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县旅游问题

临沧县旅游问题

一、临沧县的旅游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秋平[1](2019)在《滇西思茅盆地中段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茅盆地挟持于澜沧江构造带和哀牢山构造带之间,受控于东西构造带的演化,盆地沉积演化,特别是中生代以来的演化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以盆地侏罗纪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剖面实测、样品测试,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该区侏罗系岩石组合特征入手,结合物源分析对沉积环境及盆地演化进行研究,进而利用大地构造演化特征探讨该区沉积环境演化特点,反演盆山耦合作用。通过对盆地中段侏罗系的调查和剖面实测,认为侏罗系由底至顶出露漾江组、花开左组、坝注路组,漾江组与坝注路主要分布于盆地中-东部;侏罗系以紫红色为主,岩石组合以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局部夹少量的火山岩;沉积构造方面,漾江组发育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花开左组发育平行层理、水平层理与斜层理;坝注路组发育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发育,粉砂岩和泥岩具有明显二元结构,下部粉砂岩中发育砂纹层理。通过碎屑岩粒度统计分析及碎屑含量垂向对比及物质来源分析,认为该盆地中段西南缘漾江组、花开左组和坝注路组中碎屑物质来源于西侧造山带火山弧物源区;盆地中段东缘漾江组、花开左组和坝注路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东侧哀牢山造山带及山前褶皱-逆掩带。综上分析,侏罗纪早期盆地海退基本结束,构造稳定,以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为主。漾江组河流相沉积特征明显,点沙坝、决口扇和天然堤微相发育,西部地区夹有火山岩,说明局部有小规模火山活动。中期,花开左组一段下部为辫状河沉积,中、上部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相沉积。花开左组二段总体上呈现出三角洲前缘-半深湖相沉积,说明继花开左组一段沉积之后有一次较强进积过程,而后环境迅速演化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半深湖亚相沉积。晚期,坝注路组属半深湖亚相。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表明,侏罗纪时期盆地中段整体具有水进特征,局部地区还残留有陆表海,并且海岸线随着水不断进入而向西移动。总的来说,盆地经历了早期古洋盆形成及俯冲消减-弧后盆地形成;中期碰撞挤压-前陆盆地形成;晚期冲断隆升-盆地消亡、逆冲推覆、走滑,形成现今格局。

沈仕坤[2](2018)在《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因此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我国进行了积极探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2年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十九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等一系列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举措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客观上看,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为农民弱势地位的影响,国家与农村地区的良性互动还未能成功构建。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村落为主的研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范本,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相比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着差异性。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如未能给予充分考虑,政策在乡村的顺利推行就会面临很多挑战。不仅如此,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建设背后所隐含的逻辑是现代性的,而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是以传统性为主的地区,因此在民族地区实施乡村建设可能会遭遇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从而致使国家与少数民族地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未能形成良性互动,给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带来挑战。因此,笔者聚焦于“国家——社会”互动框架之下,以拉祜族地区南华村为例。从互动论相关理论视角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与拉祜族村民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双方良性互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更好地贡献学术智慧,同时也希望为2020年的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助力。

张书采[3](2018)在《滇西坤道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坤道,古称为女真、女冠,一般指的是道教的女性出家众,是道教的女性神职人员。坤道在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道教有其独特的女性观,有着阴阳并重、贵柔守雌的思想理论,还因为道教对女性在宗教团体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视。纵观云南道教的历史,亦出现过不少影响深远的坤道。这其中,活跃在保山、临沧地区的滇西坤道,以其身为女性的勤劳刻苦和身为修行者的慈悲包容,成为滇西和云南道教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宗教政策落实之后,滇西坤道在提升自身修为的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广泛团结民间正一道力量,从而吸引了大批信众,形成了宗教团体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滇西坤道以其刚柔并济的独特宗教形象和对教团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滇西地区,乃至整个云南道教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第一章回顾了滇西地区道教的早期发展历史;第二章关注到落实宗教政策后滇西坤道对宗教场所的恢复和对道教协会的重组;第三章主要从滇西坤道自身修为的提升、对宗教团体的发展,以及道教徒的教育和对社会大众的宣传等多方面呈现出滇西坤道的修行现状;最后通过对滇西坤道的修行现状的总结和阐释,建立滇西坤道的发展模式。本文拟以滇西坤道通过建设宗教团体发展自身和道教的个案,以及此种模式推广的可能性,试论道教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以及面向现代社会所应作出的反映和改革。

杜慧富[4](2018)在《南澜沧江带小定西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找矿前景评价》文中认为小定西组火山岩是滇西澜沧江火山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南澜沧江构造带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研究小定西组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特征来分析和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并结合研究区发现的矿(化)点对其找矿前景作简要评价。野外剖面资料表明小定西组火山岩岩性以玄武质基性熔岩为主,顶部为酸性熔岩,两者分布比例约5:1,局部夹有中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小定西组火山岩Si O2含量在62.48%~74.29%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呈现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特征。中基性端元岩石整体属于过铝低钾碱钙性粗面岩-粗面玄武岩类,酸性端元属过铝低钾钙性流纹岩类,两个端元均具有较高的分异结晶指数,在哈克图解上Al2O3、Mg O、P2O5、Ti O2与Si O2呈负相关性。标准矿物计算结果表明小定西组火山岩整体具有较高的钠长石,都含有副矿物钛铁矿,磷灰石和磁铁矿,中基性端元普遍含有橄榄石。微量元素分布表明小定西组火山岩中基性端元相对原始地幔富集Th、U、La、Zr和P,亏损Nb、Ce、Nd和Ti;酸性端元的微量元素相对原始地幔富集Th、U、La、Zr和Hf,亏损K、Nb、P、Ce和Ti。稀土配分模式表明中基性端元呈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向右倾斜特征,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高,有微弱负铕异常;酸性火山岩端元显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向右倾斜特征,铕负异常明显。小定西组玄武岩锆石U-Pb年龄为219.1±1.6Ma,代表了小定西组火山岩的成岩年龄。小定西组中基性端元源自于大陆岩石圈原始地幔部分熔融,是亏损尖晶石相橄榄岩向石榴石相橄榄岩过渡相部分熔融的产物,在上升至地表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和钛-铁氧化物、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酸性端元则形成于地壳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的部分熔融,过程中伴随着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背景分析认为小定西组火山岩形成于以伸展作用为主的大陆板内拉伸区环境,这种环境下岩石圈地幔岩浆减压部分熔融上涌喷出地表形成小定西组中基性火山岩;幔源岩浆上涌带来的异常高温使得上部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小定西组流纹岩。通过分析在小定西组火山岩分布区域发现的矿(化)点和成矿条件认为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区内矿(化)点分布较广,类型主要以铜、铅、锌和铁矿(化)点为主,值得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

王越[5](2018)在《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级各类地名浩如烟海。这些地名记录了祖国大地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关于地名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个别省市、乡镇地名用字的研究上,多为共时、静态的定性描写,缺乏历时、动态的定量分析,全国地名的系统性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历时对比、归纳统计、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建国以来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的情况进行了穷尽性地分析,同时以各时期语言文字规范为参照,梳理其对地名用字产生的影响。本文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介绍地名用字研究的意义及目前学界研究的现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概念界定。对本文涉及的“地名”、“地名用字”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2017年地名用字统计的基础上对地名用字进行了分类和描写。第三章: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测查的基本情况。使用字种、字次测查软件统计1954、1965、1976、1990、2017年等几个时间段地名用字的字种、字次,观察其与各时期语言文字规范的对应情况。第四章:建国后地名用字变化情况。根据第三章的字种、字次测查结果,对建国后地名用字整体变化态势和具体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地名用字改变的影响。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六章:地名用字规范的建议。基于上文对建国以来地名用字字种字次变化的情况、导致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分析,我们梳理了地名用字的五个特性,并对地名规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陈卫洪[6](2016)在《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2015年全国森林植被总的碳储量达到了84亿吨。到2018年,西部地区五省(市、区)的碳储量将达到38.4亿吨,丰富的森林碳储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多地碳汇交易试点的建设,全国碳汇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加强森林碳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森林碳汇储备除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森林经营管理、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重视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然系统是能否发展森林碳汇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森林碳汇的储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系统是推进森林碳汇建设的动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森林碳汇发展相对完善和完备,经济的发展为森林碳汇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社会系统则是实现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社区的历史传承、人文制度、风俗习惯及个人能动意识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农户作为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要素,随着意识能动性的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人类纳入经济活动范围,社会系统则成为农户发展的承载基础。农民作为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对待森林资源管理和营林生产的相关行为对碳汇储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索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的微观动机与相关行为,促进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对于提高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系统的分析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在对森林碳汇储备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和集体行为角度,运用案例剖析了森林管理、农户营林及传统知识等在森林资源储备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农户潜意识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性。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四川、重庆、云南与贵州等地区农户的林业生产行为。三是从潜意识文化传承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对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侧面证实了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对于森林碳汇储备作用巨大且具有低成本与可持续性。四是针对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表现出的微观动机和有意识行为与潜意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要继续发挥农户的潜意识行为,运用正确的手段引导激励农户的有意识行为,并逐渐将有意识行为变为潜意识行为,最后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使森林碳汇储备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本能意识。通过对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个主要结论。一是森林资源的权属和林地资源的管理方式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碳汇市场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森林碳汇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生态效益。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我国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林业政策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根据资料和调查显示,林农生计、林业政策、林地流转制度和森林采伐部分限制条款以及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有意识的营林行为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因为生存的需求使林业经济效益成为农户造林营林决策的主因,森林碳汇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在当前还未充分被农户认识和重视。而农户有意识的选择营林行为还基于机会主义的思想,农户的有意识营林行为缺乏一定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三是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正确发挥市场与政府的配置作用。当前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没有任何激励引导的前提下,生态较好区域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其林业生产中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占据主导作用,森林碳汇储备还是依靠人数众多的小农林业来实现,不仅与市场脱节,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许多传统手段还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削弱了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的潜意识行为。因此,森林碳汇储备必须发挥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四是加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改革。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很多林区,森林碳汇还只停留在顶层设计方面,中观群体(县级、乡(镇)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也只是少部分人了解概念,微观群体农户对森林碳汇更是一无所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完全脱节,导致农户在面对林业市场时,除了传统的林产品外,还未感触到森林碳汇在未来林产品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森林碳汇储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农户的需求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内因,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则是引发行为的外因。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将农户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对农户行为分类进行了拓展。传统农户行为多是依据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分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等体系,在森林碳汇储备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选择性营林行为外,还有一种受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氛围影响的自发性森林管护和营林行为。为更好的阐述农户行为,本研究将农户基于市场利益的选择性营林行为定为有意识行为,而将农户的自发性营林行为定为潜意识行为。二是明确提出了森林碳汇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对于森林碳汇的阐释多集中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也是一种可以进入碳汇市场的商品。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重要性,本文将森林碳汇定义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三是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以倡导发扬传统文化等为主的选择性激励机制等建设内容。本文从农户需求、微观动机而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机制出发,侧重农户营林行为、政策需求等微观群体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表现,提出了关于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相关建设机制和对策措施来提高小农参与森林碳汇储备的积极性,优化其营林造林行为。提出了通过构建健康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实施者(农户)既有碳汇这种特殊资产的资产性收益,又让其在系统内实现其自我价值与拥有社区荣誉感,进而促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从有意识经济行为上升到潜意识的自然追求行为。

谢红雨[7](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李小松[8](2015)在《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调研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异彩纷呈,延绵不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动态、精神品质、心理状况。少数民族摔跤活动是少数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结晶。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大省,云南省少数民族摔跤活动成为体育文化展现的舞台,探索和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文化、寻求传统摔跤文化发展的新机制是现代体育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云南省少数民族摔跤活动为视野,以彝族、怒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6个民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各个民族开展规模、举办摔跤盛会时间、场地设置、规则判定、学校培养、人民思想观念起源发展,经济创汇等方面得出结论:1)受现代竞技体育的排挤与冲击;竞技体育以其独有的竞技魅力吸引人们的眼球,赛场成绩得到诸多的关注,竞技设施得天独厚的位置,竞技体育的创新区域发展(电子竞技的兴起),为自己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显得较为势单力薄。2)经济利益的驱使;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形成缺不了参与者的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属于活动参与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青少年为追求更好生活条件外出务工、从商、客观上阻碍了摔跤活动的发展继承。3)学校摔跤课程缺乏训练和专业指导员指导;从调查结果看,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进行摔跤项目培养欠缺,专业教练匮乏。4)寻求旅游创收与摔跤活动交融渠道,发展新兴体育产业;少数民族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探讨和寻求新兴体育产业。5)政府与之体育部门策划指导力度不够;加强政府支持和向导,落实政策。

王胜平[9](2014)在《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受到环境恶化的困扰。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文化问题。解决生态问题,首先要解决生态文化的问题。在政府、学界和相关行业的努力下,我国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相关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基于国内现有的生态文化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总结,从而对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进展进行总体分析和述评,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概念,以及作为统计对象的文献来源。第二部分从文献发表时间、作者分布、作者地区分布、发文机构、机构类别、期刊发文量、基金资助情况、文献版面、学科分布、研究层次、文献被引、文献被下载情况等十二个方面对生态文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从三个连续的时间段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从文献内容方面对生态文化研究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第五部分的一些结论: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史为乐[10](2012)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增订本)前言》文中研究指明修订的第一要务就是改错。我们以社科研究的新成果和考古方面的新发现为依据,对《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的错误作了认真的检讨和研究,对原有词目释文作了修订,对原有的词条作了增补,本文就是修订和增补工作的论证和说明。增订本还补充了1995-2010年间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内容,增加了音序索引。

二、临沧县的旅游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沧县的旅游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思茅盆地中段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0 大地构造背景
        2.0.1 研究区构造单元特征
    2.1 区域地层
    2.2 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火山岩
        2.2.3 脉岩
    2.3 区域构造
        2.3.1 澜沧江构造带
        2.3.2 思茅盆地
        2.3.3 哀牢山构造带
第3章 侏罗系岩石地层特征
    3.1 漾江组
        3.1.1 地层特征
        3.1.2 岩石组合特征
        3.1.3 相标志
    3.2 花开左组
        3.2.1 地层特征
        3.2.2 岩石组合特征
        3.2.3 年代地层特征
        3.2.4 相标志
    3.3 坝注路组
        3.3.1 地层特征
        3.3.2 岩石组合特征
        3.3.3 相标志
第4章 物源分析
    4.1 漾江组物源分析
        4.1.1 漾江组碎屑岩组构特征
        4.1.2 漾江组碎屑组分特征及含量
        4.1.3 Dickinson三角图解
    4.2 花开左组物源分析
        4.2.1 花开左组碎屑岩组构特征
        4.2.2 花开左组碎屑组分特征及含量
        4.2.3 Dickinson三角图解
    4.3 坝注路组物源分析
        4.3.1 坝注路组碎屑组构特征
        4.3.2 坝注路组碎屑组分特征及含量
        4.3.3 Dickinson三角图解
第5章 沉积环境及演化
    5.1 物质来源
    5.2 沉积环境分析
        5.2.1 漾江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5.2.2 花开左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5.2.3 坝注路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5.2.4 侏罗系沉积演化特征
    5.3 盆地中段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

(2)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二) 国内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三)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四) 拉祜族文化相关研究
        (五) 研究评述
    四、论文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一、村庄概况
        (一) 南华村的“成长”
        (二) 南华村的“遗存”问题
    二、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引领者的“智美”理念
        (一)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规划
        (二)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富裕
        (三) 乡村建设的美在于灵韵
    三、南华村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
        (一) 乡村建设的社会之美
        (二) 乡村建设的物质之美
        (三) 乡村建设的生态之美
第三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呈现
    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缺乏且部分项目未被充分接受
    二、权力的运作欠缺规范性
        (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二) 在合作社内
    三、乡建主体职责意识不够明晰
第四章 南华村美丽乡村建设问题阐释
    一、乡村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一) 文化符号的理解与融合度欠佳
        (二) 失衡交换关系的存在
        (三) 乡村建设管理者的角色认知偏差
    二、拉祜族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 拉祜族社会文化的“内卷化”
        (二) “有限度”的对话
        (三) “缺失”的表达渠道
第五章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构建
    一、重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性
    二、加强乡村体制精英与非体制精英的合作
    三、努力实现制度与文化的交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滇西坤道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路径
        (一) 适用之可能:相同背景下的同一选择
        (二) 新模式的探索:与具体议题相结合
        1、“坤道”释义
        2、滇西道教的特征
        3、滇西坤道与宗教团体
第一章 滇西坤道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临沧地区道教的初传阶段
        一、临沧地区初传阶段的法脉传承与杰出代表
        二、临沧地区初传阶段的寺观建设
    第二节 保山地区道教的初传状况
        一、保山地区道教初传时期的人物与寺观
        二、以云峰山为核心的腾冲道教初传
    第三节 建国后滇西地区道教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滇西坤道在宗教政策落实后的发展
    第一节 滇西坤道在恢复宗教场所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临沧地区道教场所的恢复状况
        二、保山地区道教场所的恢复状况
    第二节 滇西坤道在重组道教协会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滇西地区道教协会的恢复
        二、滇西坤道对云南省道教协会重组的推动
    第三节 滇西坤道作为宗教团体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滇西坤道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滇西坤道的个人修持
        一、滇西坤道的修行准则
        二、滇西坤道的云游参学
        三、滇西坤道的静修内省
    第二节 滇西坤道对教团的发展和改革
        一、滇西坤道的亲密与团结
        二、滇西坤道教团对正一道的吸纳和管理
        三、滇西坤道教团的成功合作
    第三节 滇西坤道面向社会的教育和宣传
结论与讨论: 滇西坤道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澜沧江带小定西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找矿前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自然地理
        1.2.2 交通位置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地层
        2.2.1 澜沧地层小区
        2.2.2 景谷地层小区
        2.2.3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澜沧江结合带
        2.3.2 临沧-勐海岩浆弧
        2.3.3 云县-景谷火山弧
        2.3.4 兰坪-普洱地块
    2.4 岩浆岩
        2.4.1 花岗岩类
        2.4.2 火山岩
        2.4.3 包体
    2.5 变质岩
        2.5.1 区域变质岩类
        2.5.2 混合岩类
        2.5.3 动力变质岩类
    2.6 矿产
第3章 小定西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3.1 火山岩剖面特征
    3.2 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3.2.1 火山熔岩类型及特征
        3.2.2 火山碎屑岩类型及特征
第4章 小定西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2 微量元素特征
    4.3 稀土元素特征
第5章 小定西组火山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5.1 小定西组火山岩形成时代
        5.1.1 同位素样品特征
        5.1.2 测试方法
        5.1.3 成岩年龄
    5.2 小定西组火山岩成因
        5.2.1 中基性端元火山岩成因
        5.2.2 酸性端元火山岩成因
    5.3 小定西组火山岩的构造环境
第6章 小定西组火山岩找矿前景评价
    6.1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6.2 研究区矿(化)点特征
        6.2.1 马台乡海子铁矿点
        6.2.2 平村乡铜厂箐北铅锌矿点
        6.2.3 平村乡细家田大箐铜矿(化)点
        6.2.4 平村乡小寨铜矿(化)点
    6.3 成矿地质条件
        6.3.1 地层与建造条件
        6.3.2 构造条件
    6.4 找矿前景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关于地名用字情况的研究
        1.2.2 关于地名用字规范的研究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方向
        1.3.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
    2.1 地名的定义及特点
    2.2 地名用字的定义和分类
        2.2.1 地名用字的定义
        2.2.2 地名用字的分类
第三章 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测查的基本情况
    3.1 1954年地名用字字种字次情况
    3.2 1965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3.3 1976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3.4 1990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3.5 2017年地名用字字种字量情况
第四章 地名用字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4.1 地名用字变化的基本情况
        4.1.1 字次字种的变革情况
        4.1.2 具体地名改变情况
    4.2 地名用字变化原因的探讨
        4.2.1 语言文字规范的影响
        4.2.2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方面的影响
        4.2.3 地名社会服务属性的影响
        4.2.4 社会心理的影响
第五章 地名用字变化的影响
    5.1 消极影响
        5.1.1 不再表示地理环境
        5.1.2 割裂历史
        5.1.3 破坏了系统性
    5.2 积极影响
第六章 地名用字规范的建议
    6.1 地名用字的理据性
    6.2 地名用字的历史连续性
    6.3 地名用字的系统性
    6.4 地名用字的社会服务性
    6.5 地名用字应符合国家汉字规范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森林碳汇与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1.2.1 碳汇与森林碳汇
        1.2.2 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1.2.3 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1.2.4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相关行为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产权理论
        2.1.2 需求理论
        2.1.3 行为经济学理论
        2.1.4 集体行动的逻辑
        2.1.5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1.6 系统论与控制论
    2.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研究理论假设
        2.2.1 假设1
        2.2.2 假设2
        2.2.3 假设3
    2.3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动机分析逻辑框架
        2.3.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需求动机
        2.3.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动机的特征
    2.4 农户参与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三章 森林碳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碳汇
        3.1.1 全球森林资源状况
        3.1.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3.1.3 西部森林资源现状
        3.1.4 中国森林碳汇
    3.2 森林碳汇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2.4 制度因素
    3.3 农户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影响
第四章 西部森林碳汇的优势及国家战略
    4.1 西部地区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
        4.1.1 自然条件
        4.1.2 国际生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4.2 碳汇交易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4.2.1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2.2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4.2.3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意义
    4.3 中国碳汇交易情况与国家战略
        4.3.1 中国碳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4.3.2 中国碳汇市场交易情况
        4.3.3 碳汇建设与国家战略部署
第五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5.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概况和样本特征
        5.1.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区域概况
        5.1.2 调查问卷设定与样本特征分析
    5.2 农户碳汇林投入生产意愿描述性分析
    5.3 农户参与碳汇生产意愿研究假设
        5.3.1 农户自身素质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3.2 农户生产的特征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3.3 社会经济状况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5.4 计量模型选择与实证
        5.4.1 模型选择
        5.4.2 变量描述
        5.4.3 实证结果分析
    5.5 参与意愿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5.6 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需求行为分析
        5.6.1 本研究对象在林业生产需求的现实特征与模型分析
        5.6.2 林业生产对农户家庭发展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5.6.3 林业生产与农户发展需求的研究概况
        5.6.4 数据分析及其解释
        5.6.5 计量研究结论
第六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有意识行为分析
    6.1 农户林业生产投资行为
    6.2 农户林业信息获取行为
    6.3 农户林业生产销售行为
    6.4 农户林业技术应用行为
第七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潜意识行为分析
    7.1 风水文化是潜意识行为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7.2 基于风水文化为基础的潜意识行为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作用分析
    7.3 树神文化强化了森林资源管护中的潜意识行为
    7.4 文化与制度的冲突
        7.4.1 对门寨村冲突案例
        7.4.2 板底村冲突案例
        7.4.3 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7.5 森林管理中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7.6 森林资产性权属及采伐许可等制度安排的困境
    7.7 林产品品种单一的困境
    7.8 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碳储备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8.2.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建设
        8.2.2 促进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对策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区划
        2.1.2 民族文化区
        2.1.3 民族文化传承
        2.1.4 区域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6.1.1 学校教育现状
        6.1.2 家庭教育现状
        6.1.3 社区教育现状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致谢

(8)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调研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传统体育发展完善的需要
    1.2 选题的意义
        1.2.1 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继承探索道路
        1.2.2 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挥新机制
        1.2.3 对促进调研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状况
    2.2 我国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研究状况
    2.3 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文化研究的研究状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归纳分析法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1 彝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2 怒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3 纳西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4 拉祜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5 哈尼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1.6 普米族摔跤活动现状及特点
    4.2 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起源与演变
        4.2.1 出于祭祀活动衍生而出的摔跤
        4.2.2 娱乐为目的的摔跤
        4.2.3 部落战争演变成军事目的的摔跤
    4.3 少数民族摔跤文化特色
        4.3.1 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
        4.3.2 广泛的群众基础
        4.3.3 少数民族地域独有的旅游资源关联
5 结论
    5.1 受现代竞技体育的排挤与冲击
    5.2 经济利益的驱使
    5.3 现代科技信息多元化对人民思想冲击和改变
    5.4 学校体育内容对摔跤运动员的培养缺乏重视
    5.5 寻求旅游资源与民族传统摔跤活动交融发展的脱轨问题研究
    5.6 政府与之体育部门策划指导力度不够
6 建议
    6.1 更新观念,重视前景
    6.2 趋利避害,革新发展
    6.3 注重学校内容培养,密切训练网络,以继承输送、培养后备人才为长远目标
    6.4 完善与统一裁判制度
    6.5 政府统筹策划,鼓励支持,大力宣传
    6.6 探讨寻求旅游资源与民族传统摔跤活动交融渠道,实现创汇的最大收益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致谢

(9)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文献来源
    (一) 相关概念
        1.文化与文明
        2.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二)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1.文献来源
        2.检索策略
二.基于文献特征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情况统计
        2.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情况分析
    (二) 作者分布分析
        1.作者分布情况统计
        2.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三) 作者地区分布分析
        1.作者地区分布情况统计
        2.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四) 发文机构分析
        1.发文机构统计
        2.发文机构分析
    (五) 机构类别分析
        1.机构类别统计
        2.机构类别分析
    (六) 载文期刊分析
        1.期刊发文量统计
        2.期刊发文情况分析
    (七) 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1.基金资助情况统计
        2.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八) 文献版面分析
        1.版面统计
        2.文献版面情况分析
    (九) 学科分布情况分析
        1.学科分布情况统计
        2.学科分布情况分析
    (十) 研究层次分析
        1.研究层次统计
        2.研究层次分析
    (十一)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1.文献被引情况统计
        2.文献被引情况分析
    (十二)文献下载情况分析
        1.文献下载情况统计
        2.文献下载情况分析
三.基于发展阶段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起步阶段:1989 年-1999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二) 迅速增长阶段:2000 年-2006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三) 稳步发展阶段:2007 年-2013 年
        1.总体研究情况
        2.主要研究内容分析
四.基于研究内容的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分析
    (一)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于核心文献的分析
        2.基于主要作者的分析
        3.基于重要期刊的分析
    (二) 生态文化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关系研究
        1.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2.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
        3.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
        4.生态文化与林业
        5.生态文化与旅游
        6.生态文化与高等教育
        7.生态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五.结论与建议
    (一) 初步的结论
    (二) 几点建议
    (三)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增订本)前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订的第一要务就是改错
二、关于增补新词条
    (1) 关于考古新发现
    (2) 重要文物古迹
    (3) 着名的建筑物
    (4) 近现代革命遗址
    (5) 古今名人故居
三、随着行政区的调整, 释文中的“今地”也必须作相应的改动
四、增加音序索引
五、重新编绘地图

四、临沧县的旅游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思茅盆地中段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D]. 杨秋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社会学视角下南华村拉祜族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D]. 沈仕坤. 云南大学, 2018(04)
  • [3]滇西坤道历史与现状研究[D]. 张书采. 云南大学, 2018(04)
  • [4]南澜沧江带小定西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找矿前景评价[D]. 杜慧富.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7)
  • [5]建国以来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地名用字问题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18(12)
  • [6]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陈卫洪.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2)
  • [7]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8]云南少数民族摔跤活动的调研与展望[D]. 李小松.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9]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视角[D]. 王胜平.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增订本)前言[J]. 史为乐. 敦煌学辑刊, 2012(01)

标签:;  ;  

临沧县旅游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