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制种中番茄细菌性斑疹系统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1](2020)在《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细菌性斑点病(tomato bacterial speck)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该病传染性较强、发病较快,不易防治,影响了果实品质,降低番茄的产量。诱发该病害的病原微生物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在抗病番茄体内存在Pto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以特异识别丁香假单胞杆菌释放的效应蛋白,由此激活下游防御反应。Pto作为番茄抗病免疫机制中的一个枢纽蛋白,其下游途径包括三个与其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分别命名为Pti4、Pti5和Pti6,对这些Pto互作蛋白功能的研究利用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但它们在番茄中的功能表型仍需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本文通过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过表达遗传转化番茄株系对其功能进行研究。q RT-PCR结果表明,Pti4、Pti5、Pti6过表达番茄植株中病程相关基因PR1、PR2、PR5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接种病原菌Pst DC3000后,植株叶片病斑与菌落计数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抗病性提高。由于该类转录因子蛋白序列与植物特有的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thylen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EREBP)家族同源,本文也探究了Pti4、Pti5、Pti6在果实成熟方面可能的影响。田间观察以及催熟实验表明,Pti4、Pti5、Pti6过表达番茄果实转色快、成熟早,植株对乙烯的响应增强。但对开花时间以及结实率并没有改变,对果实重量、大小、果形、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等果实性状也无明显不利影响。此外,Pti4/5/6过表达番茄果实腐败速度减缓。进一步对果实中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Pti4、Pti5、Pti6上调后番茄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这些酶在合成植物抗病物质及清除细胞内活性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与之相应果实中反映细胞膜损伤程度的丙二醛含量则降低。另一方面,cell-free蛋白稳定性、体内泛素化实验表明,Pti4、Pti5、Pti6蛋白在植物体内受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降解。表明这些转录因子在调控番茄抗病反应、乙烯应答的同时,自身也受到调控。因此,本工作对番茄转录因子Pti4/5/6的功能分析表明,它们在抗病性、果实成熟中发挥调控作用。Pti4、Pti5、Pti6基因的上调可以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果实的成熟,而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特性未有明显不利影响,且可能对延长番茄货架期有一定作用,具有遗传改良应用潜力。此外,Pti4/5/6基因的功能意味着基础防御、激素应答,以及转录后调控之间的交叉联系,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构建番茄叶片c DNA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Pti互作蛋白,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黄曼[2](2019)在《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文中提出作物病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植物通过两种途径来抵御病害,分别是基础抗性(PTI)和基因对基因抗性(ETI),其中在ETI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性基因(R基因),它可以编码产生ETI系统中的免疫受体。利用R基因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为直接、环保、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的R基因都可以编码含有卷曲螺旋结构、核苷酸结合位点和富含亮氨基酸重复序列(CC-NBS-LRR)结构域的蛋白质。番茄是全世界种植最为广泛的一种经济作物,在果蔬供应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深入研究细菌性斑点病的致病机理不仅为改良番茄育种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对提高番茄品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番茄中的DDB1作为CRL4泛素连结酶复合体的核心成分,通过靶向修饰不同底物蛋白的丰度和活性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叶绿体发育、果实大小和抗病应答等。前期的研究发现,番茄的DDB1功能缺失突变体hp1表现出对病原菌高敏感性。为了进一步研究DDB1在番茄中的抗病功能,我们以DDB1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一个番茄的抗性基因SlNBRP1。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在番茄的根、茎、叶、花和果中均有表达,并且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对SlNBRP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它含有抗性蛋白高度保守的CC-NBS结构域。通过免疫共沉淀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进一步证实SlNBRP1与DDB1存在相互作用。通过SlNBRP1的原生质体转化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是受CUL4-DDB1复合体的泛素化调控而降解的。我们推测SlNBRP1可以与DDB1共同参与调控番茄的抗病免疫应答。为了验证抗性蛋白SlNBRP1的功能,我们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SlNBRP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lNBRP1基因导入野生型番茄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植株。采用Real-time 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SlNBR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lNBRP1的表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即出现了过表达(Over-expression,OE)和共抑制(Co-suppression,COR)。用Pst DC3000侵染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发现,共抑制转基因植株抗病性下降且叶片菌量增加,而过表达株系相较野生型则有较强的抗病性,表明SlNBRP1基因正调控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本研究为遗传育种改良作物抗病性增加了新的分子靶标。
陈彦[3](2018)在《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从印楝中分离出的放线菌菌株R6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和发酵液抑菌活性,菌株R6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对分离纯化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及解析,以及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和对作物安全性的测定。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印楝中分离筛选具高抑菌活性的内生放线菌R6。采用组织法和标准法从印楝叶片和果仁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114株,内生细菌26株,内生放线菌85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试85株内生放线菌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4株放线菌具有杀真菌活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喷雾法分别对24株放线菌进行细菌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G20、G27、G49、G60和R6 5株菌株杀虫活性较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抑菌活性较强的5株菌株进行化学初筛,综合抑菌活性和化学筛选的试验结果,确定具有高杀菌活性,产生丰富物质的菌株R6为目标菌株。2.通过传统分类学和生物学鉴定菌株R6为密旋链霉菌。对放线菌菌株R6的形态学特征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对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对16S r DNA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序列比对,放线菌R6菌株与密旋链霉菌和橄榄色链霉菌在同一系统进化分支上,与密旋链霉菌相似度为98.87%,与橄榄色链霉菌相似度为98.85%,结合R6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与密旋链霉菌的特征基本一致,因此,最终确定R6菌株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3.放线菌菌株R6发酵工艺的优化。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菌株R6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综合活性和条件筛选结果,确定优化后发酵条件:种龄为3 d,培养时间为7 d,温度为28.0℃,摇床转数为180 r/min,装液量为100 m L,接种量为8.0%,p H值为8.0。综合碳、氮源等筛选结果,确定优化后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0 g、葡萄糖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浸粉5.0 g、NaCl 4.0 g、K2HPO4 0.5 g、MgSO4·7H2O 0.5 g、CaCO3 2.0 g、pH 8.0。4.从菌株R6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Y1、Y2、Y3。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溶媒萃取法,提取获得菌株R6的粗提物11.58 g;采用活性跟踪法,对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细菌和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一级硅胶柱层析对粗提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C1、C2、C3、C4、C5、C6,合计6个馏分。经过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胡萝卜软腐病菌的活性测定,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两个组分C1、C2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多次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方法,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Y1:48.2 mg;Y2:24.4 mg;Y3:81.6 mg。5.经结构鉴定Y1和Y2为聚酮类新化合物。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IR、MS、NMR、旋光度测定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活性检测。经过综合分析测定后的相关数据和查找的文献,最终鉴定:Y1和Y2是新化合物,均为聚酮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Lobophorin N,Lobophorin O,分子式分别是C33H44O6和C39H54O9。Y3为已知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ivergolide C,分子量为549,分子式是C31H35NO8。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化合物Y1的活性最强,对番茄细菌性斑疹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胡萝卜软腐病的MIC值分别为7.81μg/m L、15.63μg/m L和3.91μg/m L。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的MIC值为1.95μg/m L。6.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抑菌活性高且对番茄植株安全。聚酮类化合物Y1采用了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菌丝干重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生物量的产生、分生孢子的产生以及菌核的产生进行了抑制作用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化合物Y1对番茄灰霉病菌各项测试指标的抑制作用在增加。当浓度达到最高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产生微量菌丝,不产生菌核和分生孢子。采用盆栽法测定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化合物Y1在浓度为7.81μg/m L时,防效最高,达到85.44%。化合物Y1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良好,并且对番茄植株安全。
高天一[4](2017)在《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及其生物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fruitblotch,BFB)是危害全世界西瓜和甜瓜产业的一种毁灭性病害。BFB的病原菌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citrulli,Ac)。迄今为止在瓜类作物中无完全免疫BFB的品种。西瓜嫁接苗由于具有对土传病害抗性高、抗逆境环境能力强等优点而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随着我国西瓜嫁接育苗产业的蓬勃发展,大规模的嫁接育苗工厂迅速兴起,为许多地区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嫁接育苗工厂的育苗环境具有温度高、湿度大、育苗密集、人员参与多等特点,使得近几年来在嫁接育苗的过程中出现BFB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严重威胁到我国西瓜嫁接苗的生产安全。有鉴于此,我们研究了带菌砧木和带菌接穗对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影响,同时对黑曲霉Y-1发酵液防治苗期BFB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此外,还研究了一株西瓜嗜酸菌噬菌体AcP1的生物学特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育苗环境温湿度和种子带菌量与葫芦砧木幼苗BFB发生的关系。带菌葫芦砧木种子在育苗温度从20℃到32℃及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高于60%条件下均可导致葫芦砧木幼苗BFB的发生,随着育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葫芦砧木幼苗BFB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在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同时,种子带菌量越高,幼苗BFB发病率与病情指数越高,即使每粒葫芦砧木种子带菌量低至102cfu时仍然可以导致葫芦砧木幼苗发病。带菌葫芦种子在发育过程中,BFB病斑首先出现在幼苗子叶上,病菌定殖于子叶栅栏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随着幼苗的生长,病菌从植物子叶部分向下胚轴侵染,并定殖于幼苗下胚轴维管束组织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整株葫芦砧木幼苗死亡。2.明确了带菌葫芦砧木和带菌西瓜接穗对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影响。以Ac菌悬液浸种的方式模拟病原菌初侵染来源,以喷施Ac菌悬液接种的方式模拟病菌的再侵染来源。试验结果表明,在病菌初侵染途径中,不同种子带菌量的发病葫芦砧木幼苗嫁接后病情发展迅速。即使在每粒砧木种子带菌量为103cfu,幼苗子叶病斑面积小于5%的条件下,带菌砧木也会导致西瓜嫁接苗在嫁接后第6d死亡。不同种子带菌量的西瓜接穗幼苗,当其满足嫁接条件时,已出现BFB病斑的接穗会在嫁接后导致嫁接苗死亡,而未出现BFB病斑的接穗在嫁接后第6d出现BFB病症,且不同种子带菌量的接穗嫁接后嫁接苗BFB发病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病菌再侵染途径中。不同浓度菌悬液处理的砧木和接穗,其嫁接苗成活率、BFB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即使砧木或接穗组织带菌量为102cfu/g,依然能导致嫁接苗BFB的发生,且嫁接点被侵染的嫁接苗数量显着多于仅子叶被侵染的嫁接苗的数量(P<0.05),同时虽然一些西瓜嫁接苗嫁接点处已经愈合,但其幼苗子叶已经出现了BFB病斑,能够成为潜在的田间BFB再侵染来源。3.明确了黑曲霉Y-1发酵液处理带菌葫芦和西瓜种子后对苗期BFB的防治效果及其防病机理。黑曲霉Y-1发酵液的pH值随着摇培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有机酸分析证实黑曲霉Y-1发酵液中有机酸主要成分为草酸和柠檬酸,且草酸为最主要成分。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第6d黑曲霉Y-1发酵液和草酸均可在King’sB琼脂培养基(KBA)平板上形成直径15mm的抑菌圈,抑菌能力显着高于柠檬酸。将黑曲霉Y-1发酵液,草酸和柠檬酸调节为中性时抑菌效果消失,证明其抑菌能力主要由于酸性环境。用黑曲霉Y-1发酵液和草酸处理葫芦和西瓜种子均会抑制种子萌发,但用水冲洗可解除这种抑制效果,用黑曲霉Y-1发酵液分别处理带菌葫芦和西瓜种子30min,其幼苗BFB发病率与未处理的带菌种子幼苗BFB发病率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防治效果同1%盐酸处理结果相当。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Y-1发酵液具有防治BFB的生防潜力。4.分离得到一株Ac噬菌体AcP1,明确了AcP1的基本生物学特性。AcP1为溶原噬菌体,适宜存活温度为低于35℃,适宜存活的环境pH值范围为4-13,对紫外耐受能力弱,对氯仿不敏感。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噬菌体形态为丝状。AcP1具有很强的寄主专一性,仅对II型亚群的Ac菌株具有侵染能力。利用AcP1的寄主专化性强的特点,可以区分I型和II型Ac菌株,并有用于快速检测II型Ac菌株的潜力。
白飒[5](2013)在《检测西瓜噬酸菌和稻黄单胞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均为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种传细菌病害。目前,西瓜噬酸菌已对我国的瓜类生产及相关产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稻黄单胞菌也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鉴于此,建立简便、快捷、高效的检测技术是防治这三种病害传播扩散的有效措施。本实验采用了Taqman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两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三种病原物分别设计了特异的探针和引物,并对其纯培养物和实地样品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实地样品等方面的检测,同时对比评价了这两种检测手段。结果表明:在A.citrulli的检测中,LAMP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均可有效的区分开Acidovorax avenae(燕麦褐条病菌)、Acidovorax facilis(敏捷噬酸菌)、Acidovorax konjaci:魔芋噬酸菌)及Acidovorax cattleyae(卡特莱兰褐斑病菌)等亲缘近种,且检测到的种子带菌率为0.1%(1/1000),另外,可从13种新疆市售种子中检出6份种子携带A.citrulli。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的检测中,探针Xooc-Probe及Xoo-Probe均有效的区分开了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LAMP技术同样实现了特异性扩增,对健康水稻种子和发病区的种子进行检测,条斑病菌的两种检测方法均可从2份市售种子中检出2份种子携带条斑病菌,从2份自然发病种子中检出1份种子带菌,从7份发病区接种白叶枯病菌获得的种子中检测到0份种子带菌。白叶枯病菌的两种检测手段可从2份市售种子检出0份种子携带白叶枯病菌,从2份自然发病种子中检出1份种子带菌,从7份发病区接种白叶枯病菌获得的种子中检测到4份种子带菌。对于Taqman荧光定量来说,三种病原菌最终检测限度均为2.0×101cps/μL,而LAMP的检测最低限均为2.0×102cps/μL,显然荧光定量的检测灵敏度比LAMP高10拷贝数。另外在本实验中,荧光定量的检测时长为2h,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检测时长为40min~60min,在特异性相同、实地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检测周期、检测成本和应用性等特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更适合植物病原物的检测,亦更适于基层检疫机构的推广应用。
闵现华[6](2010)在《番茄溃疡病菌的富集和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导致番茄大幅减产的最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种子带菌是该病大规模流行和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种子上携带的微量病菌就可以引起该病的大规模流行。由于种子的带菌率较低,传统的种子检测方法常常导致微量病菌被漏检,不能满足种子带菌检测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灵敏的番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对有效阻止有害生物入侵和蔓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采用不经过病原富集的方法如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直接PCR(Direct-PCR)、巢式PCR(Nested-PCR)直接对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进行检测,并与经过病原富集后再结合PCR技术的方法如膜过滤PCR、BIO-PCR,以及将免疫学富集和PCR技术结合起来的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法PCR、免疫捕捉PCR(IC-PCR)和免疫磁珠分离PCR(IMS-PCR)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从检测灵敏度、检测周期,检测稳定性及检测成本等角度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免疫学方法如ELISA在梯度稀释的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6cfu/mL。单纯分子生物学方法如Direct-PCR和Nested-PCR在纯菌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4cfu/mL和102cfu/mL,在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6cfu/mL和104cfu/mL。膜过滤法PCR在纯菌液中的检测灵敏度为102cfu/mL。BIO-PCR在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1 cfu/mL,但检测周期较长。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法PCR在纯菌液中的检测灵敏度为101 cfu/mL。IC-PCR在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2cfu/mL和104 cfu/mL,且检测周期短、稳定性高。IMS-PCR在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2cfu/mL,而且简便快捷、检测稳定性高。结论:将免疫学富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的IC-PCR和IMS-PCR由于其检测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可适应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汪李平,杨静[7](2009)在《蔬菜种业经理必备的蔬菜专业基础知识(下)》文中提出特约栏目主持:肖长惜湖北省蔬菜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农业部蔬菜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硕士,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湖北省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
潘俊鹏[8](2008)在《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血清学、PCR检测技术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的血清学、PCR检测方法和该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做了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用Cmm的菌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出该病菌的特异性抗血清,琼脂双向扩散法测定其效价为1:80。该抗血清经饱和硫酸铵沉淀、盐析、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能检测出Cmm的样品,而不与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Clavibactermichiganense subsp.insidiosum发生反应。通过与Agdia公司研制的Cmm的ELISA试剂盒比较,证明该研究的间接ELISA法检测特异性比ELISA试剂盒要高,时间更短,灵敏度相同,可应用于田间检测或室内检测。用常规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检测Cmm菌悬液和田间采集的病组织,结果表明,常规PCR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5cfu/mL;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检测灵敏度为103-4cfu/mL,比传统PCR方法检测灵敏度(105cfu/mL)提高10-100倍,且不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和Southern杂交。用Rep-PCR法分析收集的33个番茄溃疡病菌菌株,结果表明,用BOX引物分别扩增出8-15条多态性条带,分子量大小200-3000bp,大多数主要集中在500-2800bp之间;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为:在遗传距离为0.18时,测试的33个菌株可划分为Ⅰ组群、Ⅱ组群、Ⅲ组群、Ⅳ组群、Ⅴ组群、Ⅵ组群和Ⅶ组群7个遗传相似组群,其中Ⅵ组群包含的菌株最多,表明我国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菌株具有丰富的DNA多态性和较大的遗传变异,同时明番茄溃疡病菌的遗传分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但与该病在发病的年份几乎无差别。
赵梁军,陈菊,孙延智,吕绢妃,吴利敏[9](2001)在《我国花卉种球种子繁育技术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最近20多年来我国花卉种球种子的科研生产发展概况,着重总结了品种更新复壮及良种繁育技术领域的成果.在以球根繁殖为主的花卉方面,主要列举了唐菖蒲、百合、郁金香种球的退化机理和脱毒复壮快繁方法;在以种子繁殖为主的花卉方面,主要列举了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鹤望兰、仙客来、地被石竹、百日革的品种选育及种子规模化生产技术.最后对发展我国花卉种子种球工程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洪玉梅[10](2006)在《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感病番茄品种中与Pto互作的基因》文中认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番茄质量和产量的世界性细菌病害,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 & Wilkie](PST)引起的。番茄中的抗病基因Pto与病原菌的无毒基因AvrPto互作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典型模式系统。本文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感病番茄品种“中蔬四号”中筛选与Pto互作的基因。 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感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番茄品种“中蔬四号”中存在与Pto完全一致的序列,为探讨感病品种有抗病基因而不抗病的原因进行了本试验。一方面能初步了解感病信号传导途径,另一方面也能了解植物—病原物互作的机理,进一步阐明抗感病机制。 本文(1)根据已知的蕃茄细菌性抗病基因Pto基因序列,合成了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扩增后,将获得的目的片段构建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Pto,从而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表达诱饵融合蛋白。(2)合成了感细菌性斑点病番茄品种“中蔬四号”诱导表达的ds cDNA,用以表达猎物文库的融合蛋白。(3)将诱饵载体、ds cDNA及猎物载体pGADTT-Rec共转化到感受态的酵母细胞中,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初步筛选到与Pto互作的阳性克隆36个,根据测序结果将其分为16类,有8类与植物中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另外8类在Genbank中没有找到与其同源的序列,为未知功能基因。对所测序列的结构域及ORF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些克隆中有含有WD40,Transmembrane,PhBp,RuBisCO四类结构域:所测序列中5类含有ORF。(4)通过分析,没有发现在抗病品种中与Pto直接互作的Pti类蛋白,另外有一阳性克隆45C,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蛋白对Pto介导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起抑制作用。推测这可能是感病品种中存在抗病基因而不起作用的原因。(5)建立了Pro信号传导途径模型假说。
二、杂交制种中番茄细菌性斑疹系统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制种中番茄细菌性斑疹系统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
1.2 Pto介导的抗病途径 |
1.3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
1.4 Pti4/5/6基因功能 |
1.5 酵母双杂交筛选cDNA文库 |
1.6 泛素化途径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种类 |
2.1.2 质粒 |
2.1.3 菌株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相关试剂 |
2.3.1 常用酶 |
2.3.2 药品试剂 |
2.3.3 常用试剂盒 |
2.4 实验常用培养基及试剂 |
2.4.1 SOC培养基 |
2.4.2 LB培养基 |
2.4.3 MS培养基 |
2.4.4 酵母培养基 |
2.4.5 酵母转化试剂 |
2.4.6 酵母裂解缓冲液 |
2.4.7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相关试剂 |
2.4.8 烟草瞬时表达相关试剂 |
2.4.9 蛋白质实验相关试剂 |
2.4.10 其它试剂 |
2.5 本实验所用引物 |
2.6 稳定纯合Pti4/5/6转化株系鉴定 |
2.6.1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 |
2.6.2 Pti转基因植株DNA水平鉴定 |
2.6.3 番茄植株总RNA提取 |
2.6.4 反转录 |
2.6.5 定量PCR |
2.7 Pti4/5/6转化株系抗病分析 |
2.7.1 植株病程相关PR基因的定量分析 |
2.7.2 病原菌接种 |
2.7.3 叶片菌落计数 |
2.8 Pti4/5/6转化株系表型分析 |
2.8.1 番茄果实田间性状 |
2.8.2 番茄果实催熟 |
2.8.3 番茄幼苗三重反应 |
2.8.4 番茄果实的主要性状测定 |
2.9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
2.10 泛素化降解实验 |
2.10.1 Pti4/5/6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 |
2.10.2 cell-free蛋白稳定性实验 |
2.10.3 体内泛素化 |
2.11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
2.11.1 “诱饵”载体构建 |
2.11.2 mRNA提取纯化 |
2.11.3 cDNA文库构建 |
2.11.4 酵母文库筛选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Pti转基因番茄植株鉴定 |
3.1.1 Pti转基因植株DNA水平鉴定 |
3.1.2 Pti4/5/6 表达水平定量PCR分析 |
3.2 Pti4/5/6转化株系抗病分析 |
3.2.1 植株病程相关PR基因的定量分析 |
3.2.2 病原菌接种 |
3.2.3 菌落计数 |
3.3 Pti4/5/6转化株系表型分析 |
3.3.1 番茄果实田间性状 |
3.3.2 番茄果实催熟 |
3.3.3 番茄幼苗三重反应 |
3.3.4 番茄果实的主要性状测定 |
3.4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
3.5 泛素化降解实验 |
3.5.1 cell-free体系中Pti蛋白的稳定性 |
3.5.2 体内泛素化 |
3.6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
3.6.1 “诱饵”载体构建 |
3.6.2 番茄全组织cDNA酵母文库构建 |
3.6.3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Pti5互作蛋白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Pti4/5/6过表达增强番茄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 |
4.1.2 Pti4/5/6过表达促进番茄果实成熟但对果实特性无明显不利影响 |
4.1.3 Pti4/5/6 过表达番茄果实有较高的PAL、CAT和 POD酶活性 |
4.1.4 Pti4/5/6在植物体内被26S蛋白酶体系统降解 |
4.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性菌斑点病 |
1.1.1 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
1.1.2 丁香假单胞杆菌是细菌斑点病的主要病原菌 |
1.1.3 防治细菌性菌斑点病的研究进展 |
1.2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1.3 植物内CC-NBS-LRR结构分析与研究进展 |
1.3.1 CC-NBS-LRR结构分析 |
1.3.2 CC-NBS-LRR结构抗病蛋白研究进展 |
1.4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及其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应用进展 |
1.4.1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
1.4.2 番茄的遗传转化 |
1.4.3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 |
1.5 同源共抑制及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质粒 |
2.1.4 引物序列 |
2.2 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
2.3 主要相关试剂 |
2.3.1 分子实验中常用酶 |
2.3.2 常用生化试剂 |
2.4 试剂及培养基配置 |
2.4.1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
2.4.2 番茄组织培养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
2.4.3 瞬时表达系统相关试剂的配置 |
2.4.4 免疫共沉淀相关试剂配置 |
2.4.5 酵母双杂交实验相关试剂 |
2.4.6 番茄原生质体转化相关试剂配置 |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5.1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
2.5.2 引物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
2.5.3 番茄总RNA提取 |
2.5.4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
2.5.5 连接转化 |
2.5.6 挑克隆 |
2.5.7 质粒DNA提取 |
2.5.8 酶切鉴定 |
2.5.9 DNA测序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
2.5.10 质粒酶切 |
2.5.11 切胶回收 |
2.5.12 SlNBRP1 基因与载体连接 |
2.5.13 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
2.5.1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CaCl2法) |
2.5.15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冻融法) |
2.5.16 阳性克隆的鉴定 |
2.6 番茄组织培养方法 |
2.6.1 种子消毒 |
2.6.2 植物组织预培养 |
2.6.3 农杆菌侵染 |
2.6.4 愈伤组织的筛选 |
2.6.5 转基因植株的生根 |
2.6.6 炼苗与移栽 |
2.7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 |
2.7.1 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2.7.2 RNA水平的阳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
2.8 生化实验方法 |
2.8.1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
2.8.2 亚细胞定位 |
2.8.3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8.4 免疫共沉淀 |
2.8.5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8.6 原生质体转化 |
2.8.7 病原菌Pst DC3000 的接种方法 |
2.8.8 叶片菌落计数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SlNBRP1 基因的表达模式 |
3.2 SlNBRP1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 |
3.3 SlNBRP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SlNBRP1 蛋白与DDB1 蛋白的相互作用 |
3.5 SlNBRP1受UPS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调控降解.. |
3.6 SlNBRP1 在番茄原生质体中的表达情况 |
3.7 SlNBRP1 基因相关载体的构建 |
3.7.1 番茄SlNBRP1 基因扩增 |
3.7.2 pEASY-Blunt-SlNBRP1 中间载体的构建 |
3.7.3 pBI121-35S::SlNBRP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3.7.4 pBTEX::SlNBRP1-Flag烟草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
3.7.5 pART27::SlNBRP1-e GFP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3.7.6 pEG202::SlNBRP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
3.7.7 pTEX::SlNBRP1-Flag原生质体表达载体构建 |
3.8 植物组织培养 |
3.8.1 预培养和共培养 |
3.8.2 愈伤组织的筛选分化 |
3.8.3 生根培养 |
3.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3.9.1 T0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3.9.2 T1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
3.9.3 T1 代转基因植株RNA水平的定量分析 |
3.10 转基因植株对Pst DC3000 的抗病响应 |
3.11 转基因植株菌落数量差异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实验结论 |
4.2 讨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1 放线菌的分类概况 |
1.2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研究概况 |
1.3 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
1.4 印楝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印楝内生放线菌筛选及菌株R6的分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印楝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藏 |
2.2.2 放线菌菌株初筛结果 |
2.2.3 化学初筛 |
2.2.4 放线菌菌株R6的形态学特征观察 |
2.2.5 放线菌菌株R6的培养特征观察 |
2.2.6 放线菌菌株R6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
2.2.7 放线菌菌株R6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楝内生放线菌菌株R6发酵条件和发酵培养基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
3.2.2 不同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线菌菌株R6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放线菌菌株R6粗提物的制备及抑制作用结果 |
4.2.2 放线菌菌株R6粗提物的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
4.2.3 菌株R6粗提物一级硅胶柱层析各馏分纯化及抑菌结果 |
4.2.4 菌株R6-C_1馏分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
4.2.5 菌株R6-C_2馏分分离纯化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线菌菌株R6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及活性检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聚酮类化合物Y_1、Y_2结构鉴定 |
5.2.2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Y_3结构鉴定 |
5.2.3 单体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6.2.2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6.2.3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 |
6.2.4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核产量的影响 |
6.2.5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6.2.6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活体生物活性的测定 |
6.2.7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盆栽番茄的安全性测定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印楝内生放线菌筛选及菌株R6的分类鉴定 |
7.2 放线菌菌株R6发酵工艺优化 |
7.3 放线菌菌株R6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7.4 聚酮类化合物Y_1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7.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4)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细菌性果斑病研究现状 |
1.1 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分布 |
1.2 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分类地位 |
1.3 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1.4 细菌性果斑病寄主范围及致病力分化 |
1.5 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症状 |
1.6 细菌性果斑病侵染循环 |
1.7 细菌性果斑病检疫检测 |
1.8 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 |
1.8.1 种子处理 |
1.8.2 筛选抗病品种 |
1.8.3 农业管理措施 |
1.8.4 田间化学防治 |
1.8.5 生物防治 |
2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及工厂集约化生产 |
2.1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发展现状 |
2.2 西瓜嫁接的优势 |
2.2.1 防治土传病害 |
2.2.2 促进西瓜生长,提高产量 |
2.2.3 提高幼苗抗逆性 |
2.3 嫁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2.4 西瓜嫁接苗工厂集约化生产概述 |
2.5 工厂集约化育苗优势 |
2.5.1 节约土地利用率,育苗数量多 |
2.5.2 种苗质量高,经济利益大 |
2.5.3 对不良天气抵御力强 |
2.6 工厂集约化生产发展前景及问题 |
2.7 嫁接苗工厂集约化生产中病害发生及细菌性果斑病防控现状 |
3 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 |
3.1 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
3.2 生物防治机制 |
3.2.1 分泌抗菌物质 |
3.2.2 竞争作用 |
3.2.3 提升植物健康水平,增强抵抗力 |
3.2.4 诱导抗性作用 |
3.3 黑曲霉生物防治潜力 |
4 噬菌体研究进展 |
4.1 噬菌体概述 |
4.2 噬菌体对细菌鉴定及检测 |
4.3 植物病原菌噬菌体研究进展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带菌葫芦砧木种子与苗期BFB发生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1.4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方法 |
1.2.1 A.citrulli菌株活化及不同浓度菌悬液配制 |
1.2.2 葫芦砧木BFB分级标准 |
1.2.3 育苗温度与葫芦砧木幼苗BFB发生的关系 |
1.2.4 育苗空气湿度与葫芦砧木幼苗BFB发生的关系 |
1.2.5 不同A.citrulli带菌量葫芦砧木种子与幼苗BFB发生的关系 |
1.2.6 A.citrulli对葫芦砧木幼苗的侵染情况 |
1.2.7 A.citrulli在葫芦砧木幼苗组织的定殖情况 |
1.2.8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育苗温度环境下葫芦砧木BFB发病情况 |
2.2 不同育苗空气湿度下葫芦砧木BFB发病情况 |
2.3 葫芦砧木种子不同A.citrulli带菌量对苗期BFB发生的影响 |
2.4 A.citrulli在葫芦砧木苗期的侵染过程 |
2.5 A.citrulli在葫芦砧木苗期的定殖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带菌砧木及接穗幼苗与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仪器 |
1.1.3 试验地点 |
1.1.4 试验技术路线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同浓度A.citrulli菌悬液制备 |
1.2.2 种子A.citrulli带菌量与萌发率的关系 |
1.2.3 病害等级分级标准 |
1.2.4 种传A.citrulli带菌砧木幼苗与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关系 |
1.2.5 种传A.citrulli带菌接穗幼苗与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关系 |
1.2.6 A.citrulli菌悬液喷施接种后病菌的定殖部位及嫁接苗发病情况 |
1.2.7 A.citrulli在嫁接苗接穗部位子叶定殖情况 |
1.2.8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A.citrulli带菌量与萌发率的关系 |
2.2 种传A.citrulli葫芦砧木与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关系 |
2.3 种传A.citrulli西瓜接穗与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关系 |
2.4 A.citrulli菌悬液喷施接种后砧木和接穗不同部位带菌量 |
2.5 不同浓度A.citrulli菌悬液喷施砧木和接穗后西瓜嫁接苗存活率 |
2.6 不同浓度A.citrulli菌悬液喷施砧木和接穗后西瓜嫁接苗发病率 |
2.7 A.citrulli定殖于嫁接苗接穗子叶部位 |
2.8 不同浓度A.citrulli菌悬液喷施砧木和接穗后嫁接苗病情指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黑曲霉Y-1发酵液防治BFB效果及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1.4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方法 |
1.2.1 黑曲霉Y-1发酵液制备与pH值测定 |
1.2.2 黑曲霉Y-1发酵液中有机酸成分分析及浓度检测 |
1.2.3 黑曲霉Y-1发酵液平板抑菌活性 |
1.2.4 黑曲霉Y-1发酵液对A.citrulli的拮抗机制 |
1.2.5 黑曲霉Y-1发酵液对葫芦种子和西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1.2.6 黑曲霉Y-1发酵液不同时间处理带菌葫芦种子对苗期BFB防效 |
1.2.7 黑曲霉Y-1发酵液不同浓度处理带菌葫芦种子对苗期BFB防效 |
1.2.8 黑曲霉Y-1发酵液处理带菌西瓜种子对苗期BFB发病影响 |
1.2.9 黑曲霉Y-1发酵液处理带菌种子后种子中病原菌数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黑曲霉Y-1发酵液酸度变化 |
2.2 黑曲霉Y-1发酵液对A.citrulli的抑菌能力 |
2.3 黑曲霉Y-1发酵液产生的有机酸性质及含量 |
2.4 黑曲霉Y-1发酵液对A.citrulli抑菌机制 |
2.5 黑曲霉Y-1发酵液及草酸对西瓜种子和葫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2.6 黑曲霉Y-1发酵液处理带菌葫芦种子不同时间后幼苗发病情况 |
2.7 黑曲霉Y-1发酵液不同浓度处理带菌葫芦种子后幼苗发病情况 |
2.8 黑曲霉Y-1发酵液防治西瓜苗期BFB的效果 |
2.9 黑曲霉Y-1发酵液处理带菌葫芦及西瓜种子后种子带菌量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西瓜嗜酸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西瓜嗜酸菌噬菌体分离 |
1.2.2 西瓜嗜酸菌噬菌体纯化 |
1.2.3 噬菌体AcP1扩增及颗粒浓缩 |
1.2.4 AcP1噬菌斑形态和透射电镜观察 |
1.2.5 噬菌体AcP1最佳感染复数(MOI)测定 |
1.2.6 噬菌体AcP1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
1.2.7 不同温度环境下噬菌体AcP1存活情况 |
1.2.8 不同pH环境下噬菌体AcP1存活情况 |
1.2.9 噬菌体AcP1对紫外线耐受能力检测 |
1.2.10 噬菌体AcP1对氯仿的敏感性检测 |
1.2.11 噬菌体AcP1寄主范围测定 |
1.2.12 噬菌体AcP1生物防治能力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噬菌体AcP1噬菌斑特征及电镜形态 |
2.2 噬菌体AcP1最佳感染复数 |
2.3 噬菌体AcP1的一步生长曲线 |
2.4 噬菌体AcP1对不同环境温度耐受能力 |
2.5 噬菌体AcP1对不同环境pH耐受能力 |
2.6 噬菌体AcP1对紫外线耐受性 |
2.7 噬菌体AcP1对氯仿的敏感性 |
2.8 噬菌体AcP1对不同细菌裂解能力 |
2.9 噬菌体AcP1对BFB生防潜力评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检测西瓜噬酸菌和稻黄单胞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研究现状及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一节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研究现状 |
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分布 |
2 发病规律及危害 |
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 |
3.1 生产无菌种子和种苗 |
3.2 抗病品种 |
3.3 加强种质检疫 |
第二节 植物病原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 |
1 传统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
2 BIOLOG鉴定技术 |
3 植物病原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
3.1 凝集反应测定法 |
3.2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3.3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sorbent Immunofluorescence,ISIF) |
3.4 免疫放射分析法(Immuoradiometric Assay,IRMA) |
3.5 免疫荧光菌落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ce Colony Staining,IMCS) |
3.6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 |
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4.1 分子杂交检测法(Molecular Hybridization) |
4.2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5.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
5.1 LAMP的基本原理 |
5.2 LAMP的在植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稻黄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
1 水稻黄单胞菌的发生及地理分布 |
2 水稻黄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
3 水稻黄单胞菌的发病规律 |
4 水稻黄单胞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西瓜噬酸菌荧光定量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荧光定量法体系建立 |
2.2 LAMP法体系建立 |
3. 讨论与分析 |
第二章 稻黄单胞菌LAMP和荧光定量技术的建立 |
摘要 |
Abstract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 荧光定量技术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 LAMP和荧光定量技术的特异性检测比较 |
2.4 LAMP和荧光定量技术的扩增产物克隆与测序 |
2.5 LAMP和荧光定量技术的灵敏度检测比较 |
2.6 LAMP和荧光定量对带菌种子的检测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番茄溃疡病菌的富集和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番茄溃疡病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番茄溃疡病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
1.1 番茄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番茄溃疡病菌生态学特性和传播途径 |
1.3 番茄溃疡病的症状和危害 |
第二节 番茄溃疡病菌检测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 |
2.1 育苗接种法 |
2.2 分离培养法 |
2.3 免疫血清学方法 |
2.3.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2.3.2 免疫荧光法(IF) |
2.3.3 免疫荧光菌落染色法(IFC) |
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4.1 分子杂交法 |
2.4.2 PCR |
2.4.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2.1 标准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2.2 梯度纯菌液的制备 |
2.3 梯度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的制备 |
2.4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 |
2.5 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法 |
2.6 微孔滤膜过滤法 |
2.7 直接PCR(Direct-PCR) |
2.8 免疫捕捉PCR(IC-PCR) |
2.9 BIO-PCR |
2.10 免疫磁珠分离PCR(IMS-PCR) |
2.11 巢式PCR(Nested-PCR)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纯菌液计数结果 |
3.2 ELISA实验结果 |
3.3 PCR条件优化结果 |
3.3.1 梯度PCR结果 |
3.3.2 热裂解PCR结果 |
3.4 Direct-PCR结果 |
3.4.1 梯度纯菌液Direct-PCR结果 |
3.4.2 纯菌液Direct-PCR稳定性结果 |
3.4.3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Direct-PCR结果 |
3.5 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法PCR结果 |
3.6 膜过滤PCR结果 |
3.7 IC-PCR结果 |
3.7.1 梯度纯菌液IC-PCR结果 |
3.7.2 纯菌液IC-PCR稳定性结果 |
3.7.3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IC-PCR结果 |
3.7.4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IC-PCR和Direct-PCR比较 |
3.7.5 Direct-PCR和IC-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
3.8 BIO-PCR结果 |
3.8.1 纯菌液BIO-PCR结果 |
3.8.2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BIO-PCR结果 |
3.9 IMS-PCR结果 |
3.9.1 纯菌液IMS-PCR结果 |
3.9.2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IMS-PCR结果 |
3.10 Nested-PCR结果 |
3.10.1 Nested-PCR条件优化 |
3.10.2 纯菌液Direct-PCR和Nested-PCR结果 |
3.10.3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Direct-PCR和Nested-PCR结果 |
3.11 纯菌液中几种检测方法在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
3.12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几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比较 |
3.13 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几种检测方法在的检测时间比较 |
3.14 纯菌液中几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稳定性比较 |
3.15 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几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稳定性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种传番茄溃疡病菌检测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4.2 番茄溃疡病菌扩增基因的选择 |
4.3 酶联免疫吸附法 |
4.4 膜过滤法 |
4.5 硝酸纤维素膜捕获法 |
4.6 Direct-PCR |
4.7 IC-PCR |
4.8 BIO-PCR |
4.9 Nested-PCR |
4.10 IMS-PCR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蔬菜种业经理必备的蔬菜专业基础知识(下)(论文提纲范文)
3 蔬菜繁殖方式与良种繁育 |
3.1 蔬菜的繁殖方式及其与良种繁育的关系 |
3.2 蔬菜良种的质量标准与作用 |
3.3 蔬菜品种混杂退化的表现及原因 |
3.4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
3.5 蔬菜良种繁育的特点 |
3.6 蔬菜良种繁育制度及程序 |
4 蔬菜种子生产与制种技术 |
4.1 蔬菜良种繁育的栽培技术 |
4.2 我国主要蔬菜杂交制种技术 |
5 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 |
5.1 蔬菜种子生产基地的类型 |
5.2 基地的经营管理 |
5.3 我国的蔬菜种子生产情况 |
(8)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血清学、PCR检测技术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及病原菌 |
1.1 病害分布 |
1.2 症状特点 |
1.3 病原生物学 |
1.4 分类地位 |
1.5 寄主植物 |
1.6 病原菌的传播及病害流行 |
1.7 病原菌的存活及侵染循环 |
1.8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 |
1.8.1 植物检疫 |
1.8.2 寄主的抗病性与抗病育种 |
1.8.3 种子健康检测与保健处理 |
1.8.4 农业防治 |
1.8.6 化学防治 |
2 番茄溃疡病的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检测方法 |
3.1 田间观察 |
3.2 病原分离培养鉴定 |
3.3 在番茄和烟草上的致病性测定 |
3.4 紫茉莉接种检测 |
3.5 血清学方法检测 |
3.6 脂肪酸甲酷分析 |
3.7 噬菌体定型法 |
4 植物病原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4.1 基因组指纹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群体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4.1.1 RAPD基因组指纹技术 |
4.1.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4.1.3 rep-PCR |
4.2 植物病原细菌DNA分子检测技术 |
4.2.1 分子杂交检测法 |
4.2.2 经典PCR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4.2.3 独有基因 |
4.2.4 质粒 |
4.2.5 核糖体 |
4.2.6 转录间隔区ITS |
4.3 实时荧光PCR技术及应用 |
4.4 杂交检测的新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血清学的研究与应用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试剂 |
1.3 仪器及耗材 |
2 抗血清的制备 |
2.1 实验动物 |
2.2 免疫抗原的制备 |
2.3 佐剂抗原的制备 |
2.4 免疫注射与抗血清的提取 |
2.5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2.6 抗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提取与纯化 |
2.6.1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进行粗提,操作步骤如下: |
2.6.2 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粗提的IgG |
2.7 抗血清的特异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制抗血清的效价测定 |
3.2 自制抗血清的特异性 |
3.3 间接ELISA法的检测稳定性 |
3.4 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仪器及试剂 |
1.3 菌株的培养保存与菌悬液配制及病组织的预处理 |
1.4 常规PCR检测 |
1.5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常规PCR检测 |
2.2 常规PCR检测的特异性 |
2.3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 |
2.4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特异性 |
2.5 常规PCR方法与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效果的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菌系分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菌株的培养保存与菌悬液配制及处理 |
1.3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ERIC-PCR和BOX-PCR特异性引物 |
1.5 PCR扩增 |
1.6 对ERIC-PCR和BOX-PCR的两种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基因组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
2.2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基因组的BOX-PCR指纹图谱分析 |
2.3 ERIC-PCR与BOX-PCR两种结果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Rep-PCR技术可快速区分菌株间的遗传差异 |
3.2 Rep-PCR技术可用于快速监测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3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遗传分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关于自制抗血清和间接法 ELISA检测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
2 常规PCR法与实时荧光PCR法检测Cmm效果的比较 |
3 关于REP-PCR在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 |
3.1 比较ERIC与BOX两种引物在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应用 |
3.2 BOX引物用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遗传分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感病番茄品种中与Pto互作的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概述 |
1.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
1.2.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病基因Pto |
1.2.2 病原物的无毒基因AvrPto |
1.2.3 番茄中与Pto互作蛋白的研究 |
1.2.4 Pto介导的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
1.3 酵母双杂交系统 |
1.3.1 酵母双杂交系统简介 |
1.3.2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 |
1.3.3 本实验所用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特点 |
1.4 本试验的前期基础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诱饵载体pGBKT7-Pto的构建及验证 |
2.1 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培养基 |
2.1.3 抗生素 |
2.1.4 各种工具酶及其它药品 |
2.2 方法 |
2.2.1 目的片段Pto的制备 |
2.2.2 制备载体 |
2.2.3 构建诱饵载体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ro基因的扩增 |
2.3.2 载体酶切 |
2.3.3 构建诱饵载体酶切 |
2.3.4 测序结果及比对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制备感病番茄品种中蔬四号的ds cDNA |
3.1.病原菌的接种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番茄ds cDNA的合成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Pto互作的基因 |
4.1 阳性克隆的筛选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原理、方法及技术路线 |
4.1.3 实验方法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阳性克隆的分析与鉴定 |
4.2.1 β-半乳糖苷酶分析 |
4.2.2 从酵母中提取质粒DNA |
4.2.3 阳性克隆的鉴定 |
4.3 阳性克隆的再次验证 |
4.3.1 共转化 |
4.3.2 显色反应 |
4.3.3 结果 |
4.4 测序与分析 |
4.4.1 测序 |
4.4.2 测序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杂交制种中番茄细菌性斑疹系统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D]. 黄曼.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印楝内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彦.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4]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及其生物防治研究[D]. 高天一.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5]检测西瓜噬酸菌和稻黄单胞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D]. 白飒.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6]番茄溃疡病菌的富集和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D]. 闵现华. 兰州大学, 2010(12)
- [7]蔬菜种业经理必备的蔬菜专业基础知识(下)[J]. 汪李平,杨静. 长江蔬菜, 2009(23)
- [8]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血清学、PCR检测技术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潘俊鹏.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
- [9]我国花卉种球种子繁育技术概况[A]. 赵梁军,陈菊,孙延智,吕绢妃,吴利敏. 中国花卉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花卉科技信息交流会论文集, 2001
- [10]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感病番茄品种中与Pto互作的基因[D]. 洪玉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