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和台湾省知名企业考察团参观隆鑫(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张静[2](2020)在《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缘起、实践与叙事(1971~1978)》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民间科技交流之重启,奠基于两国科技界在太平洋两岸所厚植的业缘与学缘。在中国方面,它既是新中国成立后与西方国家开展科技交流政策实践的延续,也推动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科技交流的恢复及合作拓展;在美国方面,它既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科技界积极推动与中国开展交流努力的成果,也是冷战时期美国在外交中运用科技工具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中,受波诡云谲的冷战国际政治与动荡转折的两国国内政治影响,中美科技交流的实践直接服务于外交目标,虽然以民间交流的形式开展,但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反复性。两国政府以民间科技交流推动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初衷尽管相近,但在实践中对于科技交流的性质、目标、渠道、形式等问题的认识,分歧和矛盾愈益突出,逡巡不前的政治关系反而成为民间科技交流的桎梏。观念本应随着人员交流过程中主动习得见闻而发生转变;但在特殊政治秩序和文化环境下,领袖话语、政治话语约束着科技知识分子对两国民间科技交流的叙事,又进而塑造着更广大科技群体和民众的观念。
朱令[3](2020)在《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发展速度迅猛,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良好模式,国内外的乡村旅游普遍囊括了一产和三产,日、法等发达国家甚至加入了二产。乡村旅游活动地主要集中在近郊、远郊或其他乡村,发展地理空间广阔。乡村旅游是一种到城市周边地区感受郊外的悠闲与宁静,获得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体验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健康经济。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延伸农业生产与再加工产业链;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村文化;有利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使农民增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增长迅速,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包括乡村旅游的旅游业规模小,行业收入增长缓慢,处于南通市乃至江苏省发展的洼地。同时通州区部分农村居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成效不明显。本文首先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综合比较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在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走访后,系统总结了南通市以及下属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梳理了区域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研究了克服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路与做法,重点围绕“旅游吸引力”,以“乡村旅游+”的全域旅游理念为核心,结合通州区“1+4”重点工作体系,对其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五入三性”工作方法,建议通过“文化融入”、“项目导入”、“品牌引入”、“活动植入”、“党建深入”破解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以“人才柔性”、“门票弹性”、“政策特性”破解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保障难题,聚焦解决通州区乡村旅游“为什么游、游什么、怎么游”的问题,为通州区乡村旅游长效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助推通州区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胡安娜[4](2020)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中国”的反响这四个方面叙述。首先,借助报刊、书籍、文献等对博览会的背景分析,并对日本在台举办的历次博览会及此次博览会的一般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载体和事件分析日本帝国在此次博览会举办前后体现的殖民性。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也存在不同反应。殖民性之外,博览会的展示和设施也透露了日本带来的“现代性”。但通过其它资料的共同佐证,日本的“现代性”并不单纯。此外,被暂时分割的台湾和“中国”仍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的“中国”民众——从政府到民间,对此次博览会反应不一,值得探讨。结语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契机以及台湾、“中国”民众的观感可知,在恶意掠夺下、在民族情感下、在歧视和不公下,此次博览会的“现代性”需重新解读,综合看可谓作用有限。而日本仅仅以本国利益为唯一标准,殖民性是其最好解读。本次博览会举办了五十天,是日本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博览会。本次博览会共分为五个部分,台北为主会场,其它地方设有分会场。以总督府为核心成立了台湾博览会、台湾博览会协赞会和南方大稻埕助成会三个主要机构。各个组织分工合理,进行宣传和捐款动员、展品挑选和会场布置等工作。日本希望通过博览会展示其“帝国实力”,这在各个会场的展览中可窥知一二。但在此过程中日本对于“南进”的望穿秋水,对于“理蕃政策”不变更基调的适时调整、对台湾人记忆的操纵和控制等均是其殖民性的典型表现。小部分民众对于博览会感到新奇,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参观。更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于日方的作为并不买账,青年群体策划反日活动,知识分子撰文表达不满。会场的各馆等通过殖民当局有意安排的“今昔对比图”,刻意凸显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现代化”。台湾产业的发展、会场外交通的完善、卫生防疫体系的提高、公共设施的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健全等。从展示来看,台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现代化”是牺牲诸多、付出惨重代价换取的。日本对台湾的资源疯狂掠夺,以期换取最大经济效益;教育上开办了更多的学校,资源分配上却向着在台日人严重倾斜。日人还在“国语”教授上大下功夫,希望借此抹除台湾人的国语记忆,进一步“日本化”。日本在台举办博览会时,“中国”也派代表团参观交流,以福建省为代表。福建省政府为振兴经济特派人赴台,此前还举办了特产竞赛会遴选产品,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博览会上该省产品也获得好评。一些社会团体和相关人士也赴台,有参观游览者,有赴台谋生者。对于台湾的局势和特别人物,如辜显荣等人,“中国”未赴台的部分人士也表达了其观点。总之,此次博览会牵涉的面相较多。日本在博览会上,其殖民性并未展示,所想要展示的“现代性”满是污点,经不起推敲。除了台湾上下层的反应外,“中国”的反响对于研究此次博览会来说同样重要。
钟远明[5](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吕晶[6](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提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邵靖[7](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车守同[8](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处,马启升,吴奇,王雯[9](2012)在《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近年来林木机械行业面临的环境及其变化和发展,回顾了8年来协会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对今后的工作及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黄伟[10](2010)在《高乐待与中国 ——晚清一位法国外交官的在华行迹》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法国驻华领事高乐待是一位在中法外交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他以外交官身份在中国生活了15年,亲身经历过晚清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以中国与中国人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在19世纪末的法国引起了热烈反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大陆学术界少有开展对高乐待的研究,对其在华外交活动几乎一无所知,对其以中国为舞台背景的文学作品了解得也很少。本研究课题因此而立项,为2009年度获批的福建省科学规划立项项目和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中心立项项目之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以高乐待在华外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为线索,因循时间顺序,探寻他在华期间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并讨论他在这些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尤以中法第二次合作重建福州船政、法国参与筹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高乐待呈送法国外交部的领事报告等内容为研究重点。其次,以高乐待在华期间创作的主要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化的阐释以及对中国人的描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作的心理出发点和思想根源,重点是他创作的以下几个文本:散文诗集《认识东方》、《第七日的休息》、戏剧作品《正午的分界》,随笔《赞美中国人》、《中国风物》、《北京往事》、文论《在龙图腾之下》。通过解读和分析,力图阐释他是如何将一个理想化的“文化中国”形象带给法国民众。上述两个方面以第一部分为主,第二部分为辅,同时进一步研究高乐待行为和思想的矛盾性,剖析他同时具备的宗教思想与世俗观念、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生活与物质追求、渴望亲情又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以及这些个性特征在他的外交活动和文学创作上的反映。最后,从中国研究者的角度,指出国外学者之论述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因缺乏对中国的了解而产生的对高乐待本人及文学作品的误读,根据事实依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借助法国外交部档案馆和巴黎高乐待协会档案室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又有法国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供参考借鉴,弥补了国内资料匮乏的缺陷,为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源。
二、美国和台湾省知名企业考察团参观隆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和台湾省知名企业考察团参观隆鑫(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缘起、实践与叙事(1971~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一 缘起: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重启 |
(一)学缘与业缘 |
(二)中西民间科技交流的延续 |
(三)美国科技外交的再次实践 |
二 实践:中美科技交流的“民间形式”与“政治性质” |
(一)政府谈判重启民间科技交流 |
(二)政府协助开展民间科技交流 |
(三)“民间形式”与“政治性质”的矛盾与解决 |
三 叙事:中美民间科技交流中的观念与叙事 |
(一)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观念重塑 |
(二)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多种叙事 |
(三)从批判“洋奴哲学”到“向美国学习” |
结 语 |
(3)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乡村旅游的内涵 |
1.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1.1.2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1.2 乡村旅游的模式 |
1.2.1 欧美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
1.2.1.1 法国乡村旅游模式 |
1.2.1.2 意大利乡村旅游模式 |
1.2.1.3 西班牙乡村旅游模式 |
1.2.1.4 美国乡村旅游模式 |
1.2.2 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工业国家乡村旅游模式 |
1.2.2.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2.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1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3.2 中国大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1.2.4 国内外乡村旅游模式小结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2.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2.2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3 南通市通州区概况 |
2.4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配套政策 |
2.5 南通市通州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3.1 南通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2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
3.3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4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乡村旅游建议——“五入三性”工作法 |
3.4.1 “五入”工作法的内涵 |
3.4.1.1 文化融入 |
3.4.1.2 项目导入 |
3.4.1.3 品牌引入 |
3.4.1.4 活动植入 |
3.4.1.5 党建深入 |
3.4.2 “三性”工作法的内涵 |
3.5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应用 |
3.5.1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要点 |
3.5.2 “五入三性”工作法的展望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博览会研究概况 |
(二) 1935年台湾博览会具体角度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分析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多领域交叉研究法 |
(三) 微观与宏观视角结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 |
一、日殖下台湾博览会事业之沿革 |
二、博览会之缘起 |
三、博览会之组织动员 |
(一) 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筹划动员 |
(二) 捐款动员 |
(三) 自发动员 |
四、博览会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二章 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 |
一、会场布置及活动所呈现的台湾社会之发展进步 |
(一) 博览会会场布置 |
(二) 会场上展开的系列活动 |
二、博览会促进台湾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效用 |
(一) 交通运输网更为完备 |
(二) 公共卫生防疫的完善 |
(三) 公共设施的进步 |
(四) 民众休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
(五) 繁荣市面 |
第三章 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 |
一、“日本帝国”之呈现 |
(一) 日本元素的渗透 |
(二) 军国主义的彰显 |
二、日本殖民台湾的表现 |
(一) 南进政策的发展 |
(二) 理蕃政策的前后调整 |
(三) 日本对台湾产业的疯狂掠夺 |
三、“去中国”的教育殖民化 |
(一) 内台之间的差别对待 |
(二) 教授日语,传输日本文化观 |
四、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的反应 |
第四章 “中国”的反响 |
一、“中国”对“日殖台湾”的复杂心态 |
二、福建省积极参与博览会 |
(一) 政府举办福建省特产竞赛会 |
(二) 政治观摩:陈仪、厦门市长王固磐等赴台参观 |
三、社会人士参观考察博览会 |
四、“辜显荣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缘起 |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
附件 |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
第四节 收复新疆 |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
第五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9)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林木机械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
1.1 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
1.2 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
1.3 行业与协会的变化和发展 |
1.3.1 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
(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
(2) 国有企业焕发青春: |
(3) 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4)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5) 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
(6) 行业整体走向成熟: |
1.3.2 协会的变化和发展 |
(1) 服务政府、服务行业, 发挥桥梁作用: |
(2) 联合会员单位, 共同发展: |
(3) 与地方行业组织建立良好合作机制: |
(4) 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会: |
(5) 开阔国际视野, 获得国际认可: |
(6) 做好自身建设, 寻求更好发展: |
2 近8年来协会主要工作 |
2.1 反映行业诉求, 服务政府制订政策 |
2.2 引导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2.3 关注长期发展, 参与编制行业规划 |
2.4 组织技术研讨会, 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
2.5 搭建贸易平台,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
2.6 搞好品牌建设,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2.7 开展国际交流, 拓展协会活动空间 |
2.8 提供信息服务, 帮助企业决策经营 |
(1)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信息: |
(2) 做好《中国林机网》网站维护工作: |
(3) 做好调查统计工作: |
2.9 加强内部管理, 夯实协会发展基础 |
2.1 0 推进协会改革, 促进协会市场运作 |
3 近年来协会工作留下的启示 |
3.1 立足林业, 贯彻发展的指导思想 |
3.2 牢记宗旨, 凝聚会员的强大力量 |
3.3 平等协商, 赢得行业的共同支持 |
3.4 推进改革, 获得发展的前进动力 |
3.5 加强管理, 夯实协会的发展基础 |
(10)高乐待与中国 ——晚清一位法国外交官的在华行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
高乐待其人 第二节 |
学术史的回顾 第三节 |
本文的主题、基本框架和意义 第四节 |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
家族与亲友:高乐待来华前的经历 第一节 |
外省小资产阶级家庭 第二节 |
姐姐卡米耶的影响 第三节 |
巴黎求学之路 第四节 |
参加外交官考试和美国之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远东外交生涯:驻华领事官 第一节 |
清末法国对华政策与中法关系 第二节 |
上海:第一份领事报告 第三节 |
重建福州船政的谈判 第四节 |
参与京汉铁路的筹建 第五节 |
天津法租界事务的处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福州之情结在榕的生活与活动 第一节 |
移居福州 第二节 |
在福州的生活 第三节 |
领事的经济活动 第四节 |
告别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认识中国文化:对中国的描述与解读 第一节 |
《认识东方》的写作和影响 第二节 |
《第七日的休息》里的中国皇帝 第三节 |
《缎子鞋》里的中国元素 第四节 |
对中国文化的发现和探索 第五节 |
高乐待的中国观 结论中法交流下的高乐待 附录1 |
法汉译名对照表 附录2 |
高乐待生平年表 附录3 |
高乐待在华任职情况年表 附录4 |
高乐待与中国有关的着述要目 附录5 |
高乐待的照片与手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四、美国和台湾省知名企业考察团参观隆鑫(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缘起、实践与叙事(1971~1978)[J]. 张静. 美国研究, 2020(05)
- [3]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义[D]. 朱令. 苏州大学, 2020(02)
- [4]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D]. 胡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8]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9]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J].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处,马启升,吴奇,王雯.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07)
- [10]高乐待与中国 ——晚清一位法国外交官的在华行迹[D]. 黄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