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的海鸟及其种群分布

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的海鸟及其种群分布

一、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唐怀能,王永红,黄清辉[1](2021)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海滩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文中提出南极无冰区独特的环境系统近几十年来被广泛地关注和研究,同时环境磁学方法在环境变化研究中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2015年采自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一根长26 cm的柱样进行环境磁学、粒度、210Pb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发现,由于海岸基岩为安山质玄武岩,所以沉积柱样整体的磁性矿物含量较高,表现出较强的磁性,其磁化率均值(χlf)高达1 597×10-8 m3·kg-1,约为一般海滩磁化率值的3~4倍。其磁性矿物类型主要是假单畴的亚铁磁性矿物颗粒(磁铁矿)且含有少量的反铁磁性矿物颗粒(赤铁矿)。垂向上210Pb和粒度结果显示,柱样上段沉积物粒度较细,水动力较弱使得细粒磁性矿物颗粒被快速保存下来,而随着深度的增加粒度逐渐变粗,岸滩水动力相对增强,而且底部受到生物有机质溶解作用的影响导致柱样上段磁学参数值高于下段。

万树杰[2](2020)在《基于声学数据的2018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集群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 1850,下以磷虾简称)是甲壳类浮游动物的典型代表,储量丰富,营养价值极高,是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也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集群行为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共同特征,南极磷虾通常会在某一时间和地点形成集群,这种集群行为在其自然种群的生命史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南极磷虾集群形成的可能机制、集群类型划分以及时间,空间结构等内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受限于南大洋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和现有观测技术的短板,诸多关于磷虾集群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随着声学调查技术的普及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提高,基于声学数据开展的南极磷虾集群研究对我们了解其繁殖,分布,迁徙等内容有重大帮助,同时,对于磷虾集群行为的理解,也将有助于确认磷虾渔场,提高产量和捕捞效率。本文基于2018年1-2月南奥克尼群岛磷虾资源调查期间所采集的声学数据,应用Echoview软件对声学数据进行后处理,结合拖网所得磷虾样本的生物学信息,得到磷虾集群的特征值信息。再分别利用不同的数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结合主成分分析和K-mean聚类分析方法对磷虾集群特征值和类型进行分析,并探究了磷虾集群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检测到磷虾集群3224个,反应集群特征的5个参数—深度,长度,厚度,面积及密度分别为96.00±64.33m,218.52±455.66m,11.19±13.98m,1894.40±9345.72m2和114.11±159.60 ind/m3。(2)不同时间段之间集群密度无显着性差异,但集群深度,长度,厚度及面积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水层间集群的厚度和面积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集群的深度,长度,密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3)磷虾集群共分为三类,其中第Ⅰ类集群密度最大(325.90±221.30m),集群尺寸最小(379.64±433.73m2),深度最深(158.06±67.54m);第Ⅱ类集群的长度最大(1089.60±1189.56m),集群面积(15601.25±30243.33m2)远大于其它集群;第Ⅲ类集群深度最浅(78.91±52.88m),密度最小(48.87±50.33 ind/m3),但数量最多。以磷虾集群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磷虾的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表征其资源丰度的大小,将研究海域按经纬度划分为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等7个空间尺度,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尺度下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整体来说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1)块金值和块基比逐渐减小,块金效应越来越弱,随机因素对总空间变异程度的影响也越小;(2)偏基台值和基台值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空间尺度为40′×40′时最大,此时空间结构变异对总空间变异程度的影响最大;2.不同空间尺度,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球状模型在空间尺度为20′×20′和50′×50′时拟合效果最好,指数模型在空间尺度为10′×10′时拟合效果最好,高斯模型在空间尺度为30′×30′,40′×40′,60′×60′时拟合效果最好,拟合结果均表明南极磷虾资源丰度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呈聚集分布的状态;3.磷虾资源丰度空间结构显示,基于各向异性,分维值在尺度为50′×50′时方向差异最小,在60′×60′时方向差异最大,南北向(N0°)和东南-西北方向(N135°)上整体相关性都较弱,东北西南向(N45°)和东西向(N90°)在尺度域(30′,50′)内相关性都较弱;基于各向同性,分维值在尺度为60′×60′时最小,50′×50′时最大,在尺度域(10′,40′)内分维值随着尺度的增大而减小。

王雪莹[3](2020)在《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海鸟,作为陆地和海洋之间卓越的生态系统工程师,通过生物传输的方式,一方面为栖息地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增加了栖息地附近海洋源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迄今为止,全球有关海鸟生物传输作用的研究报道非常多,但大部分集中在宏观尺度上的调查,缺乏微观尺度上的机制解读。例如,很多研究表明海鸟带来的氮等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造成显着影响,但并未从机理上深入剖析海鸟带来的氮元素如何影响植物对氮的利用。此外,海鸟粪中包含大量的磷元素,这可能会对周围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产生显着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磷的总量而缺乏磷形态的研究。在海鸟的生物传输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方面,先前大多数研究关注海鸟本身组织或鸟粪中重金属元素总量的高低,而忽略了对海鸟食物的重金属含量调查,以及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以上问题,选择远离人类直接影响的偏远地区——南极和西沙群岛海鸟活动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植物、鸟粪土沉积、现代海鸟粪、海鸟食物(飞鱼和鱿鱼)、湖水、湖泊沉积物等不同类型环境样品,并从鸟粪土剖面中获取了鸟粪颗粒、鱼骨、鱼鳞等生物残体,从古今结合和空间对比的角度出发,围绕海鸟的生物传输对栖息地氮、磷循环以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这一关键主题,在室内开展元素总量、形态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包括单一形态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31P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重点解析了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对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的发现点简述如下:1.海鸟的生物传输对南极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粪带来的氮在空间上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植物氮利用策略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在东南极维多利亚地企鹅巢穴区内外采集土壤、苔藓、湖水、藻类(微生物席)及沉积物样品,室内进行总氮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及其氮同位素分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初步构建了企鹅活动区附近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过程,明确了企鹅粪转运来的氮是其周围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氮源。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含量,并使得企鹅巢穴区附近的土壤、苔藓、藻类呈现富集15N的特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认为企鹅粪在空间尺度上的影响范围较大,即使是远离企鹅巢穴区(>1 km)的土壤仍然受到了来自企鹅粪挥发氨的影响。此外,企鹅活动对苔藓的氮利用策略也有显着影响。无机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无鸟粪影响的情况下,苔藓可能倾向于利用无机氮,而溶解的有机氮则成为生长在鸟粪土周围苔藓的重要氮源。企鹅活动除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产生显着影响之外,对其栖息地附近的水生生态系统也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水生藻类的δ15N值随着相对于企鹅巢穴区的距离呈现梯度变化,靠近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正(10.4±1.7‰),远离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负(-11.7±1.0‰),而位于中间位置采样点的藻类δ15N值为-0.5‰。此外,企鹅活动区周围水样和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值也具有相似的特征,表明陆地鸟粪土中的氮通过径流、下渗和反硝化作用等途径发生流失,引起附近湖泊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显着增加,且明显富集较重的氮同位素信号。为了开展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在东、西南极之间的对比研究,野外采集了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阿德雷岛、巴顿半岛)的苔藓及其下覆土、地衣及其下覆土以及湖水样品,室内对这些环境样品中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样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苔藓和地衣中氮含量、氮同位素值更高,并发现这些苔藓和地衣下覆土中铵态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态,这与东南极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氮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衣的潜在氮源并非来自土壤,地衣主要吸收大气沉降的氮,这与苔藓的氮来源明显不同。此外,东、西南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湖水氮含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西南极阿德雷岛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样品中硝态氮含量高于铵态氮,而东南极难言岛的情况则相反,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中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这可能与两个地区水体中微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显着不同有关,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2.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阐明海鸟和人类活动对西沙土壤—植物系统氮循环的可能影响,对西沙典型岛屿如七连屿、东岛和永兴岛土壤、植物的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否受到海鸟活动的影响,西沙岛屿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12.33±12.88 mg/kg,n=12)显着高于铵态氮(3.02±2.86 mg/kg,n=12),这与南极土壤中铵态氮的平均含量高于硝态氮的结果显着不同。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归因于西沙岛屿的气候、温度、土壤微生物等条件非常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使得部分铵态氮转化成了硝态氮,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西沙岛屿土壤中铵态氮遭受了大量流失而出现亏损有关。海鸟粪的输入增加了西沙岛屿土壤的氮含量,并造成土壤和植物叶片氮同位素值明显增加,这与南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永兴岛,尽管在现代几乎很少有海鸟活动,但表层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及铵态氮同位素值非常高,且植物叶片的氮同位素值也非常高,这很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因此,随着人类活动在西沙岛屿的逐渐增强,人为输入的氮源对岛屿氮循环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3.海鸟的生物传输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南极无冰区分布着大量的企鹅巢穴,而企鹅粪中富含丰富的磷等营养元素,这对周围的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的生物传输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企鹅活动区磷的动力学循环过程,对东南极罗斯海难言岛企鹅活动区附近的四根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液相31P核磁共振(31P-NMR)分析技术,测定了湖泊沉积物中的五种磷形态含量以及特定存在的有机磷(OP)化合物。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四个湖泊沉积剖面中的主要磷形态,OP的比例相对较低。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以Fe/Al-P为主,鸟粪输入显着增加了沉积物和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的磷(BAP)含量。水生藻类(微生物席)的输入使得沉积物中OP含量显着增加,从而促使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潜力增加。综合分析沉积剖面中磷形态分布与理化参数分析结果,发现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沉积剖面中磷含量和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沉积环境,如粒度、pH值和TOC含量也是影响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31P-NMR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是所有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的主要形态,而磷酸单酯是主要的OP形态,并且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检测到的磷酸单酯信号迅速减弱,这可能与沉积后的有机磷发生了矿化作用有关。4.西沙岛屿海鸟生物传输作用与重金属污染记录为了调查西沙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西沙海鸟粪土层、鱼骨残体和现代鱼肉为主要环境样品,结合历史和现代过程,开展重金属污染分析工作。选取西沙南岛一个长达700年的鸟粪土沉积物(ND1)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提取出了鱼骨这种生物残体,同时分析沉积物和鱼骨的Cu、Zn、Cd、Hg含量。结果表明,ND1沉积物中Cu、Zn、Cd、Hg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和鸟粪所占沉积物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且沉积物中Cu、Zn、Cd、Hg含量的峰值对应于海鸟数量较多的时期,即海鸟数量越多,传输重金属的量越多。对鱼骨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其保存状况,结果表明1850年以前的鱼骨很可能因为沉积物中鸟粪的侵蚀而发生了成岩蚀变作用,不能用于重建岛屿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记录,说明富含重金属元素的鸟粪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而1850年以后的沉积物样品及其中保存较好的鱼骨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表明,自1850年以来西沙南岛受到的人为源重金属污染逐渐增强,特别是Zn污染较为明显。另外,从现代过程出发,重点分析了西沙海鸟的两种主要食物——飞鱼(Exocoetus volitans)和鱿鱼(Uroteuthis chinensis)的Hg 污染。结果表明,鱼肉组织中Hg含量和鱼的大小(体重和体长)及营养级之间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海鸟所捕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以及食物所处营养级的增加,可能导致海鸟体内或海鸟粪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进一步通过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使得海鸟栖息地面临重金属污染的风险。5.南极鸟粪土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重点选取企鹅生物传输带来的典型重金属Cd作为目标元素,结合总量和不同相态的分析,对比分析了东南极鸟粪土和背景土壤中Cd含量的差异,与此同时,对难言岛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解析了 Cd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Cd含量,特别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束缚态Cd的含量,但最终Cd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长期保存在鸟粪土中。对难言岛湖泊沉积物不同Cd相态的分析发现,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Cd残余态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表明Cd的迁移性随着鸟粪输入的增多而有可能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鲜企鹅粪中的总Cd含量较高,且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的含量较高并易发生迁移,因此由海鸟的生物传输带来的Cd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陈吕凤[4](2018)在《南极半岛北部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南极磷虾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南大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南极海洋食物网组成也表明磷虾在其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为了探究磷虾群在海洋空间分布特性及其生态环境影响,本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一是不同环境因素对磷虾群空间分布的影响,二是从物种生境的角度分析磷虾群空间分布特性以及磷虾渔业对磷虾依存种(企鹅)的影响。选取水温、光合有效辐射度、深度、海冰、叶绿素、离岸距离等环境因子,深入分析环境要素与磷虾分布及种群特征影响。3种以磷虾为主要摄食对象的企鹅种对磷虾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本研究主要创新点与亮点在于将空间分析模型引入磷虾渔业研究当中,并且为南极磷虾渔业在南极半岛北部的生态效应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基础有效数据。多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南极均投入了一定的资源和努力对磷虾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理、食性、繁殖以及空间分布特性等。近年来,空间分析模块应用于海洋生物类的时空分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我国关于该模块对磷虾空间分布的研究鲜有报道。此外,磷虾渔业对陆基捕食者可能的潜在影响也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为补充这些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2010-2016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执行期间采集的数据以及全球环境数据网站获得的环境数据,对南极半岛北部区域的磷虾群时空分布及其生态效应展开研究,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南极半岛北部区域磷虾群进行空间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磷虾的分布影响以及磷虾渔业对依存种(企鹅)索饵是否产生潜在影响。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磷虾空间分布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维护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采集的磷虾渔业基础数据及采集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深度数据等)以及二次计算获得的离岸距离数据和距离海底深度数据是本研究中主要数据集。结合环境项目网站提供的该研究区域的环境数据,如叶绿素、光合有效辐射度、海冰数据以及企鹅群聚集点数据等进行分析。利用地统计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对南极磷虾空间分布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内,丰度较高的磷虾群主要分布在深度175-450米的范围,海水温度范围为-1.1-0.9℃。(2)在磷虾渔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较高的区域且最适温度范围内,CPUE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最适深度范围中,磷虾群至海底的距离越大,其CPUE值越小。(3)光合有效辐射度对磷虾群分布存在显着季节性差异,磷虾群多分布在于光合有效辐射度较低区域。(4)当冬季(5、6月份)海冰覆盖率较高时,开阔水域的CPUE值最高。(5)磷虾群至冰缘线的距离与CPUE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6)GWR模型结果表明,南设得兰群岛东-西水域海温对磷虾渔业CPUE的空间分布产生东-西方向的正相关关系,而虾群深度与离岸距离对CPUE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且存在着年际和区域性差异。(7)磷虾渔业对不同种类企鹅的影响不同,磷虾渔业对企鹅的索饵影响不显着。本研究将空间分析与地统计模型相结合,研究磷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磷虾渔业对南极海洋生态的影响,探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对磷虾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释磷虾群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并为探究磷虾渔业与磷虾依存者之间的相关性指明思路。

丁博,朱国平,张海亭[5](2018)在《2016年南极斯科舍海南极大磷虾种群结构的时空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斯科舍海是南极大磷虾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海域,也是磷虾的传统渔场,但该海域磷虾种群结构存在较为显着的年际、季节性与区域性差异.为了解该海域磷虾种群动态,本研究利用2016年1—9月由渔业调查随机收集的样本,对该海域磷虾种群结构的时空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月磷虾性比存在显着的差异,1—5月雌性明显占优,而6—9月则呈现相反的趋势.1—9月期间,仅1月出现幼体,且雌性成体的比例与2月相当,占比超过了40%;3—5月,雌性未成体的比例均超过了50%,而雌性成体的比例开始逐月下降;6—8月,雄性未成体的比例达到峰值;9月,雌性未成体的比例显着增加,而雄性成体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2—5月,雌性未成体的比例超过一半;1月,乔治王岛东北水域已排卵个体的比例(25.6%)显着高于其他个体,雌性临产个体的比例也较高;6—9月,南乔治亚岛东北水域雄性成体的比例约占一半,雌性成体的比例极低.性成熟度组成显示,1—2月为磷虾产卵盛期,而产卵场出现在乔治王岛东北水域以及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牟银凤[6](2015)在《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翻译报告 ——以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节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基于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节译的翻译报告,主要探究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以期在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方面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为后续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结合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传递信息的特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法,并辅助使用语义翻译法对原文本进行翻译,目的是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拥有相同的感受,并使译文能够得到国内海洋生态学专家的认可,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学习世界先进知识,促进我国的海洋生态学发展。本翻译报告共分为六部分:首先是引言,介绍了该翻译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报告的第一章简要概括了翻译文本和翻译过程。第二章介绍了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以及“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第三章从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的语言风格,并以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对其相应的翻译方法。第四章是结语,总结了译者的收获以及翻译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秦先燕[7](2013)在《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文中提出物质流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属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99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就侧重研究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目标就是为了阐述、了解控制地球系统及其演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了解人类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磷是基本生源要素之一,磷循环一般起始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沉积物,因而是属于沉积型循环;磷循环周期非常漫长,沉积在水中沉积物的磷难以及时返回陆地,因而,磷循环也是不完全的循环。目前,不少研究者对21世纪全球可能产生的磷匮乏表示担忧。海洋沉积物是非常巨大的磷库,海洋中的磷可以通过海平面上升、海水上涌、捕捞鱼虾和鸟类转移等方式返回陆地。但目前对磷返回陆地的机理及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海-陆生态系统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南极企鹅、海豹等海洋生物以南大洋中磷虾、鱼类等为食物,在无冰区繁殖、栖息期间会以粪便、死亡残体、蛋卵等形式转移大量的海洋来源磷到陆地,因此,本文拟以南极为研究区域,研究封闭和开放尺度下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涉及的内容摘要如下:1)通过食物链,磷在南大洋不同营养环节中得到了富集,生物及其粪便对磷的富集系数可高达1.59×104-3.58×106。企鹅是南极数量最多的海鸟类群。我们选择南极洲三个重要的企鹅聚居地,对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的磷的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阿德雷岛、西福尔丘陵、罗斯岛成年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海洋中的磷的量可分别达:12349kg/y,167036kg/y和24200kg/y。它相当于一年中有5.77×1012-2.37×1013kg海水中的磷输入到陆地,从而维持了南极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然后,讨论了生物转移量的不确定因素,如气候、环境、人类干扰、食物可利用性等。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南极中山站地区四个点位苔藓植物及其下覆砂土样品中Fe、Mg、P、Mn、Cu、Zn、Sr、Ni和Pb的元素含量,探讨了不同生境苔藓植物的元素含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四个点位苔藓、下覆砂土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均以Fe含量最高,四个点位均值分别为10014.73mg/kg、24405.48mg/kg,其次是Mg,而其他八个元素在苔藓和下覆砂土中含量大小顺序不一致。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苔藓植物元素含量与下覆砂土、海拔高度、海鸟活动、海洋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苔藓与下覆砂土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3)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法)调查了西南极阿德雷岛2个柱状沉积物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结合苔藓植物和企鹅粪无机磷和有机磷占总磷的百分比,分析了两个剖面物质来源、各形态磷之间以及与沉积物烧失量(LOI550℃)、含水率、TC、TN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苔藓植物无机磷(IP)占总磷(TP)的比例较低(28.71%)。两个剖面都受到苔藓和企鹅输入的影响,G1剖面企鹅输入比例(95.05%)大于Q2剖面(90.99%)。G1、Q2剖面总磷(TP)含量分别为1032-4898mg/kg和960-2127mg/kg,IP是两个柱状沉积物中的主要部分。但是,两个剖面各个形态P分布及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各个磷形态之间以及磷形态与烧失量、含水率、TC、TN相关性也存在差异。经估算,G1和Q2剖面生物可利用性磷(BAP)的含量均值分别为1322.17mg/kg和683.51mg/kg,因而,G1剖面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向水体释放磷的潜力大,这对维持南极无冰区贫瘠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以西南极法尔兹半岛为例,对企鹅、海豹传输的营养物质磷在陆地、淡水生态系统中的记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动物输入的营养物质磷一般会增加土壤、植物、水体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磷含量。5)以南极近海阿德雷岛为例,研究了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机理,估算了磷循环通量。结果表明,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包括了磷在海洋-陆地-淡水湖泊/溪流-海洋的迁移过程。在该岛,磷的外来营养源包括物理输入、生物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3种,其中生物输入(企鹅粪)占94.34%-99.74%,居于主导地位。磷的输出方式包括大气输出、物理输出(水流和风的输出),其中,以水流方式输出的物质的量较大。此外,以生物方式输入的磷在南极无冰区的保存量约为1358.39kg/y,其余则输入到近海中。本文创新点如下:1)首次从封闭和开放尺度上研究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及循环通量,阐明了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对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陆地向海洋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定量角度出发,明确企鹅转移的海洋来源的磷在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2)从南极苔藓植物、企鹅粪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出发,结合沉积物磷形态分析结果,从定量角度出发研究沉积物剖面物质来源,该方法可能是对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企鹅和植物物质来源的有力补充。

陈倩倩[8](2013)在《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气候环境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高度关注的焦点,是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计划项目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特征和机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自然变化背景值,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评估和预测。学者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上对自然界中保存着丰富环境信息的记录载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南极和南海西沙群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响应灵敏,是研究过去全球变化包括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的理想区域。本文在时间尺度上选取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晚全新世,空间上选取高纬度的东南极地区典型的企鹅粪土沉积层和低纬度地区的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典型的海鸟粪土沉积进行分析研究。应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有机生物标志物,结合其它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探讨典型区域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海鸟生物传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建立了沉积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离子对缓冲溶液有效地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叶绿素a和伪枝藻色素的分离效果和灵敏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液质联用法采用乙腈体系,同时加入少量甲酸,明显提高了离子化效率和灵敏度,色素的分离效果、丰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另外,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同其它沉积色素分析法,包括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分析效果进行对比,不同分析方法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液质联用法显示了巨大的优势。近红外光谱法,操作最为简便快捷,但只局限于估算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成本低且分析速度快,但是分析精度不够高,特异性较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精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是色谱条件要求更高,在技术上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液质联用法的分析精度、灵敏度和特异性非常高,对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程度要求不高,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可控性强。2.过去800年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紫外辐射历史的沉积色素记录对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的沉积色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它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过去800年来的紫外辐射记录和整体光强度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至少经历了四次明显的紫外辐射高峰期,而且从历史记录来看现代的紫外辐射强度应最高。影响到达湖泊的紫外辐射强度的因素繁多,罗斯海地区在190-320aBP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对应于气候恶劣的小冰期,表明紫外辐射强度的变化与第一类因子有关,如湖泊DOC、冰雪覆盖程度、天气条件等;其它时期紫外辐射与整体光强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紫外辐射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臭氧变化和太阳光谱变化。从历史角度来看紫外辐射强度与太阳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太阳活动弱的时期,对应的紫外辐射相对较强,但该自然过程随着近现代人类活动的干扰有可能发生显着变化。3.东南极湖泊沉积物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对东南极罗斯岛粪土沉积柱以及莫愁湖MC2沉积剖面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重建了东南极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历史,恢复了沉积剖面中各物质组成的相对比例,建立了元素含量与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结果显示,罗斯岛沉积剖面样品中的叶绿素a含量与近红外反射光谱在650-700nm处的谷面积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数学建模可以预测样品中叶绿素a的含量,指示湖泊生产力变化历史;但是预测叶绿素a与实测的绝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该方法只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半定量的预测湖泊生产力的方法。莫愁湖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PCA分析主因子1载荷值与指示生产力变化的有机质热解烃类化合物S2指标高度相关,比谷面积法更好,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湖泊生产力的变化。同时,结合纯鸟粪、纯藻类与土壤样品的光谱曲线,利用端源分解的方法,成功计算得到了罗斯岛四个沉积剖面中各物质来源所占的比例。通过主成分回归(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两种模型,建立多种元素含量与不同光谱指标间的统计关系模型,且PLS模型所预测的数据精确度要比PCR高,可用于样品化学元素含量的预测。4.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分类方法的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APCI-MS)测定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沉积样品中色素的含量,运用藻类色素化学分类软件CHEMTAX恢复了东南极罗斯海地区湖泊藻类种群结构变化历史,并探讨了南极海鸟生物传输对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极罗斯海地区的湖泊中分布着蓝藻、绿藻、硅藻、隐藻和甲藻等多个门类,其中,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优势种群。海鸟生物传输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湖泊中藻类种群的发展,提高了湖泊初级生产力水平。受到海鸟活动影响较大的BI和MB6沉积剖面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以绿藻为主,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种群,表明鸟粪输入在促进湖泊藻类生物量增加的同时尤其促进了绿藻的生长。在BI和MB6剖面中,绿藻和硅藻与甲藻丰度表现为相反的关系,同时CL2剖面中蓝藻和甲藻丰度呈反相关,表明企鹅粪输入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湖泊中不同藻类生长出现竞争,相对丰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湖泊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基于沉积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的来说,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表征出研究区域内的藻类优势种群和丰度相对变化,在南极湖泊生态群落结构演化历史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性。5.鸟生物传输对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建立了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鸟生物粪样品中的甲基汞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广金岛和晋卿岛上的古鸟粪和现代鸟粪样品及粪土沉积剖面样品进行了甲基汞分析,探讨了海鸟生物传输对偏远的西沙群岛生态系统中甲基汞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古鸟粪和新鲜鸟粪中的甲基汞、总汞和甲基汞在总汞中的百分比含量都很高,说明排便是海鸟吸收和排泄甲基汞的一个过程,在海鸟体内的甲基汞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甲基汞和P元素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鸟粪的输入控制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含量,但是近年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汞污染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之后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的分布,海鸟通过生物放大和生物传输作用影响粪土沉积层中的甲基汞水平。粪土沉积样品和古鸟粪样品中的甲基汞百分比含量高达20%左右,而且年龄较老的古鸟粪和粪土沉积样品中的甲基汞比例高于年轻样品中的含量,同时样品中微生物活动较弱,表明粪土沉积物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海鸟粪便的输入。海鸟生物传输不仅为西沙群岛生态系统发育带来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为偏远的岛屿生态环境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有可能威胁岛上居民的身体健康。

张海生,陆斗定,于培松,张卫国,卢冰,Hans-Ulrich PETER,Walter VETTER[9](2013)在《西南极企鹅栖息地粪土层生物标志物记录和实测群落结构变化与ENSO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210Pb进行年代测定,建立了西南极阿德雷岛AD2企鹅粪土地层的类脂生物标志物时间序列,应用粪土层记录的环境冷暖指标脂肪酸分子nC18:2/nC18:0比值变化,反映19312006年以来西南极地区几次短期气候冷暖变化事件,它们在年代和形式上与ENSO事件相互对应,且低值出现在23和67cm处的2个ENSO年结束年(1958和1983年),反映了记录在南极沉积地层中的ENSO信号可能有一个时间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还显示,AD2粪土层正构烷烃主峰碳(MH)C23的相对丰度、C23/C17、轻组分与重组分比值(C21/C22+)、碳优势指数CPI等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土壤菌藻微生物与低等植被的相对变化,而且也与气候变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细菌脂肪酸很好地记录了近75年来该地区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细菌变化,细菌脂肪酸iC15:0/aC15:0比值敏锐地反映了这一地区在这两个时期微生物作用明显增大,且均发生在ENSO结束年,同时段的脂肪酸组分CPIA值降低,C21/C22+增高,表明微生物为粪土层贡献低碳数的脂肪酸分子,与Pr/Ph没有太大相关性,这种变化反映了微生物及细菌在南极这个相对简单的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疑微生物的活动与气候冷暖条件密切关联.另外结合企鹅群落实测研究表明,鸟类数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全球气候变化对群落生态系统的影响.

姜珊[10](2012)在《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文中指出全球变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社会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自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实施以来,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的最前沿课题。其中,最近的一两千年被称为“晚全新世”,在这段时期,气候的一些重要边界条件(例如地球几何轨道和全球冰物质)保持稳定,因此这段时间内气候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辅以现代气候变化,包括全球尺度的变暖,就可以重建人类驱动对于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目前在极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在现代观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也非常强调通过长时间尺度的气候重建来研究气候演变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的变化通常会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脆弱的南北极湖泊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响应?因为直接观测的数据资料有限,各国学者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另外,在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是否会发生改变,以及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各自的影响,也是预测未来湖泊变化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时间尺度上,立足于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晚全新世,在空间上选取南北极典型湖泊和泥炭层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多个典型湖泊沉积物中表层沉积物、湖藻及湖区周围泥炭层土壤等环境介质样品,区分南北极湖泊生态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近现代的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南北极空间范围上的生态环境演化记录的对比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沉积色素、磁化率、硅藻组成、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结合其它物化指标如碳酸钙含量、TOC等,从历史演化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新奥尔松地区最近3000多年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对寒冷的小冰期,气候对湖泊中藻类的生长不利,湖泊生产力下降,沉积物中色素含量出现低值,生物硅含量降低;表层5cm(对应约1890AD)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着升高,色素和硅藻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进入20世纪后,气候的转暖以及湖冰的减少,导致湖泊藻类生长迅速,湖泊生产力大大提高。而此时较低的生物硅含量与藻类间的竞争生长有关。湖泊中蓝藻含量不断上升,暗示北极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导致了湖泊营养水平增加。通过对元素及比值、矿物组成变化、环境指标因子载荷得分和化学蚀变指数(CIA)等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新奥尔松地区在距今550年前处于长时间的气候相对温暖期,湖泊流域基岩化学风化作用较强;在距今550-100年(即1450-1900年)期间,特别是在1700-1900年,沉积物中碳酸盐/硅酸盐矿物含量比值降低,石英等粗矿物增加,湖泊流域化学风化能力和湖区物理传输作用下降,对应气候寒冷期,与全球发生的小冰期(LIA)一致;20世纪初,各指标反映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和对气候较为敏感的过程(如物理搬运作用、流域侵蚀、地表融水径流等)显着增强,超过了过去3000年的任何时期,这与最近100年北极地区气候显着变暖一致。本研究所揭示的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过程与北极地区、北半球甚至全球古气候记录具有相似性,表明新奥尔松地区气候变化是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发生的。对比的结果表明,北极地区近3000年来湖泊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和湖区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2.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利用湖泊和泥炭层沉积物的对比研究,探讨过去3000年以来重金属分布和来源,并利用四种评价指标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初步判断了新奥尔松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结果表明,As、Hg和Pb的污染程度相对高一些,可以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污染;而其它金属则处于“没有或非常低污染程度”。最近200年,汞沉积通量呈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1800年、1880年和1970年左右。对比研究区煤炭生产量、全球Hg产量和S2剖面Hg沉积通量记录的变化,表明当地Hg的输入主要来源于远距离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作用,本地煤矿的开采和关闭可能对当地汞沉积通量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总的来看,新奥尔松地区的汞污染程度与瑞典、加拿大等环北极地区相当,高于格陵兰地区,但仍明显低于美国等工业化较高的国家。结合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如色素、硅藻含量等)以及有机质类型的判别,并通过定量计算,我们得出:在1970年之前,沉积物中的Hg主要来自人类源的排放,而1970年之后Hg的持续高值主要归因于湖泊藻类的“挖掘”效应(占89.6-95.8%),人类源Hg的比例大大下降。同时,近表层样品中甲基汞的含量显着增加,高含量的Hg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北极湖泊中Hg甲基化速率的重要因素。Pb同位素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Pb污染主要来自西欧和俄罗斯,新奥尔松当地煤矿开采不是引起Pb污染的主要因素。泥炭层沉积物真实的反映了人类源Hb的大气沉降历史,揭示出该地区人类源Pb含量在20世纪60-70年代达到峰值,之后Pb含量与同位素比值的结果都表明人类源Pb显着下降。然而,较长时间尺度的湖泊沉积记录表明,表层样品中的Pb含量仍然较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过程(如流域侵蚀作用、地表融水径流等)可能是引起高纬北极湖泊沉积物表层Pb污染的主要原因。3.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南北极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生物硅含量的变化能有效指示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是研究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的理想替代性指标。我们运用多指标分析(包括干酪根中C、N、S、H含量、生物硅、氨基酸以及岩石热解分析中指示藻类生产力的指标S2)对东南极莫愁湖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重建了最近3000年来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莫愁湖湖泊初级生产力出现4段低值期,分别对应于距今2400-2200年、1800-1600年、1400-1200年以及800-150年。在这四段时期,莫愁湖藻类生产力显着降低,生物硅以及氨基酸含量减少,有机质积累量下降,湖泊生产力低下。并利用氢同位素、C/S比值和磁化率等指标,恢复了湖泊的水动力状况和湖区的气候变化(如新冰期和小冰期等气候事件),并与整个东南极地区进行了区域对比。将湖泊生产力与气候指标以及文献记录的对比发现,莫愁湖湖泊生态对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明显的响应。4.环南极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对比研究对环南极地区(包括西南极阿德雷岛、拜尔斯岛、东南极罗斯岛和拉斯曼丘陵地区)的8个沉积物剖面(包括湖泊、泥炭层和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并通过三种污染评价指标(富集系数EF、地质积累指数Igeo和校正污染程度mCd),计算了各剖面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环境介质(如土壤、岩石、生物粪和苔藓)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的因素包括基岩背景、生物粪输入和人类源大气沉降等。利用沉积物质量标准(SQG)初步评价了Ni、Zn、Cu、Cd、As、Pb、Hg和Cr元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典型生物粪土层中重金属污染较严重。Zn、Hg、Pb和As没有达到污染效应发生的最低范围,另外一些金属元素如Ni、Cu、Cd和Cr等在某些剖面中已经达到发生生态风险的水平,这与海鸟粪的大量输入和当地的地质背景值高有关。5.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北极高纬度地区与中同等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即经历了“暖期-冷期-暖期”。其中“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之后的气候变暖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由于纬度以及所选用的替代性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灵敏性不同,所恢复出的各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变化程度上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总体上都反映了北半球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南极和北半球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持续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南极各个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如放大效应和出现时间有显着的区域差异。我们对南北极湖泊沉积序列重建结果表明,南北极湖泊生态坏境(包括湖泊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和流域环境(如风化作用和水动力作用等)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南北极多个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对于重金属富集的程度不同,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所分析的沉积剖面中南极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企鹅粪土沉积物明显富集部分重金属元素,南极企鹅粪的生物传输是造成南极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声学数据的2018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集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极磷虾生物学简介
    1.2 南极磷虾集群研究进展
        1.2.1 南极磷虾集群的类型
        1.2.2 南极磷虾集群的性质
        1.2.2.1 物理特征
        1.2.2.2 生物特征
        1.2.3 南极磷虾集群的生物学意义
        1.2.3.1 摄食
        1.2.3.2 生殖
        1.2.3.3 防御
        1.2.4 南极磷虾集群探测方法与技术
        1.2.4.1 探测方法
        1.2.4.2 探测技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奥克尼群岛声学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概况
        2.1.2 声学数据的获取
        2.1.3 磷虾样本的采集
        2.1.4 声学数据后处理
        2.1.4.1 海表海底混响噪声剔除
        2.1.4.2 环境背景噪声剔除
        2.1.4.3 磷虾生物信号检测
        2.1.5 南极磷虾目标强度计算
        2.1.6 南极磷虾资源密度
        2.1.7 集群检测与特征值提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磷虾生物学信息
        2.2.2 磷虾集群检测
第三章 南极磷虾集群特征值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采集
        3.1.2 数据处理
        3.1.2.1 声学数据处理
        3.1.2.2 南极磷虾集群检测
        3.1.2.3 集群检测后处理
    3.2 结果
        3.2.1 体长频率分布与目标强度
        3.2.2 集群特征
        3.2.3 集群类型
        3.2.3.1 集群特征主成分分析
        3.2.3.2 集群聚类分析
    3.3 讨论
        3.3.1 集群特征值
        3.3.2 集群类型
        3.3.3 集群分布
第四章 南极磷虾集群资源丰度空间异质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1.2.1 声学数据处理
        4.1.2.2 尺度划分与数据探索分析
        4.1.2.3 地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声学数据的统计分析
        4.2.2 不同空间尺度下磷虾资源量分布
        4.2.3 磷虾资源量空间异质性建模
        4.2.4 磷虾资源量空间异质性最优模型
        4.2.5 磷虾资源量多尺度方向空间异质性特征
    4.3 讨论
        4.3.1 多尺度效应分析
        4.3.2 海洋环境对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物传输概述
    1.2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氮循环研究进展
    1.3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磷循环研究进展
    1.4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东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
    3.2 西南极乔治王岛
    3.3 南海西沙群岛
    3.4 样品处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生物传输对偏远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
    4.1 企鹅活动区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特征
    4.2 鸟粪输入对苔藓氮利用策略的影响
    4.3 难言岛湖水、湖藻氮同位素值的梯度变化
    4.4 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特征
    4.5 东南极企鹅粪来源氮的循环过程
    4.6 西南极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对氮循环的影响
    4.7 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生物传输作用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
    5.1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5.2 影响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5.3 有机磷的矿化
    5.4 鸟粪沉积物磷的动力学循环机制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
    6.1 过去700年西沙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记录
    6.2 热带海鸟食物的现代重金属污染调查
    6.3 南极鸟粪土的Cd相态分布特征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南极半岛北部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南极磷虾与地统计模型简介
        1.2.1 磷虾简介
        1.2.2 地统计模型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磷虾渔场空间分布
        1.3.2 环境因子对磷虾渔场分布的影响
        1 )叶绿素-A对磷虾渔场分布影响
        2 )温度对磷虾渔场分布影响
        3 )海冰对磷虾渔场分布影响
        4 )深度与磷虾渔场分布的关系
        1.3.3 地统计模型的研究现状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南极磷虾渔业CPUE分布及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1.4.2 基于地理加权模型的南设得兰群岛北部南极磷虾渔场空间分布影响研究
        1.4.3 南极磷虾渔业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以企鹅为例
第二章 南极磷虾渔场的 CPUE 分布及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单位标准化方法
        2.1.3 克里格方法处理环境因子
        2.1.4 多因素分析
        2.1.5 温度与地形的薄板样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温度对CPUE的影响
        2.2.3 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与海冰
        2.2.4 温度距离交叉分析
        2.2.5 GAM模型
    2.3 讨论
        2.3.1 地形、海冰、温度和叶绿素
        2.3.2 光合有效辐射度
        2.3.3 因子综合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理加权模型的南极磷虾渔场分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渔业数据
        3.1.2 环境数据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3.2.2 GWR模型构建
        3.2.3 虾群深度对CPUE的效应
        3.2.4 离岸距离对CPUE的效应
        3.2.5 海水温度对CPUE的效应
    3.3 讨论
        3.3.1 虾群深度
        3.3.2 离岸距离
        3.3.3 表温
        3.3.4 模型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南极磷虾渔业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以企鹅为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渔业数据
        4.1.2 企鹅数据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缓冲区统计结果
        4.2.2 虾群深度对阿德利企鹅的效应
        4.2.3 虾群对帽带企鹅的效应
        4.2.4 虾群深度对巴布亚企鹅的效应
    4.3 讨论
        4.3.1 阿德利企鹅
        4.3.2 帽带企鹅
        4.3.3 巴布亚企鹅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2016年南极斯科舍海南极大磷虾种群结构的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生物学信息
    2.2 种群结构月份 (季节) 变化
    2.3 种群结构区域差异
3 讨论
    3.1 乔治王岛磷虾种群
    3.2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磷虾种群
    3.3 斯科舍海磷虾种群

(6)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翻译报告 ——以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节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翻译项目概述
    1.1 翻译文本选择
    1.2 翻译文本介绍
    1.3 翻译过程介绍
2.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2.1 文本类型理论
    2.2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3. 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的语言风格探究及翻译分析
    3.1 词汇
        3.1.1 专业术语
        3.1.2 “长词”
    3.2 句法
        3.2.1 被动语态
        3.2.2 现在时态
        3.2.3 句子结构
    3.3 语篇结构
    3.4 案例分析
4. 结语
    4.1 经验收获
    4.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4.3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译文一
    附录二 原文一
    附录三 译文二
    附录四 原文二
致谢
个人简历

(7)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1.1 生态学基本理论
        1.1.1 生态学概述
        1.1.2 生态系统概述
    1.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基本理论
        1.2.1 概述
        1.2.2 类型
        1.2.3 封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4 开放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1.3.1 自然界的磷及其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意义
        1.3.2 封闭的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3 开放的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3.4 磷的收支不平衡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南极海-陆界面物质流动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2.1 南极海-陆界面典型的生物传递者
    2.2 南极海-陆界面典型的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2.2.1 历史时期的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2.2.2 现代生物传递者研究进展
    2.3 南极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影响
        2.3.1 南极海洋向陆地的物质转移方式
        2.3.2 生物输入的物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3.3 生物输入的物质对南极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2.3.4 小结
    2.4 南极陆地向近海的物质转移方式及其影响
    2.5 南极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由海至陆:南极磷的生物转移评估
    4.1 南大洋磷的生物富集
    4.2 南极企鹅以粪便形式转移的海洋来源的磷的估算
        4.2.1 研究区域
        4.2.2 估算方法
        4.2.3 结果分析
    4.3 影响企鹅转移的磷的量的因素
        4.3.1 影响企鹅种群大小的因素
        4.3.2 影响企鹅繁殖时间的因素
        4.3.3 影响粪便排泄速率的因素
        4.3.4 影响企鹅粪中磷的含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东南极中山站地区苔藓植物元素含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
        5.2.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述
        5.2.2 样品采集
        5.2.3 样品分析处理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苔藓元素含量
        5.3.2 下覆砂土元素含量
        5.3.3 苔藓植物体内元素含量与环境的关系
        5.3.4 苔藓和下覆砂土元素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西南极阿德雷岛沉积物剖面磷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6.1 引言
    6.2 采样地点及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述
        6.2.2 样品采集处理方法
        6.2.3 样品分析测试
        6.2.4 数据分析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6.3.2 苔藓植物和企鹅粪磷形态分析
        6.3.3 沉积物剖面物质来源分析
        6.3.4 沉积物剖面磷的存在形态
        6.3.5 各形态磷相对百分含量
        6.3.6 各形态磷之间及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
        6.3.7 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估算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南极近海生物输入的磷对无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7.1 引言
    7.2 生物输入的磷对法尔兹半岛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7.3 生物输入的磷对法尔兹半岛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8.1 循环机制
    8.2 输入、输出通量的估算
    8.3 磷的保存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展
    1.2 全新世南极气候变化历史研究进展
    1.3 浮游植物光和色素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1.4 沉积色素研究进展
    1.5 生物传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3.2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3.3 样品的测试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4.1 沉积色素分析方法简介
    4.2 沉积色素的HPLC分析
    4.3 沉积色素的液质分析
    4.4 东南极沉积样品中叶绿素a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过去800年来东南极罗斯海地区UVR历史的色素沉积记录
    5.1 背景介绍
    5.2 罗斯海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沉积色素的分布特征
    5.3 东南极罗斯海地区800年紫外辐射历史记录
    5.4 影响罗斯海地区紫外辐射变化的因素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东南极湖泊生产力和物质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6.1 反射光谱:快速重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新方法
    6.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生产力中的应用
    6.3 近红外光谱在东南极莫愁湖初级生产力中的应用
    6.4 端元分解法在计算东南极罗斯岛沉积物物源组成中的应用
    6.5 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多元统计建模预测样品的元素含量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色素的东南极湖泊浮游藻类化学分类法(CHETAX)研究
    7.1 基于色素的化学分类法(CHEMTAX)的应用研究进展
    7.2 CHEMTAX法表征东南极罗斯岛地区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3 海鸟粪便的输入对东南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4 基于色素的CHEMTAX化学分类分析法的优缺点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西沙海鸟粪土沉积层甲基汞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8.1 自然环境中汞与甲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8.2 微波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优化测定海鸟生物粪中的甲基汞
    8.3 西沙群岛古鸟粪和粪土沉积层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
    8.4 粪土沉积层中甲基汞百分比的变化历史及影响因素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9)西南极企鹅栖息地粪土层生物标志物记录和实测群落结构变化与ENSO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2 柱样采集和实验方法
    2.1 柱样采集
    2.2 粪土样核素测定方法
    2.3 生物标志物提取和仪器分析
    2.4 企鹅生态实测方法
3 地层记录
    3.1 粪土地层样品210Pb定年
    3.2 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与生物源
    3.3 类异戊二烯烃的Pr/Ph与沉积环境记录
    3.4 脂肪酸分布和细菌活动对环境温度的响应
    3.5 甾醇分子组成与沉积埋深的关系
4 讨论
    4.1 企鹅群落变化 (生态实测) 对全球变暖和ENSO的响应
    4.2 分子记录及植被、企鹅数量与气候变化 (ENSO) 的关系
5 结论

(10)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北极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及未来趋势
    1.2 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人类活动在南北极地区的记录
    1.4 多指标分析在古湖沼学重建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区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
    3.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概况
    3.2 样品的采集与岩性描述
    3.3 样品的测试
    3.4 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北极湖泊生态演变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4.1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4.2 过去30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和化学风化历史
    4.3 泥炭层记录反映的最近300年新奥尔松气候变化
    4.4 新奥尔松湖泊生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重金属污染在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记录
    5.1 北极新奥尔松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5.2 湖泊沉积物Hg污染—一种关于Hg和MeHg循环的新假说
    5.3 最近200年Hg污染在泥炭层沉积物的记录及来源
    5.4 湖泊与泥炭层沉积物Pb污染记录对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生物硅在南极湖泊沉积物中的应用
    6.2 莫愁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生态演变历史
    6.3 过去3000年莫愁湖湖区气候记录与环境演变
    6.4 拉斯曼丘陵与东南极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比较
    6.5 莫愁湖古湖泊生产力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南极无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及初步对比研究
    7.1 菲尔德斯半岛及邻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7.2 罗斯海地区重金属沉积记录
    7.3 拜尔斯岛重金属沉积记录
    7.4 拉斯曼丘陵重金属沉积记录
    7.5 所有剖面沉积物质量标准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晚全新世南北极生态环境演变对比研究
    8.1 南北极和中国气候变化记录对比
    8.2 湖泊生态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8.3 南北极重金属污染记录的对比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会议摘要

四、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西海岸海滩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唐怀能,王永红,黄清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2]基于声学数据的2018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集群特征研究[D]. 万树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3]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王雪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南极半岛北部磷虾渔场时空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陈吕凤.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2016年南极斯科舍海南极大磷虾种群结构的时空变化[J]. 丁博,朱国平,张海亭.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8)
  • [6]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海洋生态学科技文献翻译报告 ——以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节译为例[D]. 牟银凤.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7]南极无冰区和近海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 秦先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9)
  • [8]典型地区海鸟粪土沉积层中色素和甲基汞分析及生态环境意义[D]. 陈倩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9)
  • [9]西南极企鹅栖息地粪土层生物标志物记录和实测群落结构变化与ENSO的响应[J]. 张海生,陆斗定,于培松,张卫国,卢冰,Hans-Ulrich PETER,Walter VETTER.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2)
  • [10]过去3000年南北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对比[D]. 姜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的海鸟及其种群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