伤的重要介导因子,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可以减轻实验鼠梗阻性黄疸时的肾损伤。
侯洪涛[8](2009)在《姜黄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并产生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梗阻性黄疸时许多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取决于肠道屏障功能,肠功能已是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NF-κB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前基因的早期转录调控子,对梗阻性黄疸时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以及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姜黄素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明显抑制NF-κB的激活,是NF-κB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本研究通过观察姜黄素对胆总管结扎大鼠肠组织形态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的制备: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0.3 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于上腹正中作3 cm切口进入腹腔,显露第一肝门,钝性游离并用3-0号丝线双重结扎胆总管,然后在两结扎线间横断,分2层缝合腹壁。假手术组仅进行胆总管游离,不结扎胆总管。2实验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Ⅰ假手术对照(sham operation, SO)组、Ⅱ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组、Ⅲ姜黄素治疗(OJ+Curcumin, OJ+Cur)组。Ⅰ、Ⅱ组正常喂养,Ⅲ组自造模当天起用姜黄素灌胃100 mg/kg·d,连续14天。3光镜下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Image pro plus图像处理系统测量肠黏膜高度及厚度。4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方法检测肠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6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7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1大鼠一般状态:胆总管结扎48 h后大鼠尿液颜色开始变黄,4 d~5 d时全身皮毛开始转黄,进食量逐渐减少。术后1 wk及2 wk,梗阻性黄疸大鼠近肝侧胆总管囊状扩张,肝脏弥漫性肿大,呈黄褐色。2回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肉眼观察,大体标本见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粘膜暗褐色色素沉着。光镜下观察,SO组肠黏膜绒毛排列整齐,高度一致,绒毛黏膜完整;OJ组肠黏膜绒毛排列紊乱,绒毛稀疏、断裂,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SO组相比,OJ组大鼠回肠黏膜高度及厚度,变小、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肠黏膜病变较OJ组明显减轻,肠黏膜绒毛排列整齐,肠黏膜增厚,绒毛轻度水肿,未见明显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应用姜黄素后肠黏膜高度及厚度情况明显好转,与OJ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Cur组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浆内毒素含量的变化:OJ组血浆内毒素浓度比S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内毒素浓度与OJ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清TNF-α、IL-6含量的变化:OJ组血清TNF-α、IL-6浓度比SO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TNF-α、IL-6浓度与OJ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Cur组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肠组织DAO活性的变化:OJ组肠组织DAO活性较SO组明显降低,肠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受到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较OJ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Cur组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NF-κB在肠组织中的表达:SO组少见NF-κB阳性表达细胞,OJ组中可见大量肠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胞浆及胞核表达NF-κ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J+Cur组NF-κB表达低于OJ组(P<0.05);OJ+Cur组与SO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7 ICAM-1在肠组织中的表达:ICAM-1主要表达于腺体细胞及炎性细胞胞浆,以细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表达。OJ组表达明显高于SO组(P<0.01),Cur处理后,ICAM-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Cur组与SO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存在一定程度损伤。2梗阻性黄疸时NF-κB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上调炎性介质TNF-α、IL-6、ICAM-1的表达,从而造成肠黏膜屏障损伤。3姜黄素通过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减少梗阻性黄疸时炎症介质TNF-α、IL-6、ICAM-1表达,对小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张喜平,沈延飞,黄鑫梅[9](2008)在《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肾衰竭机制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纪晨光[10](2008)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肠道内细菌、内毒素通过受损的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内毒素血症和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肠黏膜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梗阻性黄疸时,肠道内的细菌和内毒素增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可由免疫细胞及多种相关细胞产生分泌,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炎症的发生。IL-6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并诱导成熟B细胞分泌抗体。同时作为肝细胞刺激因子,IL-6可诱导炎症急性期蛋白的合成并可通过对T辅助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分化而介导不同的免疫和炎症反应。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是由Sen等于1986年首次从B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k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蛋白因子,通常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成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诱导激活信号可使它们分离。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特定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促进转录和表达,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跨膜糖蛋白。ICAM-1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介导细胞黏附、趋化、淋巴细胞归巢等作用,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其通常以配体和受体相结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在正常情况下,ICAM-1很少表达或不表达。当受到炎性细胞因子(如IL-1、TNF-α等)及内毒素等刺激后,可表达于多种细胞上。本试验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验IL-6、NF-κB、ICAM-1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的表达情况,旨在阐明IL-6、NF-κB和ICAM-1与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7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胆管结石所致黄疸者9例,壶腹周围癌所致黄疸者6例。收集无黄疸且十二指肠无炎症者15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均在ERCP检查时于十二指肠降部Vater,壶腹远端2~3cm处取活检。两组均钳取肠黏膜组织3块,其中1块以4%戊二醛固定,制备电镜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2块以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超薄切片,做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的方法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表达有无差异。结果: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肠黏膜绒毛排列整齐,高度一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病例组肠黏膜绒毛排列紊乱,变短或缺失,绒毛间距变宽,并可见上皮细胞及腺体坏死。在电镜下观察,对照组肠黏膜微绒毛排列密集,连接复合体完整;病例组连接复合体尚完整,但微绒毛明显稀疏,上皮柱状细胞变扁平,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空泡样变,并可见细菌黏附在黏膜表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病例组肠黏膜IL-6和NF-κB阳性表达为细胞核及细胞浆呈棕黄色,对照组IL-6和NF-κB阳性表达以细胞核为主,阳性细胞主要为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病例组肠黏膜ICAM-1阳性表达为细胞浆呈棕黄色,对照组阳性表达较少,阳性细胞主要为炎性细胞及腺体细胞。病例组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病例组中,胆道结石所致黄疸患者与壶腹周围癌所致黄疸患者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存在一定程度的黏膜损伤;肠黏膜IL-6、NF-κB、ICAM-1表达增加,并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损伤机制有关。
二、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血清TNF-α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血清TNF-α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石胆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胆汁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VDR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2.2 研究对象标本留取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FITC-dextran(4k D)方法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 |
2.3.2 电镜样本的制备 |
2.3.3 检测大鼠小肠黏膜氧化应激指标变化(MDA、ROS、SOD、GSH) |
2.3.4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备 |
2.3.5 HE染色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 |
2.3.6 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和VDR蛋白变化 |
2.3.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胆汁外引流和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 |
3.2 大鼠一般形态观察及体重变化 |
3.2.1 大鼠存活情况 |
3.2.2 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 |
3.3 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表现 |
3.4 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
3.5 各组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 |
3.6 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
3.7 各组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和VDR蛋白表达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石胆酸对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及VDR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2.2.2 研究对象标本留取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FITC-dextran(4k D)方法检测小肠黏膜通透性 |
2.3.2 电镜样本的制备 |
2.3.3 检测大鼠氧化应激指标变化(MDA、ROS、SOD、GSH) |
2.3.4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备 |
2.3.5 HE染色检测肠黏膜形态学变化 |
2.3.6 免疫组化染色 |
2.3.7 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和VDR蛋白表达变化 |
2.3.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形态观察及体重变化 |
3.1.1 大鼠存活情况 |
3.1.2 大鼠一般状况和体重变化 |
3.2 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表现 |
3.3 各组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
3.4 各组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 |
3.5 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
3.6 各组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和VDR蛋白表达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VDR在石胆酸调节Caco-2 细胞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研究对象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 |
2.3.3 Caco-2单层细胞屏障模型的建立 |
2.3.4 FITC-dextran(4k D)检测Caco-2 单层细胞屏障通透性 |
2.3.5 免疫荧光 |
2.3.6 Caco-2 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变化(MDA、ROS、GSH、SOD) |
2.3.7 Western Blot |
2.3.8 VDR-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构建稳转细胞系 |
2.3.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LCA对 TNF-α诱导肠上皮屏障损伤的影响和VDR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LCA可缓解TNF-α对 Caco-2 细胞紧密连接结构的破坏 |
3.3 LCA对氧化应激指标(MDA、ROS、SOD、GSH)的影响 |
3.4 LCA对 SIRT1/Nrf2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3.5 抑制SIRT1 可部分减弱LCA对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 |
3.6 LCA以 VDR依赖性的方式缓解TNF-α诱导的肠上皮屏障功能损伤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水飞蓟宾对梗阻性黄疸致肝损伤小鼠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山莨菪碱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NF-α、Et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动物 |
1.1 手术器械及耗材 |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3 实验动物分组 |
1.4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
1.5 实验动物标本留取 |
2.动脉血气测定 |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3.肺组织湿干比测定 |
3.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4.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
4.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4.2 实验方法 |
5.肺组织匀浆液 TNF-α、IL-6 测定 |
5.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5.2 TNF-ɑ的ELISA实验方法 |
5.3 IL-6的ELISA实验方法 |
5.4 注意事项 |
6.肺组织匀浆液 NE 测定 |
6.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6.2 实验方法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实验动物基本情况 |
1.1 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1.2 肺脏改变 |
1.3 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 |
1.4 各组大鼠死亡情况 |
2.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测定结果 |
3.各组大鼠肺湿干比的测定结果 |
4.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
5.各组大鼠肺匀浆液的TNF-α、IL-6和NE的测定结果 |
6.大鼠肺匀浆液的TNF-α与IL-6的相关性与线性关系探索 |
7.大鼠肺匀浆液的NE与肺湿干比的线性关系探索 |
讨论 |
1.研究背景 |
2.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 |
3.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动脉血气的影响 |
4.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组织病理及湿干比的影响 |
5.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6的影响 |
6.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组织匀浆液NE的影响 |
7.肺组织TNF-α与IL-6的关系、肺组织NE与肺湿干比的关系探讨 |
8.不足之处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 |
1.1 机械屏障功能障碍 |
1.2 黏膜上皮损伤 |
1.3 紧密连接损伤 |
2 免疫屏障功能障碍 |
3 生物屏障功能障碍 |
4 化学屏障功能障碍 |
5 内毒素血症 |
(8)姜黄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姜黄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药物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肾衰竭机制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毒素血症 |
二、免疫功能下降 |
三、血管收缩及血流动力学紊乱 |
1.内皮素 (endothelin, ET) 的影响: |
2.一氧化氮 (NO) 的影响: |
3.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其他因素: |
四、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五、氧自由基的变化 |
六、高胆红素血症 |
(10)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
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IL-6、NF-κB、ICAM-1 |
的表达及其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
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
四、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血清TNF-α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石胆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姚柏宇.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2]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D]. 刘元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4)
- [3]水飞蓟宾对梗阻性黄疸致肝损伤小鼠的干预研究[D]. 杨雨佳. 南华大学, 2019(01)
- [4]山莨菪碱对阻塞性黄疸大鼠TNF-α、Et表达的影响[D]. 迟玉磊. 大理学院, 2013(S2)
- [5]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肺损伤的作用[D]. 王小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01)
- [6]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 葛存锦,李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10)
- [7]TNF-α单克隆抗体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王振杰,邱兆磊,黄建康,纪忠,王子岩,郑士友. 中华全科医学, 2010(10)
- [8]姜黄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侯洪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09(10)
- [9]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肾衰竭机制的研究概况[J]. 张喜平,沈延飞,黄鑫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08(12)
- [10]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IL-6、NF-κB、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D]. 纪晨光.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