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gital——我们时代的第一推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吕冰洋[1](2021)在《国家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上下相维"的政府治理结构使得国家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这种能力推动了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创新,使其突破财力不足和效率损失两大制约,已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元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逆向激励问题可以通过政绩考核制度得到部分纠正,使其有可能在平衡区域发展中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专项转移支付属于"积极均衡策略",可部分纠正地方政府偏好错位问题;对口支援和干部派遣是两类特殊转移支付,它与国家能力的建设相互促进。"上下相维"的政府治理结构对转移支付制度也产生不利影响,它使得财政资金配置易偏向显示性公共产品或发出显示性信号一方。增加"分类转移支付"统计分类并扩大规模,可兼顾发挥地方积极性与限定公共支出方向的一对矛盾。
赵家祥[2](2021)在《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兼论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观》文中认为恩格斯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包括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普遍联系的整体中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是这个事物发展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另一种是在普遍联系的整体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是这个事物整体发展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本文主要考察第二种情况。既然这种处于基础地位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这个事物整体发展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就不能在这个处于基础地位的事物之外再去追溯它发展的原因。例如,在人类社会结构中,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因此,不能在物质生产之外再去追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这样做会陷入"恶无限"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本文首先介绍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探寻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过程,然后考察和分析普列汉诺夫在探讨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方面的利弊得失,最后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说明不能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之外去追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潘知常[3](2021)在《生命美学在西方》文中研究表明生命美学从理性或者神性之外去阐释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西方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一个美学思潮,由叔本华、尼采、狄尔泰等人创始。精神分析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立地",有机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顶天",存在主义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主观",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社会",后现代主义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身体"。生命美学的共同之处是:以生命为视界,以直觉为中介,以艺术为本体。生命美学是西方现代美学真正的开始,至今还存在拓展的空间。
管观锋[4](2021)在《马尔库塞的理性观研究》文中指出
张宏凯[5](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弼文[6](2021)在《共同富裕的内涵再思考及其货币政策环境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准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前提是准确把握“财富”这一范畴。根据独立性的不同,可对财富作出原生财富和次生财富这两种区分。其中:原生财富是指侧重于发挥使用价值的商品,属于生产力层面的范畴;次生财富则是价值流通和增殖的载体,其存在并不用于满足人的某项具体需要,属于生产关系层面的财富。共同富裕就是全体成员掌握的原生财富水平足够生活需要、并且人均享有一定次生财富的社会状态。原生财富和次生财富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其创造和分配机制的差异。原生财富创造必须经历产业资本循环;而次生财富凭借观念预期即可完成增殖,但是预期兑现必须要依赖产业资本循环的顺畅运转。市场经济体制下,原生财富的分配一般以次生财富的分配为前提;次生财富的分配则包含基础性分配和延伸性分配两个阶段。货币是一种典型的次生财富,其在两种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架起了货币政策影响于共同富裕的桥梁。从生产端来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营造适度货币环境和引导社会预期,调动社会在原生财富生产上的积极性,同时控制次生财富生成的规模和速率。分配端来看,货币政策可以以存量和流量调控为杠杆,提升实用财富分配效率,激发分配对于生产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营造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货币政策环境:一是以金融力量支持公有制经济改革发展;二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三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四是控制通货膨胀程度。
孙宝强[7](2021)在《依托创新型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文中提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投资可以划分为创新型、模仿型、复制型、盲目型四类。创新型投资是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的发动机。企业投资行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型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是企业家的创新激情还有待提高,政府的经济增长速度偏好、企业家的竞底行为、决策信息不充分等等。新经济的发展缓解了信息不充分问题,扩大创新型投资迫切需要改变速度挂帅的偏好,重在提升企业家素质。
李亚琪[8](2021)在《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本样态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从传统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的过渡,在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和积累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抽象化的数字拜物教。在社会生活遽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具体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全新拜物教形式——数字拜物教,是我们当前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数字拜物教为核心论题,旨在通过对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深层内涵及内在机制的批判性考察,破解数字拜物教现实存在的秘密,从而推动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的深度研究。数字拜物教本身并未脱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它是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拜物教形式。在对资本样态的历史裂变与数字资本时代生产方式的最新变化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阐述了数字拜物教的具体表现与深层内涵。数字拜物教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仅表现为人们对数据、数据商品、数字资本的崇拜,同时还表现为社会整体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当代智能数字技术的膜拜,我们可以把这种崇拜或膜拜称为“数字崇拜”。数字崇拜对主体价值意识的渗透和浸润,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把数字拜物教意识再生产出来,进而,数字拜物教意识在深层次上融入到人们的生命结构中,并对其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施加隐秘影响,使之成为认同和接受数字资本主义颠倒社会秩序的物化存在,数字拜物教的社会现实由此强化,这正是数字拜物教意识发挥社会效力的体现。数字资本主义为数字拜物教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的展开同时又为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营造了有利环境。数字资本主义通过操控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诱导大众沉浸在数字化幻象之中,致使数字拜物教意识或者说观念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并且接受的意识形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拜物教机制又进一步为数字—生命政治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这里,数字拜物教已经由一种虚假意识幻象转化为社会现实存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能够稳固运行的条件与基础。正是在数字拜物教内在机制多层面的作用下,每一个真实的生命主体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才真正被数字资本逻辑控制与塑造,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也因此得到巩固和强化。对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颠倒假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破解数字拜物教秘密的根本途径。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拜物教彼此支撑相互补充,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关系形式内在需要并不断要求数字资本逻辑在拜物教机制展开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合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秩序的劳动主体。所以对数字拜物教的批判,就需要将其放置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探究,即揭示出拜物教形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及其遮蔽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本质。为此,本文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方法论基础,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出发,具体揭露了“劳动的自由自主”、“合理的分配关系”、“流通生产价值”、“消费需要的满足”等资本主义的颠倒假象背后,被数字拜物教遮蔽的“无酬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不平等的分配关系”、“流通时间是价值实现的障碍”、“拜物需要替换真实需要”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形成数字拜物教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前提批判。消解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解放并不是内涵于哲学理论中的抽象论断,而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实建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文中指出,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前提。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在自我增殖的过程中遭遇到限制,从而走向自我否定,数字拜物教消解的现实根据就在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同资本逻辑自我否定与扬弃资本文明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客观趋势相呼应的是,原来物化的人将在生存实践活动中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承担起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重任,从而推动全新社会关系形式的历史生成。归根结底,消解数字拜物教,一方面需要从资本逻辑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洞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及其必然灭亡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还需要以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取代物化的片面存在,激发人的社会性生产与生活的共同感,最后统一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扬弃资本主义“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之后,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实现与社会整体充分发展的历史形态,它所要确立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阶段,不仅数字拜物教被消解,任何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抽象统治将得到全面祛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压迫、矛盾关系都将被彻底超越,普遍性意义的人类解放将会成为现实。
宋文婷[9](2021)在《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大数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社会中的数据信息局限封闭于特定的空间场所,挖掘技术和手段受制于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线性的科学研究。而目前,信息流的连贯特征凸显,机器学习、云计算、智能终端、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等被广泛运用,技术力量和手段的变化同时催生着数据摆脱传统束缚而实现成倍的增长,固定的数据思维方式受到挑战,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面对大数据这一新生事物,当前国内外科学界和哲学界都予以了足够的关注。大数据无论作为方法,亦或是作为技术,都包含着科学哲学的深刻思想,在科学哲学的框架内考察大数据、研究大数据可以提升我们对大数据的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并且透过事物呈现的表象,尽可能找到路径去丰富和发展大数据的哲学内涵。那么,在科学哲学的框架下对大数据的系统研究应该涵盖哪些方面呢,大数据时代怎样孕育出创新的思维理念和研究方法呢?本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试图通过这些方面的论述完善对大数据的思考。第一部分为引言,重点探讨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对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了一一梳理,并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和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大数据的概念内涵及其科学意义的研究,试图抓住大数据的思想渊源,对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相关要素的释义等进行洞察和比较,从而找出相关联的研究脉络,揭示大数据的复杂性演化,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在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中,探讨了大数据与逻辑经验主义的不同,通过对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各自局限的剖析,力求剥离所谓的相关关系在大数据中具有因果关系不可比拟的地位的说法,从而去除大数据分析中相关关系的魅影,坚持大数据背景下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整合进路,建立大数据的认识论进路;第四部分是对大数据的方法论纲领的研究,本论文认为在数据化时代,面对整体论的局限与优势,还原论的局限与优势,大数据的方法论是能够兼容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方法论。鉴于大数据和小数据共存,大数据方法论要求对还原论和整体论形成融合,从而建立兼容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方法论立场。在科学与技术催生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融合有助于从科学哲学层面回应大数据复杂问题;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大数据的思维本质,通过揭示大数据范式与传统范式的差异和联系,对大数据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关系进行审视,试图构建大数据范式形成的哲学基础和非线性思维基础;第六部分对大数据形式表征的本质进行了讨论,把大数据的实在问题述诸笔端,在多元视角下对数据实在、技术实在、关系实在、社会实在以及它们的关系展开论述。诚然,在数据环境系统中,大数据世界复杂多样,把大数据与复杂问题相联系,把大数据科学作为复杂性科学的衍生之物,从而体现其与系统研究思想一脉相承的渊源事实,以求在科学哲学视域下对大数据若干问题的相关争论中做出进一步的辨识和理解,达到对大数据清晰又准确的认识。本论文采用比较研究、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这些方法展开对内容的深入探讨,从而形成丰富的知识架构,既有大数据的哲学思想的宏观视角,又可以从微观层面逐一阐述大数据的内涵,进而建构多元融合的大数据分析体系,回应对大数据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胡凌[10](2021)在《互联网“非法兴起”2.0——以数据财产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步入移动互联阶段,新经济进一步探索并确立了通过扩展服务架构来动态追踪用户和资源、加强数据分析的生产方式,"破坏式创新"和分享经济在继续推进,围绕数据资源和用户注意力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企业之间,这可被视为"非法兴起"的延续。本文以这一过程中数据财产权的形成为例,讨论其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新经济的兴起要求资源保持流动和低成本非法获取,动态地积累更多用户活动和数据,但同时希望它们在自己的不断扩展的架构内流动,而非跨平台流动,从而通过架构的微观机制不断监控追踪;其次,平台企业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将产品转化为服务,进行中心化调控;最后,数据资源不仅需要流动,更需要积累,以便形成数据资源池和规模效应。本文还对数字经济的未来生产进行展望,思考采取何种生产机制能够进一步调动闲置资源推动生产。
二、Digital——我们时代的第一推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gital——我们时代的第一推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下相维”治理结构中的一对矛盾及转移支付要解决的问题 |
(一)国家能力与“上下相维”的治理结构 |
(二)“上下相维”治理结构中的一对矛盾 |
(三)“上下相维”治理结构中转移支付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在平衡中提高效率 |
(一)一般理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率损失 |
第一,转移支付先天存在逆向激励问题。 |
第二,转移支付会刺激地方政府支出规模扩张。 |
(二)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作用:在平衡中寻求激励 |
第一,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更偏好经济增长。 |
第二,欠发达地区整体资本的边际回报率高于发达地区。 |
三、专项转移支付:偏好错位下的积极均衡策略 |
(一)中央政府目标: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二)中央政府目标: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 |
四、对口支援和干部派遣:国家能力支持下的特殊转移支付 |
(一)对口支援: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 |
(二)干部派遣:以人为主的转移支付 |
五、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
(一)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
1.一般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第一,资金支出方向倾向于显示性公共产品。 |
第二,省级政府干预影响资金配置效率。 |
2.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
(二)“上下相维”治理结构对转移支付的影响总结 |
(三)分类转移支付的作用 |
六、总 结 |
(2)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兼论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终极原因的历史过程 |
(一)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 |
(二)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 |
(三)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
(四)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 |
二普列汉诺夫在探讨历史发展终极原因方面的利弊得失 |
三我国理论界对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误用 |
(3)生命美学在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美学思潮的西方生命美学 |
第一,精神分析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立地”。 |
第二,怀特海的有机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顶天”。 |
第三,存在主义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主观。 |
第四,法兰克福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社会。 |
第五,后现代主义美学使得生命美学更加“身体”。 |
二、以生命为视界 |
三、以直觉为中介 |
四、以艺术为本体 |
五、结 语 |
(6)共同富裕的内涵再思考及其货币政策环境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3.1 重难点 |
1.3.2 创新点 |
2 再思考的理论来源:一个文献评述 |
2.1 共同富裕思想 |
2.1.1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相关表述 |
2.1.2 当代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进展 |
2.1.3 共同富裕理论既有研究之局限 |
2.2 马克思货币理论 |
2.2.1 经济运行层面的货币供求理论 |
2.2.2 社会关系层面的货币批判理论 |
2.2.3 两个层面货币理论之间的联系 |
2.3 货币政策有效性 |
3 财富与共同富裕: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财富范畴的再认识 |
3.1.1 使用价值:财富的本质 |
3.1.2 价值:以货币为起点形式的财富延伸 |
3.1.3 原生财富与次生财富的概念生成 |
3.2 财富创造: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首要基础 |
3.2.1 原生财富创造:从个别资本运动到社会总资本运动 |
3.2.2 次生财富创造:观念作用下的财富迭代生成机制 |
3.2.3 共同富裕社会构建中应遵循的财富创造原则 |
3.3 财富分配:共同富裕赖以实现的必要保障 |
3.3.1 原生财富与次生财富分配的基本形式 |
3.3.2 原生财富与次生财富分配的性质及关系 |
3.3.3 共同富裕社会构建中应遵循的财富分配原则 |
4 共同富裕的货币政策助力何以能:作用机理的阐释 |
4.1 货币运动:从两种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过程来看 |
4.1.1 在原生财富创造和分配中发挥的作用 |
4.1.2 在次生财富创造和分配中发挥的作用 |
4.2 基于货币运动的货币政策共同富裕效应阐释 |
4.3 两种财富观下构建共同富裕社会的货币政策启示 |
5 共同富裕的货币政策环境检视:实证考察 |
5.1 新世纪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精神概览 |
5.2 货币政策共同富裕效应的考察指标构建 |
5.2.1 对公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
5.2.2 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5.2.3 对金融泡沫的防范力度 |
5.2.4 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力度 |
5.3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共同富裕效应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依托创新型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资的简单分类 |
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
三、投资主要依靠企业家实现 |
四、盲目型投资容易造成浪费 |
五、创新型投资不足的原因 |
六、扩大创新型投资重在提升企业家创新素质 |
(8)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反思数字拜物教:深化拜物教理论研究的当代重要课题 |
(一)拜物教理论内容的历史嬗变 |
(二)数字拜物教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 |
第一章 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的新形式 |
1.1 资本样态历史裂变中的数字资本的形成 |
1.1.1 产业资本的积累 |
1.1.2 金融资本的兴起 |
1.1.3 数字资本的形成 |
1.2 数字资本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特质 |
1.2.1 数字平台与平台经济的发展 |
1.2.2 劳资关系的弹性化与网络化 |
1.2.3 数字资本的金融化趋势 |
1.3 数字拜物教的表现与内涵 |
1.3.1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困境的分析 |
1.3.2 数据商品化和资本化与数字拜物教 |
1.3.3 数字技术膜拜与数字拜物教 |
1.3.4 数字崇拜对人的价值意识的塑造 |
第二章 数字拜物教机制对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强化 |
2.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结构内化机制与数字化幻象统治的实现 |
2.1.1 商品符号的数字媒介传播与文化工业景观的繁荣 |
2.1.2 沉迷他者的欲望:数字拜物教意识的同一性接受 |
2.1.3 数字化幻象统治:数字拜物教结构的无意识认同 |
2.2 数字拜物教机制:数字—生命政治的支撑性条件 |
2.2.1 数字—生命政治治理术的形成 |
2.2.2 量化自我的拜物教行为:巩固数字—生命政治统治的关键 |
2.2.3 拜物教机制内的“透明人”:数字—生命政治治理对象的最终形成 |
2.3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
2.3.1 数字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性质:数据殖民的合法性依据 |
2.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平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 |
2.4 数字拜物教机制:强化数字资本逻辑统治的必要条件 |
2.4.1 数字资本逻辑成为控制意识、生命、全球社会的同一性力量 |
2.4.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 |
第三章 数字拜物教的秘密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批判 |
3.1 勘破拜物教秘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
3.2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劳动过程的剥削新形式 |
3.2.1 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价值生产的源泉 |
3.2.2 拜物教机制掩盖的真实生产过程:数字劳动生产剩余价值 |
3.2.3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数字劳动剥削逻辑的延伸 |
3.3 数字拜物教机制遮蔽分配关系的不平等实质 |
3.3.1 平台层面:数字资本处于价值分配关系的核心 |
3.3.2 社会层面:处于分配关系边缘的主体低酬或无酬劳动 |
3.4 数字拜物教机制掩盖“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4.1 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平台技术加速资本流通 |
3.4.2 平台加速流通与在线的数字劳动:流通生产价值的假象 |
3.5 数字拜物教机制与消费需要的虚假满足 |
3.5.1 数字化消费与数字资本的价值实现 |
3.5.2 数字化消费与拜物欲望的生产、膨胀 |
3.5.3 自由的假象:虚假拜物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剩余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解放 |
4.1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理论基础 |
4.2 资本的限度与资本逻辑的自我否定: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根据 |
4.3 新型社会关系的重构:消解数字拜物教的现实道路 |
4.3.1 共产主义运动:新型社会关系重构的途径 |
4.3.2 从物化存在到社会性存在:重构新型社会关系主体力量的凸显 |
4.4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求 |
4.4.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目标 |
4.4.2 数字拜物教的消解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大数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数据的概念内涵及其科学意义 |
2.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大数据的概念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2.2 与大数据相关的要素释义 |
2.2.1 数的内涵及其特征 |
2.2.2 数据的内涵及其特征 |
2.2.3 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 |
2.2.4 知识的内涵及其特征 |
2.3 大数据的科学意义维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 |
3.1 大数据与逻辑经验主义 |
3.1.1 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 |
3.1.2 大数据新经验主义 |
3.2 相关关系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
3.2.1 相关关系的内涵 |
3.2.2 相关关系的局限性 |
3.3 因果关系及其局限 |
3.3.1 休谟的因果关系及其局限性 |
3.3.2 苏佩斯的因果关系及其局限性 |
3.3.3 刘易斯的因果关系及其局限性 |
3.4 大数据下因果和相关的整合 |
3.4.1 因果和相关的关系思考 |
3.4.2 预测、主体认知及解释局限 |
3.4.3 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整合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的方法论纲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融合 |
4.1 大数据中的还原论问题 |
4.1.1 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关系 |
4.1.2 小数据下的还原论及其局限分析 |
4.2 整体论观点阐释 |
4.3 大数据的方法论界定 |
4.3.1 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统一 |
4.3.2 大数据方法论纲领及原则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思维的本质——非线性思维 |
5.1 大数据范式及其哲学基础 |
5.1.1 大数据范式的兴起 |
5.1.2 大数据范式的哲学基础 |
5.2 非线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
5.2.1 非线性思维的内涵 |
5.2.2 非线性思维的特征 |
5.3 大数据思维的内涵及其构成 |
5.3.1 大数据思维的内涵 |
5.3.2 大数据思维的构成 |
5.4 大数据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相通之处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大数据形式表征的本质——多元视角中的大数据实在 |
6.1 什么是实在 |
6.1.1 科学哲学界的实在观探讨 |
6.1.2 科学认识中的实在层次 |
6.2 大数据的技术实在 |
6.2.1 技术本体论 |
6.2.2 技术实在释义 |
6.3 大数据的数据实在 |
6.3.1 数据实在的信息论视角 |
6.3.2 技术应用层面的数据实在 |
6.4 大数据的关系实在 |
6.4.1 关系实在论 |
6.4.2 大数据的关系实在建构 |
6.5 大数据的社会实在 |
6.5.1 社会实在观 |
6.5.2 社会数据化的意义 |
6.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互联网“非法兴起”2.0——以数据财产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非法兴起”的演进 |
二、法律如何塑造数据财产权 |
(一)边界:数据如何沿着架构流动 |
(二)性质:从所有权到(排他)使用权 |
(三)整合:防止权利碎片化 |
三、代结语:数字经济的未来方向 |
四、Digital——我们时代的第一推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 吕冰洋.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1(06)
- [2]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兼论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观[J]. 赵家祥.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1(01)
- [3]生命美学在西方[J]. 潘知常. 东南学术, 2021(05)
- [4]马尔库塞的理性观研究[D]. 管观锋.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5]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张宏凯.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6]共同富裕的内涵再思考及其货币政策环境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D]. 陈弼文. 浙江大学, 2021(01)
- [7]依托创新型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J]. 孙宝强. 上海企业, 2021(06)
- [8]破解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D]. 李亚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9]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大数据问题研究[D]. 宋文婷. 山西大学, 2021
- [10]互联网“非法兴起”2.0——以数据财产权为例[J]. 胡凌. 地方立法研究,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