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跃清[1](2021)在《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涡及其天气影响是高原气象学的一个主要方向,而西南涡的涡源则是其基本的科学问题。由于地形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西南涡涡源形成的重要机制,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新进展,尤其是认识到:由于地形与环流的多尺度影响,西南涡的生成涡源具有多尺度分布特征,且不同涡源西南涡的结构、演变、成因和影响都具有明显差异;西南涡的不同涡源存在相互联系,九龙、小金等上游涡源对盆地等下游涡源具有显着的影响;西南涡的"上游涡源效应"、复杂地形下的大气重力波、降水引起的大气内部过程、东亚季风环流的异常影响等也是西南涡涡源的形成机制之一,大气外源强迫作用和大气内部变化过程都对西南涡涡源具有突出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强调了西南涡涡源的研究还面临精细观测与基础数据较薄弱、涡源及演变的多尺度结构不清楚、不同涡源的形成原因认识不深入、不同涡源低涡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不系统等主要问题。最后指出,高分辨率观测试验、内部结构与异常特征、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区域气候响应影响等是西南涡涡源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对西南涡系统及其影响的预测理论和关键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卢萍,李跃清[2](2021)在《增强副热带高压对西南涡影响的数值试验》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伴随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东退而东移的一次典型西南涡天气过程(简称"20150721"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数值敏感性对比试验探讨了增大副高强度对这次东移西南涡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副高强度增大以后,可长时间稳定维持,能对西南涡中尺度天气系统整个发展演变过程造成持续影响。西南涡路径和强度的变化直接改变了降水的落区和强度。(2)副高强度增大率先改变了环流场,使入侵的北风偏弱,西南引导气流偏强,最终导致西南涡发展偏弱、移速偏快。(3)环流场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水汽输送、辐合辐散,从而进一步影响西南涡的发展演变过程。(4)副高强度增大以后,西南涡移速过快,导致了低涡中心与低层热力中心偏离,使得动力和热力中心不完全匹配,由此削弱西南涡发展强度。
李国平[3](2021)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指出在主导中国青藏高原、西南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东移引发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中,高原天气系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高原低涡、高原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为代表的高原低值天气系统(简称低值系统)最为常见。重点回顾了近10年以来高原低值系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若干新进展,着力梳理了高原低涡动力学、高原切变线动力学、西南低涡的中尺度动力诊断研究、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作用的动力分析、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关系的动力学解析、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作用等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并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并提出该领域有发展潜力的一些研究方向,希冀对目前处于弱势的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促进以及新的学科生长点、新概念、新理论的形成能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刘海文,毛江南,杨朝虹[4](2021)在《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西南低涡是形成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一种α中尺度涡旋,是导致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文中简要回顾了2000年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西南低涡的人工智能识别、西南低涡频数的长期变化及其气候学特征、西南低涡的集合预报、双核西南低涡的首次发现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包括西南低涡频数变化的外强迫因素,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导致的地形Rossby波、重力波与西南低涡之间的相互关系,双核西南低涡的形成机制以及双核西南低涡与经典西南低涡形成机制的差异等。
屈顶,李跃清[5](2021)在《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文中提出西南涡之九龙涡受多尺度过程影响,结构复杂多变。为了研究九龙涡的三维结构气候特征,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对九龙涡生成区合理细分为子区域1和子区域2的基础上,通过观测统计、合成分析、物理诊断等方法,细致深入地研究了1989-2018年夏季未移动的源地型和移动的偏东型、东北型、偏南型4类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动力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0年夏季共产生249例九龙涡,其中,源地型占75.5%、偏东型占13.7%、东北型占7.2%、偏南型占3.6%,4类九龙涡具有不同的局地高频生成中心,九龙涡主要沿其生成区及附近上空500 hPa主导风场的方向移动;九龙涡总数、4种类型个数子区域1都显着多于子区域2,且子区域1的九龙涡比子区域2的更容易向东北、偏南方向移出,但两子区域九龙涡向东方向移动的机率基本相同。(2)九龙涡水平尺度子区域1为300~500 km、子区域2为200~400 km;九龙涡上空温度为"下暖上冷"异常分布,暖层深厚,可达200 hPa以上,低层高度负异常区浅薄,最高仅到500 hPa,正涡度伸展较为深厚,可达500 hPa以上,且低层有向东扩展特征。子区域1九龙涡上空高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北倾斜明显,子区域2九龙涡上空温度正异常区垂直向南倾斜,且其强度、范围都大于子区域1;移动型九龙涡正涡度伸展厚度大于未移动型。(3)九龙涡强对流区沿中心多呈不对称偏东和偏北分布;源地型和偏东型在子区域1对流发展较弱,但在子区域2对流发展较强;九龙涡辐合辐散结构与对流相对应,对流越旺盛,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越强烈。(4)不同区域、路径九龙涡的结构及演变具有明显差异性,这依赖于不同局地地形、运动方式、发展阶段下的不同物理特性,是在青藏高原以北的西风带、以东的副热带、以南的热带不同纬度大气耦合影响下,不同地形与环流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邓承之,赵宇,孔凡铀,翟丹华,李强,何跃[6](2021)在《“6·30”川渝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发展机制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NCEP(1°×1°)再分析及WRF-ARW数值模拟资料,对造成2013年6月29日至7月1日川渝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的西南低涡的演变特征及热动力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与西南低涡发展相关的第二阶段为主要降雨时段。结果表明:(1)西南低涡生成后,呈现增强-减弱-再次增强的波动性演变特征,在6月30日上午和夜间分别经历了两次显着的涡度发展过程,并在第二次发展过程中达到最强。(2)低空辐合是西南低涡最主要的涡源,由低空辐合导致的正涡度增加近乎贯穿于整个西南低涡的生命史。在西南低涡的第二次发展过程中,中层辐合和涡度的垂直输送显着增强,也是西南低涡的重要涡源。(3)负值非平衡动力强迫激发了低空辐合的增长,在非平衡动力强迫的各项中,位势高度的拉普拉斯项为非平衡动力强迫提供了主要的负贡献来源。(4)非绝热加热先于西南低涡而增强,两者间的正反馈作用可能是西南低涡波动性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关闭了微物理过程中的潜热和地面潜热及感热通量的敏感性试验中,西南低涡及降雨的模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李强,王秀明,周国兵,张亚萍,何跃[7](2020)在《四川盆地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利用四川盆地1980-2012年5-9月123个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资料,对96个西南低涡暴雨短时强降水日合成,研究了区域性西南低涡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累计短时强降水频次和降水量较大值发生在21:00(北京时,下同)至次日08:00,较大值位于盆地西部和南部,短时强降水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50%占总站次51%。短时强降水事件频次和降水量日变化上,21:00至次日08:00为短时强降水事件主要开始时间段,频次和降水量分别占总量73.8%和81.4%,峰值出现在04:00。降水持续时间多在10 h以上,10~17 h占总事件比例63.1%,峰值出现在14 h;空间分布上,长持续时间(7~18 h)的短时强降水事件较大频次和降水量主要在盆地西部。盆地短时强降水事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特征,西部和南部降水不对称性特征较北部和东部明显。
范娇,陈科艺[8](2019)在《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涡特征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 700 h Pa和850 h Pa高空图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每日四次0. 75°×0. 75°的ERA-INTRIM再分析资料,从生成个数、移动路径、生命史、降水影响四个方面对2010—2017年夏季6—8月产生的149次西南低涡进行统计,并对有无台风存在时的西南低涡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低涡发生频次年变化均较小,但存在发生频次差异较大年份,如2017年。整体而言,西南低涡多发月为6月,而受台风影响的低涡多发月则为8月。根据其移动特征将西南低涡分为原地型和移动型,其中移动型进一步分为偏东路径型,东北路径型和东南路径型,其中偏东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多,东南路径型出现次数最少。移动型低涡在有台风影响时年变化较小且变化强度小于无台风影响时,原地型低涡在两种情况下年变化差异都较大;而四类低涡在有无台风影响下月变化情况各异。不同生命史的西南低涡出现的频次随维持时间增加而减少。西南低涡总是容易带来充沛的降水,移动型西南低涡受台风影响时产生的降水强度更大。
罗清,郁淑华,罗磊,闵文彬[9](2018)在《不同涡源西南涡的若干统计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2012~2016年Micaps天气图资料和《西南低涡年鉴》,对西南低涡及不同涡源西南涡的变化特征、活动期和移动特征以及对降水的影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低涡平均每年生成95次,但各年差异大。其中,九龙涡最多,盆地涡次之,小金涡最少。西南低涡多发时段在春季与夏初,其中,九龙涡多发时段在春季与夏季,盆地涡多发时段在冬季与春初,小金涡多发时段在冬末与春季。(2)西南低涡活动主要在4~7月,小金涡最长生命史可达168h,在7月;九龙涡最长生命史156h,在5月;盆地涡最长生命史144h,在4月。西南低涡大多数在生成后24h内消失。在12月的西南低涡生命史最短,绝大部分在24h内。(3)西南低涡有三分之一能移出涡源区。其中,九龙涡移出的个数最多,盆地涡其次,小金涡移出的个数最少,但移出几率最高。3~6月是西南低涡移出的主要时段。其中,九龙涡主要移出时段在4~7月;盆地涡主要移出时段在1~5月;小金涡主要移出时段在2~5月。(4)西南低涡主要移动路径是东北、东、东南。其中,九龙涡以东北移为主;盆地涡以东北移、东移为主;小金涡以东移、东南移为主。(5)除冬季、春初外,不同涡源西南涡不论活动时间长短,都会造成降水,九龙涡造成的降水一般比盆地涡大。西南涡造成的很强降水多出现在6~7月。
李黎,刘海文,吕世华[10](2017)在《春季西南低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79-2013年春季一日四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使用趋势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35年来春季(3-5月)西南低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春季西南低涡共出现262次,平均每年7.5次,其出现次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具有显着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时间尺度上,在春季西南低涡偏多年,影响西南低涡出现次数多寡的大气环流易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北部形成"北低南高"以及在贝加尔湖和日本海附近形成"东高西低"型的位势高度,而这样型态的位势高度分布,非常有利于高原南部的异常西风气流和高原东部的异常南风气流在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附近形成气旋性环流;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贝加尔湖附近位势高度出现正的年代际差值和乌拉尔山附近位势高度出现负的年代际差值,非常不利于北边的冷空气侵入我国四川附近,加之高原附近正的位势高度差值中心的存在,也不利于西南低涡出现次数的偏多,这两者是导致春季西南低涡在1989年发生年代际减少的重要原因。
二、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前期研究回顾 |
3 主要研究进展 |
3.1 涡源的多尺度特征 |
3.2 涡源的相互关系 |
3.3 涡源的形成机制 |
4 主要问题与展望 |
4.1 主要问题 |
4.2 展望 |
5 结论与讨论 |
(2)增强副热带高压对西南涡影响的数值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气过程和数值试验 |
2.1 模式介绍 |
2.2 过程概况 |
2.3 敏感性试验 |
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1 降水分布特征 |
3.2 环流场的改变 |
3.3 西南涡演变过程 |
3.4 西南涡演变过程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 |
4 结论和讨论 |
(3)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原低涡 |
2 高原切变线 |
3 西南低涡 |
4 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的耦合 |
5 高原切变线与高原低涡的关系 |
6 低频振荡对高原低涡的调制 |
7 高原大地形对大气长波的激发与调制 |
8 结论 |
(4)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低涡的识别 |
2 西南低涡的统计及其长期变化研究 |
3 西南低涡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
4 西南低涡的集合预报 |
5 西南低涡的形成机制 |
6 西南低涡双核结构的发现 |
7 新的研究方向展望 |
(5)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
3 时空分布特征 |
4 环境场特征 |
5 九龙涡空间结构 |
5.1 基本水平垂直特征 |
5.2 垂直流场结构特征 |
5.3 涡度与散度场结构特征 |
6 结论与讨论 |
(6)“6·30”川渝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发展机制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暴雨过程概况 |
3 天气背景及西南低涡演变 |
4 数值模拟简介及验证 |
5 西南低涡及降雨的演变 |
6 西南低涡的演变机制 |
6.1 低空辐合的作用 |
6.2 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作用 |
6.3 非绝热加热作用 |
7 结论与讨论 |
(7)四川盆地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
3 结果分析 |
3.1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特征 |
3.2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事件特征 |
3.3 西南低涡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事件峰值特征 |
4 结论与讨论 |
(8)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涡特征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及方法介绍 |
2.1 资料选取 |
2.2 西南低涡统计标准 |
2.3 西南低涡移动路径统计标准 |
3 西南低涡生成次数变化特征分析 |
4 西南低涡移动路径特征分析 |
5 西南低涡维持时次特征分析 |
6 西南低涡产生的降水影响 |
7 结论与讨论 |
(9)不同涡源西南涡的若干统计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西南低涡的年、季、月变化特征 |
2.1.1 年变化特征 |
2.1.2 季节性变化特征 |
2.1.3 月变化特征 |
2.2 西南低涡的活动期 |
2.3 西南低涡的移动特征 |
2.3.1 移出涡源的情况 |
2.3.2 移动路径 |
2.4 西南涡过程对降水的影响 |
3 结论 |
(10)春季西南低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选取及方法介绍 |
3 春季西南低涡的长期变化特征 |
4 影响春季西南低涡出现次数多寡的大气环流特征 |
5 影响西南低涡次数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特征 |
6 结论与讨论 |
四、西南低涡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涡涡源研究的有关新进展[J]. 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2]增强副热带高压对西南涡影响的数值试验[J]. 卢萍,李跃清. 大气科学, 2021(04)
- [3]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J]. 李国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3)
- [4]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J]. 刘海文,毛江南,杨朝虹. 大气科学学报, 2021(03)
- [5]西南涡之九龙涡的三维环流和动力结构特征[J]. 屈顶,李跃清. 高原气象, 2021
- [6]“6·30”川渝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发展机制模拟分析[J]. 邓承之,赵宇,孔凡铀,翟丹华,李强,何跃. 高原气象, 2021(01)
- [7]四川盆地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李强,王秀明,周国兵,张亚萍,何跃. 高原气象, 2020(05)
- [8]有无台风影响下西南涡特征统计分析[J]. 范娇,陈科艺. 高原气象, 2019(04)
- [9]不同涡源西南涡的若干统计特征分析[J]. 罗清,郁淑华,罗磊,闵文彬.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04)
- [10]春季西南低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J]. 李黎,刘海文,吕世华. 高原气象,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