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吗啡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两种分子量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其电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锐[1](2013)在《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文中认为蚯蚓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蚯蚓镇痛成分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已有报道从蚯蚓提取物中分离出具有镇痛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但蚯蚓镇痛成分的镇痛作用机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对蚯蚓镇痛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1、研究内容与方法(1)分离纯化实验:取新鲜蚯蚓,通过组织匀浆,低温离心,3KD和50KD超滤管截留,通过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验证其镇痛活性,然后经过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并用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对各级分离组分的镇痛活性进行验证筛选。(2)镇痛机制研究:通过外周部位镇痛实验(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实验)、中枢部位镇痛实验(热板法、热浴甩尾法)、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蚯蚓镇痛成分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实验、蚯蚂镇痛成分对疼痛模型小鼠NOS活性影响实验,探索蚯蚓镇痛作用及其机制。2、研究结果(1)经过匀浆、高速离心和超滤管截留的蚯蚓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然后经过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到四个蛋白峰,通过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出EAEC-I和EAEC-IV有明显的镇痛活性;将EAEC-I和EAEC-IV两种组分分别过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EAEC-Ⅰ分离出两种组分,EAEC-Ⅳ分离出三种组分,经过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验证EAEC-IA和EAEC-IVB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再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层析,分别分离到四个波峰,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验证,EAEC-IA1和EAEC-IVB2具有明显的的镇痛活性。Tricine-SDS-PAGE蛋白电泳测EAEC-IA1和EAEC-IVB2分子量分别为21.6KD和28.2KD。(2)蚯蚓镇痛成分能显着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甲醛致痛模型Ⅱ相疼痛,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蚯蚓镇痛成分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能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期和热浴小鼠的热潜伏期,但不呈显着性差异,说明蚯蚓镇痛成分有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效果不明显;通过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蚯蚓镇痛成分镇痛作用不依赖阿片受体;蚯蚓镇痛成分可能通过降低疼痛模型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含量来发挥明显的外周镇痛,通过升高脑组织中NE和5-HT的含量发挥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能够显着降低疼痛模型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发挥镇痛作用。3、结论(1)本实验从蚯蚓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了一种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的成分EAEC-IA1和EAEC-IVB2,电泳测其分子量分别为21.6KD和28.2KD。(2)蚯蚓镇痛成分具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镇痛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外周5-HT、NE含量,降低外周NOS活性,减少NO生成发挥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还可以增加中枢5-HT,降低NE含量,提高NOS活性发挥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蚯蚓镇痛成分的镇痛作用不具有阿片受体依赖性。
张丽[2](2009)在《针刺对去背根大鼠备用根可塑性作用的蛋白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用蛋白组学方法探讨针刺对去背根大鼠L5备用背根节蛋白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针刺组、电针组四组。分别于术后第14天提取各组大鼠的L5DRG,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用二维凝胶电泳法(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蛋白质,得到各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应用PDQUest软件对银染图谱进行分析找出各组间的差异蛋白点。从考染图谱中挖取统计分析后有意义的差异蛋白点进行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获得差异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和串联质谱,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一步鉴定这些蛋白质。【结果】:在凝胶图谱中平均检测到500个蛋白点。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检测到了9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个含量上调,3个含量下调,3个缺失;针刺组与手术组比较有4个明显上调的蛋白;电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有1个明显增加的蛋白。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串联质谱技术成功鉴定了10种蛋白。其名称分别为: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半乳糖结合凝集素-5、快肌球蛋白碱性轻链1f、细小白蛋白α链-1、α-B晶体蛋白、肌球蛋白轻链-2、快肌球蛋白碱性轻链3f、β半乳糖结合凝集素、烯醇酶-2γ。【结论】:本实验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去背根大鼠在针刺条件下备用背根表达的蛋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10种差异蛋白。研究结果为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分子水平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定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吉恬[3](2008)在《干红辣椒的深度加工技术及辣椒碱的镇痛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辣椒碱(Capsaicin)是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中的主要呈辣物质。作为优质辣味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的各种调味,同时它还应用于医药、农业等其它行业中。在医药工业上是生产镇痛药、戒毒药的原料,在军事上更是生产催泪武器的原料,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有“软黄金”之誉。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对红辣椒干进行深度加工,主要是以其为原料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Chilired或Papmica colour)。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其主要成分是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皆是类胡萝素,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它不仅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倡导安全与健康消费的今天,它被广泛运用于饮食、糕点、饮料、化妆品、医药、儿童玩具等的着色,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碱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论文正是依据这种情况,以重庆市售红辣椒为原料,优化了辣椒碱的提取工艺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辣椒碱纯化方法;探索了测定辣椒碱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和稳定性;同时,对辣椒碱对小鼠的镇痛功能做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辣椒碱的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从提取效率和经济成本这两方面来考虑,提取的最优条件为:选择10%NaOH乙醇溶液(乙醇浓度为30%),原料皮粉粒度60目,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70℃,提取后的溶液经浓缩可得到辣椒碱总含量为1.32%辣椒油树脂。2.研究了辣椒碱的纯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硅胶柱层析法为最佳纯化方法。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在室温(25℃下)湿法装柱,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浓缩;用无水乙醚进行重结晶得到白色辣椒碱晶体,该工艺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回收率88%左右,且制得的晶体中辣椒碱总含量达到96.2%。3.研究了HPLC法测定辣椒碱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HPLC的测定条件为:色谱柱:HiQsiL C18(5μm,25mm×4.6mm);柱温:40℃;流动相:甲醇-0.80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0.6ml/ml;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20μl,出峰时间:7.763min。对辣椒碱的检出限分别为5μ/ml-60μ/ml。在辣椒碱标准品对照的情况下,确定采用HPLC法来测定辣椒碱样品中辣椒碱的含量为最佳。4.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辣椒红色素之前对辣椒油树脂进行皂化处理;再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辣椒红色素的纯化。实验结果表明:用1%、3%、5%、15%丙酮及纯丙酮做梯度洗脱,分别收集,合并洗脱液,蒸发溶剂,得到色价660左右的辣椒红色素。同时,实验还表明:辣椒红色素在高温、光照、氧的作用下不稳定,辣椒红色素宜于低温、避光、除氧的条件下保存;色素耐酸碱性好,在室内自然光下不容易褪色,然而当色素暴露在阳光下2h左右会褪色成无色。一般的金属(铜除外)对色素色价的影响很小。5.辣椒碱镇痛功能的研究。考察了小鼠扭体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对由化学刺激引起的机体疼痛有很好的镇痛效果,是盐酸吗啡镇痛效果的80倍以上;除此之外,对辣椒碱作为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的治疗药物做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对吗啡依赖小鼠有很好的戒断作用。同时,由于辣椒碱是一种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比其他化学合成的毒品戒断药物;如美沙酮等,对机体本身无成瘾性,这也是其作为吗啡戒断特效药的原因之一
陈绍红[4](2007)在《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文中认为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WHO将重度偏头痛列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偏头痛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之势,世界各国因此而造成的医疗耗费和工作损失也相当可观。尽管现代医学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不断更新,但是这些药物或由于远期疗效不肯定,或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或由于价格比较昂贵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在我国的临床推广使用。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偏头痛药物,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整体调节作用持久缓和,相对安全,这正是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主要切入点。本课题旨在通过文献整理和实验研究,探讨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指导。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1.文献研究查阅从秦汉时期到清代的古代中医学家对偏头痛的文献记载,检索2000-2007年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偏头痛的最新临床报道,既系统全面地分析总结历代医家对偏头痛的名称、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传统特色,又反映治疗偏头痛的时代用药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防治偏头痛研究奠定文献基础,为寻找有效的防治偏头痛提供思路与方法。文献研究分析发现,偏头痛主要是由于风、瘀、痰、虚杂合而致,风邪侵袭、肝阳上扰、瘀血阻滞是基本病机特点。治疗方法常是数法联用,以祛风止痛、平肝熄风、搜风通络法、活血祛瘀为主。疏散外风药、平熄内风药、活血化瘀药等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物。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走而不守”成为治疗偏头痛的第一要药。本课题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导师临床用药经验,针对风邪外袭、肝阳上扰、瘀血阻络所致的常见型偏头痛,以平肝息风、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治则,挖掘地方特色药物资源,选取传统药物与专治神经性头痛的汉桃叶相结合,拟订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复方——天穹止痛胶囊。2.实验研究在全面检索国内外最新的有关偏头痛研究进展以及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实验研究内容:2.1基础药效研究2.1.1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通过行为学反应观察天穹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能提高小鼠热板实验的痛阈值,延长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1.2镇静实验:观察天穹止痛胶囊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探讨其镇静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能够减少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数,提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偏头痛患者发病时的急躁情绪。2.2作用机制研究2.2.1对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法检测给药后脑组织中5-HT、NE、DA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升高脑组织中5-HT水平,但对NE、DA无明显影响,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能通过促进5-HT对血管收缩和痛觉调节作用,抑制偏头痛的发作。2.2.2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检测给药后血浆中CGRP、ET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降低血浆中CGRP、ET水平,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通过抑制CGRP介导的血管扩张及CGRP对ET收缩血管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对偏头痛起到防治作用。2.2.3对痛觉调节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刺激上矢状窦(SSS)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放免法检测给药后血浆中CGRP、SP、β-EP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降低血浆中CGRP、SP含量,升高β-EP含量,提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通过抑制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的传递过程,抑制偏头痛的发作。2.2.4对CGRP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电刺激上矢状窦(SSS)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RT-PCR方法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CGRP及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 mRNA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天穹止痛胶囊可以抑制PAG中CGRP mRNA、CRLRm RNA、RAMP1 mRNA的过多表达,并且CGPR表达与RAMP1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天穹止痛胶囊不仅可以抑制CGRP mRNA的过度表达,而且可以抑制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 mRNA的过度表达,影响功能性CGRP的表达,发挥对疼痛信息传导的调节作用,抑制三叉神经节传入冲动的发放。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作用途径可能是:①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产生的疼痛刺激。②调节致痛物质与镇痛物质的释放平衡,调节CGRP及其受体复合物mRNA的表达,抑制伤害性信息向中枢的传递过程。3.课题的创新性天穹止痛胶囊的组方是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药物与地方药物相结合而成。处方中的天麻、川芎等是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传统用药;汉桃叶为广西常用药物,是治疗偏头痛的地方优势药物。这种组方思路有利于挖掘地方优势药材资源,丰富临床用药品种。电刺激SSS硬脑膜作为一种可行的、先进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已在偏头痛的实验研究中逐渐推广使用。但是该模型目前在国内外主要是用于探讨偏头痛产生的病理机制以及西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尚未应用于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途径,本课题首次将该模型引入中药复方防治偏头痛的实验研究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开创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结果。CGRP作为一种参与偏头痛病理过程的重要因子,在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和伤害性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效应不是通过结合单一受体实现,而是由受体复合物所介导,即CRLR与RAMP1组成的受体复合物与CGRP有高度亲和力,二者共同构建功能性的CGRP受体,目前防治偏头痛的药物尚未涉及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本实验不仅探讨了天芎止痛胶囊对偏头痛动物模型CGRP的基因表达水平,还进一步探讨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1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结果。
翟志光[5](2007)在《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内容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04BA721A46)(“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基本问题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经申请专利(申请号200510087009.1)。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微乳载药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探讨微乳用作中药复方载药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1目的1.1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根据微乳体系自身的特点,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在单一中药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组分配伍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和整体单味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对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进行研究,为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进行探索。1.2评价良附口服微乳的效果研制良附口服微乳,通过药学实验研究制定其质量标准;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其药效,并与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1.3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评价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为微乳载药体系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证据。2方法2.1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研究2.1.1将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作为油相,其提油后的水煎液作为水相,筛选良附口服微乳配方。根据吐温用量应尽量小、油水比例恰当、配方比例符合单位药材的油水提出量的原则,筛选处方组分比例。2.1.2用伪三元相图法和滴定法,对良附口服微乳配方进行优选,确定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的比例。2.1.3根据文献方法研究并确定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2.2良附口服微乳药学研究根据药典所载方法,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性状,测定其相对密度和PH值,检查其微生物限度,进行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根据文献记载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的形态、粒径和分布。用相应方法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稳定性,研究香附的定性鉴别,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2.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研究根据文献记载的方法,选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小鼠冰醋酸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法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镇痛作用;选取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肠运动的影响;选取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抗溃疡作用;选取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分泌的影响;并与其传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2.4通过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3结果3.1良附口服微乳成型工艺3.2.1通过相图和滴定法,筛选得到良附口服微乳处方。3.2.2根据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制得良附口服微乳。3.2良附口服微乳制剂稳定3.2.1良附口服微乳性状:为棕红色澄清透明液体,质微粘、腻,有特异香味,味苦;其平均相对密度为1.02686;pH平均值为4.537;Za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6.6 nm;良附口服微乳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菌数阴性对照测定合格,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常温放置6个月,一直保持澄清透明的状态,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冰冻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7日内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40℃和60℃保存的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样品分层、絮凝和破乳。80℃中保存的样品中于第2天出现轻微浑浊现象,放置至室温浑浊现象消失。机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离心后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3.2.2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香附的定性鉴别。3.2.3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 H3PO4(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3.2.4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三个月内稳定。3.2.5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草案3.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结果3.3.1良附口服微乳可以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此模型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在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中,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抑制肉芽增生的作用。3.3.2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实验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3.3.3良附口服微乳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影响,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加快的小肠推进有抑制作用。3.3.4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和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具有防治作用,溃疡抑制率较高。3.3.5良附口服微乳能降低使大鼠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且随着剂量增大,此作用有增强的趋势。3.3.6良附口服微乳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 mL/人/日。而且用量为良附丸水丸的1/5,能达到相当于良附丸水丸的药效。3.4良附口服微乳安全性良好3.4.1最大耐受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剂量为人的84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安全。3.4.2长期毒性实验未见动物出现外观、体重、血像、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未发现明显系统损伤,临床使用安全。4结论良附口服微乳不仅具有微乳自身的优点,而且是一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的新剂型。其制剂稳定,药效可靠,安全性良好,临床前研究未发现异常情况。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是中药复方的良好载药体系。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为中药复方在纳米水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王勃[6](2007)在《Ⅰ型咪唑啉受体候选蛋白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表明Ⅰ型咪唑啉受体(I1-R)是新的调节阿片依赖的重要分子,并提出胍丁胺-I1-R可能构成又一新的阿片依赖调节系统的重要学术观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I1-R候选蛋白(imidazoline receptor antisera selected protein,IRAS)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研究,揭示I1-R分子特征,为深入研究胍丁胺分子作用机制提供较好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蛋白43.1a-IRAS(10-120残基)为免疫原,制备了可稳定分泌IRAS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免疫印迹、免疫沉淀、间接细胞免疫化学、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腹水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证明成功获得特异性的IRAS单克隆抗体,同时实现对IRAS的定性、定量、和细胞(内)定位分析。以IRAS单克隆抗体为研究工具,结合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RAS的组织分布、表达;通过间接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RAS的细胞内定位;初步研究了IRAS参与的细胞生长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及IRA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IRAS组织分布具有特异性、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除在肝脏组织中可以检测到IRAS全长形式外,在外周组织及脑组织中IRAS均以47-60KDa蛋白表达形式为主,并且主要位于组织细胞的胞浆中,说明IRAS的组织分布具有特异性、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2)IRAS功能的发挥与IRAS结构及其在细胞内定位密切相关。通过对IRAS基因进行结构短截,发现N端缺失PX(phox homolog)结构域后,IRAS细胞定位由原来的胞浆点簇状分布变为胞浆均匀弥散分布,同时IRAS可以引起细胞周期的改变,提示IRAS的功能发挥与其在细胞内定位密切相关;(3)IRAS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存活的能力,这可能与IRAS激活后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信号通路(p38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4)成功克隆了大鼠IRAS新型剪接异构体,提示IRAS表达形式多样性与存在多种剪接异构体有关。本研究从IRAS基因入手,制备和利用IRAS单克隆抗体,研究了IRAS的分子特征,为证明IRAS是I1-R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深入研究I1-R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较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温燕[7](2007)在《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氯胺酮(Ketamine,简称Ket)对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大鼠大脑皮层相关递质和基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20)g,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氯胺酮组(5mg/kg组、10mg/kg组、20mg/kg组)。根据Brennan等方法制作大鼠趾部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评分和冷刺激评分确定切口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给药30min后取大脑皮层,分别用一氧化氮试剂盒(硝酸还原酶法)、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和考马斯亮兰试剂盒测定NO含量、NOS活性和组织蛋白质浓度;RT-PCR测定NMDAR1和c-fo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Ket(10 mg/kg、20 mg/kg)组累积疼痛评分差值高于NS组,而冷刺激评分低于NS组。与NS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2)与NS组比较,Ket(10 mg/kg、20 mg/kg)组均减少了皮层NO的含量,抑制了NOS的活性,并且减少了NMDAR1和c-fos基因的表达量。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Ket能产生镇痛作用;Ket通过阻断NMDAR1,阻止Ca2+内流,降低了NOS活性从而阻止NO的生成,同时也抑制了NMDAR1、c-fos基因的表达。
宋新波[8](2006)在《针刺对猫备用背根模型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即早基因c-fos、c-jun蛋白在正常、部分去背根和针刺备用根猫的背根节(L6)和脊髓(L3、L5、L6)后角表达的时空变化,以了解c-fos、c-jun与脊髓可塑性及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的关系。 方法:取成年健康雄猫25只。随机分5组:正常对照组、术后7天组和14天组(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切除一侧L1-L5,L7-S2背根节,保留L6为备用根,动物于术后分别存活7天、14天后处死)、针刺备用根后7天组和14天组(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术后,针刺备用背根节外周支配区内的两组穴位: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针刺频率98次/分,时间为30分钟,每15分钟时交换电极,每天针刺1次,每次针刺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进行。动物于术后分别存活7天、14天后处死)。每组选取五只猫。 免疫印迹部分:取正常组一侧、模型组手术侧L6背根节、脊髓L3、L5、L6后角提取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与Mark相对比观察有无c-fos和c-jun抗体特异杂交带,根据反应强弱记录杂交带的染色强度,利用凝胶成象系统分析各组背根节、脊髓(L3、L5、L6)后角中c-fos、c-jun阳性染色区带的光密度值,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及LSD—q检验进行显着性检验。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根据平均光密度值分析,部分去背根术后,在备用背根节中c-jun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无差异(P>0.05),在脊髓L3、L5、L6后角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显着增加(P<0.01),术后7天组与术后14天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部分去背根术后,备用背根节中的c-fos的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无差异(P>0.05),在脊髓L5、L6后角正常组、手术组、针刺组均表达不明显,脊髓L3后角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显着增加(P<0.01),而在术后7天组与术后14天组比较无差异(P>0.05)。针刺备用根后,在备用背根节和脊髓L3、L5、L6后
邹晓莉[9](2005)在《神经生长因子和胶原蛋白的LIF-CE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及探索肌腱组织工程研究中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的变化情况,选择两种蛋白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胶原蛋白(Collagen),将卫生检验中的高新技术与生化和临床医学理论研究相结合,建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分析这两种蛋白质的方法,为指导临床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疾病和寻求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肌腱缺失的最佳条件,提供快速、灵敏的分析手段和可靠的实验数据。 方法:考察了影响上述两种蛋白质测定的各种因素,分别进行了如下工作: 1.NGF的纯化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纯化了大鼠脊髓中的NGF,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产品的纯度,Western杂交法检验其免疫活性。为建立神经生长因子的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提供高纯度的NGF(抗原)。 2.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NGF 大鼠脊髓样品中的NGF经磷酸盐溶解及真空冷冻干燥浓缩后,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NGF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经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复合物、游离抗体和游离的FITC,测定了大鼠脊髓损伤前后
江平[10](2005)在《吗啡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吗啡是阿片类中枢镇痛药物的代表,能快速有效地消除疼痛,但长期反复使用具有耐受性、成瘾性、不易脱毒以及脱毒后复吸率高等不良后果。成瘾者为了获得用药后的快感和避免戒断产生的不适,常常不择手段地获取吗啡,造成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阐明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的形成机制,从中选择有效的防治药物,是科学家们上百年来为之奋斗不辍的目标。近年来,有关吗啡成瘾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体、递质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面。神经甾体是近十几年发现的由中枢神经系统(CNS)合成或来自外周由CNS 代谢衍生而成的甾体物质的总称,并被列为第四代神经递质。有研究表明,神经甾体广泛地影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发现,大鼠吗啡依赖、成瘾和戒断时,其脑内神经甾体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神经甾体与吗啡依赖、成瘾可能有某种关联。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本文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吗啡调节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可能机制,为揭开吗啡成瘾的奥秘和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作用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 1.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Cs)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辅以机械分离法分离细胞,悬浮于含血清100 g·L-1的DMEM 培养液中,接种于包被L-多聚赖氨酸或未经包被的培养板,使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别生长。用阿糖胞苷抑制神经元中胶质细胞增殖,用摇床法纯化ASCs。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ASCs 的生长曲线。利用ASCs 的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纯化培养的ASCs 进行鉴定。2. 细胞培养液中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二、吗啡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两种分子量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其电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吗啡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两种分子量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其电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疼痛产生机制 |
1.1 疼痛的产生 |
1.2 痛觉的传递 |
1.3 痛觉的调制 |
2 镇痛机制 |
2.1 目前临床镇痛药 |
2.2 外周镇痛作用机制 |
2.3 中枢镇痛作用机制 |
3 动物源性镇痛物质的分离纯化 |
3.1 蛇毒镇痛物质的分离 |
3.2 蝎毒镇痛物质的分离 |
3.3 蜘蛛镇痛物质的分离 |
4 蚯蚓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
4.1 抗凝抗血栓 |
4.2 抗癌抗肿瘤 |
4.3 抗菌抗氧化 |
4.4 抗炎镇痛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蚯蚓镇痛成分的分离纯化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技术路线 |
3 实验方法 |
3.1 蚯蚓粗提液的制备 |
3.2 超滤管分离 |
3.3 镇痛作用验证 |
3.4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 |
3.5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 |
3.6 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 |
3.7 高效液相色谱 |
3.8 Tricine 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 |
3.9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镇痛作用验证结果 |
4.2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结果 |
4.3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4 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
4.5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6 高效液相色谱结果 |
4.7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8 Tricine 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分离纯化技术路线的选择 |
5.2 蛋白组分镇痛活性筛选模型的选择 |
5.3 改良方向 |
6 小结 |
第三章 蚯蚓镇痛作用机制初探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外周部位镇痛作用 |
2.2 中枢部位镇痛作用 |
2.3 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 |
2.4 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实验 |
2.5 对疼痛模型小鼠NOS的影响实验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外周部位镇痛作用实验结果 |
3.2 中枢部位镇痛作用实验结果 |
3.3 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结果 |
3.4 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
3.5 对疼痛模型小鼠NOS活性的影响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镇痛机制实验的选择 |
4.2 蚯蚓镇痛作用机制 |
5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针刺对去背根大鼠备用根可塑性作用的蛋白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脊髓损伤与蛋白质组学综述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干红辣椒的深度加工技术及辣椒碱的镇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的本草研究 |
1.2 辣椒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 |
1.3 辣椒碱的研究概况 |
1.3.1 辣椒碱的来源及分布 |
1.3.2 辣椒碱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1.3.2.1 名称和分子结构 |
1.3.2.3 理化性质 |
1.3.3 辣椒碱的生理功能 |
1.3.3.1 辣椒碱的镇痛作用 |
1.3.3.2 辣椒碱的心脑血管效应 |
1.3.3.3 辣椒碱的抗炎作用 |
1.3.3.4 脂质过氧化调节作用 |
1.3.3.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3.3.6 对血压的影响 |
1.3.3.7 抗癌的双重作用 |
1.3.3.8 杀菌和杀虫作用 |
1.3.4 辣椒碱的应用 |
1.3.4.1 医药领域 |
1.3.4.2 军事领域 |
1.3.4.3 农药领域 |
1.3.4.4 涂料领域 |
1.3.4.5 食品添加剂领域 |
1.3.4.6 减肥保健 |
1.3.4.7 饲料工业 |
1.4 辣椒碱的分析测定方法 |
1.4.1 气-质联用法 |
1.4.2 可见分光光度法 |
1.4.3 亚硝酸钠比色法 |
1.4.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4.5 FAO紫外双比色法 |
1.5 辣椒碱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 |
1.5.1 辣椒碱的提取方法 |
1.5.1.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5.1.2 酸碱法 |
1.5.1.3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5.1.4 酶法 |
1.5.1.5 细胞培养法 |
1.5.1.6 化学合成法 |
1.6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概况 |
1.6.1 辣椒红色素的来源及分布 |
1.6.2 辣椒红色素的成分 |
1.6.3 辣椒红色素的结构式和理化性质 |
1.6.3.1 辣椒红色素的结构式 |
1.6.3.2 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
1.6.4 辣椒红色素的生理功能 |
1.6.5 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 |
1.6.5.1 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6.5.2 温度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6.5.3 酸碱度(pH)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6.5.4 溶剂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6.5.5 金属离子对辣椒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1.6.6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 |
1.7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研究概况 |
1.7.1 油溶法 |
1.7.2 溶剂法 |
1.7.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_2) |
1.7.4 超声波溶剂提取法 |
1.7.5 溶剂微波提取法 |
1.7.6 酶法提取 |
1.8 辣椒红色素的测定方法 |
1.8.1 辣椒红色素的定性分析方法 |
1.8.2 辣椒红色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
1.9 引言 |
第二章 辣椒碱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辣椒碱提取实验方案设计 |
2.3.1 干红辣椒的预处理 |
2.3.2 脱色处理 |
2.3.3 有机溶剂的选择 |
2.3.4 乙醇提取辣椒碱工艺研究方案 |
2.3.4.1 最佳乙醇浓度确定实验 |
2.3.4.2 最佳提取温度确定实验 |
2.3.4.3 最佳提取时间确定实验 |
2.3.4.4 最佳皮粉粒度确定实验 |
2.3.4.5 最佳料液比确定实验 |
2.3.5 实验数据用EXCEL和RPSS软件分析和处理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2.4.2 不同乙醇浓度确定试验 |
2.4.3 料液比的确定 |
2.4.4 皮粉粒度的确定 |
2.4.5 乙醇提取时间的确定 |
2.4.6 乙醇提取温度的确定 |
2.4.7 实验结果 |
2.5 树脂法制备高纯度辣椒碱工艺的研究 |
2.5.1 提取高纯度辣椒碱的预处理工艺流程 |
2.5.2 树脂法提取高纯辣椒碱工艺流程 |
2.5.3 树脂法制备高纯度辣椒碱设计方案 |
2.5.3.1 树脂预处理,装柱及再生 |
2.5.4 树脂的选择 |
2.5.4.1 树脂的基本性质 试验所用大孔树脂的基本性质,其基本见表2-2 |
2.5.4.2 不同树脂对辣椒碱的吸附效果 |
2.5.4.3 不同树脂对辣椒碱解吸效果 |
2.5.5 对D600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
2.5.5.1 样液的浓度对D600大孔树脂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5.2 D600对辣椒碱提取液的静态吸附曲线 |
2.5.5.3 pH值对D600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5.4 流速对D600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2.5.5.5 D600对辣椒碱的动态吸附曲线 |
2.5.6 解析条件单因素试验 |
2.5.6.1 不同pH值下的静态洗脱效果 |
2.5.6.2 D600的洗脱解析曲线的绘制 |
2.5.7 统计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不同树脂对辣椒碱吸附解析效果 |
2.6.2 对D600吸附性能的研究 |
2.6.2.1 样液的浓度对D600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 |
2.6.2.2 D600对辣椒碱的静态吸附曲线 |
2.6.2.3 pH值对D600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2.6.2.4 流速对D600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
2.6.3 解析条件单因素试验 |
2.6.3.1 不同PH值下的洗脱效果 |
2.7 结晶溶剂的选择确定试验 |
2.7.1 结晶温度的选择确定实验 |
2.8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辣椒红色素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提取辣椒红色素粗品的方案设计 |
3.2.1 有机溶剂萃取制备辣椒油树脂的工艺流程 |
3.2.2 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粗品方法的研究 |
3.2.2.1 干红辣椒的预处理 |
3.2.2.2 萃取溶剂的选择 |
3.2.2.3 溶剂种类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方法的研究 |
3.3.1 辣椒红色素粗品的预处理 |
3.3.1.1 乙醇浓度对辣椒红素色价的影响 |
3.3.1.2 NaOH浓度对皂化的影响 |
3.3.1.3 皂化时间对辣椒红色素的影响 |
3.3.1.4 皂化温度对辣椒红色素粗品的影响 |
3.3.1.5 料液比对辣椒红素色价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柱层析法制备高纯度辣椒红色素实验方案设计 |
3.5.1 洗脱溶剂的确定 |
3.5.2 树脂的静态筛选 |
3.5.3 洗脱剂的选择 |
3.5.4 树脂动态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3.5.5 洗脱流速的选择确定实验 |
3.5.6 树脂法最优整体工艺条件的确定实验方案 |
3.5.7 正交实验设计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辣椒碱和辣椒红色素的分析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设备 |
4.2.1 主要材料 |
4.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设计 |
4.3.1 辣椒碱标准液的配制 |
4.3.2 检测条件的确定 |
4.3.3 辣椒碱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4 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 |
4.3.5 方法的准确度 |
4.3.6 稳定性试验 |
4.4 数据处理 |
4.5 HPLC法测定辣椒碱实验方案设计 |
4.5.1 HPLC法测定辣椒碱检测条件的确定 |
4.5.2 HPLC法测定辣椒碱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
4.5.3 HPLC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 |
4.5.4 HPLC法的准确度 |
4.5.5 HPLC法的稳定性 |
4.5.6 干红辣椒原料中辣椒碱含量的测定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辣椒红色素色价测定实验方案设计 |
4.7.1 试验主要材料和设备 |
4.7.1.1 材料 |
4.7.1.2 设备 |
4.7.2 辣椒红色素色价的测定 |
4.7.2.1 辣椒红色素待测液的配制 |
4.7.2.2 辣椒红色素色价的测定方法 |
第五章 辣椒碱镇痛功能研究 |
5.1 辣椒碱的镇痛机理研究 |
5.2 辣椒碱镇痛作用机制 |
5.2.1 辣椒碱受体及其作用机理 |
5.2.2 离子通道和离子流 |
5.2.3 神经肽释放 |
5.3 辣椒碱镇痛功能的应用 |
5.3.1 临床上应用辣椒碱的现状 |
5.3.2 不良反应 |
5.3.3 临床应用的研究方向 |
5.3.3.1 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
5.3.3.2 改变给药方式 |
5.3.3.3 选择辣椒碱的衍生物 |
5.4 辣椒碱镇痛功能研究实验设计方案 |
5.4.1 小鼠扭体实验的筛选 |
5.4.2 不同醋酸浓度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5.4.3 不同室温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5.4.4 不同性别小鼠对扭体实验的影响 |
5.4.5 结果与讨论 |
5.4.5.1 不同醋酸浓度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5.4.5.2 不同环境温粗对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
5.4.6 结论 |
5.5 小鼠扭体实验方案设计 |
5.5.1 小鼠扭体实验 |
5.5.2 材料和试剂 |
5.5.2.1 材料 |
5.5.2.2 辣椒碱注射液的配制 |
5.5.3 扭体实验的步骤 |
5.5.4 辣椒碱的镇痛率计算公式 |
5.5.5 结果与讨论 |
5.6 辣椒碱对吗啡成瘾小鼠戒断作用的实验 |
5.6.1 材料和试剂 |
5.6.2 吗啡成瘾小鼠模型的建立 |
5.6.2.1 观察指标 |
5.6.2.2 统计学方法 |
5.6.3 辣椒碱对吗啡成瘾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5.6.4 辣椒碱对吗啡成瘾小鼠体重的影响 |
5.6.5 辣椒碱对吗啡成瘾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5.6.6 辣椒碱对吗啡成瘾小鼠跳跃次数的影响 |
5.6.7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上篇 研究内容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天穹止痛胶囊的组方与相关药物研究 |
1. 天穹止痛胶囊的配方分析 |
2. 方中相关药物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天穹止痛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与作用机制探讨 |
前言 |
第一章 基础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天穹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 |
实验一 天穹止痛胶囊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天穹止痛胶囊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天穹止痛胶囊的镇静作用 |
实验三 天穹止痛胶囊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章 作用机制探讨 |
实验一 天穹止痛胶囊对皮下注射NTG 偏头痛大鼠模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天穹止痛胶囊对皮下注射NTG 偏头痛大鼠模型血浆中CGRP、ET 含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天穹止痛胶囊对电刺激大鼠SSS 硬脑膜偏头痛模型血浆中CGRP、SP 和β-EP 含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天穹止痛胶囊对电刺激大鼠SSS 硬脑膜偏头痛模型PAG 区CGRP 及其受体mRNA 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
1 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
1.1 中药及其复方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中药复方给药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如何发展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 |
参考文献 |
2 微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2.1 微乳的相关研究 |
2.2 微乳口服给药系统 |
2.3 微乳注射给药系统 |
2.4 微乳透皮给药系统 |
2.5 微乳黏膜给药系统 |
2.6 微乳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
2.6.1 微乳在中药中的应用 |
2.6.2 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的初步构建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1 良附丸研究 |
1.1 高良姜现代药理研究 |
1.2 香附现代药理研究 |
1.3 良附丸现代研究 |
1.4 良附丸剂型改革 |
1.5 良附口服微乳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2 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实验 |
2.1 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油提取工艺筛选 |
2.2 良附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
2.3 良附口服微乳的配方筛选和确定 |
2.4 良附丸口服微乳的制备和工艺路线 |
2.5 讨论 |
3 良附口服微乳药学实验 |
3.1 良附口服微乳理化性质研究 |
3.2 香附的定性鉴别 |
3.3 含量测定 |
3.4 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 |
3.5 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 |
3.6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 |
4.1 确定良附口服微乳最佳有效剂量 |
4.2 良附口服微乳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3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4.4 良附口服微乳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4.5 良附口服微乳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4.6 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
4.7 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
4.8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
4.9 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的作用 |
4.10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5 良附口服微乳毒性实验 |
5.1 良附口服微乳急性毒性实验 |
5.2 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6 小结 |
本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其意义 |
附件: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组织切片(5×20),HE染色,雄性大鼠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Ⅰ型咪唑啉受体候选蛋白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IRAS 基因单克隆抗体制备和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一) IRAS 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二) IRAS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IRAS 组织分布和细胞定位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一) IRAS 的组织分布特征 |
(二) IRAS 的细胞定位特征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IRAS 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一) IRAS 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 |
(二) IRAS 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IRAS 蛋白剪接异构体克隆与鉴定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2.溶液的配制 |
综述 |
腺苷 A_1/A_2a 受体参与阿片镇痛和依赖 |
论着 |
咪唑啉受体抗血清选择性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
致谢 |
(7)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器材 |
1.1 实验药品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实验方法 |
1 切口疼痛模型、行为学评分和动物分组 |
2 NO含量和NOS活性的测定 |
3 RT-PCR法测定NMDAR1、c-fosmRNA的表达 |
实验结果 |
1 行为学评分 |
2 NO含量和NOS活力的测定 |
3 NMDAR1、c-fos基因表达的测定 |
讨论 |
结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综述:痛觉传递与调制以及镇痛药物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针刺对猫备用背根模型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神经生长因子和胶原蛋白的LIF-CE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神经生长因子的纯化 |
1、前言 |
2、实验部分 |
2.1 仪器 |
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3.2 凝胶电泳条件的选择 |
3.3 分离所得 NGF分子量的测定 |
3.4 Western杂交 |
3.5 蛋白质洗脱 |
3.6 NGF纯品的干燥和保存 |
3.7 HPLC检验产品纯度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脊髓中神经生长因子含量 |
1、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 |
2.2 仪器 |
2.3 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GF抗体标记条件的选择 |
3.2 抗原抗体反应的选择 |
3.3 电泳条件的选择 |
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5 方法精密度 |
3.6 加标回收实验 |
3.7 方法对比 |
3.8 样品的测定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肌腱和细胞中的胶原蛋白 |
1、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 |
2.2 仪器:同第二部分 |
2.3 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样品水解条件的选择 |
3.2 经脯氨酸的衍生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
3.3 电泳条件的选择 |
3.4 内标物的选择 |
3.5 干扰实验 |
3.6 方法性能考察 |
3.7 样品的测定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亲和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进展 |
1. 前言 |
2. 配体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2.1 药物与其受体的结合反应 |
2.2 生物分子的结合反应 |
3. 亲和毛细管电泳物质的手性异构分离中的应用 |
3.1 蛋白质作为手性选择剂的异构体分离 |
3.2 抗生素作为手性选择剂的异构体分离 |
3.3 糖作为手性选择剂的异构体分离 |
3.4 其他物质作为手性选择剂的异构体分离 |
4. 亲和毛细管电泳在物质分离定量中的应用 |
4.1 蛋白质的亲和毛细管分离定量 |
4.2 其它物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分离定量 |
5. 其他领域的应用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与获奖 |
致谢 |
(10)吗啡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吗啡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吗啡慢性处理对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吗啡慢性处理对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甾体合成酶P450scc mRNAs 的转录调节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吗啡慢性处理时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内 p-CREB 水平的变化 以及吗啡调节神经甾体水平的分子机制初探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
综述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吗啡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两种分子量组分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其电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D]. 李锐.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2]针刺对去背根大鼠备用根可塑性作用的蛋白组学研究[D]. 张丽.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3]干红辣椒的深度加工技术及辣椒碱的镇痛功能研究[D]. 吉恬. 西南大学, 2008(S2)
- [4]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D]. 陈绍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D]. 翟志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Ⅰ型咪唑啉受体候选蛋白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初步研究[D]. 王勃.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7]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温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
- [8]针刺对猫备用背根模型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D]. 宋新波. 昆明医学院, 2006(01)
- [9]神经生长因子和胶原蛋白的LIF-CE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 邹晓莉. 四川大学, 2005(03)
- [10]吗啡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D]. 江平.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