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伍大学生安置:不该出现的政策难题——天津市退伍大学生安置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伍炜,唐金造[1](2021)在《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应征入伍大学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数量的增长也将常态化。文章从退伍大学生安置优待政策、退伍大学生自身以及高校的视角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群体在校园再融入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开展国防安全教育,促进复学退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刻意义。
韩帅[2](2021)在《退伍大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 ——以Y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石苗苗[3](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退伍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培法[4](2021)在《社会工作参与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机制研究 ——以J市G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卢珊珊[5](2021)在《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文中提出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保障士兵权利,介于退役士兵在部队所做贡献和退役后环境变化对生活的的影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提供资金保障服务。目前我国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的原则来源于《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然而调理内容上,针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内容较短,且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问题。为营造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环境,必须优化政策。本文从需求层次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角度,总结学者研究结论并结合问卷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安置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查找原因,并提出在征兵政策、退役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意见,目的是能够优化政策,做到让大学生退役后做到有法可依,使安置工作能够有效运行,推动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地方政府对学生安置的压力,摆脱目前的工作困难。
林高松[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是国家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分析兵役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法理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按照“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从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兵役实体法律制度、兵役程序法律制度等为研究起点,对兵役法律制度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界定,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地位作用,为论文撰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按照古代、近代和新中国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系统分析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从体系构成、实质内涵和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兵役法律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现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退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法理价值进行全面阐述,一是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四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五是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等,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这是新时代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根基。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同步增强,二是我国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局部战争威胁始终存在,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四是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军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完善之道。主要从兵役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力求为国家兵役机关开展兵役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一是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持续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兵员补充,确保国家总体安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刘丽[7](2020)在《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高校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基于山西省五所高校退役大学生》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从在读大学生中招募的新兵数量不断增加,复员返校的大学生群体也愈发庞大,针对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复员返校之后如何能够快速的适应校园生活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山西省五所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为蓝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具体来讲主要从校园生活、人际交往、大学学业、心理健康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首先通过克朗巴哈系数和因素分析方法验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然后通过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依据李克特五级打分法,将得分按照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划分为5个等级,以此来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人际交往、大学学业、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的适应现状。最后采用深度访谈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不同方面适应现状的原因。通过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存在对于学校的规定适应性相对较差、短时间之内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返校之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孤独和焦虑等方面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政府的福利政策不完善;高校重视程度低,缺乏展示平台;军队退役前教育缺失,退役后沟通不畅;退役复学大学生个人调适的失衡;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的对策建议:政府应完善福利政策,推动制度落实;学校应高度重视,加强教育服务管理;部队应提供辅助教育,加强跟踪互动;学生自身应做好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实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我国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同时提高政府、高校以及整个社会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度,通过多方合作来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能力,进而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王欣然[8](2020)在《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兵役法》进行修改,规定大学生由“缓征”变为“应征”,大学生应征入伍已是大势所趋,大学生士兵和退伍返校大学生群体也在大学校园中大幅增长,退伍返校大学生已是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大学的退伍返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现状及探究影响其学校适应的相关因素根据退伍返校大学生的校园适应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退伍返校大学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其校园适应的相关原因,也可以进一步丰富理论界对退伍返校大学生的学术研究内容,对退伍返校大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帮助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在校园适应上退伍返校大学生会在身心症状、学业适应、环境认同及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出现不同的适应问题,影响其校园适应的个人因素包括个体潜意识的成就动机、个体入伍前的期望;影响其校园适应的家庭因素包括个体与父母沟通关系及家庭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影响其校园适应的学校因素包括福利政策、对接流程及学校支持等,退伍返校大学生也应是学校社会工作重点关注的群体。
王潇珂[9](2019)在《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军队系统深入改革,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人数不断上升,退伍返校大学生士兵作为大学校园里面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当初从学生身份转化到军人身份,再从军人转化到学生身份,面对军营到校园阶段的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一部分退伍返校大学生不能立刻适应大学多元化的校园生活,产生了不同方面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可能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整个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就业,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层次上。笔者在此次的研究中运用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切实的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通过专业的服务,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较快的适应校园生活。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方法,以社会支持理论及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对G大学的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的适应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该校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现况。笔者在研究开始阶段对G大学及周边几所学校的退伍返校大学生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7份,对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随后笔者对三名文科生和三名理科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出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及支持来源,并了解其返校后在人际交往、学习能力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根据问卷和访谈内容,笔者确定了本次小组活动的目标,设计了相应的小组活动内容,并通过在活动中不断评估服务成效,从而解决或缓解组员面临返校后的不适应问题。本文通过小组活动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问题,了解退伍返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挖掘退伍返校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开展小组活动整合各种资源,最后进行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总结及反思。
杜冰阳[10](2019)在《小组工作在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防建设和退役军人优待事务政策的不断改革推进,一部分携笔从戎的大学生士兵选择回归校园继续完成学业,于是高校里越来越多的退伍复学大学生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两年的服役时间,使他们的身份经历了巨大转变,以致在生活环境、人际网络、价值观念、作息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反差,导致部分退伍复学大学生回校后面临着较大的适应性困扰,其中人际关系适应困扰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笔者作为X大学退伍复学大学生之一,能够切身感受到人际关系适应困扰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退伍复学大学生改变现状。基于此,笔者在校武装部和学院的支持下,为退伍复学大学生开展了教育小组服务。本文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自我效能”和“观察学习”等作为主要理论指导,结合教育小组工作的互动模式策略,分别从破冰消融、契约共建、个体分享、团队竞争、情境模拟和总结分享等方面,多元深入开展了6节小组活动,并以《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综合量表》结合调查访谈为测量工具,通过单组前后测的数据分析进行评估考量,有效帮助15名退伍复学大学生改善和解决人际关系适应困扰问题。本教育小组工作服务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有效改善和解决了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困扰问题,另一方面也探索了相关理论和实务模式在该群体的实践可能,还为高校弥补退伍复学大学生相关管理工作的功能性缺位提供了经验范式。退伍复学大学生作为高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群体,其本身是具有优于同辈群体的优势所在,但是若不及时有效解决其所遇困难,反而容易催化不良问题产生,导致其逐渐成为高校中的“特殊”人群。所以,退伍复学大学生曾经为国家奉献青春热血,回校复学后,理应也必须受到各方重视,不让退役大学生士兵寒心,才能更加稳固强军梦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退伍大学生安置:不该出现的政策难题——天津市退伍大学生安置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伍大学生安置:不该出现的政策难题——天津市退伍大学生安置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机遇 |
(一)退役大学生安置优待政策是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总舵手” |
1.“营门”到“校门”的直通车 |
2. 学习和生活上的保障车 |
3. 职业规划的顺风车 |
(二)新“四有”军人品质是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内燃机” |
1. 有灵魂 |
2. 有本事 |
3. 有血性 |
4. 有品德 |
(三)高校重视是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加速器” |
1. 积极性 |
2. 平台性 |
3. 引导性 |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挑战 |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安置优待政策存在失衡问题 |
1. 应有安置优待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 |
2. 各地待遇政策不协调 |
3. 优待政策落实不充分 |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角色和场域的突变带来冲击、不适和隔阂 |
1. 角色转换的冲击 |
2. 学习和就业压力的不适 |
3. 人际交往的隔阂 |
(三)高校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有待完善 |
1. 政策落实不深入 |
2. 平台搭建不完善 |
3. 职能部门服务不贴心 |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和优化退役复学大学生安置优待政策 |
1. 应有待遇的明确和完善 |
2. 各地待遇的协调和联动 |
3. 政策落实的跟踪和监管 |
(二)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自我调整 |
1. 全面认识自我 |
2. 发挥朋辈榜样的作用 |
3. 建立自我职业规划 |
(三)充分发挥高校“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
1. 积极响应落实退役复学大学生安置优待保障政策 |
2. 不断为退役大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
3. 设立专岗职能部门,形成长效机制 |
四、结语 |
(5)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 |
一、退役士兵概念界定 |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 |
三、退役就业大学生 |
四、退役士兵安置 |
五、退役士兵安置政策 |
六、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的内容 |
第二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及其理想模式 |
一、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主要法律法规 |
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 |
三、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理想模式 |
第三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人力资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原因 |
第一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效果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实施 |
五、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 |
一、适应性存在问题 |
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作用不明显 |
三、优惠政策利用率低 |
四、就业帮扶政策与其他相关法律存在矛盾 |
第三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问题的政策原因 |
一、政策没有考虑到大学生退役后的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
二、政策对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内容规定不全面 |
三、政策内容模糊针对性不强 |
四、政策缺少反馈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化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调整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大学生士兵发展 |
一、优化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业发展 |
二、优化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 |
第二节 协调利益主体以完善培训体系 |
一、优化政府行为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 |
二、构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 |
第三节 完善法律制度并提供政策支持 |
一、优化退役士兵安置法律规范 |
二、政府为退役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
第四节 完善士兵利益诉求和反馈机制 |
一、构建退役士兵利益诉求机制 |
二、强化监督考评反馈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调查问卷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兵役法律制度的科学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实体法律制度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程序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制度的法律特征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容特征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
一、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 |
二、兵役法律制度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组织兵役工作的有效规范 |
第二章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古代兵役法律制度 |
二、我国近代兵役法律制度 |
三、新中国兵役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实质内涵 |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分析 |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优劣之处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 |
一、依法参加兵役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 |
二、参加兵役人员依法享有各种基本权利 |
三、正确处理兵役权利与兵役义务的关系 |
第二节 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 |
一、兵役必须以实现国家价值优先 |
二、公民通常是实现个人价值优先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调节器 |
第三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 |
一、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 |
二、兵役实质是少数公民参加兵役 |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统一的平衡器 |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
一、公平与效率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兵役法律制度优先考虑军事效率 |
三、兵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
第五节 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 |
一、追求国家和平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
二、保障国家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
三、统筹和平权与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 |
一、经济实力 |
二、法治环境 |
三、军事改革 |
第二节 国家严峻安全形势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一、国家统一困境 |
二、周边事态纷争 |
三、西方大国遏制 |
第三节 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
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 |
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导地位 |
三、高素质的兵员成为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 |
第四节 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 |
一、尊重军人共识 |
二、优待军人传统 |
三、军人权益维护 |
第五节 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 |
一、独生子女成为军队服役主体 |
二、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
三、入伍后退兵比例呈逐年上升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完善之道 |
第一节 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
第二节 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 |
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
二、统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计划 |
三、科学组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起草拟制 |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 |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兵役法律意识 |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
三、严格组织对违反兵役法律制度行为的惩治 |
结语: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一、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其它军事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 |
二、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新时代强军要求的关系 |
三、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高校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基于山西省五所高校退役大学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退役复学大学生 |
2.1.2 社会适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适应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2.2.3 退役复学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逻辑内涵 |
3 退役复学大学生重返高校社会适应性调查 |
3.1 背景及样本介绍 |
3.2 调查问卷编制及发放 |
3.2.1 调查问卷编制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3.2.3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4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3.3 退役复学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及数据分析 |
3.3.1 生活适应情况 |
3.3.2 学习适应情况 |
3.3.3 人际交往适应情况 |
3.3.4 心理健康适应情况 |
3.3.5 总体的适应状况 |
3.4 小结 |
4 退役复学大学生重返高校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深度访谈 |
4.2 深度访谈结果分析 |
4.3 政府层面:政府的政策福利不完善 |
4.4 高校层面:高校重视程度低,缺乏展示平台 |
4.5 军队层面:军队对待退役复学大学生教育缺失 |
4.5.1 退役前:“高学历”关怀下的教育空缺 |
4.5.2 复学后:“军地”沟通不畅 |
4.6 个人层面:退役复学大学生个人调适的失衡 |
5 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落地优抚政策,完善退役安置法令 |
5.1.2 优化部队立功等级管理 |
5.1.3 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5.2 高校层面 |
5.2.1 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优势 |
5.2.2 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帮助 |
5.3 军队层面 |
5.4 个人层面 |
5.4.1 适应角色转变,明确角色定位 |
5.4.2 全面认识自我,建立生涯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1.退伍返校大学生的相关研究 |
2.大学生学校适应状况的相关研究 |
3.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1.退伍返校大学生 |
2.学校适应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资料收集过程 |
3.资料分析过程 |
二、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 |
(一)身心症状 |
1.焦虑情绪 |
2.孤独情绪 |
3.行为不受控 |
4.文化冲突感 |
5.角色转变难 |
(二)学业适应 |
1.学习态度不足与学习效率的降低 |
2.学习节奏加快与时间安排的迷茫 |
3.学业发展受限与现实处境的不利 |
4.课程适应吃力与思维转变的困难 |
(三)环境认同 |
1.融入与否的冲突 |
2.老记忆和新环境的冲突 |
3.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
(四)人际适应 |
1.人际关系网络恢复难 |
2.新的人际交往圈子搭建难 |
三、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 |
(一)个人因素 |
1.个人成就动机 |
2.个人期待 |
(二)家庭因素 |
1.父母和子女关系 |
2.家庭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
(三)学校因素 |
1.学校政策变化大、兑现难 |
2.返校后对接流程不完善 |
3.学校支持具有差异性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退伍返校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现状 |
2.影响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因素 |
(二)建议与对策 |
1.个人层面——帮助心态稳定,积极给予肯定 |
2.家庭层面——树立正确观念,灵活整合资源 |
3.学校层面——完善微观政策,提升支持水平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退伍返校大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9)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1.1 资料收集 |
2.1.2 资料分析 |
2.1.3 介入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思路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理论基础 |
2.3.3 研究路径 |
2.3.4 研究框架 |
2.4 研究创新性 |
2.5 研究过程 |
2.5.1 调查问卷 |
2.5.2 深度访谈 |
第三章 G大学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状况调查 |
3.1 退伍返校大学生群体特征 |
3.1.1 身体层面 |
3.1.2 心理层面 |
3.1.3 社会层面 |
3.2 退伍返校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困境 |
3.3 退伍返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困境 |
3.4 退伍返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 |
3.5 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需求分析 |
3.5.1 人际交往 |
3.5.2 学习能力 |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实务过程 |
4.1 小组准备情况 |
4.2 小组方案设计 |
4.2.1 小组特征 |
4.2.2 小组目标 |
4.3 小组工作介入G大学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过程 |
4.3.1 第一次小组活动“退伍归来,在此相聚” |
4.3.2 第二次小组活动“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
4.3.3 第三次小组活动“从武到文” |
4.3.4 第四次小组活动“军魂之力” |
4.3.5 第五次小组活动“通畅分享” |
4.3.6 第六次小组活动“胜利的旗帜在向我招手” |
4.4 小组成员校园适应的成效评估 |
4.4.1 小组评估 |
4.4.2 小组个别成员的评估 |
4.4.3 小组的开展方式评估 |
4.4.4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 |
4.4.5 小组成效后期跟踪评估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适用性 |
5.2 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模式构建 |
5.2.1 展现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状况 |
5.2.2 根据校园适应的需求制定小组工作介入计划 |
5.2.3 小组工作介入效果分析 |
5.3 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反思 |
5.3.1 了解小组成员以往的经验 |
5.3.2 掌握小组成员动力 |
5.4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反思 |
5.5 促进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的建议 |
5.5.1 学校角度 |
5.5.2 部队角度 |
5.5.3 自身角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小组工作在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评述 |
1.2.2 国内研究概况评述 |
1.2.3 文献研究综评 |
1.3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1.3.1 退伍复学大学生 |
1.3.2 人际关系 |
1.3.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1.3.4 教育小组 |
1.3.5 互动模式 |
1.4 研究方法及调查工具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调查工具 |
第2章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小组中的方案设计 |
2.1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1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现状调查结果 |
2.1.2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困扰表现 |
2.1.3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教育小组方案设计 |
2.2.1 小组设计的理论架构 |
2.2.2 小组目标 |
2.2.3 小组活动设计思路 |
2.2.4 小组活动内容概述 |
2.2.5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
2.2.6 小组成员的选择 |
2.2.7 小组特征 |
第3章 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教育小组过程分析 |
3.1 小组初期:破冰消融契约共建,增强小组内部凝聚 |
3.2 小组中期:自我调节情境模拟,积累人际沟通经验 |
3.3 小组后期:总结分享提炼延展,巩固小组已有成果 |
3.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实务中的运用分析 |
第4章 小组工作成效评估 |
4.1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统计分析 |
4.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原始数据 |
4.1.2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前后测数据分析 |
4.2 主观访谈结果评估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讨论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退伍大学生安置:不该出现的政策难题——天津市退伍大学生安置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伍炜,唐金造. 百色学院学报, 2021(05)
- [2]退伍大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 ——以Y市为例[D]. 韩帅. 西华大学, 2021
- [3]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退伍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提升的实证研究[D]. 石苗苗.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4]社会工作参与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机制研究 ——以J市G区为例[D]. 刘培法. 西华大学, 2021
- [5]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D]. 卢珊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D]. 林高松. 武汉大学, 2020(04)
- [7]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高校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基于山西省五所高校退役大学生[D]. 刘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退伍返校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S大学为例[D]. 王欣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小组工作介入退伍返校大学生校园适应性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王潇珂.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小组工作在退伍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升中的应用研究[D]. 杜冰阳.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