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珠三角都会经济区发展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山[1](2020)在《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攻坚期,而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经济发展变革。近年来,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城市群作为主要载体,在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最为发达的三个城市群,是国家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40%以上,可见,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不仅对所在区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我国总体经济的走向和全球中的竞争地位。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理念的发展,为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内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提升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质量,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展开系统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文献展开梳理;其次对城市群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概念展开说明和界定,并论述了所借鉴的相关理论;再次,在介绍了我国三大城市群基本概况的同时,并从总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质量现状,为后文的指标体系构建政策建议的提出奠定基础;然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计算经济发展质量各子系统的权重,并从城市群和城市群内部城市两个层面对其经济发展质量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质量均呈向好趋势,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排序关系为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而各子系统指数排序关系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比较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得知,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北京、上海、珠海、广州、杭州、南京、天津、苏州、舟山,并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将所有城市划分为高质量、较高质量、较低质量以及低质量四种类型;最后,从实用性出发,运用障碍度模型来分析和诊断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模型结果表明,开放发展质量、协调发展质量以及创新发展质量的障碍度排在前三位,而在具体指标中,经济密度、外贸依存度等单项指标的障碍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通过障碍度模型的结果并结合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提出提升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陈美玲[2](2015)在《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群系统既包括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经过人工变革后的社会经济系统(城镇建设空间),城市群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也存在着形成、发展、生长、演替的过程,集群现象是城镇成长的真正奥秘①。因此,我们可以以一种类比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城市集群现象。将城市在城市群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比拟为城市的生态位,将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物质生态流相互作用比拟为城市群的食物链功能营养关系,从而开启城市群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并探索引导其发展的路径。区别于已有文献中大多注重生态城市的研究、较少关注城市群整体层面生态发展的现状,本文将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群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城市群类比为一个生态系统,借鉴生态系统的体系和运行原理,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内部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演进过程提供新的分析视角,相应的,以类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为内在逻辑,以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内部相互作用优化和空间演进方向优化为出发点,为城市群空间优化提供思路。本论文研究属于城市规划学同区域经济学、生态学相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一种类比的方法,采取“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理论建构——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类比方法的应用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城市群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载体生长,以人类的活动为承载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有机生态系统;人和生物的同一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以及城市群系统作为人类的聚落形式和自然系统作为生物的聚落形式,为“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群系统”的类比研究提供了可行性。论文共分七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在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关于城市群空间组织、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等;第三章为类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分为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和基本理论,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包括其要素、组织关系、结构类型、形成过程等,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互馈的本质、原理、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等,类生态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演替表现、方向、实质、演替特征、动力机制、内部组织机制等,类生态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模式、途径;第四章为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包括珠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的具体表现,利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关研究,从生态位、物质流、生态流等进行解构;第五章为类生态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互馈和演替,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空间进行分析和阐述,以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三个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第六章为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子系统各自的物质流、生态流通畅;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子系统各自的空间结构优化;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互馈。第七章为结论部分。类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研究核心思想在于:追求城市群整体空间的平衡与协同发展,而非少数城市的极化;追求多种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而非对某些类型空间资源的恣意利用和破坏;追求城市群整体空间发展的分工协作和共生共荣,而非城市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追求城市群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组织、自适应性能,维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非“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潘中艺[3](2012)在《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已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区域增长极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由于我国已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之内,因此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与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基本依赖产业、城市等增长极而起步的局面不同,中西部、东北等落后区域由于不具备增长极形成的前提条件,如果消极等待发达区域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只能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建立引致性增长极的模式是促进中西部、东北区域发展的现实选择。另外,因落后地区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发育不良,产业联系断档,城市间的联系也较弱,单独寻找一个城市作为增长极点,对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大。综上,实现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将有赖于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空间扩散与承接,也即更多地依靠区域内引致增长极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通过区域性增长极“群”的协调整合与引致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集中批复和出台,预示着增长极呈现群落化态势将成为我国区域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即区域空间战略单元的细化及区域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升级,使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协作,通过增长极“群”整体的分工效应、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多极互动的全面发展。本文综合采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运用包括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内涵、形成与发展机理、引致增长模式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总结。本文分为六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区域增长及增长极理论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区域增长“极群”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进行回顾分析;第三章,研究区域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增长极群崛起的特定机制与决定性因素、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与演进动力、要素集聚对区域增长极群形成的作用机理等;第四章,研究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及引致模式。界定了引致增长的内涵、区域增长极群形成过程中的内生力、内生力作用机理等;并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模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引致模式的空间成长模式、资源整合模式和产业协同模式;第五章,成熟期增长极群的引致模式:长三角实证。对区域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协同增长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从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机理、生命周期、产业转移以及新格局下产业定位与产业转移模式创新四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发育期增长极群的引致模式:辽宁沿海经济带实证。对区域增长极群的错位培育引致增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章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考察引致增长极群政策引致路径的总体思路,并依据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产业定位与产业错位发展规划。
辛恺,李林[4](2011)在《珠海海岛社会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珠海作为较早开发的经济特区之一,是珠三角都会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未能真正发挥出其区域次中心的作用。珠海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例如珠澳合作、外地劳工及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为珠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珠海政府应抓住珠澳合作的良好契机,以横琴新区进行试点,从外地劳工、社会团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珠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姚展鹏[5](2011)在《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文中认为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被英国占领155年后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在“一国两制”这个极具远见的创新政治制度下,迈进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区域走进了香港规划的视野,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考虑规划策略的环境因素,导致香港需要重新思考发展如何定位、如何避免被边缘化等重要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香港的重大项目规划政策作为切入点,探讨香港回归祖国前后在发展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论文的思路始于回顾香港重大项目走过最重要的一段历程,认真总结回归前后香港在重大项目规划事务上的经验。这部份首先综论重大项目和它在区域规划的角色作为理论基础,然后详细调查香港重大项目的建设历史和现状,对香港处理重大项目的规划体制和规划工作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文主体部份基于项目在回归前后在量性上、质性上和时间上的可比性,挑选了新机场及香港高铁两个案例作为研究对像。经过深入比较它们的规划策略、发展条件、项目过程和建设成果等主要方面后,研究发现除了21世纪全球化带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之外,香港所在的大珠三角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特别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与区域的实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未能及时应对。论文对比和评析两个案例的规划政策和影响后,揭示了香港规划策略长期偏重国际性而忽略国内性的问题。论文更进一步探讨1997年后一连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包括公民参与意识日渐高涨、规划执行力下降导致香港人对规划前景深刻反思的前因后果。论文在完成案例比较后证明了祖国坚强的后盾支持和协调作用对香港的发展极为关键,它引导了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产生了全面迈向区域融合的转向。论文的结论是香港规划环境在回归后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香港在配合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支持力量,而这一种力量正是推进香港继续参与全球化竞争必不可少的新条件。
张冀新[6](2009)在《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竞争格局。城市群的作用大小是通过衡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在国家中的作用,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来体现的。纵观美国纽约城市群、日本东京城市群等世界主要城市群,其产业结构呈现出服务业成为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同时都市型工业取代中心城市的传统制造业,城市群的不同城市形成不同产业特色和职能分工,进而形成整体的强大竞争力。与世界主要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群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低。城市群产业结构是否优化、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关系到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强弱。构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是解决城市群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竞争的有效途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主体框架、重点载体和保障措施。2009年1月《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在分析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基础上,研究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机理、集聚扩散机理和三力平衡机理,通过建立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出对策建议及实施方案。对于加快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主要采用系统分析、动态分析、模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把城市群发展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将定量研究与调查工作、制度分析与推理分析相结合。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切入点,分析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程度,找出各自制约因素,为三大城市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不同推进模式提出对策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九章:第1章说明了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比较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简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阐明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组成,建立了现代产业体系的三维模型,归纳了基本原理和设计原理;第3章在分析城市群结构与功能基础上,探讨了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共三章分别从融合机理、集聚扩散机理、三力平衡机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机理;第7章构建了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价方法;第8章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从协调度、集聚度和竞争度三方面对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程度进行评价,计算出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指数:珠三角城市群27分、长三角城市群23分、环渤海城市群18分,同时运用DEA的CCR模型对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三维度的六种组合进行分类比较,得出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模式:竞争度导向的珠三角模式,集聚度导向的长三角模式,协调度导向的环渤海模式:最后一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张蕾[7](2008)在《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我国“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典型区域,已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各项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占全国比重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三大都市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域,是我国城市体系发展及演变的典型区域和主要表征,对其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现有城市体系和城市经济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总结之上,展开对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及城市演化机制研究。首先,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特色,城市化发展时间阶段性明显,在特殊国情下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但城市化规模结构日趋合理,都市圈和都市带逐步形成,集中于沿海地带,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东密西疏”的态势。进而,本文从地区经济差距、产业结构、居民收入、金融业发展、对外开放、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等方面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发展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形成差异的原因,由于在地理区位、历史因素、地区价格关系、政策因素及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化形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然后,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间推移,伴随着迁移人口的密集、工业集聚的加剧,东部三大都市圈在我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特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区域。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口迁移、FDI水平等方面对比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发现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对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中,本文认为市场机制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政府力量的推动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外生动力,依靠改革开放政策,发挥区位优势,基于资源要素的发展是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助动力。第三,对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及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入手,分别对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者的Zipf’s指数均大于1,说明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集中度都非常高。在对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全国城市与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之间存在明显不同,除基期城市的人口规模均对城市规模增长呈显着影响之外,全国城市的城市规模增长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的增长会受自然条件及政策因素的影响。第四,对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从城市人口、规模变动分析了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进程,进而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东部三大都市圈形成的内在机理。然后,运用1990~2005年三大都市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为:东部三大都市圈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演化路径。其中,京津冀都市圈是政治推动下的双核心城市体系;长三角都市圈是市场力量驱动下的多核稳态结构城市体系;珠三角都市圈是政策引导下市场自发形成的外向型双核城市体系。最后,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进行分析。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分歧,一方面是继续重点发展东部还是中、西部;另一方面是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本文从城市集聚经济角度入手,对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东部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快速的区域,三大都圈中绝大多数城市的现有规模均低于最优城市集聚效应倒U型曲线所对应的城市规模,说明东部三大都圈城市的集聚效应仍然不够,城市集聚仍有很大空间,东部地区仍需继续集聚。
李继东[8](2008)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南向地缘战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地缘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由地缘政治时代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是实施中国南向战略的关键与前提之一,应高度重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在地缘上,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将对环南海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东亚走廊的形成,珠江大都会带的兴起及点轴开发形成的南向"桥头堡"效应,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成中国南向地缘经济战略。
薛凤旋,郑艳婷[9](2007)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以航空物流为新竞争优势》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区内航空货运的发展。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GTP:GlobalTransPark)是新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货运机场,对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有必要建设GTP,以期在21世纪电子商贸及高科技加工工业的发展上抢先建立滩头阵地。逐渐成熟的香港都会经济区有着“一国两制”的特殊地缘政治和制度优势,因而,在亚洲各竞争中的经济区域中,它是建设亚洲首个、也将是最大的GTP的最佳区位。GTP的建成运作可以提升该都会经济区的总体竞争力,加快其经济重构的步伐。结合区内的其它4个机场,珠海机场有条件发展成为GTP。然而,GTP的建设需要有关机场与地方政府间在关税、制空权、后勤服务以及水陆交通等方面进行协调,这将对该都会经济区的内部合作提出更新的挑战。
康蕾[10](2006)在《新形势下粤港合作新思路》文中指出 一、粤港经济区发展概况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向化程度迅速提高。到2002年,我国的外商投资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在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三大都会经济区:京津唐都会区、长三角都会区和珠三角都会区。
二、香港——珠三角都会经济区发展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珠三角都会经济区发展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城市群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
三、关于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二、经济发展质量与高质量发展 |
三、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二、城市集聚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事实 |
第二节 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 |
一、京津冀城市群 |
二、长三角城市群 |
三、珠三角城市群 |
第三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框架 |
三、具体指标解释 |
四、数据来源及指标计算公式 |
第二节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 |
一、测度方法比较 |
二、熵值法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四、综合指数计算 |
第三节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结果比较分析 |
一、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特征分析 |
二、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 |
三、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城市群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城市群内部城市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类比 |
三、以类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城市(群)的相关思想渊源 |
第二节 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的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总结 |
第三章 类生态系统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组织 |
第一节 生态系统 |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三、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 |
一、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构成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关系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组织框架 |
第三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互馈 |
一、城市群系统空间互馈的本质——功能的相互作用 |
二、城市群系统空间互馈的原理 |
三、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空间作用 |
四、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作用 |
第四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演替 |
一、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演替的表现与方向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演替的实质 |
三、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的演替特征 |
四、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演替的动力机制 |
五、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演替的内部组织机制 |
第五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 |
一、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优化的目的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优化的模式 |
三、类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群空间优化的途径 |
第四章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 |
第一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 |
一、珠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情况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两个互补子系统 |
第二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社会经济空间 |
一、珠三角城市群在社会经济空间的生态位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物质流分析 |
三、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自然生态空间 |
一、珠三角城市群在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位 |
二、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生态流分析 |
三、珠三角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间结构 |
第五章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互馈与演替 |
第一节 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互馈 |
一、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空间互馈格局 |
二、珠三角城市群子系统间空间互馈整体特征 |
三、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互馈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和谐寄生”时期的空间演替 |
一、“一点独大”的社会经济系统空间格局 |
二、高度连绵的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
三、“和谐寄生”时期的珠三角城市群系统空间互馈特点 |
第三节 “无序竞争”时期的空间演替 |
一、“多点争鸣”的社会经济系统空间格局 |
二、濒临破碎的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
三、“无序竞争”时期的珠三角城市群系统空间互馈特点 |
第四节 “主动协调”时期的空间演替 |
一、多中心网络状的社会经济系统空间格局 |
二、极不均衡的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
三、“主动协调”时期的珠三角城市群系统空间互馈特点 |
第六章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优化的路径 |
第一节 类生态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优化原理 |
第二节 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物质和生态流动 |
一、增强城市群的物质流通达性——灰色基础设施 |
二、增强城市群的生态流通达性——绿色基础设施 |
第三节 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一、通过城市群系统形成合理的城市生态位 |
二、通过空间管制分区 |
第四节 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互馈 |
一、增加城市群系统的分解者 |
二、建立城市群子系统间的互馈机制 |
第五节 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增长极群及其引致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基本内涵 |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概念 |
二、 区域增长极群的特征 |
三、 区域增长极群与城市群的异同 |
四、 区域增长极群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理论基础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经济增长极理论 |
三、 区域分工理论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进展 |
一、 引致增长研究进展 |
二、 引致增长极研究进展 |
三、 增长极群研究进展 |
四、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研究简评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一、 珠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二、 京津冀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国外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一、 美国东北部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二、 美国沿太平洋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三、 日本太平洋沿岸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和决定性因素 |
一、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 |
二、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与演进动力 |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及特征表现 |
二、 区域增长极群演进动力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分析 |
一、 要素集聚对区域增长极群形成的作用机理 |
二、 扩散效应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 要素升级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四、 内部联系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五、 市场扩容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及引致模式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及必要性 |
一、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 |
二、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内生力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政府引致力 |
第四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模式 |
一、 产业转移协同引致增长模式 |
二、 错位培育引致增长模式 |
第五章 成熟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长三角实证 |
第一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阶段演进 |
第二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集聚与扩散 |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升级 |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内部联系 |
四、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市场扩容 |
第三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生命周期判定 |
第四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 |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各城市产业定位 |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 |
第五节 新格局下长三角增长极群产业定位及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
第六章 发育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辽宁沿海经济带实证 |
第一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形势解析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静态形势解析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动态形势解析 |
第二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生命周期判定 |
第三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选择与定位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
三、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行业构成 |
四、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势分析 |
五、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定位与错位规划 |
第四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政策引致路径分析 |
一、 要素集聚路径分析:基于综合产业吸引力的区际比较 |
二、 要素升级路径分析:基于高端要素缺口的区际比较 |
三、 强化区域内部联系路径分析:基于分工与通达性的比较 |
四、 区位市场扩容路径分析:基于最终需求的市场动向分析 |
第五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生增长与政策引致的耦合性分析 |
结论 |
一、 基本结论 |
二、 主要贡献 |
三、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珠海海岛社会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珠海及珠海海岛概况 |
二、珠海海岛社会资源优势 |
(一) 珠澳合作的资源优势。 |
(二) 外地劳工的资源优势。 |
(三) 社会团体的资源优势。 |
三、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
(一) 试点珠海横琴新区, 整合优势社会资源。 |
1.促进珠澳政府互动。 |
2.加强基本设施衔接。 |
3.引导各类要素沟通。 |
(二) 加强外地劳工管理, 提升整体水平素质。 |
1.正确认识外地劳工。 |
2.三方主体良性互动。 |
3.提高外劳职业技能。 |
(三) 借鉴社会管理经验, 凸显社会团体作用。 |
1.营造社会文化氛围。 |
2.理顺社会团体关系。 |
3.构建二元博弈结构。 |
(四)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关爱弱势群体利益。 |
1.倡导公平友爱社会。 |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 |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
(5)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香港规划何去何从? |
1.1.1 全球化开启了新时代 |
1.1.2 “一国两制”下的新规划 |
1.1.3 香港在 21 世纪面临的挑战 |
1.1.4 香港出了什么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关于“一国两制”中的跨界融合 |
1.2.2 关于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贡献位置和方式 |
1.2.3 关于香港规划政策及区域跨界规划理论 |
1.2.4 关于香港第四次创业的方向:与国家并肩前进 |
1.3 研究目标 |
1.3.1 探讨香港规划的新问题 |
1.3.2 建议香港规划的新政策 |
1.3.3 分析香港规划的优劣势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个案比较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1.4.4 实地调查法 |
1.4.5 归纳结论 |
1.5 论文结构 |
第1部份 重大项目规划的理论及研究 |
第2章 理论结构 |
2.1 重大项目时代的来临 |
2.1.1 项目界定:体大思精、无与伦比 |
2.1.2 不巧地标的的兴起 |
2.1.3 项目形态:空间与科技 |
2.1.4 重大项目为何瞩目? |
2.2 重大项目规划的考虑和运作 |
2.2.1 混合“计划”和“市场”的思想 |
2.2.2 因子分析与反馈综合的系统 |
2.2.3 多层次与多方面的规划过程 |
2.2.4 非一般项目带来非一般的挑战 |
2.2.5 各级规划政策与重大项目的互动关系 |
2.3 小结 |
第3章 重大项目与区域空间规划的关系 |
3.1 区域空间规划概说 |
3.1.1 区域空间规划经典理论再探 |
3.1.2 区域空间规划目标的演进 |
3.1.3 区域融合的要义 |
3.2 重大项目在区域空间规划中的角色 |
3.2.1 整构空间的缔造者 |
3.2.3 长远发展的支持者 |
3.2.4 两层功能的推动者 |
3.3 重大项目在区域规划中的意义 |
3.3.1 左右区域经济的成败 |
3.3.2 促进和加速城市的兴衰 |
3.3.3 区域政治的重要宣示 |
3.3.4 区域社会的共有资产 |
3.4 小结 |
第2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研究 |
第4章 香港重大项目的概况及规划 |
4.1 香港重大项目概述 |
4.1.1 沧海桑田的见证 |
4.1.2 项目种类的偏向性 |
4.1.3 项目性质的特殊性 |
4.2 香港重大项目的规划目标及体制 |
4.2.1 两层规划架构:决策和执行 |
4.2.2 规划体制特点的变化 |
4.2.3 成功的关键:跨境协调机制 |
4.2.4 五个规划目标的演进 |
4.2.5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的新方向 |
4.3 小结 |
第5章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5.1 政府研究工作及成果的累积 |
5.1.1 香港总体发展蓝图制定工作的过去与未来 |
5.1.2 解决特殊问题的专题性研究 |
5.2 非政府研究工作及成果的累积 |
5.2.1 研究焦点(一):区域融合 |
5.2.2 研究焦点(二):交通基建 |
5.3 小结 |
第3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的规划案例 |
第6章 案例研究的基本考虑 |
6.1 挑选案例的原则:可比、可研及可议 |
6.1.1 可比性基于份量、内容及时间的对称性 |
6.1.2 可研性基于资料的开放性 |
6.1.3 可议性基于观点的不一致性 |
6.2 挑选案例的方法与过程 |
6.2.1 可选案例的调查 |
6.2.2 可选案例的筛选 |
第7章 香港国际机场规划案例研究 |
7.1 香港航空基础建设概述 |
7.1.1 从沙田浅滩到赤鱲角跑道:香港飞过的一个世纪 |
7.1.2 新世纪新机场 |
7.2 香港国际机场的规划研究 |
7.2.1 本地与内地环境揭示的问题 |
7.2.2 规划目标的两面 |
7.2.3 漫长规划 50 年 |
7.2.4 10 大机场核心计划项目 |
7.2.5 规划政策透析回归前的规划状况 |
7.2.6 新机场规划的成果与缺失 |
7.3 小结 |
第8章 香港高速铁路规划案例研究 |
8.1 香港铁路基础建设概述 |
8.1.1 香港铁路百年: 连系各区、接通内外 |
8.1.2 境内及跨境铁路网现况 |
8.2 香港高速铁路的规划研究 |
8.2.1 香港小背景与内地大背景的分析 |
8.2.2 关于全国及区域的两层规划目标 |
8.2.3 迟来的决策及曲折的过程:香港高铁规划的3个阶段 |
8.2.4 香港高铁宏图的规划内容 |
8.2.5 规划政策透析回归后的规划状况 |
8.2.6 香港高铁的预期成果与缺失 |
8.3 小结 |
第4部份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
第9章 香港国际机场与高速铁路规划政策的比较分析 |
9.1 规划背景比较分析 |
9.1.1 规划及政治环境的比较 |
9.2 回归前后规划策略的比较分析 |
9.2.1 规划目标的调整:从“独赢”到“共赢” |
9.2.2 规划方法的调整:从“主动”到“被动” |
9.3 回归前后规划条件的比较分析 |
9.3.1 国际环境追求交通速度的因素 |
9.3.2 内地环境促成 4 个规划视野层次的因素 |
9.3.3 本地环境争取平衡政治、社会及经济利益的因素 |
9.3.4 新机场及香港高铁实例的综合比较 |
9.4 回归前后规划政策比较的启示 |
9.4.1 回归及“一国两制”为香港带来独特的发展机遇 |
9.4.2 香港从侧重“国际”到“国际”“国内”并重的区域角色转变 |
9.4.3 协调机制是“一国两制”下规划政策的关键操作平台 |
9.4.4 保持弱界线作用有利“一国两制”下的区域融合 |
9.5 小结 |
第10章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方向的建议 |
10.1 香港对祖国建设事业的可能贡献 |
10.1.1 第一层次贡献:保持香港社会繁荣、民生安定 |
10.1.2 第二层次贡献:促进祖国建设事业 |
10.1.3 第三层次贡献: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化大环境 |
10.2 香港重大项目规划目标的新方向 |
10.2.1 五个层次的规划目标策略 |
10.2.2 建立更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 |
10.2.3 创新的经济主导形态跨界规划 |
10.2.4 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战略 |
第11章 结论 |
11.1 案例比较的结论 |
11.1.1 香港政府重视规划的政策在回归前后基本不变,但民主化进程使规划执行面对更复杂的挑战 |
11.1.2 回归使香港城市规划需要承担国家责任的新使命 |
11.1.3 发展目标的国际性和国内性不平衡是香港回归后被边缘化的主因 |
11.1.4 区域性重大项目的规划合作是香港在全球化竞争和区域协调中的突破策略 |
11.1.5 香港需要利用回归后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应对全球化竞争及地区发展的挑战 |
11.2 论文的贡献 |
11.2.1 政治方面:两层“实践”和“检验” |
11.2.2 理论方面: 研究参考价值、归纳、解释及补充 |
11.2.3 规划方面:针对“国内境外”状况的可行方法 |
11.2.4 应用方面:对决策和实践的参考价值 |
11.3 论文的创新点 |
11.3.1 题目创新: 香港重大项目及其规划历史的新探索 |
11.3.2 角度创新:以回归前后规划案例比较研究解构香港深层次矛盾问题 |
11.3.3 方法创新:利用“一轴两点”作为案例分析框架 |
11.3.4 建议创新: 经济主导跨界规划方式 |
11.4 论文成果的意义 |
11.4.1 沟通“两制”及支持祖国建设事业的意义 |
11.4.2 帮助香港反思过去及开辟未来的意义 |
11.5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产业体系的原理 |
2.1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组成 |
2.2 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理 |
2.3 现代产业体系的三维模型 |
2.4 现代产业体系的设计原理 |
第3章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互动机理 |
3.1 城市群的结构与功能 |
3.2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链链互动 |
3.3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链网互动 |
3.4 现代产业体系与城市群的网网互动 |
第4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机理 |
4.1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全球化融合机理 |
4.2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机理 |
4.3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融合机理 |
4.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网络融合机理 |
第5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集聚扩散机理 |
5.1 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
5.2 城市群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效应 |
5.3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链集聚效应 |
5.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链扩散效应 |
第6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三力平衡机理 |
6.1 产业自主创新力推动机理 |
6.2 产业效益贡献力拉动机理 |
6.3 产业国际竞争力导向机理 |
6.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三力协同旋进 |
第7章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指标选择 |
7.3 评价指标结构与构成 |
7.4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方法 |
第8章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评价 |
8.1 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 |
8.2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协调度评价 |
8.3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集聚度评价 |
8.4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竞争度评价 |
8.5 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评价与推进模式 |
第9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内容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活动及所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理论意义 |
1.2.2 研究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及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市系统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1 现代城市理论 |
2.1.2 城市内部结构模型和形成机制 |
2.1.3 城市化与增长 |
2.1.4 城市规模分布和演变 |
2.2 城市集聚经济研究 |
2.2.1 城市集聚的微观基础 |
2.2.2 城市集聚经济的已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
2.2.3 最优城市规模 |
2.3 都市圈的形成与机理分析 |
2.3.1 都市圈的界定 |
2.3.2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和模型 |
2.3.3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市体系演化进程及东、中西部城市差异分析 |
3.1 我国城市化体系的演化进程 |
3.2 东、中、西部城市发展差异分析 |
3.2.1 地区差距 |
3.2.2 产业结构差异 |
3.2.3 居民收入差距 |
3.2.4 金融业发展差距 |
3.2.5 对外开放差异化 |
3.2.6 地区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差异 |
3.3 东、中、西三大地带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
3.3.1 地理区位 |
3.3.2 历史因素 |
3.3.3 地区价格关系 |
3.3.4 政策因素 |
3.3.5 民营经济 |
3.4 小结 |
第4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4.1 东部三大都市圈区域界定 |
4.2 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增长极地位 |
4.3 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
4.3.1 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比较 |
4.3.2 三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区位嫡比较 |
4.3.3 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比较 |
4.3.4 三大都市圈FDI水平比较 |
4.4 三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位序—规模及城市规模增长因素分析 |
5.1 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理论及国际验证 |
5.2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Zipf法则的实证研究 |
5.2.1 中国Zipf法则的实证研究 |
5.2.2 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位序—规模实证分析 |
5.3 中国及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 |
5.3.2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规模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 结论 |
第6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机制研究 |
6.1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 |
6.1.1 城市规模数量结构 |
6.1.2 城市规模空间结构 |
6.2 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机制分析 |
6.2.1 珠三角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2.2 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2.3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 |
6.3 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演化的实证分析 |
6.3.1 待检验假说与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 |
6.3.3 东部城市体系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4 三大都市圈城市演化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结论 |
第7章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集聚经济研究 |
7.1 中国城市体系发展的理论争议 |
7.2 中国城市集聚的实证研究结果 |
7.3 城市集聚经济:一个理论模型 |
7.3.1 城市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
7.3.2 人均产出和城市类型的倒 U型曲线 |
7.3.3 计量模型的构造 |
7.4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研究 |
7.4.1 东部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模型 |
7.4.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7.4.3 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集聚经济实证结果 |
7.5 本章结论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8)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南向地缘战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地缘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南向地缘战略的历史背景与目标 |
2 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的效应 |
2.1 泛珠三角经济圈与环南海经济圈和“东亚走廊”的形成 |
2.2 泛珠三角经济圈与珠江大都会带的兴起 |
2.3 泛珠三角经济圈点轴开发南向“桥头堡”效应 |
2.3.1 建立广武经济走廊, 联通与整合华中经济 |
2.3.1.1 红三角经济区。 |
2.3.1.2 衡郴轴线。 |
2.3.1.3 长沙—株洲—湘潭轴线。 |
2.3.1.4 岳阳—武昌轴线。 |
2.3.2 点轴开拓京九线, 打通与华东、华北经济的联系 |
2.3.3 开拓北部湾经济区, 加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 |
2.3.4 开拓西江流域, 建立西江产业走廊 |
2.4 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海洋开发与产业兴起 |
2.4.1 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条件具备。 |
2.4.2 海洋水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
2.4.3 可再生资源相当丰富。 |
2.4.4 南海油气资源前景诱人。 |
2.4.5 台湾岛是我国开发太平洋海底资源的主要前进基地。 |
四、香港——珠三角都会经济区发展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分析[D]. 范小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D]. 陈美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1)
- [3]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D]. 潘中艺.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珠海海岛社会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 辛恺,李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0)
- [5]香港回归前后重大项目规划政策比较 ——以机场及高铁为例[D]. 姚展鹏. 清华大学, 2011(11)
- [6]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 张冀新.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7]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D]. 张蕾. 复旦大学, 2008(03)
- [8]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中国南向地缘战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地缘经济学分析[J]. 李继东. 经济地理, 2008(02)
- [9]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以航空物流为新竞争优势[J]. 薛凤旋,郑艳婷. 国际城市规划, 2007(01)
- [10]新形势下粤港合作新思路[J]. 康蕾. 当代港澳, 2006(Z1)
标签:增长极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经济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