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磊,王序威,张亭,焦满岱,孟慧媚,赵文奇[1](2020)在《高地压软岩矿山残矿回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银公司小铁山多金属矿为典型的高地压软岩矿山,由于地压活动频繁、巷道和采场破坏严重等原因,前期生产中滞留了大量残矿。根据调查踏勘,将小铁山矿残矿划分为三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四中段、五中段多种充填法试验期间形成的残矿和六中段~八中段上向巷道式进路充填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针对小铁山矿不同区域残矿回采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以"小范围、小规模、小断面、小设备、小规格"机械化开采为指导思路,制定了五种可行的残矿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颜嘉俊[2](2020)在《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赣南某钨矿板裂状薄矿脉为工程背景,基于延用矿山原有的地质工程,并根据采场实际地压情况提出了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的回采方案。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等手段,对试验采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实现赣南某钨矿板裂状薄矿脉地安全高效回采,主要地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经过现场实际勘察调研,主要勘察现场结构面状况,地压活动规律,结合现场开采实际情况,最终选定极具代表性的试验采场以开展后续工作。(2)结合采场围岩移动破坏规律,提出适用于板裂状围岩失稳控制的三种安全回采方案,从控制效果、技术实施难度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最终选择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作为试验采场回采方法。(3)对试验采场所在中段上下盘围岩、矿岩力学参数测试与分析得到矿岩物理力学参数,结合结构面调查与现场地质勘查结果,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强度折减,得到与工程现场相符合的岩体力学参数。(4)运用FLAC-3D软件完成了不同回采方案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矿体上下盘围岩及顶板的位移值最小,最大主应力远小于普通留矿法,釆场围岩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特征与相似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5)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完成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经测试并统计试验结果,最终确定符合强度相似比的材料配比为沙子:石膏:水为5:1:1.2,其7d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为0.67MPa,弹性模量为0.066GPa),可作为相似模型试验中围岩(板岩)的试验材料。(6)设计了完整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整体方案,采用DIC二维数字散斑测量分析系统,对试验中模型不同区域位移场和变形场进行测试分析,对比了不同回采方案上下盘板裂状围岩随开采过程变形及移动规律,得到普通留矿法的顶板及上下盘的最大位移达1.1mm,而散体人工矿柱倾向锚固法顶板及上下盘的位移峰值仅有0.4mm。从而得到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为有效控制围岩失稳的最佳回采方法。
孟慧媚,刘武团,高忠[3](2017)在《小铁山矿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小铁山矿采矿作业向深部拓展,受地应力和岩性分布的影响,地压活动频繁,引发的地压活动危害问题更为突出。为减少深部开采地压灾害的不利影响,通过对矿山开采巷道围岩的变形监测,分析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制定出适合矿山的支护措施,有效减少了二次支护成本,对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敏,贺小庆,吴亚斌,黄英华[4](2017)在《某金属矿井下地压活动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容易造成局部地压活动显现,而频繁的地压活动容易对井下围岩及生产设备造成破坏,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通过矿山开采现状及井下地压活动的表现形式,从岩体内部地质构造弱面、采空区、无序开采及爆破震动等方面分析矿区地压活动产生的原因及规律,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地压活动控制措施,可有效控制地压活动现象,对矿山地压管理及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守杰[5](2011)在《云锡松矿残矿回采地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多矿山进入开采末期,资源紧张,而空区内有大量的残矿,为缓解资源紧张局面,回收残矿的要求更为迫切。空区中残矿开采技术条件复杂,采空区的状态或为敞空或为冒落充填,回采这些残矿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就是回收过程中的地压控制问题。论文以松矿房柱法矿柱回采为研究对象,使用FLAC3D软件建立现场房柱法模型,考虑了三种不同侧压系数,进行开采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岩体力学、岩石力学、复合岩体力学知识对矿岩稳定性进行分析,总结了三种侧压系数下的地压显现规律,分析了盘区压力拱效应,并根据对压力拱的定义圈定了盘区压力拱的边界。通过计算分析认为松矿房柱法结构及参数合理。按不同回采顺序进行回采,会使待采矿块处于不同的地压控制之下,选择合理的回采顺序对限制采场地压有重大作用;论文计算了自重应力场条件下三种回采顺序的地压显现规律,认为不同的回采顺序对待采矿块形成的地压一致。在一次回采的基础上进行矿柱回采,需要控制采场地压。论文分析了空场中不同位置矿柱回采后的地压显现规律及矿岩稳定性,认为回采靠近盘区矿柱的点柱可以控制采场地压。采场顶板可能因顶板中央的拉应力或角点处的压应力增至极限值而导致冒顶,经过计算分析,认为松矿房柱法空场顶板破坏方式是角点压应力集中导致岩体破坏进而导致冒顶。
周宗红[6](2006)在《夏甸金矿倾斜中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金矿床在我国分布较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国民经济对黄金需求量的增大,越来越需要开发安全高效采矿方法。虽然在迄今为止的采矿方法理论研究与矿山生产实践中,对岩金矿床高效开采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一直忽视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使这一安全高效采矿方法未能在岩金矿床得到实际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岩金矿床的工艺技术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传统工艺技术的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较大,从而使岩金矿床一直成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禁区。 本文在研究散体流动规律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损开采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夏甸金矿倾斜中厚矿体条件,进一步改进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采场结构与落矿、放矿方式。研究应用自落顶、设置回收进路与保持三个分段回采的采场结构,适应岩金矿床一般矿体铅直厚度较小的特点;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岩体变形、移动和破坏规律,揭示了诱导空区顶板冒落的机理;用中深孔与浅孔两种落矿方法,解决矿体边界多变条件下的净洁落矿技术;用两种放矿方式——回收进路截止品位放矿、其他进路按放出量控制放出——控制矿石损失贫化率,由此形成了适应岩金矿床开采条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新方案。新方案在夏甸金矿得到了实际应用。 夏甸金矿Ⅶ号矿体为一典型的岩金矿床,矿岩节理裂隙发育,矿体埋藏深、倾斜中厚。原来采用干式充填法开采,在生产中存在着安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和矿石损失大等诸多问题。应用本文改进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新方案,取代干式充填法,同时针对Ⅶ号中厚矿体的具体条件,解决了安全高效开采的工艺、技术问题:针对矿岩硬度与稳固性特点,研究了采动地压控制方法;基于夏甸金矿散体移动规律与矿岩容易冒落的特性,提出了诱导顶板围岩冒落形成覆盖层的方法;根据矿体产状,提出了根据上分段矿体边界设置回收进路的方法。由此,形成了小结构参数和组合式落矿、放矿方式的的无底柱分段崩落实用新方案。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岩金矿床倾斜中厚矿体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弊端,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简单、安全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和生产能力大的优点。该方案在夏甸金矿实施三年以来,避免了矿山常年发生的采场安全事故,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理论研究与在夏甸金矿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由诱导冒落、设回收进路、不小于三分段回收的采场结构与组合式落矿、放矿方式构成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新方案,可成为一种高回采率、高效率和贫化率得到有效控制的采矿方法,用于贵金属矿床的地下开采。本文研究成果,拓宽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范围,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具有广
冯巨恩,吴超[7](2005)在《金属矿床采掘过程围岩失稳状态的声发射监测实践》文中提出本文以声发射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小铁山矿脉内采准工程中采准和回采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了实时监测,确定了不同岩性的稳固性、开挖后的松动范围和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及支护时间.从岩石应力和声发射次数与能量的关系出发,通过实测一定时期内巷道的声发射特征,对比相应的破坏形式,确定了巷道开挖后破坏形式和声发射的关系,为脉内采准工程合理性和地压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证明了声发射监测技术在岩矿地下开挖工程地压活动监测中的有效性.
王永智[8](2005)在《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矿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如何合理、高效、经济、安全地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降低资源的损失,减少矿石的贫化,提高矿石的质量,是矿产资源开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充填采矿法以其高回收率、低贫化率的优点,在开采较高价值的难采矿床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无轨机械化胶结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和下向进路),点柱充填采矿法,分段充填采矿法,大孔径阶段空场嗣后尾砂胶结(块石胶结)充填采矿法等。同时,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充填体与围岩互相力学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为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小铁山铅锌矿采用的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回采进路是根据大型无轨设备和人工凿岩设备的尺寸进行设计的,由于小铁山铅锌矿矿床上部应力场构造简单,以垂直应力为主,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水平应力明显增加,水平应力为垂直应力的1.5~1.8倍,回采进路按照原有的设计进行施工时,回采进路鼓帮、片帮、冒落现象严重,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在进行中段衔接部位回采时,充填体脱落严重,有时比较大面积的冒落,回采率较低,损失严重,企业效益低下。 本文针对小铁山铅锌矿回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充填体与围岩互相力学作用机理,从充填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入手,进行室内、现场充填体试验研究:分析充填体的力学性质、沉积特征、强度特征;利用二维有限元进行充填体内部的应力、应变、位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正交分析,并结合进路宽度、充填料的类型、充填次数、侧压系数、埋深系数等,进行正交方差分析,比较准确得出了不同规格、不同条件下的进路回采参数,以及中段衔接部位(顶、底柱)的基本回采要求。
蔡寅峰,王永智,郭忠林[9](2004)在《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进行检测和分析,利用岩石力学、有限元和边界元进行应力计算,确定了该矿床的地压活动规律和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分布规律。并结合实践,对现有的工程布置、结构参数和回采顺序进行优化,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减少了因地压活动对矿山的工程布置、结构参数和回采顺序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了矿山的施工质量,强化了矿石的开采,确保了安全生产。
何良军[10](2003)在《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文中提出从地压对巷道的危害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地压控制措施,为减小地压对现阶段采矿巷道的影响,提出了免压拱等几种地压管理措施,经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效果。
二、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压软岩矿山残矿回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概况 |
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期间残矿形成原因 |
2.1 地压活动剧烈、矿岩稳定性差 |
2.2 矿体赋存条件复杂 |
2.3 回采顺序不当 |
3 多种充填法试验期间残矿形成原因 |
3.1 充填体强度不达标 |
3.2 采场位于采动影响区内 |
3.3 顶板暴露面积大 |
3.4 支护方式失效 |
4 上向巷道式进路充填法开采期间残矿形成原因 |
5 残采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6 结语 |
(2)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急倾斜薄矿脉开采技术现状 |
1.3.2 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矿山压力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采场选择及结构面调查 |
2.1 工程背景 |
2.2 试验采场的确定 |
2.2.1 试验采场选择的原则 |
2.2.2 试验采场位置 |
2.3 结构面调查分析 |
2.3.1 调查位置 |
2.3.2 调查方法 |
2.3.3 调查结果分析 |
2.4 地压活动勘察 |
2.4.1 现场勘察 |
2.4.2 地压活动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采场采矿方法选择 |
3.1 试验采场开采技术条件 |
3.2 采矿方法初选 |
3.2.1 选择采矿方法的基本原则 |
3.2.2 关键点支撑上盘预支护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2.3 电耙出矿静态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2.4 散体人工矿柱支撑倾向锚固留矿法 |
(1)技术方案内容 |
(2)技术方案评价 |
(3)经济效益分析 |
3.3 三种采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采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4.1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
4.1.1 岩样采集与加工 |
4.1.2 岩样容重及孔隙率 |
4.1.3 岩样吸水率 |
4.1.4 岩样单轴压缩试验 |
4.1.5 岩样抗拉强度试验 |
4.1.6 点荷载试验 |
4.1.7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结果汇总 |
4.2 岩石强度折减 |
4.2.1 H-B与M-C强度准则参数等效转化 |
4.2.2 岩体力学参数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假设及破坏准则 |
4.3.2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位移分析 |
4.4.2 应力分析 |
4.5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5.1 相似三定理 |
5.2 相似常数计算 |
5.3 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
5.3.1 模型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试件制作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3.4 模型材料配比选取 |
5.4 相似材料模型 |
5.4.1 模型监测及开挖设计 |
5.4.2 模型开采阶段位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与项目 |
获奖情况 |
(3)小铁山矿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监测原理 |
1.2 测点布置 |
1.3 监测结果 |
2 巷道松动圈测试 |
2.1 测试原理 |
2.2 测点布置 |
2.3 监测结果 |
2.4 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分析 |
3 小铁山矿深部矿压显现分析[14] |
3.1 巷道收敛变形监测分析 |
3.2 巷道松动圈测试分析 |
3.3 巷道支护措施 |
4 结论 |
(4)某金属矿井下地压活动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地压活动表现形式 |
3 地压活动原因分析 |
4 地压控制措施 |
5 结论 |
(5)云锡松矿残矿回采地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提出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常用的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方法 |
1.3.1 矿柱回收方法 |
1.3.2 采空区处理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云锡松矿地压特征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矿段地质概况 |
2.1.2 矿段地质构造 |
2.1.3 矿床地质 |
2.2 松矿开采历史及方法 |
2.3 矿区地压显现规律 |
2.4 地压活动原因分析 |
2.5 松矿残矿类型及矿量 |
2.5.1 开采损失形成残矿 |
2.5.2 非开采损失形成残矿 |
2.6 地压活动对残矿回采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压力拱理论 |
3.1 压力拱理论 |
3.1.1 压力拱 |
3.1.2 压力拱形成原理 |
3.1.3 压力拱拱体的定义 |
3.1.4 压力拱拱体边界的确定 |
3.1.5 采场压力拱的分类 |
3.2 硬岩压力拱形成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矿房柱法地压计算分析 |
4.1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4.2 松矿房柱法结构及参数 |
4.3 自重应力场房柱法地压计算分析 |
4.3.1 塑性区判别与矿岩稳定性分析 |
4.3.2 压力拱边界圈定 |
4.3.3 地压显现规律 |
4.4 侧压系数为1房柱法地压计算分析 |
4.4.1 塑性区判别与矿岩稳定性分析 |
4.4.2 压力拱边界圈定 |
4.4.3 地压显现规律 |
4.5 侧压系数为2房柱法地压计算分析 |
4.5.1 塑性区判别与矿岩稳定性分析 |
4.5.2 压力拱边界圈定 |
4.5.3 地压显现规律 |
4.6 不同侧压系数地压显现规律对比 |
4.7 不同回采顺序地压显现规律 |
4.7.1 中央向两翼回采 |
4.7.2 两翼向中央回采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柱回采地压计算分析 |
5.1 可采点柱探讨 |
5.2 自重应力场点柱回采地压计算分析 |
5.2.1 回采靠近盘区矿柱两个点柱 |
5.2.2 回采盘区中间两个点柱之外的其余点柱 |
5.2.3 回采盘区最中间两个点柱 |
5.3 侧压系数为1点柱回采地压计算分析 |
5.3.1 回采靠近盘区矿柱两个点柱 |
5.3.2 回采盘区中间两个点柱之外的其余点柱 |
5.3.3 回采盘区最中间两个点柱 |
5.4 侧压系数为2点柱回采地压计算分析 |
5.4.1 回采靠近盘区矿柱两个点柱 |
5.4.2 回采盘区最中间两个点柱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夏甸金矿倾斜中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分段崩落法研究应用现状 |
1.2.1 低贫损开采研究应用情况 |
1.2.2 崩落法放矿理论研究进展 |
1.2.3 采场地压与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2.4 采空区冒落规律与处理技术 |
1.3 岩金矿床应用分段崩落法面临的问题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夏甸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方案研究 |
2.1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
2.2 原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 |
2.3 采矿方法的改进 |
2.3.1 对采矿方法的要求 |
2.3.2 现有问题的解决对策 |
2.4 夏甸金矿Ⅶ号矿体开采方案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倾斜中厚矿体损失贫化控制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端部放矿废石混入过程 |
3.2.1 散体移动规律 |
3.2.2 废石混入过程 |
3.3 散体流动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
3.3.1 矿岩掺杂过程与发生掺杂部位的实验 |
3.3.2 下盘残留体实验 |
3.3.3 崩落法放出体实验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放矿方式的优化 |
3.5 采场结构的改进 |
3.6 回收进路的设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散体流动参数实验与结构参数优选 |
4.1 端部放矿崩落矿岩移动规律 |
4.2 散体流动参数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材料制备与实验模型 |
4.2.2 端部放矿实验数据 |
4.2.3 实验放出体形态与散体流动参数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选 |
4.3.1 分段高度的确定方法 |
4.3.2 组合放矿条件下进路间距的优选 |
4.3.3 崩矿步距的寻优 |
4.4 回收进路的确定方法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体变形移动和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 |
5.2.3 模型的建立 |
5.3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应力分析 |
5.3.2 位移分析 |
5.3.3 塑性区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形态复杂矿体落矿方法研究 |
6.1 中深孔爆破机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
6.1.1 试验条件及过程 |
6.1.2 试验结果 |
6.1.3 机理分析 |
6.1.4 试验结论 |
6.2 中深孔落矿工艺参数改进 |
6.2.1 边孔角的确定方法 |
6.2.2 炮孔布置形式 |
6.2.3 爆破效果的改善 |
6.2.4 预装药技术 |
6.3 组合落矿方法的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压活动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采场地压及其控制方法 |
7.2.1 地压显现特点 |
7.2.2 采场地压活动规律 |
7.2.3 采场地压控制方法 |
7.3 采准巷道掘进与支护方法研究 |
7.3.1 采准巷道的失稳和控制 |
7.3.2 采准巷道的布置 |
7.3.3 简易光面爆破的试验研究 |
7.3.4 采准巷道的支护 |
7.4 卸压开采及其应用研究 |
7.4.1 卸压开采的机理 |
7.4.2 卸压开采方法 |
7.4.3 卸压开采的工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采空区冒落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 |
8.1 引言 |
8.2 采空区冒落过程分析 |
8.2.1 岩体结构面与冒落形式 |
8.2.2 采空区临界冒落面积分析 |
8.2.3 采空区顶板可冒性分析 |
8.2.4 采空区顶板冒落过程分析 |
8.3 采空区冒落形式的控制 |
8.4 采空区冒落危害与防治措施研究 |
8.4.1 冒落气浪危害及数学模型 |
8.4.2 绕流模型的冲击气浪估算 |
8.5 采空区处理方法研究 |
8.5.1 诱导冒落法处理方案 |
8.5.2 冒落过程的控制 |
8.6 采空区引起地表沉陷程度的预估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低贫损分段崩落法在夏甸金矿的应用 |
9.1 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
9.2 岩体冒落规律监测 |
9.2.1 分段冒落过程监测 |
9.2.2 监测巷端部冒落过程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7)金属矿床采掘过程围岩失稳状态的声发射监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工程岩层地压活动特征 |
2.1 工程地质特征 |
2.2 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井下地压活动的关系 |
3 声发射地压监测 |
3.1 岩体声波测试 |
3.2 试验矿块声发射监测 |
3.3 结果综合分析 |
4 结 论 |
(8)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充填采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
1.1 国内外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及研究 |
1.2 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
第二章 矿山地质 |
2.1 矿床地质概况 |
2.2 矿山工程地质力学 |
2.3 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地质分区 |
2.4 岩石力学性质参数 |
2.5 开采技术条件 |
第三章 矿床开采 |
3.1 前言 |
3.2 矿床开拓 |
3.3 采矿方法及其演变过程 |
3.4 采准工程 |
3.5 回采工艺 |
3.6 充填工艺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四章 胶结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试验 |
4.1 胶结充填材料的力学参数测定 |
4.2 胶结充填材料的沉积特征 |
4.3 水泥含量及强度分布 |
4.4 进路充填体实测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上向进路式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力学优化 |
5.1 前言 |
5.2 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介绍 |
5.3 模型设计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5.6 中段衔接部位(顶、底柱)回采研究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最大主应力特征及应用方向 |
2 巷道轴向线方向的选择 |
3 沿矿体走向的回采顺序 |
4 矿体上、下盘回采顺序 |
5 上、下中段之间的回采顺序 |
6 生产现状与改进措施 |
四、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压软岩矿山残矿回采技术研究[J]. 张海磊,王序威,张亭,焦满岱,孟慧媚,赵文奇. 中国矿业, 2020(S2)
- [2]板裂状围岩薄矿脉钨矿床安全回采研究[D]. 颜嘉俊.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小铁山矿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监测与分析[J]. 孟慧媚,刘武团,高忠. 采矿技术, 2017(05)
- [4]某金属矿井下地压活动分析及地压控制措施研究[J]. 黄敏,贺小庆,吴亚斌,黄英华. 中国矿业, 2017(08)
- [5]云锡松矿残矿回采地压控制研究[D]. 李守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6]夏甸金矿倾斜中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研究[D]. 周宗红. 东北大学, 2006(12)
- [7]金属矿床采掘过程围岩失稳状态的声发射监测实践[J]. 冯巨恩,吴超. 地球物理学报, 2005(06)
- [8]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王永智.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9]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J]. 蔡寅峰,王永智,郭忠林. 黄金科学技术, 2004(06)
- [10]小铁山矿地压活动规律及破坏形态分析[J]. 何良军. 甘肃冶金,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